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档案管理系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Visual Studio2005;SQL Server2000;数据库;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1-0000-02
Design&Impl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 Base on WEB
Xie Zeqi,Zhang Huimin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11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chieve a mor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library management,meet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allow the administrators to operate the system easily,we build this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We use Visual Studio2005 and SQL Server2000 database development platform.This system allows teachers to isearch and manage and other multiple function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It can be applied to all small and medium university has a good promotion and basically to achieve a dynam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Visual Studio2005;SQL Server2000;Database;Archives management
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系统是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学校的决策层和管理层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方式。在此之前,高校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这许多缺点和漏洞。例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给文件的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系统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系统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根据实际调查,要求本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
2.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3.要求能分类显示教师的相关档案信息。
4.要求能方便数据查询,并支持多条件查询。
5.要求本系统操作数据方便简单、数据稳定性强。
6.支持打印功能。
(二)系统功能
本系统主要有前台用户管理模块和后台管理员管理模块两大部分组成。
1.前台功能模块
主要包括登录模块、基本档案信息模块、科研档案信息模块、学术档案信息模块、教学业务信息模块、师资队伍列表和强大的搜索功能等模块。
2.后台管理模块
主要包括管理员登陆模块、教师基本信息管理和权限设置等功能模块。
(三)系统性能要求
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要求系统总体性能不仅实用、先进、高效和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而且要求系统能够跨平台可靠运行的能力和较好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二、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开发环境
本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该数据库系统在安全性、准确性、运行速度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并处理数据量大,效率高;前台系统要求安装IIS及其相关组件,采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studio2005作为主要的开发工具,可与SQL Server2000数据库无缝连接。
(二)系统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的数据库中数据库名及其对表的命名采取英文缩写加下划线连接的命名规则。数据库命名为db_TFM,其中有6张表,分别是:系统配置表dbo.tb_config、学术档案信息表dbo.tb_ academic、科研档案信息表dbo.tb_reserch,基本档案信息表dbo.tb_basic,教学业务信息表dbo.tb_teaching,用户信息表dbo.tb_userinfo。
(三)功能模块的实现
1.WebConfig配置
为了方便对数据的操作和限制,本系统在web.config文件中配置参数,主要是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具体配置如下:
2.功能模块实现
由于系统功能模块较多,下面仅以基本档案信息模块为例,说明本系统功能的实现。档案信息模块包括基本档案信息模块、学术档案信息模块以及科研档案信息模块,每个模块又由不同的页面组成,实现不同档案的管理。由于各个页面实现的具体操作大致相同,这里只给出基本档案信息模块中的后台功能代码。当页面加载时,在事件Page_Load中调用自定义gvListBind()方法,显示用户的教育背景,并根据用户的操作权限显示或隐藏控件。gvListBind()方法代码如下:
if(Convert.ToInt32(Session[“Admin”])= =1)
{
SqlCommand myCmd=Obj.GetSRICmd();
//调用PersonRecordClass类中的自定义方法GetSRICmd,获取SqlCommand对象
Obj.GVBind(myCmd,gvlist,”AResume”);
//调用PersonRecordClass类中的自定义方法GVBind,获取数据绑定到GridView控件
}
else
{
SqlCommand myCmd=Obj.GetSRICmd(1, Convert.ToInt32(Session[“UID”]);
Obj.GVBind(myCmd,gvlist,”Aresume”);
}
3.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3.1存储过程中实现多条件查询
为了方便用户的快速查询,大多是提供详细查询功能即多条件查询,其方法是在程序代码中利用“if-else”语句编写,但是这样编写将导致代码比较繁琐。本系统通过在SQL Server中创建存储过程,然后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直接调用实现。在创建存储过程中,首先利用declare语句声明变量,然后利用set语句为声明的变量指派值。
3.2解决SQL注入式攻击
SQL注入式攻击是指利用设计上的漏洞,在目标服务器上运行sql命令以及进行其他方式的攻击,动态生成sql命令时没有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验证,此为sql注入攻击得逞的主要原因。
检查用户输入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存储过程实现。存储过程可以在SQL Server中创建,也可以通过C#语言创建。本系统是通过在SQL Server中创建存储过程,然后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直接调用实现的。
三、结束语
