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服务经济核心区为主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大力培育重点服务业园区、商务楼宇、特色街区、专业市场、重点服务业企业和知名品牌,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促进我区服务业扩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速度,优化结构布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年,全区培育形成10大服务业聚集区,10条特色街区,100幢商务楼宇,10大专业市场,50家市级服务业重点企业,10个全国知名服务业品牌。

三、发展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通过实施“六个一批”工程,推动全区服务业载体总量不断膨胀,档次不断提升,特色不断突出,进一步提高全区服务业整体素质,促进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重点提升保税港区、滨海广场金融商务区、海港路中心商贸区3个国家、省级园区的档次水平和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做大汽车交易广场、软件园2个市级园区,规划建设蓝色爱情旅游特色园区、蓝色文化旅游特色园区(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保税港网外配套综合服务园区、夹河滨海蓝色旅游度假区(夹河国际旅游度假区)、蓝色海岛旅游度假区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牵头部门:发改局;责任单位:经信局、财政局、住建局、城管局、商务局、文新局、旅游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相关街道园区)

(二)建设一批特色街区。进一步提升滨海广场国际商业步行街、朝阳历史文化街、上夼西路美食街、东方巴黎商业步行街、齐鲁古玩文化街等5条市级特色街区的档次水平,加强对其他发展基础良好的街区的规划引导。(牵头部门:商务局;责任单位:发改局、财政局、城管局、文新局、旅游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食药监分局,相关街道园区)

(三)打造一批重点商务楼宇。结合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精心打造一批高档商务楼宇,大力引进区域总部、金融保险、物流货代、中介服务、文化创意、软件研发等业态入驻。对现有60幢商务楼宇推行“1+6”模式,全面建立商务楼宇联络员制度,协调工商、城管、消防、房管、公安、税务做好全方位服务。(牵头部门:发改局;责任单位:经信局、财政局、住建局、城管局、商务局、文新局、国税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国土分局、公安分局、规划分局,相关街道园区)

(四)整合一批大型专业市场。按照合理布局、集聚发展、膨胀规模的原则,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市场整治和改造进程,将区内化工、建材、家居、古玩、花鸟、旧货、机电、茶叶、水产品、果蔬等专业市场进行整合,提升档次和专业化水平。(牵头部门:商务局;责任单位: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城管局、工商分局,相关街道园区)

(五)做强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振华、百盛、瑞康、安德、大新华等34个市级服务业重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上市、重组、兼并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膨胀规模,提升档次,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引领行业快速发展。(牵头部门:发改局;责任单位:经信局、财政局、商务局、工商分局,相关街道园区)

(六)塑造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省、市级服务名牌,发挥品牌优势,增强品牌辐射力,叫响服务大品牌。(牵头部门:发改局;责任单位:经信局、财政局、商务局、工商分局,相关街道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街道园区要形成合力,围绕本实施意见及时提出配套的政策措施,进行任务分解,逐条细化、逐条落实,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年度计划和实施项目,要科学合理地配置保障人力、财力、物力,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期限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大我区服务业载体培育力度。

(二)强化规划引导。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各部门、街道园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紧修订完善各自的载体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落实培育措施,大胆探索符合行业实际、体现载体特点的发展路子。

(三)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蓝色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服务业载体培育,重点加强对服务业聚集区、特色街区、商务楼宇、大型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扶持奖励。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服务业载体项目列为国家、省、市资金扶持项目。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一、重要意义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上海世博局预计会议期间将迎来世界各地游客7000多万人。我市紧邻上海,有着“上海后花园”的区位优势和“历史人文、花木盆景、长寿养生”的城市特色,“*长寿之旅”已被世博组委会确定为特色主题体验之旅,估计届时到南通、*的游客将达到500万人次。抓住世博机遇,放大“世博长寿之旅”特色,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二、总体目标

“迎世博促旅游助发展”工作总体目标为:建设三类重要项目,组织三大系列活动,形成三条精品线路,实现三项重点突破。“三类重要项目”,即以长寿文化主题为重点的景点群项目、旅游配套类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项目;“三大系列活动”,即世博前从业人员培训与竞赛系列活动、长寿特色饮食与商品等评比系列活动、世博期间长寿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三条精品线路”,即世博长寿主题生态盆景游线、特色人文游线、养生休闲游线;通过以上重点工作的推进,实现“三项重点突破”,即实现*以长寿为重要特色,长寿、人文与生态互为支撑的旅游新格局的突破;实现旅游促销、管理量与质的突破;实现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突破。

