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其一,小学生写自然界中的景色,就是去观察使人心情愉快的景物,正所谓:“阅尽人间春色,风景这边独好”。
其二,让小学生写自然界中的某种植物,就是让小学生了解这种植物的种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态,它在什么时间播种,幼苗的形态特征,植株的形态特征,根、茎、叶、花、果实都要仔细观察。特别要了解植物果实的作用等。只有获得了这些具体信息材料、写出来的植物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其三,写一种动物,观察动物也要从它的繁殖方式开始,了解动物是胎生,还是卵生。动物小时候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重点是它的作用,对人类的益处等。了解和掌握了动物的这些信息,就能把动物写的生动、具体、活灵活现。使人们知道怎样对待动物,从而去保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同时也感悟到动物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乐趣。
其四,写人。要懂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对人的了解主要去了解各类人群爱岗敬业的精神,歌颂人们热爱职业,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就是报效祖国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接受人类活动的各种信息,才能尊重所有人的劳动,才能去观察接受各种人的活动信息,弘扬民族精神,让高尚人的精神发扬光大,催人奋进。
其五,记事。让小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接受生活。让小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信息,让学生多了解弘扬时代精神的事,掌握时展主旋律,歌颂具有时代精神的事迹。
在获得观察信息的基础上,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巧妙地表达以完成作文。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还要多阅读有关描写景物、植物、动物、写人记事的文章,去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
如何才能改变这些弊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走出教条的束缚,从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素材入手,让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从而使作文言之有物,叙之有事,抒之有情,有血有肉,有型有神。
“生活处处皆文章”。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获取作文素材。
一、观察自然,体验一年四季景
认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农村山区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谷、风雨雷电……四季不同,景色各异。教师可依靠这大自然赋予的神奇,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观景、悟景。
在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春天,让学生观察树木发芽,麦苗披绿、溪水游鸭……去晒晒春日暖阳,感受鸟语花香的欢乐。
在烈日炎炎、郁郁葱葱的夏季,让学生观察茂密的森林、挂果的庄稼……去感受夏的酷热、暴风骤雨的犀利。
在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的秋季,让学生观察漫山的秋叶、成熟的瓜果……去品尝果实,感受收获的喜悦。
在天寒地冻、白雪飘飘的冬季,让学生观察树木萧瑟,天寒地冻、腊梅斗寒……去感受冬的宁静与别样风情。
二、观察生活,感受人生平常事
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把在大自然中、在生活实践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使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可以从以下的途径入手:
观察正在经历的家庭生活。如家人的衣食住行、品行操守、语言动作、喜怒哀乐、亲情友情,悲欢离合等等。
观察自己正在体验的校园生活。同学之谊、师生友情、美丽的校园、丰富的课堂、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等等。
参与多种社会生活。如组织学生游览、参观名胜古迹、工厂车间,参与联欢会、故事会、演讲赛、运动会、公益活动等等。为了更好地利用每次活动获得的材料,活动前要给学生布置日记或作文任务,活动之后,让学生用日记或随笔的形式把活动写下来,并写出所感、所想。这样不但愉悦了学生的身心,也给他们的作文拓宽了取材范围,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观察人物,刻画芸芸众生像
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在习作方面着重强调: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可见,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最重要来源,而人又是构成生活的重要元素。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学生写人时就张冠李戴,把写男人的词用来写女人,把刻画老人的词用来写小孩,把描写正义的词语用在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身上……这就是缺少观察,没有用心的结果。所以,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积累写人的词句,更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面貌特征、语言特点、生活习惯和个性特色来描写。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人物进行观察,一是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如观察老师、同学、父母、长辈等,练习先说后写,做到写谁像谁。二是要指导观察方法,明确观察方向。如人物应从语言表达、动作神态、肖像特点等方面观察,事情应关注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三是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对观察到的情况要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写起文章来才会心中有数。
四、观察动物,记录动物世界情
在农村,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身边有许许多多、形形的虫鸟禽兽、鱼虾鸡鹅、猪狗牛羊等,同时许多都是与人经常相处的动物,但让学生写有关动物的作文,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这就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由,学生们并没有做过认真的了解、观察,没有投入感情,因此只能就事说事,人云亦云。对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激发学生了解的兴趣,指导他们对这一类作文加强练习。
要带着感情去观察。事先要有计划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参与到喂养家禽的活动中来,通过近距离观察,掌握动物的外貌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然后再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要兼顾学生群体差异。学生身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对象就会不同,因此对一些稀有的、不是到处可见的动物,要组织学生集中观察,集体练习。
