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贸易热点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地理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都能看懂,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且不断的有新的内容需要及时补充。在此背景下,论文在充分研究学生及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经验例举教学案例,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它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域分布和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属于社会科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这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是随着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而产生和发展的。国际贸易地理主要是通过对世界各国(地区)地理环境的研究,分析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部分学生在中学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政治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地理环境、文化地理环境、人口地理环境等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部门结构、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分布与发展方向及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市场特点、商品结构和交通运输网络、风俗习惯、商业惯例等,以便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更好的与对方融为一体,为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服务。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都能看懂,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且不断的有新的内容需要及时补充。所以,在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上,在具体讲课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努力改变过去照本宣科,只重知识传授,不重启发引导,忽视创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一、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

一些访谈节目,如《对话》、《艺术人生》,收视率较高,深受观众喜爱,其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内容紧贴生活实际,有“卖点”;二是形式新颖,适合人们的“口味”;三是方法高明,主持人不知不觉牵着观众“鼻子”走,让观众在谈笑中获益。如果教师有节目主持人的眼光和手法,不留教育痕迹的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就要改革之前的教学方法,那么,互动式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所谓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优点有发挥双主动作用、体现双主导效应、提高双创新能力、促进双影响水平。我在教学中,在第一堂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学以及该学科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我给学生一个主题—谈谈自己的家乡。首先,将学生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分组,在小组中各成员相互交流汇总自己家乡的乡土地理材料,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发言。当同学们神采飞扬地介绍自己家乡的同时,我适时的对该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资源环境及经济状况进行点评,这样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并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最后,我在总结时将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整理思路,联系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由点及面,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改变了学生认为国际贸易地理等于中学的世界地理的错误想法,引导他们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捕捉时事热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国际经贸活动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研究,以前学生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过程中,较少涉及到这个问题,但这是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加速恶化,环境问题也和经济问题一样成为世界问题,教育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际经贸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今年上半年的教学中,刚好遇到哥本哈根气候环境大会的召开,我让学生每天关注大会的进展,并且让学生下去查资料,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什么是京都议定书、什么是CDM以及各国政府和人民面对世界环境问题的态度。之后,我专门用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们不仅阐述了自己对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认识,也讨论了自己的看法,表明了立场,同时也让同学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环保教育。

三、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保持与时俱进

由于我们使用的教材受出版时间的局限,有些内容和数据往往是三、四年之前,甚至更早。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不断补充一些最新的资料。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地理》这门学科而言,更应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活力。比如讲到欧盟的时候,将其成员国进行更新;讲到美国汽车产业的时候,将因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而申请破产保护的汽车公司作为重要的案例纳人到授课内容中。另外,将教材中需要更新的数据提前布置学生自己查找更新,当然,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也做好功课。

四、通过分类教学,提升学习效果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范文第2篇

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能显著的降低交易成本。因为商品的总成本等于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双方的交易成本之和,所以假设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变,则总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则价格下降,商品更有竞争优势,因而使收益增加。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造成了传统的以纸为载体的硕士论文贸易单证和文件的数量激增。国际贸易的主要业务程序包括:合同的订立、商检、运输、保险、支付及进出口报关。一个中等规模的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一年要发出或接受定单10万张以上,大企业则在40万张左右。因此对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采用无纸贸易就意味着节省少则数百万美元,多则上千万美元的成本。一笔国际贸易成交签约后也会涉及到商检、运输、保险、支付及进出口报关等许多方面的问题。而且往住持续时间较长。据统计,一笔国际贸易业务中有40多种不同的单证,连同正副本一共有360份以上。他们要在20多个部门问流转,费力费时,成本高,传输慢,易出差错。在传统的贸易条件下,这些单证和文件的处理完全凭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出错率高。并且处理起来非常复杂,不但要考虑到单证处理,还要考虑到在处理这些单证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政府部门、海关、商检、银行、外汇管理等机构办理相应的单证所需要等待的时间。制造商、供货商和消费者之间,跨国公司与各分公司之问迫切要求提高商业文件和单证的传递和处理速度、缩短空间和传递处理的正确度。而电子商务很明显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B、电子商务为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创造了贸易机会,从而增加收益信息革命把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都与信息网络密切相关。交互式网络模式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种信息完备的市场环境,在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贸易双方限制的条件下,实现了资源的跨国传递和信息共享,一些公司在传统国际贸易运行环境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得以克服。例如,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构筑覆盖全球的商业营销体系,实施全球性经营战略,加强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间合作,从而增强全球性竞争能力,这对于中小企业尤其适用。因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相对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中小企业受资金、人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开拓海外市场的难度很大,许多中小企业,在产品上虽有优势,但苦于无实力开拓市场,只能维持小规模经营。而通过互连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中小企业不仅能获得自身以常规方式无力收集的市场信息,还可以像大企业一样上网拓销,促进与遍布全球的公司间的台作,从而形成一种更大、更有效的经济规模,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机会。

