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品德学习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36-01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山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山区小学品社课教学。
1.认识山区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由于山区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1.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山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1.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山区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山区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2.认真应对山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手段
2.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2.1.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1.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我要根据教材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在教《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轰炸、洗劫家乡的史实材料,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文字材料、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由于学生年龄小,特别是山区小孩,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二个圈子中,因而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让他们走出校门,向社会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让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是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因此,对学生获取有效材料的路径自己要心中有数,甚至要先作尝试和必要的铺垫工作,以确保学生材料准备工作的顺畅进行。如前所述的我在上《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调查、访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对学生要调查、访问的对象事先进行了摸底了解,还为学生约定了时间,确定了具体的内容,准备了必要器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满意的收获。
一、农村小学品社课学生信息现状
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从操作情况来看,对于信息这项作业,学生完成质量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很被动状态,行为表现较为消极。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缺乏收集兴趣
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不得不从一些教辅书上摘录一些,或者干脆照同学抄一两句,所以,课堂交流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有关资料的内容涉及面却小得可怜,有时说来说去都在重复着同一个意思,缺乏资料的广度和深度。
(二)依赖心理严重
据调查:一个班级(这里仅指高年级)里,真正能自己积极动手信息的学生位数少得很。经常看到有些同事为了子女的“作业”忙得很辛苦,上网下载、钻图书室、请教同事……想尽办法完成孩子交给的“作业”。试想,家长是老师的学生能靠着“大山”将就一次作业,那么对于极大多数父母是普通村民或普通职工的农村乡镇小学的学生来说又能怎么去面对资料的收集呢?
(三)不会处理信息
我们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收集到了自己需要的资料,但这些资料有的是满满几页纸,读一遍也要十来分钟,有的是文中的字都不认识,站起来念都念不通顺,甚至某些资料与收集的目的大相径庭。学生收集到资料,却不会去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所得知识,那么这样的收集、这样的拓展对于学习有没有价值就是个问题了。
二、 成因分析
农村小学信息客观条件限制较大。有时,老师布置收集的资料在小小的图书室、阅览室根本查不到;上网,确实是最便捷的方式,但在目前的农村,电脑还是“稀世之物”,一个班级能有几个学生家有?像我们班39位学生,只有两位学生家有电脑(其中一台电脑还没装宽带)。因此,收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个别少数人的作业。
三、策略实施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信息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执教《英雄的人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来侵略救国图存的事实,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年代的民族英雄,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电视电影、文字材料、现身说法的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
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让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是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如在《民族风情园》一课的教学的资料收集中,我建议学生可参考他们国防教育读本去了解民族风情,课上每个学生都有内容介绍,学习效果也较好。
(三)提供素材,让学生从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
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材料的途经有许多,其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素材,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以备上课之用,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书报、画册、影视材料等;也可以将上一年级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写上学生班级、姓名),提供给任教的每个班级学生,既解决了资料有限的问题,又触动了没有搜集资料的同学。
(四)身体力行,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地去准备相关材料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为让教学过程能顺畅进行,为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自己也应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只有教师具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有比学生更多的学习素材,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才会得心应手。特别是历史题材的教学,虽然对教材所涉及的历史内容教学,不追求完整性与系统性,但教师的课前大量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在《英雄的人民》一课的教学,我多次来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并且自己也参与其中,把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认真的课前准备,就能弥补课程学习上的“先天不足”,就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五)分组查找,缩小信息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 科学教学 德育 渗透 途径
“教之道,德为先”,大量的事实证明:“有知识,并不等于有德行。”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德育是重中之重。德育为五育之首,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同时,把德育加进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渗透德育,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
所谓渗透,就是指不作系统讲授,在进行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语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本学年在课堂常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过程中,我是从以下几点做的:
一、课前准备与课堂活动中渗透德育
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这几大领域,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明显或不明显的德育题材的学习内容。在备课时,我们就要有德育意识,在准备教学活动、学习材料或实验材料时更要考虑设计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相适应的德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当进行到与德育有关的环节时,要想办法不露痕迹的将德育渗透进教学材料、师生活动中。
以生命世界为例,教材中就有多处涉及德育活动。比如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中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最好选择修剪下来的植物枝条和田间地头的狗尾草来观察,第五课“植物的叶”中动员学生在校园里捡拾落叶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和实践活动。《动物》单元中第一课“寻访小动物”教学中,观察活动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讨论清楚怎样去寻访小动物,活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后达成共识: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和不惊扰小动物、不破坏小动物们生活的环境、注意自身安全等。孩子们经历这样的活动形成的印象肯定会特别深刻。
二、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低,社会经验又少,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同一班级存在差异,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也存在差异,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教授,得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设计三维教学目标,适时地渗透德育。如三年级的《磁铁》这一单元,在孩子们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我引领孩子们对磁铁的磁性、两极等做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适时地给孩子们做了一个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从而树立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三、在学生参与实验观察中渗透德育
