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细化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进一步提升公务员对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掌握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全面推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本市公务培训有关要求,结合《关于开展区公务员“全员学本领,岗位大练兵”活动实施意见》五年培训规划,决定2008年在全区公务员中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有关活动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全区广大公务员加深对推进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掌握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上办公实务,了解信息安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提高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培训对象
全区处级及以下公务员。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两部分。理论知识包括电子政务理论、信息安全知识和信息化规范性文件等内容;实务操作包括Office操作技能和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操作。
处级干部重点掌握查询、审批等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科级领导干部重点掌握办文流程和Office基本操作;科级及以下公务员全面掌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熟练掌握Office操作技能。
四、培训形式
(一)集中培训
1、由区信息委、区人事局统一组织各单位信息化与电子政务骨干人员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技能培训(含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组织的网络安全培训)。
2、由各单位根据实际,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应用培训,重点解决学习培训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加深对相关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
3、由各主管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开展业务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培训,熟悉掌握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提高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效率。
4、由区人事局、区信息委组织各单位人事干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熟悉掌握组织人事干部业务系统,提高应用能力。
(二)个人自学
登录区办公业务网(,通过“区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系统提供的学习资料及课件,学习理论知识,练习实务操作,把握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有关知识要点,熟练掌握区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
(三)网上自测
通过“区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系统,进行网上模拟测试,熟悉测试内容,为达标测试做好准备。
(四)技能竞赛
组织区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竞赛检验培训的实际效果。
五、培训考核
培训结束后,将采取上机操作的形式,对公务员参加培训情况进行达标测试(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学员可不参加测试)。测试分理论知识测试和实务操作测试,两项测试均通过者视为培训合格。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将作为公务员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无故不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当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含)以上等次。各单位公务员培训情况纳入本单位年度目标考核。
六、培训步骤
培训历经9个月,分前期准备、宣传动员、学习培训、达标测试、技能竞赛和总结评比六个阶段(具体安排见附表)。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08年3—5月中下旬),确定全区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具体内容,开发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系统,编制达标测试和竞赛题库,完成全区新版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
第二阶段:宣传动员(6月中上旬),召开全区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动员会,对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进行部署安排。
第三阶段:学习培训(6月中下旬—8月),组织各单位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应用的骨干人员进行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培训,同时参加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组织的网络安全培训。各单位就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活动进行再动员,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开展专题辅导,组织学员进行网上自学、自测等。
第四阶段:达标测试(9月),组织全区公务员进行网上达标测试。
第五阶段:技能竞赛(10月),组织全区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技能竞赛。
第六阶段:总结评比(11月),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评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在全区公务员中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全区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活动由区公务员岗位练兵领导小组总负责,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负责组织协调,区信息化委员会负责培训内容的具体实施。各单位要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实责具体抓的培训工作机制,落实责任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培训工作积极、有序地开展。
一、任务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四化管理”为抓手,以“两保两树”活动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扎实推进本质安全系统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标本兼治、固本强基,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减少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大以上事故,确保全市公路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我市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开展四次重点行动
