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人学习语文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要听也要说
练习听力时,许多人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听的兴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即使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是你自己觉察不到而已。虽然暂时听不懂,但你的耳膜已经开始尝试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你的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次飞跃。练习听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只要一有时间,就打开录音机播放磁带,使自己处于语言环境中,也许你没听清楚说什么,但不要紧,你可以随便做其他事情,不用有意听,只要你的周围有语言环境的发音,你的听力水平就会提高。切记:听不懂时,你也在进步,广播和电影都是极好的传播媒介。
学语文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来和他人交流。学语言不存在对错,只要能说出来,意思让他人明白就可以了,不用费尽心机考虑用什么句型,只要能选准一个词汇就行。练习口语最好的办法,不是做习题,不是背诵,也不是看语法书,而是反复高声朗读课文,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培养语感,只有具备了语感,才能在做习题时不假思索、下意识地写出正确答案。而且,当你熟练朗读几十篇课文后,很多常用句子就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
二、要精选阅读材料
目前,一些语文学习者视语文阅读为苦事,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教师让学生读点语文材料,就像给孩童吃中药,需要捏着鼻子硬灌下去,如此自然效果不会好。阅读语文应当轻松愉快,也可以轻松愉快。要做到这一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首要的。也就是说,要选择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而又能启发心智的材料(或书籍)。这类书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可读性强,让人立即产生阅读的欲望,一旦上手,就放不下来,不会感到学语文是沉重的负担。二是容易读,不会产生阅读障碍。三是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开阔眼界,了解更多词汇的用法,把握更多的机会看语言的使用习惯,甚至为了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对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看看一些简易的读本,如果看资料上的带题目的阅读训练题,看完文章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试着用一两句话总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候如果有必要,可以尝试看看作者的思想和态度。总体来说,不要把语文的课外阅读当成题目来做,什么都可以读,只要你感兴趣,你能坚持。
三、要有阅读技巧
我通常采取“两遍阅读法”,即第一遍着重训练阅读能力,第二遍着重扩大词汇量并培养语感。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我主张一口气读下去,即便有个别词汇挡道,只要不影响整体内容的理解,就不必停下来查词典,更没有必要见到好句子停下来就抄。因为那样会打断思路,影响阅读速度,甚至扼杀阅读兴趣。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语言吸收上的“潜移默化”,在于获得语感。应将重点放在训练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及基本结构上,并找出问题,以便进一步阅读时着重解决。
第二遍阅读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扩大词汇量。具体做法:把文章再过一遍,查出生词汇,记到小笔记本上,有时间就拿出来背,每次背的时间不一定很长,贵在多次反复。这样,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面的扩宽,词汇量就增加了。二是培养语感。仔细地体会精彩的语言,留意词的使用和搭配,对某些段落,我常出声朗读,甚至背诵下来。这样做,有利于增强语感,为写作打基础。通过这种两遍阅读法,所读内容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一般都很深刻,而且提高了阅读材料的利用率。我注重循序渐进,根据不同阶段语文水平的变化,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通过有意识的大量阅读,一方面扩大了词汇量,另一方面培养了语感。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足够大,语感足够强,只要多加练习,这三方面的能力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四、要做适当的练习
很多人都热衷于做题目,认为这是学习语文的正确途径。练习做完,答案一对就扔桌子上,缺少了对本次练习的总结,不探究错误的原因之所在。结果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题集一套又一套,做得头昏眼花,兴趣全无,语文水平却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研究错题,你会发现有些题目是自己不小心看错了词汇,有些题目是把句子的结构理解错了,有些题目是因为课本的知识点没把握牢,有些题是出现了超纲的词汇。这样稍微总结,有些题目稍微查下词典自己就解决了,而有些题目解决不了,这样听课时候重点就更突出了,学习语文的确要做适当练习。我认为,归根结底,好的语文是“读”出来的,不是做练习“做”出来的。“读”出来的语文是地道的、自然的,因为使用者依持的是“语感”;“做”出来的语文往往流于生硬。在听、说、读、写能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只要稍微做一些模拟试题,了解各种测试特点,成绩就自然不会坏。
五、要寻找一个学习伙伴
学习语文要有较大的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你坐下来学习,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语言中心,都需要短期动力集中精力读和听。但更需要长期动力,保证每天经常做这样的事情是最难的。许多人开始学习语文,过一段时间很快就放弃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不能长期坚持学习。学习语文不是一个持续的提高过程,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突然提高和似乎没有变化的阶段,这就是所谓“高原效应”。
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写得一手好字重要性的教育
写一手漂亮的字,是每一个人的心愿。一个人字写得好与不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学习语文的水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写得一手好字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耐心细致的习惯和审美能力。在开展写字教学的同时,开展一些教学活来促使小学生树立写好字的信心。在黑板报上留出一块学生展示的空间,把学生写得好的进行展示,这样一来促使学生互相比着写好字,从而促使全体学生都努力写好字。写字是一项锻炼发现能力、观察能力、意志力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都非常爱写字,而且都还写得很规范。我还教育学生不要把写字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写字当成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写好字,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积极、热情的态度,才能把字写好。当然这种教育在一二年级教学中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教师要坚持到底,多开展活动,让学生保持写好字的长期信心。
二、重视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养成
1.正确的执笔方法
刚入学的小学生,书写汉字时由于没有经过养成教育,所以,写字的姿势往往有不正确的地方,这时教师可用口诀让学生记住写字的姿势。如老大老二对对齐,两指之间留缝隙,再用老三来抵住,老四老五跟上去。指离笔尖一寸远(用左手食指中指并拢的宽度作一寸,避免了大人小孩都拿到笔的同一位置不正确做法),一拳一尺记在心(一拳为一横拳,一尺,左手肘部放到桌面上,左手中指正好放到鼻梁上)。
2.按正确笔顺书写汉字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学习方式。
杜威将传统学习方式称为“静听”课程。在以前的教育中,只是体现个人学术的权威性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学生几乎没有活动的余地和自己的观点,学生事实上已成为课程和教材的奴隶。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而语文学习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本学期以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肤浅的尝试。新课程标准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本学期以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肤浅的尝试。