总之,由于信息在互联网中充分、便捷地流动,减少了国际贸易中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进一步削弱了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国际市场垄断行为,较好地实现了国际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全球范围内动念的资源优化配置。

C、有利于企业冲破新的市场壁垒,增加贸易机会,从而增加收益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日趋显著,国外许多大公司已明确宣布,谁不采用EDI供货,就拒绝同谁订货。发达国家许多与商贸有关的部门,如金融、保险、海关等对EDI的应用都提出了要求,美国和欧盟大部分国家的海关己宣布,从1992年起,不采用EDI方式办理手续的公司,将会被推迟受理或不被选为贸易伙伴。由此可见,EDI的应用使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市场壁垒,不用EDI就等于被排斥在这个壁垒之外。因此,开发和应用EDI对于冲破这个新的市场壁垒,增加对外贸易机会具有非常重要而且积极的战略意义。 D、通过更有效地为客户服务而增加贸易机会,使收益增加许多公司正在开始使用电子商务必进行客户服务,在网上介绍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查询订单处理信息,不仅可以解放公司自己的客户服务人员,让他们去处理更为复杂的问题,调整与客户的关系,而且也会使客户更满意。公司常常收集和存储有关客户和产品的信息,放入只有拥有一定权限的雇员才能开取的数据库。客户可以进入公司在因特网上的WEB站点,输入它的定购号,查询它所定购的产品是否己经装车待运,然后就等第二天早上到货了;这类信息可以在送货公司的WEB站点上检索,一分钟就足够了。客户的满意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衡量企业销售是否成功的根本,也是企业赖以存在的基础。试想,一个无法提供足以令客户满意、方便服务的公司,如何吸引客户的眼光,又如何最充分的开展其业务,在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E、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增长热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远远超过国际货物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发展水平己成为衡量一国(地区)对外贸易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电子商务方式下,任伺一种可数字化的服务在网上瞬间传送到世界各地,大大降低了服务贸易的成本,提高了服务贸易效益。同时网络技术使原本当地化特征突出、市场化相对较低的服务产品(如医疗、教育、咨询、设计、艺术创作等)也进入了国际市场,丰富了服务贸易的品种,扩大了服务贸易规模,并为金融、保险、电信、运输等主流服务业营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逐渐发现传统的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等,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狭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不到新世纪国际间竞争的要求。为了适应大时代的需要,应结合高校国际经济贸易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高效国际经济贸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具有深厚国际贸易知识、扎实的外语基础、复合型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

二、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改革点主要有:减少课程的重复内容,增加课程的容量,利用有限的时间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对前人的知识经验过分重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忽略了对学生在关注国际经济贸易的现在形势的引导,忽视了国际贸易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期间对学生系统的科学思维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不到位;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惯常的思维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或者在原有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逐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出合格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

三、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

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按公共基础课、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选修课等五大类。忽视了对人文、自然、社会和科技等相关学科的补充。公共基础知识课:政治理论、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原理、法学基础、大学英语、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税法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开设社会调查课程和教学参观课程,合理安排学期实习和学期准备毕业论文或与导师合作开展课题的研究等等。

四、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

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存在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多为主体,师生的互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同时还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社会性。应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由填鸭式改为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并调动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具体概括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应采用多提问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新见解或质疑;教师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要讲深并讲透,其它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自学、提问、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加深理解和记忆;关于现实和实务问题,在教学的过程可以采取研讨的方式,并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鼓励学生或学生小组去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研讨的过程教师再适当的给与提示和指导,并在最后做出归纳总结。不但教学方法要改进,教学的内容也要改进,教师授课不能仅限于书本,要把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逐步给学生补充新的内容。

