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范文第1篇

摘 要:诗歌鉴赏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拉分点。很多学生对此类题不知该如何作答。从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等方面进行方法指导,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诗歌;鉴赏能力;任务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高考中,古诗词赏析是必考题,而且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通过平时的教学,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做题时感到鉴赏诗歌很困难,往往是读不懂诗,看不透题,答不对点,知识储备不足,那么,诗歌鉴赏自然就成了高考中的一个拉分点。那么,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看题目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如窗户,而且在题目中一般交作的缘起、对象、时间、地点、背景以及诗歌类别等信息,从题目入手既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又能感知作者的情感。如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就可以看出:大庾岭:交代地点。驿:驿站。说明诗人应该是在旅途,很有可能跟羁旅情怀有关。

二、看作者

诗歌鉴赏讲究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盛唐时期的作品多表现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而晚唐时期的作品多表现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而且,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诗风。例如,李白:身处盛唐,豪放飘逸;杜甫:遭逢乱世,沉郁顿挫;陆游、辛弃疾:家国多难,激荡强烈的爱国情怀。而且,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例如,大家所熟知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的人生道路可以说以南渡为界,南渡之前,生活优裕,所以她的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但是,南渡之后,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死去等一系列打击之后,生活孤苦,孤独无依,所以,她后期的作品充满了愁绪。所以,欣赏诗歌,一定要采用知人论世的手法看作者。

三、看注释

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

四、看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象,即形象;意,即意念、情感,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意象就是饱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形象。

读懂意象,即读懂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品意境

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的《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诗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孤独凄苦的主观精神。而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六、品用典

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的《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七、抓修辞

在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的《咏柳》,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无论是我国古典诗歌,还是中外现当代诗歌,都有着诱人的魅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课堂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见到诗歌,不是恐惧,而是用美的眼光去欣赏它,那学生的水平就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出现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章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背诵积累优秀的诗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古诗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从而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优秀作品的阅读量越大,人的视野越开阔,精神境界越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文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理解,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如背诵《望庐山瀑布》时,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除了规范背诵语气外,还要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得当的语气和体态语加快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如含有“美丽芬芳”意思的,学生会背起有关“花”的诗来,一时间桃花、杏花、荷花、、石榴、海棠、梅花五彩缤纷,争芳斗艳,有《惠崇春江晚景》、《题》、《海棠》等;含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意思的,学生会背起“言志”的诗:《石灰吟》、《无题》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根据时令进行分类背诵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深刻。如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从《江南春》、《春江花月夜》、《春夜喜雨》到《夏日》、《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从《秋浦歌》、《秋思》、《枫桥夜泊》到《冬景》、《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地背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背诵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

转贴于

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形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古诗中笛音多与《折杨柳》《关山月》《梅花落》一类的乐曲有关。

《乐府诗集》之民歌“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这是写离别的诗。诗中“长笛”吹“折杨柳”曲,叹惜别情,可谓古诗第一笛。笛与《杨柳》曲、与“折杨柳”文化掌故的结合,决定它从诞生起就具备了其他乐器所无法替代的底蕴。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在诗中笛与“折杨柳”合为一体作感情的呼应,是用以烘托感情的媒介,用笛声表现故园之思、亲人之念。

《乐府解题》里载“《关山月》伤离别也”。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说亲人之念。陆游《关山月》“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意谓在《关山月》曲调中,寓有壮士报国无路的悲哀。这心情谁能理解!

《乐府诗集》卷二十四《横吹曲辞》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李清照《永遇乐》词“染柳烟浓,吹笛梅怨,春意知几许”,其中“染柳烟浓,吹笛梅怨”是“烟染柳浓,笛吹笛梅怨”的倒文,“梅”指《梅花落》曲调。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将“梅花落”拆用,构成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写声成象,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感而不伤。

二、笛韵不断演变,开掘创新,蔚观。

唐陈羽“横笛闻声”意象除却陈陈相因,赋予全新内容。《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在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背景上,突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声来自何人?诗人以“不见人”宕开去,却展现一幅威武雄壮的行军图:一支军队在红旗指引下向山顶进发。未言吹笛人,吹笛人自在。此刻“红旗直上”是“横笛闻声”的壮举,此刻的笛声成了激励将士冲锋陷阵的号角。《风俗通》说:“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或许正是“笛”中应有之义吧。