根据全年各个时段干线公路事故发生规律和安全生产特点开展四次重点行动,进一步突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把握工作主动权。第一次重点行动(第一季度)以确保重大节日、重要敏感时期的安全稳定为重点;第二次重点行动(第二季度)以隐患排查整治和宣传教育培训为重点;第三次重点行动(第三季度)以夏季汛期安全为重点;第四次重点行动(第四季度)以国庆节假期和冬季安全生产为重点。各单位要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抓好每一阶段的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监管
1.落实监管责任。各单位、市局各科室要切实承担起各自的安全监管职责。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各司其责,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全面落实各单位安全监管责任。
2.严格持证上岗。将安全生产作为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条件,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一律不得上岗生产。
3.加强检查考核。安全生产检查要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市局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年终进行集中考核检查。要将隐患整治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体系,规范考核程序,严格进行考核。
4.严格事故处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约谈制度,明确约谈条件、约谈对象、约谈程序。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责任事故查处。采取通报和召开现场会等措施,加大警示问责力度,及时通报事故调查处理的结果,强化警示教育作用。
(二)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措施,严格管理,促使各单位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完善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名人员,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能和人员配备。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足、配齐安全管理人员,100人以上的单位要设立安委会并成立专门业务科室,100人以下要设立安全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各单位应当大力支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保证其开展工作必要的条件。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待遇不得低于同级同职其他岗位管理人员的待遇。
3.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各单位应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为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要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装备投入和技术进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并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及时淘汰陈旧落后及安全保障能力下降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与技术,切实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4.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要结合实际,制定安全培训计划,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实现全员培训。加强对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特别是对临时工和新录用职工的岗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教育培训内容和结果应当记入档案,并作为从业人员日常考核内容。
5.强化安全生产流程再造。严格按照“四化管理”的要求,加紧实施安全生产流程再造。组织专业骨干人员,对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归纳和总结,仔细研究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程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门别类,细化分解,更新再造,对效果不理想的坚决纠正,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逐步形成流程简洁、责任清晰、环环相扣、程序严密的安全管理流程,全面增强对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控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
1.进一步强化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以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继续抓好公路安保工程、危险路段整治和危桥改造“三项工程”,着力构建公路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实施一级公路中央硬隔离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三年建设目标。开发建立符合公路管理实际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所辖区域重点部位的有效监控、实时数据采集和远程指挥调度功能,实现全省干线路网的可视、可测、可控。加强特殊天气条件下公路“保安全、保畅通”能力,及时妥善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的协调联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工作。
2.进一步强化公路工程安全生产。以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管理和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为重点,着力抓好在建项目以及今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的安全监督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积极探索构建“平安工地”建设长效机制。深入推行公路桥梁和大型水工结构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公路桥梁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保证桥梁施工安全。
3.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各单位要加大对高耸建筑的避雷设施和桥梁、涵洞、边坡的监测巡查,发现危及过往车辆安全的隐患要立即封锁道路,及时处置。公路施工要对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危险隐患进行认真排查,特别是对宿营地、工棚、仓库等重点位置要科学选址,避灾避险。同时要加强巡查,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要加强现场管理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督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持证上岗制度。一要加强与气象、地震、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建立预报预警工作机制,实现协调联动;二要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传递渠道,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机制;三要督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领导带班等应急值守制度;四要进一步完善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逐级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做到职责到位、思想到位、装备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因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得到及时、有力、有效处置。
