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检索相关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研究;信息检索课程;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95-02

一、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现状

信息检索课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并最终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将其作为一门通识课程,面向所有专业或层次的学生共同开设,内容的重点在于介绍各种文献数据库的操作和使用。此种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不同,例如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接受能力和培养要求迥异;即使对同一层次的本科或者研究生,在不同年级也有区别。例如低年级本科生主要学习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馆藏文献,而高年级本科生可能就有了科研立项的需求,要进行更多针对项目的文献检索。因此不区分学习层次和学习阶段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很难为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帮助。

其次,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内容存在巨大差别,特别是近年来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结构越来越细化,遑论文理学科的本质区别,即使在同一个二级学科门类的各专业之间的跨度也比较大。例如在计算机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下,“计算机辅助设计一制造”专业和“数据库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就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介绍通用数据库的检索知识和方法显然不能适用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鉴于现有的信息检索课程设置大多存在与专业领域脱节的现象,有学者提出基于项目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方法与专业领域结合相对紧密。然而,由于上述方法面向的对象群体是大学本科学生,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科学研究活动,要求其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能力,保证其在充分了解学科现状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性研究。因此仍然有必要针对研究生的信息检索课程设计新的教学方法。

二、面向专业领域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

为了适应专业领域的研究生信息检索的需求,本文将其专业学习分为入门、研究、论文撰写三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针对性地设计信息检索课程的相应教学方案。

(一)入门阶段的信息检索

在入门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专业知识,需要形成本领域概括性的认识,因此本阶段信息检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查找本领域方向的综述性文献。

该阶段可以利用图书馆的综合性数据库进行检索。对于文科学生,大多使用中文数据库,例如维普、万方、知网、CNKI等期刊网。对于理工科学生,则更应强调跟踪国际研究。一种途径是使用美国的Web of Science、EBSCOhost、PQDD,荷兰的Elsevier Science Direct、德国的Springer等数据库,以及各专业学科的数据库,例如计算机专业的ACM Digital Library和IEEEXplore等数据库作为检索入口,再从中查找本领域的相关期刊。另外一种途径是直接访问专业期刊的所在网站,例如计算机专业的TKDE,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网站,物理专业的Science,Nature,Physics Review Letters等网站,这就要求教师熟知并为学生事先推荐本专业的知名期刊。

在进入相应的期刊人口后,建议学生通过本领域的专业词汇结合综述类词汇进行检索。综合类词汇包括综述、概述、研究进展、前沿等等,英文的review,survey,comparative study等等。下图1列举了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学报中的部分综述论文

在获取综述论文后,一方面学生可以进行深入研读,另外一方面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文献的扩展检索,即从综述的正文介绍及参考文献中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部分进行扩展阅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研究阶段的信息检索

在研究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为后续的研究实践和论文撰写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本阶段信息检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查找本领域方向的最新文献。

尽管常用的中外文数据库和联机检索平台可以提供针对某个学科的论文集或者期刊的检索,但通过这种方式检索得到的结果往往过于宽泛,很难定位到具体的研究方向,学生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分类筛选。本文提出根据会议分组讨论进行检索的方法,该方法对计算机类学科尤其适用。其原因在于这些学科发展迅猛,最新的研究成果往往在会议上进行报告,因此跟踪进展的最好方法就是查看本领域的最新会议。

首先为学生制定其所在专业的权威会议列表,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其下属的各学科门类都有公认的顶级会议列表(可参见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推荐会议列表)。例如数据库领域有SIG.MOD,VLDB,ICDE,数据挖掘领域有KDD,ICDM,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ACL,EMNLP等会议。得到会议列表后,通过百度或Google输入会议名称和年份,能够找到该会议当年的主页,包括征文信息、会议组织、注册信息等等。由于一个会议里面仍然包含众多子领域,例如自然语言处理就包括机器翻译、解析、问答系统等方向,仍然不太适合作为文献研读的具体对象,需要进一步的筛选。

