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音乐学自学科创立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勇于探索之中,这使得民族音乐学在其历史进程中的每一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有了新的理论,旧的理论将会被代替,在社会科学中,旧有的理论依然会映射某些现存的现象,正如美国民族音乐学,“从博阿兹到胡德,到梅里亚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即人类学―音乐学―人类学。”回到过去,或者说借鉴过去不代表事物发展的衰落,相反,恰恰说明事物发展的规律轨迹――螺旋式上升。因此,了解、研究历史的进程将会对现实的存在有指导意义;同时,比较阶段性的差异也是探索学科发展规律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民族音乐学在其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迹中时时闪现着时代的光辉。内特尔(Bruno Nettl,1930―)在其论著《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Theory and Method in Ethnomusicology,1964)中将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研究对象总结为:无文字社会的音乐;亚洲及非洲北部高文化中的种种音乐;民俗(间)音乐。后来,内特尔在《民族音乐学新方向》(New Direction of Ethnomusicology,1992)中将民族音乐学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20年间的“最新”方向总结为:民族音乐学的新定义:对世界音乐的比较研究、要求用研究非西方体系的方法来研究西方音乐;民族音乐学的兴趣集中在流行、城市、少数族裔等音乐以及异地居民别的群体(如妇女的音乐);与以往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最大不同在于对过程的研究;历时观已经主宰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研究西方影响;研究大众媒体;研究城市――城市民族音乐学的兴起;研究文化残余――(地理分布方面的)边缘残余;新的人类学方法:民族志的方法(田野工作)、统计学的关联、符号学,另外还有思想的方法、重新研究的方法;新的学术倾向:抛弃教条。
跨入21世纪,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又有什么新动向呢?美国前任全美民族音乐学会主席、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音乐学系名誉主席、艺术与人文学术研究院副院长蒂莫西・莱斯(Timothy Rice)教授2006秋季的“中国之行”①的讲座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回答。
莱斯把最近二十年的民族音乐学新趋向分为9类:
1.对全球化、跨国主义、海外移民、旅游的以及认知现象的兴趣和高涨。对于这一新倾向,莱斯列举了最近已出版的代表性书目:
音乐、货币与全球想象:南非与西方(Erlmann,Veit.1999);
笼子的歌,自由的歌:音乐与越南难民的体验(Reyes,Adelaide.1999);
津巴布韦的国家主义者、世界主义者与流行音乐(Turino,Thomas,2000);
抨击过去:安第斯山脉的音乐、记忆与认同(Romero,Raul R.2001);
班达(Banda):跨越边界的墨西哥人的音乐生活(Simonett,Helena.2001);
伊尔玛达尔(Ilmatar)的灵感:芬兰民间音乐的国家主义、全球化与变化的音乐景观(Ramnarine,Tina,2003);
与歌:南美日本人的音乐、记忆与认同(Olsen,Dale A.2004);
在波兰塔特拉斯山(Tatras)创造音乐:旅行者、民族音乐志学者与山区音乐家(Cooley Timothy J.2005)。
2.第一部世界音乐百科辞典的出版。
《加兰(Garland)世界音乐百科全书》是最新出版的首部由民族音乐学家撰写的英文百科全书(莱斯本人也是这部百科全书的作者之一),于1998年至2002年间出版。全书共有10卷,包括了世界的9个主要地区,另外还有一个增补卷。这是民族音乐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3.世界音乐课程教材的出版。
最近出版了很多有关世界音乐大学水平的教科书。出版商一直要求要民族音乐学家写关于概论式的给大学本科用的有关世界音乐的教程(莱斯就写了这样一本关于保加利亚音乐的小教科书),这种出版上的需要、热情是民族音乐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表现,也说明了大学音乐系从过去只教欧洲艺术音乐到现在注重民族音乐学的转变。
4.新版权法的需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颁布版权法、民间音乐的录音在各国以及全球市场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商业利润,这使得民族音乐学家们关心关于知识产权和文化版权的问题成为必然。版权法的实施,意味着现在在没有经得有关表演者的同意录制、翻译或者散布表演者的录音都是不合法的,也暗示现在的民族音乐学家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出版他们田野工作的录音了。像莱斯他们这一代的民族音乐学家,他们的田野录音主要是为了学术研究,不会想到这些录音还会有什么商业价值,因此不会刻意去取得什么许可。但是,现在他们的田野资料在被许多人运用到一些商业项目中,诸如录制CD、拍摄电影、印制教科书等。这就使得很多谨慎的协商成为必需。新一代民族音乐学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必须要训练有素。
5.对大众传播(mass-mediated)流行音乐之研究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研究大众传播的流行音乐,研究这种大众传播音乐,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潮流,新的情况是学生几乎只对这种情况感兴趣。莱斯举例说,在最近一个田野工作方法课上,学生对基本的录音等技巧没有兴趣。他们说,他们要研究的那些音乐已经录好了,他们在做田野工作时不必再录了。这对老一代民族音乐学家来说是一个很惊人的变化。
在有关“大众传播流行音乐”的著作中至今还有一个没深入研究的课题是有关技术本身的问题,如技术是如何操作来产生它的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的?
