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

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

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范文第1篇

影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格局

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电影艺术尚未完全成熟时,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就意识到影视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指出电影是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并天才地预见到电影将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崭新的一页,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他指出以电影为代表的视觉文化的出现,其重要意义决不亚于印刷术为代表的文化的昔日辉煌,甚至把它提高到能够“提高世界各民族的智力”的高度。也正因为如此,巴拉兹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应当在学校开设电影相关课程,加强对电影艺术的研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鉴赏力。在他看来,电影艺术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的诞生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而且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能力用来感受和理解这种新的艺术。他大声呼吁:“目前我们急需培养群众对电影的鉴别能力,使他们能够对这种最足以左右群众趣味的艺术发生影响和作用。要使每一本关于艺术史和美学史的教科书最后都加上关于电影艺术的章节;要使电影艺术终于能在我们大学的讨论中、在我们中学的课程表上都占有席地位,否则,我们世纪这一最重要的艺术现象就不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意识里深深扎下根子。”

巴拉兹关于电影艺术应当进入大学校园的想法,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在世界发达国家逐步实现,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也有上百所大学开设了各种类型的电影课程。并且随着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影视教育也在全国迅速膨胀,同时电影教育的包容面更为宽泛,已经不仅仅是艺术类院校的专利,普通高校也开始尝试电影教育的课程。最初是在一些综合性大学的中文专业、电教等专业中设立影视方向,招收本科学生。后来师范院校,甚至理工农林医院校都开始涉足宽泛影视方向。笔者在2002年参加的上海大学举办的艺术学研讨会上,就开始有艺术院校的校长抱怨普通高校与艺术类学校争抢生源的问题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5∞多所普通高校开设了至少一门以上的影视课程。同时影视相关课程也是各高校跨专业学生最喜欢的选修课之一,其中多数为“电影欣赏”、“电影评论”、“名片鉴赏”、“艺术赏析”等。不仅如此,影视及相关学科教育层次也在提高,从专科生到博士后,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至此,影视艺术教育在我国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形成了兴旺而又多样的格局,影视教育也已成为许多综合性大学的标志和特色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影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开始得到重视,专业化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的多重职能开始落实。

影视教育的意义

影视文化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性艺术文化类型。它既是一种耗资巨大的物资生产,又是一种影响巨大的精神生产,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它亦兼容了文学、哲学等多种社会科学的深邃思想内涵。仅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的巨大影响力和收视群体,也是以前其他艺术种类所难以比拟的。影视文化因其拥有广泛的受众群这一独到优势而深刻地影响着不同文化层次的接受群体。它大大改变和提高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及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增强和提高了文化的渗透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国家、民族和语言的界限,形成了一种带有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影响亿万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大学生作为世界各国社会存在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的年龄、心理特点与较高的文化积淀,成为了影视文化的重要关注者与接受者。影视文化因此也得以走进校园,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和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首先,影视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完善审美教育体系。“影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通过优秀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感人的作用,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有助于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视作品当中优美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和谐的色彩、曲折的故事情节以及主人公身上所散发的人性之美,都能给人以审美享受,并从中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大学生是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处在学校和社会的交界点上,他们能够通过影视作品预先积累社会经验,体验成功,体验挫折,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学会正确的美丑认知。剧中人物所散发的人性的光芒亦能够感染他们,给他们以生活的勇气和精神的力量。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影视艺术强大的渗透力、包容性与覆盖面,无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和政治观。其次,影视艺术又具有审美娱乐和宣泄作用。弗罗依德认为,人的各种本能、欲望和冲动,在文明社会中总是受到各种社会规范、文化习俗、法规法律和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压抑,只有通过神话、宗教、梦幻、艺术等转移和升华,才能以合法手段成为社会可接受的宣泄形式。当今的大学生身处在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面临着知识的更新和生存就业等多重压力,需要进行适当的宣泄和释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影视艺术可以通过形式特征给予观众视觉、听觉的生理享受,给人以生理、心理的。在欣赏影片过程中观众可以产生一种“白日梦”的幻觉,这种幻觉将现实与梦境、真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原本无法实现的“本我”得到合法的满足与宣泄。可以说这是在此之前任何艺术种类都不曾有过的。它通过虚构的“现实”来调和人们心理中“本我”与“自我”、“快乐原则”与“道德原则”之间的矛盾冲突。好莱坞正是制造这种“白日梦”的庞大机器,并因此而获得“梦工厂”的称号。“宣泄”这个词在希腊言文中的原义就是“净化”、“陶冶”,影视艺术正是通过这种光影声画将观众带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当中,不仅使观众的本能欲望得到了满足,并使观众的情感得以无害的宣泄,达到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陶冶。