赵嘏《长安秋望》“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借深秋景色抒思乡之情。大雁还乡触发诗人乡愁,他在虽高亢却不欢快的长笛旋律里,默然无语独倚楼上顾影自怜。“长笛一声”说景含情,笛声高亢响远,似要牵动倚楼人的乡思远去,笛声一鸣即止,旋律不知失落何处,倚楼人怅然若失。《唐诗纪事》载杜牧读了这首诗,对于“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味不已,“因目嘏为‘赵倚楼’”。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一个秋风瑟瑟、秋雨潇潇的夜晚,客游湘江的诗人面对沉沉暮雨、滔滔江水……不禁浮想联翩,报国的雄心、怀才不遇的忧闷、飘零他乡的凄苦、知音难觅的惆怅,一时汇集心底,于是写下这首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名篇。诗的最后两句“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鸟门”,运用《楚辞・渔父》的典故,屈原放逐尚有渔父对话,而此时的诗人虽不及屈原境遇恶劣,但却孤独得连一个对话的人都没有。伴随诗人度过这寂寞夜晚的,唯有一腔难酬的壮志、一天秋风秋雨,一江滔滔流水。至此,我们在慷慨悲凉的笛声中又听到一声怅惆的叹息。

宋释仲殊《润州》“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康宫”,诗人伫立在北固楼前远眺大江,不知哪里随风送来阵阵笛声,看晴空里片片白云悠悠,不禁令人怀念起已逝的南京建康宫故址来。“一笛风”脱胎于杜牧“深秋帘幕千家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诗句,由笛声断云而想起六朝遗址,寄寓了国家兴亡的感慨。

朱淑真《秋日晚望》尾联“倚楼堪听处,玉笛在渔舟”,诉诸听觉,抒情主人公不忍听秋声,忽闻渔舟笛声渐渐又奏,激起新的感情涟漪:如水月色洒满西楼,孤独少女凭栏凝眸,寥廓江天澄江横流,波光粼粼渔火跳荡,悠扬玉笛夜空缭绕……好一幅晚秋雨霁图,动人遐思之境如在眼前。一笛尽显功力才情,难怪文学史上说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范文第4篇

胡与可新婚三朝,有一名婢女进房侍候,自称名唤“梅香”。那时的婢女多有取名梅香的,几已成为婢女的代称。胡与可想为她改个名字,又不便凭空杜撰。

一天夜晚,胡与可问起梅香的身世。梅香讲她原是弃婴,由白马涧一家农户收养。尚未及笄,人贩子将她拐卖给昆山妓院为……讲到此处突然中断叙述,似有难言之隐。胡与可再三追问,梅香只是低头缄默。

过了两天,胡与可询问她在昆山妓院以后的情形。梅香说她后来被住在苏州娄门的国子监官成应详买去作妾。她见成家是书香门第,成应详在国子监任训导之职,暗自庆幸终身可以托付给知书达礼之人了。没想到一天中午,成家大夫人从街上唤进一个卖绫罗的商贩,成应详追到院中,拿起一捆细绢挑挑拣拣,把绢料的四边翻来翻去,依次比较它的厚薄,又跟商贩讨价还价,和市侩无异。梅香在一旁见到成应详这般嘴脸,全无书生气质,失声喊叫一声,便扑倒在地,好像中风的样子。成应详见她有病,按付给昆山妓院为她赎身的价格,加上二成,又将她转手卖给人贩子。几经周折,才被黄府买来作婢。

胡与可问她:“见成应详买绢,不像文人的举止,怎么就急出病来?”梅香说:“我听说人的命运有亨通和蹇滞之时,人的地位有显贵和卑贱之分,人的品格有高洁和猥鄙之别。地位显贵者命运亨通,而品格却不一定高洁;地位卑鄙者命运蹇滞,而品格倒不一定猥鄙。我过去见显贵者,就以为他的品格必然高洁;正同有人见卑贱者,就以为他必然品格猥鄙一样,受世俗眼光蒙蔽,往往要看错人。从成应详买绢的猥琐举止,才发现他原来是个小人。我虽然出身下贱,怎么甘心终身侍候这种人呢?所以我装病,让他打发我走,以便另谋生计。”