本高校教师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测试成功后,在本单位进行使用,证明该系统可明显提高人员管理的效率,实现了预期功能;此外,本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广泛的适用性,即可经过简单的模块处理以及后台数据库的修改,转化为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跃廷,韩阳,张宏宇.C#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精选[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李容.Visual C# 2008开发技术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一,我市交统系统的档案状况:
我糸统共有企业集团三家,事业单位十余家,档案室17个,库存档案仍是传统的纸质档案,如何在10多家单位档案室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对于加大系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的认识
二,什么是档案信息化:
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档案标准和规范建设,应用糸统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只有研究它的内在联系从而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作为一个本市较大的系统想做到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必须重点做好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把本系统本单位的软硬件等基本条件做好。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主要领导应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分管领导精心组织对数据的收集网络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统一部署,把系统内网络连接数据转换等技术工作做到位,加快平台建设进程,在此基础上实施和实现系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才能全方面服务于糸统,服务与社会服务与民生
三,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档案信息化的战略构建
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推动由技术和内容牵引向服务导向的战略转型是一项新的变革,也是步入一个以服务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服务优先战略,首先重点在全面完善方便人们的档案利用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探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从面推动服务为生战略的实施
四,实现系统内档案信息化迫在眉睫
做到本系统内跨档案室查阅,利用整合该系统各档案室开放,能极大地方便系统及社会人员查阅档案信息,档案的利用率会极大的提高,所以在系统内建立一个区域性的数字档案室已是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新取向,若提升交通系统的档案管理水平,做为本市一个较大交通系统应积极谋划和探索系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构建模式和实施方案,提升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水平。
五,领导重视才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保证
宠大的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要领导重视,舍得花钱。只有领导与档案部门形成共识,齐心协力让共识成为共举,才是实现系统范围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保证,六,为了档案实现档案信息化,作为档案工作人员着重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始
1,将各档案室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先把利用率较高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组合,其中:包括档案的基础性整理,即退过系统化和编目工作,保持档案的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固有联系。
2。档案的研究性整理,即通过编篆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才能使信息价值得到提升。
3.加快信息化进程。主要有目录信息数字化,档案数字化的采集,检索工具技术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捡索技术。尽快建立系统档案门户网站
六,先试点后推广,首先从文书档案开始
1.1试卷数量大,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试卷档案与日俱增,高校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也日益重视。但是部分高校因为人员、资金等问题,并没有对试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教育部门要评估时,临时抱佛脚,组织人力进行整理归档。对试卷档案保存不够重视,造成很多教学档案缺失。
1.2管理流程复杂,归档整理不及时
试卷管理包含教务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审题人员等实体,各实体之间关系复杂,试卷管理过程繁琐。目前没有规范的试卷档案管理流程,出现试卷管理过程混乱,试卷出题、批阅不规范,试卷附件资料回收不全,回收的试卷不能及时归档等问题。
1.3档案存放混乱,后期管理困难
试卷档案特点是数量巨大、类别复杂及周期性强。许多高校都有专门的档案室,但没有规范的分类和存放规则,试卷档案存放混乱,查询、复核比较困难。
2试卷档案管理工作分析
试卷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试卷管理工作中有教务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审题人员、印刷人员、监考人员、回收审核人员、入档人员、日常管理人员参与。其中教务管理人员制定试卷模板,任课教师组织出题,审核人员对试题进行审核,审核完毕交由印刷人员印刷。正式考试时,监考教师填写考场记录并提交试卷,由教务人员负责回收,并组织任课教师批阅试卷,回收批阅后的试卷、成绩单及其考试附件材料。审核人员最终审核无误组织入档。
3试卷档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系统性能分析
(1)实用性。试卷档案管理系统开发以管理流程为依据,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和高校优越的校园网环境进行开发。(2)可靠性。系统以php+mysql作为开发环境,运行在Linux服务器环境下,因Linux开源免费及其与Php+Mysql良好兼容性特点,系统开发投入少,安全稳定。(3)准确性和及时性。试卷档案数量巨大,使用计算机进行系统化存储、处理,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3.2系统任务分析
试卷档案管理系统需完成以下任务:①试题的在线提交、在线审核;②对教师提交的试卷进行管理;③考试安排;④试卷批阅通知;⑤批阅试卷及其试卷附件材料的提交审核;⑥试卷编号入档;⑦对试卷的统计、查询等操作;⑧数据的导入导出及报表打印;⑨数据库设计。
3.3系统用户分析
系统用户分权限管理,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相同权限的用户定义成同一角色,系统管理员对用户的权限和角色进行定义、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分为系统管理员、试卷审核员、任课教师、教务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等。不同角色用户登录,具有相应的系统操作权限。
4系统设计
