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学理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鲍姆嘉通在创建美学学科时,明确将其界定为“感性学”:“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②但他并没有对“感性”给予明确的概念界定,而“感性”一词的内涵比较宽泛,很难为其划定一个明确的边界。这不但为现代美学将研究对象内缩成作为“灿烂”感性的艺术提供了基础,而且为当下适度扩展美学研究的领域提供了可能。身体美学的提倡者舒斯特曼,在指出“鲍姆嘉通拒绝将身体的研究和完善包括在他的美学项目中”③的同时,依据审美的历史与现实而鲜明地将身体纳入美学研究领域。若就感性由艺术向外的拓展而言,受技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身体感性与虚拟感性。这两类感性形式在现实层面已经成为大众审美的重要对象:身体感性引发了空前的审美风尚,同时借助技术实现感官延伸而改变了先前的审美方式并拓展了审美范围;虚拟感性审美则成为当代审美发展的重要趋势。可以说,当代技术通过身体感性与虚拟感性,推动了感性审美的革新。
1.身体感性
马克思明确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是“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④,并在进一步解释中指出,“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这是说,它是感觉的对象,是感性的对象,从而在自身之外有感性的对象,有自己的感性的对象。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是说它是受动的”⑤。这一论断既鲜明地打破了关于身体的宗教判断与伦理判断,又指出了身体的可感性以及身体感性的主动性和受动性。正是由于身体作为感性存在具有受动性,从而为诉诸技术手段改变身体审美和技术经由改变身体感性进而影响审美体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身体美的技术性发掘。基于对身体宗教学和伦理学认知的当代解构,身体审美已由身体自然之美、外在修饰之美,发展到了医学整形的人造美。人们利用对自己身体的拥有权与处置权,通过医学整容整形技术来追求身体感性的再造:从双眼皮到面部改造,再到丰胸美臀,乃至改变性别,可谓达到了人工之极致。某种意义上,身体人造美充分满足了个体的“爱美之心”,但究其实质乃是高新技术对身体异化的结果。身体人造美,不仅打破了人的美的外在和内在相统一的原则,而且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身体感性审美的负价值:“由人体复制导致的审美差异性的消失,同样意味着审美多样性的匮乏;所谓人处置自己身体的自由,实质上则是人按社会风尚和技术标准自我制作的反自由”⑥。
第二,身体的技术性延伸。麦克卢汉认为:“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今天,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electrictechnolo-gy)发展之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⑦他还指出:“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皮肤的、手的还是脚的延伸,对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影响。”⑧换言之,无论机械技术还是高新技术,都是对人身体感官的延伸,而这必将带来人对周遭世界认知的变化。人的技术性延伸,针对审美而言:一方面极大地拓展了审美的范围。网络、通讯与交通技术的发达,促使“地球村”内的审美资源的传播更加便捷,审美领域已经打破了民族、文化、地域等的限制。以手机为例,随着多媒体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的融入,已经将审美感知范围进行了难以想象的拓展。另一方面则推动了审美参与感官走向多元化。对此,韦尔施指出:“今天,技术的发展仍在继续,新的发明有多媒体、因特网、万维网和赛博空间。这里的特征同样是超速、轻盈、变幻性和虚拟性。而位居这一切之上的,是参与感的一种延伸。与视觉同步的是来了听觉和触觉,此一领域的专家们坚信不疑,嗅觉和味觉不过是暂时有所限制,而原则上是没有限制。”⑨事实亦是如此,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审美的视觉中心主义正在被打破而走向多感觉时期、身体时期。