胡与可听后赞叹不已,不觉吟诵道:“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便对梅香说:“你穷不失志,可见你像梅花一样,具有傲霜斗雪的品格。辛弃疾赞誉梅花的词句‘更无花姿态,全有雪精神’,正好作你的写照。”梅香问:“能不能请夫人解释这两句词的意思?”胡与可道:“它的意思是:梅花虽然没有普通花朵的柔媚姿态,却具有像雪一样洁白纯净、不畏严寒的精神。你的名字不妨改成‘寒梅’,倒也名副其实。”“谢谢夫人赐名,今后我就是寒梅了。”

胡与可未嫁时就爱好与人对弈,她的表兄郑日新常常同她切磋棋艺。郑日新在胡与可婚后,仍不时来黄府谈论棋道。但郑日新已有半年不来,后花园有一间幽静小屋,原供弈棋之用,关闭也有半年。这天胡与可领寒梅前去启锁打扫,见几案和棋盘上积满灰尘,寒梅举起罗袖,正欲拂去灰尘,被胡与可阻止。胡与可对着棋盘凝视良久,叹道:“这棋盘上的积尘,线型高低纵横,竟是远山、茅舍的天然图画。可惜左角只有流溪、竹篱,缺少花卉点缀。”说着已伸出食指,在棋盘的灰尘上戏画梅花一株,又以小指在几案的积尘上,题写《百字令》。

寒梅问道:“夫人所说的下棋人是谁?为何久不来此?”胡与可据情以告,并说郑日新因妻子病故,有心再娶继室,托媒说了几家女子均不成。因他要求女方容貌、肤色,要如桃花般娇艳,一直难以寻到意中人,听说他常借酒浇愁。这半年在病中,故此未来下棋。寒梅又问:“夫人所说的这位郑日新,可是杭州人,原任昆山县尉,因与上司不和,辞职来苏州,设塾课徒?他既能诗、又会画、还善弈?”胡与可刚说:“正是他……”寒梅掩面痛哭,跑回下房。

胡与可莫名其妙,不知道寒梅一提起郑日新,为什么如此悲伤?这才想起上次问她身世,她讲述到被卖到昆山妓院时,突然中断叙述,其中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原来与郑日新有关。

寒梅终于告诉胡与可:郑日新在昆山县尉任内,夫妻不和,家中时生龃龉,故常去青楼寻欢作乐。他与寒梅情投意合,相见恨晚。郑日新因发妻凶悍,畏惧河东狮吼,不敢纳寒梅为偏房。一年深秋,郑日新宿于寒梅处已有数天。某天早晨醒来,一夜西风满地是霜。郑日新的衣衫已不胜秋凉,寒梅出于无奈,找出一块麻布披在他的肩上。寒梅打趣道:“曾经听人说,古人以兄弟比喻人的手足,以妻子比喻人的衣服。我等供人逢场作戏的烟花女子,连衣服也算不上,只能是粗糙的麻布。不过有时倒还可聊以御寒。”郑日新激动不已,说道:“日新与卿三生石上有前缘,他日定能共偕白首。”寒梅叮咛:“幸勿忘却今天所说的话。”

而现在郑日新的发妻已经亡故,托媒择偶,却早忘了感情深厚的梅香,为此痛哭。胡与可劝道:“寒梅不必悲伤,我自有办法唤他醒悟。”说完便到书斋,取过一把折扇,题写了一首诗,唤过婢女春光道:“速送郑相公。”

春光按胡与可的吩咐,找到郑日新家,将折扇递给他。郑日新急忙展开折扇,见扇上是胡与可用行草题写的诗句:

一夜西风满地霜,粗粗麻布胜衣裳。

春来若睹桃花面,莫负寒梅旧日香。

郑日新见诗,回忆起在昆山妓院与梅香如胶似漆的旧情。此诗第一句,暗喻家中的妻子造成他的气恼和烦闷,不亚于风霜之苦。第二句是全赖梅香的体贴温存,像粗糙的麻布一样能给予他温暖,同床异梦的妻子如衣裳却不能抵御风寒。后两句指一旦托媒觅得理想中貌似桃花的意中人,不要忘记了昔日共过忧患的情人梅香。郑日新问:“夫人何以知道梅香?”春光告诉他,梅香是夫人身边的侍婢,已改名寒梅。郑日新才领会句中也有“寒梅”之名。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范文第5篇

读完《红楼梦》的读者,没有一个不为黛玉的气质、才华折服。她是出水芙蓉,本真率直;她是雨后桃花,娇艳夺目;她是秋后,迎风傲霜。她在百花生日那天于花团簇拥中降临这个世界,她又像雨后的桃花一般在风中凄然凋零。黛玉喜欢赏花、写花,也葬花。这与她的多愁善感的心性有关,也与她对生命的感悟有关。她知道,花虽然美丽,却只能灿烂一季,终究逃不过凋谢的命运。她深知,自己正如开放的花朵,面对即将逝去的年华,只能眼睁睁看着,最终也如花般地飘零在浩荡的春风里,散落在冰冷的大地上。所以黛玉的葬花既是对逝去的花的怀念与惋惜,也是对命运不能掌控的无可奈何的忧伤与反抗。“质本洁来还洁去”她是花的精魂。

林黛玉的诗人气质,不仅表现在她的言谈举止的一颦一蹙中,更表现在她的心性上。诗有别才,林黛玉作诗从来都是一挥而就而且艺术高超,她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等都是文质兼美的传诵名句。她有着李易安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忧愁,她有着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悲伤,她有着严元照的“故乡迢递空相忆,深闺一片愁如织”的乡思。她喜欢挺拔俊秀高风亮节的青青翠竹,她喜欢留取听雨的秋后残荷。她点评王维的山水诗篇切中肯綮,她评价陆游的诗歌一语中的:林黛玉是诗的化身。

林黛玉芙蓉般的高洁品行、翠竹般诗化气质的形成以及桃花般的命运归宿绝对不是偶然的。

她生活在书香之家,温柔可亲、知书达理的母亲贾敏给了年幼的黛玉以聪明伶俐;饱读诗书、博学多识的父亲给了幼小的黛玉以知识智慧。故乡灵动的山水的滋润,养育了这位才思敏捷的姑娘。如果不是命运多舛,如果不是过早仙去,多才多艺的林黛玉何尝不是李易安,何尝不是谢道韫。她一样会吟诵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来时,月满西楼”的千古传诵的诗句。其实,她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在她细长的影子里,站着太多的诗人词家,正是她根植于华夏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才得以修炼成诗般的高雅。

当然林黛玉的的命运是必然的,一是性格的悲剧,一是社会的悲剧。还是个十岁左右的孩童时,林黛玉就用瘦弱多病的肩膀承受起失去母亲的苦痛,孑然一身告别生她育她的美丽江南,带着故土的难离,带着父亲的不舍,带着对童年的眷恋来到像梦一样的既陌生又令她胆怯的京华。从此寄人篱下。

她的目无下尘的性格注定不会讨得大观园中的那些人的赏识,即使有着贾宝玉的偏爱、贾母的呵护,可是在那样一个长夜漫漫何由彻的封建时代,林黛玉也不过是雨夜里一只摇曳的蜡烛,也不过是汹涌澎湃的茫茫大海中的一只没有帆甚至连桨都没有的孤舟。因此这位美丽聪颖的诗人如花凋零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棵绛株仙草的泪尽而枯也就自然而然了。只是我们每一位善良的读者面对这位诗人的夭亡而心有不甘,我们在隔着现实与艺术的遥远距离,在隔着时间与空间的生死距离而薄祭那颗瘦弱但不妥协的倔强花魂诗魂的时候,心中应该暗暗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而又自由的时代。

相关期刊更多

梅山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电力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