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网络生活

大学生网络生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网络生活

大学生网络生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生活 网络失范 价值观

[作者简介]董文武(1980- ),男,辽宁阜新人,辽宁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辽宁 鞍山 11405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53-02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荣辱感的一种思想教育,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中尤以大学生为主,他们在享受网络给他们学习生活以及娱乐休闲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承受着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网络的虚幻性以及社交的虚拟性让他们对社会现实产生了背离感。因此,如何减少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消极影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新课题。网络伦理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进而构建良好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手段。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网络伦理道德失范行为指的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所发生的违反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按照行为危害程度和性质可以划分为网络失德、网络违法、网络犯罪等不同等级。具体而言,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道德伦理价值取向错位,个人思想价值观发生扭曲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信息环境体现出更强的开放性,这成为道德观念交叉和文化冲突的根源,在这种网络环境下,不同的文化理念、道德行为准则的冲突在网络世界中并没有正确的衡量标准。如针对社会热点事件而引发的网民大讨论中,各种不同意见让他们失去了对问题真伪的辨别能力;再如针对微博大V秦火火炒作的郭美美炫富事件以及诋毁名人声誉等一系列网络事件,让很多大学生信以为真。这对生活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二)陷入网游世界难以自拔,校园突发暴力事件屡有发生

网络的发展使时空距离大大缩短,终日沉迷网络的大学生屡见不鲜,很多学生对网络的痴迷程度远远超过对学习的专注程度。终日沉迷网络会使他们的社交圈日渐缩小,久而久之,他们内心的孤独感会逐渐凸显。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而言,迷恋网络游戏能够满足其好胜心和好奇心,这种虚拟的世界能够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优越感,使其在自我陶醉中无法自拔,由于网络环境与生活实际有强烈的反差,他们对社会现实渐渐疏远,近年来有些学生因学习压力、感情受挫等原因而选择自杀的现象屡有发生,对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沉溺网络虚幻世界生活,对社会现实生活产生疏离感

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两个环境中同时出现,现实和虚拟的转换对人的行为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如果这一转换过程不能加以控制,就会出现转换失调进而导致人的行动变异,最终导致心理失衡和生理失调。严重的就会出现沉迷网络、网络孤独症和网瘾等心理疾病,这一新类型的心理疾病被称为网络综合征。

此外,大学生由于心智尚不成熟,如果在网络世界中获取更多的成就感,则必然会痴迷虚拟世界无法自拔,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网络生活中,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选择用网络手段进行发泄,如在面临就业、感情、金钱等压力时利用网络麻醉自己,怨恨社会的不公等。用虚拟的网络取代现实生活来证实自己的能力,导致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严重匮乏,使个体行为脱离了现实生活,社会责任感的丧失使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大打折扣。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因素

(一)西方思潮强势攻击,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辨别力

民主和自由是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这对我国大学生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学生在大学学习中会接触到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多种先进思想,由于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全面,很多学生对外来文化产生好奇心,在这种心态影响下,他们慢慢地陷入这种思想文化的“侵蚀”,慢慢接受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因此,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会造成部分学生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不满情绪高涨,不能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盲目地欣赏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形式。

(二)信息垃圾泛滥成灾,大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冲击

当前各类网络信息垃圾的肆意传播,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黄色信息泛滥,让很多大学生沉溺于这些不健康的信息中不能自拔;再如暴力信息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等方面的信息影响,使他们走上犯罪的深渊;等等。另外,我国大学生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自控力差、心智不成熟导致面临垃圾信息时难以辨别真伪。如在使用聊天工具时,收到虚假中奖信息却不能及时鉴别出这是一种诈骗手段。还有部分学生难以抵御的诱惑,既损害了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网络法律意识淡薄,网络犯罪案件与日俱增