要养成书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学生必须要走出去,不能闭门造车,要到山林、田野、池塘等地去观察昆虫鸟雀,长年累月不间断地写观察日记,这对作文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观察 表达 作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15-01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提高学生整体作文水平,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经常考虑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抄写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从“观察”人手,改变固有作文教学模式。
1 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写作素材,就是再著名的作家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可见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因此教师要想法丰富学生的生活,就应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教师不仅要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活动,还要经常带他们到社会上,到大自然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如经常组织学生春日踏青,夏日露营,秋日登高,冬日赏雪。经常组织学生观看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月圆月缺,刮风下雨……,还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活动,参观农贸市场等,观察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和事。如:路边满身油污的修车人、马路上操着各种口音不停叫卖的小商贩,市场上讨价还价的买卖双方……,社会上形形的人和事,都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当学生对事物有了真正认识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讲出来,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写出成文章,这样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学生就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了。
2 教会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的意志力弱,情绪性突出,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针对学生观察过程中的特点,我这样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2.1观察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感官
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还需要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去触摸,用舌头去品尝,观察需要用五官去感知,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引导学生那样的:“谁会欣赏大自然的音乐,他就能听出春天正在觉醒的第一批旋律。大家看吧,听吧,想吧。”教师要唤醒学生用五官去观察的欲望。
2.2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有些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例如,他们经常见大人做饭,可让他们自已去做时,却不知从哪下手,这就是由于没有去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观察的原因,还有些学生,虽然有意识地进行观察了,但只是走马观花,看到的只是个别的表面现象,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步骤地去观察事物。例如观察一种小动物
小兔或小猫,在观察之前,老师要提出观察要求:第一步,观察动物的外形,看它们外形和其他动物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第二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并把这一点作为重点去详细地反复观察,看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喜欢草食还是肉食,喜欢动还是喜欢静,是喜欢白天活动还是喜欢夜间活动等;第三步,了解这些动物有什么用途,如兔子的肉可食用,皮毛可做大衣领,只有这样,有目的、有条理、有重点地观察,才能真正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3观察时要从不同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是立体的,有表里的层次,现象和本质的差异,形态的变化,时空的演绎,因而观察必须是多侧面、多角度,动静兼顾。如此方能看得全面、细致、清楚、透彻。比如一颗圆顶大树,你站在树冠下向上看,它很像一把大绿伞撑开在你的头顶,为你遮阳挡雨;你登高从上往下看,它就像一个绿色的小蘑菇了。由于观察点变了,观察的角度也随着变,在树下往上看是仰视,从高处往下看是俯视,同一棵树,就给了你两个不同的形象。
2.4观察时要善于思考
世间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他们之间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观察时要善于分析、思考、发现平常小事所蕴含的深义。比如宋代词人坡面对明月就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表达他对亲人的思念;看到落山的夕阳,李商隐发出长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作者这些感悟都来自他们对常见事物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3 培养观察习惯.拓展写作空间
只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法,还不等于形成了观察的习惯。任何习惯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写观察日记就是培养观察习惯的一种好方法。从低年级开始,每天让学生都从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事物,用六要素法写出来。随着年级的增高,由每天的一两句话到写一段话,再到写篇,长期坚持,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会更深入更细致。
4 加强仿写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一、多媒体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写作不再枯燥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也只有通过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作文时才能“言之有物”。所以许多老师为了作文会组织学生实地观察,或给学生布置一些去体验的作业或活动,为作准备,但由于受时间、地点、观察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体验往往是停留在表面或杂乱无章,而不能进行得十分细致、深入,以致最后对事物仍然是缺少足够的了解,写起文章不是内容空洞,就是条理不清。而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就可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一个良好的习作情境,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让学生不再感到写作困难,在愉快的情境中完成作文教学。
例如在教学《课间十分钟》时,我实地拍摄了同学们在大课间“跳皮筋、丢手绢、打乒乓球”等活动场面。并将一些有个性的人物神态、动作拍成特写。在作文指导课上,利用多媒体重现了这些场面,并通过定格特定镜头等技巧,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学生们在镜头上看到自己在荧屏上出现时,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特别高兴,人人都争着练说,也让习作教学充满了乐趣。
二、多媒体可帮助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多种写作能力
1.巧借多媒体展示,指导观察