三、重点工作

1.加快项目建设,提高承载能力。一是景点群建设。按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为指导,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高标准、高品位建设,在世博会前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景点。主城区紧扣时点完成东大街改造及水绘园、定慧寺、灵威观扩建工程和内外城河包装提升任务,推进城区主干道、商业区的美化亮化工程的完善提升。打造完善顾庄生态园主题片区,结合大寿星园发展提升,突出打造长寿精品主题公园,建成至少一个养生休闲景点。完成长青沙度假区项目落户建设。同时充分挖掘镇区旅游资源,重点推进丁堰镇森果、林梓竹园、郭园农家乐等在建项目形成接待能力,包装提升九华银杏园、常青绍隆寺等一批乡村游项目。二是旅游配套类项目建设。世博前建成金鼎五星级酒店、在开发区和港区新建三星级以上宾馆;年底前建成特色小餐饮街区、特色旅游商品销售中心等;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娱乐休闲场所。三是旅游产品开发项目。认真研制开发长寿食品和长寿特色旅游纪念品、精心设计推广长寿菜系、悉心策划长寿老人的互动活动。

2.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创A评星。大力推进水绘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以4A级景区的标准推进内外城河的包装提升工程。按照星级标准建成至少五个三星级以上酒店。加强企业培育。大力培育具有良好品质的娱乐养生特色休闲场所。扶持长寿主题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企业,形成一批企业和一批特色商品。培育至少一家本地旅游大巴企业,提升定点一批小汽车、自行车租赁企业。加强行业培训。对导游员、景区工作人员、宾馆酒店服务员等各类相关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标准专业培训、组织技能大赛,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规范管理。年底前建成市导游服务中心,配足配优具有相关认证资格的导游员;加强旅行社管理,确保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加强景区之间的整合、旅行社地接整合、以及景点与食、住、行、娱、购等其他环节的整合,对各环节服务形成制度化的检查、整改与处罚;重视行业安全监控,以平安旅游品牌打造为抓手,加大旅游市场的安全管理力度,确保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3.加速环境打造,优化城市形象。加速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城市配套工程、汽车停靠点等工程建设。加快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施,大力度提升我市城区、镇区的形象。工商、卫生、质监、文化、执法等部门共同做好市场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对各类非法经营活动和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公安部门协助做好世博期间安全保障、道路交通、客流疏导、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确保安全、有序。交通部门做好世博期间的交通运力安排。市容环境部门做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内外城河水治理等工作。

4.加大宣传促销,放大品牌效应。突出迎世博主题,瞄准世博期间组委会引导上海市民出城市场,在上海社区加强促销,瞄准世博主体参与者是长三角人群的市场,打好“世博+长寿”品牌。采取社区促销、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组织合作、举办促销会等方式,提升促销效果,努力赢得更多的游客、更广阔的市场,为提升旅游经济综合效益奠定基础。认真策划和组织推进世博前培训与竞赛系列活动、长寿特色饮食与商品等评比系列活动和世博期间长寿文化系列活动,不断放大地域特色,集聚人气。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市迎世博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姜永华挂帅,副市长赵男男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接世博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调度、督促落实。同时建立督查反馈机制,领导组对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不定期进行督查考核,各责任单位要根据目标任务要求定期向领导组办公室反馈工作推进进度,确保迎世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旅游局要切实履行责任,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其他相关部门全力协作配合;各镇、开发区要抢抓机遇,建立相应工作组织,强化领导,积极推进。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最具活力的副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新型服务业,优化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区服务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区生产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业空间布局明显优化,服务业品质全面提升。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占GDP比重达到34%,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28%以上。

三、重点任务及责任部门

(一)建设以秦、唐文化为内涵的文化产业板块。

以秦、唐文化为内涵,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通过编制文物保护规划,策划包装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实施,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体。同时,大力弘扬现代文化,着力发展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文娱演出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文化产业。构建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壮大一批名牌文化企业,积极培育唐乐舞系列现代文化品牌,建设具有秦唐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

1、积极开展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努力创作、繁荣和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精心创造一批文化艺术作品,力求在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方面推出一批把握时代精神、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重点做好区剧团在2015年前每年创作上演一台新节目的工作,做到年年有作品,三年出精品。(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

