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理教学法论文

物理教学法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理教学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理教学法论文

物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从教师的年龄结构来讲,老教师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教辅用书,对导学案教学法不太感兴趣;年轻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对学科知识把握能力往往不够高。大部分学校的导学案由年轻教师编制,有些教师的实际从教年龄甚至不足5年。一方面我们意识到目前的导学案确实需要老教师帮助把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教师的知识把握能力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笔者认为,即使是导学案,也应实现同一学校同一年段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使用统一的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过程应该是学科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的编制应该由学科组长把关,学科教师参与,并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导学案的编制切忌“单打独斗”,优秀的导学案应该出自一个团结高效的学科组。

二、导学案教学法需要大量教学实践,“临时抱佛脚”

很难体现出好的效果大约两年前,笔者作为评委参加了一次教学比赛。那次参加比赛的很多选手采用了导学案。但我发现这些教师实际上没能真正利用这些导学案,很多教师采用导学案只是在追求形式。说直白一点,就是这些教师平时授课根本没有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所以这次他们即使设计了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但因为他们对导学案教学法陌生,导致他们使用的这些导学案只能相当于课堂练习题。导学案教学法绝不是仅仅在课堂上使用教师编制的思考与练习题那么简单。走进如今的多媒体课堂,不管是思考还是练习环节,教学课件完全能胜任,如果没有其他教学意图,仅仅设计思考与练习环节的导学案确实实用价值不高。笔者认为导学案应该是引领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独立发表见解,再通过课堂讨论或教师总结形成正确结论的一个平台。和教学课件相比,其重在引领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所以如果教师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是为了追求形式而采用导学案式教学,大多只能是画蛇添足,根本起不到导学案应该起到的作用。

三、导学案应该涉及预习、授课、课后巩固等多个环节

大约一年前,笔者开始关注教育资源网站中的导学案。这时我才发现采用导学案式教学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多,有的学校的导学案质量不错,各校的导学案内容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很多优秀的导学案涵盖了学生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深化理解、课后的巩固提高。这个结构和很多教辅用书相同,但不同的是其和教师教学意图的高度融合是教辅用书无法相提并论的。一份好的导学案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绝不是一张课堂练习卷。导学案应该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框架;导学案应该和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导学案应该是教师授课的有力补充与延伸。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是导学案的课堂教学部分,也应涵盖新知识点导入与设疑、学生探究与总结、课堂巩固与体验等环节。

四、一份好的导学案是一个好的教学思路,编制导学案的过程就是精心备课的过程

物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1.学历教育方面。虽然从表面上看目前国内法务会计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实际上我国法务会计学历教育刚刚起步,各高校对于法务会计的学科归属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不同的学校对于在法学专业还是会计学专业开设法务会计方向有不同的见解。而且,高校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上各自为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以课程体系为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大多是法学课程和会计、审计课程的简单相加,在法务会计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上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而且大部分高校不重视法务会计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极大地影响了法会会计学历教育的发展。

2.非学历教育方面。目前我国法务会计非学历教育仅有中国政法大学面向法务会计人员提供的培训课程以及与国际注册法务会计师资格考试有关的培训,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不足,很难适应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我国法务会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法务会计理论研究

在法务会计的发展中,理论研究举足轻重,不仅可以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而且可以给法务会计的实践做出理论指引,推动法务会计实践的发展。当前,应当着重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成立研究组织。就全国范围而言,可以成立全国性的法务会计学会,积极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形成相对固定和不断扩大的法务会计学术研究队伍,提高法务会计的影响力。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中,设立法务会计研究中心或研究小组,增加法务会计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第二,深化研究内容。在法务会计的研究内容上,必须改变目前大量研究浮于表面的情况,全面深入地对法务会计的内涵、外延及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充分借鉴国外法务会计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法务会计理论体系和规范体系。

(二)发展法务会计教育

培养法务会计专门人才是推动法务会计发展的基本途径。发展法务会计教育应当从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两方面入手。

1.学历教育。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话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借鉴国际法务会计教育的经验,瞄准国际法务会计的前沿,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的法务会计人才。