(四)进一步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1.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各单位作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定期开展全面、系统、彻底的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可邀请有关专家对工艺、设备进行安全诊断,帮助发现重大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多措并举,强力整治,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对排查治理情况建立台帐,实行办结销号。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安全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对没有执行事故隐患自查自纠和报告规定的企业,要依法给予处罚。
2.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建立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制度,重大隐患由省直部门和市政府挂牌督办,较大隐患由县区政府和市局挂牌督办。对挂牌督办的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落实目标责任,跟踪落实,限期整改,确保百分之百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五)进一步强化打非治违
继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路政支队要结合行业实际,注重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大对监管和执法力度。要明确打击重点,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打非措施,严厉打击超载运输行为。要积极协调安监、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
(六)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
1.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按照《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突发事件应对暂行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作,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开展工作,要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考核体系。
2.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演练。结合公路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预案体系,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科学编制应急预案,保证应急预案可行有效,并按照规定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优化指挥调度,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和事故灾难的能力。
3.加强应急资源管理。各单位要按照“统筹规划、规模适度、平战结合、专兼结合、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强专业应急队伍与兼职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按照地方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积极购置储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加强储备物资和设备日常管理,确保应急处置需要。
(七)进一步强化科技兴安建设
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各级各单位要加快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体系,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按照规定完成“两客一危”车辆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积极推进视频监控建设。推进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公路网管理平台监控系统建设。
(八)进一步强化安全文化建设
1.建立有公路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要创新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途径,总结基层单位实践经验,凝炼理论性成果,以点带面,指导和推动工作。要树立物态文化“零故障”、制度文化“零缺陷”、行为文化“零违规”、精神文化全自觉的“三零一全”安全文化建设目标,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建设机制,切实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日益浓厚,全员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推动交通安全文化发展大繁荣。
2.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六个一”活动。建设一批安全文化建设阵地,不断丰富安全文化载体、传承安全文化理念;培养一批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为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工作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发掘一批安全文化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弘扬职业道德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推广一批安全文化理论研究成果,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开展一批安全文化为载体的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推动一批安全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可读可视性强的安全文化作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及四次重点行动的组织领导,明确任务目标,狠抓措施落实。请全系统各单位、市局机关各科室,根据本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于5月18日前报市局安全科。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单位要不间断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市局机关各科室要切实加强活动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制定检查方案,明确检点,确保检查效果;市局安委会将于6月对各单位、科室“安全生产基层基层强化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为积极响应龙游县教育“1630”工程关于教师培养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上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探索建立并完善高素质教学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通过实践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有效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泽随实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和谐发展,本次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 活动时间:2021年3月25日、26日
