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生语文教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于俊平介绍,通州法院法官会深入校园,在共建院校担任诉前调解协调员,指导学校妥善处理校园纠,这在北京各地区法院中是一项新的尝试。在学校发生的纠纷中,少年庭法官提前介入,案件双方都会对作为有司法权威的中立第三方产生信任,从而调解工作也方便展开。除了法律知识的耐心讲解,法官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双方角度为其考虑,积极促进双方和解。例如学生与学校发生矛盾,如果学生及家长与校方彻底闹翻,可能会导致学生转学,而学生再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会影响学生学习,学校则可能被诉至法庭,影响校方声誉,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另外,如果双方调解不成,走诉讼程序,也会将案件归于少年庭审理,力求保证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于俊平说,法官介入调解的成功率很高,但有时也会有不成功的例子,原因是部分学校投了校方责任险,保险公司不接受调解,学校顾虑不能保险理赔,选择诉讼判决方式。

2在校安置缓刑考验期学生

缓刑考验期的在校学生安置是法制共建协议的重要内容。部分高年级已经完成义务教育,学生犯罪后,一旦判处刑罚,学校一般按照校规校纪开除处分,将这类学生推向社会,如果不加管理,极易再犯罪或自暴自弃。缓刑考验期学生应当接受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也就是司法局社区矫正人员定期管理。但作为审判机关的法院,在不影响学生学业并保护其隐私的情况下,也会定期回访,和学校、社区矫正机关共同做好帮扶、教育工作,对于存在生活等困难的,法院也会予以救助。成年后步入社会的,法院也会对有些学生进行适时跟踪,但本人拒绝的,法院不会强行教育或督导。

3增强法制教育团队专业力量

作为法制教育工作力量的重要一环,法院承担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与学校的法治共建,更承担着对其他教育力量的督促与指导。严格培养教师的法制教育素养通州法院对全区新入职教师、小学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及幼儿园公招人员进行过法制教育讲座。于俊平表示,这三类人员均需学习必要的校园纠纷案件应对和法律知识,需要了解法律对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要求。他认为,一些教师确实存在着法律知识匮乏的情况。针对这三个实施法制教育工作的群体,培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针对新入职教师,会通过讲解一些违法犯罪预防的知识和案例,尤其是本辖区教师违法以及犯罪的案例,以接近性和生动性感染老师,提升他们的守法意识。针对小学德育校长、德育主任,重点在未成年被害预防讲解,并强调法制教育的大局观。针对幼儿园公招人员,主要从他们的具体工作入手,如饮食安全、校园安全事故等。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培训的不同点还需参照侵权法38条至40条,因为分别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做了不同规定,前者责任要求更高,故要求和注意的问题也更多。促进家校联合,建立有效地未成年人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通州法院会定期与学校协商,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由法院的法制副校长到校授课,以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和守法意识,促使其承担起监护责任。组织涉事家长到法院开展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用合理方式教育孩子,强化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同时,将未成年学生被侵权、被侵害案件情况及时通报校方,提高学校法制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另外,法院也会向相关部门建议或进行联合发文的方式,建立有效地未成年人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关注来京务工人员的生活境况;同时,针对刑事案件多发问题,建议治安重点地区的派出所、治安巡防部门做好警务防范工作,堵塞社会管理漏洞。

4多方联合创新法制教育形式

小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所谓诚信,首先是一种规范。“诚”是一种真挚、诚实的内心态度,侧重于指人的道德品性和道德境界。“信”是指自己的外在言行,侧重于自己在周围人们心目中是否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别人是否信赖自己。诚信是将内在与外在结合起来,立足于规范自己,面向他人,在人际关系中讲诚实,守信用。其次,诚信是一种制度。诚信作为人们行为范式和人际关系模式,需要制度化才算稳定,持久而有力量。第三,诚信是一种人格。从根本上说,诚信是一种人品的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法国学者蒙田说: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的部分”。缺失诚信就无美德或真正的道德。因此,诚信必须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位。

一、诚信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是职业劳动者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有益于社会道德价值的准则体系。它是职业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准则的总和。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将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一系列道德准则传授给职业劳动者,并落实到职业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活。诚信作为职业生活中的一条基本道德准则,应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教育职业劳动者热爱自己的职业,并忠诚于自己的职业,也就是忠于自己所属的职业团体,信守该团体的原则规范与理想目标。事实上,只有付出真诚,才有可能自觉地把自己与所从事的职业紧密联系起来,并全身心地融于其中。职业道德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规范是“爱岗敬业”,如果员工缺乏诚信,不是真心诚意地把所从事的职业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或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是难以“爱岗”,也不会“敬业”的。

