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华兹华斯;我们是七个;语言;自然;童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65-02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湖畔派诗人”之首。在其代表作《抒情歌谣集》的第二版中,他对他的诗歌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一首好诗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是在强大的宁静中追忆起来的情感。他的诗描写和关注的多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诗中的语言虽然看似平淡、朴素,却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
《我们是七个》是华兹华斯于1798年写的一首抒情叙事诗。这首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单纯的孩子,他有力的呼吸,挥舞着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四肢,过着他快活的时光。他真的懂得什么是死亡吗?由这个问题出发,诗人记述了他与一个八岁的农家小女孩的对话,带着读者进入了儿童的心灵世界。
下面就从诗中的语言,诗中的自然和诗中的童心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诗中的语言
尽管华兹华斯的体裁各异,诗体多变,但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清新、隽永、朴素、亲切的气息。这种语言特色不但与18世纪新古典主义者诗人擅用的工整优雅、警句格言迭出的英雄双行体截然不同,而且与同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布莱克,以及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等人也大相径庭。正如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中对诗歌的定义那样,他的诗多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用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语言,故其语言也较为简单,朴素,这使得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晦涩,且简单易懂。
比如本诗,整首诗共十七节,前三节讲述了诗人偶遇农家小女孩,简单的描述了一下小女孩的外貌及穿着,剩下的十四节全是诗人与小女孩的对话。描写小女孩外貌时,简单的几个词“一头茂密的卷发,头发像杂草”、“她就是个乡下孩子的样子,但是她的眼睛非常非常漂亮”,就勾勒出了农家小女孩的特征――外表普通,心灵单纯,美丽。在下面的诗人与小女孩的对话中,更是体现了简单朴素,清新易懂的语言特色。诗人在诗歌中描写小女孩的回答时,先是她“惊奇地向我张望”,而后又是“随口回答”,然后是“回答得又快又利索”,最后是“坚持回答”。这一连串对小女孩语气的描写,简单而直接,却能使读者对小女孩的形象有深刻的认识。诗中语言虽简单,却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二、诗中的自然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又是“湖畔派诗人”之首,他追求浪漫,热爱自然。华兹华斯深受流行于19世纪的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包括启蒙主义运动,卢梭“回归自然”的理论思想以及泛神论,从而使华兹华斯形成了自己对自然独特的认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自然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自然是人类的良师,朋友和保护者。在他的眼里,自然才是真善美的完美体现,才能给人以生命的真谛和领悟。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因此华兹华斯的诗歌无不体现着他对自然的这种情结。
虽然本诗并没有像“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rtern Abbey”那样描述大自然的风景,但在诗中,他写道“She had a rustic, woodland air. And she was wildly clad.”她就是个乡下孩子的样子,胡乱穿几件衣服,一身山野的气息,就是这样一种自然的美,”Her beauty made me glad.”诗人被震撼了。这既描写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又间接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在下面的和小女孩的对话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风景,但是在对话中,当诗人问小女孩兄弟姐妹几人时,小女孩回答道:“我们是七个,两个去了威尔士的码头,两个去了海上工作。”让人联想到浩瀚无尽的大海。在诗人纠正小女孩他们是五个人时,小女孩反驳道:“坟堆看得见,青绿一片”“离我家门口二十步左右”“两座坟相挨相靠”。通过小女孩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逝去的人不再具有肉体,但是灵魂长存,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里体现了诗人“天人合一”的自然情结。只有在大自然中,人的灵魂才得以永生,才能给人以生命的真谛和领悟。
三、诗中的童心
真正优美的诗歌必然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显露。华兹华斯很小时就喜欢独自在田间漫步,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思考自然与人生。童年的经历,对其儿童观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提出的“儿童乃成人之父”以及“灵魂前存在”的观点是其儿童观的核心内容。
本诗中讲述的童心,是本诗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开篇第一句写道”A simple child”一个纯洁的孩子,仅此一句,就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儿童的爱怜与欣赏。在诗中的第四节,诗人问小女孩她兄弟姐妹共有几人,她说我们是七个,两个在威尔士的码头,两个去海上,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在她家附近教堂的墓园里。在这个小女孩的心里,分不清生与死的界限,她自己还常常到那织自己的毛袜,常常带着她的碗到墓园里,独自地吃,独自地唱,唱给她的在土里长眠的哥哥姐姐听。虽然他们静悄悄地没有回应,但在小女孩烂漫的童心中却不曾感到生死间有不可思议的阻隔。所以,尽管诗人一再纠正女孩,说他们只有兄妹五人,但小女孩却断然否定道:“不,我们是七个。”简单的话语,执拗的语气,虽然幼稚,却反映出儿童的天真和对亲人无尽的爱。在诗人看来,儿童虽然对世俗事物懵懂无知,却保持着内心的纯洁与天真,在成人的世界里,却缺少了这份纯洁与天真。诗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怜爱,更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热爱,对童真的赞美和对儿童时代的向往。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很多情感或许会变淡,情感变淡或许会减少许多失去的痛苦,但是,很多情感,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很多信念我们会一直执着的。就像那个小女孩,一直坚信“我们是七个”,无论身处何方,经历何事,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是七个”,天上,人间,只要是你在心中。这里正体现了诗人的儿童观――“儿童乃成人之父”。在诗人看来,在文明社会中保持对自然的虔诚,成人后保留一颗童心,是实现完美人生的必要条件。
总之,诗歌以对话的形式,用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童真的赞美和对童年的向往。华兹华斯对儿童时代的留恋和对童真的赞美,使得诗歌超出了纯粹写景咏物的范围,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体现了诗歌真正的美。
参考文献:
[1]郑侠.解读华兹华斯的诗歌《我们是七个》[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22-124.
