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指纹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养羊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羊的养殖分布十分广泛,饲养绵羊多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和青海等西北部地区省份,而山羊的饲养多在河南省、山东省等中部省份。根据2007年的统计,我国的绵羊和山羊的总数量分别位于世界第一;羊肉产量位于世界第一;羊毛产量位于世界第一,我国仍是最大的羊毛输出国之一。近年来,我国已经引进了更多优良的肉羊品种,为我国的肉羊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
1.2我国养羊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普遍的养羊方式仍然比较落后,饲养范围过于分散,饲养的方式较为落后,这些都制约了养羊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虽然近年来已经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但总体上的品种良化程度仍然较低。在养殖环境方面,由于近年来草场退化较为严重,加上原本单位面积的产值就不高,导致了养羊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除此之外,我国在养羊业方面的科研进展数量质量都有不足,新的科研成果在养羊业各个环节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所以综合来讲,我国羊类的养殖业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一些领域甚至可以说是形势严峻。
2科学建立养羊场
2.1选地与盖建厂舍
建立具备一定规模的养羊场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交通便利,市场条件等因素。充分考察当地的草料资源,在优质秸秆产量充分且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建立大规模的养羊场。选择好合适的地点后,要对厂舍进行全面的消毒。注意厂舍的房顶要留有排气孔,以防空气不流通。羊舍外要设有运动场,在运动场中设置饲槽。
2.2选择合适发展的品种
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另外还要考虑当地市场对于羊皮、羊毛或羊肉的不同品种的需求量和市场规模。首先应选择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的品种。选购羊只时要注意检查“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种羊合格证”和耳号等必要环节。
2.3选择合适的杂交模式
要根据国内的羊类杂交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考虑,从肉羊的角度举例,对波尔山羊3槐山羊杂交及夏洛莱3小尾寒羊杂交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最后可以得出应选择夏洛莱或无角陶塞特3小尾寒羊的品种杂交模式。
3保障养羊正常经营的措施
3.1尽量降低羊的饲养成本
在优质秸秆价格偏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种草养羊和青贮技术,从而能够降低饲料方面的成本压力。比如引进鲁梅克斯、墨西哥玉米、皇竹草由于它们方便种植,成本低的特点,有效缓解了优质饲料价格高的难题。另外要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秸秆青贮技术。
3.2重视羊群疾病的防治
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羊场中,羊群数量多且活动范围有限,传染病等严重威胁养殖场的正常经营。合理用药、科学使用疫苗对于规模养殖场十分关键。要与具备疫苗运输保存条件的厂家合作。另外还要对寄生虫病加强防范,定期对厂舍进行消毒和驱虫工作。在发现羊有发病症状时要及时治疗,出现问题时要做好隔离的措施。对病死羊的尸体尽量深埋或焚烧,从而切断病源,防止流行。
3.3尿素的利用
尿素含氮量高,可以用来给饲料作物进行施肥。
4提高羊的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
为了提高每年养羊场能够出售羔羊的数量,要尽量提升羊群的繁殖率及繁殖成活率。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4.1编号和记录
羔羊生下三天以内,应该给羔羊刺耳号。对每只羊编号和登记,防治羊群发生近交;对怀孕的母羊进行分群或隔离,防止母羊发生意外的流产。编号还能对羊群进行统计时更加方便。还可以利用编号进行分群饲养,这样可以科学管理,针对羊群优化饲料配方。
4.2换季补青
冬季饲养时由于缺少绿色饲料,要通过加强补青的方法及时补充羊体内所需的维生素等养分,通过提升羊群的健康状况来改善羊群的存活率。
4.3改善厂舍
对养殖场内的通道、运动场等地方进行优化改进,避免羊群活动时发生严重的挤压,从而降低怀孕母羊流产的风险。比如将单扇门改进成双扇门,拓宽通道等方法。
4.4控制羊群比例
将羊群中的公羊母羊比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同时要减少空怀母羊的比例。要及时发现羊群中不或者无法怀孕的母羊,对它们及时治疗或者处理,以减少空怀母羊的比例。
5各类羊的饲养管理
5.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的品牌作用十分重要。要挑选种性特征明显、体格雄壮、运动灵活、身体各部位结实的公羊。对种公羊的饲料要保持肥瘦结合,蛋白质含量充足,合理搭配的饲料能够改善羊群繁殖中的受胎率。所以可以在配种季中可以给其饲料中增加鸡蛋、骨粉等高蛋白成分。非配种季也要适当补充一些精饲料。另外,要保持种公羊每天能够有足够大的运动量,保持其体格健硕,精力旺盛。
5.2母羊的饲养管理
1.1直流输电系统构成
糯扎渡直流输电系统的构成主要由整流站(普洱换流站)、逆变站(江门换流站)和直流输电线路构成,江门换流站在糯扎渡工程中必要时也可作为整流站向云南普洱换流站送电,实现功率反送。直流输电工程有双极方式、单极大地回线方式、单极金属回线方式、单极双导线并联大地回线方式等多种运行方式,糯扎渡直流工程采用双极(正极和负极)两端中性点接地方式,利用正负两极导线和两端换流站的正负两极相连,构成直流侧闭环回路。两端接地极所形成的大地回路,可作为输电系统的备用导线,正常运行时,直流电流的路径为正负两根极线。正负两极在地回路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地中的电流为两极电流的差值。两极中的任一极均能构成一个独立的运行单极输电系统(如糯扎渡工程2013年9月3日投运的极2阀组2系统)。
1.212脉动换流器