当然,影视传播的过度泛滥也会有些负面的影响。比如由于影视传播的媒体霸权,人们对它的依赖性和被动性越来越质疑,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人士对大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避害趋利,充分利用影视教育的特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重视和加强高校的影视教育,用好影视教育这块重要的阵地,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影 视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影视教育在中国高校已呈遍地开花的态势。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越来越多的学子抱着美好的梦想选择了影视类专业,并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在舞台上熠熠闪光、出人头地。然而面对众多的影视类专业和众多的招生院校,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困惑与迷惘。虽然国内也不乏办学层次高,师资力量强,办学特点突出的高等院校,但整体衡量,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生源质量差异较大。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文化积淀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办学水平差异较大。广播影视类专业包括艺术类和文史类招生,其招生、录取方式根据学校、专业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报名和录取比在10:1以上,个别专业如表演、播音主持更高达百比一以上。也正是由于报名的火爆,一些缺乏相关专业办学条件的院校在利益的趋动下,盲目增设相关专业,仓促上马,导致办学层次低,师资匮乏,教学质量差,人才培养素质低。在收费标准方面,不同院校、专业之间差异较大。一般综合性院校影视专业每年的收费在4000元到10000元之间,艺术类专业院校实际收费要高于此,一般要在8000元到12000元。个别重点院校和独立学院收费高达18000元。广播影视类专业的生源一般多来自经济情况较好的家庭。但随着各级各类学校大量开设影视艺术专业并不断地扩招,以及其相对其它专业较低的文化课分数,一些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想借助艺术招生进入影视专业学习从而获得本科学历的人数逐渐增多。根据一些调查,一般艺术专业学生生活费用为每月699元到2000元,少量学生一个学期费用高达近万元。和理工科学生相比高出不少,给部分家庭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学校带来欠缴学费和增加助学贷款岗位的工作压力。

其次,教学与实践脱节,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就师资这方面来说,一些综合类院校在利益的趋动下,仓促增设影视类相关专业,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师资,于是从文、史、哲或美学领域抽调,这些师资属于半路出家,未经专门化的训练,而学校又忽视这些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造成了从教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教学环节当中,某些综合性院校没能考虑到影视类专业的特殊性,观念陈旧,管理呆板,学校硬件设施差,教师只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没有给学生创造更多介入相关领域的机会,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加之老师的知识更新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出现学生一毕业,所学的知识已经陈旧落伍,一些“科班”出身的毕业生一进入社会,和“新生”无二,知识面较窄、技能不足,不得不接受实务技能的再培训。从学生这方面来说,部分学生对学习的重点和方式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学以致用的思想没有贯串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重短期实用,轻长远发展”、“重现状,轻历史”、“重视外语学习,忽视文化修养”等学习倾向,部分学生仍习惯于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而缺乏主动的独立思索训练,缺乏课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足够的人文知识准备,缺乏质疑精神致使其创新能力和研究意识欠缺。另外,一些拥有较好的教学设备资源的学校囿于“学校固定资产需妥善保管,严禁外借”的思想,无法将设备、场所向学生开放,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这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相当不利的。

影视教育的发展方向

鉴于目前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院校应当以学生为本,立足长远,同心同德,切实将影视教育作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解决。