第三,审美感知的现实钝化。如果说在创作层面,高新技术提升了审美对象的创造力、表现力与感染力,极大地满足了人的审美欲求,提升了审美质量,体现的是审美正价值;那么,在传播层面,高新技术在推动审美民主化、大众化的同时,由于美与艺术的泛化乃至过度泛滥,则造成了审美想象力不足、审美敏锐力下降、审美反思力匮乏等审美感知的钝化现象,从而体现出一种审美负价值。其原因在于两个层面:一是美与艺术的商品化、普泛化,使其与审美者本应保持的审美距离被消解;二是技术手段滥用致使美与艺术对象因复制、雷同等而缺乏新奇性,难以对审美者产生吸引力。对此,桑塔格曾明确指出:“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耳闻目睹的艺术作品的纯粹复制吧,我们的感官本来就遭受着城市环境的彼此冲突的趣味、气息和景象的轰炸,现在又添上了艺术作品的大量复制。我们的文化是一种基于过剩、基于过度生产的文化;其结果是,我们感性体验中的那种敏锐感正在逐步丧失。现代生活的所有状况———其物质的丰饶、其拥挤不堪———纠合在一起,钝化了我们的感觉功能。”⑩
2.虚拟感性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人类在现实感性之外构建创生了一种“新感性”,即“虚拟感158性”。所谓“虚拟”,“是因为在形式上虚拟构成了这一事物,它对于我们是一种感性的真实的存在”,但“虚拟的东西是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它具有真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是人们能够感性地感受到的”瑏瑡。这种在现实中既是“真实中的虚假”又是“虚假中的真实”的感性形式,实际上是一种人与机器之间依托技术手段建构的一种感性形式:“‘E时代’是一个感性凸起的时代,将产生‘人—数字化—人—机’感性。这种新的感性不是在‘现实自然平台’上产生的感性,而是在‘人—机’的相互作用中,用数字化方式合成的新感性。”瑏瑢由于虚拟感性是在现实世界之中凭借技术手段所营造的一个虚拟世界,并且能够为人的感官所真实感知,对于审美而言,虚拟感性与现实感性的相互交织,直接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建构了一种连续性。这可以说是为人类在现实生活中营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富有诗意的审美世界,强化了人的感性生存方式的美的特质。这从人们对电脑、手机等数字技术平台所营造的虚拟世界的依赖甚至痴迷可以清晰看出。另外,虚拟感性作为一种事实性存在,还对当代艺术创作形成了启示与激发。如《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等,便是以电影艺术的方式表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浑然一体,带给观众以别样的审美感受。概括来讲,当代技术引发了身体审美的再认识,创造了新颖的虚拟审美,这就带来了审美对象的深化与拓展。就身体审美而言,纵然现有美学理论在传统的“社会美”中涉及“人的美”,但身体感性审美始终是薄弱环节;就虚拟审美而言,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形式,还难以纳入原有美学理论研究领域。同时,身体的技术性延伸和虚拟空间的生成,彻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时空观念,进而影响了人对世界的诗性建构。显然,当代技术引发的感性及其审美变革,在美学基于艺术哲学定位所建构的美学理论中,难以得到有效的理论阐释。而感性审美的蓬勃发展,又迫切需要美学理论的强力介入与有效引导。
二、技术与艺术审美变革
技术与艺术具有天然的内在性关联,只是这种关联性因时代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在前技术时代,技艺不分;到技术时代,艺术追求自律性而技术则崇尚实用性,产生技艺对立;在当今的后技术时代,艺术所代表的精神领域与技术所代表的实用领域产生了交融,技艺重新走向融合。但无论技艺的关联呈现何种状态,艺术从未真正完全脱离技术而独立。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主要集中体现在创作与传播两个层面。由于传播技术手段革新慢,长时期内人们重点关注的是技术对创作的影响。但诚如本雅明所言,机械复制技术的产生改变了这一状况:“一九〇〇年前后,技术复制所达到的水准,不仅使它把流传下来的所有艺术作品都成了复制对象,使艺术作品的影响经受最深刻的变革,而且它还在艺术的创作方式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瑏瑣与机械复制技术相比,当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对艺术创作与传播产生了更为深刻、更为深远的影响:技术在艺术中从“工具”到“媒介”的转化,促使技术走向了艺术,而艺术生存则转化为媒介化生存,由此艺术与技术达到了深度交融。
1.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双重革新
正是在技艺和解的过程中,当代技术对艺术的深度介入引发了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双重性变革。而技术作为“媒介”在艺术创作中的影响,则是集中表现在艺术效果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
