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学期,教科研室将围绕学校2006年工作目标,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方针,坚持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的原则,以“十一五”课题研究为中心,以教科研制度建设为保障,增强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主要工作
一、课题研究
1.召开“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
我校申报的研究课题《职业学校宏扬行知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被批准为建邺区十大重点课题之一,现正在申报省级规划课题待批。开学初,学校将邀请省市专家组对学校这一主干课题进行开题论证。
2.校本研究课题方案研制指导
学校于寒假前了《“十一五”课题指南》,为便于全校教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选择子课题,教科研室将组织一次子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指导。
3.校本研究课题立项审批
三月中旬,对教师们提交的《子课题立项申报表》组织评审、立项。
4.申报“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积极争取申报江苏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5.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检查子课题研究方案实施情况
6月上旬,对学校批准立项的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二、制度建设
1.建立《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为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增强教科研的实效性,建设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学校通过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加大教科研经费投入,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发放研究资助和奖励。这一方案已在寒假前公布,并从本学期开始实施。
2.建立教师教科研业务档案
为记录教师在教科研引领下专业发展的轨迹,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教科研室将为每位教师建立教科研档案。档案中收集教师的获奖论文、教案、课件、公开课录象或示范课录象光盘、发表的著作等。通过教师教科研档案的建立,发挥其资料功能、激励功能、展示功能以及评价和促使反思的功能。
三、教师队伍建设
1.新老教师传帮带
近两年我校又有多名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本学期学校将选派师德优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签定协议,明确职责,并加强考评,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2.学校学科带头人评选
校级学科带头人评选已经收到申报材料份,评选工作即将进行,学校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好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评选出真正有代表性的校级学科带头人。
四、教科研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成果展示
[关键词]大学学科竞争力;培育途径
大学学科竞争力是指大学中的学科作为竞争主体,在国际或国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力量或者能力,这种力量从比较角度来看是各学校同一学科之间在某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或差距表现,从学科自身来看是学科所形成的一种能力或素质的反映,从竞争结果来看,是学科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功能上体现出的能力。本文通过对两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浙江的A大学与湖南的B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竞争力现状的比较,分析影响大学学科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育大学学科竞争力的几条途径。
一、A、B两所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竞争力现状
大学学科竞争力是一种“合成力”,是大学学科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整体结果,它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三个方面,以下将具体分析A、B两所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在上述三方面的竞争力现状。
1.两所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现状
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A大学的工程热物理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明显地强于B大学,这不仅表现在A大学的该学科已具有了招收博士后研究生和接收国外学生进修的资格,同时体现在规模上,无论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的在校生数亦或毕业人数,A大学都要明显多于B大学;在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教学成果方面,前者也显著优于后者。
2.两所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科学研究现状
如上表数据显示,就两所大学承担的课题数量和档次、所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总经费和年度经费)、的数量与质量、出版的专著数量等情况而言,A大学都明显优于B大学。A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科研优势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学科的研究成果最近已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二是该学科已有三篇博士论文被评定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上方面已明显表明,A大学的工程热物理学科在科研上已具有B大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3.两所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社会服务现状