通常,会议主页的程序(Program)选项中包含该会议的大会和分组报告详细信息。下图2列举了2015年度KDD会议的程序及分组报告信息。

从图2可知,分组报告的信息比较适合作为具体研究方向论文的选择对象。例如图中包含主题模型、交互学习、社会化和图数据等子方向。这些信息与具体的研究领域紧密相关,学生只需要点开相应的链接,就可以看到具体的文献列表,从中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论文进行研读。

(三)论文撰写阶段的信息检索

在论文撰写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对领域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认识,为开题报告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相应地,本阶段信息检索工作需要查找本领域方向较为全面的文献资料。

本文建议该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开设研讨课。要求研究方向相同或者接近的学生查阅本领域内经典的以及最新的中英文文献,并将其概要形成总结PPT文件,在组内进行讲解和探讨。一方面遴选出最相关的核心文献,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组员之间互为补充,避免重要文献有所遗漏。在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同学不仅要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如文章的背景、创新性、技术路线,以及实验结果等,更重要的是讨论该文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或局限,以便找到改进或者突破的思路。

上述教学方式,跟学生的专业研究任务关联较为紧密,避免了因为泛化教育而导致的学习兴趣不高。通过设立讨论环节,有助于形成启发式的氛围,从而促进新设想或者idea的形成。在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同时,为课题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该种教学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高校将信息检索课程作为通识课程,由公共或者基础课部的教师任教,相对缺乏本领域的专门知识,在教学时容易停留在浅层和宽泛的知识传授上,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因此建议由本专业的教师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范文第2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指出:“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但因缺乏信息素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令人担忧。结合英语学科论文教学和论文指导,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对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和实践意义。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概念

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6年,美国学院和学校协会南部学院委员会下的定义是“具有确定、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被人引用最多、最经典的信息素养定义,是由RobertBurnhein在《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一文中的概括: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身处网络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应包括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由此可见,信息素养的内涵基本覆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进行有效检索;能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能批判性地评价、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将所获得信息和自己从事的专业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中信息素养的缺失

21世纪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超过80%的高校开办了英语专业。目前,大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定位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能力,即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逻辑论证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等综合能力。总体看来,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水平、学术与研究能力不容乐观,其原因,信息素养的缺乏是重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道德的缺失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信息道德,主要包括信息使用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与规范和学术研究活动相伴而生,只要有学术创作,就必须遵循相应的学术行为准则和规范。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范畴,自然应该遵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但笔者在毕业论文的批改、评阅和分析中发现,不少学生错误引用或随意改变引文内容,文献引用格式很不规范。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欠缺,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信息类课程,但是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还局限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文献检索课和怎样利用图书馆等的专题讲座这样狭窄的纯技术性范畴内。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可能会把这种作风带入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工作作风,后果不堪设想。

(二)信息获取能力的缺失根据抽样调查,目前大多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或者举办了文献检索讲座,但很少与英语学科相联系,缺乏现场操练,学生感觉抽象或缺乏兴趣,结果仍对信息检索一知半解。此外,不少学生仍习惯于利用传统纸质文献,对电子文献的利用知之不多。部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不了解图书馆馆藏结构和检索方法,不能正确地运用图书馆为其提供的检索工具获取信息,尤其是网络电子信息,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信息检索手段单一,论证资料匮乏,论证过程中缺乏有说服力的文献材料。根据路文军对五所高校468名英语专业毕业生所作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来源于图书馆的占78%,主要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只有10%(44人),参阅相关论文的只有10%(46人)。研究还表明:2/3以上学生的参考文献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图书馆纸质资料,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使用率还很低。而对另一常用的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滚雪球(snowballing),也只有10%的学生使用,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同学还没有掌握这一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这样,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参考文献来源并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深入思考,更谈不上思维火花的迸发了。

