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方法
1.1.1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帮助其挂号、就诊,并遵医嘱对其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以及住院护理。
1.1.2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是:
(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①外科可成立由科主任及护士长领导的风险管理小组,对在外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②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包括病房基础护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检查护理制度等),严格规范各项护理流程及操作。
③分析在已经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及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以免今后出现类似的事件[2]。
(2)对患者的病情做护理风险评估在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及危害程度进行管理。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患者自身的因素。患者的病情是否危重;患者是否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患者是否存在对自身疾病的恐惧,导致其是否进行消极治疗,遵医行为较差。
②环境的危险因素:与患者同一病房内的其他患者是否合并有感染性疾病;为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存在危险因素等。③护理因素: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是否一致、护理工作流程是否顺畅、护士技术水平是否均衡等[3]。
(3)合理规划护理工作流程、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①让护士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因护理工作流程不顺畅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②对患者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好对患者的生活护理,从而使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等融汇贯通。
③让每一位患者都有自己的管床护士,使每一位护士都能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进而使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1.2疗效评价标准
(1)有效:经过护理,患者未发生出血、感染、褥疮或其他并发症,且饮食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均正常。
(2)无效:经过护理,患者的病情未发生好转甚至在加重。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我院使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在患者出院时发放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是否及时对患者进行了护理,进行护理时的态度等。以100分为满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为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45.23%,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23%。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47.8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16%。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1.1临床特殊药品以及医疗设备当中潜藏的护理风险
在医院药品管理当中,特别是品、毒性药品以及限制性药物的管理以及使用当中,潜藏着非常大的风险。因此,临床护士必须严格执行院内相关药品管理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相关说明书给予保存以及使用,在临床使用药物期间要按照“三查八对”制度,仔细观察使用药物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另外,对临床医疗设备要经常进行检查,保证相关设备功能良好,对于电源不通、临床操作不熟练以及零件老化等相关因素,造成临床医疗设备运转不良,耽误患儿的急救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患儿父母有权利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1.2治疗过程当中潜藏的风险
危重患病儿童特殊使用药物过程当中,要对患儿病情相关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在进行临床护理操作以后要给予详细记录,对口头医嘱,临床护士需要重新复述一遍,等到临床医师确认无误以后,才可以执行医嘱,同时在救治完毕以后,马上给予详细记录。另外,临床护理人员在发现医嘱出现错误的时候,临床护士有权利拒绝按照相关医嘱进行操作,如果依然执行错误医嘱,给患儿带来严重后果的,临床医师以及护士要一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除此之外,小儿科使用药物要根据患儿年龄、病情以及体质量的相关特征,严格计算药物使用剂量,在计算的时候必须要仔细核对,切忌粗心大意,同时要严格控制给药速度,以免出现意外情况。在静脉输液过程当中,不可采取紫外线消毒,同时还要对输液情况进行巡视,以免液体滴空,并正确指导患儿根据医嘱服用药物。
1.3临床护理文件当中潜藏的风险
临床护理书写必须要对整个临床护理操作过程进行客观、真实的书写,是判断临床护理行为的及时性、正确性以及有效性的关键依据,具有相关法律效应。另外,在小儿科临床护理记录当中,必须要将患儿体温单、临床护理记录单以及医嘱单给予详细填写,同时给予妥善保存,如果丢失,临床护理人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4临床医疗护理当中知情权潜藏的护理风险
对患儿和其亲属的病情知情权应该给予尊重,因此,临床护士在操作的时候,必须要事先向患儿和其亲属作出解释,在征得患儿以及其亲属同意以后,才可以执行。
1.5生物污染潜藏的护理风险
临床护士会经常接触患儿的血液以及体液,而意外针刺在临床当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感染途径,部分通过体液以及血液进行传播的疾病,如梅毒、艾滋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等,主要通过意外针刺感染给临床护理人员。
2防范措施
2.1明确儿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职责
小儿科护士长要全面负责整个科室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并组建一个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各种各样的临床护理风险信号给予掌握,并每个月组织召开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讲座,分析研究临床护理当中潜藏的风险,同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2.2制定完善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计划