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大学生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因此成为制造传播电脑病毒的主力军,利用这种高技术犯罪形式窃取他人的信息资源。第二,黑客骚扰。黑客在互联网中具有很强的破坏力,而目前我国黑客的主力军是大学生群体。他们依靠较高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成为我国黑客群体的主体,他们入侵政府、企业乃至私人的电脑盗取他人的私有信息,或者对网络上的企业信息进行破坏,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三,侵犯他人隐私。部分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盗取和破译他人的网络账号密码,破解他人的电子邮件、远程访问他人电脑窃取私密文件,或者利用网络散播个人私密信息,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第四,诽谤攻击他人。有部分学生利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对学校管理层、教师以及同学进行诽谤。

三、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行为的路径及方法

建设高校网络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全方位的立体空间网络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体系。因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一)构建高校德育机制,运用网络资源构建高校德育教学体系

传统思想教育大多在教室、板报、图书馆等实际环境中开展,网络环境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即在虚拟化的网络社区中开展教育,具有覆盖面广、隐私性强和管理水平高等特征,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网络德育教育已经不再适用。由此可见,道德规范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已经丧失了发挥功能的依托设施。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充分思想认识,特别是如何通过网络手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并将其作为基本的职业技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推进高校网络德育。

(二)培养是非辨别能力,提升高校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

“慎独”是个人道德行为的一种理想境界,“慎独”指的是在没有外部监督情况的强制下仍然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没有完全形成,其思想观念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因此只有提高高校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以及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评判能力,才能树立其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对各种西方思潮做出正确的判断。

要重视对大学生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培养信息文化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通过长期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文化能力和互联网技术,促进文化培养机制常态化,提高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培养信息搜索能力。高校可以将德育课程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上开展,提高大学生互联网技能的同时也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利用多种媒介向大学生介绍信息检索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信息管理习惯。

(三)因网施教整合资源,强化信息技术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化的作用

首先,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可以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功能,提高大学生获取各种有益社会信息的能力。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大学生鉴别和寻找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从而与时俱进,加快自我素养的完善。高校要定期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解当前互联网信息发展特点和现状,找到适合提升自身信息获取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开设相关的公开课程,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大学生熟悉和掌握信息搜索和提取方法,善于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来获取目标信息。可以将一些常用网站介绍给大学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其次,培养学生的信息文化素养。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够实现,且要求建立长期系统的培训体系,通过常态化教育方法和手段,来不断充实大学生的信息文化和技术,加强和提高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信息搜集和学习能力;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设各种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网络修养的教育;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向学生介绍信息合作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管理习惯;要结合高校德育教育特点,不断提高网络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提高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灵活性和现代性。

总而言之,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若长期在网络中陶醉,将逐渐丧失能够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应在学生进入校园伊始便展开相关的教育活动,以负责的态度为学生讲解网络中的恶性诱导,使其对虚拟环境内的道德低下行为产生抵制心理,培养学生基于网络资源学习之上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白江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

[2]曾艳.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2).

[3]简福平,陈旭.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4]李伦,李军.中国语境下网络内容规制的伦理问题[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李丽华.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外化的辩证关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6).

[6]汪少波.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与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

大学生网络生活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network lif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life to students' belief and its presenting features, and then pointe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positive life belief from enhancing dominant belief influence,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use the network,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pening the network literacy project and other aspects.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信仰;影响;特征;对策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life;belief;influence;characteristic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313-02

0 引言

信仰,是个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生活的前途与命运以及人生的状态等的最高信念及坚持,是价值观念在人生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它不仅解决“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更要回答“人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负载着时展希望的群体,大学生群体有无信仰、他们的信仰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作为第四种媒体的互联网强力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当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诸多奇迹。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掌握着最新知识和技术的年轻群体较早也较频繁地使用这一新兴的信息技术。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它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乃至一种生活方式,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大学生生活网络化的今天,如何看待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如何发挥网络平台的积极引导作用,应对相应的挑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1.1 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带来认知的弱化 大学生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其所获取思想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网络生活中获取的海量信息和多渠道咨询一方面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带来便利,给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另一方面却也容易给社会经验尚浅、人生阅历不足的他们带来思想上的混乱。“信仰需求”是对信仰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的产物,大学生倘若对主流信仰的认知混乱,对社会价值、人生价值认识模糊,就会出现精神世界的荒漠化和信仰需求的边缘化。