第一,当代技术对艺术效果的提升。除了文学、书法等少数艺术类别外,高新技术的融入与广泛使用极大地提升了艺术的效果。就表现力而言,高新技术为艺术创意的逼真性转化提供了可能。以3D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为例,《阿凡达》通过3D技术不仅提升了影像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震撼力,而且在新的视听感知方式基础上形成了身临其境的审美场域,开启了影像审美的新篇章。就感染力而言,诉诸高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推动艺术想象力的具象化,从而增强受众对艺术内容的理解与认同。如传统的舞台艺术、现代的实景演艺等,声、光、电等技术的运用,在舞台场景、音响效应、气氛营造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正是基于此,戏曲等传统艺术才正逐步与当代审美风尚相契合,甚至焕发出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就吸引力而言,高新技术赋予了艺术符号元素以较强的审美激发能力。如色彩元素,依托电脑精密计算与控制,可调制出区分度更精细、更富表现力的颜色,从而以更微妙的因素激发人的审美渴望,诱导审美活动的发生。
第二,当代技术对艺术形式的拓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催生了新颖的艺术形式。从艺术创作手段而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发展出了三维设计、虚拟设计、数字影像等艺术形式;从艺术传播平台而言,新媒体技术则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提,一度为人们所追捧的“手机文学”若无手机平台根本无从谈起。而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必将还会改变已有传播方式,并催生新的艺术形式。对此,颜翔林强调:“未来的技术将以我们无法预料的方式和速度发展,它也许会激发新的艺术形式,或者将多种艺术形式综合于一体,颠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概念,改变传统的艺术的审美风格和评价标准。”瑏瑤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把这些高新技术催生的审美对象称之为“艺术”,但其实际上是一种泛化了的“艺术”,并不在“美的艺术”之列,自然也就难以被接受并纳入原有美学理论之中。
第三,当代技术对艺术传播的革新。与机械复制技术相仿,当代技术在艺术存贮方式、复制手段、传播形式等方面的进步,也引发了艺术传播的根本性变革。这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高效性。传播速度极大提升,传播时间压缩。依托电子存储方式的电影、电视、音乐、文学电子文本等,依托网络、卫星通讯等技术已经达到了瞬间传播的速度;绘画、雕塑、文学作品(纸质)等依托现代高速交通工具,传播时间大大缩短;戏剧等舞台演出,则可依托直播方式而达到同步性。二是广泛性。传播空间范围打破了地域限制,甚至可以达到全面覆盖。即便是互联网、卫星通讯等无法覆盖的区域,依托现代交通依然能够实现艺术传播。三是便捷性。艺术品及其复制品存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通过光盘、虚拟存储空间、移动多媒体、移动网络等让艺术传播更加便捷,从而使艺术审美出现了随机性、即时性。其四是逼真性。高新技术对艺术品的复制精确度极高,甚至可以以假乱真。如3D打印技术便突破了部分复制传播珍贵艺术品的难题,2013年四川三星堆博物馆运用3D打印技术对文物的精确复制,浙江龙泉窑对精美青瓷艺术品的复制,即便是行业鉴定专家也要长时间才能区分真品与复制品。
2.艺术审美的拓展与转向
高新技术在艺术的效果、形式和传播方面所推动的现实变革,对艺术观念、艺术的作用与价值、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等抽象层面产生了巨大冲击。艺术的双重变革又进一步推动了艺术审美的革新。
第一,“美的艺术”观念被解构。关于艺术观念的时代变革,阿多诺曾说:“自不待言,今日没有什么与艺术相关的东西是不言而喻的,更非不思而晓的。所有关涉艺术的东西,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艺术的存在权利等等,均已成了问题。”瑏瑥之所以会引发什么是艺术、如何界定艺术等问题,一个重要甚至是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高新技术对艺术的介入,如同米勒所指出的,“印刷机渐渐让位于电影、电视和因特网,这种变化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生着,所有那些曾经比较稳固的界限也日渐模糊起来”瑏瑦。而艺术观念的模糊,客观上就造成了“艺术”标签的滥用,以致艺术与非艺术之间都难以区分。