“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学习《军神》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有的学生建议老师先教,学生跟着读;有的学生要求自学;有的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等。这时,我提议,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课文,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水乡歌》时,介于诗歌内容几小节比较相似的特点,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诗歌,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伙伴之间有集体讨论的,互教互学的,集体表演的,等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既定的要求,面面俱到的学习,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变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我认为应该是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学生识字量及方法有很大差异,在个人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可以用字形记忆,用儿歌记忆,用组词记忆等,然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听取他人的识字方法,以及互教互学,从中得到知识补充,充实自己的经验,最终实现共同提高。
“探索”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课文内容,创设情景,创造出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索问题的意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节课,教师发言或活动的时间多于学生,那么,这位教师是一位不称职的教师;师生活动时间为1∶1的教师,是一位基本合格的教师;师生活动时间比为1∶3,甚至1∶6的教师,是一位优秀教师。这足以说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既重过程也重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
未来的文肓,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怎样学习的人,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可见,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互相支持、合作,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使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当前,面对竞争激烈的21世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整个身心都得到全面发展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参考文献
[1]《三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4页 第11页
[关键词]:培养 学习动力 主体性 语文教学
以主题教学理论为主要指导方针,教师和学生实际地创建自身主体性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主体教学。培养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应科学地从提升语文课堂的张力,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内在素质、人格魅力、道德修养,利用社会文化环境这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提升语文课堂张力
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教师可在课堂中导入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语境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主要获取信息的形式之一就是阅读,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就需要先引导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是,常规的阅读方式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对此,教师预先创造性阅读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给学生讲述《祝福》一课时,教师可按照小说的情节,利用小说回目形式,将上联拟定出来,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每一章的内容,对出下联。这种有意识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果要对出下联就需要深刻理解文章的涵义,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十分有益。如文章的第三部分,教师拟题为:祥林母卖媳娶媳,可让学生对出下联来,学生各有思路,对出的下联各具特色,构思巧妙,其中一学生的下联为:苦命人抗婚再婚。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问题,是谁把祥林嫂推向了死亡?给学生短暂时间进行考虑后,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A说是封建政权,学生B说是族权、神权,学生C说是旧社会的黑暗,等等。在听取学生们的想法后,教师进行总结,旧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意识形态以及镇上各色的人让祥林走上不归路。通过正确的课堂引导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教育的视角心理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德育培养,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例如:讲鲁迅、王力、叶圣陶等现代教育家,韩愈、孟子、孔子等古代教育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与课文有机结合,从而对学生实施德育,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抒发的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品质,《与朱元思书》是培养学生爱我祖国大好山川的情怀,《游褒禅山记》能够启发学生对哲理的探求与思索,《赤壁之战》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当机立断等等。现代的语文教学,给学生们传授的不仅仅是句型、语法、句子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一种人格的锤炼。例如:在学完《屈原列传》后,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们进行主题讨论,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作文,针对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学习,作文的优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开展口头作文,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例如:开展课前3分钟新闻评述、创作诗歌竞赛、改编影视剧等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二、教师人格魅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道德品质,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从审美、教育、政治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就不会赞扬钱学森、朱自清、鲁迅等人的爱国深情。审美思想包括文艺审美与社会审美两个方面,其中,社会审美包括对现今社会上流行的饮食、腐蚀、思潮等美学评价。身为语文教师,所行使的权力就是尽可能地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和调动起来。人的气质能力、人的性格等特征统称为人格,语文教师应具备上乘的品性,深刻的认识、深邃的思想,那么也就有了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可以在无形中将学生引入学习语文的环境中来,并激发学习自主性,在不知不觉中,在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下,有助于学生认识、思想的转化。
三、社会文化环境的利用
学习动机在个人学习或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在知识探索过程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构成了学习动机。外在动机是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师生工作、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学习动力形成了内在动机,它包括求知欲、竞争意识、成就意识等等。合理的校园布局、先进的教学设施、优良的校风等。而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质量等共同构成了良好的校风。而这些因素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基础。在团结进取、勤奋、治教严谨的校园氛围中,催促学生努力、奋进。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抒发了校园的美好。社会人文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共同构成了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能够将内在动机激发起来。