在近15年中只有很少的关于这方面的专著:
磁带文化:北印第安的流行音乐与技术(Manuel,Peter.1993);
南非的声音:在南非的一个工作室创作祖鲁(Zulu)音乐(Meintjes,Louise.2003)。
6.有关暴力、战争与流行疾病的音乐研究。
这是一个很新的主题,涉及到音乐与暴力、战争以及流行疾病的关系。现在,我们赖以生存与创造音乐的世界似乎变成一个越来越暴力化、越来越难以容身的地方。以前的民族音乐学重视研究那些静止的、和平的社会、社区中的音乐,这种“稳定”创造了我们所谓的传统的音乐生活。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略了那些不太安静的、有麻烦的地方,忽略了这些地方的音乐的命运。现在这个空白逐渐被一些博士论文开始填补。最近至少有两篇博士论文涉及到音乐对非洲艾滋病流行之回应的一个课题。明年会有两本论文集涉及到我们所称的“一个真实的世界”,其中一本将在音乐上反映2001年“9・11”纽约世贸大厦被袭击的情况。第二本叫“冲突中的音乐”。
尽管这些工作都是一个开端,但它将会在以后的几年里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样的研究对我们的领域也是很重要的贡献。
7.关于“爱好群体”(affinity group)音乐的研究。
“爱好群体”,最初由民族音乐学家Mark Slobin提出,是指围绕一种特别的音乐爱好而形成的一个社会群体,比如说对日本音乐的特别爱好。这样的群体不因种族、民族而联系、联结在一起。在这个特别爱好的群体中,他们创造了小范围的村落式的社会。在这个多元的、复杂的、都市的社会里,我们今天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爱好群体”中。
有些人认为这样的一些群体为治愈我们在大范围的社会中所产生的孤立感提供了一剂良药。
有一本研究南斯拉夫人移民到美国的情况的书涉及到这个主题:巴尔干的魅力:在美国创造一种另类的音乐文化。(Lausevic, Mirjana.2006)。作者惊讶地发现在美国有很多人竟然喜欢他家乡的音乐以及巴尔干等其它国家的音乐!这些人跟巴尔干没有民族的关系,但他们却去设法找到这种音乐,去学习表演它,并且爱上它。
在未来的15年中,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关于这种爱好群体以及他们运用音乐在这个彼此疏远的现代世界中来制造一个小规模的社区感的研究。
8.关于中产阶级、日常音乐的研究。
对没有特别名称的音乐现在越来越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莱斯把这种音乐叫做“中产阶级音乐(middle-class music)”或“郊区音乐(suburban music)”,或者称之为“非常普通的、每天熟悉的、每个人都没有兴趣参与的音乐”。
过去民族音乐学家经常研究那些“文化之都”(cultural capital)类型的音乐,这是被认为有价值、有兴趣的音乐。民族音乐学家选择这些音乐来研究是因为这是古老的、有深厚传统的音乐,或者因为它跟贵族阶层有关系,由此认为是艺术价值;或者因为它有异国风情,所以很有兴趣、有意思;或者因为这音乐很流行,是大众的价值表现……由此,我们忽略了每天都听到的音乐。
现在这种音乐也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比如国歌,它的研究是为能告诉我们当前的政治进程。莱斯列举了他的一个学生研究俄国国歌的论文:俄罗斯的国歌与国家认同的协商(Daughtry,J.Martin.2003.《民族音乐学》47(1):42―67)。
对于这类音乐的更多研究:
四声部,不用等待:美国理发店和声的社会历史(Averill,Gage.2003),是一个关于理发店四重唱的研究。这是一个由美国中产阶级男士创作的集体性音乐的典型例子,他们把演奏当成一种爱好,他们不在乎他们的音乐是否是流行的、有深厚传统的、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异国情调的或有艺术价值的。
在2005年英国举行的由国际传统音乐协会主办的“世界大会”上,关于业余铜管乐队以及风笛乐队的类似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奇妙的噪音:巴西东南的魔幻之旅(Reliy,Suzel.2002)――研究居住在巴西圣保罗郊区的工人,他们演唱圣歌行进时的音乐。
关于犹太中产阶级以及关于基督教等宗教音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个研究生的硕士论文是关于香港的手机铃声的研究。
所有这些研究都是新开辟的领域,他们履行了很多年以前内特尔的一个承诺――民族音乐学家要研究社会当中所有的音乐。相对于这些研究,莱斯又补充了一条:还应包括那些最普通的、最熟悉的、最乏味的音乐。
9.关于因特网上的音乐生活的研究。
因特网是很多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研究人们音乐行为的一个场所,应该对其产生兴趣,这是毫无质疑的,但目前还没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1995年,有一个学生莱斯认为是第一个发表了互联网上音乐生活的扩展田野工作的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叫《“虚拟音乐共同体”:作为文化体系的民间音乐互联网讨论群体》。2005年,另外一个学生在一次会议上宣读他的论文《虚拟的田野工作》,他的很多项目包括俄国音乐的采访都是通过因特网制作、实现的。莱斯预言,在因特网上的研究将会变成一种时尚、潮流。
由此看来,从70年代内特尔的《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90年代的《民族音乐学新方向》,再到21世纪蒂莫西・莱斯的“21世纪民族音乐学的新趋势”,西方民族音乐学的视野从最初的关注音乐种类飞跃到对研究方法的重视,直至现在对特殊视角的探索,形成了当今西方民族音乐学以“差异”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差异”是指诸如一群人在性别、年龄、种族、阶层等方面存在着有形、无形的劣势,即一些重大的差异的方面。这些方面显然超越了民族的界限。这些个体与亚群体的特性被看作是由矛盾、差异和对立造成的,由此,共识的研究几乎完全消失,个体和亚群体现象变得更重要了。这使得西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视野“超越了所谓的‘其他’民族,而转向了差异所造成的女性、儿童、移民、社会下层等亚群体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历史的轨迹》[J],《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第44-62页。
2.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近十年研究倾向――系统分类与定量分析》[C],《世界音乐文丛》1992年1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一、评奖活动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和“人音社杯”书评奖与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同根并蒂产生,一直以来都是学会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次“人音社杯”书评奖共有28篇获奖文章,分别为本科组一、二等奖各7名。“学会奖”共15篇文章,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