五、把信息技术与国际经济贸易课程结合起来

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互联网络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它的交互性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逐渐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国际贸易知识的获取、保持。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对国际贸易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管理、组织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计算机网络特性不但对实现了培养合作精神有利,还有利于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把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以上信息素养对育和教学过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它们与国际贸易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才能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在高校的国际经济贸易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采用的并不多,大部分高校还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技术,教师、黑板和粉笔以及为数不多的简单实验和现场演示为主要的传播手段,重点还是侧重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甚少关注创新能力培养、操作能力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信息素养偏低,创新能力欠缺。而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提升操作技能和培养创造能力,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六、对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对高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虽好。由于国际经济贸易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提高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把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水平结合在一起,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做到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真正做到实践教学,必须把国际经济贸易模拟实验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加大实践教学次数;配备优秀的、专职的国际经济贸易模拟实验教师;进而把模拟实验与网络操作模拟实验结合在一起。

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为了加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文化活动,比如:体育、辩论赛、美术等各种竞赛;教师也可安排和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与科技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参加一些社团和文体活动,从而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还应组成课外活动小组,来统计学生获得的证书以及取得的成绩,根据统计情况给予奖励。提高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八、结语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F7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84-02

一、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分析

上学期,笔者带了金融学专业4个班的国际经济学,共有280个学生。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算是基础比较好的,但是在学习国际经济学过程中也发现他们学得很吃力,听讲效果不好,缺勤现象也比较频繁。

(一)教学内容

我们采用的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的国际经济学教材,所讲的内容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对外贸易措施、国际经济一体化、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外汇与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内容比较多,涉及范围比较广。

(二)教学方法

笔者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讲授以上各章内容。除了传统讲授以外,还让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小组对某些章节涉及到的一些现象进行案例汇报,个别时候播放一些视频让大家了解和关注教材里提到的相关理论与经济背景。

(三)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

学校采取这样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25%,期中考试占15%,期末考试占60%”,这几部分成绩的综合作为最后的评定成绩。期末试卷题型包括单选题(20分)、判断题(10分)、计算分析题(15分)、简答题(35分)、画图分析题(20分)。按照这样的考核比例和考试类型,综合评定下来,280个学生中有65个学生是不及格的,不及格比例23%;如果按照期末卷面成绩计算的话不及格的会更多,每个班有40%的学生卷面成绩在60分以下,有些学生的卷面成绩只有几分或者十几分。这样的成绩说明,这些学生一学期下来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反思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后应该怎样来讲好这门课。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枯燥而且难学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太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任课老师的原因,笔者虽然教书10年,但毕竟是一个阅历比较少的教师,没有企业方面的实践锻炼,所以,在讲课过程中不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感受来传达一些心得,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感觉没有多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应该跟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有关,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高。就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课程内容综合性强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综合。虽然这些课程各有侧重,但内容重复的还是比较多的。有些内容在其他学科里接触过,有些学生已经开设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了,再学习国际经济学就觉得没有新颖了,没有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国际经济学上。但是,国际经济学是用西方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学生没有重视,导致最后成绩不理想。还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开设国际经济学之前,没有接触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虽然有学习的兴趣,但由于同时学习贸易和金融理论和专业用语,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度。

(二)理论过多,且与实际脱离

国际经济学包括古典、新古典、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及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等,这众多的古老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离,运用这些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觉得这些理论太空虚、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学不像国际贸易实务那样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抽象的理论内容让学生提不起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三)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加大了学习难度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延伸,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展,很多章节都用到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比如相对优势理论的分析,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一般均衡来分析贸易利益。很多学生对生产均衡、消费均衡、生产可能性曲线等西方经济学知识学得都不好,现在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再学习国际经济学,这更加加大了学习难度,导致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四)图形分析过多

国际经济学大量采用数学模型和图形分析贸易利益和金融理论,比如第二章第三节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利益的图形分析、第四节的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以及第五章经济增长与贸易变动的图形分析等,这都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理知识和抽象的图形分析能力。由于三本院校学生的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导致学习国际经济学难度比较大。文中的图形都是静态的,很多学生不愿意动脑去分析,有些还不了解每条线的含义,使得他们不能理解图形所反映的经济含义。国际经济学的特色就在于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通过作图来反映国际贸易的,在考核时这应该是必考的,这让很多学生失分过多。

