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修课学生自我总结

思修课学生自我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修课学生自我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修课学生自我总结

思修课学生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群雁高飞头雁领。我们在说到石柱民族中学办学特色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要提起学校的领头人、今年45岁的那位土家山乡的儿子、校长马文平。这位已在农村教育战线摸爬滚打27个年头的土家汉子,一路走来,以他一颗金子般赤诚的心,以他忠于教育的火一般的热情,以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钻研精神,干出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尊敬和好评。

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

马文平,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汉子,健壮的身体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宽阔的额头里似乎随时在思考着问题。他于1985年从石柱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下路中学当教师,后来又担任政教主任,其间完成了重庆师范学院历史本科学业;1995年被调到石柱中学当政教主任、副校长,2008年8月调到现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

2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工作的磨炼,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掌握了行政工作的一套领导和管理方法。他的课堂教学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颇见功底。他不仅教会学生学习,而且时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生如何做人。

20多年来,经他和他的同伴们的手,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向高等院校输送了众多德才兼备的学生,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2002年4月获石柱县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7月获重庆市涪陵片区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03年、2006年,马文平分别被县政府、县教委表彰为“石柱县先进教师”、“石柱县优秀教师”。他在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方面,做了不少尝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撰写了多篇教学经验文章及教改论文,在校内外传播交流。

在学校管理方面,他以人为本创建了“一面三点”的德育管理网络、“三美化、五宣传”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三三四四”人性化的安全教育体系、“一点三线,一巡查一蹲点”的年级管理体系、“三雅”的德育教育模式、“一培训二结队三落实”的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管理模式、“四板块联手,三线为一体”的教育阵地教师模式,创建了一个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网络,成功地实行了班级循环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马文平这位善学习、肯思考、勇探求的“智多星”似的人物,得到同行们的赞许和公认。同时,马文平随时保持着敏锐的政治敏感性,与时俱进,敢于开拓创新,在扩大办学规模,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学位和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几年来,石柱民族中学校多次获得重庆市普教系统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高考先进单位、省文明队伍等称号,2010年更获得了石柱县普通高考“突出贡献奖”的殊荣。

民族学校的“精致”管理

我们在叙述马文平数十年的教学和管理历程的时候,已经对这位农村中学教学的实践者和管理者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他既有土家汉子的粗犷、大气和豪迈,同时又具有一位学校领导者思维的严密,办事讲求科学性,逻辑性。打从他三年前调到民族中学校,便对学校的条件、环境、历史、现状等情况作了细致的调查和周密的分析研究,尽量做到情况熟悉,了然于胸。他和班子成员对学校师生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归纳,以便找出特点,掌握规律,“对症下药”。民族中学学生在人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方面,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有一定正确认知事物及判断的能力;在学习上有兴趣,特别是对体艺特色的项目很感兴趣,但学习基础较差,渴求进步成长;在学习习惯、生活态度、行为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有长处,充满希望,可塑性较强,大有发展前途。而教师呢,民族中学的教师大都能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主动接受、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勤于探索教育方式、方法,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同样渴盼学习和提高。而这些,就是学校的潜力和希望所在,这使他对学校发展充满信心。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马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看清了学校发展的方向,提炼、丰富和完善了办学方略。学校提出“德业并进,至臻和谐”的办学理念,“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校训,以及“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成才为本”的育人理念,使学校发展从一开始就立于一个较高的起点,处于一个较高的档次。

在狠抓教育质量,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中,学校坚持以年级管理为中心,强力推行新课改,以精致化管理为中心,抓细节,抓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马文平倡导的这种“精致”管理的模式,完全是从民族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的,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种新课改课堂模式的主旋律是读、思、练三步教学法教学思想,该思想始终体现一个“导”字,从教师角度而言,是引导学生学习,即导读、导思、导练,体现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从学生角度而言,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去学习,通过读、思、练三步去学习,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则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精讲精练,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已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了学生仍不会的不教,教师精讲,只做点拨性引导,教师讲课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马文平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清醒的认识:学校的新课程课堂改革要以新课程理念作指导,立足校情,广泛吸取市内外先进教学模式的一些成功经验,将县里已结题的读、思、练三步教学法和“目标定向——分类指导”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探索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基本课堂模式,即学案导学——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分组释疑——精讲点拨——升华探究——成果交流——小节回顾。具体说来,学案导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目标定向就是依三维目标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带着问题再读文本,独立思考,同时找出一些疑难问题。分组释疑就是学生分组讨论自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的问题,合作交流,力求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同时教师深入组内进行视导、释疑,并发现同学们普遍存在困难的问题。精讲点拨就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难的问题进行精讲,对文本中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启发、设疑,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升华探究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精编出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共同完成探究问题。成果交流就是教师精编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形成共同答案,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及时点评激励,同时学生及时修正答案,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与此同时,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学校还建立了新课改指导小组,配套出台了新课改督查、新课改奖惩、教师课堂质量考评、教研活动等方案,还按照民族学校的特点,制定出台了石柱民族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并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每位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大板块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大举措,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自我总结的“1234”