(三)信息处理的创新能力缺失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和论证过程中,缺乏发散思维,很少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写作思路狭窄。在写作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仅限于对现有知识的梳理与重组,对语言现象或教学过程的描述上,内容缺乏深度和新意。他们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思维,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和检索各种信息进行广泛阅读和批判性思考。此外,他们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得体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究其原因,与他们合理利用、检索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不无关系,即信息素养匮乏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三、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提高毕业论文水平

(一)将知识与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科论文写作教学中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适应“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basedlearning)”,即以信息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的信息资源作为学习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进行信息的存取访问、组织和评价等,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英语专业学生处于国际化前沿的学习环境中,面临着更丰富的多元化信息选择。但他们在信息检索和信息选择中,往往不加分析和筛选,或者不能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因此,应将信息素养教育和具体学科论文写作结合,现场操作,为他们创造信息实践的机会,指导他们开展信息实践活动,使他们成为信息活动的主体,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从而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信息素养培养。根据问卷调查,学生对学校统一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不太满意,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能结合具体学科,缺乏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学科论文写作教学之中并进行操作实践,能让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正确、合理利用信息资源特别是电子数据库资源,最终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二)培养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除论文写作教学课外,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指导方向的实际情况,给所指导的学生“开小灶”。指导教师把信息检索与获取、信息评价和鉴别的方法渗透到论文指导的各个环节如开题报告、文献查阅、文献引用、论文结构、论证方法、论文格式的要求等。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自己也应在教学之余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要加强信息素养的修养,把自己的信息检索方法与所指导的学生共享。其次,定期召集所指导的学生进行讨论,把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检索工具、方法和思路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共同进步。

(三)借助图书馆培养学生自主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摇篮,是提供文献资源检索、文献信息服务、信息素质教育等全方位的信息中心。因此,图书馆是培养信息素养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在信息检索课程中应该增加计算机检索内容,将电子资源检索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图书馆应加强与本校院系之间的合作,要有专业教师的参与和介入。图书馆界的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让信息素养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之中,而其他学科也要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认识到唯技术论、唯计算机论等观点的片面性,把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共同勾画出信息素养教育的新体系。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英语学科论文教学教师的合作与联系,定期举办相关的现场指导和培训,充分利用其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信息环境优势以及信息技术优势,对培养学生自主、合法、规范地使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根据已有知识和所获得的经验,构建个人理解,也即是将认识与本体结合,最终实现创新与突破,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渗透到英语学科教学之中,也即是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评阅及分析中找到学生缺乏的信息素养因素,然后在论文指导和写作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培养并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必然会提高他们的写作与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其论文写作质量。对英语专业论文写作中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对其他语种和其他专业学生论文的改进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张厚生,袁曦临.信息素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路文军.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调查与建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卜友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1).

[5]张进良,张克敏,何高大.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8).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6]马桂花.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3).

[7]符绍宏,夏方,李宁.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动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

[8]刘春静.浅谈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9]王守仁.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8,(3).

[10]刘纪菲.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信息素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创意频出的新生入馆教育、信息素养空间的开设,开设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信息素养课程。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3-0042-03

信息素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随着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个人、国家的重要意义。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引起高校及高校学者们的重视。高校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对其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华东师范大学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积极总结经验,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终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从入学到毕业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素养教育。

1内容丰富的新生入馆教育

本馆信息素养教育从新生入学第一天便开始了。在图书馆主页开辟了“新手入门”专栏。在“图书馆欢迎你”的欢迎词中写到:“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和信息的海洋。对大学生而言,图书馆是大学的第二学习课堂,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场所。进入大学,你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学会利用图书馆,你便掌握了培养这种能力的金钥匙”。

11印发了“图书馆利用指南”、“新生常见问题单页介绍”

图书馆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编制了“图书馆利用指南”,全方位介绍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源、服务与设施,摆放在两校区图书馆大厅供学生免费获取,以便学生在有问题时能随时查阅。另外,我们统计汇总了历年来新生入学时间咨询频率较高的问题,将其编制成短小精悍的单页介绍,以便学生最快了解最需要的问题。从取阅的量来看,单页介绍非常受欢迎。