由于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尽管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的观察都仍不够细致,对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关系难以发现,写作时常常会出现条理混乱不清、内容重点不突出、主题不鲜明,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多媒体课件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地显示出来,方便教师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学会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
例如,在指导写作《家乡的樱桃》时,我用摄像机把樱桃树从开花、长叶、结果的全过程都摄录下来,然后在屏幕上播放,先通过远镜头让学生观察整体,再通过分镜头看它的干、枝、叶、花、果,指导学生掌握“先总后分”的观察方法。然后突出重点,先后播放花、果的特写图片,让学生观察花和果的颜色、形状。最后播放樱桃树的静态与在风中摇曳时的动态,从总体上感知家乡樱桃之美。这样,学生观察有序细致,写起来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2.巧借多媒体展示例文,引导思路
构思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学习谋篇布局的重要一步。光有观察得来的资料,并不等于就能写出好文章,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写出好文章。
在写景训练时,如写“我的家乡”时,我先制作出多幅反映家乡特色的影像资料。利用多媒体采用放慢镜头、定格的方式播放这些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处景物,启发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感知、展开联想、激感的递进,产生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及描写家乡的表达欲望。然后以《桂林山水》为范例,边展示边引导学生回忆,归纳出的“抓住事物特点,用‘总——分——总’结构,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及形容词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使学生作文的思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引导得以开启。
3.巧借多媒体引导,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一、 动物的写法
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只小动物,描述它的外貌,介绍它的生活习性,说说它的趣事,让读你的文章的人也喜爱它。要求描述它的外貌,介绍它的生活习性,说说它的趣事。谋篇布局:
第一段;提起这个动物,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写这个动物的来历,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目的是要表达感情,突出主题。
第三段;详细描写它的来历及外貌特征,包括这个动物的大小高矮,皮毛(长短、毛色、疏密、手感、花纹等等),头、尾、脸、耳、鼻、嘴、眼、牙、须、额、颈等等,还有四肢、爪子、膀子、腰身等等。当然不同的动物的外貌是不同的,要抓住特点写外貌,不要罗列,还要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第四段:结合小故事写动物的习性特点,习性就是吃、睡、行(飞)、叫、玩等方面的特点。
第五段以后写故事,这些故事不一定都写在一段里,故事的目的是要进一步突出主题。
再往后的段落写情感、感受、评价等,在情感中结尾。动物的描写,要发挥想象,多比喻、拟人,写出你喜爱之情。局布好后,那就要完成以下内容啦。
1、观察要认真仔细,描写要具体细致。同学们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对任何细小的地方都不能放过,要进行多次观察,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征。比如说我们观察一只猫,对猫的大小、颜色、外形,要有大体上的认识,再观察它的头、耳朵、眼睛、鼻子、嘴有什么特点,它的叫声有无变化?它在来生人、外出、进食、睡觉时,又是什么样子的?它对主人的态度如何?与其他动物的关系如何?它什么时候可爱?什么时候淘气?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在描写的时候,就要对观察得来的材料,根据文章内容需要进行选择,把最生动具体,最有用的材料写进文章里。
2、要抓住动物特征,带着感情去写。
观察动物不同的特点,写出这种动物同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有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的动物是人类的敌人;有的动物美丽,有的动物丑陋;有的动物愚蠢,有的动物动作灵巧;有的动物声音悦耳,有的动物声音刺耳;有的善跑;有的善跳;有的能飞翔,有的能游泳。总而言之,一种动物有一种动物的特点,我们或者喜欢它,或者憎恨它。在写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如果只是描写细致具体,而看不出作者感情态度,那还不能算是好文章。一般首先可以在文章开头、结尾,通过叙述和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情,但重要的还是要在描述当中,自然融入自己的感情,使文章声情并茂,分外生动。
二、植物的写法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花草树木,哪一棵植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描述它某个季节的样子及颜色,注意抓住它的习性和生长规律等特点,表达你的喜爱之情。谋篇布局
第一段;提出这个植物的名称,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它的来历及位置,和动物状物作文一样,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目的是要表达感情,突出主题。
第三段以后:这个植物的外貌描写。它的各生长阶段的特点或一个时期的状态特点和作用,从叶、花、果、干或者根等方面着手。写清楚它有关部位的形状、颜色、手感、气味等方面特点,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作:由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由上到下、由先到后。接着就,写故事。结合这个植物的样貌特点写故事,这些故事无论发生在什么人身上,必须直接与这个植物相关,并且能突出主题。最后进一步按照主题突出抒发你的情感,在主题性情感抒发之中结尾。植物描写要注意动静结合,写出它的姿态变化的美。那么应该怎样观察和描写植物呢?
1、观察要细致,具体描写其外形特点。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条件。细致观察植物,要看植物的整体形状如何,植物的各个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的状貌是什么样的,气味如何,它对阳光、土壤、肥料和水的需要如何……但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反映植物特征的部位写。另外,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如:白杨树高大挺拔,大约有五六层楼那么高。笔直的树干又粗又壮,在四米以内,没有一根枝条。树枝一律向上生长,成为一束,好像人工修剪过似的,树皮是青绿色的,用手一摸很光滑,上面有很多晕圈,好像穿上了一条裙子。春天到了,枝条上长满了棕色的花蕾,不几天花蕾长成两三寸长的小穗,挂在了树枝上。又过了几天,小穗被风一吹,掉在了地上,我就用它吓唬别人玩。不久,一场春雨过后,嫩绿的小叶子长大了,风一吹,发出了“哗哗”的响声,好像在唱歌。
2、要尽量使植物描写人格化,注意写出自己的感情。我们在描写植物时,如果能进行人格化描写,就可以使笔下的花草具有任务的思想品质特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情趣。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也要写出对植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带着自己的感情去描写其特点,那文章会更有滋味。例如:“几天后,在绿叶的伴随下,花苞咧开了小嘴,在微风的吹拂下,树枝轻轻地摇摆,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尽情跳舞、歌唱。”总之,对植物的观察只写感性认识,这还不能达到完全认识植物的目的,我们还要通过分析,找出它的特点
三、怎样写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