4.1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包含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硬件主要是系统运行的网络和服务器环境。软件主要是操作系统环境和软件运行环境。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运行在校园网上,使用的服务器是IBM,操作系统使用Linux系统,开发环境使用Php+Mysql环境,系统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4.2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有:任课教师信息管理、试卷回收审核管理、用户信息管理、试卷档案信息管理、试卷档案操作管理、考试安排管理、数据导入导出管理、报表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等。
5系统实现
5.1总体实现思路
系统开发使用php语言与mysql数据库,网页制作过程使用html、css层叠样式、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过程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开发成本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等目标。开发过程中尽量做到代码优化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在满足第三范式的基础上,对数据表进行优化,保证数据完整性,操作更加方便,查询的执行效率更高。
5.2实现流程
5.3系统相关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权限管理模块设计
试卷档案管理系统模块采用用户组模式。用户组设置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用户组成员,同一用户可以分配到不同的用户组;另一方面是功能列表,可以设置用户组的访问权限,不同的用户组,所看到的功能列表也不同,这样可以使用户的权限更加细化,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5.3.2系统功能菜单设计
系统的功能菜单根据当前登录的用户信息(通过SESSION),在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权限。
5.3.3试卷档案入库管理
教师批改完试卷,网上填报成绩并递交纸质版成绩单后,由教务管理人员(档案入库员)审核试卷和教学文档是否齐全,在系统中做出标志。确认无误后,点击试卷入库。系统会自动根据事先设置好的专业、年级、考试形式、存放档案室的位置生成试卷档案编号。
6结语
关键词:档案管理系统;高校;共研共建
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多由一些小型的信息技术企业进行研发,这些企业中缺少档案专业知识,更乏高校档案实际管理经验,为今后高校档案馆际信息共享埋下隐患。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设计功能合理,扩展性强的档案管理系统,统一系统的内外接口,实现档案信息的跨区域,跨系统共享,是当前高校档案与各级档案馆以及档案管理系统研发公司需要密切合作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校园网络、服务器机房、校园数据中心等,高校档案馆也普及了不同水平的文书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并逐步开展数字化及全文检索。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馆基本实现了网站与管理系统的并行维护,与其他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共享,部分档案馆开发了开放档案在线查询及移动终端档案与查询功能,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服务效率和水平。但要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需求,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业内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跨机构信息共享存在接口差异;二是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公司水平不一,系统功能不完善,扩展性和预见性不足;三是存在文书科技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声像档案管理系统分散管理的现象,系统集成程度不够。
二、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共建的必要性
高校有较为资深的档案管理理论基础,对国际档案管理前沿研究了解的更为广泛全面,在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上,尤其是档案信息的编研,,推送上,有最新的设计理念。采取自主研发或者校企结合的途径,合作共建一款扩展性良好、功能完善友好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档案学产学研共进发展。一方面,解决高校信息化建设标准不一,信息系统开发企业资质不同导致的后期合作不畅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集百家之所长,让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与服务走在国家乃至世界前列。根据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2015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2553。其中,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这些学校都建设有或大或小的档案馆(室),并将配备档案管理系统。在这样的市场规模下,适用于全国高校档案馆的档案系统一旦问世,将有极大的市场需求与利润空间。
三、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共建的可行性分析
1.技术的可行性
高校档案馆都配套了较为基础的网络版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各校档案馆也充分借助学校局域网、网络中心服务器以及互联网网络平台实现与校内各部门、校外各机构的信息互通和数据交换。同时高校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工作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馆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扫描比例已超过50%。这些软硬件基础设施为高校信息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本满足信息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支撑服务。
2.财务的可行性
一是可以申请科研项目基金,高校档案馆可以自主或者联合申请国家档案信息化项目资金,通过申报社科项目和档案局相关项目获得资金支持;二是可以申请校内信息化专项经费,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到近高校办公信息化建设任务中,申请校内信息化专项经费;三是可以申请高校教育事业费、基本建设费等,将档案数字化加工费用和信息系统维护费用列入高校档案馆每年的业务经费;四是自筹经费,如高校档案馆的业务服务创收经费,校友捐赠、校企合作收入等。
3.组织的可行性
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是我国高层次高校进行档案工作交流与学习的重要平台,高校档案馆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寻求区域间合作。具有档案学优势学科的高校可以借助科研项目进行院系间的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建设。
4.风险因素控制的可行性
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档案管理系统合作期间,签订严格的保密合同,系统的设计和部署在局域网内进行,对数据进行的封装与加密。实时格监控数据迁移,并对档案内容进行合理备份,如虚拟镜像、脱机备份、异地/异质备份。建立信息化评估小组,对合作企业的系统研发能力进行评估,并对项目进度和系统功能进行测评,一旦出现系统故障或者涉及违约事宜,各方应根据信息化评估小组的意见及时明确各方责任,进行合理理赔。
