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心理学论文

大学心理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心理学论文

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主观层次上对主观体验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使人们满意自己过去的生活,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对人类主观上的幸福感的研究;二是对个人层次方面的个人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能力、勇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技巧,对美丽事物的感知能力,做事的毅力,处理事情的宽容,发明创造的能力,洞察力以及个人的才能和智慧等等,想要培养或加强这些方面,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的积极情绪;三是对群体层次组织系统积极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积极社会、学校、家庭的建立,从而达到提高群众美德、增强群众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的目的。积极心理学是根据消极心理学而产生的,保留了消极心理学好的方面,舍弃了消极心理学不好的方面,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应用消极心理学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类积极心理的研究,对人类的优点和价值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采取的方法更加科学,使心理学家更容易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人类的活力。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使人们对生活的信念更加坚定,帮助人们寻找获得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消极心理学影响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来自于消极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心理学始终采取消极的取向来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定义为测量有没有具体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论学者和理论实践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他们基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说明心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心理疾病。这种对心理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意识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的核心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上。使人们对大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内涵。

(二)因过于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过分注重消极方面,具体就是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通常被老师当作是问题的根本来源,教育者常常觉得大学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将消除心理缺陷或弱点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身的消极方面,从而忽视自身的积极品质。所谓的消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因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培养意志力的问题以及良好的行为等等,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学生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该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意见、对策,并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相互讨论。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测试的手段去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导致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组成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认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心理问题,从而忽略了潜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积极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以发现人类本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并通过这些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类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极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问题的方面,把所谓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没有精神疾病。很显然,这既不全面又不科学。心理健康存在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主观,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影响主观因素的潜在因素只能作为客观条件。二是积极层面,所谓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极方面少,而是积极的方面比较多。

(二)关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应当有着积极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积极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心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向上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因而大学生与心理学教师处于对立的状态。虽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观念中,也时刻强调不要使大学生与心理教育教师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之间应该相对平等,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练运用解决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原则。在咨询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都形同虚设,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相对立。教育者没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将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学生即被教育者放在问题学生的位置上,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这样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潜意识,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翼翼地生怕因为过多的接触心理教育老师或心理室,而令同学感觉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心理教育与其他的学科划分开来,好像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者的工作,别的老师与心理教育没有关系,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健全系统的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为探讨纵横码学习对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以新乡医学院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对其进行心理测试,选取总分较高的39名作为被试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人;对照组l9人)。对实验组进行纵横码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UPI和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3个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了前后测量。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在SCL-90总分及诸多因子上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被试的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纵横码信息数字化学习能够显著降低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等因子得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1引言

纵横汉字输入编码(简称“纵横码”)是由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周忠继先生自1984年开始研究发明的。1992年,他与苏州大学纵横汉字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第一代纵横输人法系统软件,其后不断更新,发展成为“纵横汉字输入法”。该输入法经由国家“211工程”7所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导师联合鉴定为“国内外领先水平”项目,并两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发明专利证书。

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汉字的左边、右边韵特征很重要,即信息量很大;汉字的上边、下边的特征也很重要,即信息量也很大。纵横汉字输入法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它把笔形分为l0类,分别用“0—9”这l0个数字表示,仅用数字小键盘即可输入,促进了对汉字的认知和输入速度。有关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纵横码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心理特点,能够充分调动青少年的感知觉活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广度,开发和挖掘创造潜能。另一方面,发展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提高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因此,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潜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

2.1被试

以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7级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UPI量表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挑选UPI总分是第一类的39名被试,随机选取20名被试作为实验组,其中男生l0人,女生l0人;对照组19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2人。对照组学生未参加纵横码实验。实验组坚持每周进行定时的纵横码学习交流活动,采用课堂教学辅导与课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学习结束后,在实验组随机选取8人进行个案访谈,每人进行30分钟并详细记录。

2.2研究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卜90)、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和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3个量表进行评估,在实验前一周和实验结束后一周采用这些量表进行前后测。

2.2.1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共90个条目。根据该量表的因子得分和总分了解被试的身心状况。