一个学科的社会服务状况直接关涉到该学科的可持续竞争力。社会服务成效的直接衡量指标是科研成果产业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间接指标则包括拥有的专利数,获国家、省部级奖励的项目数等。表3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中,A大学的工程热物理学科已拥有专利29项,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22项,省部级奖30余项;拥有的专利绝大部分投入应用,实现经济效益7亿元。而B大学该学科无论从专利的数目、获奖的等级,还是从科研成果产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来看,均明显弱于A大学。
二、影响B大学学科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对A、B两所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竞争力现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学科发展物质环境、教师队伍结构、学科发展战略、学科组织形式、学科文化状况等是影响大学学科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了B大学的工程热物理学科竞争力相对较弱,具体分析如下:
1.学科发展的物质环境相对较差
学科发展的物质环境,即学科的“硬件”建设情况对于学科竞争力的提升意义重大。相关数据显示:A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实验室面积已达3 000m2,大大高出B大学1 570 m2的实验室面积。前者拥有大型精密仪器24件,大型实验台架29座,并且近年来在“211”工程的资助下,增设了900余万元的先进精密测试仪器。B大学尽管在最近几年也加大了对该学科的资金和设备投入,但无论是从已有的基础来看,还是从投入的力度而言,均与前者存在较大差距。B大学该学科发展的物质环境相对较差,因此其学科竞争力也自然处于弱势。
2.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B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师资队伍结构的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尚需改善以及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数量比较缺乏等方面。在A大学的工程热物理学科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为63.6%,占全体教师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二,而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27.2%,仅为四分之一强;B大学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其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教师所占比重为26.3%,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就职务结构而言,两所大学的教授和副教授在教师总体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高,但同B大学相比,A大学这两种职称的教师所占比重要更高些;在B大学,讲师占据较高比重,达到了教师总人数的39.2%,而A大学仅为13.6%(A大学的数据来自当前网页,B大学的数据为2003年该学科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数据)。此外,A大学的工程热物理学科还拥有许多著名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当中有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名等。B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也有14位学术带头人,但分布在工程热物理学科上,其数量与影响度同A大学相比,差距尤为明显。
3.学科发展战略不够凝练
学科发展战略是学科未来宏观发展方向的集中体现。由于一个学科不可能拥有无限的资源,因此必须通过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学科的竞争力。学科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学科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学科具体研究方向的确定上。A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总体发展规划清晰,研究主要集中于能源的清洁利用;在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上则突出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了学科方向的“新、异、稳、聚”的特点,体现出了很强的学科竞争力。B大学该学科教师的研究方向比较分散,大部分教师的研究方向不同;同时,该学科在博士学位的申报材料中拟订出的三个学科方向在内涵上也比较宽泛。比较而言,B大学的工程热物理学科还尚未确立起较为清晰的学科发展战略。
4.学科组织形式不够丰富
不同的学科组织形式具有自身更易发挥的功能,要使学科功能得到全面发挥,必须具有比较丰富的学科组织形式。A大学的工程热物理学科已拥有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室、教学实验室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科组织形式。 具体说来,该学科以热能工程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建有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煤浆燃烧研究所、燃烧技术研究所和能源清洁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有流化床燃烧与气化研究室、废弃物低污染焚烧研究室等七个研究室和一个燃烧与教学实验室,此外还正筹划建设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而B大学该学科目前还只有实验室一种形式。学科组织形式的相对单一部分地解释了B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竞争力的相对不强。
5.合适的学科文化尚未形成
学科文化对于学科竞争力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潜在的,也是持久的。学科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对学科群体成员产生无形的约束力和影响力,而正是这种约束力和影响力,规训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科新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科成员。目前,A大学的工程热物理学科已经形成了“求是”、“创新”、“自强”、“自立”的学科文化。“求是”、“创新”是A大学一贯保持的院校文化,工程热物理学科作为该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这一点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自强”、“自立”是A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在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学科文化,而正是这种自强、自立的学科文化使得该学科得以快速发展。比较而言,尽管B大学也已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院校文化,但对于该校的工程热物理学科而言,由于它的成长历史还并不算长,因此该学科还尚未真正形成与自身特点以及环境相适的学科文化。而正是由于适切学科文化的缺失,从深层次上影响了该学科竞争力的提高。