1.2 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带来情感的淡化 网络生活吸引着处于情感叛逆期的大学生,他们在网络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独立空间,可以在网络中随意伪装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形象,表达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宣泄现实生活中无法宣泄的心情。但大学生一旦过多的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的情感交流中,必将造成作为一个社会自然人的社会功能缺失,这种缺失具体体现在:生活中沉默寡言、不善言谈、显出一副冷漠姿态。其后果导致他们逐渐远离社会实践,人际关系疏离。情感是信仰产生的心理基础,为信仰的强化与扩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凝聚力和驱动力,情感的冷漠势必造成信仰的缺失。

1.3 享受生活便捷的同时带来意志的退化 网络的便捷性,虽然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利用信息的效率,使他们可以随意在网络上读书、评论、娱乐、游戏、交友等,可以花比以前更少的时间和成本获取更多的信息。在得到现成知识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一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免疫力,容易养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大学生长期被这类不良思想所浸染,如果思想上辨识不清、意志不够坚定,将如同“温水中的青蛙”,渐渐丧失自律和自主的毅力。虚拟空间中他律与自律的缺位,容易使一些大学生处于信仰的游离状态。

2 网络生活方式下大学生信仰的特征

2.1 主导信仰权威性下降 在进入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虽然是大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蓝本,但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对作为中国社会主导信仰――信仰的坚定程度大不如从前,其主导地位和权威性日益被削弱,信仰对当今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仅仅的是为了应对一张考试试卷。

2.2 信仰多元化 当今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信仰争夺战已经开始。青年是各种信仰争夺的对象。网络时代是一个思想活跃、观念更新、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西方文化殖民主义者利用网络文化的平等、公开、全球化的特征实施其“文化帝国主义”“网络文化霸权主义”的野心,大肆将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所谓“自由”“平等”“民主”的“普世价值论”向我国推行,这些形形、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使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取向面临“多元价值”的腐蚀。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直接导致少数大学生信仰根基不稳、徘徊不定,面临着被侵蚀的危机。

2.3 信仰功利性 网络生活相较于现实生活诸多的约束条件,大学生身在其中感受更多的是自由。缺乏约束力量规制的大学生容易滋长个人主义的意识倾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建立信仰的时候更多的是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的,虽然同样注重理想和追求,但更加注重现实和功利,他们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价值目标日趋功利化、世俗化。

3 网络生活方式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分析

3.1 增强主导信仰的影响力 虽然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却日渐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失去其权威地位。主要原因是其影响力不够,影响力不够的原因是对教条化的理论缺乏精确而又通俗的解释,不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同。网络平台是滋生各种思想的温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复杂多变,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对此有精确通俗的解释才能被大学生所认同,才能增强其影响力,进而才能被接受,最终确立为行为指南。

3.2 提高教育者网络使用能力,做好全面引导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盛行的时代,高校教育者要增强自身使用网络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寻找正确的人生信仰。一方面,教育者要对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网络文明意识;另一方面,教育者必须紧跟大学生时尚步伐,深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积极开展网络实践。网络平台的大量应用,开辟了教育者与学生交流的新渠道,并为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的看待分析问题,学会用的观点和方法处理问题,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造了条件。

3.3 开设大学生网络素养专题课 学校可以把大学生网络素养专题课纳入大学生入学教育、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大学生网络素养课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弱化、情感冷漠、信仰迷失、沉溺网络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辨别、判别能力,增强抵御网络游戏的诱惑和黄色信息等不良信息腐蚀的免疫力,指导学生开展网络活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互有短长,各有利弊,教育者要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联动局面。

3.4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使大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实践中追寻真理的脚印,增强对真理以及信仰的理解和认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培养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情操。激发大学生进一步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仰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梅萍.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困惑看信仰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大学生网络生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上网;人际关系;解决方式