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影视教学;优越性;交际能力;运用策略

一、引言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这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也提到““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交际能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有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1)语言知识,即运用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篇的能力;(2)语用能力,即话语用意、言语行为、语用规则等;(3)社会文化知识,指对交际对方的社会文化观念、习俗的理解;(4)情感因素,指对他人及事物的态度与认同等。这就是说,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还要掌握在某种场合该说什么、怎样说,了解话语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信息。

影视课选用最接近生活的内容丰富、语言地道的原版英文电影作为教学内容,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视听觉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英语思维”的状态,加深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文化交际意识,提高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通过对英美电影实例的分析,阐述影视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优越性,并且提出相应的运用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影视教学对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优越性

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兴趣。

学习兴趣分为由学习过程本身及知识特点直接引起的“直接兴趣”和由学习目的任务等对学习结果引发的“间接兴趣”。这两种兴趣对学习者都是必要的。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缺乏间接兴趣,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毅力与恒心。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在各种学习环境、条件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电影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视觉形象,让观众欣赏一系列的动态画面而完成审美过程;通过选择富有表现力的人物行动,来反映生活的各个层面;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的性格。因此,电影丰富的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刺激学生的模仿行为以及语言实践的热情,使“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进而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2 引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文化差异的意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英美文化及社会背景的讲解比,较笼统、抽象,不容易被学生彻底领悟。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英语电影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的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认识,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并且,东西方在文化方面有很多的差异,无论是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等都存在着和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东西。通过对电影故事情节的了解,经典台词的学习,可以挖掘出它们所反映的社会习俗、交际方式、价值观念、政治法律制度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完全融入电影的氛围中,要想真正看懂英语原版电影,学生势必自觉地了解并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为文化交际能力奠定了基础。

例如: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属于文化范畴。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尤其是欧洲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老师在讲解哥特式建筑时,可能会长篇大论这种建筑的起源、特点、风格、主要代表等等。但学生没有亲眼见过,就会对老师的讲解一知半解,不同的学生会在头脑里产生不同的建筑物,对于这种建筑的特点与风格还是不能准确的把握。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欣赏电影《巴黎圣母院》(Hunchback of Notre Dame),圣母大教堂是最负盛名的哥特式建筑,通过影视观赏,每个学生都会准确地理解与掌握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并且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语境化教学,提高综合语言能力。

“语言必须在情景中呈现和练习”,这是英国语言学家提出的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的主体特征,它强调学习英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即使用语言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情景。因此,用英文电影辅助英语教学,不仅有利于提供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的真实性,而且还能够生动地把~些社交技巧、文化知识等展示出来。

电影语言情境教学以电教媒体多维地展现了所学语言文化的各个层面,其展示的语言及包含的文化知识,具体、全面而且比较真实。例如:在影片《毕业生》(The Graduates)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对影片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人物的语言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影片重现美国20世纪年代社交场合的文化以及美国青年在背景年代中所表现出的人生观、婚姻观等方面也有较深刻的认识。电影语言情景教学把学牛带入了英语国家的真实社会,加深了其对所学语言国家各阶层文化的了解。在学习各种场合进行的语言交际的同时,学生还可以感受各种具有文化特征的非言语交际,进而加深了对所学语言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4 促使学生掌握地道、口语化的英语表达。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使用语言时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对象、目的、场合、媒介和话题的不同都会带来语言表述上的变化。在交际中人们认为在语言得体性上的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远远超过语法错误所引起的后果。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学习,侧重语言形式,学生只能接触到书面化的语言,而日常交际中却需要运用更多的口语表达。影视课都是选择原版的英文电影作为素材,语言地道且接近生活,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俗语与口语表达,从而增强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例如:如果我们要用英语表达,她和我同岁。大多数人会说:She is as the same age as me,或She is as old asme,等,出现Chinglish现象,但是可以让学生欣赏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中的一个片段,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听到She is myage这句话时,就会对这种地道的表达产生深刻的印象,也会自然的记住并运用。