临床医护人员要识别自己科室的临床护理风险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对出现过的相关临床护理风险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明确识别已经出现的临床护理风险问题,并制定一个完善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同时要给予全面落实。
2.3提高小儿科临床护理质量
现如今,随着小儿科疾病的复杂多样性,及新兴技术的不断开展,临床护士需要不断提高相关业务能力,随时更新专业知识,满足现代护理的要求,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对患儿采取保障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使临床护理安全性得到保障。
2.4充分尊重患儿的合法权益
在整个临床护理当中,临床护士需要和患儿以及其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对疾病治疗、方法、目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给予详细介绍,同时要耐心倾听患儿的不适感觉,尊重患儿和其亲属,如果发生护理失误,要立即与患儿亲属进行沟通,以便获得患儿亲属的谅解,同时要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建立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而避免发生临床护理纠纷。
2.5规范临床护理书写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保证护理书写和医疗文书同步,要对患儿的整个临床护理过程给予详细和真实的记录,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查对,充分发挥小儿科的质量控制作用,小儿科护士长每隔7d要对临床护理文书给予审查,同时将其结果给予通报。2.6建立一个完善的干预措施建立一个完善的反馈机制,采取相对应的行政干预。对于小儿科新引进的临床仪器设备,要采取相关安全培训,进而使临床护理操作熟练性明显提高。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强制要求医院具备安全的环境以及条件,尽量使医疗设备造成损失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另外,医院还要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设备,感染科医务人员要配备相关防护设备,同时每1个月组织大家进行防护知识讲座,进而使临床护士防护意识明显增强。
3总结
1.1护理人员因素
1.1.1风险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
护士对风险因素认识不够,对具有法律效应的护理记录重视不够,陈述不准确,不客观,记录患者病情变化不及时,与医生的记录不一致,或有涂改,一旦发生纠纷,无法说明护理行为是否存在过失。任何护理操作前未能详尽告知注意事项及做好有效沟通,例如,输注硫酸镁前未做到详细告知义务,使不知情的患者随意调节滴速,造成硫酸镁中毒,引起护理纠纷。
1.1.2服务态度因素
由于妇产科病人周转快,护理工作比较繁琐,护士在繁忙工作的重压下,加上年轻护士年轻气盛,回答问题生硬简单,对产妇的痛苦及家属的反复询问表现得不耐心,造成护患冲突,引起纠纷。
1.1.3护理业务知识及技术水平因素
由于我国护士学历水平、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现在多是90后护士,学习能力、自觉能力较差,使医院医院低年资护士较多,造成护理人员队伍素质差异较大,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隐患较多。年轻护士专业知识不全面,应变能力差,对新生儿观察不到位,对产程观察缺乏预见性,技术水平差造成反复穿刺引起患者不满,这些都是护理风险隐患。
1.2护理管理者因素
护理管理者自身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缺乏,平时不重视组织科室学习。工作安排与工作程序设置不合理:不重视护理人员的合理调配,甚至工作局面混乱;排班不合理,护士处于疲劳状态,导致在工作中注意力松散出现护理缺陷甚至发生护理事故。
1.3医院其他因素:
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及产房,治疗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监测问题.医院对病房环境合理建设及各种警示牌的合理设置问题,后勤保障部门对临床科室的支持等
1.4孕产妇及其家属因素:
在医患矛盾处于空前紧张的今天,社会舆论造成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加上孕产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可能造成孕产妇心理障碍包括多疑,有些孕产妇和家属对分娩及育婴相关知识缺乏或了解不全,长辈的旧观念和科学的分娩护理知识背道而驰等诸多因素;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告知的注意事项不重视,不合作造成护理纠纷。经济状况较差不按时产前检查,对妊娠合并症症不重视都可引发母婴不安全因素。
2妇产科护理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2.1学法懂法,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认识
护士长首先认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使科室护士知法懂法,依法执业,并逐步提高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其次组织科室定时开展护理风险讨论会,年资较高的护士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方法及时反馈给年轻护士,使年轻护士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增强责任心及信任度,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2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必循.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降低护理风险系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护士长通过床头交接班,查对医嘱等形式检查护士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有责改之,无则加勉,使每位护士执行各种制度成为习惯,保证护理安全。
2.3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告知风险的义务,针对科室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制度,如擅自外出、胎盘处理、预防接种等签字制度。积极实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向患者详细讲解入院告知书内容并签字。提供针对病人的标识如防滑防跌倒标识、区域标识等,并及时告知病人要注意的问题。提供针对护理人员的标识,如:新生儿沐浴水温调节警示卡,三查七对标识等,针对护患双方的标识,如:24小时出入量记录提示卡,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提示卡,随时提醒护患双方,完善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避免贻误病情.