大学生上网方式以电脑和手机为主。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了当今最时尚话题。根据调查来看,大学生手机的占有率达到99.09%,电脑的占有率达到79.21%;超过90%的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主页和邮箱,大学生网络资源的使用率非常高。并且由于手机上网上网费用低,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使得大学生几乎是百分百地使用手机上网。最近对常州高校进行了一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发现手机上网率达到了93.7%。因此在大学校园内就出现了“万人低头玩手机”的现象。但是成为“手机控”的大学生中仅有7% “把手机只当成一种通讯工具”,有几乎六成的人认为手机上网比电脑方便。在手机上网经常使用的项目的调查中,基本的人际聊天功能区域,达到了调查人数的85%,其次是通过手机网络浏览资讯和新闻,占65%。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手机上网发微博的潮流也在日趋盛行,占到45.6%。聊天、资讯和微博成为手机上网的三大功能。

1、手机上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虽然存在着消极影响,但积极作用是主流。网络时代极易让大学生淹没于其中,大学生在对高新技术做出迅速反应的同时,也陷入一系列的人际交往之中。他们中的一些逃避现实,不愿与人交往,缺乏安全感,心理疾病增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现今的大学生基本上为独生子女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使得他们往往崇尚独立、自主的个性,使得他们更多地在网络中寻找寄托。同时,由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手机上网上,以至使自己淹滞在数字化的空间里,从而形成一种心理错位和行为失调。

本次调查发现,长时间上网导致某些大学生冷漠、孤僻、不合群、缺乏责任感等一些心理疾病。更有严重者,导致网络心理障碍,如情绪低落,睡眠有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力不足,自我评价降低,社会活动减少等等。这些心理障碍的结果就是导致少数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放弃学习,不想与人交往等。

并且由于匿名性而隐去了身份,许多现实社会中的规范、规则、道德在虚拟的世界中冻结,这样就给自我控制能力尚且不足的大学生提供了恣意表现自我、放纵自我情感的平台。在本次调查中,42%的大学生并不认为网上撒谎是不道德的,53%的大学生基本同意偶尔在网上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26%的大学生基本同意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无所顾忌。可见,网络交往中人的主体感减弱,使人容易忽略自身行为的后果,降低交往中的责任感,忽视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的礼仪和规范。

2、手机上网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

手机上网对高校课堂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为改善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带来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

手机上网可以延展教学内容。课堂的教学因时空限制,其内容和信息量有一定的局限,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手机上网的便捷性为教学服务,比如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的设计、重点难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或是教师自己的MSN、博客、班级论坛、QQ群,学生也可以利用手机上网,随时查阅和理解老师已经放到网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查缺补漏。手机作为网络终端能够发挥个别化和交互性的特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当然,手机上网对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其隐蔽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在上课时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浏览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同时它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老师往往以启发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但学生手机在手,习惯用手机上网搜索信息而不是经过主动的思考。

3、探索手机网络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通过手机上网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希望能在高校建立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机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即探索建立一种学校、学生、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模式。

对高校而言,要加强管理,积极营造良好校园网络环境。高校应紧跟时展潮流,创新校园文化传播方式,通过QQ群、博客、微博等平台使传播方式多样化,并深入到学生中间。如可以借助微博这个强调互动的新型网络平台,加强校园微博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微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微博了解学校学生工作动态,并对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高校还可以主动定点向校园内的手机一些信息,引导学生对某些社会事件或热点问题的看法,实现到其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校园网应充分发挥大学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特点,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根据大学生发展的特点设立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版块。如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有关的内容。还可以在网上建设一些优秀社区,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的人格、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搞好网络心理咨询。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大学生更愿意说出心里话。同时由于网络的时空较大,更便于进行心理互助和多样化的心理知识普及等等,从而使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所出现的心理障碍能及时得到解决。如开辟特定的交流版块,主要是面向于大学生、老师和长辈,交流彼此的想法、意见。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如对生活、学习的感受,对父母的看法、意见,自己所承担的压力等等心里话。而长辈们也可以在版块中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从而使双方在交流中解决本来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促进互动,缩小代沟。