2.2.2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

分类标准:第一类筛选标准:满足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一类:(1)UPI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2)第25题做肯定选择者;(3)辅助题中同时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者。第二类筛选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二类:UPI总分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间者;第8,16,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辅助题中只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第三类筛选标准: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应归为第三类。

2.2.3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

适用于测验青少年、青年的社会适应性。能帮助被测试者了解自己的心理成熟程度,即社会适应性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适用于l4—28岁范围内,具有基本阅读能力的被测试者使用。

2.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3.0f0rwind0ws软件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结果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测量结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认为两组被试样本同质。

3.2实验组t检验结果分析

如表2显示:SCL一90总分有显著差异(p<0.05),UPI和社会适应性测试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组在SCL一90总分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敌对因子分上,实验后比实验前有显著下降,差异达到显著程度(p<0.05);而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其他因子分上,实验后比实验前虽然有所下降,但没有达到显著程度(p>0.05)。

3.3对照组t检验结果分析

如表3显示:对照组SCL一90、UPI前后测得分,后测得分虽然比前测略低,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社会适应性测试,后测比前测得分略高,也无显著差异(p>0.05)。

3.4个案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组随机选取的8人进行个案访谈,8人表示实验过程均认真参与。就实验前后个人情况对访谈问题进行回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中在适应性问题方面50%的被试表示能较好适应目前生活;在人际关系问题方面大部分人都能与家人、同学、老师相处融洽,即使出现摩擦,也能理性看待并很好解决;88.8%的被试表示有兴趣参与纵横码的学习,并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大部分人认为学习纵横码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由此可见,通过这次纵横码的学习改善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消极状况,对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4讨论

4.1纵横码的比较优势

一般认为,纵横编码方案具有数字编码、规则简单、易学易记、词组丰富等特点。干红华从平均击键次数和编码效率、输入速度、重码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与目前流行的拼音码和五笔字型输入法比较,纵横码的特点突出,综合优势明显]。拼音码重码率很高,击键次数较多。纵横码也比拼音码和五笔字型优秀。梁宁建等通过实验发现采用纵横输人法的被试输人句子材料时成绩显著优于采用拼音输入法的被试,并且在输人低频字时,象纵横码这样的形码数码结合的优势就明显显现出来阐。除了易学好用以外,纵横输入法还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只要这个字有形,使用纵横输入法马上就可以把它输出来,这是其它的输入法无法比拟的。中国的文字非常丰富,许多的生僻字用其它的中文输入法是无法输入的,用全拼输入法则必须要知道它的读音,如果不知道它的读音就无法下手。

4.2纵横输入法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认知因素影响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认知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汉字输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有些学者曾研究了汉字输入法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关系,结果表明汉字输人法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纵横汉字输入法符合我们中国人汉语言文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它是对信息的加工。可以提高人的智能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纵横汉字输入法的认知特点包含着觉察、辨别和确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两种认知活动,其中已掌握知识经验的间接认知符合成人学习的认知活动规律。所以学习纵横编码能够充分调动感知觉活动、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广度、开发和挖掘创造潜能,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潜能的全面发展。

4.3纵横输入法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量化分析

通过SCL一90前后测试发现,纵横码数字化学习在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SCL一90量表用于反映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类型,从表2中可以看出,后测SCL-90各因子均分均低于前测各因子分,这表明实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全面改善,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前后差异非常显著;敌对因子差异显著,这说明通过一段时间的纵横码数字化学习,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症状得到减轻,这项学习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从组间比较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测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从两组前后测结果比较看,对照组前总分及各子与后测的结果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而实验组的前后测总分具有显著差异性,说明本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被试自我成长因素对健康水平的影响或干扰。

4.4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实验研究是采取自然实验法进行的,样本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如对照组样本没有严格控制,样本数量较小,实验时间短等。实验组的被试除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敌对5个因子分有极为明显的下降(差异显著),而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其他等则没有显著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有:一是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只能改善受认知影响较大的心理过程;二是被试能否熟练地运用纵横码输入法,熟练程度影响了认知和思维活动深度;三是被试自身本来存在大于正常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问题是人格上的一时不易改变;四是实验中被试可能存在“期望效应”。

