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打样实训总结

打样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打样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打样实训总结

打样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印刷色彩管理在印刷专业课程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印刷色彩学、印刷工艺、印刷原理、制版和数字印前等课程为先修课程,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印刷色彩管理课程。但目前由于高职课程中很多色彩管理课程局限于几个孤立的实验,以至于高职学生学完后不懂得色彩管理有何用处,觉得课程较难。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课程的要求,重点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动手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达到能做的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制作和使用设备特性文件。该课程必备的模块如下:色彩管理的基础知识、扫描仪的色彩管理、显示器的色彩管理、数码打样系统的色彩管理、印刷机的色彩管理、印刷常用软件中的色彩管理、数字印刷机的色彩管理。如果课时较多,可以增加数码相机的色彩管理模块。如果课程开始时,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可以适当的增加色彩学的基础知识(颜色的形成、颜色的视觉理论、CIE标准色度系统、测量仪器的使用等知识点)和印刷标准。

但课程中对于单一模块的训练还不足以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解色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需要在课程后面的实训课程中来一次系统的色彩管理应用,建议可以做一个印刷综合实训,一次的流程中完全不使用色彩管理,而同样的作品从头到尾应用一次色彩管理,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色彩管理的作用以及色彩管理的系统化,这样色彩管理课程才能真正把从印前到印刷多个环节整合起来。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色彩管理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有配套的软硬件来支持完成整个色彩管理的实施,所以理论与实践需要同时进行,实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且在高职教育中强调实践,所以该课程一般需要在对应的实训室进行开设。且至少对半的时间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练习。通常,由教师进行演示,学生在观摩中学习,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一般建议每个小组人数不要太多。实操后要独立完成实训报告,达到对实训过程的回顾与总结

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多数不高,建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任务驱动式,多开展互动式教学,适当的提出或布置一些课后内容,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达到对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3 其余的几点建议

1)该课程需要配套的软硬件支持,应各高校建立的色彩管理实训室各不相同,所购软硬件不同,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对应教材很难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建议开设该课程的院校自编教材或自编课程指导书。

2)要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加大实训室投资。实训室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如果没有对应的设备,学生根本没法直接动手,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个模块的内容就相当抽象,很难理解了。而且,色彩管理环节的实训所用耗材费用较高,所以开设该课程一定要保证实训环节的经费。

打样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 教改 技能 培养 人才

一、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

以工学结合职教专业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职业学校提高学生技能重要的是师资、设备、实习三个环节。为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学校搭建了三个平台。

1. 项目教学为手段的实训平台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项目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加强职教师资技能培训也是“做中学”的职业课程教学过程。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演示讲解、典型引路、专题研讨和单兵教练、骨干培训、分层推进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边做边教”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边做边学”地学会课程教学设计,实现“做、学、教”相结合,注重实效,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学会“做中学”,在课程教学中实践“做中学”,也保证学生在“做”中培养和提高能力。

2. 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研平台

为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以服装某一项目教学内容为载体,针对同一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采用一课多构,同课异人、集体备课等,对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性教学,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形式有:说课、上公开课、上研讨课、上引路课等;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促使教师反思,在反思中进行总结,在总结后全面提高教学能力。

3.校企合作为导向的交流平台

我校采用的服装项目教学包含了服装CAD设计、打板、裁剪、服装缝制工艺等。教学过程中以一个个的项目导入教学,开展较为系统的从理论到实践各个环节的学习,为此,对现有的专业教师结合下企业实践这一环节进行方向性培训学习,使每个服装教师掌握一门较为精通的技术。学校正在开展校企合作为教师深入企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搭建平台。

二、理清服装专业课改的整体思路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不断强化课程意识,建立职业教育课程不断创新的有效机制为新课改的整体思路;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为服装专业课改的基本思路;结合服装专业特色,以前校后厂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企业和学校深度融通,基于服装企业工作过程构建集职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对我校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