第二,艺术的审美价值被重构。高新技术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介入乃是一把双刃剑,在创新艺术形式和加速艺术传播的同时,也造成了艺术作用和价值的变革。因为在后现代的消费文化境遇中,高新技术的融入促使艺术创作转化成文化创意,艺术市场转化为文化产品市场。由此,艺术创作及审美的“无目的的目的性”,也被转化成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大多艺术家由独立创作转变为被受众所左右,艺术所承担的精神启蒙被演变为娱乐满足,娱乐成为当代艺术的关键词。同时,在文化产品市场的推动下,艺术进一步物化、泛化,人们因为审美距离、心理距离的消失不再敬畏艺术、膜拜艺术,而是将艺术品变成了装饰品、娱乐品。对此,费瑟斯通给予了经典概括:“在艺术中,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关键特征便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弭了;人们沉溺于折中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反讽、戏谑充斥于市,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艺术生产者的原创性特征衰微了;还有,仅存的一个假设:艺术不过是重复。”
第三,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被消解。诚如叶朗所言,审美与实用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走向了结盟:“历史发展到了高科技的今天,审美的因素又回到物质、实用的活动之中,审美的东西和实用的东西重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现实基础便是高新技术所推动的艺术泛化,艺术的神圣价值被消解,甚至在现成品艺术中艺术与技术产品相等同。可以说,艺术通过高新技术走向了生活,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就充分体现在日常生活与审美化的互动上。关于艺术与生活结盟走向文化的趋势,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艾尔雅维茨认为:“由于丧失了它在现代主义条件下获得的自主性,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被转换为文化,而且能扭转这一进程的方式方法微乎其微,除非社会和历史环境在某些时候和在某些地点类似于已经过去的现代主义的状况。”瑏瑩由此,艺术审美走向了文化审美。艺术作为主要的审美对象,受高新技术影响而产生深刻变革,自然引发了艺术相关审美实践的变革:艺术传播的便捷高效,使审美发生具有了一种随机性,即时审美成为后现代审美的重要特征;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实景演出艺术等新形式,让审美者介入审美对象、以“体”去验,这与传统艺术保持距离的静观审美不同;艺术受文化产业推动日趋商品化,进一步放大了审美的功利性;艺术因神圣价值被消解而成为娱乐对象,浅层的感官审美满足被凸显,等等。这些审美变革的理论阐释,显然超出了以“美的艺术”为主要审美内容所建构的美学理论的能力,这就自然要求建构新的理论话语。
三、审美变革的理论呈现
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明确指出:“今天的审美化不再仅仅是一种‘美的精神’,抑或娱乐的后现代缪斯,不再是浅显的经济策略,而是同样发端于最基本的技术变革,发端于生产诸过程的确凿事实。”瑐瑠显然,韦尔施认为技术变革乃是当今审美革新的根本性因素。由前述可知,审美的革新是由技术变革经对感性、艺术在现实层面丰富、深化与拓展审美领域来实现的。审美疆域的扩容,进而诱发与推动了审美活动在审美发生、审美态度、审美体验、审美价值等层面的深刻变革。简言之,从美学原理的维度来看,审美活动变革所诱发的理论革新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
1.审美时间与审美空间侧重点的转换高新技术对人的延伸、对虚拟世界的营造等,革新了人们对时空的感性认知,进而影响了人对世界的建构模式和生存感受。人的审美观念,因时空感知与世界建构的变化自然亦发生了变化。当代交通、通讯等技术的发达,引发了人们对于运动速度的崇拜,空间转换所需时间在不断压缩,乃至“地球村”已经成为现实,人的现实审美对象自然由近身的世界扩展至“全球”。而数字、网络等技术平台,则形成了一个技术化的虚拟审美空间,为人开辟出一个具有诗性的虚拟世界。这就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形成了一种连续性,为生活增加了审美维度。如果说在古典审美中,审美者注重在时间变化中形成对空间的审美感知;在现代审美中,审美者强调在空间变化中形成对时间的审美感知;那么,在后现代审美中,现实时空的压缩化,促使审美者愈发青睐对虚拟世界的审美感知。