2.4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加强重点工作落实
按照我院护理部精神建立科室的品管圈(QCC),又称质量管理小组,选派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对科室的护理文书的书写、消毒隔离及重点人员(低年资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新上岗护士),重点病人(危重病人,手术后病人,情绪激动病人)重点时段(交接班时段,节假日时段)等工作质量的持续控制,并对科室存在的护理隐患及质量问题进行公示,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不定时的到病房巡检护士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抽查护理文件的书写等,掌握各种信息,综合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
2.5规范护理物品药品管理
设专人负责科室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每天检查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的应急情况,在每天日间工作结束前,每周五日间工作结束前,将科室所用物品及物品储备齐全,为夜班及周末上班人员提供全面准备.制定专科仪器的使用流程并挂于仪器旁,时刻处在良好备用状态,以免贻误抢救,造成护理纠纷。
2.6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沟通
加强对年轻护士的职业道德培训,规范护士言语,护理行为等.完善责任制护理,明确责任护士职责,使责任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认真地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地解释每一个提问,真正地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丰富床头交接班内容,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在任何操作前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风险因素,取得信任与配合,同时也满足了孕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的需要。
2.7对于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等因素
除了护理部常规的强化培训外,科室也应根据护士的个人综合水平提出合理的培训计划,例如:通过晨间交班提问,组织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形式进行二次培训,护士长在排班上应根据每个护士的工作资历及经验水平的高低进行一对一的互补性排班.保证每个班的技术水平互补,保证护理安全。
2.8加强科室与后勤保障部门的沟通、协调。
妇产科大多数是孕妇,行动不便,应急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意外,护理人员必须配合并监督后勤部门定期检查病区照明设施的工作正常,在危险地段如:台阶、湿滑地面设立温馨警示标志.以免孕产妇跌倒,造成不安全因素,妇产科病人周转较快,加强护理人员与消毒供应中心沟通,及时提供无菌包及清洁被服,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2.9开展母婴培训班,提高病人及家属对分娩的正确认识.