二、 活动地点:龙游县泽随实验学校四楼多功能厅
二、活动安排:
日期
时间
教师
单位
内容
班级
带队教师
活动主持
3月25日
1:00-4:30
1.《小学里的游戏化教学》读书交流2.金晓芳点评讲座:《游戏化设计的模式》
金晓芳
3月26日
8:40—9:20
华露飞
龙游县泽随
实验学校
《守株待兔》
三(1)班
丁怡喧
9:55-10:35
王叶秋子
龙游县樾园小学
《一起做游戏》
一(2)班
林晨蕾
10:50-11:30
张燕
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
《自相矛盾》
五(1)班
夏欢
11:30-12:30
用 餐
12:40-13:40
上课教师
说课、评课
13:50-16:00
金晓芳
杭州拱墅区教学研究院
《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操作模式》
1. 请承担上课班级的语文老师提前将上课老师的预习篇目及预习单发下去,安排学生提前做好预习。
2. 轮到上课的班级由班主任带队到四楼多功能教室门口等候,保持安静的候场纪律,展现我校学生风采。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坐,请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安排好小组及人数。
三、注意事项:
1校门口保安按标准着装,佩戴好武装带。
2.门口签到:林晨蕾(签到单、笔)
3.开水供应:丁怡喧(开水壶、热水、茶叶)
4.校门口车辆引导:徐斌、姜家楠(本校教师车辆停在校内停车场,听课教师停在校门口停车场以及食堂前小操场,请老师们有序停放)
5.活动拍照、桌牌制作:徐小丹
6.秀米制作:林晨蕾
四、学生常规
为展现我校良好的校风,所以请班主任们要教育好学生遵守学校规章纪律。
1.不在楼道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不大声喧哗,文明用语。
2.见到老师要行标准作揖礼,礼貌问好。
3.班级卫生、包干区卫生及时清理,不留死角。
4.统一着装,佩戴好校牌、红领巾。
5.文明用餐纪律,节约粮食,光盘行动。
一、总体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为目标,综合运用标准化、智能化、法治化、社会化手段,努力实现城市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管理,逐步建立管理目标科学、责任分工明确、管理流程清晰、工作要求具体、运作机制高效、考核评价有力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实现城市环境更洁美、交通更畅通、治理更智慧,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城市设计,结合“城市双修”彰显城市特色风貌。
(二)坚持建管并重。强化与管理并重的思想理念,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与管养投入,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创新管理体制,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三)坚持条块结合。突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职能,强化部门的保障职责,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工作作用,形成“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城市管理格局。
(四)坚持齐抓共管。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三、主要任务
(一)市城管大队
1.继续完善数字化城市监督管理平台。按照城市管理的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属性,完善数字化城市监督管理平台,整合或共享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监控及12319服务热线和市长公开电话等公共管理服务系统资源,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能、全覆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构建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处置、评价闭环系统,增强城市管理问题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快速解决的能力,从而有效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运行。
2.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一是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由城管大队制定“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门前三包”的区域和责任内容,并与责任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二是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采取“错时上岗”执法,加大对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乱堆乱放等行为的巡查管理力度,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边治理边规范边总结,探索形成“疏堵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开展市城区内破损建筑物外立面及设施修缮和维护工作。城管大队负责督促街路两侧有产权的营业房对破损的建筑物外立面及设施自行修缮和维护。四是做好对沿街商户及各包保责任单位清除冰雪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3.提升户外广告、牌匾设施(含电子屏)的管理水平。一是持续开展户外广告、牌匾设施(含电子屏)的专项整治工作。城管大队采取实地调查摸底,分类整理,建立台账、集中整治等方式,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户外广告、牌匾设施(含电子屏)进行规范,提高城区主次干道两侧户外广告、牌匾设施的亮化率,实现城区户外广告、牌匾设施(含电子屏)特色鲜明、简约有序、整齐美观。二是定期开展朝鲜语言文字市面用语物的专项整治工作。城管大队会同市民宗局按照《朝鲜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规定对户外广告、牌匾设施使用规范的朝鲜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
4.提升乱停乱放管理水平。一是规范大型工程机械车辆乱停放行为。城管大队联合公安部门(交警大队)查处大型工程机械车辆乱停乱放行为,防止公共基础设施损坏情况发生。二是开展废弃机动车排查整治工作。城管大队负责对城区主要街路人行道、背街小巷废弃机动车的排查,并建立台账,报送公安部门(交警大队)。由公安部门(交警大队)或者城市管理部门将废弃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本部门指定的地点。三是开展占用城市道路行为整治工作。城管大队加大日常巡查频次,加强宣传和治理力度,联合公安和交通部门对占用城市道路停车、修车、洗车等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促使城市修车、洗车行业规范有序,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5.强化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监管工作,持续开展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置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预防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擅自倾倒、运输扬尘、运输撒漏、带泥上路等污染城市环境违规行为的发生。
