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员工管理制度

新员工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员工管理制度

新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知识性员工;薪酬管理制度

1引言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赋予知识型员工的内涵是,掌握和运用符号与概念并利用知识与信息的群体。当时只限于运用在某个经理上,现今,这一概念也已推广到大多数白领群体中。知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相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且综合素质高,价值观念较强,创新创造水平高,比较注重薪酬待遇。知识型员工是国有企业的核心力量、精神支柱、创新创造的源泉,因此,企业要想招揽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就需要制定一套合理公平的薪酬管理制度。

2我国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

2.1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员工薪酬分配时,普遍使用的方式是按岗位分(即根据员工职务高低下发薪酬,越是高层,薪金越多)、按工作效果分(观察员工的工作效果,予以不同的薪酬待遇)、按个人能力分、按市场价值分(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不同员工的应得薪酬)、按工作年限分(资历较高的员工要比新进企业的员工占优势)。上述各种薪酬管理制度各有所长,但都存有明显的弊端,不合理的薪酬分配待遇容易引发员工之间的矛盾,形成员工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不利于企业良好团体关系的建立,进而阻碍企业的整体进步。

2.2现存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缺陷

自经济实现全球化发展后,国有企业与个体经营企业,包括与外资企业等的竞争关系越来越激烈。很多竞争企业利用知识型人员,特别是专家级的知识型员工对工资待遇的看重心理,用高薪酬、高福利的手段诱惑国有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从而造成国有企业出现大量知识型人才不断跳槽的现象,这非常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就现存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分析,发现其存在的缺陷有:忽略了知识型员工的内心活动,没有形成明显的薪酬激励制度。知识型员工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学习或深造,其专业知识、劳动价值与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存在明显的差别,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种类过于单调,缺乏有效的激励管理形式,因而对于员工来说没有太大的诱惑力。这些缺陷都将会导致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资源的流失,并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1]。

3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补充完善

国有企业的运转离不开知识型员工的带领和指导,知识型人才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合理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以避免知识型人才的流失。下面将对现有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提出几条补充完善建议。

3.1配合知识型员工的薪金要求,采取合理的激励政策

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应该能够满足知识型员工的薪金要求,基本达到其对薪金报酬的期望值,以符合知识型员工的自我价值估算标准,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当企业给予的薪金低于或与员工的预期值相差太大时,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内部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在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中还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创造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员工对本企业的忠实程度,防止一些知识型员工因经不住其他企业的福利诱惑而跳槽,这也是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知识型人才的重要策略。

3.2区分出明显的薪金层次水平,构建合理公平的薪酬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作为一个整体,其团队协作和互助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员工的薪金待遇不能一视同仁,对于知识型员工可以根据其工作经验、学历水平、个人能力和工作绩效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且在不同层次水平的知识型员工之间要形成明显的薪金层次区别,从而突出体现其不同的岗位价值、创造性等。这种薪酬管理方式公平合理,容易被员工所接受,而且,区别的薪酬待遇有助于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促使员工不断完善自己,提高个人能力,突显其技术带头作用,进而使企业的知识型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3实行动态变化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增加员工的新鲜感

企业一直践行固有的传统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容易造成员工心理上的疲劳感。员工对企业的薪酬安排已经了如指掌,便逐渐对工作产生懈怠,从而造成企业员工整体出现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颓废现象,这会制约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规模的扩大。实行动态变化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使企业各类型员工对公司的薪金、激励制度等有所期待,这样他们就会拼尽全力,埋头苦干,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薪金水平。企业在恰当的时机,给员工来一个福利突袭,制造惊喜,可以增加员工的新鲜感,并且企业可以以此为诱导,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2]。

3.4建立完整健全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对于国有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尽量建立起完整健全的管理体系。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既能为企业赢得知识型人才资源,还有利于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而使国有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行。在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中,除了员工的基本工资外,增设适当的福利、一次性激励金、股权分配等各项附加激励措施,可以提高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使其安于本岗位工作,全心全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所长。

