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程晓堂.论自主学习[M].学科教育,1999.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 语文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54-01
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我国比较推崇的教育模式,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开始逐渐的希望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实人文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有对人性格和品格的教育,通过把人当做教育的对象来进行丰富化的教育。是提倡对人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
1 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将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而语文可以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读书认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和表达等等都需要用到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指语文本身就是实现人的交际这种特殊社会行为的工具,而且在某些特定场合就是一种劳动工具,并且它还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因此,语文的工具性不仅具有进行生产劳动的器具性,而且还具有达到目的的事物性。
2 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
2.1 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能够将人文素质带入语文课堂,我们首先应该要做到以身作则。通过对自己的严格约束来为学生提供模范对象。教学不仅是只有言教,身教也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教师的某些习惯或特质,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将人文精神展示给学生看,通过自身的楷模形象来传播素质教育。
2.2 营造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融入人文情怀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受到氛围的影响。平时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为主导,提问也好、讲解也罢都是教师做主体,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容易变得松散,精神难以集中,学生长时间的处于这种氛围中就会变成听众,而不是思考者。语文教师应该要将主体权交付给学生,由学生来进行提问和思考,这样的氛围更适合人文教学的传播。
2.3 巧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介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挖和讲解来传播教学内容,起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而为了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教育,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往往教材的一个内容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就会引出很多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拓延教学内容的做法,通过对教材的拓展来引出人文教育精神,结合身边的事实来与学生交流沟通,这种深层次的交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3.1 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3.2 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
4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4.1 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用来传播知识的介质,教材内容的改革是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的,因此,现代教育所提倡的融入人文情怀教育可以从教材中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在对教材的研读和深挖上就需要多下功夫,能够从教材中获得传播人文精神的途径,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体系。虽然现有的教材已经开始体现人文精神,但是幅度还是有点欠缺,因此,在教材改革上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4.2 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学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是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体现,主要呈现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以及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辅助,因此,不能本末倒置将学生放置到客置上,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应该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是否能听懂,是否能明白,不是盲目的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点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和个性的发挥来展开教学,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来传播人文教学,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学生为主体是说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思想和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挥,但是都是在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并不是说放任学生不管。
4.3 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教学效果会有直接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体现人文精神,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变得更近,但是过度的人文性体现,则会让学生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过多的情感宣泄导致对知识和技能的忽略,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背离了人文教育的初衷,最终会让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注重内在心灵世界的交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去建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灵环境。因此师生关系无疑是很好的途径,所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要变得更加的亲近,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关键词:高校思政;人文主义;理念运用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传播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在的教育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依然占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学生学习的效率并不高。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和优化,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保证与素质教育理念同步。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听课、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新的学习目标和环境,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从而代替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育模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从而纠正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三观。弘扬和发展精神文化,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这些特征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特性和对人性的关注。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明显体现出人文主义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我国各个文化流派都体现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如,儒家、道家等各大学派。