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在就业环节中遭受性别歧视日益突出这一社会问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环节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置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心理学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界定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现象已经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我们来说,应深人分析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具体原因,研究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对策措施。这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何为性别歧视?何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对于性别歧视,联合国在1979年经过广泛讨论和反复修改后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认为,所谓对妇女的歧视就是“基于性别所做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这应该是目前关于性别歧视的一个最为权威而科学的定义,它准确地阐述了性别歧视的基本含义、内容。而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来说,我们则可以从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得到这样的解释与结论,所谓“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即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由以上两个概念的交叉、包容的部分,再结合大学生就业中女大学生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现象,可以这样认定:所谓大学生就业环节中性别歧视实际上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有关情况与现象。

了解了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基本概念,既为我们正确识别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各种表现形式及现象提供了科学的客观衡量标准,也为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现象提供了法律依据。一般说来,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I、女大学生求职经历普遍艰难,找到工作所需的时间和心理成本较高。根据王小波对南开大学2000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女大学生求职经历要比男生艰难得多。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和心理成本更是普遍要高于男生,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而获得面试的机会却普遍少于男生。故往往心理压力和挫折感也就比男生大得多。尽管在付出更大的求职成本之后,多数具有较高素质的女大学生也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就对此类问题有所忽视。

2、用人单位提高或限制对某些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录用条件。目前有两类专业的学生遭受性别歧视现象较为严重。一部分是长线专业的学生,如生命科学、化学、电子等专业,另一部分专业是受前些年市场导向的影响,曾经是热门专业目前则是普遍供大于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心理落差大,而这方面女大学生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往往也就会更多。

3、用人单位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在同等条件下许多企业通常先录用男生,女生只有比男生优秀很多才会要。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的要求近乎百般挑剔与苛刻,常对女生提出了除职业要求以外的一些特使要求,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要求,甚至还在有无恋爱上大做文章。即使有女生能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有的用人单位还往往额外要求在签约的三五年内不得生育。有一项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认为“相貌身高”在求职过程中很重要和重要的比例为29.9%,高于男生的19.3%。女生对“相貌身高”的感受明显强于男生,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外在形象等更加注重和挑剔。

4、女大学生为获得工作机会时常在工资待遇方面做出让步。厦门大学人口所叶文振教授等认为要全面反映女大学生就业时是否受到性别歧视不仅要估算性别是否造成男女生一次性就业率之间的明显差别,还要分析性别是否明显降低女大学生从签约单位得到的包括协议工资在内的各种劳动待遇。他们对2002年1068名本科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期望收人明显低于男同学,但即使是偏低的期望收人与雇佣单位的拟付收人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对数据的多元回归检验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性别确实会减小女大学生落实就业单位的概率,降低签约单位拟付的工资水平。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月工资水平要高出女生10.9%。显然性别对女大学生报酬率的影响比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往往更为显著。

二、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社会心理成因

(一)不健康的自我意识导致矛盾心理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过渡与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要确立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迅速成长、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J。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念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倾向,自我意识仍然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一方面,她们极力主张并努力追求性别平等,另一方面,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她们身上又比较浓重。她们往往对一些传统性别观念表现出普遍的认同。比如对“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观念的认同。表现在事业观上,一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女性用不着在事业上太突出,对家庭和社会持有一份平和的爱心就足够。当代女大学生是集浓重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与浓厚的现代色彩于一身的矛盾统一体。她们从潜意识中渴望自强自立,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她们又从潜意识中压制自己,降低自己的成就期待值,降低自己的发展目标,只求谋个稳定、轻松舒适的职位即可,从而抑制自身潜能的发掘。

(二)女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内在原因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大学这个社会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女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她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有些女大学生的依赖性强,工作要家人找,面试要家人陪同,就业要家人决定。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又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女大学生满怀激情,期望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称心如意、能最大限度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位,许多女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就业期望较高;另一方面,她们在现实中,又不得不面对着就业市场上的种种性别歧视,这种过高的就业期望与现实社会人才择用上男女差异往往使她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容易使理想与现实相脱离。求职过程中的依赖心理和自恃过高心理则严重影响或左右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行为。