四、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共建机制
1.合作途径
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应以国办为主、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过渡型模式。1高校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分两个层级:第一,中央层级。由教育部、国家档案局牵头,具有档案学优势学科的科研高校间及其所属档案馆进行档案管理系统的共同研发。2002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承担的“天地网”项目示范工程建立起功能强大的联合办学教学网站,实现三校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共享,联合办学,将优秀教学资源输送西部,实现东西联动,互补互进。目前高校档案馆主要使用的是南京大学研发的“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南大之星”采用的”MSSQLServer2000数据库后台的存储容量和系统扩展性已经无法满足高校信息集成的需要,类似于“南大之星”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申请教育部、国家档案局等其他项目基金进行校际合作,对系统进行改良升级,以保证其在信息化建设新浪潮中继续保持现有的市场占有量。第二,省市(区域)型。北京、华东、华南、华中等高校聚集的地区,区域内档案馆业务之间交流频繁,互信度高。区域间档案馆可以借鉴各方的管理经验,联合一家档案信息化软件公司研发一款功能全面完善,管理理念先进的系统软件,并负责区域间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与维护。2015年1月,广东省档案局与中山大学共建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院,实现华南地区档案保护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馆校合作平台零的突破,成为档案学产学研共同发展的新范式。类似的研发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软件公司倒闭,系统维护不畅的风险,一方面可以加强区域间合作,为高校间档案信息互借共享奠定软硬件基础。各高校应打好自动化、网络化基础,建立适用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档案馆信息资源管理系,再由国家及各个省市档案局、教育部等单位协调区域间各系统资源建设情况,进行系统的完善与对接。
2.权责分配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共建需要有明确的合作目标、严密的项目计划、清晰的财务划分、良好的沟通渠道等。因此,高校信息系统的共研共建的关键是项目合同的签订和责任的归属问题。合作各方在协商以及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合作发展战略报告,确定合作的方向和目标,参与各方签订合作协议书。若项目涉及到档案管理软件设计公司,项目的申请与招标严格执行项目主要牵头高校的相关程序,甲乙双方在协议书中需要明确系统编制的各项标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定,馆务(协同)工作平台的搭建,系统安全的保障,系统实施与培训计划、档案数字化规范以及系统与数字化验收标准等事项。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共研共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项目合同必须涉及到系统运行后期的调试与维护责任以及利润分配问题。项目的运行和维护可以与合作的软件企业签订长期合同,利润分配也需要妥善的考虑到合作高校以及合作企业的成本与投入。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研发成员单位应成立项目指导委员会协调和监管各高校项目负责人。各个高校指派的项目负责人共同拟定系统需求书、修改意见、任务负责人、进度控制表等,使系统的研发任务责任到人,计划到天。项目负责人管理配置合理的档案管理人员和系统研发人员,小组内密切合作,服从项目负责人的安排与领导,实现从上到下的任务分配与管理问责。
3.安全管控
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接受严格的监控与验收。首先,信息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我国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相关国家标准,具体如:《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1999)、《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47-2009)、《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等。其次,系统研发过程坚持分级控制,控制范围包括功能控制、数据控制及接口控制。功能控制是指系统每个部分具有单一的功能,数据控制包括规定各种数据使用的标准和规范,限定各种数据的使用范围,确定各种数据的保密级别,严格控制数据的更改等。接口控制则是指管理者从硬件、软件和数据的角度,对系统间的接口设置和数据传送进行控制。2再次,档案管理系统的共建要满足合作高校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要求。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安全管控包括安全技术的运用和安全管理策略制定两个部分,具体工作包括数据的磁盘镜像备份、脱机备份和异地备份;校园一卡通身份认证;电子文件封装加密、电子印章和网关证书等。在具体的安全管控策略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可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进行评估,保证管控工作安全有效。3
4.内外评估
高校内部项目评估的重点是设计理念与系统功能,评估过程应实事求是,重点解决共性矛盾,避免责任的推诿和目标的冒进。合作高校派出代表,项目委员会成员制定评估办法,参照评估办法,分析高校档案管理系统与各高校档案管理业务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出系统改进的方向。各高校自身建立自我评估体系,按照自我评估体系对合作质量进行自我评估,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案。政府可以作为外部评估方参与到系统的审核中,外部评估的重点是项目的实施运营情况和合作质量,分析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和影响力,为项目管理提供经验教训。国家高校重点建设项目由国家计委制订评价规定,编制评价计划,委托独立的咨询机构来完成评估。目前国家计委主要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去实施项目评价,项目组课题组运用其权力,自上而下地对高校合作体系进行监控与评价和监督。政府可以授权建立高校合作的评估协会,协会具备组织的独立性和学术上的权威性,其成员,运用审计和评估的方法,负责协调,鉴定和认证等工作,成为高校合作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组成员,既要有一定数量的同行专家,也要有一定数量的相近学科专家和横向专家,甚至可以聘请国际上专家来合作评估。4考虑到我国高校间管理体制差异、地区间网络化程度的不平衡以及档案馆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等因素,在选择确定我国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共研共建模式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共存,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合作过程充满活力与朝气。
参考文献:
[1]方宝花.关于浙江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01-103.