尤其是儒家文化及精神理念,在我国广为流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总之,人文主义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结合人文主义精神,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基础教育,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课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提高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动力。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实践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角色互换,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地位进行教学。还应注重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各项能力的提升。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自己理解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认知理念表达出来。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并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补充和突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文化水平。课外活动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重要补充,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融入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完成思想政治学习,加强人文主义的实践体验,而不是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语言教学。[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以此,让他们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而在第二课堂,即课堂外的教育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加强生活教育,把生活中的精神要义发掘出来做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全新的课堂教学。如,把我国传统节日与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进行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本质
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形成的初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的特性,人类学习的主要是古典语言与古典学科,思想上的不足和局限让他们认为培养的人才就是需要可全面发展的。这时候,维多里诺作为早期人文教育思想的关键代表,他认为: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育出德、智、体、美、劳不分伯仲,具有责任感但又不失自身个性的人才。到了后期,人们不再只是关注古典文学,开始与现实生活接轨,思想也变得更为宽广活跃。作为代表的拉伯雷认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应将重点放在对新人的培养上,学习内容也更为广泛,涉及天文地理,诗书美乐等。如今,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注重一个人的素质。“物尽天择,适者生存”,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才是当今社会的主力,才能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存活并闪闪发光。
二、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实践能力
目前,英语专业已成为绝大部分高校的必备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要,很多理工科院校也设置了英语专业,就是为了培养高科技的英语人才。例如: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但是这类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具有紧密的逻辑思维和推断能力,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对于语言不敏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弱于文科生。笔者在众多高校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七成以上的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主要是来自教师教学,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教学课后会适当的进行自主学习。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这更使得现在的学生只是很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口语表达能力极为低下,更不提在这之上进行自主创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课程中,通过各种有利手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更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2]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学习的英语都是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现状的高校英语教师都很注重学生在语言方面的教学,尤其是英语的发音,语法等,对其准确性和流畅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这样的教学往往让教师只重视语言,而不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局限单一,知识面狭窄,思考问题困难,容易出错。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施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增加相关课程
在当今社会,英语无处不在,很多高科技产品的解释说明等都是用英语描述的。因此在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翻译科学器材,书籍的存在,偏重于对英语技能的应用教学,而中西文化方面的教学一般都只是众多选修课中的一个。这样的设置虽然使得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但却忽略了人文教育。平时高校开展的众多活动,也只是迎合学生个性,缺乏创造力和新颖性。因此,多设置相关课程,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整体竞争力很有帮助。
三、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途径
1.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实现自我,挖掘潜能是教育的真谛,语言类教学同样如此。作为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们更应该去开阔自己的思维,贯彻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去引导学生学习,启发他们创造。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拓展。
2.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环境影响人的思维。在理工类大学的校园里,长期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极度缺乏人文精神。对于这种情况,英语教师就要通过贯彻实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改变他们旧有的数据思考模式,扩大学习范围,包括哲学、政治、艺术历史等,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精神,使之在未来与他人进行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3.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自己的素质
在对英语传道授业的途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教师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只讲解,不交流,很容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不知所云。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升自身修养素质,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和学习;并且不要只是照书宣读,在教学中多和学生谈论一下书里国外的节日,风土人情,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全面发展。[3]