戴嘉枋代表评委会进行点评来稿问题:1.文章多为书评,对鲜活的音乐生活关注度不够。其症结在于“听音乐太少”,他用“纸上得来终觉浅”来形容此类文章,倡导关注社会音乐生活才是音乐评论得以发展的长久之计;2.获奖文章集中在几所院校中,~方面反映出这些院校的参与带有明显组织性,应该鼓励和提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章内容雷同”的缺陷,尤其是“书评”类文章多以几个专家的某几本书为主。对此他建议“书评的写作要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在书目范围上更丰富,这样才能有利于整个学术视野开拓。”3.文风、结构太相似,在立意和文风上缺乏新意,究其原因是“学院式”教育模式的结果。他指出“评论写作是在对评论对象有广泛涉猎的基础之上,对其优、劣有所见地的评价,不是说套话”。笔者认为,指导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多反省自己的教学,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他呼吁“音乐批评的从业者们应投身到社会音乐生活中去”。明言结合往届“学会奖”的情况指出:本届评奖文章在以下几点有所提高:1.研究深度有所深入、文化视野有所开阔;2.涉及音乐活动更为广泛;3.作者来源广泛。虽然仍以高校为主,但也有社会上的音乐爱好者参加。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两个问题:1.评论文章以出版物学术评论为主,书目选择过于狭窄;2.文章内容对社会音乐生活关注度还不够全面。两位老师的点评集中了评委会的意见:“音乐批评应该全面地关注社会音乐生活、反映社会音乐生活,真正成为社会音乐文化传播、交流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音乐批评对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引领作用。”
二、学术研讨
学会研讨主要围绕着音乐评论的学风和文风问题展开。
学会会长王次熠发言认为:一、音乐评论写作要加强学术自觉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选题自觉性;2.评论态度自觉性;3.评价内容自觉性。他以《纽约时报>中音乐评论的例子作为范本,指出音乐评论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或者挖苦讽刺,而是能够发现音乐生活中的硬伤,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使其在学术高度上有所提升。二、呼吁音乐评论关注社会音乐生活。这一点与评奖环节的呼吁一致,他认为“长期以来集中在专业音乐院校中的音乐评论,习惯以一种学院式(“四大件”技术模式)的眼光来评价音乐,显然这对于丰富的社会音乐生活来说是单一的。”解决此问题的第一要务,是吸收社会乐评人,“用多种眼光去评价音乐”。另外他还提出“专业音乐评论的意义是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促进社会音乐生活进步,真正推动社会音乐生活发展。”三,强调批评意识在各个专业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他说:“所有的音乐研究领域都应该重视批评意识,它是使研究取得学术提升,推动其深入的重要因素。”他还倡导音乐评论界要成为学术民主的领地,老一辈的专家学者不以“学霸”、“权威”的姿态对待莘莘学子,年轻学生更不能妄自尊大、一味批评前辈思想僵化,而是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术问题。最后他对学会寄语:“多产生高质量的音乐评论,使音乐评论真正地推动社会音乐生活进步。”王次熠的讲话触及到了音乐评论写作、社会作用、学风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三个学术自觉性论题”对音乐评论写作具有启示意义,关注社会音乐生活的提议开阔了音乐批评活动视野,强调批评意识建立和对学术民主的呼吁更是体现了音乐批评对社会文化所承担的职责。
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以《论音乐评论写作的文字表述>为题发言。作为活跃在当代的专业乐评人,数十年来他不仅积极投身评论写作,发表了多篇音乐评论文章,还对音乐评论写作的方法论和教学有深入研究。他以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告诉大家:音乐评论的写作首先要好看、耐读,其次要清楚自己的读者是谁,这是音乐评论文风的核心问题。对于文风问题他提出两个反对:警惕学院“八股”和避免业余“八卦”。一语中的直指当下音乐评论的通病,如何在两者之间取舍,他讲到音乐评论的最佳状态是文字表达与技术分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由于音乐无主题性、情感文字一般性以及评论出版篇幅限制等原因,写作中很难达到这种状态。面对挑战我们应该何去何从?答案是:“首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其次应积极地寻找方法解决。”随后他开列了三个方法:1.借鉴相关发达学科评论文章(如台湾文学评论家王德威);2.学习同行业优秀乐评家的范文,如约瑟夫·克尔曼(Joseph Kerman)、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科恩(Edward T.Cone)等人。3.不牺牲音乐本质技术分析前提下,充分发挥文字的修辞功底(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磨练)。笔者在奋笔疾书做笔记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依靠文字与音乐本体说话的音乐评论中,大量的阅读和广泛的倾听无疑是开启评论者写作灵感的不二法宝。
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发言《描写、表述与评价一兼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批评教学与实践》。他认为:1.“学院式”批评教育应以艺术音乐为主要对象,尤其是正在上演的音乐会。音乐会评论写作要善于从作品入手去把握演出,作品整体结构、历史背景、文化历史价值等都是考量演出的标准;2.音乐批评的两种极端文风(纯粹感性语言描述或干冷技术分析)与音乐批评学科没有建立自己的学科语言有直接的关系。音乐评论亟待建立属于自己的学科语言,这种语言应该以音乐批评对象为基础,在描写时切中其特点,在表述时凸显个人语言风格,在评价时深入到文化价值高度;3.关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批评专业学生的培养,他谈到前不久学校举办的音乐评论评奖活动及与《文汇报》合作的音乐评论活动,提出音乐评论人才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经历术有专攻去培养,凸显个人特色;4.音乐批评学科建设,音乐批评意识应该逐渐渗透到各个音乐学学科研究中,“批评音乐学”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他对音乐批评教育和学科建设所做的思考表现出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超前的学科意识,对音乐批评的教育者们具有启示意义,对学科发展更具有指向作用。
