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口与社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41-0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寻找新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外来人口在为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与外来人口相关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可以说,解决好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事关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除此之外,外来人口由于自身的文化习俗、观念传统等因素与本地居民存在着差异,容易与本地居民产生隔阂,继而导致了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问题的产生。有效解决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将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城市社区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一)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塔菲尔和特纳等人提出的,通过对群体行为的研究而不断发展。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的认同作用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并且以此来研究群体间的行为[1]。
塔菲尔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认识到自身隶属于某个群体,并且意识到群体的情感与价值”[2]。它是“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取向和行为的体现,是一种集体观念,它是团体凝聚力增强的价值基础”[3]。劳伦斯和贝利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些诸如家庭、社交、社会地位、阶层属性、团体成员资格等的社会关系”[4]。王春光则将社会认同视为“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5];赵志裕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6]的过程。特纳和塔菲尔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个体认同是对个人的认同作用,用以描述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而社会认同是社会的认同作用,是对群体成员共同特征的描述[7]。
总体来看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假设就是,所有行为无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因此,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尤其关注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之后,得到积极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以此区隔他人的动力过程[8]。
(二)外来人口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公民在“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在当地称为“常住人口”,到本市县外的其它地方需申报暂住登记,被称为“暂住人口”,即为“暂住户口人员”。而一般外来人口的定义是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指那些现居住在本市半年以上,但其户口登记在外省市的人口。
(三)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次抽样调查选取杭州市L社区作典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在杭州市L社区居住5个月以上,年龄在18-50周岁的外来人口。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剔除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80份。共访谈外来人口50名,访谈本地居民30名。
二、个案分析:杭州市L小区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现状
(一)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总体很好,但是留杭意愿不强烈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中,有66%的受访者对杭州的感觉非常好,很喜欢这个城市,有17%的人认为杭州较好,而感觉一般的占17%。所以从整体来看,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但问及是否有留杭的意愿,有84%的受访者表示还不确定,而只有8%人明确选择了愿意,有8%的人明确选择了不愿意。受访者表示“看过杭州,都觉得自己老家实在是有点差了。但是,毕竟那里有家人。虽然家乡交通不便,不如杭州繁华,但是,家乡的空气很好,自己种种菜,养养花什么的,过得也挺舒服。而且在杭州就只能住这么小的地方,在家里地方就大很多了。”留杭意愿不强烈,侧面反映了外来人员融入本地居民的意愿不够强烈,这种犹豫及不确定性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层面、文化层面等各方面的融入。
(二)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互相心理接受程度高、但缺少深入交流
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交流情况的调查显示,有42%的外来人员选择了与杭州人交流较多,有25%的人与杭州人经常交流,而有33%的人与杭州人偶尔交流。但问及平时交流最多的人群,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自己学习或者工作相处的人。可以看出,外来人员与杭州人的交流多是出于学习、工作的原因。
“邻居是本地人,但是平时候也不怎么说话的,最多看到了打个招呼,问候下就好了。平时大家都要工作的,没有时间聊天,而且也没有什么事情好聊的。大家都是开了门进了屋,门一关就好了。”访谈中,受访者表示虽然和本地人流较多,但也坦言邻里间交流较少,最多是见面打个招呼,欠缺深入的交流。
(三)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厚,文化融合程度弱
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郁,不论是从心理上对杭州缺少“家”的感觉,逢年过节仍会有回家寻根之举,还是从文化的维度上看,对于本地方言及本地习俗的了解程度一般,而自身对于家乡的习俗的保持程度较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都表现出来,深层次的心理融合还是浅层次的文化融合都存在着阻碍。问及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是否会回家乡时,有83.33%的人选择每次都回,而有16.67%的人选择大多数都会回去。对本地习俗的了解情况,有50%人基本了解,有41.67%的人了解甚微,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33%的人。