三、对大学学科竞争力培育途径的建议
基于对B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大学学科竞争力可以从学术环境、学科梯队、学科战略、学科组织、学科文化等几个主要方面着手培育。
一是营造学科发展的良好环境。学科发展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环境,另一个是政策环境。对于物质环境的保障,大学应加强对学科的经费和设备投入,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大学也应制定相应的学科政策,为学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曾说过:“只有具有安全和自由保障的学者才能探求科学真理。”因此大学在学科政策的制定上,要真正着眼于大学学术自由的保障。
二是建设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这样一个梯队通常由如下成员构成:有一位在本学科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方向有一至二位在本学科方向上学术地位较高的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在每个学术带头人下面有一个包括科研助手、技术助手在内的支撑体。要构建出这样一个学科梯队,必须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二是要通过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整,形成梯队的结构优势,使整个学科梯队具有竞争力;三是要形成一种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人人争先的大好局面。
三是制订科学的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发展战略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定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四点经验有助于我们完成这项任务:①在选择主要研究方向时,既要考虑学科内在发展的趋势和研究人员的专长和兴趣,又要兼顾它在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②应立足于国际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口;③如果一时选择不出新的研究方向,必须耐心等待,继续培植,以多研究方向作为过渡;④新的学科方向确定后,必须进行学科力量的重新配置,包括在该方向的代表人物中选择学科带头人,以便形成有竞争力的新学派。
在方法的选择上,学科发展战略规划的制订可以通过SWOT分析法的使用来实现。SWOT即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四个单词的缩写,其中优势与劣势是针对学科内部的分析,而机会与威胁则是针对学科外部环境的分析。
四是创建多样化的学科组织形式。如下三类学科组织形式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科的各项功能:(1)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立跨学科组织机构,更好地发挥学科的科学研究功能。当今社会的各类重大课题,越来越呈现出学科综合性的特征,因此,高校可以成立一些跨学科的组织机构,以利于对这些课题展开有效研究。(2)重建“教研室”,更好地发挥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课程建设和怎样上好课,要通过教研室功能的复兴,使广大教师在教研室里通过对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从而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3)设立“研究所”(“研究中心”),更好地发挥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这样一类学科组织,企业可以方便地从学科中获得人力和科研支持,此外,这一学科组织形式也有助于实现学科与企业的联合,从而可以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实际需要。
一、传统的职称评审运作模式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解放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技术职务任命制度。就是由国家规定统一的技术职务级别,各单位根据需要和机构编制来确定技术职务,提升职务就可增加工资。高校教师分五个级别,即教授、副教授、讲师、教员、助教。到了6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工资基本处于冻结状态,这种需要增加工资的职务任命制度也就基本上停顿下来。第二阶段:1977年至1983年的技术职务评定制度。作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只要能评上相应的职称不需聘任职务,不用履行职责,也可享受相关待遇。在这种意义上,技术职称实际上成了工作成就、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标志。1983年9月,中央决定暂停职称评审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并研究改革方案。第三阶段:自1986年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1986年,中央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其主要做法是:企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范围内,结合本单位专业技术工作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相应评审委员会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企事业单位在获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聘任。聘任职务有任期,在任期内履行职责,并享受相应的职务工资待遇。并且将“公正评审、科学设岗、严格考核聘任’,作为职称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已走上正轨,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评审程序,个人评审材料反映了其教学科研水平、实际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大量的优秀教师通过职称评审晋升了高一级职称,这对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职称评审工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申报阶段审核阶段评审阶段和审批阶段.