《人民音乐》原主编张弦老师发言《热爱音乐、尊重音乐、解读音乐——关于音乐评论学风、文风的一些感触》。她指出当前一些评论文章之所以不好看或者比较干涩,主要原因是评论者写作时对评论对象没有付出热情,应付工作和出于功利目的写作都是不可取的。她认为,评论者首先要对对象付出热情,这是保证文章有血有肉、有生命气息的基础;其次要尊重批评对象,这体现着乐评人的职业操守。另外,她还谈到音乐评论中一味充斥溢美之词的现象,认为这是牵涉多方面利益的结果,也是音乐评论面临的一个雷区。呼吁乐评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音乐艺术的品质为准则衡量作品,尽量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这是社会赋予批评家的责任。张弦的发言切实反应了读者的心声,指出现实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做一个真正热爱音乐、尊重音乐、理解音乐的乐评人?是我们每个从业者都应该思索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高拂晓发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审稿谈音乐学论文写作问题》。来自学报的大量的投稿是他发言的材料基础,他把审阅稿件分为综述、作品分析、学位论文、音乐表演评论、书评几大类,就这些论文中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并结合个人经验一一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提出文章写作者应注重培养“道德、问题、语言、自省”四种意识。他的发言直面每一个投稿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期刊、出版社等平面媒体对文章的投稿要求,对写作和投稿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性。
甘肃音协彭根发老师发言《音乐评论要求真务实——谈音乐评论的文风问题》。他提出:音乐评论应该是音乐文化的“出入口”和“传播平台”,我们如何将这个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取决于音乐评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这两种力来源于评论文风的求真务实。“求真务实”现在看来似乎有些过时,但恰是音乐评论文风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碍于各种原因不敢“说真话”、“说实话”,实则是对“求真”思想的亵渎。试想:如果所有的演出和作品都被叫好包围,音乐评论还有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天津师范大学孙光军教授以《科研评价体系与艺术学科规律的矛盾问题我见》为题发言。他从师范院校中科研评价体系与艺术学科规律的矛盾出发展开批评,认为:一方面艺术学科教师在学科专业上术有专攻,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教师在授课安排上有所不同,但管理者对他们的科研活动评价标准却毫无区别。这种矛盾引发了科研文章写作质量、可信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与不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与此同时笔者还认为:这也反映出一些表演专业教师文字功底薄弱的现实,身为艺术文化的传播者,各个专业的教师都需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只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师文字水平提高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些问题。
为了女儿 母爱双双离开舞台
1977年9月,谭晶出生在山西省侯马市一个文艺家庭。爸爸和妈妈都是市歌舞团的业务骨干,尤其妈妈作为一名歌手,在当地小有名气。
谭晶一岁多就时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演出。乖巧的她躺在道具箱上,常常伴着后台音乐进入梦乡。这种艺术熏陶,使她从小就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并喜欢唱歌。谭晶刚学说话时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妹妹找哥泪花流》。家人从未教过她,是她自己听收音机学的,虽然有些歌词含糊不清,但委婉的曲调却唱得非常准,这让爸爸妈妈感到很惊奇,也使妈妈开始关注女儿在音乐方面的发展。
谭晶7岁时,妈妈去了北京,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从音乐学府回来的她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谭晶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在中国音乐的最高学府深造。但是学习音乐的开支极大,为了让谭晶在演唱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妈妈决定放弃舞台转行到其他单位。而爸爸也因为歌舞团效益不好,开始了自己创业。虽然爸爸放弃了自己心爱的专业,但他在商海的辛苦打拼使谭晶在演唱事业上的发展有了基本的经济基础。
就在这一年,妈妈和爸爸省吃俭用,花2400元为谭晶买了架钢琴。2400元,这个数字对于当时的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相当大的,他们家是侯马市给孩子买钢琴的第一个家庭。所以,谭晶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是她造就了我。”为了学习钢琴,谭晶小时候没少挨打,严厉的管教起了作用,她终于能在键盘上弹奏出一曲曲美妙的乐曲了。学习钢琴为她学习声乐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她还跟妈妈系统地学习了四年声乐。9岁时,谭晶就在一次市里的晚会上与妈妈同台演唱《洪湖水浪打浪》,博得台下阵阵掌声。第一次演出的成功给了谭晶很大的鼓励,她更加喜欢唱歌了。
上初中的谭晶更是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且小有名气。参加市里各种唱歌比赛也开始获奖。1989年,谭晶参加市里的一个比赛,曲目是《海风阵阵愁煞人》,第二天就要录音了,可是跑遍整个城市都买不到伴奏带。妈妈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坐火车去了太原,那时候从侯马到太原要坐七八个小时的车。晚上妈妈回来了,走路却一瘸一拐的。原来那天太原下雨,她一下火车就急着找伴奏带,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看到妈妈为自己而受伤,谭晶难过得哭了。
正是在妈妈的帮助和鼓励下,谭晶的歌唱得越来越好。
1994年,妈妈带着17岁的谭晶来到北京考试。没有地方住,她们就租了一间招待所的地下室。因为地下室太冷,妈妈得了感冒,但她每天都陪着谭晶去中国音乐学院练声。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在全国400人的竞争中,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谭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生,师从朱以为副教授,主攻民族声乐。