让我们从前面对马文平校长的逻辑性思维的描述中,转到对他的形象性思维描述中来。是的,一方面是“精致”管理的中学校长,另一方面则是胸怀宽广、将心比心、善待他人的领导、兄长和小弟。马文平的同事们都了解他,熟悉他,爱戴他,尊敬他,他用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众人的信服和好评。

马文平随时随地在检点自己,反省自己。他有个著名的“1234”的自我总结。这“1234”就是一视同仁、两手清白、三从四得。此话怎讲?且看看马校长主动解剖自己——

一视同仁,就是自己和教师一视同仁,教师和领导一视同仁,在学校所有条例和规定面前一视同仁。在工作上他首先是一个教师,其次是一个班主任,最后才是一个校长。在工作中他坚持把教师放到首位,一切工作中心围绕着教学和教师展开,用公平保证每个教师的权利。在分配上坚持“多劳多得”、“奖优奖勤”,培养新教师,关心老教师,大力构建公平公正和谐的校园气氛。

两手清白,就是在工作中管理自己,坚持原则,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就不给自己留犯错误的机会。例如在制定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时,马校长就动员全体教职工采用“讨论——汇总——讨论——汇总……”的循环步骤,力求征集到最广泛的意见,由教代会决策,行政监督执行;在学校财务开支上公开透明,定期“晒”学校的收支情况,自觉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思修课学生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一、运用肢体语言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肢体语言属于非言语性的语言,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变化和变化而构成的一个视像符号系统,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感受的一种方式,虽然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时可以收到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效果,它既能表达情感态度,又能引发人的形象思维。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使学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审美情趣,并且通过身体的律动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思,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如我在上一年级《大雨小雨》的时候,我让同学们把手举过头顶左右摇摆来表示大雨,把手放到胸前左右摇摆来表示小雨,让学生边唱边做。这样不仅帮助我们改善了低年级自律性差的现象,同时根据歌曲的意思加上相应的动作,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表演与律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寓教于乐,对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起到推动作用。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上好音乐的入门课,教师应根据儿童好动、爱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观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每首歌曲都编成律动来满足儿童活泼好动这一天性。教律动时,教师要打破以往“教师编、学生做”的模式,因为这种机械式模仿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大脑。教师要在教学中打破这个常规,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听到的音乐通过自己的手脚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如我在给二年级上《大鹿》这节课时,我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根据对歌曲和歌词的理解编一些简单的动作,站在讲台上来表演。虽然学生的年龄小,编出的动作不是那么标准,但他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一句歌词能使他们想出很多种表达方式,而且学生的胆量也越来越大,有一些平时看起来不是那么大胆的同学,也会积极举手要求表演。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树立学生自信心,也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我们要灵活地把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一改以往一节课“一唱到底”的教学方法,运用“听、唱、演、练、奏、跳、写、画”等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在这些活动中,理解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最为简单的话就是:“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体验的方式最重要。”

三、教学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于一体,共同打造实效课堂

目前我们更关注形式上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先关注内容的选择,再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形式手段要适度适量,突出音乐特点,重视综合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让学生感受音乐时,我们尽量少说话,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所要表现的情感内容。我们现在的音乐课总会设计一个拓展环节,但我们要记住拓展之后还应该回归本课主题,我们拓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深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音乐课就是音乐课,要有充分的音乐味道。当然,每首歌曲或乐曲都有其特殊的创作背景或来历,不可避免地与地方文化联系起来。

四、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音乐,将音乐与生活相联系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其次才是音乐。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去实践,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安排活动。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结果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唐纳德的家”时,我就利用了许多动物的叫声来让学生感受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从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美的认识,从而达到让学生喜欢音乐、热爱生活的目的。

五、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上好音乐课

多媒体走进课堂早已成为新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记忆。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有了美好的视听感受,就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乐曲所表达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增强直观性,缩短教学时间,达到学生喜欢音乐的目的。