(三)社会消极因素诱发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其一、社会偏见使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狭小。社会中对女生存在普遍的偏见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认为“女生智力不如男生”,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男女生在生理机制上并无明显的差异,也没有优劣之分,除一小部分智力超常和低下者外,75%以上的人的智力都处于常态分布,不存在男性天生在智力上优于女性的问题。但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女性没有男性能干,意志不坚强,承受能力差”的观念,于是逐渐出现了所谓的“性别职业”,把女性可以从事的职业限制在教师、护士、办公室秘书、助理等工作范围内,而竞争强、待遇优的高层次岗位则成为女性工作的,成为女性难以进人和跨越的所谓的“男性领域”。其二、传统观念与大众传媒压抑女性就业发展。传统的性别歧视作为社会的潜意识,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不需要理由地”处于劣势。人们一般都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总是弱于男性。虽然不再狭隘地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仍大于社会角色期待。尽管社会发展要求女性具有事业心和竞争精神,但当女性在职场中、在社会生活甚至在政治生活中与男性一起竞争时,却会遭致许多非议和诘难。

现在的大众传媒在消费文化的泛滥下,普遍复制传统的性别角色,变相的宣传传统性别观念,甚至于片面强调女性的观赏价值与家庭角色。将女性塑造成“贤妻良母”和“成功人士太太”出现在婚姻家庭领域,这必将强化和支持民众原有的传统观念,加剧女性在就业中的劣势地位。

(四)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等教育中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性别教育。从现行的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各科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上看,很少甚至基本没有性别平等和专门的女性心理学的内容。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女性问题,尽管今天的高等院校开放性、包容性都表现得很强,但是如果想在高等院校的课堂上大张旗鼓地开设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仍然要面对很多问题,女性心理学在高校中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门类和体系。现在尽管有的高等院校开设了一些女性心理学课程,但普遍都是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并没有纳人高校的主流课程中;一个针对高校领导和教师的调查显示,有77.5%的被访者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因而课程设置只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需要考虑性别因素。以上种种现象对于打破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意识,实行性别公平,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都是不利的。

其二、高校在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方面所作的工作不能满足就业需要。学校没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导致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就业心理指导中,没能主动帮助女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导致部分女大学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就业心态和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

三、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心理学对策

(一)女大学生自身要更新观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女大学生要端正就业观、人生观,突破“女不如男”的心理定势,要抛弃“相夫教子”、“女性是弱者”观念的束缚,要强化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改变人们的偏见心理,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我的过程,首先在心理上要有信心,女性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心灵手巧,耐心细致,温柔体贴,在许多领域存在着男性不可比拟的优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

(二)社会要转变传统观念,消除刻板印象,确立性别平等

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和女大学生就业的战略意识,提高对女大学生就业的认识。社会要引导媒体正面宣传女性的社会作用,消除传媒中对女性角色和作用的负面评价,为两性平等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减小女大学生就业的阻力。媒体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树立美好、成功、多样的女大学生形象,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

(三)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

其一、对女大学生采取差别教育。女性由于心理特点,往往注重对书本知识的阐释和记忆,忽略知识的运用,习惯于接受,不习惯质疑,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女性多参与、多实践、多质疑、敢创新,以利于更多创新人才的涌现。同时,女性富于情感,而理性水平较低,这与女性的知识面较窄,缺乏对抽象理论的兴趣有关。因此高等教育要重视提高女生的理性水平,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开设逻辑学等有关思维过程的训练,开设各种知识讲座,加强对女生的课外阅读辅导等。