(1)本科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主要是培养精通法务会计理论知识、熟悉法务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他们将成为法务会计的生力军。科学可行的本科生教育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设置法务会计专业。目前,法务会计专业并未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国民教育专业目录,这一方面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影响其对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的判断,另一方面,不利于形成相对统一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难以形成相对统一的模式。因此,囿于法学和会计学的单纯学科局限性,亟待开辟由法学与会计学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的专业来培养法务会计专门人才,设置法务会计专业乃大势所趋。二是法务会计创新实验班。目前法学本科(法务会计方向)模式和会计学本科或财务管理本科(法务会计方向)模式进行专业招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往往在法律、会计两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但都只学到皮毛,难以深入掌握法务会计的精髓,不能胜任法务会计职业的要求。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未设置法务会计专业的背景下,较为可行的是开设法务会计创新实验班,法务会计创新实验班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是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和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试点,开发法务会计特色课程,加强师资力量及教材、实践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务会计人才。三是双学位教育。学生主修法学或者会计学专业的同时,辅修第二专业(辅修会计学或法学),毕业时授予法学和管理学两个学位。

(2)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他们将来主要从事法务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当本科教育达到一定规模,法务会计学科体系、课程设置等较为完善时,应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

2.在职教育。由于法务会计应用的广泛性,单靠学历教育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是不够的,还应当通过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来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我国可以大力开展面向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法官、检察官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等在职人员的法务会计培训,根据不同职业现有知识结构的特点,选取其他不为他们所熟悉的领域作为培训重点,以形成符合法务会计职业需求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提高他们法务会计方面的职业能力。

(三)完善制度建设

推动法务会计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作为保障。虽然我国目前有《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审计准则》等,但是有关法务会计的专门制度仍是空白。为了促进法务会计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完善相关立法,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起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如法务会计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法务会计行业管理制度、法务会计的工作程序和技术标准制度、法务会计人员参与诉讼的制度等。

(四)推进法务会计实践活动

物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1.1实验组评价方法本次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总评3个部分。组内互评主要针对学生出勤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表现进行评价,可在任务学习之后进行;组间互评及教师总评均为现场评价,包括口头点评与评分表计分。采用校内自制的评分表,从服务态度及发言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总评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服务意识、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水平、关键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4]。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总评分别占30%、30%和40%,满分100分,以小组为单位计分,占个人总成绩的40%。

1.2评价结果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自制的问卷进行相关调查。发出问卷64份,收回有效问卷5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2%。

1.2.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多个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在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组合作、沟通交流、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4个方面均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认为对小组合作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占71.2%,认为对沟通交流及自主学习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分别占69.5%和57.6%,认为对独立思考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占54.2%,具体见表2。

1.2.2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及最后阶段的点评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绝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表示满意,对教师的指导和点评的满意率分别达到89.8%和67.8%。说明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依然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具体见表3。

1.2.3学校的硬件设施尚不能满足目前教学改革的需求表3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实验室设备,还是学校图书馆资料、网络等信息资源,均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学生对网络使用的不满意率高达100.0%。

1.2.4两组学生阶段学习结束时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4)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讨论

循环、消化章节涉及临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只有护士对这类疾病判断准确、处理及时,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学生的沟通能力一直是薄弱之处,在本次学习任务的设计中,交流的内容有询问、宣教、指导、示范、治疗解释等,基本涵盖了临床护理工作中所有的护患沟通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2.1明确任务要求学生准确领会学习任务,并在任务的要求下自主完成理论部分的学习。如果学生对任务不理解或理解有偏差“,驱动源”就无从谈起,还会影响学习效果。

2.2完善配套设施本次课约1/3的时间在实验室进行,首先,要求有足够的场地及设备来满足学生的练习和讨论,例如仿真内科病房要有心电监护仪、超声雾化仪、氧气瓶及吸氧管、静脉补液设备等;其次,实验室要有方便学习小组学习、讨论的桌椅板凳,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配置电脑,以便学生随时查找相关资料;再次,实验室应对学生开放,满足学生课外练习的需要,使学生能自由安排课外练习时间。

2.3及时监督反馈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馈调节工作是关键,也是保证学生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不容忽视。教师事先安排小组长做好每次小组课外学习的记录,包括学习内容、参加人员等,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与教师应保持联系,有问题及时请教。

物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式;有效教学

由于学生对物理大多存在为难情绪,所以我认为学生要学好物理,必须了解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然后才能确定物理学习的原则。翻开初中物理课本,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太多。学习物理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理解物理规律,而对物理教师来讲,一方面是要传授一定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有效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实质,从物理意义上认识物理现象,逐步学会提出问题,逐步学会深入地思考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

