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法语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习动机 个性化因素 动机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5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经历了十年以上长时间的外语学习之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仍是短板,不能令人满意。许多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大学四、六级证书,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却相当低下,开不了口,成为“哑巴英语”。甚至一些通过雅思或托福考试到海外留学的学生,到了国外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上述现象使社会各界对我国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质疑。外语教育界经过多次反思,发现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功利性强是其英语应用能力薄弱的根本性原因。绝大多数学习者将英语学习看作是升学和就业的“敲门砖”,而不是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外语动机从长远来看,对外语学习非常不利。如果能从根本上端正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所学习的语言作为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不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还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和优势。
因此,学习动机一直是外语教学界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学习者个体因素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除了受到自身的智力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到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性格、气质、意志、信念等)的制约。在非智力因素中,动机是最重要的因素和变量之一。如果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一切将无从谈起。动机是维持语言学习者学习热情,保证学习者时间精力投入,决定学习成败的重要情感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外语学习环境对促进学习者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研究外语动机的构成以及影响因素,尤其关注教师实施的动机激发策略及其效果。
一 学习者个性化因素的导向
自20世纪90年代起,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开始从 Gardner的社会心理模式转向课堂情景教学实践,这一转变标志着外语动机理论模式的构建将聚焦于课堂情景教学实践,强调学习者个性化因素的导向,突出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重要作用。21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主动建构的兴趣与能力是人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构件。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是人的本性要求,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化学习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征为基础,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构建的学习过程,挖掘一般规律下具有特殊意义的学习主体的特征和品质,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健康发展。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模式日益受到青睐,如何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作为外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实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自主。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反思和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运用动机激发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关注激发策略的有效性,促进个性化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了英语课程应使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素养的整体发展作为总目标,首次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地位,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至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及“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意味着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模式同时,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运用各种动机激发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关注激发策略的有效性,促进个性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首次确定了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情感态度因素最关键性的考量,是产生情感态度因素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是外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 基于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动机激发策略
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往往忽略两端的高水平学生和低水平学生,教师们普遍关注的是“中间群体”。因此,教师在实施动机激发策略时,应考虑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群体的需求。不能对高水平学生“放手”,更不能对低水平学生“放弃”。实际上,这两类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激励。低水平学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激励,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高水平学生通常对教师教学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可能造成学习积极性受挫。因此,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调动高、中、低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是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值得深思的课题。
要本着“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这一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A、B、C组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学习者因为学习方法的不同、个性差异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在英语等其他学科的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根据A、B、C层次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教师应选择不同的动机激发策略。A班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要方法,最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班则以“启发―研究―讨论―讲解”为主要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次学生的主要目标为夯实英语基础,确证成绩逐步提升。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的同时,适当增加课外内容,教师讲授的重点应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C班则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反馈,段段清”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C层次学生着重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教师在实施动机激发策略的同时,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到良好的引导与激励作用;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的评价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培养;英语教学方法;兴趣
兴趣是英语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学习的有效激励。兴趣可以推动人们积极地学习,是决定英语学习好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兴趣能够影响人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态度和毅力。为了使英语教学更有效、有益和有趣,英语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和学习动机。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使用一些先进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英语教学技术在课堂上。
一、英语学习中兴趣的重要性