[2]王盈盈.华兹华斯诗歌的浪漫主义――诗歌《We Are Seven》评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7:36-37.
1.认读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3. 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 仿照诗歌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2.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课前准备:
1. 查找有关“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 观察大自然,搜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奇妙的语言,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语言》,去聆听,去发现吧。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1用喜欢的方式初读诗歌。
读书要求:把每节诗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2抽生接读课文,集体评议:是否正确流利,是否有节奏。
2.3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大自然的语言。
2.4指名回答。
2.5观察板书,问:同学们发现了吗,大自然的这些语言都说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归类)
2.6师叙述:瞧!大自然的语言上到天文,下至地理,涉及到方方面面。你们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妙不可言,释词。)
3.品读诗句,指导朗读。
3.1师叙述:大自然这些特有的语言,到底“妙”在哪里呢?大家自己研究一下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类大自然的语言学习,要求:
①想一想:大自然的语言“妙”在哪里?
②读一读:怎样读,才能让听的人体会到“妙”。
3.2检查:抽生回答,朗读。(利用句式引导朗读)
3.3出示句式,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自由读文,体会。
3.4大自然用这些语言和我们说话,它真的说了吗?(生答)但是,我们一看到这些东西,就知道它向我们表达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 —— 妙不可言。
3.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发现、读懂这些妙不可言的大自然语言呢?
(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更多大自然的语言。)分男女读①⑨小节。
4.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4.1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平时是不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说说你还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生自由汇报)
4.2师补充(课件出示)
4.3能仿照诗歌再编一节吗?组成四人小组,编一编。
4.4师小结:只要你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发现更多大自然的语言!
5.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5.1收集文中好词。
5.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3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一节诗句写下来,读给家人听。
(二)第二课时
1.展示作业,复习导入。
1.1同桌合作,读一读你收集的文中好词。
1.2交流创编的诗,收集成册,展贴于“学习园地”。
2.指导背诵。
2.1师生接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如:
师:别以为人才说话,
生:大自然也有语言。
2.2自由练习,背诵诗歌。
2.3个别展示,背诵诗歌
2.4全班一齐背诵诗歌(不会背诵的同学可以看书)。
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3.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3.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逗、编、脉”。
搬:左中右结构(不要把“般”写成“船”。)
雁:半包围结构,里边是“隹”,不写成“住”
砍: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是捺。
圈:全包围结构。
(3)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
3.3扩词积累。
4.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4.1书写生字。
关键词:菲利普・弗瑞诺 野忍冬花 赏析 人生态度
菲利普・弗瑞诺(Philip Freneau,1752-1832)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中涉猎的领域极为广泛,先后从事过记者、律师、编辑、船长等许多职业,同时涉足商界与政界。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成就了他诗歌作品的二大风格:其一是以辛辣幽默为主的诗歌,严厉激昂地批判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为。另一类则是优美抒情的诗歌。《野忍冬花》就是该类诗歌的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也是菲利普・弗瑞诺名传千古的名篇。