12新生入馆教育视频

我们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以微型剧的形式拍新生教育的视频。视频中由3个演员分别扮演图书馆教师、学生甲和学生乙。其主线是由图书馆教师(笔者本人扮演)引领两位学生参观图书馆的全过程。该剧本的形式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了良好效果。

13新生入馆教育讲座

为了使刚入学的新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并熟练使用图书馆的各项资源与服务,为以后的科研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图书馆特为本校新生开展一小时资源介绍活动。在培训课件的制作方面我们也下了很大工夫,既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又不能让学生在听的时候感觉沉闷,因此我们讲座课件采用ORGIN软件编制,播放效果很酷很炫,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胃口,加上老师富有激情的声音,学生听得都很入神。

14新生自测题

对新生的培训与宣传结束后,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我馆设计了网络“新生自测题”。答题完成并提交后即会显示答案。希望通过测试学习,进一步提高大家利用图书馆的水平。

2开辟IL(Information Literacy)空间

21在线学习中心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文献利用的重心正逐渐从传统的纸本资源向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过渡,为了方便学生在网上自学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建设了“在线学习中心”的网站,供学生随时自学。通过在线学习中心,学生可以了解到:①信息素养基本知识。②文献利用基本技能,系统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常见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技术,使学生通学习初步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后续的各种电子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打下基础。③资源与服务导航。全面介绍本校图书馆各服务窗口的功能以及特色服务等。④电子资源培训课件,提供图书馆订购的主要中外文数据库网上培训课件,供学生自学参考。⑤文献资源馆际共知共享服务,介绍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和方法,让学生了解除了利用本馆资源以外,还可以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获得国内外其他图书馆和文献机构收藏的大量文献信息,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大多数的学生对图书馆资源以及信息检索技巧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22个性化的服务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不同院系的师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院系师生在图书馆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特开设以下图书馆资源与利用个性化服务。①院系的专场讲座,以学院、系所、班级、研究室为单位均可联系组织专场讲座,如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前、研究生开题文献调研前,可组织相关培训。②教师“一对一”服务,如果教师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利用方面有疑问、在电子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教学科研中遇到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的问题时,我们针对教师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或培训服务。需要先联系约定时间、地点(图书馆或教师办公室)。③配合专业课程讲授信息检索相关知识。可以配合专业教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各院系有需要的老师,可以联系我们在其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插入信息检索与利用相关内容的讲授。

23在线培训

在线培训板块,我们提供了一些数据库供应商的在线培训的链接,以便学生能多渠道地了解数据库的使用。具体有:Web of Knowledge在线大讲堂2012秋季课程、2012年下半年IEEE网络系列培训、2012年05月Elsevier在线培训课程表。

3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开设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华东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公共文献教研室,主要从事信息素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任课教师均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在文献信息检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了多门信息素养培训相关课程。

31针对本科生开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公共选修课

针对文理科我们分别开设了“人文信息素养”、“科技信息素养”两门课。采用36个学时,针对信息素养能力各方面的指标设计相应的教学课件,包括:增强信息意识、明确表达信息需求、识别选择信息源、掌握必要的信息检索技能、评价和鉴别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个人信息的管理与交流以及合理合法利用信息。重点在于了解不同学科领域各类信息源及使用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学习和研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终身学习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我们还开设了“网络环境下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该课程学时比较短,采用18个学时完成授课。具有“短、平、快”的效果。

32嵌入式的信息素养课程

本校软件学院必修课《论文与技术报告写作》的教学工作由软件学院的教师与图书馆老师协作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将修课学生的专业课知识随着教学进程嵌入信息检索课中进行探索,取得了信息检索课与专业课知识互动的良好效果。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信息检索、分析、综合、评介、判断、组织和利用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挖掘本专业知识的历史及发展前沿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达到了信息检索课培养学生知识挖掘与知识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实践表明,专业知识嵌入信息检索课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33基于问题驱动式的信息素养课程