演唱路上精益求精 通俗唱法硕士第一人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颇有收获的。谭晶不但民歌唱得好,许多老师发现她唱通俗更有潜力,她自己也感觉在唱民歌的基础上唱通俗十分轻松,于是便将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唱同时驾驭起来。她边学习边实践,参加电视台及等大型晚会的演唱,并在国内许多大赛中频频获奖。1995年在全国中外电影歌曲大奖赛上获“全国十佳歌手”奖,在“第二届中日友好卡拉0K大奖赛”中获第一名,1996年在“全国首届推新人歌手大奖赛”中获通俗组第一名……
由于对绿军装有着特殊的向往和崇拜,1998年毕业后,谭晶成为总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但谭晶连军装都没来得及试穿一下,就风风火火地参加了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并直接进入决赛。正当她信心百倍地作最后冲刺时,却接到了国务院文化部选送她参加“亚洲之声”国际流行音乐比赛的通知。这场比赛让谭晶兴奋而激动,为了祖国,她毅然忍痛割爱,于7月28日飞抵哈萨克斯坦,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九届“亚洲之声”国际流行音乐比赛,在与17个国家参赛选手的角逐中以一曲《唐古拉》摘取银奖桂冠,并因此荣立三等功。
2005年,在北京台的文艺晚会上,难得亮相的妈妈和谭晶同台演绎了一曲韵味十足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在没有介绍身份的情况下,谭妈妈首先登台演唱了一首晋南民歌,赢得一片掌声和喝彩。一曲唱毕,她激动地说道:“我曾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山西民歌能唱响全国,唱响世界。但现在,我把这个愿望寄托在我的女儿身上了。”正当观众相互打探她女儿的庐山真面目时,谭晶在一片惊讶声与热烈的掌声中缓缓登台,与妈妈一同深情地演绎了这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和多年未登台的妈妈一起演唱,谭晶既激动又难过,“妈妈离开心爱的舞台,都是因为我。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得想哭。”
2006年的3月初,本来就忙于各大晚会登台献唱的谭晶,还要挤出时间刻苦钻研烹饪。原来她在为妈妈准备妇女节的礼物。她特意买了几本教烹饪的书,一有空就拿出来琢磨一番。谭晶在生活中是厨房的“绝缘体”,是一个连鸡蛋都会炒糊的人。但是为了让妈妈在妇女节那天开心,她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给妈妈一个惊喜――不但破天荒地走进厨房,还颇为“大手笔”地做了四菜一汤。当乌鸡枸杞汤等四菜一汤端到妈妈跟前时,妈妈的眼睛湿润了,不停地说,“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
很多人都认为谭晶成功了,但她更愿意把这当作自己成长的一个阶段。她说喜欢这样一直向上的感觉。所以,她会在歌唱事业如日中天时考取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并成为中国第一位通俗唱法硕士。2006年,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谭晶以全票通过。当天晚上,在学校的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由一起毕业的四位同学同台演出,音乐会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非常成功。她说,这是我在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成功飞跃,感谢那些爱我的人们。
金色大厅洒满中国音符
2006年,在中国、奥地利建交35周年、纪念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之际,受维也纳市政府和奥地利“奥中友协”之邀,中国将选派一名项级歌手在奥地利金色大厅举行独唱音乐会,这也是“中国年”活动的一个重头戏。非常幸运,谭晶被选中了。
刚到维也纳的一段时间,谭晶对当地饮食不太习惯。虽然吃的最多的还是中餐,但是谭晶觉得这里做的味道跟国内大不一样。她最想吃的菜是妈妈炒的酸辣土豆丝,还有黄瓜和刀削面。谭晶在餐馆点了炒土豆丝,没想到那土豆被切成了土豆块。
好在没几天,谭晶的爸爸妈妈来了,带了三箱行李,其中两箱全是食物和药品。谭晶惊喜地发现里面还有黄瓜。爸爸和妈妈一直称赞这里的空气好环境美,当看到路上那么多漂亮的车又开始感慨,说谭晶有福气,出生时坐了市里刚接回的第一部小车,接着又说起谭晶小时候多么能吃,是个小胖墩,生怕她一直那样……听着爸妈的讲述,谭晶再一次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意。
2006年9月12日晚,隆重的音乐盛会终于开始。演唱会上,谭晶以汉、蒙、德、意、英5种语言演绎了16首风格迥异的歌曲。不但一一展示了《在那东山顶上》等多首代表作,还用蒙古语演唱了展现大草原风情的《酒歌》,用德语演唱了鲁道夫・希金斯基的代表作《维也纳,我梦中的城市》,用意大利语演唱了著名歌剧《唐璜》选段《在那里你将伸出你的手》,用英、意双语演唱了《告别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谭晶和一位奥地利歌唱家合作演唱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山西民歌《想亲亲》。当金发碧眼的老外唱起“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时,歌中的幽默俏皮感被表达得至真至纯,现场气氛被推向。
一年来,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共谋发展,学校发展定位日渐清晰、党建工作不断深入、改扩建工程持续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德育管理日益强化。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巡察整改工作基本完成
一年来,学校持续对未完成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虽然在前期回访检查过程中还存在个别问题,但通过努力,其中 34个问题已得到整改,其他3个问题因受学校层面、上级政策、历史遗留等客观原因限制在限期内一时难以解决,其中1个问题年底内完成,还有2个还需逐步推进。
二、整合提升工作持续推进
一是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项目自今年3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在市文广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着手对一期基建遗留问题进行整改,并积极与市级有关部门对接,为一期部分建筑拆除做好准备。在市交司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现已顺利完成了项目立项、项目选址、用地预审、可研报告审批以及初步设计方案审批等工作,目前正在办理概算审批和土地征用相关工作。全年已累计完成投资额170万元,计划于年底前正式动工建设。二是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基本完成。根据年前规划论证专家组的意见并结合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现已基本定稿,学校发展定位和专业建设方向等进一步明确。