6.加强餐饮油烟监管工作。加强对从事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户的监管,加大宣传力度,在规范、审核门头牌匾的同时要求餐饮经营者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减少污染和扰民现象。
(二)市住建局
1.抓好市政设施管理,全面提升管养水平。一是加大主干道路综合整治力度。科学谋划设计我市道路方案,提高主干路通达性,计划翻建口岸大街(大路-南出口)道路、街道路工程(-国境路)、(口岸大街-)道路工程、道路工程(光明街-)通过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完善道路附属地下管网的配套,确保综合整治任务的完成,完善我市中心城区路网,计划新建沥青路面5.3公里,排水管网5.1公里,雨水管道5公里,人行道铺装面积5.8万平米;二是联动推进支路。为解决欣荣胡同铁轨占道道路狭窄,通车困难问题,已协调各部门对西起口岸街,东至曙光胡同的铁轨迁改,目前已完成车行道加宽,拓宽沥青道路面积1万平米,该工程人行道铺装部分计划今年6月份完成。实现打通“微循环”、优化“微环境”,完善我市交通网络。
2.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切实提升居住品质。一是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纳入2021年中央补助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兴平社区、富民社区、新兴社区、兴城社区、兴边社区等5个社区内的广乐园小区等11个片区、42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及完善,共计涉及48栋楼、户数1725户,总建筑面积16.83万m²。包括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供水管线、供热管线、通信管线、道路硬化、绿化、停车位、景观铺装、健身器材、垃圾桶、凉亭、充电桩等。通过基础类及完善类两部分改造,提高小区的软环境水平,改善居住环境,为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二是完善老旧小区管理体系。为了改造老旧小区脏乱差、墙面斑驳老旧等方面的问题,经过前期的调查摸排,确定了改造方案,开展老旧小区临街墙面改造及恢复亮化民生工程,对全市已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房屋临街外墙面进行统一改造,计划改造房屋建筑面积3.4万平米,涉及栋数83栋,涉及居民3980户。对不确定产权人的破损建筑物外立面及设施(台阶)进行修缮。
(三)市林业局
1.按照园林绿化养护操作规程及园林绿化养护质量标准,合理组织,精心养护,并派出专业人员组织指导安排管护工作,并根据各个季节天气及植物生长情况灵活派出不少于3位有经验的工人,保质保量完成养护管理任务。
2.光明街绿化改造工程:紫叶稠李:342株。地接红叶李球:228株。桧柏球:228株。金叶榆球:228株。榆叶梅球:456株。地接红叶李球模纹:3326㎡。金山绣线菊模纹:4415㎡。沙地柏模纹:1343㎡。水蜡模纹:200㎡。金娃娃萱草:1204㎡;光明北街绿化改造工程:清杄云杉:263株。地接金叶榆球:263株。地接红叶李球模纹:1459㎡。金山绣线菊模纹:324㎡。常夏石竹:4917㎡。
(四)市自然资源局
1.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方面。建立我市空间规划管理体系,按照总体发展思路科学编制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确定与铁路的边界,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治理体系和自然资源管控的科学化提供依据。
2.违法治理方面。国土空间规划主管部门负责依法对疑似违法建(构)筑物进行认定,并联合城管大队依法定程序开展违法建筑物的拆除。
3.地下管网普查工作方面。重点解决城区内各类管线密集、管理不统一的现象,采用传统手工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机制和方法来进行管理。
(五)市生态环境分局
1.高度重视,完善机制。精细化分析环境质量数据,并向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监测数据。
2.强化监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不间断开展执法检查,实行夜间执法常态化,加强对全市建筑施工噪声的日常监管工作。规范办理建筑工地夜间施工许可,并及时与城市管理部门沟通对接。
3.做好商业、文化娱乐经营单位产生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边界噪声的行政处罚工作。
(六)市民宗局
1.认真履行行政职能,严把审批关,做好户外广告、牌匾效果图审核工作,确保新制作使用的户外广告、牌匾上的语言文字符合《州朝鲜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规定的规范化要求。
2.加强联合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改不规范现象。定期同市城管大队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和整治户外广告、牌匾中不同时使用朝汉两种语言文字、翻译错误、格式不规范等现象,使我市户外广告、牌匾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整体上持续保持高水平。
3.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向户外广告、牌匾制作单位提供高效优质的翻译服务。继续利用好全市美术社QQ群、微信群,做好翻译指导服务和效果图预审,从源头上保证户外广告、牌匾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加强同街道办事处、机关单位的沟通联系,指导各单位制作宣传广告时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七)市财政局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统筹安排城市管理日常运行经费、环境综合整治等经费,并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八)市公安局
负责依法打击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行为,及时查处阻碍城管执法的违法行为;做好社会生活噪声监管处罚工作;做好对饲养犬只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犬只恐吓他人,或者驱使犬只伤害他人行为的处罚工作;负责加强对侵占城市道路、违法停放车辆、损坏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行为的监管;清理整治市城区、居民小区范围内长期占道停放的“僵尸”车辆;负责市城区内停车泊位的施划工作,有效解决我市停车难、停车乱的难题。
(九)消防大队
1.开展全市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行动,以全市各小区内外、楼道内外,高层住宅小区、封闭管理的物业小区为重点,协调住建局物业管理单位督促各物业加强小区内消防车通道管理,按照标准在消防车通道和消防救援场所地面上设置标线,设立警示牌,并加强对小区内停放车辆的管理,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
2.以高层住宅建筑为重点,督促各物业管理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加强对居民楼消防设施器材、疏散通道的管理喝阻碍疏散通道行为的处罚工作,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器材完好。
(十)市交通局
负责做好高速公路入口(302国道)公路两侧建筑垃圾清理和大型擎天柱广告的管理工作;做好站前广场、公交站点的秩序、卫生管理工作;配合城管部门督促机动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入室经营,无外溢油污。
(十一)市水利局
负责依法履行日常监管职责,负责对城市河道控制区内的违法、违规取土、倾倒垃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负责依法履行日常监管职责,负责对城市河道控制区内的违法、违规取土、倾倒垃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十二)市文广旅局