2、发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作用。巩固建设好区文化馆、街办文化站、村文化室,完善区、街、村三级文化网络,结合我区文化资源优势,塑造鲜明的女娲文化、秦汉系列饮食文化、石榴文化、王老九诗歌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支持全区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以城区中心广场及街办文化站、村社文化室为活动平台,以区文化馆和城乡各类业余文艺团体及文艺骨干为依托,以街办社区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军(警)营文化、老年文化和农村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生态文化为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重点抓好区文化馆综合楼、数字电影院、全民健身中心、电视台地面数字电视前端、街办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农村书屋)、社区文化室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3、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总体目标要求,在已建成的区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技术平台基础上,于2015年前,在全区大部分的社区、农村街办和部分村组建设基层站点,使我区的信息网络和服务网点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明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4、加强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文化兴区发展战略,认真做好抢救、整理、编撰、出版工作,继续出版集口头文学、传承制作工艺、女娲文化研究等文化丛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确定国家级、省级和市、区级保护重点,形成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区、街办、村保护工作网络。通过建章立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日程,建立非遗资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形成非遗资源整理宣传和开发利用的网络管理平台,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搞好文物征集工作;搞好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做好文物库房、女娲文化博物馆及秦东陵遗址等重点文物的维修保护工作。重点抓好博物苑、鸿门宴二期改造提升、姜寨遗址博物院、扁鹊中医药文化等项目的实施。(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配合单位:各有关街道办事处)

5、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着力抓好民间艺术产品经销市场建设,于2015年前,在秦俑村建设一个集民间艺术产品、特产小吃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产品经销市场。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剪纸、皮影、草编竹编、泥塑、刺绣、面勺、烫画、木雕、陶瓷、面花、石刻、魔术、文物复仿制品、木偶、三宝展销、书画展销、道情表演、马踏青器山、铁炉油馍等。(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文体广电局、市场中心)

(二)实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升工程,打造秦文化核心旅游景区。

1、活化历史人文资源,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人文旅游和文化旅游精品。坚持文化开发和旅游协同发展,充分挖掘秦风唐韵文化内涵,加快实施秦陵博物院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秦陵博物院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积极做好骊山温泉酒店、秦皇大剧院、大秦文化等系列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及实施工作。(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协调指挥部办公室,配合单位:旅游局、文体广电局)

2、加强前期重点项目的准备工作,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找准热点、积极谋划,全力做好前期重点项目的准备工作,储备项目资料库。一是做好大秦景观休闲度假村、骊山生态景观带等项目前期的征地拆迁工作,促进项目尽早开工;二是依托秦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做好策划和项目包装,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更大、更强的企业和项目入区;三是启动热气球观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

3、强化区域基础建设,建立发展网络格局。一是进一步完善秦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编制区域基础设施详细性控制规划;二是大力实施大秦景观休闲度假村、骊山生态景观带、骊山温泉酒店等项目建设;三是开工建设一批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

4、创新思维,强化招商引资。围绕发展大旅游、服务大旅游的工作思路,积极宣传推广,精心策划包装,做强秦文化旅游区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肯德基、德克士、赛百味等知名品牌为起点,力争为商业服务区引进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入区,使商业区的招商率达到90%,并逐步淘汰商业区内部分经营项目;二是加强对外合作,搞好旅游产品的研发、制作、投产使用,做精、做细旅游产品;三是坚持走出去战略,以诚感商,以情动商,吸引世界五百强企业入区发展旅游第三产业项目。(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推进机制

建立“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多方联动”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机制。成立由区长为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发改、财政、科技、经贸、文体广电、统计、旅游、编办、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唐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骊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和协调落实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各项工作,研究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做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任务分解和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区发改委主任同志兼任。各单位也要设立相应机构,负责落实本单位承担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我区服务业发展的大力支持,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规划审批、用地审批、用水用电、财税支持等方面,对服务业要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全力支持服务业快速发展。适当放宽注册资本、企业冠名、经营场所、股权投入等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服务业创新发展。

(三)实施项目带动

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策划引进并集中实施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服务业重大建设项目。2011—2015年期间,重点抓好27个服务业建设项目(见附表),总投资1009.7亿元,其中2011-2015年投资999.1亿元,支撑并带动全区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一)实施步骤