4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合理薪酬管理制度的实例列举

下面以某一报社对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改革为例,具体分析说明合理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该报社之前采用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修改的员工工资制度,但从长期执行该工资制度的效果来看,员工内部出现平分工资、没有明显的薪酬差别待遇的现象,这使员工处于满足现状,工作兴致不高的状态,进而制约报社的整体发展。因此,该报社决定对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一次改革修正,以充分发挥薪酬制度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报社采用基本薪酬+绩效考察奖励+福利津贴的基本薪酬模式。针对特别的人才类型,采取相应的薪金吸引策略,以便吸引大量外来人才,增强报社的人才实力;对报社内部员工工资进行适当调整,区分出工资差异,应贯彻执行公平、合理、高效的薪酬分配原则,赏罚分明,不歧视新员工,给每一位员工提供充分展示能力的机会;报社还应不断挖掘新型人才,予以合适的奖赏;每间隔一定的周期,为员工提供出国深造、专业培训、外出度假的优惠福利,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从而提高报社员工的忠诚度,形成报社人才的绝对优势。自该报社对原有工资制度实行改革之后,报社的发展规模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合理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及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在一个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5结语

本文详细研究了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不足,依据专业的薪酬管理理论,阐述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报社薪酬制度改革的实例也为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本文的探讨研究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建立起合理健全的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改善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待遇,为企业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程贯平.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整体薪酬[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08):74-77.

新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健全民主制度,而制度的健全离不开制度创新。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制度化必须加强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要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保证实现依法治国、规范党政关系、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在反腐倡廉方面,要充分利用公共管理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

二、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面临的困境

1.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竞争不充分。

由于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公共权力的配置表现出单极化、单向性的特点。公共权力多为国家垄断,国家与社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划分不清晰。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社会组织逐渐兴起,但不管在运行机制还是组建模式方面,都是政府占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政社界限模糊、运行模式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社会组织缺乏市场竞争的自主性。政府的行为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并不是自下而上的公共抉择,加之法律制度与民主化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的竞争环境很不充分,多元利益与公共权力的分散不能很好地整合,一些社会组织的利益与公共事业的利益很可能发生矛盾,导致新的不稳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数量庞大的职能性社会团体挤压了公共主体的竞争空间,也造成了主体竞争不充分。

2.政府与民众面临的困境。

公共事业的决策者可能会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忽视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在公用事业的决策过程中,如果在决策中没有社会的监督,就有可能出现损害人民利益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存在行政效率低、执行力不强的问题。这些情况就要求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出现新思路、新方法。而民众的参与是现代社会治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公共事务的管理有赖于民众的参与。但在公共事务的具体管理中,民众的参与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一些在经济上处于优势或者具有较强政治话语权的人或组织往往拒绝民众参与公共事业。

3.多元主体参与公共管理的措施。

新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总则

(一)通过有效的薪酬管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稳定员工队伍。

(二)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所有岗位的薪资结构合理化、规范化,激励员工成长,提高后勤服务集团管理水平。

(三)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岗位的员工试用期、岗位工资、晋升、调动和工资核算等相关程序,使薪酬体系的各环节有章可循。

二、制定依据 (一)依据集团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战略发展定位的需要;(二)依据同行业、同地区、同等职位的薪酬福利水平;(三)依据员工付出劳动量的大小;(四)依据职务的高低;(五)依据技术与训练水平的高低;(六)依据工作的复杂程度;(七)依据年龄与工龄;(八)依据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 三、权责

(一)各部门经理有对本部门员工录用、薪资调整的建议和决策权。

(二)人力资源部按此制度执行各岗位员工的试用期工资、岗位工资、薪资调整、工资核算等工作的建议权限和审核权限。

(三)人力资源部依此制度对特别调薪案例的申请、审批、上报。

(四)人力资源部根据社会和集团发展需要,及时对此制度进行修订。

四、薪资结构及相关规定

(一)薪资结构:基本工资(基础工资+绩效工资)+补贴+其它;

