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
为了全面深入推进新课改,改变低效的教学状况,构建历史高效课堂,我校历史教研组积极进行教研教改,摸索出一套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结合了历史学科和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在结合本人上过的一节公开课,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简单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学生探究环节
(1)教师出示探究目标。上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制定出层次清楚的探究学习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两个探究课题。探究问题一:根据教材第102页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并结合导学案中当堂训练的三则材料题,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探究问题二:探究垄断组织的影响。
(2)学生探究。第一步:学生自主探究。展示探究课题后,我让学生按照要求用十分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教师在课堂中巡回指导。第二步:学生合作探究。在自主探究阶段中有些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影响”归纳得不全面,于是在这个阶段我让学生讨论,鼓励争论、探究和观点碰撞,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合作探究时间为十二分钟,教师巡回课堂指导。
2.教师点拨环节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点拨主要是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一些疑难问题及没有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点。我抽查点名叫第四学习小组(班上开学初已经把每六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设一个学习小组长)来汇报小组探究问题一的成果,小组长汇报说,探究出两个特点,即“科技结合和新产业出现”,这个时候我提示学生注意材料中的产业结构和国家变化,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两个结论即“重工业占主导和多国同时进行”,于是我把四个特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完成了问题一的探究。接着我抽查点名叫第六学习小组来汇报本小组探究问题二的成果,小组长汇报说,只探究出两个特点,即“生产力的发展和干预政权”,这个时候我提示学生结合材料二、三来分析,学生经过讨论又找出另外两个特点,即“推动瓜分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从而完成了第二个问题的探究。
3.课堂训练环节
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我精心挑选一些紧扣教学大纲、典型的、多层次、适量的练习题(四个选择题),限时四分钟完成,来巩固知识和形成记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探究式课堂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贯彻新课程的理念,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二、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实际运用效果
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合作”等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运用,转变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一言堂”现象。在这节课中,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即先分析背景,接着讲述内容,最后分析影响的步骤,而是采用问题探究法,只探究两个问题。一是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高效课堂的“三维学习目标”。教师在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探究学习目标,这是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关键。二是提高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教师的点拨、讲评只针对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问题驱动,实现了教师的精讲和高效的点拨。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3.历史课堂实现了高效化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 小组学习 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方法,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合理分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
1、学前分组法。
分组一般是在学期初编排学生座位时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兴趣、背景等几个因素进行分组。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中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各小组按好、中、差比例组合,形成组内异质,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让中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让优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表现,最终形成各尽其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
2、临时分组法
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合作学习小组在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方式上都比较开放,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社交能力。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灵活掌握,合理分组,做到“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有机结合。
二、确定学习目标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确定好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确目标。但目标不能过多,过难,要适量、适当,要根据教材、大纲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
三、做好合作学习指导,教会方法和技巧
为了保证各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数量,要在小组中指定一个学习成绩较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加强对组长的培训。教他们如何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处理组员们不同的意见、观点,及时归纳整理本组的学习情况。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任务。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
新课标课堂教学三看:看自主程度、看合作效度、看探究深度。
1、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多少?是100%还是大于或者小于100%,要求一节课参与人数不少于120次。
2、学生参与的质量如何?“质量”指标体现在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书写板书、是否有知识性错误。
3、导学案或者预习笔记的检查。这是五步三查中的“第一查”,教师要依据这一“查”,而决策课堂导入、环节安排等。
小组三评:互动的温度、拓展的宽度、生成的高度。
小组学习决定着高效课堂的成败。对于已经实施了高效课堂的学校,也必须进一步研究、利用好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如何分组、怎样结对?组与组什么关系?组内对子是什么关系?怎样组织对子测评?对子与对子是什么关系?