“城市里么过年的气氛还不怎么浓的,我们老家那里过年要多热闹就多热闹,天天都有唱戏的表演啊,舞龙的,敲腰鼓,每天都很热闹。不像这里,气氛也不怎么有。”受访者对于杭州“家”的感觉不浓厚,而家乡过节的气氛更能吸引着他们。同时,他们认为家乡的亲朋好友更能带给他们温暖与关怀。
三、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难的原因解析
(一)户籍制度壁垒,阻碍社区融合
在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上,制度上的限制和约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制度限制是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等,这些制度限制了一部分外来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使那些外来人员处于“体制外”而难以进入“体制内”,牵制着他们的社会流动[9]。
我国的户籍制度影响深远,不仅仅是对相联系的制度、社会流动产生影响,更多的是对心理层面的影响。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人分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户籍制度对于人口的流动的影响程度不断减小,同时,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群体偏见。但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因而,外来人口会在不自觉之中将自己与本地居民区分开来,将本地居民视为另一群体。虽然身处外乡,依旧怀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保持着家乡的习俗,过年过节有着深切对家的期盼,而对流入地缺少“家”的情结。在调查中对于留杭意愿以不确定为主更证实了这点。
(二)社会网络孤岛化,阻碍心理融合
覃国慈提出,居住地的边缘化对“本地人”、“外地人”这两个群体之间隔阂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尽管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生活在同一空间,但是因为缺乏互动,从而形成“一座城市、两个生活圈子”的现象,进而导致心态上的边缘化与身份上的边缘化。李强提出,人际交往缺乏和社会网络的“孤岛化”是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难的重要表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几乎没有任何的互动。这种交往状况将会促使外来人员可以寻求帮助的社会关系局限于原有的血缘和地缘关系[10]。
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发现,人们在生活中交流最多的人主要是与自己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的人。同时,缺乏与邻里等关系人群的了解与沟通,缺乏沟通互动的机会。虽然,在调查中,外来人员对本地居民的整体印象较好,并且相互之间交流的频率也较多,但都是基于学习工作的需要,人们之间的交流处于浅层次的互动。外来人员对于本地居民仍缺乏深入的了解与沟通。外来人员的关系网络较窄。而这种沟通的现状,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这将会阻碍外来人员的真正融入到本地居民之中。同时,社会网络的狭窄,对外来人员获得信息的数量、及时性、可靠性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这些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也使外来人员感觉自己被拒之门外,更加明确自己是“外地人”,导致外来人员融入困难。
(三)内群体的偏好,群体距离较远
塔菲尔提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内群体就是个人所属的群体,外群体就是不是个人所属的群体,但内群体与外群体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11]。个人凭借自身隶属于某群体而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的特征加诸于自己身上,以使自己的特性等同于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特性的过程。
人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分类,并自觉成为自我所认定的那类群体成员。而对于自身群体的定义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外来人员将自己视为与本地居民相区别的群体。同时,当地对本地居民的一些保护政策,更加深了外来人员对于内群体的认同。出于对于内群体的偏好,提高自身内群体的地位与稳定,而与外群体保持距离,以保持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外来人员更倾向与内群体成员的交流与理解。促使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隔阂难以消除。
(四)家乡情结严重,缺乏文化融合
在调查中发现,外来人员大部分都保持着家乡的习俗,逢年过节仍旧心系家乡。对于杭州的归属感较差,家乡情结严重。同时对本地的风俗习惯及本地方言了解一般。由此我们认为,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文化融合程度弱,缺乏文化之间的融合。群体间缺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而,加强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四、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应对策略
(一)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12]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构成了制度性的“整体排斥”[13]。应建立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以法律法规建设为制度保障,规范外来人口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理设置门槛,使外来人口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待遇,进而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外来人口的各项权益,也有利于增强外来人口的城市认同。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均衡在户籍制度上相关的各种利益;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平等的权利,完善教育制度;消除劳动用工制度中的歧视,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解决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区域转移与接续等问题[14]。
(二)拓宽社会网络,促进心理融合