四、结束语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思想应包括提升语文课堂的张力,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内在素质、人格魅力、道德修养,利用社会文化环境,这三个方面围绕着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开展的。主要获取信息的形式之一就是阅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就需要先引导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教育的视角心理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德育培养,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道德品质,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从审美、教育、政治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人文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共同构成了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能够将内在动机激发起来。语文教师应具备上乘的品性,深刻的认识、深邃的思想,那么也就有了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可以在无形中将学生引入学习语文的环境中来。总而言之,只有将这3个方面融合起来,提升语文教学境界,让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凯.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问题的探索与分析[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7).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踏实认真学习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语文亦如此。但现在许多学生对此却满不在乎:读文章时不懂的字词“靠边站”,不去查工具书,只读不思,读完后不知所以然;写字马马虎虎,极不认真,作文东拼西凑,应付了事。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学习好语文?因此,我们老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一定要抓好他们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比如:指导他们预习课文时,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排除阅读上的障碍,学会摘抄好的词句;对部分书写不认真的同学,抽出时间指导他们练钢笔字等。语文学习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认真去完成。刚开始,老师也许会辛苦些,但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这是件“事半功倍”的好差事,同时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都将为你的语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其中,对初中生的要求是:“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续,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对话的能力,能说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的表述,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从《课程标准》要求来看,要达到这―要求,就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言的训练规律,制定一套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方法,花时间去训练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课文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流的经验。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所以,在语文教学之中,我们需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因为只有与学生的实际相符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才能调动起他们情感的思维,产生共鸣,有感而发。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把握住这一点,千万不要把语文课变为老师干巴巴的讲解,而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和魏书生,他们的成功所在就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程内容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寓情于理,让师生在激昂的教学环境中畅所欲言,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读、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获得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多读书对学生具有极大的益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因此,特别对于刚升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老师要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的课内阅读,把读教材放在首位。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就圈划下来,或在旁边做好批注,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了解文章基本含义。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领会文章优美之笔;默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解决疑难问题。所以,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时而书声琅琅,时而静而无声,时而争论纷纷,而不是老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
背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之一,即是在进行各种语言素材的积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的篇段有130篇(其中课内80篇,推荐背诵50篇),我认为仅此不够。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这里所说的“熟读”即背诵,积累大量的语言必须靠背来完成。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遇到好的篇、段应尽量要求学生去背,如朱自清的《背影》、《春》和蒙田的《热爱生命》等。同时还可要求学生每天记―个成语,每周背诵两条名言警句,并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优美词句、精彩篇章。通过反复的诵读,这些材料将储存于大脑,就能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好素材,成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写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作文教学让老师们费尽心机,学生却越写越不知怎么写。这或许是因为我们老师未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作文创新的大旋涡中不知所措。《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应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平时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而且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他们有感而发。另外还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作文素材笔记本,每天坚持积累一些好的语文素材(好的词句),每周读三到五篇优秀作文。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起来自然也就能“言之有物”,而不必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愁。同时还可根据课内阅读的内容,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进行课外练笔。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有了,那么喜欢写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之,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学习语文来讲是受益终身的。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每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