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问题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来体会查找资料、获取信息、得到情报的过程,获得直接的学习经验,从而培养他们观察、比较、排序、分类、组合、调查、实验、推理等科学方法以及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研究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信息检索的能力,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当务之急,因此,针对研究生我们可以采用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法,问题即毕业论文的题目,围绕毕业论文这个问题设计教学方法。基于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开设了以下两类课程:

针对全体研究生开设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文献调研的策略与方法》的文科班和理科班。本课程着重介绍论文开题与文献调研的关系,科学、全面的文献调研的策略与方法,科学管理文献的方法,开题报告的撰写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等。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在当前信息高度发展的社会,科技查新工作已成了项目申报、课题鉴定、专利申请、博士生开题报告等项目的重要支撑部分,深入了解和掌握科技查新知识不仅能系统提高研究生的科技信息检索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判读能力、查新报告和查新结论的撰写能力等,同时也可以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掌握相关专业的中外数据库知识和检索方法,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方向的科研动态,为下一步开题报告的撰写和科研课题的展开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的科技查新站,查新人员同时也是公共文献教研室的教师。因此,工作人员既具备查新经验又具备教学经验。因此我们开设了《科技查新基础与实践》。本课程旨在使研究生通过掌握科技查新基础知识能对本专业课题的新颖性有较准确的判断,从而有效避免科研重复;及时把握本专业课题在国内外的前沿研究动态;借鉴相关科技信息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信息综合能力。

34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利用系列讲座

系列讲座将信息检索知识“化整为零”方便学生快速上手,是文献信息检索学分课的有效补充。系列讲座是一种“可选择的自由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听课。讲课教师也能非常灵活地将前沿的流行的内容添加进去,比如“Web20:网络潮人必备”,该讲座的主要内容为:“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在网络信息海量的今天,利用Web20工具进行交流、分享、体验,是今天的青年学子成为网络潮人必备的技能。讲述“怎样利用Web20 工具如RSS、微博、开心网等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分享信息。”这类讲座很受学生的欢迎。另外,针对讲座我们还设置了激励机制,学生听够10次讲座就可以得到一个学分。

35开发了在线考试系统

本馆开发了在线考试系统,该考试系统具备以下功能:①学生登录功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登陆考试系统,作为每个考生识别的代码。②学生在线考试。试题于考试前在网上,在给定的时间内学生登录即可进行考试。③学生在线练习。在非考试时间内,学生可以进行系统的习题练习。④组卷功能。电脑可以根据系统里现有的试题随机进行出题。⑤阅卷功能。考试结束后,学生提交试卷后,系统能直接给出客观题成绩。⑥成绩查询功能。考试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号登录系统,进行成绩查询。⑦管理员管理功能。管理员登录后台,可以选择出卷、组卷,试题添加、删除、修改、。⑧新闻。考试的相关信息,考生可以在首页页面上浏览。该考试系统的开发使教师出卷、学生考试、成绩查询等都能在网上完成,为学生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教学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安全的管理手段。

4结语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华东师范大学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总结经验,终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从入学到毕业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素养教育:创意频出的新生入馆教育,信息素养空间的开设,开设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信息素养课程。

参考文献:

[1][ZK(#]袁曦临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与学习模式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7(11):199-201,206

[2]隆茜等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现状及文献检索课创新[J] 图书馆学刊,2010(8):56-58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检索 人才培养 信息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对于国内各大高校而言更是如此。20世纪初受到欧美大学教育模式的影响[1],我国高校也开始注重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学习能力,然后再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最终达到不同学科知识融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2]。其中,信息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必要条件。在国内高校中,信息素质教育的表现就是开设信息检索的相关课程。早在1984年和1985年,国家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和《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直至2002年,又明确指出: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3]。其后为了适应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课程逐渐更名为“信息检索”或“信息检索与利用”。