思修课学生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中专毕业生自我鉴定(一)

在刚进入中专的时候,我并没有被陌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所吓倒,很快地克服了种种不适应,成功地完成一个由初中生到中技生的转型期的过渡。

在学习上,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面,除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外,我还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中一开始我就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二暑假自己也找了份兼职,终于也感受到了步入社会的艰难,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我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并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二级和省计算机二级考试,)

在生活方面,也许是受家人的影响,我向来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很拮据,但是学校的奖励以及老师的帮助和同学们的关心让我感受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得我并没有为生活上的问题而操太多的心思,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对于一名中专即将毕业的学生,踏入社会就是人生的一个新旅程,走好这段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也非常重要。通过对这三年多的总结,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系统地客观地认识,在以后的求职路上我会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迎接未来,迈好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

中专毕业生自我鉴定(二)

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中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中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中专毕业生自我鉴定5篇。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中专毕业生自我鉴定(三)

在中专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

“学而知不足”是我中专期间学习和工作的动力,除了必修课之外,我还坚持自学了office、flash、frontpage、photoshop、dreamweavermx等多种专业软件。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珍贵的两年中专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中专两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我整装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中专毕业生自我鉴定(四)

短暂而难忘的三年中专生活即将告一段落了,总结一下这三年中专的生活是很必要的。

回顾一下这三年的历程,三年的生活学习中,和同学的和睦相处,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我学会了如何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几年的集体生活,更使我懂得了怎样去建立良好的关系,克服难关。

这三年中,我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阅读了很多名著,古典书籍,中华几千年积累下的深厚底蕴让我认识到了品行是多么的重要。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无私地传授给了我们知识,犹如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多么崇高。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年中专学习,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感谢老师信任,同学们的支持,我担任xxx委员,力所能及地为班上多做一些工作。

我喜爱音乐,我喜欢运动,曾在运动会上获得奖项,荣誉,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像流星划过天空,转瞬即逝,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又要经历一次洗礼,又要开始新的征程了。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思修课学生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五环四步教学模式;点钞技能;教学;实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131.02

目前,国内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这与政府的重视、产业发展的需求、科技的引领息息相关。“五环四步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的新方法,在各中职学校中开始广泛应用,成为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有益探索。以“五环四步教学法”为指导的点钞技能实训教学,规范了专业实训内容,拓宽了专业实训的教学范围,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1点钞课程教学的传统教学法辩析

社会化分工日渐精细,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财务领域中,手工点钞工作量大且技术性强,但一直无法用机器点钞替代手工点钞。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手工点钞”是一门必修课,更是从事财会、金融等工作的基本职业技能。“手工点钞”包括拆把、点数、扎把、盖章等过程,方法有单指单张、多指多张、扇面式、五张推等。评价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点钞的速度和点钞的准确率是很重要的指标。受专业特点的影响,点钞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易出现缺乏持续的学习热情的问题。学生在初学阶段,对点钞有好奇心神秘感,学习热情高。但一段时间后,点钞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操作程序,反复的、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失去刻苦练习的干劲,表现出烦躁的情绪。其次,学生因为还没有进入职场,认识不到掌握点钞技能的重要性,因而专业训练时缺乏积极性。

2“五环四步”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教学策略或方式,具有整体性、独特性、概括性、操作性的特点。“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建构于中国-澳大利亚(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是对其它成熟职教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基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人本主义、教学有效性为理论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耦合。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重视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要根据学生所拥有的智能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多种潜能,让学生的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五环四步”教学模式解读

3.1“五环”的含义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中的五环包括有以下方面。“动”是指能力发展动员。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和能力发展目标,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建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模式。“诊”是指基础能力诊断。教师通过提问、测试、诊断表等,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已具有的技能进行诊断,承认学生自身已有的学习基础,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教”是指能力发展教学。教师按照“任务、行动、展示和评价”的步骤,次第展开教学活动。“鉴”是指能力发展鉴定。教师对学生学习后的能力发展情况进行鉴定。“思”是指能力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意见,反思教学的过程设计与实施效果,并加以改进。