小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但缺乏持续性。这就要求老师结合教学及时的组织活动,让学生们积极的主动参与,并做好引导和督促。三年级的《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主要是以观察蚕的生命周期为主。三年级的学生平时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长、死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却很少去关注动物的生命周期。为此,我特地去购买了蚕,让孩子们自己在养蚕活动中亲自去观察蚕一生形态的变化。在整个养蚕活动过程中,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去校园里采摘桑叶来进行饲养、清洁、观察、记录。而我在整个过程中做好促进工作,给予孩子们适时的指引,促进让孩子们探索、领悟的学习能力,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四、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身边的事物表现出很大的探索欲,教师应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去探究,培养他们严肃、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单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来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观察,逐个完成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在整个单元的实验过程中,通过观测、记录、猜测和讨论培养了孩子们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五、善于利用课后整理,渗透思想教育
一节课结束后,部分学习材料的处理问题也很重要。比如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中前面六节课几乎每节课或多或少都要用到水,每节课下课后,教学活动中使用过的水该如何处理呢,直接倒掉?留待下节课使用?收集起来留作他用?看来可以考虑让学生来讨论这样的问题。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中使用过的水完全可以留起来,在第三课“水结冰了”、第四课“冰融化了” 和第五课“水珠从哪里来”中继续使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学案导学
“直抵教学的本质核心,紧紧围绕核心组织教学,才会使教学发生根本变革”(成尚荣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主体教育”、“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课堂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然生长。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采用学案导学就是改革创新的一个举措。
一、采用学案导学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支撑。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导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3.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巴班斯基指出:“最优的”,就是“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
4.《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又涉及学习方法。
5.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育要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提高,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这就为我们以“以导为主”实施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政策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给学生留下深入思考的时间,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一规定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重庆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落实市教委关于指导学生“愉悦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工作要求,引导教师开展教法与学法研究,切实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研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市教委、市教科院在全市中小学进行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打造超越课堂的教学改革。
4.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自主、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侧重于师生的有效教学行为,针对初中学生心理智能方面的发展潜力,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受到重视。自新课改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式有了积极变化,但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重教轻学的现象,学生出自内在需求的自主学习、知识建构、意义生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等未能真正实现。
(三)实践依据
1.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高效的五大抓手之一《271导学案》,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铺设“271高效课堂”快车道。
2.我县羊角中学、火炉中学的“三案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中,把学案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手段和有效载体,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学习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我校主研的县级课题《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把学案制作和使用确立为必不可少的课堂学习环节来要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收到了奇效。
4.在农村薄弱学校思想品德学科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特别是导学功能的发挥有待进一步探索。“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值得认真学习、借鉴、总结和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具体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还存在学案设计编写怎样与学科教学内容、生活情境素材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主体作用如何真正发挥,教师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等实际问题。
二、学案导学概念的界定
(一)学案的界定
由于学案导学模式研究在我校起步较晚,对一些核心概念的界定尚未完全澄清,对学案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
1.学案就是学习方案。如“学案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在授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课时和课题为单位,把课本中相应的内容和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模拟问题发现过程,精心设计递进性问题系列,以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探索真知的学习,是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或课题的学习方案”。
2.学案就是学习材料。如“学案是把教学目标、预习任务、知识重点、教学步骤、练习巩固、评价任务等编写成供师生教与学使用的学习材料”。
3.学案就是案例。如“学案是在教案基础上,为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案不仅仅是一份学习材料和案例的呈现,更具有很强的设计性,可以认为学案实质上是一种学习方案。
(二)学案导学的界定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综上,我们认为:“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从“用教案教”到“学案导学”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的转变,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转化,是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的过程。
(三)教学实效性的界定
新课题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5-01
1面向全体小学生,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另外,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引起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全体语文教师的重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目标,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逐渐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读、选学、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化。与自然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因此,应专门为学生推荐、选择、提供一些适当的学习材料。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励学生与教师的创新精神,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3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改革是重要手段,或者叫必经之路。因此,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语文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让学生去阅览室或图书馆自修;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除必修课外的活动课、选修课,应让学生自主选修,即使是必修课,其部分内容也应允许学生自主选学;提倡自主思维、独立思考,具有个性特色的思维特别重要,因为这样的思维往往具有创造性成分:提倡一文多问,提倡求异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和质疑品质,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4重视小学语文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