有关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融合度及融洽的群体间关系不仅仅增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外来人口对流入地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进而提高对城市的认同。社区融合是社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认同不局限于个人相关的经济利益,更能提升外来人口对城市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的认同,从而提高外来人口投身于城市社会建设的积极性[15]。社区可以为外来人口提供就业指导、岗位培训、法律援助等。除此之外,社区可以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厨艺大比拼”等各种形式、内容的交流活动,为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让人们不仅仅只限于见面打招呼,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扩大外来人员的社会网络,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增进互动,增强信任。外来人员在交流中结识朋友,有利于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同时,互帮互助,增进友谊。
(三)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与志愿者队伍,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社区应该积极运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使外群体与内群体建立起某种联系来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非政府组织以组织成员共同目为组织目标,有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原有群体间的界限,促进人际交流,共同奋斗的积极作用。社区可以通过积极壮大歌舞社团、话剧社团等,促进双方在有共同兴趣之上,积极寻找共同话题,增进交流与融合,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原本属于外群体的人员在非政府组织中成为了内群体成员。
同时,社区应鼓励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共同参与志愿者队伍中来,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大力发展公益事业,通过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不仅仅提升自身的素质,体现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互帮互助,加强联系,改善群体的印象,打破群体间的界限,从而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打造和谐社会。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社区可以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外来人口的文化融合,如举办“端午包粽子”、“赏花灯,闹元宵”等活动,这些交流活动不仅仅让外来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地的习俗,同时,也让外来人员感受到杭州浓浓的“家”的感觉。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居之之间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增进友谊,减少外来人员边缘化的趋势,促成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拥有者共同的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趋于一致,有着更多文化的认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乐国安,汪新建.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体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0-98.
〔2〕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chapters1-3.
〔3〕Tajfel H.&J.C.Turner 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4〕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116-123.
〔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74-75.
〔6〕〔7〕〔12〕〔13〕赵志裕.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J].社会学研究,2005:202-246.
〔8〕黄匡时.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6):14-19.
〔9〕梁鸿,叶华.对外来常住人口社会融合条件与机制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9(15):43-47.
〔10〕〔16〕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5):147-166.
〔11〕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社科论坛,2009(2):78.
〔14〕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4):25-27.
摘 要:文章选取《社会学研究》和《中国人口科学》2003~2014年间每年第1期刊载的论文为样本,对其数据引用行为进行
>> 19877―20166年我国档案法规研究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期刊论文评价研究 体育期刊论文参考文献中网络文献引用情况研究 从高被引期刊论文看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 从代表性期刊论文看我国教育博客研究 西安工程大学期刊论文计量分析 国内物理学期刊arXiv自存档论文的引用优势研究 我国学习型城市研究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期刊论文被引用率分析 陕西理工大学期刊论文计量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集群分布及其亲疏关系研究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历程研究 单篇期刊论文h指数的实证研究 期刊论文与专利文献的整合框架研究 教育游戏期刊论文内容的分析研究 英语学术期刊论文转述动词研究 国内实证类英语硕博论文与国外期刊论文结果与分析讨论部分的引用对比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引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能力坡道模型视角下期刊论文数据生命周期管护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投稿要求[EB/OL].[2014-08-15]. http:///channel/tgyq.