[2]管先海.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思考[J].档案管理,2010(6):25-28
[3]刘萍.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探析[J].科技传播,2015(9):62-65.
[4]陈湙升,董润丽.档案资料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维护[J].科技传播,2009(12):51-52.
目前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现状很不乐观,主要表现在:意识淡薄,缺乏开放性;管理混乱,缺乏共享性;更新不及时,缺乏时效性;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再结合笔者在高校的工作经验,发现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产生一个设想,就是研究开发高效、安全、简便的管理系统。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对、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进行深入学习、研究,进一步研究、开发科学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系统。
2相关内涵界定
所谓教师业务档案,通常情况下是指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形成的各种材料记录,这种材料记录往往具有保存价值,通过这些材料记录可以进一步反映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业绩等。教师业务档案一方面可以真实地反映教师的个人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展现学校的整体素质、师资队伍结构和办学水平等,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职称评审、学校各项评估等工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3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对于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系统来说,其用户类型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普通的教师和系统管理员。其中,教师的功能表现为:编辑、查询和修改本人的信息,同时可以对本人的登录密码进行修改。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其功能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具有教师的所有功能,另一方面能够查询、修改所有的用户数据,同时能够注册新用户,并且可以对用户进行删除操作等。对于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系统来说,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查询、输入和存储教师信息,并且教师可以添加、更新个人的信息,同时可以设定和修改密码;对于管理员来说,能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删除、添加等操作。在设计方面,利用模块化方式对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将整个系统的各个功能划分为若干个模块,通过对模块进行开发和设计,完成系统的修改与更新,同时维护数据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添加、删除、更新、查询和打印相关数据的需要。根据需求分析该系统设计了以下功能模块:教师个人信息、任课信息、科技项目信息、论文信息、著作信息、社会兼职信息、学术团体兼职信息、国内进修学习信息、出国(境)学习工作信息、专家信息、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师业务考评信息、教师实践经历和管理工作信息。
4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系统基于B/S体系结构,真正实现零客户端。采用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分层体系结构开发设计该系统,无需安装相应的客户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管理。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交互性,系统采用SQLServer2005,对数据进行储存、检索和维护等管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同时能够容纳大量的专业知识,在安全性、准确性、运行速度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端提供快速、稳定的运行环境。前台的开发工具选择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该开发语言由Microsoft公司推出,并且基于.NET2.0框架,这一开发平台具有较强的战略性,Microsoft公司所有的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被框架统一起来,并且可以创建、配置和运行Web服务以及Windows平台,可以很好地连接SQLServer2005。它以构件化方式进行开发,统一了接口,并且访问简单、升级容易、易扩充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今IT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B/S (Browser/Server)模式的三层架构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严格的分层定义,首先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分解,将其分成相对简单的小分块,每一层只实现系统相应层的功能,相邻层对应的功能模块通过相互调用的方式完成层间的交互,由接口完成信息的传递。系统功能利用三层架构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为系统提供一个可行性方案,对于程序设计人员来说,可以方便地将该方案转换为实现应用系统功能的B/S模式,这一计算方式由传统的C/S发展起来。对应于三层架构的多层结构,其含义是一样的,只是细节有所不同。三层分别是: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三层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通过访问数据库操作层提供的接口,业务逻辑层可以对数据库操作层进行访问,对于同样的数据库操作层来说,访问数据库访问层则是通过访问数据库访问层提供的接口来实现,对于客户端来说,通过界面层对业务逻辑层进行访问。在三层架构之间派生类去实现接口,对派生类的方法和属性进行调用,并且三层之间可以相互调用。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