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1)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0人。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三、教材的主要特征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注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四、教学目标
本册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五、教学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诊断意识
2.做到四个尊重: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
本年级一个班,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充满热情。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世界之窗,节日大观,多彩服饰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四年级下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运用。如教材第4页的留白是让学生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教材37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43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给行业分类;51页的留白是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是小学生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品德与思维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的简单传递,说教式教学往往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在思维,深入大脑灵魂影响学生。因此,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升级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教学升级,值得我们关注。
一、思维可视化技术概述
思维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当人类通过社会生活与实践学习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路径时,也就有了一定的思维。相应地,思维可视化技术是指以视觉化的形式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方式、思维路径甚至思考的过程呈现出来的一种技术。这种可视化的过程能让枯燥的知识更立体,更系统,更易被吸收。大家所熟知的思维导图就是思维可视化技术中的代表之一,要把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在教学中,需要在认识上做如下调整。
1.认识到思维训练与知识传授的关系
教师不应忽视思维训练与知识传授中的任何一方,因为两者始终是互相促进、和谐共存的。良好的思维能力训练能推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识,而脱离了知识的思维训练,也就失去了载体,无法贯穿于知识传授的思维训练也只是高屋建瓴,纸上谈兵。
2.正确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
思维训练的核心是思想的互动与碰撞,因此,教师应从原来的灌输讲解者转变为学习思维过程的引导组织者,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成为思维的主人,双方在不断的互动与碰撞中,令整个教学过程鲜活起来。
二、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1.将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在教学目标的构建过程中
知识、能力、品质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三大教学目标。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偏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其他两大目标。其实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材内容有清晰的单元主题划分,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备课时通过思维导图提前把握教材整体内容,划分单元重点,制定三维教学目标。
2.将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上
教学过程中,思维可视化技术能帮助学生大大改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有特色的思维可视化课前预习题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搭建呈现自主学习成果的平台,或上台演讲介绍,或组队进行比赛,或进行别开生面的表演,还可通过图示、视频等解答学生疑问和进行课堂总结。
3.将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在提升课堂实效上
思维可视化技术的一大优势就在于让大脑的思维更清晰,让思维的引导更自然。通过思维可视化技术,一方面教师不用再死板地强灌知识,可围绕中心主题设置可视化的思维题目。另一方面在课程效果的评价和呈现上,也不用再局限考试试卷,而有了诸如思维导图、图像搜集与绘制、学生演讲、特色活动组织等多种形式,课堂实效也清晰可见。
三、结束语
当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和推行,课堂教学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单向传递上,还有兴趣培养以及双向的思维启发。教师利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尝试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启发有良好的效果以及长远的积极意义。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心智发展,则应就思维可视化技术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一、合理处理教材,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在教学计划设计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生活能力。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九课《逛商场》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去商场试购物,去观察消费,去调查了解商品的价格;课上将课堂改为商场,让学生每人带一件商品到学校,组成一个商品购物区,在课上先让学生讨论“买东西的学问”,谈各自的经验,根据各自经验,由两个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学生去商品购物区去购物,其余同学当观众,观察购物的场景,在购物这一活动结束后,再让同学讨论购物时,“怎样做个文明顾客”和“顾客有哪些权利”,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下,学生十分积极地、自主性地、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消费意识随之增强,对于这样一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创设合理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场景中进行学习,是合理处理教材的有效方法。
二、结合身心特征,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应将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还应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创设生活情境。如在二年级上册《我的好习惯》教学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呈现几幅图片,根据图片,学生自我判断,有早睡早起、不挑食、爱惜学习用品、积极锻炼等。这些习惯以生活习惯为主,而在五年级上册《我更了解自己》一课中,根据高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课文呈现文字比较多,通过文字的阅读,引发学生思考,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作业不拖拉,遵守学习纪律,有耐心、细心等,这些习惯已转化为学习习惯。
无论是以图片为主的文本呈现,还是以文字为主的文本呈现,都是结合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图片情境的创设与文字情境的创设,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不同身心特征,各年龄段学生,这样收到教育效果更佳。
三、走进现实生活,养成良好品质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内涵,现代教学观念认为,学习者对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容易接受。教学前,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调查、收集相应的生活教材,了解、熟知、体验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获得经验,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的、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例如,在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中,教师让平时用右手写字的同学尝试用左手写字,尝试用嘴巴翻书,用红领巾蒙住眼睛在教室里行走,这样的创设使学生设身处地体会到残疾人的生活艰辛,渗透从小要尊重关心残疾人的思想意识。
在《家乡的变化》一课中,课前设计表格,让学生在家乡“住的方面、交通方面、公共设施方面、其他方面”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进行调查比较,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绿色小卫士》一课中,让学生参观垃圾中转站,让学生看到成堆的垃圾怎样进行分离,进行合理处理,变废为宝的,回收1吨废纸可再造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回收20个餐盒可以造出一个漂亮的笔筒,从而懂得不能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1、教师在平时要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组合,资源挖掘,教学形式等,还要备教学准备,因为根据学科特点,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资料搜集、实物观察、人物调查、采访等。
2、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虽然上课不是照本宣读,也不是教案走场,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纯粹把备课留于形式。把上课视为游戏。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教学的每一个大环节,让学生在了解、认识、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淀一定的能力素养或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世界产生共鸣。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吸收、内化的过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勿需安排得的水泄不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读读、想想、写写。听说读写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相反地,课堂中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时间,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最有效的状态。
3、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4、加大资源开发,重视学科合作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这学期,在教学四下年级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区档案馆、区敬老院等这些社会机构资源,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利用其他课程,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同时,大家也提到了不少实际性的困难,如课前的准备工作因学生的能力、习惯等问题或家长的诸多因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往往是老师说得很激动,学生听得很心动,回到家后没了行动。高段的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化时间,还要有相应的场景,但学校的实际情况,安全因素等又不允许学生走向社会去实践、感受,等等,一切的一切教不待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