作者简介:丁楠,女,浙江大学图书馆馆员;杨柳,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本科生;丁莹,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本科生;凌晨,男,本科生;潘有能,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副教授。
2011年《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杂志征稿、订阅活动开始啦!欢迎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热心读者踊跃投稿,积极订阅!杂志每本定价10元,全年120元!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是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彩、100页,大16开、月刊,每月15日出版,定价10元。国内统一刊号:CN11―5125/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6502。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杂志是集学术性与时政性、文学性于一身的综合性期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强调研究深度,关注学术前沿,鼓励学术争鸣。它在综合性的基础上强调专业性,杂志内容深刻,观念独到、新颖,是人口文化这个新生领域内的领头雁;全面推动人口文化研究往深处拓展;指引人口发展意识朝着更进步、更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引导社会新的生育观念与时代的需求和自然生态和谐一致,为提高中国人口素质和增强人口意识增添一枝新的奇葩。
主要栏目及内容设置如下:
人口资讯:国家人口政策,各地重大人口计生新闻。主要报道国家人口计生政策方针和计生工作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召开的重要会议,的重大决议等等。
工作动态:深度报道各地人口计生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有特色的计生活动等。本栏目注重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和成效,在国家和地方之间架一座桥梁,及时通报各地人口计生工作进展情况。
特别人物:报道社会上有影响、有突出成就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
队伍职业化:为全国人口计生系统进行队伍职业化建设所设置的专栏,包括全国各地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经验交流和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辅导。
理论探讨:主要发表人口计生专家关于人口文化的理论文章,人文社会医学类理论文章。注重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是学者和研究者展示风采的舞台。
生殖健康: 普及生殖健康常识和孕育知识。指导家庭进行优生优育,纠正社会上流传的不正确的或者落后的孕育误区。
两性故事:讲述发生在两性之间的爱恨情仇、生活故事。解析两性之间的生理困惑、情感纠纷。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长并上升的现象。通常是以一国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少比、年龄中位数等综合指标使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是否进入人口老龄化及老龄化的程度。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到2005年末,南明区户籍总人口518152人中,60岁及以上人口70864人,占全区总人口比例的13.68%,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南明区人口年龄结构已进人老年化社会。而2009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68262人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365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5.55%。2005年到2009年,南明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1.87个百分点,每年平均以近0.5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1.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
表 1 南明区2005--2009年老龄人口发展趋势
年份
人口总数
老年人总数
其 中
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百分比(%)
60-69岁
70-79岁
80-89岁
90-99岁
100岁及以上
2005
518152
70864
41066
22983
6084
718
13
13.68
2006
539052
76811
43782
25921
6388
707
13
14.25
2007
553285
79363
43999
27645
6949
759
11
14.34
2008
555510
83127
45645
29025
7702
746
9
14.96
2009
568262
88365
46884
31785
8779
901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统计,调查
1.人口统计调查的涵义
人口统计调查是指为收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及其事业发展情况制发的各类定期、不定期报表和组织各种专门调查,包括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开展的调查。主要调查方法:全面调查,例如,人口普查、经常性人口登记;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
2.人口调查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①调查的目的与任务;②调查的对象与对调查单位的具体规定;③调查的内容与具体项目;④调查的方式方法;⑤调查的步骤与时间进度;⑥调查的组织领导与经费来源;⑦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的各项要求
3.调查质量影响因素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调查的问题主要是质量,不论何种调查方式,调查的对象均为各类自然人,根据资料分析,笔者认为,影响统计调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干部因素
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估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人口计生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和“问责制”,有的地方主要负责人以及基层干部对统计调查的严肃性、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为了政绩,为了隐瞒问题,规避重点管理,则产生虚报瞒报,篡改统计数据,逃避或妨碍人口计生调查考核等现象。有的农村干部知情不报,随意更改统计信息。
3.2群众因素