2.审美静观的弱化与审美流观的强化审美静观,要求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隔断审美者与周围事物的关联,或者说是要达到“虚静”“坐忘”的状态,在孤立静止状态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观照。它以康德为现代美学确立的审美无利害原则为基本前提。审美流观,则是强调审美者融入、参与到审美对象之中,以“体”去验,形成一种流动性观赏。它并不否认审美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如果说审美静观强调的是“游心”,那么,审美流观则是注重“游目”“游身”与“游物”,即审美者之视点、身体和审美对象变动不居。进而言之,审美静观强调的是瞬间性、抒情性;审美流观强调的则是过程性、叙事性,关注的是审美对象在审美时空中的有序展开。审美流观的内在特质,赋予了它在当代强调故事性、叙事性的影视艺术、舞台艺术等阐释中以极强的话语权与解释力。需要强调的是,审美流观并非当代审美的专属,中国古典审美中的“仰观俯察”便是视点的流动性欣赏,古典园林、叙事文学、绘画长卷等均能从审美流观的角度阐释。
3.精神审美的低落与感官审美的兴盛传统的审美注重审美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审美发生时,对主体的审美能力、客体的审美内涵以及审美契机都有一定的内在要求,追求对当下的超越。如果将传统审美称为精神审美的话,那么,当下的审美便可称为感官审美。它崇尚审美流观,要求主体对客体的有效介入;审美发生时,对主体审美能力没有过高要求,审美对象更是不再追求深刻、深度,而是走向肤浅化、平面化和娱乐化,审美发生更是呈现出瞬间性、即时性与随机性,追求当下的满足。这是一种即时审美,是以当代技术所提供的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等平台为物质基础,以影视、动漫、现场演出等艺术形式为主要对象的审美。这类似于布迪厄所揭示的两种处于对立状态的审美方式:“认知鉴赏、距离化及对纯粹审美鉴赏力的严格培育,这种康德式的高级美学,和大众阶级对瞬间的、感官的、‘奇形怪状’的身体的喜好。”
4.审美意象的内缩与审美事象的凸显叶朗认为:“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瑐瑢审美意象是从古典艺术审美中发展形成的,主要在审美静观中获得,强调作品的情景交融性、精神性。审美事象则是在当代文化审美中凸显出来的,是审美对象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形象,强调对象的过程性、感受性,主要在审美流观中获得,要求审美者亲身参与到审美对象之中,强调“身体”性的审美体验。审美意象主要用于抒情性的诗词、山水画等;审美事象则主要用于民俗审美、影视动漫艺术等。但审美事象与审美意象并非完全不可兼容,其实二者亦有相同的阐释对象,如风俗绘画、叙事诗;有相同的审美追求,都要求审美对象能够给人以精神享受等。由此可知,在电影、电视、动漫、舞台演出等艺术形式为主要审美对象的当下,审美意象不能对它们进行有效阐释,而审美事象则应当受到充分重视,以期对注重体验的新媒体艺术等进行有效介入。
5.崇高之美的解构与媚世之美的建构技术发展通过对审美对象的革新,最终会影响到审美的类型。对此,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时代中“灵韵”“震惊”等的论述,已经作出了证明。而关于高新技术对审美类型的影响,霍尔斯特•吕特尔斯曾说:“以高科技手段支持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反审美或后审美文化’,一种‘视觉和听觉文化’,一种消费文化;它消解崇高、消解意义、消解精神,摧毁传统文化(特别是严肃文学和高雅艺术)的审美规范,使文化从一种‘教化工具’和审美形式,逐渐过渡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和消遣方式,使文化产品日益蜕变为‘消费品’,从而将一切文化行为和文化经验通通推入商品的洪流。”瑐瑣也即是说,高新技术与艺术生产的结盟,让富有自律性与独特个性的艺术创作演变成了模式化、批量化、他律性的文化创意生产,审美者与对象之间的审美距离被消解,失去了对艺术的崇拜、敬畏,最终导致对崇高的消解,而走向了媚世。媚世之美具有世俗性、娱乐性与即时性。但媚世并不仅仅是一味地取悦大众、满足大众的审美趣味、盲目追求娱乐化,也内在地要求创新、要求新奇、甚至附庸高雅,具有审美正价值内涵。审美对象与审美活动受技术影响发生的深刻变革,促使崇高、悲剧等审美形态走向消解,代之而起的则是媚世、堪鄙、新奇等新审美形态。
论文摘要:物理学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对美的一个无限追求过程,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变革,物理美学思想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尤其,物理学已毫不羞涩地登上了历史舞台,经典的科学美学思想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世界构成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物理学及人类社会发展是确定性的还是非确定性的?和谐、有序是否依旧是科学美学的衡量标准?