1、所谓互动温度,是指学习氛围和学习状态,要高度重视“温度”,人声鼎沸、吵翻天才体现出“狂欢”意味。
2、拓展,既要宽度也要深度。所谓深度,要敢于让学生向未知领域义无反顾地行走下去,学会较真和钻牛角尖。所谓宽度,是指知识点与点的黏连,条与条的钩挂,块与块的整合,类似滚雪球,越滚越大、越连越宽。
3、生成什么样的高度?要坚决摒弃单纯的知识性学习,从三维的角度去考评价值性。要从“专题”、“专项”、“专利”、“专著”的成果性上来审视高度。
展示三性:选择“近共性”问题、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追求生成的价值性。
展示即“发表”。发表即为了实现心灵的“获取”,通过同伴评价来满足和收获某种心理、情感期望。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一把“金钥匙”,千万不可看轻展示。另外,展示还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暴露,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是教师课堂决策的依据,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发源地,是学生获得学习情感支持的化学分子,是课堂抵达“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保证。高效课堂的别名又叫“展示课堂”。缺少了展示,就等于“离魂寡居”,课堂就会变得“灰冷阴暗”,没有展示的课堂是畸形的课堂,是“死课堂”,是远离了人性的课堂,是没有温暖、力量、活力的课堂。
1、展示要依据学情调查,找到带有普遍意义和近似性的“问题”,都会的不展示、都不会的更不展示,最容易出现歧义的或者核心的知识才拿出来做展示,生成空间较小的比如定理定义一般不做展示。
2、千万要注意展示者与参与者的互动关系。要努力杜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展示要形成集体参与效应,展示不是看表演,而是一窝蜂上阵。展示要既“互”更“动”。
3、展示不是漫无目的、信马由缰,是“坡上放羊”,虽无绳却有线,要杜绝“无主题”展示,本来是说“西瓜”,结果由“西瓜”到“瓜子”,最后变成了“爪子”,这样的展示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价值不大!
总之、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保证学生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组织交流,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评价。汇报一般由合作小组的组长进行汇报,其他成员作补充。汇报时要说明本组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以及收获和感受。同时,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和总体评价,指出各小组的成绩和不足,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和失,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通过打造高效课堂,实现“零作业”,“放生”学生、解放教师;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用课改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的公平、进步和“均衡发。
一、激趣导入
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图片、事例、新闻热点等,适当配上背景音乐,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进入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来源。离开了学生实际生活,导入会显得僵硬、枯燥,无法引起学习的兴趣。
二、预习导学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此环节把预习部分安排在课堂进行。每节课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预习时间,依据导学案中“预习初探”的要求,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重难点,明确学习目的,增强预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根据预习初探的提示,在课本上做标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记下不懂的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就能将内容掌握。这样,学生在预习中有很大收获,自身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交流互动
教师课堂上要组织学生交流、展示预习的成果,讨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组内能解决的组内解决,然后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预习成果和存在的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对汇报小组的成果和疑问进行质疑、解答、点评。小组合作交流时,不能忽视中等学生,要给他们机会多发言、多总结,这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交流互动不仅引领学生新的思考方式,也是互相探讨的过程,能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我在上八年级思想品德《严也是一种爱》的教学中,给学生出示材料:父母偷看了我的日记;父母将我的朋友拒之门外。引导讨论:当父母的做法不合理时,你会怎么做?通过讨论、交流,各个小组呈现出的一致观点。每节课讨论交流的问题不能太多,以2~3道为宜。
四、梳理归纳
梳理归纳环节是对本节课的内容的整合、梳理。此环节使知识系统化,重点、难点突出,情感提升。经常让学生找出本节课的一个关键词,用一句话说说其关键的理由。教师适当引导,进一步落实三维目标,并将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分析方法上的问题,予以查漏补缺。
五、拓展提升
此环节大约用时15分钟,做到当堂学,当堂会,堂堂清。让学生动手动脑,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思品导学案中习题的设计,必须注重能力培养,选取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力提升题选择正确和先进的内容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拓展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到知行统一。
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回家不用做思品作业,不用提前预习。学期末的测试中,及格率4个班都达到100%,原来(2)班的及格率只有72%。优秀率明显提升,最好的班级达到51.2%。最关键的是学生对学习思品感兴趣了,没有压力了。
一、“分层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
“分层探究・合作学习”新教学模式的设计策略是通过在课堂上不断地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利用分层探究活动单展开小组有效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发现问题,设计分层探究活动单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在完成分层探究活动单的活动中提升科学素养;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学生的探究水平、汇报交流水平等螺旋式的增量发展。