有少数群众计外生育愿望抬头,故意提供假信息,违法生育者为逃避缴纳社会抚养费而隐瞒出生信息,居民家庭为了多领社会福利或政策性补贴则隐瞒死亡信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格局和住房条件发生变化,有的居民住房多处,给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调查带来诸多难题,流出人口分布多个省市,信息不畅,流入人口管理尚不完善。上述人群在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调查时不予配合,真实情况很难掌握。
3.3社会因素
社会日益多元化,人口统计工作更为复杂。社会结构向多阶层发展,社会流动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调查对象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从居住相对固定的人转为空间流动和时间流动较为频繁的人,社会宽松放开,国家对微观个体的直接控制减弱,政府的传统统计方法很难保证统计调查的准确性。
3.4机制因素
当前,公安、人口计生、统计、民政、卫生、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均掌握了部分人口数据,但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或者为了本部门的利益,各自为政,纵强横弱,条块分割,甚至相互掣肘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部门协调乏力,有效配合不够,体现在人口统计上,就是各部门之间人口数据共享制度没有建立健全,特别是跨省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人口计生“信息孤岛”问题仍然突出。
3.5队伍因素
人口计生信息来源于村级,村级计生专干掌握人口计生信息第一手资料。有的地方个别专干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能力不高,数字靠问人,报表靠估计,甚至根据村支书、村主任的意图进行编制统计数字。村干部三年一换届,计生工作得罪人,计生专干“威信”低,计生干部岗位不稳定,人员变动大,业务水平难提高。免费论文参考网。
4.调查方法对策
上述五个因素是人口计生统计调查工作中的不利因素,我们务必研究新对策,探索人口计生统计调查新方法。
4.1确立主要领导干部是统计调查责任人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增强法制观念,认真领会国家《统计法》,坚持依法统计,确保人口计生统计调查的真实可信,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人口计生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树立责任意识,以政治责任感对待统计调查数据信息。上级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责任目标时,坚持科学设立指标,贴近实际,便于操作。发现人口统计数据信息失实、追究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建立讲实话,报实数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求实的收益和造假成本。
4.2建立数字信息从群众中来的人口计生统计调查工作机制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调查工作走群众路线,经常向群众宣传《统计法》,解释人口计生工作政策。通过群众调查了解情况,信息才会最真实。可利用特殊群众的优势核实统计调查信息。如邻居、同一楼层、同一单元、同事、朋友、出租房屋户主等,对信息的准确可信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只有基层统计调查真实,上层数字信息才会准确可靠,才有决策的参考价值,才能作为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信息依据。
4.3建立以“现住房”为主的流动人口统计调查体制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调查要建立健全市场、户主、个人“三位一体”机制。其一,随着大市场的兴起,进入市场的经营业主很多是外来流入人口,而且还是育龄人群。免费论文参考网。计生行政部门必须与市场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密切协调,使统计调查工作顺畅进行。其二,部分外来流入人口租房经营或租房居住,在不便直接向流动人员调查时,只有通过房主调查了解信息。如果能够建立房主主动上报流动人口信息机制,那是“上上之策”。其三,个人是指流动人口本人主动提供、申报人口计生信息机制。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把流动人口作为本辖区全体社会成员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使流动人口充分享受“市民化”待遇。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调查方面,还可以引见美国的统计制度,建立以“现住房”为中心的流动人口统计信息采集体制。树立正确的流动人口统计观,完善统一的流动人口统计信息采集、交流项目体系,建立市际、省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调查“无盲区”。
4.4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机制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使用价值,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机制。先行整合公安、民政、卫生和人口计生等部门的人口个案信息,形成包括出生、死亡、婚姻、迁移流动等信息的较完整的人口变动信息。免费论文参考网。再次整合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信息,掌握较为全面的人口、社会、经济特征信息,实施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政府各部门之间不要以信息保密为由设置障碍,守口如瓶,或各自为政。政府要建立有关人口信息的交流平台,形成横向纵向共振互通的人口统计调查新格局,达到统计调查信息数据准确一致,真实可信。
4.5稳定计生工作队伍,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各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要配强统计调查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做到既能履行统计归口管理职能,又能改进统计制度与操作方法,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调查质量高,速度快。基层人口计生工作队伍变动大,队伍素质难提高,人口计生统计工作不衔接。建议决策部门出台稳定农村计生干部队伍的政策,并对计生专干经常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既保持人口计生工作的连续性,又大大提高统计调查效能和统计质量。基础性统计调查真实了,才能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殷志静,郁奇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盛茂林.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04,(03).
[3]陆杰华肖,周燕.年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人口与经济,2008,(1).
[4]李安平.关于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衡阳通讯,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