三、构建服装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

1.构建以教学项目为载体的“核心课程”主干体系

“教学项目”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内容包括该项目所需要的相关实践性知识和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实际操作与练习等内容,旨在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新思路。“教学项目”将原来的学科型课程组织形成调整为项目型组织形式。如服装专业《服装结构设计》新课程中按照生产一线的要求,设计了16个“教学项目”:服装款式图绘制、服装CAD设计、服装打板、排料、辅料、裁剪练习等。

2.明确以循序渐进为原则的“核心技能”培养策略

学校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高一年级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基本功训练,高二年级开始实施项目教学,先明确项目标准,然后服装样板制作,再是工艺制作。内容安排上,先基础后扩展,扩展内容较灵活,款式变化较新,要求与市场接轨

我校的服装专业课程主要有:服装绘画技法,服装设计基础,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制作等等。这些课程对应了服装设计与制作技术技能的培养过程,而它们都应该与企业的项目任务紧密联系。例如在我校服装工艺制作课程的标准化目标课程教学和管理方面,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中对于各个年段的具体要求,定时、定人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的课程教学和课程管理,并进行达标考核。它一共确立了八个基本技能目标,即:1.手工针法,2.女裙,3.男西裤,4.女衬衫,5.男衬衫,6.茄克衫,7.女西装、8.男西装,9.男大衣,10.女大衣。这些技术技能目标既要符合教材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应当与服装企业的各款《工艺制单》的要求相联系相符合。课程模块的标准化目标教学和管理如果能很好地与服装企业的项目任务(特别是不断更新的项目任务)相融合相联系,就必然会给课程改革注入新鲜的活力,会给课改带来具体的、实质性的变化。

四、开发服装专业的校本教材

加强校本教材建设,促进反映企业的主要生产环节和工艺的校本研究,这是由以实践为主体的课程内容与形式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为此,学校提出了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实行项目化、任务化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并编写了《服装专业学生技能过关标准》校本教材,该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用人企业了解企业生产需要,学校每学期对过关项目进行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从设计、打板、生产工艺单等各个环节的学习与实训。加强学生从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到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的提高,并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开发中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课程目标明确

以校本教材安排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的导向,使学生具有审视服装平面款式图的结构组成、各部位比例关系和具体尺码及分辨结构可分解性的能力。具有能根据工艺单打样的能力。熟练运用各种缝纫设备设备,打板,掌握成衣制作,掌握服装产品质量检验要领。

2.教材结构合理

教材由服装理论基础知识、基础项目及拓展项目三大部分组成,每个项目包括样品原样、项目操作流程、课后作业三项内容。

3.教材特色鲜明

打样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 服装打板与车板 四个转变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色的示范性课程。《服装打板与车板》是我校服装专业的主干课程,在2007年被首批确定为湖南省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师资作为课程建设的切入点,实现了四个关键性的转变。

一、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定位,学生的就业岗位实现了由“劳务型”向“技术型”转变

近年来,我国服装企业发展方向已由追求规模效益的成本路线转向谋求高附加值的效益路线,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产品的品牌和知识技术型,因而,服装企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而文化层次较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服装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培养大批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主要由中职服装教育来承担。我校服装专业在充分调查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要求,制定了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为:能从事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CAD制板放码员、跟单员、质检员等技能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此,《服装打板与车板》被确定为本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

服装打板即打样板,服装车板即做样衣。《服装打板与车板》将中职服装专业原有的《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缝制工艺》两门专业课合二为一,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对服装打板与车板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服装工业制板、服装成衣制作的专业知识和必备技能,为今后从事服装制板、样衣制作、CAD制板放码、跟单等工作打下基础,积累实践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

《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教学目标直接指向服装企业多个技术岗位,提升了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层次和再就业的能力,学生的就业岗位不再是简单的流水线操作工,实现了由“劳务型”向“技术型”的转变,符合高速发展的服装行业用工岗位的需要。