1、全面启动阶段(2012年)。由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方案》,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职责落实到位。

2、深入推进阶段(2013—2014年)。推进《方案》的各项任务在旅游、文化等重点区域加快实施。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推动和监督考核,建成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

3、初见成效阶段(2015年)。以秦、唐文化为内涵的文化产业板块基本建成,以秦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在规模、服务功能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区生产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业空间布局明显优化,服务业品质全面提升。

(二)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落实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重要性,以推进试点为契机,切实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全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取得实效。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五大战役”完成情况

(一)“五大战役”实施完成情况我区“五大战役”安排68项,总投资687.07亿元,年计划投资214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21亿元,占计划的103.3%。

各个战役均全面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安排。其中重点项目建设战役36项,年度投资目标任务125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31.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3%。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2项,年度投资目标31.98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2.11亿元,占计划的100.4%。城市建设战役10项,年度投资目标5.5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5.53亿元,占计划的100.5%。产业提升发展战役12项,年度投资目标50.5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51.2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4%。民生社会事业战役8项,年度投资目标4468万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5156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15.4%。

1、重点项目建设战役

在建项目显现出投资大、进度快、效益好的特点,有32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并达到年初预定的形象目标。广场、东危旧房改造等28个项目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其中24项投资超亿元,4项投资超5亿元。7项新开工项目(三期、限价房、危旧房改造、商城、大厦、大厦、三期),4项竣工项目(怡景限价房一期、区文教活动中心、广场、青年会),按要求节点全面开、竣工。

建设项目在提速增效的推动下真正做到了向上争取,向下挖掘,建设步伐逐渐加快。限价房按序时推进。开工建设新苑、第一生活区限价房项目38.1万平方米,红星苑一期、桂园怡景二期、鳌港苑三期已竣工或基本建成,我区安置房小区的品质受到入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商贸房地产加速建设。16个商用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38万平方米,全年完成投资62.77亿元,占重点建设战役的47.7%;项目建设速度不断提升,年内广场开业、家居广场封顶。

2、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

通过抓政策对接、抓用地报批、抓土地出让、抓征地拆迁、抓土地整理“五个抓”相结合,加快两大商务区的前期准备工作。海峡金融商务区二、三期4大市场约379亩的搬迁工作已圆满完成,6家区属企业地块收储已完成上报工作,其中苍霞街道1家企业完成合同签订;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一期祥坂村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祥坂工业区基本完成拆迁工作,并继续推进二期拆迁。为明年的地块收储、拍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3、城市建设战役

大力实施闽江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综合整治工程,完成系段内的8条河流截污改造,清淤驳岸工程、景观步行木栈道铺设也将在元旦节前全面完工。改造提升闽江两岸灯光夜景,完成五一路、八一七路等9条主次干道沿线151处景观改造,全面清理规范2655面户外广告。在实施旧屋区改造的同时,不断加快城区路网改造,进一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以市地铁1号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交通组织枢纽,1号线达道站及地铁大厦地块、二开关厂及琯后街地块正在扎实推进,注重加快等辖区存量旧城改造的前期工作,将启动拆除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

4、产业提升发展战役

以产业升级为重点,通过商旅联动的模式有力推动了我区传统单一的商贸经济转型提升,丰富了商贸经济的内涵。在全省率先打造“国家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示范基地”,榕都318文化创意艺术街区顺利开业,吸引银行、保险、证券、典当等金融机构和台湾金融企业入驻。“闽江游”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新开生态游等5条特色线路,新增2艘游船,游船数量已达8艘,总运力达724客位,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同比增长85.56%。全年完成新增和提升限上商贸企业81家,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210.46亿元,占计划数的104.6%,比增23.9%。

5、民生社会事业战役

着力推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卫生、养老、就业等民生事业发展。大力抓好各类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通过提供居家养护、发放辅助用具、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等手段,下拨70多万元助残经费;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社区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瀛洲、后洲、义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得成功。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9841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290人,劳动技能培训1320人。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改造提升10个无物业小区,改善健全社区办公场所,筹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建成10个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在月底前完成10所学校的校舍加固,并在9月按照市里下达的任务,提前启动宁化小学拆除重建工程。

6、“十大惠民工程”完成情况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第一,“生态”打造城市发展走向宜居