3.2“四步”的含义

“四步”是指:“任务”、“行动”、“展示”、“评价”。 “任务”指教师布置的本单元需要完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任务,由各小组组长向组内成员分发并组织成员讨论理解任务。学生上课前应准备充分、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做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行动” 是指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采取分工协作方式完成能力学习任务。要做到人人行动、相互协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启发学生理解学习中模糊的地方,强调重要的专业知识点,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对学生处理的比较好的习题,教师要进行肯定并引导更深入的研究。教师随时对整个课堂进行调控,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效的互动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展示”是指各小组轮流展示能力学习成果。各小组展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口头、书写、张贴、演示,这根据成果性质来定。 “评价”是指先由其它小组进行评价,再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以此强化学习动机,同时要提出改进意见。评价的过程使“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得到了升华,其他同学的进步会对落后的学生有促动。全班同学共同督促、相互激励、努力进取。

4基于五环四步教学模式的点钞技能实训教学实施

4.1能力发展动员

根椐“五环四步”教学模式,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来调动学生对点钞课程的情感力量。以讨论“为什么要学习手工点钞”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认识到机器点钞容易夹钞或遭遇停电,而且机器点钞假钞识别能力不如手工点钞好,以及学好点钞技能对日后毕业就业时的有用之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手工点钞的重要性,完成能力发展动员。

4.2基础能力诊断

分发诊断表。如表1,教师对学生分组时,可按“强弱搭配”原则,“以点带面”发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3能力发展训练

教师布置任务。

任务一(如表2):学会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

行动:观看视频,组长分配任务,组员结合书本知识,共同探讨,书记员记录点钞步骤;小组成员按照点钞步骤进行练习,完成点钞任务。

展示:每组推荐两人,一人解说步骤,一人演示。

评价:除本组外其余小组按评分表评分,平均分为该小组成绩。评分由教师主持,并针对各小组的展示情况进行点评,规范点钞动作。

4.4能力发展鉴定

能力发展鉴定阶段主要是在学生已学会的知识基础上,设计延伸性题目,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升华认识。教学中,教师请各小组推荐一名点钞速度与质量较强的同学,参与限时设置差错比赛,按速度与查找差错正确情况,分别按排名加10分、8分、6分、4分,并将成绩与上两次成绩相加,评出星级小组。同时分发鉴定表,学生填写。教师可以采用预设出题事先编号的方式,教师掐秒表计时,担任评判的学生掌握参赛学生点数的对错。

4.5能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完成后,教师要对本课及教学方法认真做自我总结。不但要总结教学知识结构,看通过该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接收的新内容是否及时形成知识体系,总结新知识的规律性细节,进一步训练不足之处。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遗漏、混淆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通过训练,结合理论知识,让训练科目与专业知识达到统一。师生间教与学的过程到了新的层面,持续地生成并转化了课程教材的内容、课程意义得到提升。

5结束语

“五环四步”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意义的单节课或连堂课不同,是指一个单元的课程、一门课程的进行都要按“五环四步”教学模式进行。同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五环四步”更强调合作,包括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同一个课题组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同课题组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这个合作中,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突出教师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志柏,孟凡萍.“四步五环”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04):119.

[2]景冬娟.中职学生点钞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1,(10):67.

[3]陈建榆.点钞(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地方教材建设委员会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思修课学生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文化因素 语言交际能力

一、语言与文化

文化的概念曾有许多种解释,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统计,文化的定义在世界上正式出版物中有160种之多。例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布朗(D.B.Brown)指出:“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这一切大致为占据着特定的地理区域的人们所共有。”综合各家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化:文化是同人们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相联系的,是后天获得的。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使用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某种文化承诺。获得某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某一套概念和价值。