目前,国家有关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和目标已经颁布并实施。目的就是加快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标准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首先要把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放在教学实践中的首要地位。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英语教师应尽可能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1.教师情况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在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关注很少。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和讲解语言知识,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被动的听课和记笔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授予的知识,而不是积极地使用自己的大脑去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因此,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减少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
2.学生情况
在英语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保持沉默,表现的像是观众。他们很少说英语或自愿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睡着了。似乎学生们并不重视英语课的学习。学生们的这种不参与英语学习的消极行为归结其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学生由于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不抱期望。
三、在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为了培养英语课堂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从教授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着手,给出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因为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构成语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应该努力在这些方面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1.教授语音的技巧
好的发音是社会交往、公开演讲和教学等的基础。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发音。一些教学技巧应该被采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 问答技巧的应用
利用问答技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新的教学内容上。这方面需要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找出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点,通过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大脑积极地思考。如果教师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不用教师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② 采用动作教学法
动作教学法在语音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教师演示如何通过发音器官的运动来发出声音,例如:嘴巴的形状、舌头的运动和肌肉的紧绷状态等。用手势比划单词的重读音节,在练习押韵的时候打拍子,并用手势演示音调的上升和下降。如果有必要的话,教师要在学生听到他的音调上升和下降的同时,看到他做出的手势。
③ 使用录音机
大量的调查表明,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学习发音的最好方式就是模仿。在他们学习新的声音、重音或者语调模式前,他们必须先认真、准确地听,然后大声模仿练习。因此,录音机是教师和学生在练习听力时的一个最佳选择。
采用直观教学法
④ 学生经常受他们所看到的事物所吸引,例如:图片、图像或图表。如果借助这些直观的辅助方法,他们会对看到的事物引起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运用大脑去探索事物,以便更好地了解。因此,英语教师课前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准备大量图片或多媒体影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
应用歌曲
⑤ 一些枯燥的英语材料很难被记住,但如果把它们编成各种歌曲或者歌谣,则会很容易被记住。因为歌曲和歌谣很容易说或唱,并且朗朗上口,经常是不知不觉地被说出。采用这种方法要比机械记忆有效很多,并且记忆的时间更长。
2.以学生为中心的词汇教学技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变得更强。
① 角色转换法
这种方法意味着学生要转变他们的角色,从原来的学习被动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主导者。他们将会充当老师的角色,把词汇教给其他人。通常,我们读、看、听、做某样事情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感兴趣,或者至少我们认为我们对这件事感兴趣,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和学习。如果教学能够吸引学生,学生肯定愿意学。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他们会尽力做足够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组织教学方面会很下力气。因此,听课的学生也会感到非常新鲜和有趣,他们也会更加的仔细听讲。如果我们经常让学生扮演老师,学生必定会首先细细研究,然后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他们所教授的词汇非常熟练,他们会用尽各种手段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在这样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会越来越强烈。同时,枯燥的词汇教学也一定会变成一个有趣的过程。
② 图示法
在教授词汇的时候,图片、图表或者动态影像等都可以成为教师使用的辅助教具。这种方法尤其可以用于教授一系列意思上非常相近的词汇中。这种方法对初学者尤其有效。
③角色扮演
这种方法被用来建造模拟场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假装他们在一个特定场合,例如:机场、电话交谈中或组织学生一起想像一个虚拟的聚会等。在虚拟情景的时候,学生一定要把自己真正当做场景中的人物,尽可能多地运用日常习惯用语,少用书面语,不要总对语言中的语法正确与否斤斤计较。
3.利用歌曲、诗歌教授语法
歌曲和诗歌是一种最吸引人的、蕴含丰富文化底蕴的资源,可以轻松地被用在英语课堂上。歌曲和诗歌是宝贵的资源,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它们来培养学生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①歌曲
歌曲为常规的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提供了变化,歌曲可以被用来教授各种语言知识,例如:句型、词汇、语音、节奏、形容词、副词等。通过歌曲学习英语语法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无压力的氛围。学生在正式的英语课堂环境中经常会表现紧张。歌曲的用词通俗易懂、语法灵活,非常接近口语,通过歌曲学习语法技巧更具有现实意义。
②诗歌
由于诗歌是经常被谈论、重复、处理和思考的,它在联系特定的语法结构方面充当一个有效的工具的作用。通过重复和思考诗歌,语法结构变得更加深刻地内化。在选择诗歌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诗歌中语法结构的现实可用性和实践价值,然后是学生的年龄以及对诗歌的接受程度。其次,还要考虑诗歌所反映的主题、长度和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契合度。由于每堂课主题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过于严格地从头到尾选择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活动。然而,把诗歌应用于初学者的英语教学中不是很有用的。
歌曲、诗歌、游戏和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活动的教学方法已经阐明。优点和关键点已被解释。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通过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更加有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他们的心理特征分析他们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以及他们的学习动机,英语教师要熟练掌握把技巧和资源结合起来。由于英语教学也是一门发展中的艺术,它需要创新和创意来丰富其有效性。英语教师必须毫不犹豫地在课堂中使用这些技巧和资源。这些技巧和资源可以辅助英语教学,同时在激励学生学习英语方面也提供一个轻松良好的氛围。
最后,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刻苦研究、精心备课,通过教学实践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更有效率的英语教学方法,进一步掌握教学技巧和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Celce-Murcia,M.&Hilles, Techniques and resouces in teaching gramm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JoMcDonough,Steven Mcdonough.,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卞书琴,师生互动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J],魅力中国,2009年26期
一、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1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液滴外沿棕色铁锈环(b),如图1所示。①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是什么?③如何运用电化学原理设计制备Fe(OH)2?