其次,诚信也是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一条基本规范。在现代社会里,不同职业的职业道德体系是有区别的,但有两条规范应是相同的,除“爱岗敬业”外,另一条就是“诚实守信”。在职业生活中,作为职业劳动者,诚实守信既是待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创业成功的基本前提。任何人的职业活动都离不开社会、他人的支持与合作,也离不开必要的人际交往,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过程中,诚实是道,行道多助,失道少助;不诚实之人虚伪狡诈、不守信用,因而不可能取信于人,最终必定孤立无援、寸步难行。此外,创业也需要付出诚实的劳动与艰苦的努力,任何事业都是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创业的成功就是诚实劳动的结晶。因此,诚实守信是每一个职业劳动者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至于企业或企业的经营者,就更应该以诚取信于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企业或企业的经营者只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一个企业或企业的经营者缺乏诚信,搞欺诈或虚假经营,甚至搞假冒伪劣,它是难以在现代社会中长久生存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诚信也应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应将诚信纳入职校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体系之中,并作为重点传授给学生。

二、诚信是职校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

诚信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性与道德境界,又是一种必备的道德行为规范与有效的道德修养途径与方法,应该成为职校生的修养、求知与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它是职校生应有的基本素质。

1、诚信是职校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

首先,诚信要求职校生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全面客观地审视自我;既不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自我贬低;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与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与暂时的失败与挫折。在现实生活中,部分职校生过于自卑,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部分学生在顺利时飘飘然,遇挫折时又一蹶不振,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学生的心理发展不甚成熟外,也是他们诚信修养欠缺的表现。

其次,诚信要求学生们在待人接物上以“仁、信、善”示人,遵守原则和信义,无私于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备了诚信,就能够做到心情坦荡,就能够唤起爱人之心,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彼此信任,友好沟通。从这个角度讲,诚信构成了人类社会和谐有序的信任与安全机制。职校生要融入社会,立身做人,就必须努力加强自己的诚信修养。

2、诚信是职校生求知的基本要求

首先,诚信有利于端正求知的态度。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诚信的培养能使人“尚真”、“求真”,而且在具体的行为中表现“真”。而求知就是为了了解、掌握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它其实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一句话,诚信有利于端正学生求知的态度。

其次,诚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求知风气。诚信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脚踏实地,有真言、真心、真行,反对欺诈和虚伪;诚信的修养就是要克服浮伪习气,培养诚实、务实的品德。因此,诚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求知风气。在现实生活中,部分职校生在求知过程中缺乏毅力与吃苦的精神,只想找捷径,混日子,混文凭,或投机取巧,只求一知半解,或舞弊抄袭,弄虚作假等。这些不良学风与学生诚信修养的欠缺也有一定的关系。

3、诚信是职校生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根本

有诚信方有德,无诚信则无德。诚信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具备了诚信,就能够发掘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使其真心向善;就能够使他们自觉地将其道德之知付诸于道德之行,从而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因此,诚信是职校生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根本。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的道德修养的自觉欠缺、公德心不足、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脱节现象,与其诚信修养的欠缺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三、加强职校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诚信是职校生应有的基本素质,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道德失信现象,因此,加强职校生的诚信,并努力探索其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培养职校生诚信意识

一般来说,道德意识起源于人的道德情感,有赖于人的道德意志,落实在人的道德行为之中。因此,培养职校生诚信意识,关键是发掘其内心对诚信的情感,磨练其对诚信追求的意志,并将获得的诚信意识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如为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组织学生签订“考试承诺书”,增强诚信意识;针对不文明陋习,可举办“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学生”的签名活动。

职校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其诚信修养的自觉性,这种修养的自觉性主要体现在:将诚信当成一种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加,并形成诚信修养的较为完善的心理机制,使诚信由外在的他律化为内在的自律;在诚信修养的过程中体现出高度的主体精神,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有效地将知与行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慎重选择教育内容

对职校生进行诚信教育,其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工作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因此,一方面要注意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能搞“大一统”、简单的“一刀切”;另一方面要加强时效性与实效性,要选择那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范例去启发、引导学生,而不是“老调重弹”。同时,学校还要将诚信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社会公德、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与遵纪守法、校规校纪的教育相结合,培养职校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效果。

3、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教师的师德及其行为模式对学生的诚信修养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在现实中,要提高学生诚信修养水平,教师首先就应该成为诚信的坚守者、监督者与传播者,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增加情感投入。只有让职校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同、接受教育的内容,他们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去体现诚信,道德教育的成效也才能得到最终体现。因此,教师在具体的道德教育中要注意情感的投入,要做到教育者与受教育工作者者之间心灵的互动,而不是局限于空洞的“说教”,更不是板起面孔训人。

5、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诚信教育活动的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精心安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诚信教育活动。如可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故事、典故等,通过征文、表演、诵读、辩论、演讲、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可邀请社会上有关诚信的典型人物、先进人物来校为师生举办报告会、座谈会,让其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还可利用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为契机,将诚信教育作为重点之一,充分发挥橱窗、黑板报、广播电台、校园网等宣传媒体,有机地安排教育活动。