(二)基本工资部分,依据岗位和级别的不同而定。

(三)绩效工资根据各部门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标准,核算不同人员的月绩效工资。

(四)补贴部分,有工龄补贴、学历补贴、职称补贴等。

(五)其它部分,主要包含全勤奖、扣款、奖惩等不属

基本工资、提成和补贴部分的内容。

(六)特薪人员的年薪部分,结合集团的经营业绩和其工作业绩给予发放。

(七)年度绩效工资的发放1、对于工作未满半年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绩效工资。 2、对于年度工作受到三次(含三次)以上警告处分且全集团通报批评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绩效工资。3、对于年度工作受到一次(含一次)以上记过处分且全集团通报批评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绩效工资。 4、对于年度累计旷工超过三天(含三天)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绩效工资。 5、对于年度累计请假超过十五天(含十五天)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绩效工资。 6、对于年度考核平均成绩低于七十分(含七十分)的员工,不予发放年度绩效工资。

五、试用期工资

(一)外聘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试用期均为1-2个月。应届生或其它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试用期为3个月。(根据实际工作业绩确定)。

(二)普通员工试用期工资一般不低于贵州省人社厅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六、转正定级

(一)一般员工在试用期最后一个月15日前填写《员工转正申请》报直接主管部门审批,其主管部门根据其试用期内的工作表现,确定其是否应转正,如转正于当月20日前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二)人力资源部依据各部门试用期内员工的工作表现予以审批,于当月25日前报集团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三)所有员工的转正工作,都必须依以上流程和要求上报人力资源部。

七、薪假的相关规定

(一)请假类别分为:事假、病假、工伤假、婚假、产假、丧假等六种假别。

(二)八种假别中,有薪假为:工伤假、婚假、丧假、共三种假别。

(三)法定节假日包括:春节(7天)、清明(1天)、劳动节(3天)、国庆节(3天)、端午(1天)、元旦(1天)。

(四)法定节假日因工作需要而加班者,基本工资按2倍执行。

(五)事假,每月不能超过4天;病假,一次请假不能超过30天,如确实是病情需要,需出示县级以上医院证明。

(六)请假手续严格依《考勤管理办法》中的权限报批,在假期未批准却自行休假者,按旷工处理。

八、考勤管理办法

1、员工必须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听从指挥,服从分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各部门考勤由各部门工资核算员监督执行,各部门于次月5日前将员工考勤统计汇总,上报人力资源部。

3、员工请事假、病假、休息和离岗前必须填写“工作交接单”,离岗人员与继任人员做好工作交接,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4、 员工外出前必须填写“员工外出登记表”,未填写者按旷工处理。

5、人力资源部将对考勤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作为各部门年度考核内容之一。

6、对严重违反考勤制度,经教育不改者,除按上述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直至辞退处理。

7、如各部门考勤统计严重失实,被查实后,考勤员、部门负责人将负连带责任,与当事人受到同等处罚。

九、薪资核算及支付

(一)各部门工资管理员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考勤情况、人员增减变动情况、工资发放明细表报人力资源部。

(二)每月10日前人力资源部将工资核算情况报总经理签批,签批完报学校财务部,每月15日前发放上月工资,以上工资核算时间,请各部门严格执行。

(三)从薪酬中直接扣除的款项:

1、员工工资个人所得税;

2、应由员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

3、与集团订有协议应从个人工资中扣除的款项;

4、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集团规章制度规定的应从工资中扣除的款项(如罚款);

5、司法、仲裁机构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款项。

十附则

(一)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后勤服务集团人力资源部。

(二)本制度由后勤服务集团人力资源部制定,经集团领导批准之日起试行。未尽事宜,随时修订补充。

(三)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开始实施。以前所有与本制度相冲突或违背本制度之处,一律按本制度执行。