(五)课堂教学互动少,学习参与度不高

虽然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来讲解教材内容,也让学生分组来进行小组汇报,但由于每个班人数众多以及课时限制,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一个班70多个人,如果人人参与,课时绝对不够,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只能是每个小组找代表来汇报成果,案例分析和小组汇报只能提高个别学生的查阅资料、做课件、讲课的能力,还有很多学生压根就没有参与到这个学习过程中,坐享其他学生的成果,自己只注重平时成绩、老师考勤,而不关注课堂听课质量。由于班级人数多,老师又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导致一学期下来,一部分学生就没有学到知识,期末考试题不会做。

三、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创新

对于国际经济学课程体系内容来说,一个老师是无法更改的,这需要学者再编国际经济学课程时注重与实际的结合,引入一些实时案例来说明抽象的理论。在既定的教材下,任课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只能通过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途径来实现。

(一)推进互动式教学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课堂上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围绕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第一,加强学生对实时热点经济问题关注。可以利用每次上课前的几分钟,提前安排某个学生在课下准备近几天的国内外经济热点新闻,以便在下次上课时对全班同学进行阐述或抒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这一方面能尽最大能力调动全班的参与性,另一方还能充实所有学生的实践知识,能更好更多地了解和把握国际经济局势。第二,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上课前就给学生说明老师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回答好的可以加分作为额外的奖励。这会让学生能专注地听讲内容以备老师提问,如果老师都是满堂灌从不提问学生,那么就有一些学生会在课堂上走神,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让学生讲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挑一些简单的章节或一个案例,让学生自己预习、搜查资料、自己做课件,然后给大家讲解。这能提高一部分学生的查阅资料、设计课件和讲课的能力,当然,由于学时的限制,这只能对个别学生,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生。

(二)充分运用网络实时视频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就学习知识来说,凭着当代大学生的聪慧,如果努力学,没有学不会的,之所以考试效果不够好,就在于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式,没有花时间备考。所以,要把精力放在平时,让学生在平时就能轻松而且有效地把知识掌握住,这是一个比较难的任务。面对抽象的理论体系,只通过枯燥的讲解很难收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借助发达完善的网络工具,学生也非常喜欢声色并茂的东西。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播放与课程有关的视频。比如,在讲国际贸易理论时可以播放大国崛起、货币专题,也可以关注财经郎眼、经济半小时等财经节目,把某些经济热点专题播放给学生,通过这些图文、声音、动作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案例的运用,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理论较多,需要用一些实际案例把理论具体形象化。比如在讲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的增长将引起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时,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时,可以引进“荷兰病”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查阅“荷兰病”的起因和表现,然后让学生结合中国实际来分析中国是否有“荷兰病”这一病症,从而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另外,在学反倾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反倾销”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为什么遭受反倾销案例频繁,以及如何应对,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更多的反倾销知识。

案例教学虽然能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但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搜集合适的案例。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应该组建国际经济学课程组,由多个任课老师来建立国际经济学案例库,达到资料共享,单凭一个老师案例教学效果是很有限的。

(四)改良考核方式

我们采用“平时+期中+期末”的考核方式,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内容限于教材并且还要求题型不少于五大类型。这种考核方式出现以下现象:一种是平时成绩不错,但最后期末考试时没怎么复习,导致综合成绩不及格。这一方面原因在于平时不缺席但没怎么听课,只是应付老师点名;另一方面原因是平时作业抄袭其他同学的,自己压根就不会。还有一些学生平时成绩平平、缺勤比较多,最后期末考得也不高,导致综合成绩不及格。这种考核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应试考核,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所以,要想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整体成绩,需要改良一下考核方式,让任课老师有更多的权利。可以尝试把国际经济学的课程考核分成几个组成部分,不要局限于卷面考试,闭卷考试占一定的比例,以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其他考核可以通过提交学科论文或者案例分析的形式来获得成绩,前提是必须是自己写的,这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锻炼他们的搜集资料、帅选资料、构建框架、组织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本科生搞科研、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如何讲好这门课,让学生都能乐于学习这门课,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任课教师从能力、课堂设计、教材选取等众多方面来全面改进提高。本文里给出的一些教学分析和改进意见,希望能给将来的国际经济学教学以启发,让更多的学生乐学、爱学国际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姜文学,邓立立.国际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 朱坤林.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13).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