6、重视学科教学渗透。

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科学文化知识的道德教育功能,将诚信教育工作者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如政治课、职业指导课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理科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这些对职校生的诚信修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7、注重形成教育合力。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造成部分学生有不诚实、不守信用的言行的根子主要在家庭和社区,因此,学校通过开家长会、教师家访、走向社区、邀请社会人士座谈等形式,主动与家庭、社区联系,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尤其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职业院校学生的年纪比较轻,一般在15——18岁之间。青春年少的学生思想不稳定,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学生,才有比较好的效果。职校生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

1.生理有了进步,思想不够成熟,容易改变和塑造

学生在这个时期很快发育,身体、大脑和神经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生理变化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使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经常反驳他人,渴望自由,不喜欢过多的约束。但是,人生经验还不够,分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意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社会影晌学生的心态,思想消极

职校生主要是中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差一点。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学生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使他们面临生存危机,带给他们很大的压力、有的在环境的逼迫下努力学习,但有的职校生不能承受这些压力,不能面对现实,不能适应时代对他们的要求,因而心理上比较郁闷,感到压抑,每天不认真学习,虚度时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学校虽然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管理比较困难,学生教育管理者必须重新思考,改变教育方法。

二、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方法

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者的任务很艰巨,从思想上教育职校学生,抓住学生的特点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系统地教育管理,消除学生失落心理

信念鼓舞人们的精神,理想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理想可指明人生前进的道路。因此,职校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是注重入校教育。学生入校时向他们灌输正面思想,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理想的重要,道德的作用、法律常识,引导他们正确发展。其次军事国防教育是必不可缺的。组织学生参加正规的军训,目的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英雄事迹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同时,使他们了解纪律的重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纪律。了解的军事知识,学习军人的精神风貌,影响学生的思想作风。军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军人高昂的斗志、蓬勃的朝气,向军人学习,改变精神面貌,自信地面对生活,从军训中获得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依靠制度约束学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要多鼓励学生,肯定他们的行为。因为学生希望他人关注自己的表现,希望获得成功,如果老师表扬他们,学生就会充满学习和生活的激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到管理中,用各项制度的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时时刻刻牢记纪律的重要,同时要分清楚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实现各种奖惩,用奖励鼓励先进,用处罚鞭策落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遵纪守法。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包容学生的缺点,谅解他们的过失,忽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3.运用标准制止学生的懒惰散漫

让学生看到他们的优点,使他们树立起信心,根据目标进行管理,手段要多种多样,才能做好学生工作。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制定教育管理目标。团委要带动团员的积极性,学生会也要广泛联系学生,按照目标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相信学生总有一天会成功,他期望取得很好的成绩,自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克服懒惰散漫,认真学习。

小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高校改革及扩大办校规模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影响高校的不断改革,虽然促进了高校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在组织各种活动中,外来人员的增多,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许多学生在缺少安全意识的情况下,泄露了学校的一些情况,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学生素质层次参差不齐。在这样的局面下,高校的教学设备、办学条件没有及时改进,导致高校资源和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是发生“安全事件”的主要根源。

1.2网络时代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更方便的学习条件,但由于学生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对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得不深,高校校园网络容易受到外来非法的侵入,网络一些不文明的图片、语言或者容易让学生着迷、堕落的网络游戏等,给学生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对事物判断能力和分辨能力较差,尚未形成完整、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网络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学生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事物的影响而走上歧途,迷失了自己。

1.3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影响当前,对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管理方式也从以往的封闭式管理转变成了开放式的管理,对学生宿舍也进行了社会化管理,高校管理方式的改变,增加了高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接触量,也让高校环境及人际关系更加复杂。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而相应的办学设施又没办法同步跟上,有些学生在外租房居住,高校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这也是学生产生不安全因素的一个主要原因。

1.4高校学生对学生性安全教育问题高校学生各方面虽然比中学生更成熟,但由于还没参加工作,对外界接触少,社会经验不足,也缺乏性安全防范意识。高校规模的扩大,各种服务行业也出现在校园,增加了外来人员,这些外来人员有的素质较差,再加上高校学生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容易相信别人,伤害到了自己。

2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措施分析

2.1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为了确保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对他们实施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安全教育不但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且还是一项根本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安全教育必须贯穿始终。高校应该针对这些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采取有效对策,领导者和教育者要从刚入校的大学生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对他们加强安全教育,让他们全面掌握各方面安全知识,加强防范,珍惜生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2.2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现在的高校学生,电脑是人人必备的学习工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涉足网络。高校学生虽然对电脑使用技能熟能生巧,但网络给他们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掌握不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事物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可建立一个网络安全主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网络安全防范。