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由“独立分散”向“优化整合”转变

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不能把他们分开。我们将原有的《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缝制工艺》两门独立的专业课合并整合为《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编写了《服装打板与车板》校本教材。合并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服装设计定制工初、中级的考核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按职业岗位的作业流程将服装结构、制板、工艺等知识和技能要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重点的技能项目配写了实训指导书。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每一模块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几款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品种的打板与车板为技能教学与实训项目,分阶段确定知识、能力、态度三个层面上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职业知识、岗位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呈螺旋式上升。

《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还结合服装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发展,将《服装CAD》教学整合在课程之中,组建了能将电脑绘制的样板按1∶1输出的CAD制板室,让CAD教学与《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真正地结合在一起,提升了课程的科技含量,拓宽了学生的技能项目。

三、师资从“理论型教师”向“企业技工和现场专家”转变

精品课程建设还要求有一支师德崇高、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实践能力强、梯队合理的“双师型”、“创新型”师资队伍。《服装打板与车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决定了课程的主讲教师既要有相应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恰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服装专业教师所缺乏的。我校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从校外实习基地常年聘请技术员作为现场专家指导教学;(2)每位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学习,鼓励参与企业的技术工作,并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带到教学中;(3)实行“双师证”,给教师施加压力和动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到目前为止,本课程团队的80%的教师取得了“双师证”;(4)组织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规定在每年发表数篇有质量的教研教改论文;(5)鼓励教师建立专业教学工作室。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课程的主讲教师具有双重素质。

四、教学模式从“封闭的课堂”教学向“开放的课堂”教学转变

《服装打板与车板》属于技能培养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从“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开放式”教学转变,就必须淡化学校与社会的界限,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淡化学生与劳动者界限。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首先,是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广泛实行项目式教学法,在企业现场专家的制导下,我们将《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的三个模块的知识和技能要点与典型的服装款式结合起来,从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制板、服装工艺流程、服装成品制作、服装质检等诸方面,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编写教学与实训指导书,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教师示范、学生实习操作、交流讨论、巩固创新、总结的顺序组织课堂教学。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法,有效地掌握服装打板与车板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另外,我们还以项目教学法为切入点,正积极探索如何将工作室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以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在教学手段上,要求100%的主讲教师能熟练使用富怡服装CAD操作软件,服装打板的课堂教学,有80%的教学内容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其次,是实习实训模式的改革。具体做法是:(1)建立了由校内教学实习、基地生产实习与毕业综合实习组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链。根据课程教学模块的技能目标,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将校外顶岗实习分别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五学期,改变了多年来沿用“2+1”模式。(2)建立和完善实训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在参考国家服装设计定制工初级、中级考核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制定了《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实训大纲和考核大纲,《服装打板技能实训与考核方案》、《服装车板技能实训与考核方案》、《关于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专业开展教师技能教学考评的方案》。课程考核分两大部分进行,一是平时的教学考核,教学考核分学期、按模块进行。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考核。二是对学生毕业考核,实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制度,要求有90%的学生必须获得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证书。这样既突出课程的技能教学,又规范了课程教学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职业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在创新、重在实践。《服装打板与车板》课程作为省级精品课程特色鲜明,它所起到的示范作用必将对其他课程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打样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实践教学;市场

在学校的平面设计教育教学中,平面设计课程并没有详细而明确的分类,目的只是为了要与学生毕业就业有一定的联系基础。但是在现在教育大环境下,重于书本理论与课堂而忽略实践操作的现象屡屡发生,从而会导致学生的就业偏差。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了解市场,明白与客户之间沟通,让学生去参与到实际的设计情境中。

在社会上对于新进员工公司也都会进行岗前培训与指导。因此,我们将如何根据中职学生的特征,从实际出发,构造出一个能撑起校园、社会、市场运作的良性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获得基本的知识和他们的实践和就业挂钩,使学生能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更能适应工作环境,这是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师的专业教学必须面对和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