(一)巧妙整合“三维目标”,突出重点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如果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目标,那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势必造成科学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违背“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备课前要设计出一个个好的教学活动,将三维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把握。设计活动一般为2~4个,每个活动要有意义、有价值,活动间要有结构。
(二)精心设计“分层探究活动单”,自主探究
1.分层探究活动单的活动设计应站在核心概念的高度
《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提出: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一堆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核心概念是一个科学领域中的核心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核心思想和观念。如果我们设计分层探究活动时,站在核心概念的高度,自上而下地设计一个个渐进的有结构的活动,那学生探究就能明确方向,简约过程,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2.分层探究活动单的内容应该有由易到难的层次性
分层探究活动单的设计要由易到难,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能按步骤学习,也可以设计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所有实验后有事情可干。那么对于简单的活动内容,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利用分层探究活动单一步一步地进行长时探究。
3.分层探究活动单的设计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探究活动单的设计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利用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让孩子们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进入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
4.分层探究活动单的评价机制应能激励并规范学生的探究活动
因为分层探究合作学习一般是放手让学生进行长时探究,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设计分层探究活动单时要有明确有效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保障探究活动有效进行。
二、“分层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活动前
1.要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
首先,教师自己应该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教与学的方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使学生的哪些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探究目的和任务不明确,就会导致学生置身于探究活动之外,显得漫无目的。
2.要明确材料的使用方法
材料使用要明确目标,教师不但自己要明确,还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选择这些材料是为了研究什么。如果目标不明确,就会造成探究的盲目性。材料使用还要把握时机。如果提前发放材料,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听课转移到材料上,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动手玩弄,根本不理会教师要求做什么,这样的探究活动肯定是低效的。在探究活动较多的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活动需要有层次地发放材料。
3.要明确学习活动的分工和合作
分工,是学生每次上科学课时挂在嘴边的词语,但在实施时又会怎样做呢?这里列举一节课中的一个场景:上课前,教师请学生讨论,这节课你们要怎样分工?各小组热烈地讨论,最后确定每个人的具体任务,有小组长、材料员、记录员等等。可一到上课时,很多小组都只有一位同学唱主角,领材料的是他,做实验的是他,汇报的也是他。“只分工不干活”,一个小组成了一个同学的表演场,甚至有的同学成了科学课的看客。所以要明确学习活动的具体分工和合作,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
4.要指导“分层探究活动单”的记录方法
对于简单的记录表当然不必指导,但“分层探究活动单” 的记录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因为它是几个活动的整合,尤其是刚刚开始进行“分层探究・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还不适应记录这么一大张表格。当然,等习惯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以后,学生对于“分层探究活动单”的记录就驾轻就熟,不用再花时间指导了。
5.要明确小组合作的评价办法
合作评价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指在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中的相互评价。分层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学生组内互相评价每一个活动环节,帮助学生规范课堂行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记录先由组员达成共识,然后组长负责记录,用打“”的形式(优秀3、良好2、需努力1)反映出学生合作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方面的表现,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表现全面发展。二是指一堂课中整个小组的表现,一节课结束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合作探究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二)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活动中
1.指导小组分层探究,开展合作学习
小组分层探究合作学习时,教师还要在组间巡视指导,一是可以对学生的操作、学习水平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二是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一些活动的关键之处适时予以指导和讲解,可以化解难点,使探究和讨论进行下去。教师更要注意指导一些操作能力稍差一点的小组,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被人尊重的感受,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2.了解小组学习活动的进展
教师要及时了解哪一个小组探究能力较强完成较快,引导他们及时整理材料并组织讨论,准备汇报;教师要及时了解哪一个小组探究能力较弱探究进程较慢,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要把握好整个探究活动的进程,既不能过于匆忙草草结束,也不能过于拖沓,浪费后面宝贵的交流时间。
(三)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活动后
1.分层探究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交流