解析 以现实生活中钢铁生锈的现象为场景,分析得出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出现棕色铁锈环的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运用电化学反应原理可以设计装置制备Fe(OH)2,如图2所示。
图1图2
点评 化学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间存在着联系,例1的设置就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用到了电化学中,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其关联的内容有机融合,切身感受到知识结构的系统化、立体化,同时从生活实际情景出发,创设了一个钢铁腐蚀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性,有利于激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围绕概念的含义,促进思维发展
例2 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1L)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气体,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Δn=0),并达到平衡。
(1)再分别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或1 mol H2O气体则平衡移动。
(2)若改为再一次性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气体,则平衡移动。
解析 第(1)问很容易回答,根据勒夏特利原理:在恒温、恒容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第(2)问有的学生往往会借助“等效平衡”的知识进行判断:一次性再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气体,相当于在原平衡基础上加压,但因左右两边Δn(气)=0,压强对该可逆反应的平衡没有影响,或者说所得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所以平衡不移动。这样借助“等效平衡”来分析“化学平衡”的问题思路是正确的,但是“等效平衡”其实只是探讨“平衡状态”,并不能讨论条件改变下“平衡移动”的过程。事实上,第(2)问,“若改为再一次性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气体”,判断平衡移动的问题,我们仍然应该用“平衡移动原理”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来解决。当同时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气体,v正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很多,而此瞬间v逆不变,所以,
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是此时建立起的“新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等效,反应物的转化率相同。以上分析可知,恒温下,向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g)建立了平衡,再向其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与在一定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 H2O(g)建立了平衡,再将体积缩小为1 L,
达到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所以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等都相等但其过程是不同的。
点评 所谓“化学平衡的移动”,就是指外界条件改变,引起了反应速率的变化,使“v正≠v逆”,平衡“向左或向右移动”。“向左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向右移动”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果平衡“向右移动”则有这样的结果:新平衡状态与改变条件后的瞬间状态相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减小;同理,平衡“向左移动”的结果:新平衡状态与改变条件后的瞬间状态相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减小,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大。那么,若“化学平衡不移动”,则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均不变。在高中习题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概念本身出发,
实现知识内化与思维发展的共同提升。
三、关注学生思维模糊点,提高规律辨析能力
例3 室温条件下,将以下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判断正确的是()。
A. pH等于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等于4的醋酸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B.pH等于11的MOH溶液与0.001mol/L的盐酸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则MOH为弱碱
C.0.1mol/L的氨水溶液与0.1mol/L的盐酸混合,溶液呈酸性
D.pH等于11的氨水与0.001mol/L的盐酸混合,溶液呈酸性
解析 这个例题涉及到知识点:溶液中只存在强酸弱碱盐,发生水解,水溶液必然呈酸性,反之呈碱性。如果,还同时有其它成分存在于溶液之中,有发生逆转的可能。A选项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即使有醋酸钠水解呈碱性,不过因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将远远小于醋酸的浓度,因此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是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呈酸性;反推B选项,如果MOH是弱碱,那么两者混合后,碱将过量,溶液呈碱性,B正确;C选项中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盐水解呈酸性;D选项中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所以呈碱性。
点评 纵观近些年各地的高考试题,“盐类水解”备受高考命题者的亲睐,虽然大家都知道是高考的热点,关注度也很高,但从学生做题的实际情况来看,失分率还是很高,为什么呢?学生容易把盐类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混为一谈,思维认识不够清晰,所以导致了错误。不仅仅是盐类水解这一章节,对于高中化学的其他知识点也存在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因此复习必须有针对性地设置习题进行复习,
提升能力,发展思维。
四、注重问题设置的层次性,逐渐深化学生思维
例4 HA与HB两种一元酸在25℃时,pH都是2,现等体积地取两图3种酸并加水稀释一定的倍数,忽略体积变化即体积具有加和性,发现它们的pH变化与加水的体积之间满足如图3所示的关系,分小组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写出HB电离方程式,分析其溶液中可能会有哪些离子和分子?
问题2:两酸在稀释前,哪个电离度比较大?哪个物质的量浓度比较大?