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1.心理资本概述Luthans等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可以有效地引导个体积极的行为方式。[1]它可以被测量和开发,涵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维度。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身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完成一项任务的信心[2];希望即对实现目标所具备的坚强意志与途径交互认知下的积极心理状态[3];韧性即从挫折逆境中迅速恢复甚至实现超越的能力[4];乐观即对消极事件倾向外部归因,对积极事件倾向内部归因。[5]国内多数研究者接受Luthans的结构划分方式,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重新划分。例如,柯江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将心理资本分为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6];张轩辉将大学生心理资本划分为为乐观、希望、韧性、自信和成就动机五个维度[7];周利霞将大学生心理资本界定为愿景、自信、合作、乐观、韧性和感恩六个维度[8];王蓓、苗元江和蒋苏芹将大学生心理资本划分为成就动机、自尊希望、乐观幸福、责任意识、自我效能、情绪智力、坚韧自强、包容宽恕以及创新能力九维度。[9]本文借助于较为公认的Luthans的心理资本结构划分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2.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研究伴随着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国内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呈现激增状态,但对心理资本前因变量的探究仍相对匮乏。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众多,涵括个体的生理特征、家庭、组织和社会等环境因素,而大学生并未进入社会生活,其学习成长环境多为家庭和学校,因而个体、学校和家庭因素对其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国内有关心理资本的文献也验证了这一点。在个体因素方面,饶从权的实证研究表明女生心理资本水平高于男生[10],但付立菲和张阔却发现在心理资本分维度自我效能上,男生要优于女生。[11]在学校因素方面,国内学者多在年级、专业和学习成绩等背景变量下考察心理资本差异。在年级上,和彭燕等研究者皆发现心理资本存在显著性差异[12],付立菲和张阔进一步证实乐观维度也呈显著性差异。[13]在专业上,饶丛权发现文科心理资本水平高于理科[14],但也有学者发现理科生韧性、乐观水平高于文科生。[15]在学习干部经历和实习经历上,饶丛权、戴雪珂、陈俐等学者一致证实这些经历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分维度产生积极影响。[16][17]在学习成绩上,诸多学者发现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和乐观对学习成绩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19][20]此外,陈学军和章倩的研究表明职业辅导对心理资本存在积极影响。[21]在家庭背景变量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王蓓发现心理资本并无显著差异[22],但吕兆华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3]在家庭氛围与父母教养方面,杨国欣从理论上阐述了民主家庭教育氛围利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提升[24],马伟娜和秦艳发现父母养育方式与中韩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皆显著相关。[25]在家庭经济状况上,曹杏田和励骅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家庭经济状况无关[26],但潘清泉和周宗奎发现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及分维度自信、希望、韧性和乐观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贫困生。[27]在家庭所在地方面,吕兆华发现城市大学生心理资本和自我效能感高于农村大学生[28],而李力、廖晓明发现农村大学生韧性高于城镇大学生。[29]

3.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研究学术界对心理资本的研究多发生在工作场所范畴内,也已证实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侧面表明心理资本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诸多学者开始探究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例如,林萍从理论角度阐述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息息相关。[30]励骅、曹杏田和吕兆华则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1],张玮等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信心存在显著正相关。[32]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研究者普遍认为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积极影响,而其心理资本影响因素仍存在分歧,亟待进一步研究。且当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仍多属消极导向型,聚焦于贫困大学生或女大学生等特定弱势群体,多关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违背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另外,如前所述,心理资本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是代际间物质生活条件差异在精神领域的折射。以前的研究侧重于“80后”大学生这一主体,而目前高校的教育主体和未来10年的就业主力将是“90后”高校毕业生。本文顺应这一变化,超脱固定群体的局限性,希望通过在明确“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其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关系的基础上,厘清心理资本的驱动因素,设计促进心理资本培育、提升就业能力的相关策略。

二、理论模型和调查设计

1.理论模型根据对文献的梳理,我们构建了“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资本及其维度,用来了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及其构成;第二部分为心理资本与就业状态关系,用来考察心理资本对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心理资本与相关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来提炼影响心理资本的关键因素,为设计“90后”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策略提供依据。具体如图1所示。依据概念模型及相关的文献观点,本文的主要假设如下:H1:大学生心理资本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H2: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学校层面背景变量(学习层次、年级、学习成绩、学生干部经历与实习经历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H3: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家庭层面背景变量(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方式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H4:毕业生心理资本对其就业过程(就业决策、就业心理状态、就业困扰等)具显著性正向影响;H5:毕业生心理资本对其就业结果(就业状态、就业速度、就业满意度等)具显著性正向影响。