新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会计核算基础方面的变化

长期以来医院在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外,还会按照一般原则来进行会计核算,但对于权责发生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不到位。但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则对医院会计核算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要素都规定了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其核算的基础,这就使医院的会计核算、费用及收入等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资产核算方面的变化

首先,各项坏账准备核算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医疗纠纷、恶意拖欠及无力支付等原因则会导致医院坏账的发生,从而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从而导致医院流动资金的周转受到影响。在医院新会计制度中对坏账的计提比例通过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来进行确定。这不仅与会计准则相一致,而且可以对医院应收账款的风险和实际价值进行真实的反映出来,而且也对会计信息的审慎性要求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增加计提减值准备科目,使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存货这些资产类的科目价值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出来,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新增“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科目,可以更好的对医院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体现,对医院的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真实的反映出来,有利于医院经济活动和投资发展的进行。

最后,是利用累计折旧衢来对固定资产价值转移情况进行反映,更好的体现出固定资产的损耗,更加真实、准确的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体现出来。而且在期末利用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科目相抵后即将医院固定资产的净值表现出来,使医院资产信息更加真实、可靠,确保了信息质量的准确性,而且在新制度中将修购基金科目取消,有利于固定资产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费用确认方面的变化

首先,关于成本和费用的分配。长期以来医院都将管理费用作为医院的主营业务成本,然后在期末按人数比例来将管理费用计入到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无法将医院经营过程中的直接成本、期间费用和经营毛利更加准确的反映出来。所以在新制度中增加了一些成本类的科目,这样就能够将相关费用更加准确的反映出来。通过成本类科目使会计人员会计核算工作更加简化,能够对医院医疗服务活动中所产生的费用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出来。

其次,关于政府补助的确认。为了更真实的反映医院的医疗成本,对国家专项财政补助承担的医疗成本进行核算,则在新制度中设立了“待冲基金”科目。同时对用财政性资金购买的资产进行计提折旧,而且预存到“待冲基金”里,而等要被推销或是存货被领用时,则冲销待冲基金。这样就将医院的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有效的区分出来,更好的将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同时体现出来,有利于了预处管理的进行。

四、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变化

长期以来医院财务会计报告都将由入和支出总表按照单步来进行设计的,这样使医院各项费用的监督和核算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无法真实、有效的将医院经营的毛利充分的体现出来,不能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而且在会计报表中缺少现金流量表,不能将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充分的反映出来。而在医院新会计制度中,财务会计报表不仅包括资产负债表、 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及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同时还包括一系列的成本报表,其报表体系更加完整,而且能够与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报表相有更好的适应性。

五、公益性方面的变化

在医院新会计制度中新增加了公益性支出类科目,更好的体现了医疗事业的公益性特点。而且通过医院在从事社会公共事故抢救、自然灾害抢救、其他免费救治等社会公益回忆往事 救助业务所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核算 ,从而将医院的公益性职责更好的体现出来。而且在医院新会计制度中将“以药养医”的模式得以彻底打破,实行药品零差价率销售,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取消,而将药品按成本价计价,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医生多开药及开贵药的逐利行为的发生,使新医改方案的要求得以进一步深化。而且在新会计制度中增设了预计负债科目,这主要是针对当前医疗纠纷导致的医疗赔偿案件增多的情况,这为医疗纠纷所引起的医疗赔偿事件提供了有效的核算依据,使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得到更好的体现。

新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全院各科室可重复使用的各种诊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医疗安全和质量,因此,为杜绝医院感染,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管理,现将工作中的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1科学合理的布局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具有足够的面积及良好的通风、采光。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划分为辅助区域、工作区域,工作区域划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标示明显,各区之间有实际屏障。设有洁--污物品传递通道、人员出入通道、无菌物品通道,采取制通过,工作流程从污到洁不得交叉、不得逆行,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放置,防止交叉感染。

2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全面系统的组织全科人员反复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如《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消毒隔离技术》等,加新技术、新业务,新技能训练。掌握各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各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程序、压力容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熟练掌握低温灭菌器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积极参加院外继续教育,对新进人员要进行专业岗位培训,以提高科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定期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树立认真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加强思想教育,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体力劳动强度大,所以要求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3加强各流程的质量管理