自2004年建设部公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行标准后,扬州市就制定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确定每年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万平米以上的刚性目标。从2007年开始,实施了直接推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三个试点项目:水环境生态景观修复、保护和利用项目,数字化城市绿化管理项目和历史文化街区生态园林化保护与修复工程。近年来随着扬州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城市市区规模迅速膨胀,城市由核心向东西两侧扩展蔓延,城市生态格局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全国最宜人居城市之一。

对于凤城而言,就要结合地区经济状况,依托现有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推进建设乡村旅游型、健康养生型、生态宜居型特色城市。一是要立足本地,制定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建设生态城市重点是要制定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步骤、目标,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建设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漠的时期。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三是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要抓好以垃圾、污水、畜禽粪便、秸秆治理为主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按计划实施垃圾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体现城市风格特色的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创造出低碳高效的生态交通环境。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力度提高中心区的森林覆盖率及城区绿化率,在市区建设综合性公园和植物园,加大城市绿地和小游园的建设,把城市绿地纳入总体规划,此外要坚决保护好城区现有的林木、花草等。

第二,“文化”引领城市发展走向厚重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肇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成熟于宋元、鼎盛于明清,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近年来,扬州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纽带、以教育为基础、以法制为保障,科学地、系统地去规划城市。从城市建筑的建设到瘦西湖的保护,再到老城的复旧,都很有一股“扬州味”,将扬州建设成一座文化浓郁、形神兼备的文化遗产城市和,一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开放城市。

凤城历史远久,汉武帝元年设武次县,东晋安帝元兴年东北古代少数民族高句丽割据辽东,设乌城州,辽朝设立龙原府辖盐州、穆州、贺州3 州和龙原县、会农县。明朝将定辽右卫迁于凤凰堡,清顺治年设凤凰城城守官,辖地面积 2.9 万平方公里,康熙26 年设凤凰城城守尉,隶属奉天将军,光绪2 年设立凤凰直隶厅,辖岫岩州、安东县、宽甸县。同时凤城属于满族聚集区,还有蒙、回、朝等22个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厚重。因此在城市建设和城区改造中要尊重和保护好历史遗迹和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一方面要建设历史文化型特色城市。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地方特色,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确定发展方向,开展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修缮,盘活现有古迹历史,实施古遗址保护和展示,引导和培训民众提高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组织撰写历史资料,延续历史文脉,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建设民族文化型特色城市。结合凤城居住的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特点,按照保护改造民族特色民居、发展壮大民族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团结创建“五位一体”的模式,进行重点保护和建设。

第三,“精致”意味城市发展走向高端

一座城市的品位,一座城市的气质,一座城市的风度,一座城市的文化,无不体现在城市的细节中。精致来源于精制,精制在于城市细节的控制。无微不至构架出城市的精致。对城市而言,“精致”意味着城市发展走向高端。“精致”是扬州城市最鲜明的标识,也是扬州人生活方式的最好诠释。近年来,扬州大力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不断提升宜居宜游的城市品质,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建设,并从这五个方面得以品质化呈现,也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表现出的精细、精美和精品,城市彰显人文、生态、宜居、宜业的个性,“精致扬州”的城市魅力持续彰显。

对于凤城的规划和建设而言,做到“精致”,就是提升城市品质。这既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空间拓展、产业发展、生态保育、构建和谐的战略之举,是顺应人民群众提升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新要求的迫切需要。一是着力提升城市产业品质。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要抓手,以产业结构提升为衡量标准,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建立与城市特色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的着力点,全力以赴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现代商贸等消费业,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全力打造核心景区,以凤凰山景区为主体,通过区划调整、旅游资源整合、部门整合等措施,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板块”。

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加快打造精品区域,着力打造凤凰山景区、凤凰首府商品住宅等城市特色精品区域。着力打造精品建筑,要加强对城市重点部位重点地标性建筑的研究,科学布局。倾心打造精品环境,重点加强二道河河道沿线的景观塑造,加快推进新开路等路段两侧街景整治。

三是着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重点要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水”“绿”两篇文章。要继续实施城区河道环境整治和景观建设,完成二道河步行系统和沿河景观打造,再现“碧水清波”的怡人胜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对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背街小巷管理不到位、车辆乱停乱放、违章建设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并实现归口管理,推进市区主要道路保洁管理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背街小巷市场化保洁水平,认真落实门前“三包”等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