江门换流站采用的12脉动换流器是由两个6脉动换流器在直流侧串联而成,其交流侧通过换流变压器的网侧绕组并联。换流变压器的阀侧绕组一个为星形接线,另一个为三角形接线,从而使得两个6脉动换流阀的交流侧得到相位相差30°的换相电源。12脉动换流器由V1-V12共12个换流阀组成,在每一个工频周期内有12个换流阀轮流导通,它需要12个与交流系统同步的间距为30°的按序触发脉冲。12脉冲换流器的优点之一就是其直流电压的质量好,所含谐波成分少。其直流电压为两个换相电压相差30°的6脉冲换流器的直流电压之和,在每个工频周期内有12个脉动数,称为12脉动换流器。直流电压中仅含有12k次的谐波,而每个6脉动换流器直流电压中含有6(2k+1)次谐波,因此彼此的相位相反而相互抵消,有效的改善了直流侧的谐波性能。12脉动换流器的另一个优点是其交流电流质量好,谐波成分少。交流电流中仅含12k+1次谐波,每个6脉动换流器交流电流中的6(2k-1)次谐波在两个换流变压器之间环流,不进入交流电网,12脉动换流器的交流电流中不含这些谐波,有效的改善了交流侧的谐波性能。
1.3换流阀
换流阀作为“心脏”存在于直流输电系统中,江门换流站换流阀采用400+400kV配置,0-400kV为低端阀厅,400-800kV为高端阀厅,当直流输电线路电压升至800kV时,高、低端阀厅同时投运,如果任何一个阀厅出现问题,另一个桥可在400kV的电压下继续运行,此时输电线路电压为400kV。每个12脉动桥包括2个串列的6脉动桥。每个6脉动桥包括3个200kV直流电压的双重阀塔,每个双重阀塔由2个单阀组成,单阀由2个晶闸管组件组成,每个双重阀塔包含4个晶闸管组件。一个晶闸管组件包括两个阀段,每个阀段由15个晶闸管单元、一台阀电抗器(限制晶闸管开通时电流突增和关断状态下瞬态dU/dt)、一台均压电容(均衡阀塔内电压、为RPU提供电源)组成。一个晶闸管单元包括晶闸管、TVM、直流均压电阻(均衡晶闸管上的电压)、阻尼电阻(减少阻尼电容和电感引起的震荡,承担阻尼电容电流)、阻尼电容(吸收晶闸管关断时的冲击电压)等元件。
1.4阀基电子(VBE)
阀基电子(VBE)设备:对换流阀晶闸管进行触发与监视,将各阀连接至控制和保护系统,包括晶闸管控制与监视系统(TC&M)模块,光发射和接收模块,控制保护恢复模块(RPU),电源模块和接口。晶闸管控制与监视系统(TC&M):接收来自极控制盒保护的信号,将这些信号转换成触发晶闸管的脉冲和对每个阀段内的控制脉冲,这些脉冲通过光发射板或RPU接口板转换为光脉冲,通过光缆送到每只晶闸管和RPU。光发射板:从TC&M接收信号,将其转换为触发光脉冲。光接收板:接收每个TVM的回报信号,将信号传送到TC&M系统。晶闸管电压检测(TVM):检查晶闸管的闭锁能力、检测晶闸管能否开通、检测晶闸管导通结束时刻、检测晶闸管的过电压保护电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反向恢复保护单元(RPU):每个阀段有一块RPU板,RPU板串联到阀组件均压电容上,RPU板工作电源取自均压电容两端,晶闸管关断且处于反向恢复时,VBE发送信号,如果RPU监测到阀段上正向电压的上升速率超过允许值,就会向该阀组件中的MSC发出触发光脉冲,控制阀段内所有晶闸管的导通。多路星形光耦合器(MSC):每个晶闸管组件安装有一台多路星形耦合器MSC,MSC包含两个单元,一个单元对应一个阀段,MSC接收三路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脉冲,并均匀发送到与其相连的光触发晶闸管。
2结束语
技术创新管理一种基于创新基础上的企业技术管理方法,是一个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将产品转化成顾客满意的产品、占据市场并实现经济效益的管理过程,是企业对创新活动进行筹划、实施、激励和控制,让最新的知识快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一系列有机活动。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管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就是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企业资源,将技术创新活动融入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共存共生,使之成为企业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1.统一认识、明确目标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过程中需要管控的关键要素之一,唯有树立全过程的管理意识,才能使技术创新管理标准化、常态化,进而跳出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泥沼,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技术升级的推手。
所谓技术创新管理是指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管理,此过程内容包括创新的知识、技术、工艺、生产方式及管理模式各环节,涵盖了从新产品、新工艺的设想、设计、研究、开发、制造和取得市场认同直至商业化的完整过程。只有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施有效地管理,才能最终达到满足用户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当前和长远经济效益的目的。
统一认识才可能明确管理目标,才可能获取符合预期的管理结果。需要强调的是,技术创新管理不能游离于企业管理体系之外,技术创新也不仅仅是新产品的设计创新。只有企业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唯一有效途径,认识到技术创新管理决定着企业科技发展的思路、方向、目标和水平,将技术创新管理的认识提升至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才有可能实现技术创新管理的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实现全员思想重视、全员自发参与、个人与企业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2.健全机构、均衡发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技术创新管理是企业高级的管理活动,企业任何行之有效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技术创新决策(管理)委员会是一个通行的做法,但是,这样的委员会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切实落实组织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强大的监督管控作用。明确研发设计创新、工艺设计创新、生产运营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标准,标准化技术创新的决策实施程序,杜绝主观随机和事后拼凑现象,真正做到标准管理、科学决策。创新目标明确、激励政策透明且可以预期方能激发员工的技术创新热情。
组织工作落实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有法可依是顶层设计的基础,确立各环节技术创新项目的计划、实施、检查、结论的标准,依据标准制定项目范围明确且可行、可控、可评价的不同周期的技术创新规划、计划,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长期科学发展提供行动指南。项目实施的有力保障是各组织单元的协调、均衡发展。细化各个组织单元的技术创新计划,保证各工作环节衔接顺畅,落实各个组织单元的工作责任及考核指标,力争技术创新规划、计划如期完成。