问题3:取0.01 mol/L的HA溶液5 mL,向其中加入V mL水后,溶液的pH如图3,求V的值?
问题4:取等体积的两酸溶液,接着分别加入等足量且大小相同的Zn块,试分析,那种酸容易反应时产生H2速率较大?产生气体又是哪种多?
问题5:若因某一条件改变,使得αHB增大,如下正确的说法有()。
A.cHB一定增大; B. 溶液的酸性一定增强; C. 溶液的温度一定升高;
D. B-总个数一定增多;E.溶液中cH+与cB-的乘积一定不变;F. cB-/cHB可能增大。
进入初三后,我们接触了一门新的学科--化学,那么,对于这一新的科目,我们应该怎样学好呢?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首先要有兴趣。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兴趣,只有你感兴趣了,你就会自己努力地去学。那么怎么才能对化学感兴趣的,首先是老师的实验要自己好好看,其次,课下可以去做些家庭小实验,最后,自己可以去搜索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所以,我们尤其要记住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
要学会做笔记。初中化学很简单,但是内容很杂,必须要在课堂上认真做好笔记,同时,课下要花时间去背诵。
要有自己的错题本。把自己在平时作业或考试中遇到的一些重要的错题记录下来,可以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黑色记录题目,蓝色记录解题过程,红色记录解题关键点。
除此之外,化学方程式也是化学科目的一个重点,我们需要看看记住化学方程式的原理及其相关实验。
我们在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有时过一阵子就会忘记,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复习。
化学的知识在初三是比较零散的,所以,我们只能采取复习的方法来学好初三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分组实验,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记熟。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因此大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不过在记笔记时,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对于化学的知识点,哪怕是微小的知识点,我们也应该重视,及时完成相关练习。
选好一本参考书。学习不能只学理论,还是要通过习题来巩固,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选一本参考书。学习好的可以选一本习题较多且难度大的;学习不太好的可以选一本有讲解且习题不是太难的。
化学实用性极强,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初中化学复习建议考生应该跟着老师的步子走,因为老师会把时间安排得很清楚,不会浪费时间。认真听课很关键,只有认真听课才能领会到老师的精华,才不会落后于老师的时间表。
考前一个月,考生不要再大范围地做题,做题要有针对性,以便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并想办法克服。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考生在最后这一阶段没必要再拔高自己的成绩,应该查补知识点和学习漏洞,适当做一些难度小但灵活性较强的试题。学习成绩差的考生应该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力求保住60分。
学生要特别注意协调化学和物理的关系,要把物理中的密度、电流强度、伏力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平衡,否则就会出现偏科现象。
因为难题一般出现在单科试题中,而不是出现在综合试题,所以考生在最后一、两个星期应多做一些难度不大的理综试题,以熟悉综合题的形式。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推荐课前预习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目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复习其实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巩固所学知识。
认真观察
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察力。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图形关系与自然界数量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更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语文的写作训练自是不用说。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微博]可以先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经常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孩子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
关键词: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所谓的学习困难生,其实除了一小部分是智力问题外,大多数是由于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造成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在转化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过程中,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阐述。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格外喜欢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和自身的个性特征,吸引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应该学识渊博、平易近人、语言幽默、热爱生活。最不喜欢的语文教师动辄布置大量作业、讲课刻板、高高在上、缺乏幽默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就必须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民主平等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切忌把自己看成是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的领导者,动不动就无端训斥、漫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因为这样的做法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学习困难生。因此对待学习困难生,尤其应当倍加关怀、真诚帮助。再次,语文教师要注意教学的情感感染力。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而丰富的情感感受。反之,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
二、发挥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活的艺术,尤其是内涵丰富的语文教学。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艺术的手段,以激发学生特别是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的言行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文彩。有的老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愿听,也乐于听,且意味盎然;有的教师讲课语言干巴巴,照本宣读,或者语调平平,口头禅特别多,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不愿意听,也不想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和魏书生老师的课之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了教学语言的运用,整堂课是幽默风趣,文采飞扬。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在愉快之中迅速掌握知识。
其次,用好教材是一门艺术。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意愿,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小说《心声》之后,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心声,或者谈一谈对小说中涉及到的教育现象进行评价。在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之后,可以请学生谈谈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启迪等。这样的问题,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也变得非常简单,他们完全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提高他们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第三,鼓励学生也是一门艺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相反,如果教师提问的问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他们就会逐步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