(一)申报首先由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向学校人事处提出评审申请,为客观评价申报人员的教学科研能力,全面掌握申报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期间的业绩情况,上级主管部门设计了大量申报表格,由学校人事处转发,要求申报人员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进修信息、教学工作信息,业绩成果信息(含(著)、承担课题、授权专利、各类获奖等情况),并要求提供对应的业绩成果证明材料。
(二)审核审核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申报者的资格审核和申报材料的审核两方面。资格审核用于判断申报者是否符合申报条件,以确定是否受理其申报材料;而材料的审核则是通过对照申报者填写的申报表格和提供的原始证明材料,以确定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审核结果通常以职能部门的盖章为准,以彰显其严肃性。
(三)评审评审具体工作由高校人事部门负责组织,仅以评审高级职称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组织通讯评审代表作对于申报高级职称的人员,必须提交2一3篇代表个人最高学术水平的论文(著),由高校人事部门按照学科类别,随机选择送达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审。同行专家的鉴定意见将被提交给学科组和各级评委会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之一。2.召开专业学科组会议我校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外加思政、综合、图书馆等组成各个学科组,学科组评委名单在学校人事处备案。学科组评委们在会议上审阅申报者的材料,参考同行专家鉴定意见,根据任职资格条件进行评审,最终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完成表决,并在申报人员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学科组意见。学科组的表决票数作为中、高级评委会的参考,但学科组没有否定权。3.召开中、高级评审委员会会议由学校人事处组织先后召开学校中、高级评委会议,评委们重新审阅申报者的材料及专业学科组的评审情况,根据任职资格条件再次评审,最终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完成表决。
(四)审批学校有评审权的,高评委会议结束后将通过人员进行公示;若公示期内无异议,将该结果上报给主管部门审批。没有评审权的,则将学校中评委通过人员材料进行再次整理后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组成高级评委会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由学校进行公示。最后,学校将所有通过人员名单统一发文,晋升职称即生效。
三、近几年我国高校来的职称评审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这里所说的各类问题,相对比较具体,主要是站在学校人事处的层面展开。如学校人事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对申报职称评审材料的规范和合理性问题,二级学院对职称评审材料审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评聘以后的管理问题等。传统的职称评审运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实践表明,它对我国高校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新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早已来临,对工作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称评审的传统运作模式因其工作量大、效率低、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而受到冲击。近年来,我校职称评审工作虽然也在传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但是仍然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申报者需要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一般来说,申报人员在现专业技术岗位上至少有四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要全面梳理这些年的专业技术工作,并准备好全部业绩成果的证明材料,工作量相当大,很多教师为了申报评审职称,往往需要数月的时间来准备材料,这个过程包括填写繁杂的申报表格,去各个部门复印各类业绩证明材料。因为教师们相对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填表经验,而为确保表格填写的规范性,虽然学校人事处事先进行专门的辅导讲座,包括发放样表,做P班,演示,但是他们仍然要多次反复修改才能达到规范的要求,因而对于申报人员来说往往感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利于其开展其他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首先,申报者在准备申报材料时,要填写大量的表格,其实很多内容都是具有重复性,但是仍然要一遍一遍的填写。其次,二级学院和学校职能部门在审核材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如:二级学院作为初审部门,加之对申报者更为了解,因此经由二级学院审核过的材料应该比较完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事处仍然要对申报材料全部进行重新审核,而不是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教务处和科研处对教学的课时、效果以及对科研项目的重新集中核实,这以上的工作其实都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
(三)学校职能部门在材料审核阶段的工作量过大为了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学校人事处需要投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来核对申报表格和原始材料,由于申报者的业绩涉及到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人事处还必须联合教务处、科技处、高教所等职能部门来共同审核。随着学校教师规模的扩大,申报职称的人员越来越多,对受理的材料的要求也逐年提高,这给人事处等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荷。