对学生而言,要合理利用,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存在着“使用时间长、涉及领域窄、消遣娱乐为主”等特点,必须要对其加以积极引导。高校学生要通过手机网络提供的各种途径,拓宽自己的人际面,同时在平时的使用中积极利用手机网络的优势下载学习资料及软件,并利用手机网络多了解时事新闻和社会动态问题,以及与大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

大学生网络生活范文第4篇

1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特点的对比

1.1 网络环境的特点

网络环境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网络环境提供的是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平台:

(1)虚拟性。虚拟性是网络环境最突出的特点。网络交往的实质是人机对话,是一种“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很多交流者并不需要了解对方的来历,只要情感得到了表达,不管对方是否认同或理解,网络的作用即得到体现。这是虚拟性带给交流者的便利之处。

(2)开放性。毫无疑问,网络环境是开放的。每个进入网络的人,都可以享受这个空间的资源。网络的出现超越了空间限制,消除了地域的限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的领域。开放性带给交流者的好处是:能增大人际交往的范围,情感表达的机会变多。

(3)平等性。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人际交往及情感表达总要受到某些社会条件的限制,主动的一方总要为自己的主动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而对于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人们摆脱了身份、职业、时间、空间的约束和国家、地域的管辖。同时,人们也不用在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种族肤色等各种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差异和不平等,网络环境中的双方都不用考虑彼此的现实利益,也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4)低成本。低成本的意义有两点:(1)金钱成本小,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礼尚往来,网费可以忽略不计;(2)时间成本小,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你可以同时和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

1.2 现实生活的特点

现实生活是由我们活着期间所做的每一件事组成的,虽然网络环境是一个适合交流的平台,然而现实生活的某些特点却决定了网络环境是无法取代现实生活的:

(1)直接性。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是直接的,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书信、电报、电话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具真实性,更能增进彼此的情感,在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使其情感得到更正确的表达。

(2)具体性。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要求交往双方都必须在场,通过言谈举止等多种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实现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增进了解的目的,这是一种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全面的、封闭式的交往和情感表达。正是这样一种直观具体而完整的感受,使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得到很好的交流,使人能够感受世界的真实,有利于增强人际间的情感,提高交往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服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从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比较

现实交往是通过文字语言和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眼神等)的交往形式,以交流思想和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的人际关系的互动活动。这种交往形式是直接的。

网络交往是伴随网络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是指在网络上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交流介质,是一种人际间的符号性精神互动活动。这种方式在本质上是“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双方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

(1)交往过程的比较。从人际交往过程看,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是源于人的内在需要,它是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而网络环境也就是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是伴随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仅有3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惊人。

(2)交往动机的比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通过竞争和合作,交换信息和资源、交流情感,达到信息和资源共享、情感共鸣的目的。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则主要是以减轻压力、克服孤独、获得支持、情感交流、发泄等为目的。

(3)交往角色的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双方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客观存在的主体,双方都有特定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双方的交往是直接的、符合一定社会角色、平等或不平等的交互关系。而在网络环境中,交往双方的身份是虚拟的、多样的。

3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情感表达途径的比较

3.1 网络环境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其他群体有很大不同,既非完全的校园生活,又非完全的社会生活,因此,他们的情感表达途径也与其他人群有显著的不同之处。根据网络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用的表达情感的途径是博客、校内人人网、BBS、QQ聊天和E-mail,他们通过这些途径来交友、交流思想、表达看法等。

3.2 现实生活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人类都是朝着社会化方向改变自己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技能,更要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包括面谈、聊天、电话、书信等方式。这些方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4 正确引导大学生情感表达的方法

即便网络中的人际交往能解除现实交往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网络交往带给现实交往的冲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这势必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所以,让大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人际交往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情感表达进行正确引导:

(1)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加强信息的过滤。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网络,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让大学生们接触尽可能多的好的网站,老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多为学生搭建现实交流平台,使得他们的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的过滤,建立网络防火墙,净化大学生的网上环境。