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与国外的贸易业务愈加频繁。2013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基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例如,我校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还有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讲述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操作实务的课程,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贸易术语、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与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商检、索赔与仲裁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能够在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或在相关部门从事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工作。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来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重中之重,掌握好这门课程毋庸置疑。对于非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会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或者以后直接或间接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都非常重要。但是,非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效果不甚理想,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改革。

二、非国际贸易专业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对课程内容不太理解。例如,我校的英语专业从大二开始就开设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但是由于学生既没有学习过经济学,也没有学习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相关课程,学生对有关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很不理解,感觉晦涩难懂,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从而给师生的互动与教学进度的推进带来很大障碍。而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虽然经济学知识丰富一些,但偏重于管理的学习,对深入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现象,也有待加强。尤其是很多管理类的学生,英语不是很好,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及英语的部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2.教学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一些老师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把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进出口流程、对于国际结算的学习,很多学生只是理论上理解了,但实际怎么操作,还是不会。另外,有的老师教学内容流于书本,没有紧跟国际经济形势。这些老师喜欢照本宣科,将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没有紧跟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把最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现象、国际贸易政策教给学生。教学内容滞后,教案没有改进,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现实之间存在断档。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一些老师对于非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偏重于以老师为主体的讲解式教学,一味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缺乏其他教学方式的采用。一堂课下来,教师辛苦,学生疲惫,但教学效果却不太好。因而,这种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必须改进。4.考核方式有待改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本身需要识记的内容很多,因而一些试卷,偏重于识记性内容的考核,无论选择题、判断题、还是问答题,都是以识记性为主。因而,学生复习起来,非常枯燥。而一些学生,平常不怎么学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也能幸运过关。这种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也不一定有优秀的表现。

三、非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改革

上述问题,既有学生本身的专业背景问题,也有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问题。结合国内外文献,借鉴其他高校老师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加强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经济学的教学。对于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可引导其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知识,在更为广阔的经济学背景下来理解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丰富,必将为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2.课堂内容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联系学生以后工作当中可能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同时,紧密联系当前的国际贸易新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讲解,例如中欧贸易摩擦问题、中国的汇率变动问题、TPP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非国际贸易专业的课时所限,不能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那样,进行专门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操作,例如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练习,但是,对于非国际贸易专业,还是有很多途径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到海关和码头参观,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模拟练习,让学生扮演国际贸易中诸如进口商、出口商、银行、海关等不同角色,模拟国际贸易实际操作。3.运用案例教学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模式。案例教学,就是引入具体的、生动的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首先,案例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同知识点结合紧密的、长短适宜的、密切反映最新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的案例。其次,要做到案例的合理展示。有多媒体当然最好,多媒体的放映能让案例清楚地展示出来。如果没有多媒体,让学生课后打印拿到课堂上使用,则不太方便。第三,在案例讨论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对于TPP的讨论,就有很多分析的视角,要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案例讲解完后,由于学生的看法不尽一致,学生也并未充分理解,老师要对案例进行最终点评,综合归纳学生的各种观点,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问题4.适当开展双语教学。针对不同专业,适当开展双语教学。对于英语、商务英语等英语类专业,当然可以开展双语教学,而且可以比较深入。例如,选用英文版教材,在课堂上主要采用英语讲解,用英语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考试等等。但是,对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有些学生英语不太好,完全用英语教学则会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因而,只能适当采用英文教学,例如国际贸易合同的英文形式、国际贸易术语的英文讲解、各种票据的英文形式等等,另外,在涉及国际贸易而内容不太复杂的部分,也可以采用英文讲解。5.改进课程考核方式。首先,丰富平时考勤方式。除了考勤、课堂表现与作业外,凸显学生的奖励加分。对于学生在案例和专题讨论表现优秀的,可以加分。除了书上的作业,可以给学生布置小论文,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其次,改进考试方式,这也是最为重要的。在期末考试的命题中,要使用多种题型,要减少识记性的内容,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例如案例分析、例如实践模拟等等。总之,让学生认识到,考试不是背记,考试不是搞突击,考试考核的是能力与素质形成与提高的过程。

四、结语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进一步的发展,国际贸易将愈加重要。对于非国际贸易专业,学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专业知识,必将为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裨益。而对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成功,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樊慧玲.《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模式探析——基于非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设计[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