三、影视教学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中的运用策略

1 影片的选择标准。

影视教材在培养学生文化交际能力中具有很多优点,但并不是任何影视作品都可以作为教材来使用。选择影视教材,至少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最重要的是语言问题,学习任何一门外语,仅仅接触普通话当然是不全面的,但在大学的语言教学阶段,仍然应该先掌握主流的普通话。如果影片中方言、口音过重,语速过快,俚语、专业术语过多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影片的理解,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电影,剧中人物所使用的最好是普通话而不是方言,发音应该尽量清晰而不含糊,用语应该生活化而不生僻。

其次,内容问题。影视作品大致可分为生活片、文艺片、战争片等,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选材也应该不同。但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应该选择一些趣味性、情节性强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作品,以保证学生始终如一的注意力。正如Arcario所说,如果是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那么理解力是挑选影片的主要标准。所以老师在选择影片时就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即必须是学生能够看懂的。另外,要尽量选择受到主流观众认可的作品。因为非主流影片容易造成学生对西方文化理解以偏概全,不利于其今后的跨文化交际顺利的进行。

2 影片欣赏前的准备。

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接受语言信息,弄懂语言材料,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将视听感官的一般感知上升为较系统、深入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感悟作品意蕴的基础上较全面、准确地把握其文化知识及社会价值观。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部影片,老师必须首先把影片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加以介绍。甚至根据影片需要,老师可以简介影视发展史,尤其是电影史上出现的思潮、流派及其有影响的艺术家、代表作。任何一部电影都有它的拍摄背景。针对影片,介绍一些电影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影,了解社会背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同时,老师可以在影片欣赏之前,给学生提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电影。如此,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影片欣赏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够督促学生自觉思考,加深其对影片的整体理解。

3 影片欣赏后的思考。

(1)影片必要的解释。在整个影片放映结束之后,请同学自己提出哪个部分不是太理解,老师可以切换到相应的部分再重新播放该片段,并进行解释。当然对于确实比较难懂的地方,老师可以在影片播放的过程中暂停,进行简单的解释。

(2)影片评论。影片播放完后,老师可以根据影片所剖析的社会现象或就某个人物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有助于改进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提高口语听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就某个情节进行模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出来。此外,影片中还会出现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或经典对白,可以让学生学唱或背诵,并写出影评,对其中关于文化差异和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动漫;专业定位;人才培养

一、引言

动漫画(以下统称为动漫)产业是以人的创意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内容产业之一,在日美韩等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最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影视动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取得非常骄人的成绩,但却处于有产无业的尴尬境地,动漫教育也一度落后,致使我国的动漫事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如今,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动漫市场正如火如荼地快速发展,中国的动画教育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更是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省市、城市近年来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加速发展动漫产业的热潮。动漫产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致使各类动漫人才缺口严重。为此,短短几年内,全国已从几所院校发展到四百多所院校(包括高职、高专、职业技术院校)设立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等有关专业,开展动漫高等教育。不过,在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里,动漫专业是一个新的教育课题,学科如何定位?如何发展?职业技术学校的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去做?恐怕这才是制约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动漫教育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动漫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动漫教育不容乐观。首先是国人在观念上应该提高认识。在我国,很多人认为“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动画片只是教育孩子的”,较少有人认识到动画是全民的娱乐。20多年前的中国人更是很难想象“动画是产业”的说法。在当时,很多学校对动漫这个东西采取了回避或者限制的态度。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公然让学生搞“告别动漫”签字活动,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虽然我国曾生产出很多世界上著名的动画大片,如《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规模,甚至有些知识产权惨遭流失。而今,动漫已经发展为产业,它将为我们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这已成为所有业内人士和政府部门的共识。

其次,从国际上来看动漫产业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影响:目前的国际动漫产业,欧、美、日、韩呈争先态势。在英国,动漫产业是它的第一大产业;美国的影视动画、网络游戏业已经成为超过好莱坞电影业而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动画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位列前茅,动画产品出口额已然超过钢铁产业;韩国网络游戏业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项调查显示,国外出品的漫画、影视动画片和音像制品、服装、玩具、电子游戏产品等占据了超过90%的中国动漫市场,本土产品只占到不足10%的市场。中国动画片也出现了被国外动画片扼杀的危机。严酷的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彻底改变对动漫产业的认识。