提前做好沟通,促进信任.在医院的支持下,选派高年资护士或助产士对即将住院分娩的孕妇及家属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使孕妇消除紧张情绪,树立信心,使家属摒弃旧观念,旧思想,理解,信任医务人员,在以后住院期间主动配合医务人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讨论
1.1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1.1.1护理技术水平低下:
护理人员工作经验有限,工作技能不足,可能导致其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出错,从而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护理技术水平低下主要体现在操作不熟练、护理不规范等方面,其可能因操作失误和护理不及时,而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或引发护理并发症等不良情况。此外,护理技术水平也影响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不听从护理人员安排,造成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护理失误,从而引发患护纠纷。
1.1.2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够: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有效沟通、风险认识等方面。恶劣的工作态度能够直接影响护理工作,导致发生一些本来不应该发生的工作失误。护理人员的沟通态度是否良好、沟通是否有效及时,也极其重要的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而且如果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认识不够,极易导致护理人员,从而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伤害。职业素养不够还体现在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培训的不重视和不积极等方面,这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无法提高护理质量。
1.2医院方面的因素:
医院方面对护理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上,其中医院对人员、医疗设备、医院环境等的管理占主要作用。护理人员如果不清楚自身的工作职责,容易遗失掉某些必要的护理操作,造成护理风险。医疗设备障碍、老化等问题能够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引发一定程度的护理风险,这就要求医院及时进行设备的检查、更新。医院环境、卫生等也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护理质量,造成一定的护理风险。改善医院卫生能够减少院内感染,并直接影响到护理效果。医院环境的安静、祥和能够有益患者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
1.3患者自身的因素:
护理风险的发生也与患者不听从护理安排、不重视护理嘱咐等密切相关,患者的积极配合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同时患者的文化水平程度也影响着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文化水平高将避免患者出现好心干坏事的情况,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护理过程中,患者若因自身原因,隐瞒了药物使用实情或没有告知护理人员真实的用药禁忌,一旦护理人员职业疏忽,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种护理风险是由医护人员和患者两方所导致的,但患者占主要原因。患者自身因素在临床上都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得到有效的管理,就能降低护理质量风险。
2护理质量风险管理措施
2.1增强护理风险认识: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和法律法规常识等,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对护理风险的重视和防范。对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要求其及时与患者沟通,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的告知患者。风险认识需要护理人员在遇到护理风险时,及时进行风险事件呈报,以便医院了解风险情况,为所有护理人员提供临床风险处理意见。提高护理风险认识,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学习态度,能够更认真、更专业的对待护理工作,从根本上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2.2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技术的培训,并进行相关考核,以便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所有培训应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培训师,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的护理操作、常用与关键性的护理操作、急救知识与操作等,在培训过程中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细节的讲解分析。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场景设计或角色扮演,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质量风险的发生。
2.3完善管理体制:
人员方面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医院应该对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规范化管理,使护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从而有条有理的进行护理工作。除了明确护理工作者的主要职责,还应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监督。只有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同时为新入医院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基础,减少医院总体护理质量风险。对有潜在风险的仪器、设备等制定详细的检查制度,以便从管理上防范护理风险。医院也应对医院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管理,以便为患者及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应根据医院情况、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反馈,对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
3讨论
1.1一般资料该院此次研究所选850例产妇为2013年1月—2014年8月间产科收治,其中,355例为2013年1—10月间收治,是风险管理实施前的产妇,为对照组,另外495例为2013年11月~2014年8月间收治,是风险管理实施后的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情况如下:年龄为21~39岁,平均年龄(29.1±6.2)岁;孕周为38.20~40.12周,平均孕周(39.18±0.80)周;228例为初产妇,127例为经产妇;剖宫产分娩181例,经阴道分娩174例。观察组产妇情况如下:年龄为23~38岁,平均年龄(28.5±7.4)岁;孕周为37.55~41.80周,平均孕周(38.90±1.15)周;329例为初产妇,166例为经产妇;剖宫产分娩226例,经阴道分娩269例。排除双胎、妊娠合并症以及头盆不对称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实施两组间的比较。