(四)职称评审标准不够细化和量化:学校的职称评审标准是在了解专业技术队伍各个专业的性质、职责范围的基础上而来的,但是它是按照大一统的形式来概括制定条件,它表明了学校职称评审的导向和要求,给申报者指明了总体努力的方向,但是这种统一的硬性规定,带有普遍性,不够具体细化,很难适应每一个学科乃至每一个专业;而且对工作能力、水平、业绩等软指标较难掌握,特别是不同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业绩滩以用统一的指标衡量。在职称评审过程中,评委都是各个学科的权威人士,但是他们对其他学科的了解毕竟会有一定限度,而且职称评审工作相对评审内容而言,时间较短,评委就难以面面俱到详细了解每一位评审对象的情况,对其工作能力、业绩等软条件更是难以准确把握,往往只能直接依据学校的评审标准,按照条条框框简单地对其下一个结论。所以,这样按照统一的评审标准模糊性的投票结果不能避免会出现一些偏颇。
(五)评聘不分家,聘后管理工作仍需加强。目前实行的仍然是评聘结合的原则,只要通过了各级评审,取得了相应的任职资,学校都会按其任职资格聘任,并兑现工资待遇,一般情况下是聘任终身制。这就使得教师在职称晋升前后,工作的积极性有反差,对自身的要求也出现高低。学校今年开始实行全校教师岗位聘任,这是对职称评审后加强聘任管理的一个新举措,但是由于尚属首次,所以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对聘后管理方式的研究和深人。
四、探讨解决高校职称评审工作问题的几点对策
职称评审工作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不仅会损害我校职称评审工作的原则性与公正性,更会对高校教师队伍产生冲击,不利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会影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因此,针对我校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问题,认真思考,探索方法,不断完善,使职称评审工作程序更合理化、结果更公正化。
(一)改进职称评审运作模式的探讨实际上,高校职称评审工作的核心应该是评审环节,申报材料的收集与审核都是直接为评审服务的。目前传统的“串连式”运作模式过于强调各类表格填写和材料审核的过程,加大了申报者和学校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负担,偏颇了职称评审工作的重点,降低了工作效率。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和高校“办公自动化”的推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已大幅度提高,各类办公软件的不断出现和更新,已经为改进职称评审运作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性条件。
(二)进一步转变职称评审工作的模式
1.“办公自动化”下行政工作模式实现转变。“办公自动化”后,每一项行政管理工作都应在一个对应的信息化平台上运作,如我校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专项行政工作的信息化,在信息化办公过程中,完成数据信息的增加和修改,并如实记录在档案信息中予以存储,实现档案材料的信息化,以方便查询和统计。人事处作为一个综合性部门,理所当然应该建立完备的人事管理系统,并且可以通过人事管理系统访问科研管理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等,并直接调用存放在这些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如此一来,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
2.职称评审工作模式的转变在人事管理系统中单独建立“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每位教师的年度考核结果、进修记录、工作经历和奖惩情况等都在该子系统中备案,同时将职称评审中所需要反映的一切信息都设计到系统中,教师填写完毕后能自动生成统一规范的文档形式。那么教师在申报职称时,只需要借助该子系统,便可以轻松完成填表工作,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做好“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与教学管理系统和科研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选取其中对职称评审有用的信息录人其中,日常中就进行不断的补充记录。在记录信息时,认真核实其真伪,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得“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中的每一条信息,都是经过核实之后的有效信息。等到职称评审工作开始时,在负责审核申报者申报材料时,只需要调用存储在子系统中的申报人业绩的历史记录即可,从而节省了大量的重复性审核工作,减轻了工作负担。可以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评审阶段,强化评审阶段的各个环节,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
3.职称评审新模式的改进环节
(l)减轻申报人的填表负担由于申报者的所有工作业绩都可以从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中查询出来,并且信息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规范性文档,所以申报者可以很轻松的完成填表工作,由于申报者这些业绩也都为记录时核实过,所以只要是校内有评审权的学科,申报者就没有必要再重复性地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
(2)将材料的集中审核转化为日常审核由于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中存储的信息都是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已经完成了审核程序,人事处没有必要在职称评审阶段再次集中地重新核实,只需要提供符合条件的历史记录即可。
(3)强化评审过程人事处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规划,制定明确、细化且可操作的申报条件和评审工作手册,规范评审过程,真正把职称评审工作的重心放在评审阶段,并以此为核心来统筹其他各环节。
(三)新模式的特点
1.该模式建立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之上。利用了信息化办公“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的优势,简化了繁杂的表格填写工作与重复性的材料核实工作。