菲利普・弗瑞诺在这类优美抒情的诗歌中有着极高的精神境界,不仅他的诗歌感情充沛,情景交融,想象丰富万千,同时在这之中还蕴含着许多哲理,饱含着弗瑞诺自己的信条、观点与人生态度。自然、人生和生死变迁这些主题都能在他的诗歌之中找到痕迹。
《野忍冬花》是一首极其优美,充满宁静之意的动人诗歌。全诗运用了特殊构思的结构和恰当准确的修辞呈现给读者们如画一般的景致,生动而形象。弗瑞诺对野忍冬花充满着喜爱之情,他通过自己的想象从环境的变迁出发探寻野忍冬花的一生的历程,从野忍冬花开放到凋零之中,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与客观无情的自然法则,更是菲利普・弗瑞诺那超然的人生感悟与态度。
一.《野忍冬花》赏析
1.《野忍冬花》中四季构思的结构美
纵观《野忍冬花》全诗,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整首诗歌由4个诗节组成,仔细看每个诗节可以发现4个诗节分别对应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弗瑞诺刻意的安排了全诗的结构可谓是别具匠心。4个诗节对应的四季也正好符合了野忍冬花一生所要经历的过程,两者一一对应,使得野忍冬花在每个相应季节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状态更加的形象具有说服力。
第一诗节是春天,弗瑞诺在僻静的角落看到了这野忍冬花,它是如此的美丽,花枝也是那么的招展。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逐渐冒芽生绿。而这野忍冬花也是如此。它开在这个无人问津的地方不像其他花朵开在更易被人看到的地方。虽然它鲜为人知但换来的好处是不会被人肆意的折枝与采摘。
到了第二诗节的夏天,艳阳高照,其他花朵都被阳光照得耀眼光彩,而野忍冬花却被阴影所遮蔽,独自在阴凉之中孤芳自赏。虽然在最艳丽的时刻野忍冬花的美没有被众人欣赏,但是它却依然自在的开放在大自然中怡然自得。夏天的野忍冬花似乎告诉着我们美丽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不被发现而不美丽。
第三诗节的秋天显得十分悲凉。秋风的到来所有的植物都开始渐渐衰败。无论是那些在人们面前受尽褒扬的花朵还是野忍冬花这种无人问津的美丽都阻挡不住凋零的脚步。弗瑞诺顿时心生怜惜之情,哀叹如此美丽的野忍冬花未被人知晓便要消逝于世了。终于在最后,野忍冬花存在的迹象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四诗节,虽然弗瑞诺没有明显的词语表示,但是从内容上可以看出这便是冬天的情景。因为冬天所有的花草都化为了“无”。弗瑞诺走出了秋天带来的哀伤,由此为野忍冬花发出了超然感叹,因为你原本也一无所有不为人知,因此离别时也会了无牵挂,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春夏秋冬四季完整地记录了野忍冬花的平凡一生,这种四季结构不仅完整了整个故事,而且体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形式美。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致,试读者在感官上得到了完整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2.《野忍冬花》中恰当准确的修辞美
弗瑞诺在《野忍冬花》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贴切娴熟。全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与排比两种。
拟人手法的运用集中在第一诗节中,弗瑞诺称呼野忍冬花时并非用“它”,而是用了第二人称的“你”。在弗瑞诺眼中,野忍冬花并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寄托了作者感情从而形象化了的一位美丽的女子。从“招展”“躲藏”等字眼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野忍冬花犹如一位娇弱的女子一般的唯美之感,更加使读者对这一无名的野忍冬花增加了怜爱之感。
排比的运用出现在一、三两个诗节。第一诗节中弗瑞诺运用排比,叙述了野忍冬花的生长环境是幽静的鲜为人知的,从而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渲染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对读者阅读的兴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第三诗节同样也出现了排比,起到了情绪递进的效果。对于即将消逝的野忍冬花,弗瑞诺的哀伤之感循序渐进,由它在世间的消亡联想到世间所有的花都将如此,从而引发读者更加悲伤的共鸣感,再次加深了情感。
菲利普・弗瑞诺在《野忍冬花》中准确的修辞运用使得全诗美感剧增,在情感方面强化了读者的感官体验,进而达到了抒情的效果。
3.《野忍冬花》中引人入胜的意象美
《野忍冬花》全诗其实只有一个意象,即野忍冬花。然而正是这个贯穿全诗的意象深刻体现了自然美、形式美与意境美。
开篇,弗瑞诺以拟人的手法极力地描绘了野忍冬花外表的婀娜、娇柔与含羞之美,感叹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野忍冬花的唯美犹如大自然这个造物主的馈赠。而身处于幽静隐密之处的野忍冬花的幽深正是自然美最好的例证。
形式美在这篇诗歌中也是显而易见的。野忍冬花这个意象贯穿始终,经历四季,在形式上体现了完整合一,春夏秋冬有头有尾,又首尾相连轮回不止。如此的形式体现了多样一统的和谐感。也看得出弗瑞诺独具匠心的设计。
最后,野忍冬花这个意象走遍全文,由它的成长经历的由盛转衰带领着我们心情与之对应的跌宕起伏体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弗瑞诺在开篇描写野忍冬花娇美之时,读者仿佛能透过它的形象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看到嫩绿的枝叶冒出枝头。当弗瑞诺描写夏天百花争艳时,野忍冬花孤芳自赏,自得其乐的独白仿佛萦绕耳边。而当秋天和冬天(即三、四诗节)弗瑞诺抒情多于描写时,野忍冬花被冷风吹落渐渐凋零的模样却依稀可见。这真是弗瑞诺《野忍冬花》作品的神奇之处,描写景色时作者情感已然从中表达,描写情时景致的细节却也历历在目。而如此的意境之美却仅仅透过野忍冬花一个单独意象全然托出!