二、强化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升级
技术的定义不是唯一的,不同的范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要,存在不同的定义。技术升级的概念自然也就有了各异的解释。不过,企业技术升级不难理解,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全部要素的改善和进步,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式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各个要素的改进、创新就是企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部分。因此,企业技术升级是产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行销能力的不断提高以获得核心竞争力以及更多附加价值的过程。
技术创新植根于生产各环节中,包括开发新的和更新旧的。技术创新从一个创新意识或者创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企业软硬件的技术水平,最终达成提高企业项目商业含金量的目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方法应用、组织与管理形式实施、供货渠道与市场的开拓等方面的任何创新活动,都是在为企业技术升级累计能量。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升级动力的主要源泉。技术创新可以进一步带动产品升级,进而形成企业的技术优势,支撑企业的市场领先地位。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体系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只有在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模式上有大的突破,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虽然现在许多学校都有较好的硬件设备来支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但是很多老师却还是喜欢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粉笔一遍遍地在黑板上板书,用嘴一遍遍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每天一直在做着比较繁重的重复性工作。高职会计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以会计的语言和视角识别经济业务,并熟练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证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所以,教师的会计教学方案设计就应该围绕这项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目前,现代技术应用于会计教学方面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1学生方面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所做的调查来看,尽管很多学生在课后都能对教材中的各种习题做解答,但是在进入会计技能实训环节后,无论是手工做账训练还是计算机做账训练,学生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识别经济业务和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往往很差,很多学生在实训末期,不能独立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两张最基本的财务报表,更不用说编制现金流量表。近年来,外购的仿真教学软件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会计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和仿真程度,但许多仿真教学软件的内容设计或过于复杂,或脱离实际,或业务形式单一,再加上高职学生普遍对会计准则缺乏深入的理解,很难将理论知识和经济活动实践很好的联系在一起,缺乏用会计语言和方法将现实经济生活中形形的经济业务信息加工成会计信息的能力。有的学生学了三年会计,毕业时大脑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招聘会上,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显得极其不自信,根本就谈不上“零距离”上岗。这些现象充分说明高职学生对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越来越难以达到教师期望,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越来越大,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1.2教师方面
1.2.1教师的应用能力缺乏,设备利用率不高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会计专业的实训室,但真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实训教学主要局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训练方面,而大量的涉及会计学原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方面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该机财务会计等),教师还是习惯在传统的教室里进行。究其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改革还没有与现代教育技术很好的融合起来。教师对先进的现代教育设备不能充分地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1.2.2教学方法单一,仅局限于多媒体设施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建设配备多媒体教室,但是70%的会计专业教师在对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只停留在幻灯片放映的水平上,而会计教学所强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却没有很好实施。有的学校从教育软件开发商处购买了若干项仿真模拟会计教学软件,但是许多会计教师还是不习惯或不愿意将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训软件的训练设计相融合,以充分利用会计仿真教学软件上课,导致仿真会计教学软件被闲置。
1.2.3教学模式陈旧,依然沿用知识点灌输教学