2.研究量表本研究采用Luthans开发的心理资本量表作为心理资本的测量工具[33],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量表进行修订。采用Liket五点计分法进行测量,无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心理资本水平越高。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因子负荷量较低的第4题、9题、10题、14题和21题逐项删除。删除5个题项后,心理资本量表整体及各维度Cronbach’sAlpha系数分别为0.900、0.787、0.755、0.770、0.735,分半信度分别为0.821、0.768、0.748、0.735、0.761,均在0.7以上,内部一致性良好。经适合度检验得到KMO值为0.920,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为0.000,提取的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较高,因子结构清晰,结构效度良好。

3.调查设计与实施本次调查从2013年5月20日开始到6月10日结束,以河北省某综合性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这样设计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学生来源广泛。该高校在河北省高教系统有较高知名度,生源分布全国各地,有较高代表性。第二,学科设置齐全。该高校学科涵盖了国家除军事学之外的所有门类,专业设置比较齐全,抽样与比较相对便利。第三,服务调研目的。之所以把调查对象在大一到大四之间进行分配,与分析的目的密切相关。如前所述,本次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探索“90后”心理资本状况对其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的影响,这需要对正在寻找或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对大四学生来说,很多人从大四学年的10月份开始寻找工作,签约高峰主要出现在下一年的四、五月份。没有签约的同学也经历了若干次的简历投送和应聘体验,对就业过程和结果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同时,5月份也是该高校要求学生返校进行论文修改与答辩的时间,学生集中返校,调查实施比较容易。本次调查的第二个目的是了解“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水平、构成以及探讨影响心理资本的前置因素,为设计“90后”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策略提供依据。这就需要将样本范围扩展到涵盖大一到大四的所有在校大学生,以便使其更具代表性。第四,办学层次完整,涵盖了一本到三本的所有类型。调查采取携带问卷访谈的调查方式,有利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487份,回收率为97.4%。其中有效问卷475份,有效率达到97.54%。

三、研究数据分析

本研究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编码和录入后,运用SPSS21.0作为统计工具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1.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在此次有效调查样本中,男生共234名,占样本的49.3%;女生共241名,占样本的50.7%。一本学生共215名,占样本总量的45.3%;二本学生共24名,占样本总量的5.1%;三本学生共236名,占样本总量的49.7%。大一学生共103名,占样本总量的21.7%;大二学生共116名,占样本总量的24.4%;大三学生共95名,占样本总量的20.0%;大四学生共161名,占样本总量的33.9%。文科学生共235名,占样本总量的49.5%;理工科学生共240名,占样本总量的50.5%。

2.“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状况数据显示,当前“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较为富足,其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略上(大于理论中值3)。心理资本的各维度中,韧性得分最高,希望得分最低,即大学生韧性水平最高,希望水平最低,具体见表1。

3.不同背景变量下“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分析我们把背景变量分为性别、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学校层面包括学习层次,年级,专业类别,成绩排名等;家庭层面包括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方式等。具体见表2。(1)性别变量下“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分维度均未在性别上形成显著性差异,研究假设H1不成立。(2)学校层面背景变量下“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发现“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希望、韧性、乐观分维度均在学习层次上呈显著性差异,心理资本和希望在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假设H2部分成立。通过Tamhane’sT2事后检验,一本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希望、韧性、乐观分维度水平显著高于三本学生。经过LSD事后检验,发现成绩前5%的学生希望水平和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成绩处于6%-25%、26%-75%的学生和最后25%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6%-25%的学生希望水平显著高于最后25%的学生。虽然“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学生干部、实习经历上并未形成显著性差异,但在个别维度分析上亦形成显著性差异。“90后”大学生自我效能在实习经历和担任学生干部尤其是班干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希望在实习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自我效能水平(M=17.8311)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M=16.5475)。具体分析学生干部类型后发现,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其自我效能感(M=18.0391)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M=17.0922),但在学生会干部和社团干部上无显著差异。最后,经过LSD事后检验,发现有非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学生的自我效能(p=0.011)和希望水平(p=0.021)显著高于无实习经历的学生。通过图2可以发现自我效能在专业无关的实习经历上达到顶点,而希望则在专业相关实习经历上达到顶点。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高校所授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获得专业实习岗位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发现自身所学知识难有用武之地,导致自我效能感下滑。但与非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相比,专业相关实习经历更能帮助“90后”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形势和自身职业期望,从而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并掌握实现该目标的方法。因此,有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的“90后”大学生希望水平更高。此外,“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专业和接受学校就业心理辅导与否上并未存在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当前多数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就业心理辅导,形式化泛滥,并未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有效建立解决方案,从而在积累心理资本上功能弱化。(3)家庭层面背景变量下“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教育方式上皆未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假设H3不成立。这可能是由于“90后”大学生备受家庭关注,皆从家庭获到巨大的力量与温暖,在心理资本形成过程中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性。