1、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

2、是否注重个别差异

3、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

4、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二)发展性

1、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

2、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

3、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

4、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二、有效教学的优缺点

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内涵上都主张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都要求依据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强调教与学的统一,都蕴含着教学要遵循的规律.只不过有效教学更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而传统教学更侧重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

有效教学的优点:1、以学生角度看待教学,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教材中的知识问题,以问题情境引入发现问题,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2、使学习意义明确,容易被学生接受。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教学的缺点:有效教学强化了学习的意义,突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探究能力。但是,也客观消弱了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扎实度。学生技能掌握巩固应该引起重视。

对策:安排复习时有针对性对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复习。

三、物理有效教学的实践方法

巴甫洛夫认为:“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更大。”

1、以多媒体技术带动实验教学

比如:作电学实验时,学生利用该软件针对自己的需求,创建和完成了每个实验过程,模拟电流运行情况,并且使用计算机进行实时计算,绘图功能,通过相关公式、数据进行计算。如,串并联电路设计,测量电压、电流、模拟电磁感应现象、电磁继电器对远程电路的控制等。利用影像摆脱了时间、空间和器材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途径。这些都能让学生尽快熟悉并且理解物理知识,而代替原来由老师的枯燥乏味的口述实验。

2、发挥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物理教师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反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两重意义:一方面掌握知识本身,这是学习更高深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训练自己的思考方法,发散自己思维的能力。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已用过的正确思维方法,自己去思考,得出规律,以加强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如在学完《大气压》这节内容后提出这样一个探究实验设计问题:瓶中装了一半水,瓶塞上面插一根弯曲玻璃管,瓶塞不漏气,不许打开瓶塞。也不许用嘴向外吸,更不许将瓶子顷到,如何才能将瓶子里的水通过玻璃管引进到杯子里?让学生思考问题时避免单向性、单一性,充分培养这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总之,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还有许多。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法、因材施教针对教学法、实验与教学内容整合法等,只要学科教师探索揣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会更加完善的有效教学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

以上,仅是个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增强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的一些设想和体会。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而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投入和主动认知,建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的,不可以分割的。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把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慎英-《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物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高中物理知识性强,有些规律要通过学生自己理解、总结,有些规律与生活中的现象相悖,着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初中学生主要是培养形象思维,而高中学生必须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提高思维深度。从教材看来,思维形式的提高也很明显。初中教材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自然现象中总结规律;高中教材将具体的实物抽象为理想的模型,比如质点、点电荷。通过研究这些理想模型的运动来总结规律。为了学生能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在高中教材里仍然附了很多实物和图像。

因此我认为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采用图像法。高中教材里所附的这些实物和图像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它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图像有:力学中,力的图示、质点、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速度图像、振动图像、波形图;热学中,等容图像、等温图像;电学中,点电荷、电场线、磁场线、交变电流的图像;光学中的光路图等等。这些图像是通过应用物理的方法从实物、从实验中抽象出来的或是应用数学手段总结出来的。它能够形象的反映物理规律,表达物理知识。比枯燥的文字、公式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讲授电场时,通过实验演示,很多同学都相信互不接触的电荷间具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电荷之间应该存在一种物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是什么呢?从而引入了"电场"。有的同学还不理解,进而人为的引用一种客观上不存在的线来描述电场,即电场线。将无形的物质用有形的东西来表示,大部分同学明白了。可以看出在教学中采用图像法具有形象直观、易掌握等优点。当然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麻烦。

在讲授匀速运动的时间位移图像时,有些学生由于没有很好的掌握位移的概念,又不结合实际分析,轻易地把该图像理解为物体的运动轨迹。也有少数学生读不懂这类图像,在数学中这是很简单的直角坐标和正比例函数关系,在此有必要对比着讲解。又如讲振动图像时,也有学生把图像与振子的轨迹混淆,将振子的振动过程分析不清。学习了波形图后,教师在讲清讲细的同时,如果学生自己不理解两类图像的含义,要分清楚振动图像和波形图又是一难点。这些细节之处看起来不重要,然而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数学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提高思维能力的最佳例子。实际上解决物理问题关键在于构建物理模型,将实物和文字表述用理想模型和图像表示出来。学生要做到这点,要靠平时多看、多练。这一步不能突破,那么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效率就不高。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