三、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发挥
学校党总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党建工作与学校教学、德育、安全等工作相结合,严密部署,职责到人。党总支班子成员和党小组自学和集中学习原文原著并交流心得体会;认真落实书记专题党课活动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校领导班子下基层“推门听课”走访调研活动,并对书面征求和座谈征集的22条意见建议进行专题研讨,主动检视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廉政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廉政教育月”系列活动。继续深化党员结对教育活动的“1234”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强化“三服务”戏曲进校园、文化惠民下基层演出、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严格落实主题党日和党课学习活动。一年来,先后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学习詹文锴先进事迹”、党性教育体验等主题党日活动和《弘扬胆剑精神,参于担当作为——八项规定精神再学习》、《不忘初心,做新时代合格答卷人》、《不忘初心教好书,牢记使命育好人》等党课学习活动。推荐申报市级“党员先锋岗和“先锋标兵”各1个,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文旅融合有新举措
今年是绍兴文旅融合的开局之年,学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挖掘推广绍兴本土音乐素材,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的校内外展演活动。一年来先后举行了流行音乐专场音乐会、钢琴专场音乐会、民族打击乐专场音乐会和戏曲文化进校园进广场等普及推广活动。为庆祝70周年,又在绍兴大剧院举办了“新时代、新征程”民乐专场音乐会,规模之大,影响深远,取得了领导的肯定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起草完成了音乐推广与普及的相关建议方案和戏曲校本教材《绍剧板胡曲集》样稿。组织召开2次表演艺术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对如何为文旅融合发展培养专门人才进行专题研讨。此外,还积极配合参与公祭大禹陵典礼等重大旅游文化活动,做好省部级领导观摩《沈园之夜》的接待演出、央视《记录东方》拍摄非遗专题“水乡社戏”演出、绍兴国际马拉松比赛展演以及“活力绍兴 智引全球”人才综合推介会展演等重要活动,并协助拍摄完成越剧电视《兰亭记》。
五、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年来立足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学校创新教学管理与教师培训,组织开展系列基于“校本研修”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活动,取得了成效。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优化了外聘教师队伍,开展了一系列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专题辅导培训与服务工作,全年又有4名教师完成教师资格证注册登记,未持证教师参加资格考试达90%以上;培养教师入选绍兴市中职各学科教研大组成员7名,市中职语文教研大组副组长1名,浙江省语文信息化教研组成员1名,“戴智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指导教师1名;累计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发展研讨培训99人次,开展师德师风、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专题校本培训8次,组织骨干教师参与校级交流及省市级学科交流40多人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专业教学培训及技能大赛教学能力赛前培训10人。
(二)教科研建设方面:完成了2019级音乐、舞蹈、戏曲三大专业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专家论证和有序实施。组织校本研修专家、名师讲座7次。组织开展2次教学反思读后感评比活动和为期2周的第四届主题教研活动周,累计展示各类公开课24节、推门听课30节,教师听课率达95%。本年度市级课题结题5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1个。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职成教优秀论文评比、市中职工美教师作品展评、成长导师比赛、中小学艺术节“艺术作品”评比等活动,获省级优秀案例论文2篇,优秀舞台作品1个,获得市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4个,在省级刊物15篇,参编教材(微课程)4本。完成校本教材4本(共6册)。完成原创音乐舞蹈作品6个并已面向社会公演。
(三)高考和实训管理方面:高考升学率和重点艺术院校录取率再创辉煌,高考升学率达86%,重点艺术院校本科上线 55人,录取26人,录取率达47.2%。组织选拔4位同学参加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获省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1名,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三,晋级国赛并获1个二等奖。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毕业季展演、艺校好舞蹈、抖音舞比赛、声乐、钢琴专场实践音乐会14场,师生艺术作品对外展2场。
六、德育管理再上台阶
一年来,继续以创建“以美辅德,德艺并修”为核心的德育品牌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活动育人、以文化人。一是坚持开展德育教育月月有主题活动。如上半年的“养成教育月”、“学雷锋月”、“我爱阅读月”、“职业规划月”,下半年的“美形象,行为规范月月”、“爱祖国,运动健身月月”、“展技艺,校园文化月月”、“爱生命,校园安全月月”等。同时组织开展“告别陋习”集体签名承诺、学雷锋献爱心义卖募捐、首届读书节、“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趣味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以现有2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以及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不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同时继续做好校内“名师”、“名班主任”建设和“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三是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通过“阳光加油站”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团队的组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立校园防诈骗宣传小组、并结合住校生会议、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形成和谐校园,创建平安校园的良好氛围。