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探究菲利普・弗瑞诺的人生态度
1.自然之爱
《野忍冬花》一诗中所体现出作者菲利普・弗瑞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是不言而喻,跃然纸上的。
全诗中,弗瑞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非常贴切,对野忍冬花细致入微的描写更体现了弗瑞诺观察的仔细。试想,野忍冬花既然躲藏在难以寻觅的幽静角落之中却被诗人弗瑞诺寻见,这就侧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衷与亲近。如果像常人游客那样地走马观花式走进自然,那么想必他们能看到的就是那些显而易见长在显著地方的花朵从而错过了野忍冬花这一美丽的景致。大自然固然是美丽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像弗瑞诺那样真正地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而不是仅仅接触到大自然的一些皮毛就妄自菲薄的声称自己热爱大自然。大部分人也许只是喜爱艳丽花朵与幽绿草木所带来视觉与嗅觉的享受而已。弗瑞诺对自然之爱的真切感受体现在《野忍冬花》这部作品的每个字里行间内。
弗瑞诺对自然之爱也是对他祖国美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此同时,亲近自然更能开拓视野,陶冶高尚的情操,唤起对生活的热爱。
2.宁静之爱
《野忍冬花》中,弗瑞诺表现出对宁静环境的喜爱也是非常明显的。诗歌中或直抒胸臆,或直接用相关文字表示,亦或是含蓄内敛的表达。
如野忍冬花生长的环境即是幽静之处,这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直接表达了弗瑞诺对于宁静的追求。而后,无论是虫鸟欢鸣的夏天、凉风扫落叶的秋天还是北风呼啸雪纷飞的冬天,在弗瑞诺的《野忍冬花》中似乎都是寂静的,无声的。第二诗节中“静静的流逝”便把喧闹的夏天变为了宁静的夏天,就连第三诗节中“无情的寒霜再加秋风的威力,会叫这花朵消逝得一无踪迹。”也只是一笔带过,经接着在第四诗节又写到了“朝阳”和“晨露”一下子把秋冬恐怖的天气回归到了宁静。
正如弗瑞诺所写的一样,无论狂风暴雨还是严寒霜冻终有平息的那一刻,而那一刻的万籁寂静,雨过天晴才是惬意舒适的。狂躁之后的宁静往往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与希望。而对此的向往与热爱,弗瑞诺已在诗歌中表露无疑。
3.与世无争的中庸态度
野忍冬花贯穿全文有着一个特点,它只是静静地呆在不显眼的幽静之处,不参与其他的花朵的百家争鸣。弗瑞诺之所以写下这篇诗歌相信野忍冬花这种与世无争的中庸态度正是他自己向往与崇尚的做人处事原则。
野忍冬花在春夏两季靓丽的盛开着,相信与其他花朵相比并不会逊色,但在其他花朵争鸣之时它却在角落中微微一笑,丝毫不参与其中,它做得只是等待着像弗瑞诺这样的有缘人来发现它来欣赏它。到了秋冬两季,野忍冬花要枯萎了,但是它曾经同样也美丽地绽放过,得到了有缘人的赏识。野忍冬花终其一生不被世人知晓它的美丽,但是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纵使美丽不被显露,但是它曾在大自然中的身影是不会被抹去的,它的美丽会通过弗瑞诺这个有缘人的诗歌传达给懂得欣赏的后人。
弗瑞诺对于野忍冬花的托物言志十分深远。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不也像野忍冬花一样吗。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被家喻户晓,都能够登上新闻头条,亦或都能够一举成名,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将是默默无闻的。但是每个平凡人都会拥有他那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每个人对于他自己以及身边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平凡的。
因此,并不是最出挑的才是最好的,并不是声音最大的才是说的最有道理的。世上就本无最好最坏之分,像弗瑞诺那样中庸的态度,做好自己,不去嫉妒与攀比,做一个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平凡人,那么这一生就已经不平凡了。
4.乐观、豁达与超然的精神
在《野忍冬花》的第三诗节,作者弗瑞诺由最开始对野忍冬花的赞美喜爱转变为由于秋天降至,野忍冬花的寿命也将结束从而哀叹,悲伤。字里行间中充满了对野忍冬花的无限怜悯与为它在世时不为人知而感到愤慨无奈。
但是到了第四诗节,弗瑞诺的悲伤之情,哀痛之感已经淡化,随之而来的是弗瑞诺对野忍冬花的理性与释怀的感悟,即野忍冬花既然在世时什么也没有得到,那么当它离世时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
弗瑞诺的乐观、豁达与超然的精神在此就体现了出来。秋天野忍冬花的枯萎是哀伤的,是让人流泪的。但这是必然的,是不容改变的客观自然的法则,与其为他的到来捶胸顿足,不如大方的接受自然的洗礼。如此,弗瑞诺便有了第四诗节的豁达释怀,这也无疑体现了弗瑞诺乐观的人生态度。弗瑞诺能够很快的从失落感伤中走出来,并予以自我的安慰,放下沉闷的气氛抬头向前方的路看去。
在弗瑞诺看来,野忍冬花在冬天的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对它来说,是大自然给予了它生命亦是大自然夺走了它的生命,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规律。人也会生老病死,同样人的寿命也不是自己刻意去左右就能够控制的。弗瑞诺因此对其抱着对死亡的一种坦然面对之的豁达态度。当自然死亡来临时,没有必要害怕与惊恐,因为它终将来临,弗瑞诺认为洒脱的看待它才是正解。
最后,弗瑞诺还有这一种超然的精神,这也是整首诗歌的一个巨大伏笔,其实也是一个自然常识。因为在诗歌最后当冬天来领了,那春天也就在那不远的明天了。那么美丽的野忍冬花离重生在春日的阳光中的日子也就不遥远了。虽然在诗歌中弗瑞诺只字未提,但是透析全文依稀可见弗瑞诺对死亡的一种超然见解,即死亡并不可怕,也许这只是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参考文献
1.《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吴伟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
2.论菲利普・弗瑞诺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元素[J],张海霞,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3.与平凡之中见神奇――关于《野金银花》及其美学思想[J],刘晓晖,社科纵横,1998年.