虽然很多老师都认可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大部分教师早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通过粉笔黑板灌输如何做会计分录,而学生既没有对经济业务活动的感性认知,更谈不上真实的社会实践经历,无论教师怎样将会计实务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情况很难尽如人意。比如基础会计教师一般都在课堂上讲过“月末要在调节未达账项,检查记账差错的基础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知识,但笔者调查发现许多高职学生虽然学了三年会计类课程,从来没有在教材上见过真实(或仿真)的银行存款对账单是什么样子,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如果单位没有安排老财务人员辅导依然无法独立完成该项会计业务。这说明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运用下,高职学生其实很难快速掌握诸如此类的基本会计技能。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滞后的原因分析
2.1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成果是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对于一个普通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信息,企业普遍对保护商业机密和财会信息的安全性有较高的敏感度,使得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的瓶颈问题难以解决,能够接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单位少、岗位少,即校外会计岗位实习很难满足会计技能训练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都把精力放在抓校内会计模拟实训上,支撑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是充足的对口的资金投入。经调研发现,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外部原因之一。有些学校因为资金短缺,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设施,导致学生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开课率较低,最终直接影响了这个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2.2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模式滞后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还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是否得当。很多高职院校都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很不重视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我国发展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的高职教育时间不长,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在教学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很多方面都还不太成熟,建设进展也非常缓慢;从微观上来讲,学校没有对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对设施的专门管理,也是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迟缓的原因。如许多学校为节省培训经费,大都是依靠现有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兼职对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与专业课教师的具体教学组织工作难以很好衔接,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2.3缺乏有效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
因为培训和考核都是相辅相成的,从来就没有无考核的培训,也没有无培训的考核。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既没有建立起关于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没有建立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对学生会计技能实训成绩的评价体系。在调研“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困难”这一问题时,有52%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应的推动和鼓励机制”。这就导致教师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问题上“懒于应对”或“得过且过”。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职会计教学效果的途径
3.1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就需要增加对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和软件的资金投入。所谓硬件设施,就是指学校的校园网络系统、教学软件的开发系统以及还有其他各种培训系统、应用系统和信息的存储系统。而软件设施就是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它的应用软件或者教育技术方法等等。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学校只注重于硬件设施,而忽视了软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加资金的投入,用以加强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率。