开发完成并正式启用德育校本教材——《修德本》第二册;继续开展绍兴艺术学校第四届感动艺校十大学生评比活动。四是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学校团委认真做好入团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团员发展工作,不断创新团支部团员组织生活模式,积极开展团员学生干部“五亮”行动(即亮身份、亮职责、亮形象、亮承诺、亮业绩),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全年校团委组织开展爱心义卖(共募集善款14188.4元)和爱心捐衣活动(共收到170件衣物),并为身患重疾的学校职工募集医疗款10余万元。
七、招生就业有新突破
为确保2019年招生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实际,学校适当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突出艺术表演类专业,停办美术三年制,缩小学前教育规模,积极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办学,顺利完成2019年新生招生录取相关工作,瑞安越剧订单班也顺利开班。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让用人单位“看活儿挑人”,除了大部分高考升学外,35名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全部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八、服务社会获好评
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主动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责。1年来,先后组织参加了2019公祭大禹陵典礼、第六届全市职业教育成果展、省部级领导来绍调研接待演出以及文广系统青年文艺汇演、绍兴“水乡社戏”、绍兴马拉松比赛路演等重要活动,均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同时依托实验艺术团,走进社区、学校、广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已达15场次,既提高了艺术实践能力,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本民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化习俗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坚强自力、勇敢进取的民族精神,少数民族音乐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让大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感受,来增强大学生自尊自爱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对构建当代大学生人文观念、思维方式及培养高尚人格和精神气质起着重要作用,让大学生系统了解、认识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起到丰富学识,提高素养的作用。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一直以来,中国的音乐教育借鉴欧美音乐体系太多,所开设的中国音乐史基本上没有涉及少数族音乐历史,大多是汉族音乐史,这使得大学生甚至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不了解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不了解其音乐文化的渊源及流传,而欧美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大学生们倒乐此不疲,甚是了解。目前,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基本上以论文写作、发表和研讨会的形式来研究,大学生无法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无法承担继承、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使命,这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一大失策,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种残缺。我们必须要通过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和现象。首先,应该将传统音乐教育与甘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编写教材的专家,必须要深入田野获得第一手最精确地资料,这样才可以将高等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与甘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有机结合;其次,组织学生田野采风,在学生接受乡土特色的基础上发展音乐教育,收集整理当地优秀的传统音乐,整理挖掘当地的民间音乐的特色元素;最后,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聘请少数民族音乐专家、民间艺人来学校举办讲座,把外面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机制带到学校,吸取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有效进行资源整合。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和实践。
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建立多元化转向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机制