信息素质教育

1.信息素养的概念

所谓“信息素养”,就是指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里面包含三层意思:搜索的方法、评估的准则和信息的运用。

2.信息检索课程开设的目的

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有三个目的:①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②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如何发现、鉴别和获取信息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社会能力,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信息检索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并逐步养成规范、良好的检索习惯。

3.国际信息素质教育的最新动态

201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媒体与信息素养召开了一些重要会议;2014年11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的框架,取代之前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教育[4]的标准,并于2015年初执行。与之前相比,外延扩大了,除了包含之前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之外,增加了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和可视化素养(Visual Literacy);2015年1月著名的慕课平台Coursera上线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Metaliteracy。

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为了早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跨越,教育部通过合并等手段在原来的大专院校基础上筹建了一批本科院校,即新建本科院校。商洛学院即其中代表之一,2011年起又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及办学条件的影响,我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一直没有直接体现出来――即没有开设文献检索相关的课程。直至2010年,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专业首次开设了“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18学时,1学分。此后,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我校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处于不断变革中。

(2)课程内容的变化

从上述表1至表5列举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我校信息检索课程自2010年开设以来,不论从课程性质、内容,还是教师专业素养、学生检索能力一直处于不断规范与提高的状态[5],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地位不明确;②课程覆盖面窄,授课对象单一;③授课教师队伍单一,缺乏专业人员;④教学模式单一,资源匮乏;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考核机制单一。

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对策

1.提升课程地位,明确课程目标

信息检索课程地位的提升,需要引起学校领导及图书馆领导的重视并大力支持,明确该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把该课程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模块中[6],在全校范围内引起重视。尤其是自升本以来,毕业论文成为困扰每届本科毕业生的一大难题。如何写作出规范的、有价值的毕业论文也成为考验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重要指标。就我校而言,直到现在还有大部分学生仅使用简单的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来完成毕业论文的资料查找,根本不使用数据库资源,检索能力令人堪忧[7]。

2.扩大授课面积,实现信息素质教育

现有的信息检索课程覆盖面窄,开课专业只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每届学生50人左右,相对我校31个本科专业,每届学生2000人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不仅是毕业设计要用到信息检索,在每门课程学习期间、课程设计环节、大学生创新活动、各类学科竞赛中,都会涉及到信息检索[8]。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用到信息检索。信息检索与计算机应用、外语并称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三个本领。因此,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已迫在眉睫,养成规范、良好的检索习惯,从而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普及。

3.优化整合教师资源,引入专业人员

迄今为止,我校信息检索课程的讲授虽一直面向信息素养教育,但因授课教师均是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关于这方面的教学研究也局限于教师本人的自我研究,内容难免过于片面。因此,亟需图书馆学或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突破专业瓶颈,增强专业理论研究,共享经验交流。

4.创新教学模式,积累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力求多样化。由传统的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发展到:理论讲授+上机实践+小组讨论+讲座等多元化教学形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完成教学活动。教学案例的选取尽量迎合学生兴趣,小到一首歌曲、一部电影、网络中的热门话题,大到学科竞赛、课程设计资料收集,无一不体现出信息检索。分小组让学生完成信息检索任务,再进行组间互评,最后总结检索过程中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活动,教学于无声处。将每届学生的优秀案例保存起来,教师之间不定期讨论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为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积累资源。

5.激发学习兴趣,改革考核机制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变换教学方法,从学生日常生活案例入手,引入信息检索课程,直至专业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由浅入深完成信息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信息检索大赛,提升学习兴趣。2015年,我校学生首次参加万方数据库陕西高校“知识伴我行”的检索大赛,6人参赛,1人获得三等奖,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程考核也由原来的理论考试占70%比例,下调到50%,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考核,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信息检索要想成为衡量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那么必须引起领导层面的足够重视,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学人员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养成规范、良好的信息检索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普及。

参考文献:

[1]梁定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EB/0L].(2006-10-7);[2013-10-19],http://general.nsysu.edu. tw/download/papers/no01/.