负责做好全市景区范围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做好江公园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督导、协调工作。负责做好全市景区范围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做好江公园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督导、协调工作。
(十三)市商务局
负责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监督管理工作。
(十四)市民政局
负责对殡葬活动的监督管理,督促殡葬用品店遵守殡葬管理的各项法规和有关规定;负责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十五)市卫健局
负责做好全市爱国卫生工作,协同物业、社区做好小区内乱贴乱画清理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
(十六)市残联
负责对残疾人违法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教育指导;做好街路、建筑物的“小广告”和“牛皮癣”的清理工作。
(十七)市融媒体中心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监督作用,全面反映城市管理工作动态和成效,不断提升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十八)市月宫、向上、新华街道办事处
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城市管理的具体工作。
(十九)供电公司、各通信运营商、吉视传媒、长春燃气、吉热集团
加强对架空线缆、线杆、线箱、电箱、井盖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新建小区、楼盘应当将各类管线入地纳入规划验收,地面基础设施的设置规划应当符合安全、便民、整洁的要求;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小区、楼盘,应当将通信、通讯、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设备纳入改造规划,确保改造完的小区、楼盘各类管线和地面基础设施与新建小区楼盘要求一致;其他小区、楼盘能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纳入改造计划,不能纳入改造计划的由产权单位共同制定技改计划,本着安全、便民、整洁、共建共享的原则逐步进行改造。
四、实施步骤
从2021年1月开始到2021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1月底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明确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落实责任主体,建立保障机制,全面启动实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2月至2021年9月)。各相关部门按照分解的工作任务,全面展开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并按照总体时间安排,结合工作实际,自行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落实三项重点任务,做到建(见)机制、建(见)标准,建(见)平台,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城市精细化管理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五、保障措施
(一)精心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开展各项工作,探索创新解决疑难问题的新方法,宣传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严格考核奖惩。依托数字化监督管理平台,建立与精细化管理相配套的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评价,并与绩效奖金发放挂勾。对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有突出表现、成效显著、反映良好的部门及个人,大力宣传表扬;对工作敷衍塞责、落实不力的,进行问责,切实形成奖优惩劣的鲜明导向。
(三)落实管理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数字化城市监督管理平台,健全城市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将城市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稳定投入增长机制,逐步加大城市管理的投资力度。适当调整基础设施投放方向,重点解决市民身边基础设施不足问题,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完好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以村、组防控为重点,形成“镇主导、村负责、组联动、片联保”管控机制,实现全镇管理全覆盖、无死角,切实构筑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二、组织领导
成立村疫情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指导乡镇开展联防联控、村屯管控,负责乡镇疫情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沟通衔接、工作调度、舆情管控,负责督促检查各村整体工作的落实情况等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镇本级
1、负责辖区疫情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本乡镇疫情联防联控,做好村屯管控指导。
2、负责辖区内复工、开工建设项目的外来员工的信息登记,监督管理该项目企业落实疫情防疫工作。
3、在原农村三级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建立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居民组长包片、片长包户的管控工作格局,同时每村配备一名治安员,协助村级联防联控。
4、负责对辖区内籍在中国境外人员、上级明确的“四类人员”、湖北(武汉)省人员以及除湖北省外的其他省份中风险地区人员(见《省关于分区分级做好返(来)吉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的信息动态。支持非管控对象普通群众的正常出行需求。
5、做好村民信息、政策宣讲、邻里调解、为民办事、舆情搜集等工作。
6、督导检查本辖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落实情况。
(二)村层级
1、负责村组疫情精细化管理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2、及时对辖区内籍在中国境外人员、上级明确的“四类人员”、湖北(武汉)省人员以及除湖北省外的其他省份中风险地区人员(见《省关于分区分级做好返(来)吉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的信息做好登记上报,掌握信息动态。
3、负责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管控,提供代买代购等服务事项。
4、及时处置和上报本村内疫情相关的各类突发紧急情况。
(三)居民组层级
1、落实村委会对疫情的统一部署,完成村委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2、每天早、中、晚对所负责的小组进行巡逻。
3、随时发现和处置疫情相关的各类突发紧急情况,并及时上报。
(四)片区层级
1、各村以片区为单位,十户联保,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户数,推选片长一名,推选片长原则上从片区居住的党员或村民代表推荐,负责片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2、各片长负责对联保户的监督,随时掌握联保户家庭的外来人员,对可疑人员及时上报到村组,由村组进行核实上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主要领导对本地疫情精细化管理工作负总责,要亲自安排、亲自部署,切实健全职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