3.1先进的装备 为确保灭菌质量,医院配备了先进的快速全自动清洗机4台、脉动真空灭菌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超声波清洗机、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

3.2彻底的清洗 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最基本的工作,它是消毒灭菌的前提,因为医疗器械使用后,只有彻底清除附着在器械表面的血液、体液等有机物,才能确保灭菌成功[1]。因此,灭菌前的彻底清洗至关重要,清洗的质量监测采用目测或借助光源放大镜检查和定期抽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应光洁如新,无血渍、污渍、锈迹、水垢等,否则,应按规范重新清洗

3.3严格的包装 根据待消毒物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棉织材料应清洁无破损一用一清洗、大小合适,用双层棉布包两层。新包装材料使用前应先用生物实验验证灭菌效果。纸塑、纸袋等包装时封装宽度≥0.6 cm,器械距封口处≥2.5 cm,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装体积不得超过30 cm×30 cm×50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 Kg,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 Kg。包装必须牢固、美观,包装松紧适度,规格齐全,数量准确,尺寸规范[2]。包外贴3M化学指示胶带,并注明包名、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操作者签名,包装好后应在2 h内灭菌,防止影响灭菌效果。

3.4严把灭菌质量关 根据灭菌物品的材质选择灭菌方法,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和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灭菌器的操作应严格遵守《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员持双证上岗,并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专业知识,灭菌过程中应坚守岗位,严密观察各种参数,特别注意三大要素:无菌温度、时间、压力,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异常问题,按标准装载物品,尽量将同类物品一起消毒,若必须一起消毒时,敷料包应垂直放置于上层,器械包平放于下层,包与包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利于蒸汽穿透。装载量不得超过容积的90%,也不得

3.5储存发放灭菌后的物品,应放入无菌间保存,无菌间应专人负责,室内温度在18℃~22℃、湿度在35%~60%,室内保持阴凉干燥,并保持清洁,10万级空气层流消毒,并定期对层流装置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新风输入,避免缺氧和空气污染。无菌物品离地面应>20 cm、离墙应>5 cm离天花板应>50 cm,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分类固定放置,无菌物品一经发出,无论是否使用,都不得再回无菌间。

3.6加强一次性用品的管理 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进库使用前,要求厂家提供《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工业生产许可证》等,应记录入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区,并与其它灭菌物品分架摆放,并严格按照一次医疗用品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发放时,注意有无破损、过期等现象。

3.7加强下收下送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下收下送制度,严格按规程操作,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下收车采取密闭式车辆,有明显"洁""污"标志,专车专用,一车发放无菌物品,一车回收污染物品。下送物品时应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包装完整性,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回收物品时,应核对所收物品的名称及数量是否正确无误。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

4加消毒灭菌质量监控

为避免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发生,消毒灭菌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3]。科室成立质控小组,由护士长、主管护师、高年资护师组成,对日常各环节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4.1每月常规对各区域空气、操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符合规范要求,每周按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每月召开会议一次,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解决,以保证每个环节产出的产品合格。

4.2灭菌质量监测是确保灭菌效果的重要手段,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方法有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每锅进行工艺监测并记录,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第一锅进行B-D试验,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植入物则每锅监测,且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放行,生物监测是最重要的监测手段,如果灭菌器出现故障修理后立即监测,新的灭菌器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灭菌后的物品每月细菌培养一次,无菌物品不得带有任何微生物。

4.3化学消毒液应现配现用,每日更换,配制后用试纸测有效浓度,保证消毒液的浓度准确。

4.4每日监测酸性氧化电位水的ORP、PH值、次氯酸浓度,制水过程中不超过额定出水量,保证质量合格。

总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认真的工作态度、慎独的工作精神、严格的无菌观念,并通过科学的管理,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才能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陈春莲,李玉平,赖秀.复用精细器械洗方法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