[2]王连球:《高校强化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对策及其对策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9期,第56-57页。

[3]刘敏:《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以信息检索课程为例》,《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1(203)期,第67-70页。

[4]江嫒嫒、张晓娟:《中美高校信息素养指标体系及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第4期,第58-64页。

[5]隆茜、熊利红、郑伟:《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现状及文献检索课创新》,《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8期,第56-58页。

[6]李远明、王文兵:《信息能力视角下的高校检索课课改――基于选课学生的问卷分析》,《现代情报》2014年第34(2)期,第136-141页。

[7]赖茂生、屈鹏:《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调查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第1期,第96-104页。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信息素质;图书馆;大学生

随着高新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高等院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图书馆信息特征的凸显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与信息素质

因特网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书馆的发展进入数据化信息时代。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图书馆必然是“信息仓库”和最大的信息源,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其服务更具多元化和多层次性,成为人们进行科研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地位十分重要。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使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总量超过原来印刷型文献的总量,从而使图书馆拥有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比例不断上升。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界将处于更为突出的地位。

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一是文献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二是图书馆及其资源管理的计算机化;三是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远程化;四是读者服务的全球化。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变化对读者尤其是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校大学生如果不具备较强的信息素质,就不能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专业化要求,更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高校的学习、交流、科研等方面的形势。

美国人波尔(Paul)早在1974年就提出了信息素质这一概念,即“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9年关于信息素质的权威报告中则指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能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意识即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将内心潜在信息需求转变为明确的信息行为,在专业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能充分认识信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信息能力是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能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并具有分析、加工、鉴别、评价所需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再创造新的知识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等。

二、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利用现代图书馆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和查找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要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规范,进而提高其在学习、工作中正确的治学能力和应用信息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现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信息意识较低

信息意识,表现为对获取信息时的主动程度和自觉程度。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程度普遍较低,由于受传统学习习惯和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主要是通过借阅中文书刊获取信息,高年级的学生也只为写论文才查阅专业期刊,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和联机数据库几乎无人问津。许多大学生不知道图书馆在校园网上提供的电子资源,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更是知之甚少。学生们对互联网的利用仍局限于网络聊天、玩游戏、收发邮件、浏览娱乐新闻等,很少懂得利用网络来检索专业信息。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只有在要做论文或是做论文设计时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才显得迫切起来。由于平时缺乏对信息搜索方法和手段的了解,因而查找信息就显得手忙脚乱,获得的资料不够全面,内容也十分有限。

(二)信息能力不足

大学生已掌握了文献检索、计算机操作、网络搜索等基本信息检索技能的知识,能通过简单的途径查找和收集信息,以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但大部分学生不懂得或不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查找和收集信息。为满足自身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在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时也存在着许多障碍。他们不了解信息检索知识,不熟悉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不会运用好的检索策略,不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内容,不懂得数据库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不会很好地分析和评价文献信息等等。

(三)信息道德缺乏

目前,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程度不容乐观。学生对在使用信息资源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应恪守的道德准则缺乏认识和了解。信息泄密,侵犯他人隐私,复制他人学术成果及危害网络安全等信息违规甚至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不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丧失了学术道德和尊严,往往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文章,直接拼凑成自己的需要的论文或报告蒙混过关。

三、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对策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其利用资源的各种手段,并且它具有信息资源完备、信息设备先进、信息专业人才集中等优势。面对如上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分析,高校图书馆更应发挥其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加快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为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供前提条件