4.“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分析本次研究将有效样本的心理资本按降序排列,将前后30%的被试样本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代表心理资本水平的高和低,进而运用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探究心理资本高低对就业的影响作用。(1)“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其就业过程的影响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心理资本处于不同水平的“90后”毕业生,其就业决策倾向性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89),但在就业过程中心理状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9),研究假设H4部分成立。高分组和中分组的“90后”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多为信心十足,而低分组的相对消极。具体表现见图3。此外,通过对不同心理资本组别与就业困扰进行交叉分析,发现“90后”大学生低分组的就业困扰更倾向于自身原因,高分组倾向于社会因素。这也反映出心理资本高的毕业生归因风格更为积极,而低分组毕业生本身的心理状态略消极,自信心不足,遭遇就业困境时更容易将其进行内部归因。(2)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其就业结果的影响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可以发现心理资本处于不同水平的毕业生,其就业状态(p=0.176)及就业速度(p=0.302)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进一步进行分析,仍旧有一些有价值的所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将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也纳入就业率的统计中,而本研究仅考察心理资本对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工作的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关系。剔除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后,高分组、中分组和低分组的就业率分别为45%、56.1%、31.4%,说明心理资本居中的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心理资本偏低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就业速度上,高分组和中分组的毕业生就业速度多为一个月内,低分组的毕业生寻找工作的速度多为三个月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心理资本高的毕业生,其就业更为迅速和顺畅。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分组一个月内寻找工作的比重高于高分组,低分组在半年以上寻找工作的选择上没有样本分布。形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被试样本容量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心理资本偏高的毕业生对自身期望值较高,对未达心理预期的工作单位持观望态度,并不急于就业。而心理资本偏低的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一开始就对工作地点、单位性质、收入水平等期望值不高,珍惜每一个到手的工作机会。此外,以心理资本组别转化的虚拟变量作为自变量,就业满意度为因变量,对“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满意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通过F检验(F=8.508,p=0.001),两组虚拟变量都就业满意度形成显著解释力。其中,高分组&低分组标准化系数为0.761,中分组&低分组标准化系数为0.584(见表3),表示高分组和中分组的就业满意度皆高于低分组。综上,“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客观就业结果(就业状态和就业速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主观就业结果———就业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研究假设H5部分成立。

四、结论讨论与政策建议

1.“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结论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较为富足,其分维度中韧性水平最高,希望水平最低。心理资本及其相关维度在学习层次、学习成绩、学生干部、实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第一,一本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分维度希望、韧性和乐观水平显著高于三本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一本和三本在社会认同度、学习环境、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三本学生初入学后心理压力较大。同时,由于中国文凭“等级”观念的影响,三本学生的就业机会明显低于一本学生,这也对三本学生心理资本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三本校方要重视其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心理优势。第二,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希望水平也显著提升。这可能由于校内师生较为重视成绩,学业优良的学生受到外界的肯定和自我肯定程度较高,成长过程相对顺遂,造就了他们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这反过来又促进学习优良者的学习能动性,形成良性循环。而学习不良的学生可能由于多次的失败经验而产生自暴自弃等消极心态。这要求学校打破习得性无助,帮助学习不良的学生积累心理资本。[34]因此,学校急需帮助学习不良者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估,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熟知自身优势劣势从而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引导其形成正向思考方式,提升心理资本尤其是希望水平。第三,学生干部尤其是班干部经历可以帮助“90后”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水平。这可能由于学生干部尤其是班干部承担着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作用,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沟通协调等工作能力,较易获得师生的赞扬和肯定,通过持续的成功体验保持自信心。第四,实习经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水平和希望水平。这是由于在实习过程中,“90后”大学生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积累工作经验。这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办事效率,通过成功的工作经历提升自我效能感,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坚强意志,了解自身职业期望并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提升自我就业希望水平。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与学生管理岗位,帮助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成功经验,养成自信自强的优良品质。第四,心理资本对毕业生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心理资本高的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心态和行为更为积极主动,归因解释风格偏于外部归因,就业速度较快,就业质量更高。这表明心理资本对个人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及就业质量产生积极深刻影响,可以作为改善“90后”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手段和新途径。