2.该模式突出了评审阶段的中心地位。以评审工作为中心,申报、审核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工作开展,有利于统筹工作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3.该模式下职称评审各阶段相互之间高效率的信息传递替代了传统模式的单向信息传递,在简化“申报”、“审核”等阶段工作的同时,提高了申报材料的准确度和有效性。
五、关于推进职称评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强化岗位意识,引人激励竞争机制,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建立公正、竞争、开放、效益的职称评审秩序。职称评审要立足当下,筹谋未来,既考虑改善目前的师资队伍结构,又要为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起到导向作用。
(二)按需设岗,形成合理梯队必须深化职称改革,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实行按需设岗,逐步从身份管理转到岗位管理。通过对所需或急需的岗位进行科学的设置,确定合理的比例,使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等形成合理的梯队,不仅有利于学科建设,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一帮二传”,带动整个梯队水平层次的提升。
(三)严格评审条件,强化考核制度。根据学校的师资队伍现状和今后学校的发展要求,制定适用于我校的职称评审条件,为即将参加职称评审的教职工明确一个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同时注重对参评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考核,既要考察其教学水平,业务能力,也要考核其思想道德水平,细化年度考核的内容,做到真正全面的评价。
他是分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同时又是浙江省应用化学“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应用化学博士点负责人、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还是一个科技事业活动家,不仅兼任着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有机电化学和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和化工理事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化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和浙江省纳米材料协会副理事长等近20个职务,还兼任着《化学学报》、《化工学报》等10余种杂志的编委、主任等职。
为了事业呕心沥血
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的马淳安,在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已28年。2000年12月,原担任科技处处长的他被任命为副校长,分管学校科研工作。马淳安觉得压力更大,时间更紧了。他不断地感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他说:“虽然科学研究是我这辈子的爱好和追求。也是我的本行,但学校把这么重大的担子交给我,我不能不担负起这个责任,更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这位在常人眼里“执着”得有些“痴”的校领导,28年来,一共只回东阳老家过了3次年。每年的年三十、年初一,他几乎都在学校的实验室或办公室度过: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平均每天十四、五个小时,他都是在学校里工作。
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和学术探讨的积极性,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马淳安协助学校主要领导开展了创新性的工作――学校及时调整了纵、横项科研分配政策。有效地设立了专利基金、论文奖励基金、获奖成果奖励基金、学术交流基金、重大项目配套基金以及研究生教材和专著基金。几年来,学校的科研经费、研究论文、发明专利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科研经费从几千万突破到2005年的2.43亿元、SCIE论文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55位、专利申请和授权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0位。此外,一些具有突破性和标志性的大项目、大成果、大奖项不断出现,从而凸显了浙工大在省属高校以及国内高校中的地位。
多年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马淳安还致力于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具有标志性的学科平台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
2002年,为了申报成功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马淳安多次往返于北京和学校之间。答辩期间,为了确保成功,马淳安全神贯注地整理申报材料、准备答辩演习,连续十多天忙至凌晨2、3点钟,然后又奔赴北京参加紧张的答辩。由于长时间睡眠不足,精神高度紧张,回学校后的马淳安渐渐感觉到身体的不适,他却未当一回事,继续忙着学校的工作,直至累倒住院。
此后,由学校牵头组织建起的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申报过程中遭遇“非典”和国家对园区严格整顿的干扰,这时。马淳安教授和其他校领导采取了积极措施。如今,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已获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50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
为了社会无私奉献
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化学工程专家,马淳安的追求就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电化学工程技术,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因此,马淳安非常强调在国际前沿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工作,他认为,原始创新是科学,过程创新是技术,集成创新是产品,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在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为人类所用。要想让一个新产品走向市场,转化为经济效益,就必须走学科交叉、集成创新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富强、人民受益。