作为蓄积了人类智慧的创造物——文化,主要指的是精神文化,不论怎样包括万象,无不以人为核心。作为人,就要做一个完整的人。外部有社会关系,内部有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建筑作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更是作为与人密切相关联的产物,它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将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荣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最初的建筑主要是用来遮风避雨的休憩场所,实用性为它最初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才越来越具有了审美的性质,直到后来发展到作为权势象征为主要目的的宫殿建筑,和以观赏为目的的园林建筑两大类型。建筑作为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存在于古代人民为生存而进行的一系列物质活动中,它是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因果。而“天人合一”作为中国特有的表述方式,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延伸或折射。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必然性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个人与共同体不能分离,人与自然也不能分离。在古代,倚靠着这种思想的提出,才维持了人的生存和谐和心灵宁静,并且促进了自然美的发现和表现。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形式。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园林景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现中国的园林自古以来是作为少数统治阶层所占有的皇家宫苑而用的,是以园单独赏玩、宴请游乐的场所,当然这也是它最主要的功能。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种体现,不同的园林反映出了不同民族习俗和不同的审美观点。但归其根源,中国的园林在推崇过程中始终没有脱离开它的主导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强调崇尚自然美,师法自然,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观。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贲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庄子以生以“天地为庐”,死也要“以天地为棺椁”,用日月、星辰、万物做装敛,将自身与天地融为一体,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空间意识。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园林中的“自然式”,尽管有的是以模仿自然风景为主导,但它仍然是人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意识的代表。如在园林的空间艺术表现中很大程度上依靠空间的分隔组合手段。将园林的空间尽心实分与虚分,或是采用变幻莫测的空间组合体,如借景、障景、夹景、漏景等手段的运用。这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上,更表现除了对大自然的欣赏。他们将大自然看作为人生之必须,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因此,他们宁可“食无肉”,也不愿“居无竹”。以“借景”为例,清人计成灾在《园冶》中说:“夫借景,林园中之最要者也。”所谓“借景”就是借居室之外的景色,就是“纳千倾之,收四时之烂缦”,其目的就是通过“借”的方法,把居住者的目光引向广阔的自然景致,打通人为的建筑与外在的自然之间的沟壑。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的园林景观中还是要最大限度地尽量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等,因为自然环境和人一样,是独具特色的,要保护自然,将人为的东西融于自然,充分在保有最初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改造,这就是园林景观中的“天人合一”,也是人们在有限中努力去寻求的无限,在无限中归落到有限,将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在园林景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宫殿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现庄子认为,“天人合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认识到还是没有认识到,天与人都是合一的,“天人合一”是宇宙的一种原初状态,一种真实状态,一种本质的状态,真正的人都应该是与天合一的,应该与自然保持着一种亲密的关系。而宫殿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两大类别之一,它是帝王活动、生活的地方。从建筑的布局到建筑的形体构造设计,无不处处凝聚着对“天”的尊崇。中国宫殿建筑都是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结构的选用体现了中国审美思想中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木结构建筑采取于大自然之中,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而木结构的建筑又点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仿佛又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古代建筑就是在这种古朴、自然的“天人合一”中,通过群体组合的方式,又采用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来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和、平易中所构建出来的威严感和深沉的美感追求。通过屋檐峭壁,柱廊的高大健壮、气势宏伟的造型特点,体现出中国宫殿建筑的“以天为尊”的建筑美感。它既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又是封建等级观念的物化表现。于是在能工巧匠们的表现下,飞龙走风,这些象征皇权威严的图腾饰物被非常细节化地进行描绘,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且,他们还在建筑装饰细节上充分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想象力极尽所能,既表达出了所谓的等级观念,又体现出了完美的古建筑特色。
﹙三﹚民居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现我国的建筑在史前的半坡遗址和史前的姜寨遗址中证实,人类最初是以穴居开始的,从原始的山顶洞到人们称之为“宅”的正式居住形式的出现,这都是人类以实用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的开端。建筑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时代的特色,独特的“民居语言”的出现,更是熔铸了时代人民的审美追求和物质文明特色。建筑作为华夏文明的印记深深地印刻在华夏大地上,这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思想繁衍变迁的外化形式,将“天人合一”的思想熔铸在民居的厅堂院落间,在中国的房屋设计中大多体现了与自然的相契合特点。如在木结构房屋中,由于墙布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因此,可以任意开窗。这种外观造型的选取使屋内和屋外空间相贯通,再加上廊子的回绕,这无疑在空间范围上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建筑与自然相协调的一个桥梁性作用。而“因地制宜”更是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境。如“穴居”形式的选取,既符合了地方性的风土风貌,更是建筑上的适合而居。作为一个半封闭性的“完整空间”,它是建筑实体与空间的和谐统一,是内外空间、天地概念的和谐统一,这也是先民的智慧所在。而这种思想在山西的民居结构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它是在整体上追求一种协调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美感,与当地的环境相契合,可以说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整饰和美化。在变化统一中释放着中国建筑特有的形式美感。当然,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地理风貌所决定的,也正由于此才产生了诸多不同风貌的中国古建筑。所以,我们说中国建筑虽然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下,人们所营造房屋结构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地根据自然环境进行变化。因此,即使同一时期在不同区域建筑风格也不同,同时随着历史的变迁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如北方大片的区域都是以农业为主,地可以说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在太行山民居中都会设有火炕,结合着一明两暗的穿套式结构布局方式,明间为堂屋,东西为次、稍间,稍间的土炕相连,紧靠南侧的朝阳窗户。不仅如此,伴随着太行山的地貌特征还出现了四合院、窑洞、土坯房和石板房的建筑形式。太行山的“民居系列”是“天人合一”观念审美理想中的一个范例。单从宅院中的“堂”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堂”是中轴线上的黄金点,堂前的庭院多半是空地,上对着天,下对着地,构成了完整的天地象征。“堂”是一个家的核心地带,是老祖宗的尊位。堂的尊为上常供有类似“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同样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这种意识强调人为的营造与自然的和谐并存。民居,它不仅体现在“居内”,它同样包含着“居外”,也就是自然环境,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和谐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