2.政策建议尽管数据显示高校在“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建设上起主导作用,但现实中的心理资本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90后”大学生没有生活在真空中,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上,需要在突出高校作用的同时,加强多方配合,借助多方合力,更好地实现心理资本建设的目标。第一,“90后”大学生要自我完善。每个学生要意识到心理资本对自身就业的显著预测作用,在校期间除了要努力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外,还要善于累积自身心理资本。一方面,“90后”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创造机会提升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在就业过程中,要提高自信心,善于把握就业机遇;端正就业心态,正确认知自我和就业环境,设置合理的就业目标,并为之进行积极的职业准备;构筑积极心理应激机制,以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为契机,寻找自身的短板加以完善,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第二,学校要构建良好的心理资本培育氛围。首先,高校应将心理资本培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帮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更为直观地掌握积累心理资本的方法,并通过多元实践活动加以迁移和巩固,促使他们形成主动积累心理资本的习惯。其次,要针对重点群体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训及问题解决机制,着重改善本三学生的心理资本和各维度水平、成绩不良者的心理资本和希望水平以及非学生干部的自我效能感。再次,定期组织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和心理健康检查,并建立心理档案,及时诊断疏导“90后”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最后,学校要净化校园环境,构筑积极校园文化和人际氛围,为“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第三,父母要发挥好后盾作用,为子女心理资本提升提供情感支持。家庭对个体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父母一方面要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为子女做好榜样,引导子女形成积极心理状态及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要积极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在鼓励子女开发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同时积极积累心理资本,拓展综合素质。第四,社会要构建全方位的支持系统。首先要大力倡导心理资本之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鼓励高校和家庭企业有效培育大学生心理资本,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其次,通过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和高质量的就业服务等手段,增加大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空间,帮助其通过成功经验建立心理资本优势。再次,确保心理教育资金投入,为学校优化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及相关配套机制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

五、研究局限与展望

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着信号的高速性,信息的高共享性、高互动性、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等特征。

1.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具有多元性、娱乐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很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接受和喜爱。另外,新媒体广泛的信息来源,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开发学生的思维,为大学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媒体言论的即时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机会;新媒体社交网络的运用,不仅能使大学生更好地保持和亲朋的联系,而且能结识新朋友,获得情感交流,得到尊重。

2.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打破了学生靠教师指导的传统学习模式,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工具,就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出在新媒体时代,适合学生教育管理建设的可行性理论和办法,以建立管理载体与手段的结合为重点,推动高校管理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新媒体时代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新媒体,才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新媒体的导向作用

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重要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认识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是他们的天性,而新媒体包含的大容量和生动性的信息,又比较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可见,新媒体的导向作用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重要。但是,当今价值观多元化,大学生面对的诱惑较多,学生道德意识受到市场经济和物质社会的冲击,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新时代的课题。

2.新媒体有效促进学校的信息交流

当下,高校基本采用院校两级(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这种模式更加明确了各教学系部的职责,能充分调动院系管理者的积极性。但是,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浪费,一些制度和设施的重复建设,也不利于教师的交流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以其快捷的信息传递、多样的表现形式等特点,带来了社会意识的大交融、大变化,逐渐打破了系部之间的隔阂,教师交流、学生交往以及资源共享已日趋广泛,使得校际之间、院系之间和系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交流程度越来越深远。

3.新媒体科学带动学生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