几十年来。马淳安从未因各种事务繁忙而停止过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他已培养和指导本科生100余人、硕士生和博士生40余人。他先后主持和完成了纳米碳化钨的微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等30余项国家873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攻关等国家计划项目,其中15项已通过技术鉴定,均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马淳安又带头先后完成了“1500T/Y丁二酸电解合成生产技术”等10多项技术合同项目,其中有5项已投AT业化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这些工业化生产项目中,有的是厂家慕名找上门来要求合作研究的。 “二氯吡啶甲酸绿色电合成生产技术”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2004年,浙江某化工有限公司在国际上了解到一种利用有机电化学方法生产的高效、无毒的新农药在国内尚无人研究开发,就到处寻求合作单位。他们跑遍了长春、北京、上海等一些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的电化学研究机构,然而,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他们每跑一处找到该领域的专家,该领域的专家就以该项目难度大、承担不了为由,一致推荐马淳安教授。
已在有机电化学领域研究了近20年的马淳安,接到该项目后,仅花了1年多的时间。就突破了许多关键技术,顺利完成了小试和中试的研究工作,并于2005年11月建成了我国第一条二氯吡啶甲酸绿色电化学合成生产线。由于该产品高效、无毒,国外定单源源不断,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电化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加之马淳安非常强调多学科交叉,所以,他研制和开发的产品种类也较多。2005年,马淳安研究了20多年的碳化钨电催化材料又有了重大突破。马淳安等人不但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空心球状的纳米碳化钨粉体,而且利用该材料通过表面激光熔覆方法,使基体合金材料表面的硬度、韧性大幅度增强,远优于未经熔覆的合金材料。“这一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国际上属首创。可能会在表面材料领域掀起一场小小的革命。”建成了我国第一条二氯吡啶甲马淳安自信地表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马淳安先后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联合国TIPS中国国家分部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国家级新产品”1项等数十项奖项。他研制的产品有5项被授权为中国发明专利,另外还有4项发明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基于上述理论依据,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应积极探索社群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致力于构建研究性教师团队,创建特色教师工作室,塑造有为教师群体。
一、 特色教师工作室概念界定
特色教师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或者在某专业领域形成了学科品牌项目的老师。
特色教师工作室是指根据教师本人姓名命名并担任主持人的、由同一学科若干名具有共同的教育理想的教师组成、通过学习、科研、合作和分享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这是一种集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习型组织。
二、特色教师工作室创建基础
我校2008年底率先开展“有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其中教师发展目标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每一个教师幸福有为,培养有为教师群体,成就一批省、市、区名师。
五年来,学校通过强化师德培训,开展课题研究,研究高效课堂,推行教学反思,提升科研技能,推进“教科研一体化”机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批“专家型”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本区域产生引领和辐射作用;青年教师也得以快速成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
如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辜志文老师,常年坚持机器人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在机器人竞赛方面取得辉煌成绩:我校VEX机器人代表队两次获得世界冠军、全国“广茂达杯”机器人灭火比赛的金奖、广东省机器人足球项目的冠军等多个奖项。辜志文老师也成长为南海区名师,被评为“感动南海教育人物”。
美术教研组的廖向阳老师和罗卫红老师的版画中国结特色,他们从零起步,经过近十年的钻研、培训、提升、总结,发展到省市领先水平。我校成为全国美术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版画特色学校和广东省中国结特色学校,承担佛山市美术现场会和南海区中国结及版画体验活动。廖向阳老师也成长为南海区名师,被评为南海区十佳教师。
教师的个人成名,远远达不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教师整个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才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才会使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让这批走在前列、形成了特色的老师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正是特色教师工作室创建的坚实基础。
三、特色教师工作室目标定位