4.严寒中的那抹清丽――菲利普・弗瑞诺《野忍冬花》品读[J],王思捷,考试周刊,2013年.
5.论弗瑞诺诗歌中德浪漫主义抒情特征[J],张丽萍,中文学术前沿,2013年.
6.野金银花[J],金春笙;菲利普・弗瑞诺,英语知识,2007年.
摘要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表达诗歌主旨最活跃的因素。而动物意象作为一种具体意象在狄金森诗歌中反复出现,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本文重在分析动物意象在狄金森诗歌中的表现及其功能,探索动物意象与狄金森诗歌主旨表达的关系。进而说明,狄金森主要运用动物意象诠释她对自然的感知,表述她对自我的认知。
关键词:动物意象 狄金森诗歌 重要载体 功能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意象对于诗歌创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诗歌艺术构造的形象元件,是构成诗歌整体意境的基本单位。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擅用具体、凝练、奇特的意象,被誉为意象派先驱。作为一个极少远行的维多利亚时期的隐居诗人,狄金森所能直接观察的仅限于草地、森林、山、花朵,和极小范围的一些动物,也因此她所用的意象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这些意象却非常适合表现她个人的思想和内心冲突。她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其瞬息间的思想感情融入在诗行中。
动物意象作为一种具体意象在狄金森诗歌中反复出现,含义丰富,是其诗歌中自然意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使狄金森的诗歌时而灵动,时而瑰丽,时而神秘。本文将尝试分析动物意象在狄金森诗歌中的表现及其功能,探索动物意象与狄金森诗歌主旨表达的关系。
一 动物意象与狄金森对自然的认知
在狄金森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她三十多岁选择归隐生活时,父亲的花园成为了她休憩的领域,大自然成为她仅有的亲密朋友。自然不仅如母亲一样安抚着狄金森,还召唤了小生物来陪伴她,带给她欢娱或慰藉。在第348首诗里,诗人自诩“苦难国的女王”(The Queen of Calvary),正是蜜蜂、知更鸟、水仙花这些自然的造物陪伴并慰藉着孤傲、苦难中的作者。由此,狄金林的诗歌里有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的意象就不足为奇了。狄金森认为自然中的任何事物都能作为自然本身的一个象征。诗人用人们熟悉的事物定义自然,而动物意象则成了诠释狄金森诗歌自然主题不可或缺的元素,生动传递着诗人对自然的认知。
1 美丽生物,理想自然
首先,动物意象勾勒了狄金森精神世界中理想的自然景象。根据本文作者统计,狄金森诗歌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动物词汇是鸟(Bird-260次,Robin-40次)、蜂(Bee-109次,Bumble bee-14次)和蝴蝶(Butterfly-28)。这些词汇出现远高于其它动物词汇。由此,我们不难判断,狄金森偏爱可爱的、自由的、体型小的、会飞的动物。狄金森曾在诗中直接将朋友比作小鸟和蜜蜂,因为它们“会飞翔”和“有羽翅”。这些小巧喜人的动物配以花草,加上狄金森的奇思妙想,构建着和谐自在、妙趣横生的自然画卷。在狄金森看来,“造就一片大草原需要一朵红花草和一只蜜蜂”,她熟识蜜蜂与蝴蝶,“丛林中美丽的居民”待她都十分亲切。狄金森诗歌中有较多的蜂蝶嬉戏的欢乐景象。如“草儿要做的事儿不多/只有一方纯绿的天地/仅让蝶儿流连/专供蜂儿嬉戏”。诗中不乏作者与蜂蝶同乐的场景:“‘店主’把酩酊的蜜蜂/驱赶出毛地黄花的门庭/蝴蝶/也不再浅酌慢饮/我却要喝得更多更凶!”;“告诉我蜜蜂品啜多少杯/纵饮花露长酩酊”。与蜂蝶相伴,使作者得以逍遥自得,忘怀得失。
在狄金森的诗中,动物意象演绎着季节轮回。季节轮回在狄金森诗歌中占有一定比例。诗人描绘着四季的不同色彩、景物以及一些标志季节更替的典型动物。在狄金森的诗卷中,我们看见早春三月沾着泥浆的小狗和冬日里孤独的小鸟,我们得知当夏日即将结束,“鸟儿活跃过后”,蟋蟀“在草丛里悲声迸发”,大黄蜂“飞过太阳的那一边”。诗人以一只苍蝇的身份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写信给蜜蜂,勾画出了和谐的大自然在春天里的生机与活力。可怕的苍蝇与美丽的蜜蜂共同分享着春天到来的喜悦。这封“信”中也提及了其它一些典型的动物意象――青蛙,鸟儿。狄金森打破传统人类文化中“苍蝇”贪婪、邪恶、肮脏的象征,赋予苍蝇一种新的含义,它代表了和谐与生命力。可见,即便是一个人见人恨的微小生灵在诗人的诗歌中亦获得一席之地,在狄金森眼中,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灵魂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蜜蜂对于狄金森来说,是诗意自然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描写夏日景象不可或缺的意象。除前面提到的第1775首,第19首也强烈突出了自然画卷中蜜蜂这一动物意象。作者自比玫瑰,配以蜜蜂、清风与其他植物,构建了一幅动态的、清新美好的、夏日清晨的画面。而蜜蜂的衰老理所当然地象征夏日的逝去。
我们可以用狄金森的“自然是我们所见”一诗总结诗人和谐自然这一主题:
“自然”,是我们所见
山峦――午后的风光――
松鼠――日月食――野蜂
不――自然就是天堂――
“自然”,是我们所闻――
食米鸟――海洋――
蟋蟀――雷霆
不,自然就是和声(Harmony,又可译为和谐)――
‘自然’,是我们所知――
我们却无法说明――
要道出她的单纯――
我们的智慧无能――”。(668)
诗中运用了一些典型的动物意象,即松鼠,野蜂,食米鸟和蟋蟀。这些动物意象在《狄金森全集》中出现频次较高,分别为15,14,9和8。这首动物意象和其他自然景象构筑的自然诗卷,阐述了大自然的一切事物与人类之间关系融洽、和平共处这一主题,也言明了大自然的神秘和不可知。
2 神秘生物,敬畏自然