1 明确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播教育,更是给予学生一技之长的技能教育,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特长是教学的重点。与大学模式不同的是,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的培训不是一味地追求创新与设计的思维模式,而是培养可以快速地进入状态,以一个熟练的美工或平面设计制作的专业人员的姿态迅速进入状态。因此,学校的教学环境应该对平面设计从业人员的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仿造,建立平面设计培训基地,配备扫描仪、打印机、激光打样机,塑封机和其他训练专业设备,让学生平时的作业作品与项目可以通过实验室的设备来实例应用。与此同时,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宣传工作中,在各种活动会议中展示专业技能。例如各种欢迎标语横幅、海报、宣传册、招生简章、名片、贺卡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老师还可以以工作室的模式在外承接各类平面设计的项目,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做到让课堂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操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2 开展平面设计教学实践基地

所有的设计学科,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应该是由用人单位、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这个体系。首先,学校应该与设计公司,各大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把他们视为一个长期的教学实践基地,实例教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把现下平面设计行业的经典优秀案例融入课堂之中,通过演示、实际操作等,使学生在课堂上实践,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教师应根据目标的能力进行课程改革,并使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课堂上应提供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文化气息的专业优秀案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好的设计作品,明白什么是社会的需求,让学生的设计思维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对于不符合当今设计理念的案例与不符合现下潮流的案例应当让学生知道,重点是将企业、公司的平面设计项目的带入教室,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加个人或集体项目,在完成实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能及时补充知识的缺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实时呈现出教学的效果。

所有,我们主要是以平面设计课程与社会和市场的结合作为切入点来作为学生的课堂模式。

3 由市场需求决定设计的风格

在平面设计的学习培训的过程当中,学生对市场的了解是不清晰的、局限的、片面的,就以经典案例,中国联通的标志为例,学生看到之后会发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的标志喜欢用红色跟中国结之类的传统文化元素,而没有使用科技感十足的元素出现呢?”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起到一个引导的重要作用,首先要让学生同类对比中国国企的各种标志,再通过标志的形式、色彩、元素等特点,让他们发现中国国企标志所存在的共性与个性,最后通过纵向对比、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中国红编织成的“中国结”,完美融合了中国元素:热情、奔放、活力;象征着团圆、幸福、吉祥,体现了一个活力十足的创新型的企业形象;而由水墨黑书写的“中国联通”,则体现了企业的包容力与凝聚力;而亮丽的中国红和传统的水墨黑的搭配,给人以稳定、和谐且具有张力的视觉美感。中国结与传统水墨书法的相结合更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与文化,这种民族认同感并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中国民族的文化一个共性。共性多,认同的面就会宽,这是长期以来经过市场考验的结果。不过,让学生知道这些,并不是支持学生在设计的时候,不去求创新与变化,是让学生明白创新和变化应该是为公众的审美和市场服务,不被市场接受与支持的创新是失败的尝试。在经过周密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后,在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要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设计中,从而不管不顾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让学生充分的调查、了解市场过程中去理解去分析,这样才能做出使自己设计作品和适应市场需求。

4 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教学基地

企业需求的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使校企合作,无缝对接。引入企业项目,将企业项目导入课堂教学作为案例研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实习,体验企业管理模式和工作氛围。平面设计的学生也应该充分利用暑假时间进入广告公司实习,不去刻意追求多少工资,而是要从设计工作中虚心学习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公司的设计项目。通过实习,可以联系高级设计师、行业专家,了解最新的平面设计趋势和趋势,并可以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通过企业实践,学生可以更早进入社会,更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条件,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面设计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实践中,教师只要用心去教,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学生认真学习,善于学习,实践和交流彼此之间多一点,更多一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平面设计将会形成良性的发展趋势,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道路变宽。

参考文献:

[1] 杨泽琳.浅析平面设计的教与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9).

[2]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 赵特.关于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建设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相关期刊更多

今日印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刑事技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新闻出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