因此,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习语,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不同民族的语言“棱镜”所折射的世界是很不相同的,那些差异点往往反映出不同民族看待世界的不同样式。据人种学家研究,火地岛上的居民对太阳、月亮甚至望月都取了两个名称。在非洲的某些语言里,时间的区别不是依据客观标志,而是依据“吉利”,“不吉利”,这就是不同部族语言的特殊分类法。加利福尼亚的约基部落把所有事物分为两类:约基部落的成员;其余的整个世界。英语、汉语、日语中都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而塔加洛吉语则分为雨季和旱季。一般来说,对于一个民族越是重要的东西,该民族对它的“语言分割”就越细密。如汉语中只有“骆驼”一个词,它相当于英语中的camel,也可细分为dromedary(单峰骆驼)和Bactrian Camel(双峰骆驼)。但据说,阿拉伯语中有四百多个词表示“骆驼”,因为它曾经是大多数阿拉伯人的重要交通工具。这四百来个词可以区分骆驼的年龄、性别、品种、大小等,甚至可以区分骆驼能否驮重物。据说,最少有一个词指怀了孕的骆驼。奴厄尔语中有许多词来指牲畜的不同颜色(包括不同颜色所处的位置)、大小、品种、行为和价值。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决定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名——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实际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二、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和发展与外语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外语教学专家区分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并认为后者的性质更加严重。因为后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沃尔夫森(N.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则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有例可证:有一位从美国来上海教英语的女教师,听到人民公园有一个“英语角”,便去那里观光一番。回来后有人问她观感如何,她面带不悦之色回答说:“我好像去了一次海关或警察局,因为他们老是问我:‘你叫什么名字?’(What's your name?)‘你几岁?’(How old are you?)‘你有几个孩子?’(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你丈夫是干什么的?’(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你在中国挣多少钱?’(How much do you earn in China?)”这些问题在语法上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提问的内容涉及英美人所不愿为他人所知道的私事(Privacy),这触及他们的禁忌,违反了他们的交际规则。听说,一位教师教过了“拍马屁”这个词语后,没讲清其文化内涵。有一次,教师夸奖一个留学生汉语发音好时,学生竟回答:“哪里,哪里,老师您在拍我的马屁!”教师听了,很尴尬。这些都是不了解目的语国的文化而导致的交际失误。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它可以发生在会话的各个层面。与上面的例子相反,一些话尽管不合语法,但在特定交际场合中仍具有交际的价值。例如:I can’t do it very good.这句话不合语法,但从语用的角度,句子并未失去其交际功能。如果交际对象是使用英语的本族人,他们对此句的意思就是明白无误的。正因为这样,再加上他们意识到他们在同非英语本族人交际,他们对此句中的语法错误一般都持容忍态度;只要大家留心去听,就会发现他们有时也这样说。可见,语用中语言表达正确固然重要,但表达得体才是关键。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表达准确的重要性。事实上,准确性是交际得以进行的保障,但更想指出的是,语法正确的话语并非都是得体的。正如Hymes(1972)说的那样,不懂得语言的运用规则,语法规则就变得毫无用处。这从上面的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语用失误的例子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因此语言形式及其词汇意义、文化内涵必须同时同步学,不能分离。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同样,文化学习也不能独立于语言学习之外,人为地先语言后文化或先文化后语言,厚语薄文或厚文薄语都是违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唯有尊重客观,将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外语人才。

三、建立起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言教学体系,必须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高水平的第二语言教学应该是与第二文化教学同步并进的,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文学、修辞、语义等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时,努力发掘语言形式内的文化涵义,介绍其文化背景,结合文化知识,讲授语言的交际法则,促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有机地“化合”成有效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是全部外语教学的归宿,是教学的重心之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内容是实现语言交际的必要手段,文化则是确保言语有效得体的必要知识。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得越紧密,学习者就越能更好地掌握有效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那么教师应怎样充分发挥其作用,使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文化教学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序系统?为此,许多教师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概括说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1.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材料应该经常更新,使其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并系统有序。为了适应社会和文化教学的需要,在教材里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刚开始时,可介绍如何问候、称呼,以及握手、告别等,并在语言教材中增添文化注释,让学生了解语言知识内的文化涵义,提高对第二文化的敏感度。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可适当开设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两点。首先,教师必须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得的恰当性。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编对话,角色扮演,讲故事,辩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扮演的角色,把对于语言形式正确而不符合角色身份或场合的内容,使学生逐步获得“社会语言学方面的敏感”(sociolinguistic awareness)。其次,教师应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如:无对应物词、背景词、文化伴随意义词、身势语、成语等,并且应同本族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现象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洞察力。

3.利用英语录像和电影进行教学讨论,使学生体验日常生活的情景。如店员与顾客的对话,电话用语,见面时的招呼语,等等。在影像资料以后师生可以交换意见,互相讨论。

4.鼓励学生与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个人交往。并邀请外教给学生作一些文化习俗方面的专题讲座,事后让学生自我总结。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选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或组织学生到国外去参观、访问和旅游。这些不仅是语言实践活动,更是学生受外国文化熏陶的好机会,是实现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化“有机结合”的最佳语境。

5.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某个时代的反映。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行为、价值观,以及其信仰折射出他们的文化。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能帮助学生在更深入地理解文化。

6.让学生多读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书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些这方面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对外语与汉语之间不同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具有识别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正确性,减少母语文化的干扰,防止和避免外语及其文化学习中的“负迁移”,扩大和强化第二语言及文化习得中的“正迁移”。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

[5]平洪.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0,1.

[6]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8]Claire Kramsch.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相关期刊更多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学术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西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