没有一支专业化、信息化、知识化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素质只能成为空谈。首先,高校教师队伍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知识要有较深的理解和把握,能在政治上、业务上对所教授的学生进行严格把关,能在预防信息违规甚至犯罪方面对大学生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其次,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本领。高校教师必须深刻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凸显出来的基本规律,以此统领大学生的学习与科研。第三,高校要建立良好的人才竞争和考核机制,通过竞争、考核、评比等途径,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业务带头人。尤其要加大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力度,引进或培养高素质的图书馆学方向、信息学方向的人才,让他们有效地示范和指导大学生检索和学习信息,真正使大学生在提高信息素质方面,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科研氛围。

(二)加快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供必备条件

信息时代下,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更是他们搜集利用信息的重要渠道。首先,必须加大对图书馆的建设投入,要购置安装一批跟得上形势的必要的基础设备,满足信息的搜集、储备、分类、检索和使用。第二,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各机构、各院系之间(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沟通与联系,将图书馆学习和搜集信息列为大学生的必须的学习内容,列入日常和年终考查考核。

(三)加大对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的力度

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图书馆应对学生进行主动导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图书馆,掌握图书馆信息获取方式。大学生在入学初始已接受了图书馆的入馆教育,他们对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已有所了解,已经树立了基本的图书馆观念,为更好地使用图书馆已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他们对图书馆的认识仍须加强。

因此,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图书馆应向学生发放图书馆宣传手册,介绍本馆图书分类排架基本知识、公共目录检索系统的使用以及信息检索和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对图书资料的查询能力;利用图书馆的宣传栏、报纸栏、网站及网上信息导航等工具,开展文献信息知识讲座、网上信息推荐服务等,向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信息特征、信息地位和作用等内容的信息资料,营造信息氛围,使他们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向学生推介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让学生了解互联网、中国教育网、中国知网、科研网、校园网等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及潜力,以激发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进而增强其信息意识。

(四)开设相关课程与讲座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图书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使用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应利用其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设备以及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通过举办系列知识讲座和相关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与培养。

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内容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技能方法,其方向是网络教学。应培养学生在专题调研方面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文献信息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使其掌握一定深度的文献资料,学会利用一次、二次、三次文献的方法;向学生评价和推荐检索工具,重点介绍各种检索工具的查询与使用、检索理论和技巧、文献分布情况及简单的情报分析和研究方法等,提高其文献信息检索能力;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以及信息检索的技巧、方法和网络信息检索策略的制定,网上信息查询工具和搜索引擎的应用等,掌握利用互联网查阅电子文献和获取网上信息的技能。条件允许时,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开设相应讲座。

举办光盘检索、互联网信息检索以及检索系统的专题讲座。向学生重点介绍国内外著名的光盘数据库(如《工程索引》数据库光盘、《化学文摘》数据库光盘、《科学文摘》数据库光盘)等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向学生讲述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与特点,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国内外著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及联机检索的步骤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收集能力。向学生介绍检索系统的组成、种类及评价标准,使学生能有效地使用检索系统,学会如何确定检索主题、检索途径选择、检索语言和检索入口,检索过程中检索策略调整和检索结果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检索的效率,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

(五)加强对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和防范

针对大学生在使用信息资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图书馆还应加大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的力度。这包括,重视引导大学生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不制作、传播、消费不良信息,不利用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主动参与创造理想的信息社会环境;严禁复制他人学术成果,侵犯他人隐私及危害网络安全等一些信息犯罪行为。

在此方面,只是教育还不够,还要切实加强有效的防范措施。近来为检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学术论文、学位中出现的不端行为,有关部门研制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简称“TMLC”)。 TMLC系统经过了大规模数据测试,针对中文学位论文中的不端文献已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达到了大规模实用的程度。鉴于我国学术不端文献的实际情况,还需继续开发能检测英文学术不端文献及从英文翻译为中文的不端文献,同时比对数据库应扩展到英文数据库与互联网文献,并建立中英文对照的规范数据库,以此完善对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检测手段和系统。

参考文献:

[1] 章晓东.信息素质教育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0).

[2] 徐晓莉.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质教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

[3] 谭阳.在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及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2).

[4] 许建萍.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