再次,是动漫教育的滞后:尽管中国动画起步早于许多国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解放后中国动画只是政府行为,动画片生产也是电影产业的一小部分。当时开设动画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更是凤毛麟角,也就谈不上所谓后续人才的培养。我们的动漫产业和动漫教育离开了市场化运作,虽然生产了号称世界大片的作品(《大闹天宫》等),但最终没有逃离市场的惩罚,致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动画呈现出有产无业的状况。

我国的动漫教育虽然起步时间较短,但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开始蒸蒸日上。动漫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动漫“人才”需要懂艺术、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只有建设高素质的动画人才队伍,才是繁荣我国动画产业的重要前提。我国的职业技术学校也就必须承担起为民族动漫产业培养人才的任务。

三、职业技术学校动漫教育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我国职业技术学校院校的动漫专业都是在早期的美术、计算机或数字媒体等专业基础上嫁接而生的,基础很薄弱,尤其缺少高水平的师资,很大一部分动漫专业的教师是在边教边学中成为动漫的专业师资。甚至某些院校设置的所谓“动漫专业”中,没有一家在教授漫画课程。所有的“动漫老师”,都在教如何画动画片。只不过,有些院校“坦白”说自己是“动画学院”、“动画系”,而更多的院校,是在以“动漫”为幌子,招收“动画”的学生。动漫教学的师资极其缺乏,这些与日、美、韩的动漫专业师资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之所以全盘学“动画”,是因为国内目前根本就没有适用于院校的、具有权威性的漫画教材。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遇到了师资缺乏和教材落后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要培养高水平的漫画教师,需要建立起一支技能全面,又能互补的动漫师资团队,只有团队加强合作,才能形成良好的动漫教学环境。院校应在动漫师资队伍的培养上不遗余力,而动漫师资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内便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如果不加以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给这些开办动漫教育的职业技术学校带来严重的后遗症,更会对动漫产业发展、动漫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后果。纵观当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具体分析分析如下:

1、动漫人才的培养问题

动漫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动漫教育界讨论的最大热点,学者们众说纷纭。从研究和争论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到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学界对动漫人才的培养类型存在着分歧。部分学者认为从我国动漫人才需求来看,应该增加动漫操作型人才的培养。王兴胜指出我国动漫产业急需操作型、执行型人才,而各院校的动漫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显得盲目,培养的毕业生缺少实际操作能力,不能立即上岗工作,教育与需求相脱节。[1]一些学者则主张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增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许广彤和李征认为,动漫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意、想象力和个性,片面强调学生的动画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都是错误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精湛的动漫制作技术,还要灌输给他们先进的动漫设计理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2]还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方案。雷宇根据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各院校的不同职能进行分析,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技术学校应该重点培养操作型的人才,而普通各院校则应该重点培养创新型的人才。[3]唐湘晖认为,我国动漫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多方面发展,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绘画水平和技巧,旨在培养艺术型人才。[4]其次,从动漫人才培养的形式来看,研究者们普遍趋向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观念,研究成果既有从理念上的阐述,也有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孔晓明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内涵是以就业为导向,利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做”企业所需的动漫人才。[5]吴红针对目前我国动漫人才奇缺以及结构分布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探索“校企合作、定向招生、委托培养、以岗位定生源、以需要定规格”的人才培养途径,并提出了政府动漫园区与各院校动漫专业合作培养动漫人才,或者直接由海外进行动漫人才培训等方式,以落实动漫人才培养的方案。[6]

2、动漫专业教学问题

动漫专业教学是我国动漫教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针对我国动漫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案。