1.2方法风险管理未实施前,对照组产妇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帮孕妇办理各项入院手续,指导孕妇监测胎动、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讲解分娩后及会阴护理方法。风险实施之后,观察组产妇接受产科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管理小组:选择1名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1名资深风险顾问,若干名护理人员,构建风险管理小组;由资深风险管理人员对管理小组展开风险管理的理念、知识以及技能的教育与考核工作;考核合格后,开始实施风险管理。实时监控风险管理落实情况,每月对风险管理的效果实施评价,整合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系统防治措施,建立风险管理档案。②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管理小组对产科存档的风险事件作为参考资料,并查阅其他产科相关文献,了解产科风险事件的高发时段、多发环节、易发人群、高危事件,对关键资料加以分析与记录,识别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之上,采用风险严重程度乘以风险发生频率的方式,对风险的危险性加以评估,了解不同风险的危害程度及应急处理先后顺序。产科内的病室消毒、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等问题均为高危风险因素。③风险防控与处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产科高危风险事件展开风险防控与处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向风险护理小组成员传达新颖的风险护理理念与知识技能,重点向成员讲解护患沟通的技巧,提升她们的法律意识。实施风险应急处理现场教学,针对应急预案及突发风险事件,锻炼护理成员的风险应对心态及处理能力。②做好护患沟通:从神态、言谈、举止、着装等方面入手,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实施优质护理。从风险管理的个案分析工作中,优化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技巧、心理干预能力及慎独精神,切实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③优化病室环境:定期落实病房的清扫、消毒工作,注意开窗换气,保持病室内的清洁美观。按照规定对病室内物品进行统一摆放,将危险物品妥善安置,使其远离产妇与新生儿。尽量通过沟通,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禁止患传染性疾病的探视人员出入病房,避免出现病室内交叉感染。④提升母婴护理技能:向产妇讲解分娩、自我护理及新生儿喂养的相关知识技巧,帮助产妇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避免出现产后抑郁症。按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尽量地满足产妇提出的合理要求,耐心地解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分娩完成后,及时帮助产妇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产妇恢复。为产妇指导按摩的技巧,促进泌乳。与产妇、产妇家属沟通,帮助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重点观察新生儿的呼吸情况,及时检查新生儿呼吸道是否出现痰液或其他分泌物堵塞的情况,保持呼吸畅通,避免新生儿窒息。⑤优化分娩中护理:加强分娩中护理技能学习与锻炼,切实掌握分娩中护理技巧。仔细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了解产程进展,通过目光交流、按摩子宫等方法,缓解产妇的紧张心理,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提醒产妇在阵痛间歇期放松肌肉、调整护理、适时休息、适当进食。分娩过程中,以轻柔、熟练的行为对产妇进行护理,以辅助医师开展工作。⑥制定风险紧急预案:根据产科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高危风险事件建立应急预案,比如高危妊娠、产后出血防治、胎儿窘迫救治、新生儿窒息处理等,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对护理人员的应急心态及能力加以锻炼。
1.3临床观察指标研究工作结束后,统计两组产妇发生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护理缺陷、护理意外、护理纠纷事件,计算发生率,计算两组产妇母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自拟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与不满意两项,产妇出院时发放,共发放850份,填写完成后收回,有效问卷为850份,统计两组产妇的满意率。
1.4统计方法该次研究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8.0,计量资料(x±s)组间相关性的检验为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检验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护理质量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观察组产妇的满意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错率与投诉率则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风险事件两组产妇的护理缺陷、护理意外以及护理纠纷如表2所示,两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并发症两组产妇产道裂伤、尿潴留、感染以及新生儿窒息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总发生率为0.00%(0/495),对照组为39.55%(53/13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科护理工作显示,产妇的分娩过程、产后恢复、胎儿健康、新生儿的成长各个环节均存在护理风险,需要护理人员切实掌握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技能,认真地为母婴提供优质服务。唯有如此,才能够控制产妇与新生儿护理事件的发生,降低母婴并发症,保护母婴健康。该院此次对产科风险管理的结果显示,接受风险管理的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达9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1%,观察组护理差错率(0.61%)、投诉率(1.01%)、护理缺陷(0.40%)、护理意外(0.00%)、护理纠纷(0.20%)、并发症(0.00%)与对照组各项数据相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比较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证实,经过风险管理,产妇对于产科护理的满意率显著提升,护理中的缺陷、意外、纠纷事件明显地减少,护理差错率、投诉率与母婴并发症有效降低。该院研究的各项结果与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中具有的价值与其他报道的研究结果相似。但是,该院此次研究在护理满意率方面,与其他报道相比较,明显较高。这说明在风险管理指导下实施优化的护理,可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母婴并发症的出现,降低各类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保护母婴健康。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