(2)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是大学生现实交往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渗透作用。高校应该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现实交往活动来降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频率。

(3)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疏导。高校应该通过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来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络交往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文明进行网络交往,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加强网络心理疏导。

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然而,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现实交往的意义尤为重要。所以,要通过上述几个方法来使网络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正确化和规范化。只有网络交往得到规范,才能在现实交往和现实中的情感表达发挥协作和指导作用,毕竟网络交往是无法代替现实交往的,网络环境下的情感表达也无法满足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曲智坤.浅谈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高教论坛,2008(3):58-59.

[2] 曹明.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关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8):116-118.

大学生网络生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言行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240-01

“从大学生网络言行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课题组[1]”对新疆教育学院5000余名普专及炒笱辛怂婊餮小5餮胁扇∥示怼⒎锰傅刃问?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回收率为97%。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的网络言行所反映出的我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尤其是课程开设前后对学生网络生活的影响还是十分显著的。

1 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网络言行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虚拟、自由的网络环境中,能否还遵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和讲授效果关系密切。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网络观测等方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网络言行的规范作用

我院部分大学生在接受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后,能对个人网络言行的进行规范。说明52.9%大学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还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还是有24.6%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不遵守言行规范,甚至认为开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一样,没什么作用。

1.2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帮助作用

我院开设的思政类公共课程有一个共性,就是每周都有一周新闻综述这一环节。即,将上一周国际和国内的新闻大事件进行综合并进行简单的讲授,若遇到有重大意义的热点时事还可以加以分析。这对于大学生平时上网关注和查看相关热点新闻都有一定影响。75.7%的大学生都认为课程开设有帮助。这也说明我院进行的一周新闻综述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思政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网站选择同样也有一定的影响。67.7%的大学生都会受思政类课程,尤其是一周新闻综述的影响,关注和查看一些新闻网站并主动关注时事。

1.3 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们平时上网遵守网络道德与规范有约束力

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开设前后对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影响很明显,课程开设后,大学生们上网能基本遵守网络道德和规范的占44.5%,其中25.5%的大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对他们网络生活习惯影响很大,当然还有20.6%的大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意义不大,基本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和影响。

2 归因分析

2.1 区位因素的影响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与印度等八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多公里,是维护我国安全稳定的屏障、向西开放的门户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在我国的战略布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并且周边关系十分复杂。由于新疆与周边国家有相同的民族、相同的宗教、相邻的地缘关系,造成新疆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要求和时代价值的认识十分模糊。

2.2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殊区情影响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新疆不仅是多民族聚居地,而且各种宗教也在这里汇集。与多民族、多宗教相对应,新疆的文化构成体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由于历史原因,各民族文化发展不均衡。见缝扎针的敌对势力和“”分子乘机利用新疆多元文化的特点,伺机从思想上同化、分化新疆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伺机挑起事端,破坏民族团结,造成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教育效果不理想,新形势下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

3 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网络中教育主渠道的功能,推进网络“两课”教学

新形势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手段更好的结合以争取占领更大的网络空间,是现代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加强“两课”教学。尤其是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两课”教学,加强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力。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和引领我院大学生思想。积极开展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引导他们以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引导、教育我院大学生国守法的模范公民,为建设稳定繁荣的新疆、独立富强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3.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上网行为,自觉抵制一些网络不道德行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设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方面的教育课程,进行网德、网风、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和完善网络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大学生们自觉地遵守网络规范的良好人格和健康的网络道德习惯。只有进一步培养了自主选择意识,大学生们才能根据自己的意识去审视、判断各种道德问题,从而做出适合的道德选择。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需要网络法制教育与其并重,引导大学生们树立网络法制观念,完善和健全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尤其是在日常法制教育中,将校园网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进程。学校可以制定符合校园特色的网络法规,开展“文明上网”,倡导学生文明上网。培养学生网络法制意识,使学生自觉控制网上言行,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网络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章剑锋,倪建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重新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