2.3对学生住宿加强管理当前在学生宿舍管理上都采用了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方式,安全管理部门应选择有责任感、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及考察。在管理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管理,但必须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可以支持学生做好宿舍管理工作。可以在宿舍楼逐级挑选出楼长、层长和舍长,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主动维护宿舍安全。同时还可定期对他们进行应对意外事故培训,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安全事故处理能力。

2.4对高校学生进行性安全教育,避免受到害高校应加强规范管理,对于外来人员要做好登记工作。同时加强高校学生的性安全教育,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判断能力,遇事果断,端正自身行为。教导学生要学会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一旦遇到伤害到自身的事情,要勇敢揭发。

3结语

小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求,我国确定采用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通过各种途径以及形式管理国家事务,逐渐实现社会主义民族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但是人们并不会自动出现民主的法制思想,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公民自身法律意识比较单薄,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中只有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才能实现法制教育工作。学校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换届,想要最大程度维护学生和学校的权益,还需要充分了解法律,大学生是社会成员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这对法律方面的要求也较高,只有加强大学生法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提供保障。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度,传统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修养,法制观念是人才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法制观念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求,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后融入到社会中,并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学生只有掌握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经过了好几个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已经开始出现各种负面思想,这些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很多的要求。20世纪末期我国把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高校法制教育的核心,到21世纪初期有大学生法制教育开始逐渐完善,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高校教育对法制教育不够重视,法制教育归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法律技术的内容被严重压缩,虽然知识足够,但是地位明显降低,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另外思政教育工作并不是专业课,学生不够重视,很少主动关注新闻,教学缺乏连续性。法律基础课程课时较少,学生在学习中就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不是很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内容编排不合理的情况,相对缺乏生动性,学生在学习中内容比较广泛,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学内容也是相对比较广泛,内容不够详细,主动学习的学生非常少。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化的情况,教学形式局限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缺乏行动导向能力,很多高校很好实用校园网等教育方式,不能向学生提供足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改革遵循的原则

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改革需要遵循目标与内容相一致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一致的原则、理论实践相结合等原则。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制观念相对而言比较缺乏法制教育理念,在教育中需要有意识的转变教育模式,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引导公民养成守法精神,探索更加适合我国发展的法制教育体系。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曾部分,在教学中需要全面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明确行为的合法性,在提高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修正自己的行为,更深层次的理解法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法制教育中。我国虽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但是社会中的各种思想,影响了学生的法制教育,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部分学校过分强调法律知识的普及,影响法制教育的实效。高校在法制教育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身体力行,学会采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采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改革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针对以上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加强法制教育。

(一)提高法制教育的地位。

受到我国传统法制教育的影响,我国一直存在重视道德教育轻视法制教育的认识,在社会中还存在很多就很多人轻视法制教育。从理论上来说,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密切相关,但是也需要看到,两种教育存在很大区别的。道德教育强调自律性,而法制教育则是重视强制性。高校在法制教育中只有结合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教育效果。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重视道德教育,认为法治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的从属品,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在高校的法制教育改革中需要把法制教育独立起来,并确定相应的配套教育机制,避免法制教育边缘化。从当前的教育体系来进行分析,目前法制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法律制度教育,导致法制教育没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法制教育虽然也存在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是需要看到两者之间并不能等同,因此高校需要借鉴国外法制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大法制观念教育,使法制教育独立出来,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

(二)改革法制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内容存在很多的问题,过分强调宣传法律条文以及守法意识的教育,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另外高校社会实践与法制教育结合不够,学生很难以参与到法律具体实践活动中,难以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改革法制教育是必要的措施。具体而言,大学生法制教育需要联系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强调内容的针对性,在符合我国法制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下,有意识的拓展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进入社会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法律知识等。另外社会生活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避免学生对法制的观念认识失误。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重视网络以及就业等问题,因此需要向学生讲述一些劳动法等内容,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三)改进法制教育方法。

在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难以使用社会的发展。高校需要积极创新法制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理论,逐渐将法律素养刻到学生内心中。在法制教育实践中,高校课堂教育中可以尝试案例模拟的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讨论,鼓励学生通过讨论等参与方式,与专业的教师进行沟通,为学生营造热烈的课堂学习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结合社会现实进行点评分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法律教学的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开展与师生之间的案例,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案例的选择中需要有意识的选择与学生相关的案例,如刘海洋杀熊事件等,引起学生之间的共鸣,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法律范畴的积极性。另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学生会等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加强法制教育师资建设。

提高法制教育师资建设还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当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相对比较薄弱,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由法律专业的教师来担负教育工作,若是办学条件不足还需要充分提高师资力量,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还需要不断进行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坚定自身的法律信仰,为学生的学习树立榜样。

(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