狄金森的自然诗歌色调多变,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因时、因地、因心情而变化的,是前后矛盾、互相对立的。在日常观察中,她发现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不可逾越的疏远感:人们可以感受自然、崇敬自然,但不能揭示自然的奥秘,也不能完全融入自然。
自然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漠视态度令诗人感到既神秘又敬畏。在她的名篇“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中(328),诗人不仅刻画了自然界生物间的弱肉强食,而且强调了自然界对一切生命的生死漠不关心并泰然处之。更重要的是,诗人指出人与自然完全契合的境界永远无法达到。如“蜜蜂的喃喃声”一诗中,诗人将蜜蜂的喃喃声比喻作巫术,揭示了自然的神秘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狄金森的视角不仅仅停留在美丽的自然事物上,她还刻画了那些易被人忽视的、外表可怕的生物,如老鼠、苍蝇、蛇、蜘蛛、蝙蝠等,用以揭示自然的神秘、冷漠、危险。在“一个瘦长的家伙在草地”中,诗人提到了与蛇的相遇,试图与之亲近却受拒绝。“我”与“蛇”的相遇象征和暗示着人与自然的一种原始的冲突关系。自然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对人根本漠不关心。两者之间的疏离感永远无法打破。诗人对蛇的情感正表露了诗人内心深处面对“自然之谜”时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恐惧、崇敬以及困惑。在诗人的笔下,这些丑陋的生灵也深深打上诗人的情感烙印,成为具象征性且包涵有丰富心理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
狄金森运用动物意象诠释着她对自然的复杂甚至矛盾的感情。在退隐之后,自然几乎成了她的最为亲近的朋友,但诗人眼中的自然却呈现着两张不同的面孔,或是温柔可爱美丽善良,或是暴戾善变冷酷无情。狄金森心中既有对和谐自然的诗意歌颂,也有对自然的冷漠和不可知的质疑和敬畏。也许狄金森这种矛盾情结不可避免,因为美与丑交织,弱与强共存才是完整和谐的自然。
二 动物意象与抽象复杂的概念和关系
在诗歌中,意象是具体有形地传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媒介。狄金森曾表示,“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所以诗人常用比喻性和描述性的意象,表现哲理或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其中不乏动物意象的运用。
1 动物意象与抽象概念
狄金森常用动物隐喻阐述抽象或是复杂的概念。诗人将“一点小名声”比喻成“一场刺痛甜蜜的短暂斗争”,暗示对名声的追逐犹如追逐蜜蜂,可能享受甜蜜的战利品(蜂蜜喻指名声),但必须忍受刺痛的苦难。在第319首中有一个类似的比喻,“我们追求的天堂,像六月的蜜蜂”。诗人指出世人追逐的世俗快乐可能不过如夏日的蜜蜂一样喧闹和短暂。在第254首诗中,狄金森把希望比作“长羽毛的东西”,借“那温暖可爱的小鸟”在凶猛的风雨中被打得发愣,表明希望的美好和脆弱。
狄金森也运用动物意象探讨死亡、宗教。诗人厉声谴责上帝的不公和世事的荒唐,因为上帝对信仰虔诚的“我”和只知索取的“小鸟”持同一态度。“我”不仅虔诚地祈祷,还有“雅致”的风度和仪表,时刻关注着上帝是否在意;相比之下,小鸟却显得浮躁而缺乏教养,它不仅急躁地“顿足”,而且还高叫“给我”,迫不及待地要求得到上帝的“仁慈”。在狄金森死亡诗歌的精品之一“我听见苍蝇嗡嗡叫――当我奄奄一息――”中,苍蝇这一意象让读者难忘。卑微的苍蝇出现在叙事者弥留之际、上帝应该出现的庄严时刻。上帝不垂顾弥留之际的受难者,而一向为人不齿的苍蝇在这一刻表现出勃勃生机,讽刺了上帝的冷漠。苍蝇也暗示了诗人对永生的怀疑。
2 动物意象与复杂的人类关系
诗人以大自然为背景,借助动物意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复杂的人类关系。狄金森常用动物意象比喻男女情爱。蜂与花演绎的情人模式是比较稳定的意象组合模式。蜜蜂常以变化无常的情人形象出现。蜜蜂与花时而为甜蜜的恋人,关系融洽:“蜜蜂向花求爱,鲜花接受了他”;时而又轻率地背叛爱情,频频离婚。在第565首中,一群凶猛的雄狗追逐一头无助的母鹿,最终“排满女主角两侧”的雄狗蜂拥扑向母鹿,对其施行轮番侵害。诗人用简洁含蓄的语言,借助雄狗和母鹿的形象描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画面,影射了人类社会残忍的行为(刘守兰,2006)。除了狗,狄金森还借用其它兽性动物意象展现施虐者的形象。其中描写出色的则是蜜蜂、蜘蛛和蛇。如蜜蜂残忍地摧残“盛开的红玫瑰”,并把它一口吞到肚里(1154);而纯洁的玫瑰不仅因此丧失性命,而且还遭到名誉的诋毁。狄金森生动地表现出受害者为此做出的反抗,她们用如“天鹅绒般的”柔弱的身体筑起围墙,抵御侵犯。
三 动物意象与诗人的自我认知
有些动物意象承载着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即象征诗人本身。狄金森运用一些动物意象直接表述自己的主观感知,使读者在想象世界里直观感受作者形象。狄金森将自己与一些会飞的生物作比,如蜂、鸟甚至蚊子。她曾声称“只当一只蜜蜂”,“在空气的筏子上畅游/整天里在乌有乡划行/”。诗人自比筑窝的麻雀(84),表明她的心易守着家。诗人把生性温良的知更鸟看作自己的化身(刘守兰,2006),坦言“知更鸟是我的标准调”。虽然她梦想能够如蜂和鸟一样自由飞翔,可残酷现实让她沮丧,诗人禁不住感叹她连卑微的蚊子都不如:“活得像我一样寒酸,就是蚊子也会饿死”,“我也不像蚊子享有特权飞舞”(王冰,2010)。狄金森自比作断翼的诗歌精灵,只能孤独、无助地孑孓在现实和诗歌世界之间。
结语