为了加速教师的成长,壮大有为教师群体,我校将特色教师工作室定位在“打造优秀群体,产生名优特效应”上。这是一种“集约化”培养模式,1个工作室主持人带领3~5个工作室成员共同发展,力求使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让每个成员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再带动更多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不同层面的研究性学习共同体,产生优秀群体的辐射效应,从而推动特色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
四、特色教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1. 导师培养制
根据《石门实验中学特色教师工作室规划方案》,将工作室成员的培养目标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同时工作室主持人和工作室成员以及石门实验中学三方联合签订《石门实验中学特色教师工作室成员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协议书》,要求主持人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工作室成员的具体培养考核方案,明确他们的发展方向和培养方法、途径、考核指标;帮助青年教师制订三年成长计划、方法和模式,实现工作室成员在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上的快速成长;同时每学年对工作室成员专业化发展作出评价,并计入学员专业化发展成长袋中。
2. 项目领衔制
根据《石门实验中学特色教师工作室规划方案》,特色教师工作室实行项目领衔制,“以主持人及导师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群体成员智慧为依托,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在三年的运行期间,每个特色教师工作室需完成学校已经立项的 “十二五”规划省级课题《构建“有为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下的一个子课题研究,子课题可以从“体魄意志的磨炼、礼仪风度的养成、性格品质的陶冶、学习能力的培养”四方面进行选题。借助特色教师工作室这台“母机”,每间工作室需“孵化”出3~5名拔尖人才,需培养5~10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 考核淘汰制
我校专门成立特色教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作室运行情况的评估考核等业务工作。特色教师工作室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自主申报,学校根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予以通过并进行授牌。工作室主持人再选拔吸收3~5名具有共同的教育追求的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在每个工作周期特色教师工作室领导小组按有关评估标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考核方式,对工作室进行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一个工作周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并实行过程性评价淘汰制,考核不合格则摘牌停止运行。每个工作周期结束后,考核合格的特色教师工作室须进行新一轮的申报工作。
特色教师工作室成员的考核主要由工作室主持人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4. 奖惩激励制
为保障工作室正常高效运行,学校提供专项经费,提供专门的办公场所并挂牌彰显效应,同时,要求每个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能自觉遵守四项制度:即活动会议制,学习汇报制,成果申报制,荣誉归档制。经评估考核,学校将对工作实绩显著的特色教师工作室及其成员,给予表彰奖励。
工作室经费由启动经费和项目经费两部分组成,每个工作室由学校每年下拨专项经费2~3万元,用于课题研究、学习培训、聘请专家、购买书籍等。工作室经费由学校教研处、办公室根据经费使用范围和财务制度有关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专款专用。
五、特色教师工作室的核心工作
特色教师工作室所组织开展的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成长规划:工作室成员分析自己的专业基础,确定发展方向与目标,制订工作室期间的研修措施,制订《工作室成员三年成长计划》,形成共同愿景。主持人要力争成长为镇、区、市、省等各级名师,成员成长为校级特色教师。
专家引领:以工作室主持人为主,外聘各级各类专家教授为导师,通过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科研指导等形式为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支持、诊断课堂、实践指导,传道解惑。
理论学习:通过主持人推荐书目,专题研究性阅读,任务驱动式阅读等,激励研究人员的读书生活。以专题报告、定期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案例研究等形式,推动研究人员自主研修,不断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合作教研:建设工作室教育博客、网站、QQ群等合作教研平台,建立专业共同体,培育远程协作教研文化。一是工作室主持人通过教育博客、网站,推介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经验;二是充分利用QQ群为工作室成员以及学校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互助合作的平台,激发出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智慧。
专题研究:组织开展专题式的教学研讨活动、教育科研活动、案例研究活动,通过任务驱动型的专题研究,提高研究人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教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评价促进:建立《石门实验中学特色教师工作室成员绩效考核办法》等考核制度,以及推荐评优(评定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制度,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梯,成就一批省、市、区名师,带动教师群体共同成长,以有为教师育有为少年。
六、特色教师工作室的共同愿景
共同的学校愿景及使命,是激励教师成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有力推手。我校通过实施有为教育使全体教师拥有共同愿景、信念及价值追求,促进了学校的快速稳健和谐发展。而成立特色教师工作室,是继续深化有为教育的又一强有力举措,是厚积而薄发、水到而渠成的有效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