分层探究活动单的展示交流应该合作互助。科学探究中的表达与交流,不仅是探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探究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环节,如果教师组织指导得好,就能画龙点睛很出彩,很多课的往往出现在这个时段。但也有些课由于很多原因,导致只有个别学生在汇报,没有全体同学的交流,蜻蜓点水,流于形式,给人一种虎头蛇尾之感。小组汇报交流时可以采用三段句式:我代表我们组向大家汇报……我们组的同学有什么补充;其他组对我们组的汇报有什么意见。最后教师要小结各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2.汇报交流完后,引导学生修改分层探究活动单
分层探究活动单的修正完善应该适时自主。展示交流分层探究活动单之后,还需要学生对原先的认识发现加以修正和完善,使他们错误的前概念得以转化为正确的科学概念。如果边交流边修正,虽然学生的答案都正确了,但却是机械的抄袭,没有真正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实效不大,科学素养也没有真正得到提升。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交流完之后,统一放手让孩子们再做一次实验,独立修正和完善自己原有的学习活动单。
三、“分层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在新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中,学生能按照分层探究活动单上的任务一步一步兴趣盎然地自主学习,自主汇报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相应地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分层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还需要教师去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交流等习惯需要训练;分层探究活动单需要积累和完善;课堂中教师的老方法要改进;教师的备课方式要改进;最后让组长评价组员的表现这一点,感觉不够深入,让学生评价学生就很难做到公平公正,怎样评价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去重视,去改进。
关键词:和谐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对每位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加以改进。为了让物理教学能符合学校提出的“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要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学习王敏勤教授等人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校内一些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结合近期学校组织的培训和学校“和谐教学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物理课程特点,开展物理和谐教学模式探究。
学校“和谐教学法”一校一模的基本环节,分为七步,即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考勤、回顾旧知识讲评作业、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拓展提高、达标测试课堂小结七个步骤。其中从自主学习―小组互查互助―大组讨论和汇报―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是一个小循环,每个小循环要步步清。每节课可安排2~3个小循环,即从自学指导――至自学指导二或自学指导三。
初中物理课堂应用和谐教学法,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初中物理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60%的内容学生没有直接经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能忽略教师的点拨;二是实验探究课比较多,实验探究的过程、现象、结果评估和交流教材涉及的少,需要加强;三是结合物理自身的学科特征,可以设计出如知识梳理课、新知识探索课、习题训练课等课型;四是以一教一辅中的人教版练习册为学生练习的主要材料,分为三部分,每节课前预习部分为上节课作业之一,课堂练习主要用于第5和第6环节,课后练习为当堂课作业。知识梳理以人教版练习册章末小结为主要素材。笔者以新授课为例详细说明和谐教学法的应用。
一、回顾旧知识,讲评作业(约3分钟)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检查旧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做好上下链接,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主要内容是回顾单元重点、与本节课有密切关系的点、学生练习册课后巩固错误集中的点。回顾的方式要克服只提问少数几个优等生的现象,尽量了解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提出问题,明确目标(约5分钟)
教师编写学习目标要综合考虑本节课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重点和难点;情境导入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依据和直接经验,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合作探究,明确概念(约15分钟)
环节1:自主学习。
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和提示,指导学生自学,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观察优等生和待优生。
学生则要一一相互检查自学的落实情况。
环节2:合作交流。
教师通过巡视、个别询问、深入组内讨论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交流展示”及“精讲点拨”做准备。
学生在自主学习、一一互帮互检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方法,探讨知识间的规律,在组内达成共识。
四、大组汇报,教师点拨(约6分钟)
学生在小组交流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展示小组的活动成果,解说小组的观点和看法,解说小组得出的方法、结论和规律,引发全班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对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精讲点拨,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共享优秀的成果,纠正问题。
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我疑点,突破难点。
五、巩固新知识,拓展提高(约10分钟)
教师要展示当堂训练题,及时进行反馈与矫正,点评解题,总结方法和规律,确保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要独立完成变式训练及当堂检测,巩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总结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课堂学习小结,总结、整合、提升新知识,感悟新课学习的收获,提出存在的困惑,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补救学习。
六、达标测试,课堂小结(约6分钟)
学生要完成达标测试,需要注意:一要完成练习册课堂练习部分,做题时要像考试一样独立完成,不看书,不讨论;二要在教师讲评答案后相互对改。
教师用实物展示台批改一份样卷,或出示标准答案。关注各小组的测试情况,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小组表现,布置练习册课后巩固作业。统计各小组得分,评选优秀小组并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