狄金森创造意象的技巧娴熟,其动物意象的意义之丰富恐怕难以一文尽述。来自日常生活的动物意象在狄金森的诗歌中超越了它们的世俗的形象,准确生动地传递了狄金森的诗情、诗意。本文认为狄金森的动物意象是其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诠释了诗人对自然的复杂甚至矛盾的认知,清晰阐述了诗中抽象概念和复杂关系,巧妙传递了诗人的自我认知,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艾米莉・狄金森,这位“苦难国的女王”,借诗歌的翅膀,与形形的动物朋友相伴,得以翱翔想象的天空,尽情演绎悲喜诗情。
参考文献:
[1] 毕凤珊:《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视角》,《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 常耀信:《美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刘守兰:《狄金森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蒲隆:《狄金森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5] 王冰:《折翼的诗歌精灵――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矛盾情结》,《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生活
有幸聆听了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潘旸老师的讲座《从“教阅读”走向“教生活”》后,让我对语文阅读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阅读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在讲座中,潘老师从教阅读讲起,再讲到教生活,用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的理论为我们讲述了语文阅读和生活的密切关系,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以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为基准,实现语文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接轨,最终形成开放、愉悦的语文课堂。以下是本人对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实现从“教阅读”走向“教生活”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生活例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学生来说,生活是阅读的主阵地,特别是生活中随时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例如,2011年10月6日苹果公司的缔造者斯蒂夫·乔布斯辞世。因此,无论从新闻、报纸还是广播等到处都是有关乔布斯与苹果公司的新闻,这也成为吸引小学生眼球的材料。于是我在语文课上以乔布斯为例子,讲他和苹果的关系,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接着,我给学生们提出了任务,让学生们通过网络、书籍、报纸等收集有关乔布斯与苹果公司的材料。到了第二节课,学生们就搜集到了乔布斯的很多材料,特别是乔布斯的一些名言: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才能、技巧,把其他所有人甩在你后面。高标准严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将会改变一切的细节上;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给自己一个培养自己创造力的机会,不要害怕,不要担心……这些材料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丰富了学生们的思想。此外,学生们在进行了上述有关乔布斯的阅读材料的阅读后,我还对学生们提出了写作要求,让学生以乔布斯的启示为主题进行自由写作,学生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写作中去,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二、利用读诗、品诗,让学生体验感受生活
1. 读诗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仍然接近于儿童,因此可以让他们阅读语言优美、流畅、且口语化的儿童诗,这种诗歌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易于儿童模仿和阅读。例如《四季的脚步》,这首诗歌描写了四季的变换,其优美的语言、欢快的节奏,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诗歌分为四节,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来临时的变化,并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了四季气候的主要特征,极富感染力与表现力。如诗中 “叮咚、知了、刷刷、呼呼”等拟声词的运用,“悄悄”的反复使用,以及押韵的诗尾,都使整首诗歌处在循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明快节奏中,赋予了诗歌无限的音乐美、韵律美。诗中拟声词和叠词的重复使用,也非常直观地传达给学生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切身体会诗歌的美妙意境。
2. 品诗