第一,关于动漫教育课程设置。朱方胜提出按照动画创作的前期、中期、后期这三大流程,进行不同的人才定位,分门别类设置动漫教学课程,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7]杨勇的方案更为细化,提出应采用操作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模块体系,在前两学年内完成通用能力课程,达到对动漫制作流程的认识和了解,三四学年则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形成“通用能力达标,方向能力选项”、“一专多能”的教学模式。[8]吴少军建议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可以采用分段式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以艺术基础课程为主;第二阶段以项目制作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为主;第三阶段主要是以岗前培训为主。这样即保证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又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使学生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9]刘红健、原峰山认为目前动漫产业中技能应用型人才紧缺,所以动漫专业的教学应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课程,适当扩大专业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并把教学实践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10]第二,关于动漫专业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罗菁晶认为,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存在多方面的优势,例如:解决师资水平差的教学现状、减轻学校的教学投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等。[11]张刚提出,学校可以参与到企业动漫制作过程中,通过做订单和项目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动漫市场以及它的运作流程,作者认为这种项目制教学是最佳的教学方式。[12]针对目前动漫教育中还缺乏成功的校企合作教学范例的现实,目前大多数企业和院校均难以成功合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独立投资开发动漫项目,既锻炼师生,又可以创立品牌,甚至开发衍生产品,从而达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目的。

3、关于加强动漫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

动漫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加强动漫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职业技术学校的实习实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校内建立实验室和实习工场,开设实习实训课程,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践性训练。二是校企合作,学生参与企业运作,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当下动漫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在这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从校内实验室建设方面看,由于专业开设时间短、师资缺乏、招收的学生过多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各职业技术学校的动漫实验室建设都明显不足,实验课时普遍偏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从社会实践看,动漫专业学生也面临严重障碍。首先是国内动漫公司数量少,动漫专业学生多,能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岗位少。随着近几年动漫专业的火爆,职业技术学校动漫专业的学生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国内真正意义从事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开发制作的公司却并不多,大多数打着动漫公司旗号的公司往往从事的是影视后期加工、建筑游历等相关行业的制作,这就导致了看似动漫就业市场人才供不应求,但是实际上提供真正对口的岗位进行实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次是大多数动画公司着眼于眼前利益、经济利益,往往把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拒之门外。这也和目前国内动画公司的实际运作有一定关系。目前国内动画公司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日本、欧美动画片做加工,这一类公司生产的产品往往在时间上有较高的要求。另一类主要从事原创动画的开发和制作,这一类公司对员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由于当前各院校的动漫教育与动画公司的实际运作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经验比较欠缺,这就导致了动画公司要求高,不愿意接受在校学生进入公司实习,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又苦于无法进入动画公司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应视艺术为灵魂,技术为血脉;学生学完动画基础课后,在专业老师与班主任的引导与协调下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影视动画制作形式,在学习和实践中摸索适合自己的岗位。动漫专业是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制作经验极其重要。我们不仅在学校以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作为教学任务进行练习,还要让学生到动画基地企业、影视广告公司去亲身体验项目实践与学习。以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作为教学任务,体现了“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工作带学习”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缩短学科教学与职业岗位间的差距。我们不仅以就业为目标、以实用为准绳,还要培育学生具有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面向全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四、总结

总之,中国动漫业要腾飞,必须走动漫教育为先的道路,要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动漫教育上寻找突破口。要加强对培养动漫人才院校的投入和扶植,从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动漫教育抓起。加强对动漫编剧、编导动漫制作、动漫产业化运作和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培养院校与业界、市场的良性互动。只有把人才培养放到动漫业发展的首位,才能做强产业,才能实现中国动漫业的振兴。

[1]王兴胜1浅谈高校动漫人才的培养[J]1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2]许广彤1李征:浅议中国动漫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J]1电影评介,2008,(10)1

[3]雷宇1关于我国高等动漫教育发展的思考[J]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4]唐湘晖1浅析目前动漫教学中存在的误区[J]1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6)1

[5]孔晓明1动漫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内涵研究[J]1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1

[6]吴红1动漫产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1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5)1

[7]朱方胜1动漫教学之我见[J]1剧影月报,2005,(6)1

[8]杨勇1高职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措施[J]1成功教育,2007,(7)1

[9]吴少军1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探讨[J]1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6,(11)1

[10]刘红健,原峰山1引进动漫企业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设想[J]1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