3.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下,应当让会计教师在吸收最新的会计职业教育理论成果的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自主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有计划的对会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一,学校可专门设立教师计算机培训中心,有针对性的承担专业课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二,组建一个高层的教授咨询团来解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三,定期举办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专业课公开观摩活动。在对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3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情况还缺乏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教师往往只重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更新,而忽视了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制定一套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会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尤为重要。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便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也便于对管理者的服务水平进行考核和督促。如利用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考核,还可以对会计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定期评选出优秀的会计教师来做榜样,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对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还可以积极开展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竞赛,评选出师生相对公认的会计教学模式,以激励引导其他老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如学校需要购置多少先进的现代技术硬件设备,这些设备能不能在会计教学中顺利的高频率使用,应当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围绕这一核心而设计,以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4结语
关键词: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目前在无为县优质油菜生产上,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应大力推广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油研七号、皖油18、皖油22、德油6号等品种。
2、连片种植,防杂保优
优质油菜是指油菜籽符合“双低”(油脂芥酸含量低于5%,饼粕硫甙含量低于40μmoL/g)要求油菜籽。为确保油菜籽商品质量,一是必须采取统一品种连片种植,实行区域化、规模化生产,避免与普通品种串粉杂交;二是不和芸苔属植物邻近栽培;三是在收割时,单收、单运、单打、单晒、单贮。
3、适期早播,培育壮苗
3.1苗床准备
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疏松、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苗床面积与大田比例一般以1∶5~6为宜,一般苗床面积愈大,留苗愈稀,愈有利于培育壮苗。苗床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做到平、细、实,苗床的规格一般做成厢宽1.3m左右,沟深15~18cm。苗床基肥施优质堆肥或土杂肥22.5~30.0t/hm2,磷酸二铵150kg/hm2或三元复合肥225~300kg/hm2,或过磷酸钙450~600kg/hm2加尿素75kg/hm2,硼肥7.5kg/hm2。播前苗床用尿素75kg/hm2对稀水粪15.0~22.5t/hm2泼浇。
3.2适期播种
优质油菜适宜播期为9月上、中旬,最迟不超过9月25日。一般对单晚等早茬田9月上旬育苗,苗龄25~30d就能达到壮苗标准;对双晚、棉花等迟茬田应保证在9月中旬播种结束,苗龄控制在35d以内。在播种适期内,现耕现整,乘墒播种,苗床播种量控制在7.5kg/hm2以下。
3.3苗床管理
(1)苗床除草。播后芽前,苗床用50%丁草胺1.50~2.25kg/hm2,或48%氟乐灵2250mL/hm2,或60%乙草胺乳油1.125kg/hm2对水畦面喷雾。
(2)间苗定苗。间苗定苗宜分3次,第一次齐苗后间密留稀,不要有“堆子苗”;第二次在放1片大叶时,要求叶不搭叶,苗不齐苗,间小留大,去弱留壮;第三次在三叶期进行定苗,株距7~9cm。
(3)肥水管理。结合间苗、定苗,追施人畜粪提苗,每次施腐熟人畜粪7.5~15.0t/hm2;四叶期后控制肥水促壮苗,移栽前7d追施尿素75~150kg/hm2;移栽前1d浇透水,以利起苗。另外,菜苗达三叶期喷施150mg/kg多效唑,控制高脚苗,培育矮壮苗。
4、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适宜移栽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优质杂交油菜比常规油菜苗期生长快、叶片大,应及时移栽,防止苗挤苗形成高脚苗。移栽时苗体形态为6~7片叶、20~23cm高的绿叶紫边健壮苗。坚持按拔大留小,剔除弱苗、杂苗(深红色为不育株)的移栽原则,分级栽植。优质杂交油菜具有一次、二次分枝数多、个体发育优势强的特性,所以移栽时要合理密植,优化群体结构,搭好高产的苗架。一般早茬、肥力高的田块,栽植密度12万株/hm2左右;迟茬、肥力低的田块,栽植密度要高于12万株/hm2,但不要超过15万株/hm2。
5、大田管理
5.1查苗补缺,中耕培土
移栽后要及早查苗补缺。中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促发新根,保护油菜根颈,对菜苗起到保暖防冻的作用。冬至前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中耕培土壅根1次,封冻前结合增施暖性肥料再进行中耕培土壅根1次。
5.2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
在大田栽培中,应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合。产量2250~3000kg/hm2油菜籽田,施肥标准为有机肥15.0~22.5t/hm2,纯氮187.5~225.0kg/hm2,五氧化二磷112.5~135.0kg/hm2,氯化钾150~180kg/hm2,硼肥7.5~15.0kg/hm2;三要素的比例为1∶0.6∶0.8。有机肥、磷钾肥及硼肥一次性基施,氮肥按基肥、苗肥、薹肥比例5∶3∶2施用。严重缺硼地区要在抽薹初期喷施1次硼砂水溶液,但喷施硼肥应不迟于现蕾初期。
5.3巧灌冬水,及时排渍
在越冬期间、封冻前进行灌水,灌水量以1d内完全干涸不积水为宜,冻后及时灌水,可促进油菜根部与土壤结合;冬至前要及时清沟排渍1次。春后因雨水较多,田沟务必做到“三沟”相通,雨停田爽,无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