面向儿童的诗歌一般都以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为主,意在促使儿童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直观感受诗歌的表现情境。例如《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针对小学生思维倾向于具象性的特点,将黄叶、大雁、秋风、蟋蟀等能够表现秋天特色的典型事物描写出来,变抽象为具体,弥补了学生对“秋”这一抽象概念的模糊认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就是儿童诗歌的魅力所在,它能够借此紧紧抓住小读者的心,吸引他们继续往下读。因此,一首好的儿童诗歌,一般都会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诠释抽象、模糊的概念,促使学生通过对具象性事物的感知来体会诗中的意境,也就是说,意象性是儿童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此外,优美的意境往往是通过形象化的艺术描写,将主观与客观交融为一体,从而创造的一种具有浓郁情感的艺术氛围,读者在这种氛围中不但能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魅力,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本身就是最富于联想和想象的,他们总是用自己的想象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的世界中,一切都是诗化的,如会笑的花儿、会唱歌的鸟儿、会说话的鱼儿等,因此,诗歌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更有助于儿童发挥自身的童真童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领悟丰富多彩的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曼妙优美。
三、让学生在“写”中,体会生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反过来膨胀了阅读需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做到读写并重,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写作的主要源泉,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事件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1. 经常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山一水,都可以拿来当成写作的原型。作为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使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灵感、感悟生活。在小学生的潜意识中,万物皆有灵,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我们要利用儿童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他们学会捕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表象细微,但感受深刻”的事物。
2. 真正走进生活
生活与学生的学习密不可分,在儿童的生活中,处处包含写作的基因。其实,儿童的生活充满诗意,只是缺少发现诗意的眼睛而已,儿童自己并不清楚周围的生活中蕴藏了巨大的矿藏,因此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例如,想让学生描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空旷的地方去放风筝,并引导他们从风筝上寻找春天的影子,有的学生说:“春天就在高高飞翔的风筝上,春天就在小朋友欢快的脚步上。”甚至有的学生还拓展思维,描写出这样的诗歌:“一个个尖尖的笋芽儿,是竹园的春天;一朵朵跳跃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一只只舞动的蝴蝶,是花园的春天;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脸庞,是我们的春天。”作为教师,当看到小学生写出这样的诗歌时,内心的自豪感应该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还有一个学生在下雨时这样写道:“雨点在树叶上溜滑梯,在地面上游泳,在天空中比赛跳高。”这些诗句不但富有情趣,且充满了诗意。可见,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就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蔚蓝的天空中高高地飞翔。
3. 养成随笔记录的习惯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可以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鱼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但是光有奇妙的联想和美好的体验,却没有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再美再好的情感体会也将稍纵即逝。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从小抓起,将培养学生及时、快速记录情感体验的习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从“教阅读”走向“教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陆新宏.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吉林教育,2009(17).
[2]董服相.倡导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摭谈[J].小学教学参考,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