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点,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品种齐全,在中国音乐史上大放异彩,丰富多姿,形成了中国音乐的多元化。文化多元主义被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在1994年的《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确认为世界音乐教育理论的核心,政策中提倡“音乐教育要最广泛地尊重、吸取和接纳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传统,把音乐教育置身于世界多元主义的范畴之内”。“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 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 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中国音乐带来负面影响”。在当今全球文化、世界人类的社会历史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在这关键时刻,我国民族音乐必须要建立一个合理有机的理论体系,民族音乐教育模式的形成已不容等待。把中方音乐与西方音乐、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欧洲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和形态、技术与文化这几对关系把握和处理好,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程中,欧美古典音乐占着重要的位置,“西方音乐一元化”的理念一直在延续。这个理念对我国的音乐教育影响很大,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上都能体现出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以西方音乐课程设置为重心,音乐教育的民族性体现不强。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来传播,需要对专业模式进行全新的改革与探索。并且,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地方和学校都是处在沿海和较大发展的城市和地区,而相对偏远的西部城市和地区的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显得很是滞后,甚至停滞不前。在这种形式下,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便更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完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设置
上面论述已经提出,在我国现行的高校音乐教育中,主要是以西方音乐理论为重点建构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在高校主题课程设置中,少数民族音乐没有名列其中,且在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中,也没有设立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方面的课程。在完善高校音乐教育体现多元音乐文化的课程设置建设方面,中央音乐学院带了好头,走在了其它各个音乐院校的前面,1982年,开设了《外国民族音乐》这门课程,然后,连续开设了《亚洲音乐》、《印度音乐文化》、《拉丁美洲音乐》、《美洲民间音乐》、《世界民族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系列民族音乐课程。上海音乐学院紧跟其后,不间断的开设了《东方音乐文化》、《印度音乐文化》、《东南亚音乐》、《日本音乐》、《东方音乐概论》、《朝鲜音乐》、《比较音乐学》等课程,同时,完成了《东方音乐概论》的教材编写。但在全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在高校教育中也需要得到普及和重视,以下有几点建议:1.在课程的设置上、音乐教材的内容选择与编排,建议多采用甘肃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资源,使音乐审美熏陶建立在乡土意识的基点上,2.着手开设特色课程,专门设置地方特色课程板块,比如开设“甘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鉴赏”“天鹅琴演奏技法”“甘南藏族民歌演唱”等系列特色课程等,把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民族声乐、器乐教学之中,把悠扬动听的民歌旋律融入到“视唱练耳”的课堂;3.在“曲式与作品分析”“乐理”等理论课程中加入甘肃少数民族音乐的分析和讲解。如果进行过这些系统化的学习,学生定会受益良多,也可让大学生们充分感受甘肃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前高校音乐的教学队伍中,教师几乎都是音乐专业院校毕业出来的,这些老师在上学期间以西方音乐体系训练为主,他们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以及对音乐的操作能力被西方音乐学体系深深的影响与感染,他们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学习不够深入,对甘肃少数民族音乐了解更是不够,缺少了必要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视野。教师肩负着传播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任务,只有教师提高少数民族音乐的素质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音乐教师必须重视甘肃少数民族音乐的学术研究,开展广泛的科研活动,通过口传心授这种方式,向民间曲艺有极高造诣的民间艺人虚心请教,口传心授是一种传统的传承方式,很多人会说这种方式落后,但恰恰是这种方式才把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信息传承下了。将学术界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去,并带领学生民间采风、进行田野调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只有优秀的音乐教书才可以让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下曲,弘扬民族文化也是音乐教师应有责任和义务。
五、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富有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引导学生走向艺术的殿堂,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得到了促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根,只有高校音乐教育继承、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有幸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很独特的作用,通过音乐的“育人”功能与教学作用的重视程度不断在提高,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又能完善学生人格的修养。相信不久的将来,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更好的发挥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作用,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