美是人类的一个更高尚的需求,它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诗歌、音乐、绘画、建筑、戏剧、电影、科学等领域无不渗透着人类对美的无限热爱。同时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对美的一个无限追求的过程。
物理学与美学,二者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对美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驱动力,随着科学的不断变革,物理美学思想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尤其现在面临着复杂性异军突起,不确定性、无序、混沌、非线性已毫不羞涩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对经典科学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挑战。现代物理学的诞生为人类开创了一片新的天空,一切都处在系统中、变化中,原有的简单、和谐、对称、确定性等美学观念日益受到严峻地挑战,新时代的科学美学思想脱颖而出。
一、物理美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世界的本质是由非线性控制的,人们对基层规律的掌握绝不能保证对高层现象的确定性认识。进一步讲,简单性只是复杂性的特例,是在一定理想化基础上存在的。从科学史可以看出,任何科学理论均是对实际的近似,都要突出根本性的关系、行为,舍去不必要的细节因素,因此,某种程度上都背离了现实世界,把问题限制到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地步。以牛顿为例,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堪称简单性典范,但是他一样不能拒绝混沌现象的存在。在研究月球的轨道问题上,他不能阐明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两者作用之下的运动,感到非常恼火。由于无法得到精确解,他不得不求助“摄动法”,把三体问题化解为两体问题,以得到一个近似解。不仅如此,人们发现,最终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观测之间都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从逻辑角度思考,之所以允许存在误差,就在于人们不能完全确定地把握事物与现象。
虽然人们否定了本体论上简单性,但是从认识论意义上说,简单性原则仍有其合理性。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面对一个复杂的现象,人们必须把整体分成部分,分门别类地去研究,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认识的必然规律。
简单与复杂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不可能完全抛弃任何一方,而承认另一方,它们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简单性决定了认识的可能性,而且使人类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复杂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辩证性,它防止人类把科学变成恶劣的教条,当成某种僵死的固定不变的东西。
二、物理美学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
牛顿带给人们的是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非确定性则作为一种随机的、偶然的、片面的现象日益遭到人们的排斥和拒绝。但是复杂的物理科学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把偶然性、非确定性引入历史舞台。非确定性不再是过去那种卑微的角色,由于非线性机制,初始条件的微小偏差,会被无限扩大。一只蝴蝶拍打翅膀都会引进一场暴风雨,可见非确定性的力量,从此,人们再也不能对偶然性等闲视之。蝴蝶的力量同时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个体对整体有着不可察觉,但又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并非由于行为本身有影响力,而是由于这一行为超越了自身,对周围环境起了引导作用,引发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然而,非确定性并非是对确定性的否定,而是对确定性的补充和完善。非确定性在普里高津那里是以一种“新的理性”的姿态出现的,他认为大自然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有不确定性的一面,二者缺一不可。“确定性的意思是预先确定的和可预先确定的”,它体现的是一种稳定性,是对已有科学知识的肯定,否定了确定性也就否定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确定性,“如果各种事件都按预定的程序发生,那么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齿轮机的一部分,不言而喻只能无可奈何地听任它的摆布而己 ”。
非确定性意味着变化、意味着随机,但也意味着希望,从此不会,也不应受到人们的完全抵制,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希望。但如果单纯强调非确定性,系统也就失去了稳定性,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大自然演化的历史,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人类自身,无不是偶然性与必然性携手创造的神话。
三、物理美学的无序性与有序性:
与确定性和非确定性这对范畴相联系,有序与无序是科学美学领域另一对重要的范畴。有序,是指空间分布上的规则性和时间延伸上的周期性;无序,是指空间分布上的无规则性和时间延伸过程中的随机性。从前面对经典科学美学思想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人们一向偏爱有序,无序则是人们排斥的对象。一直以来,有序与无序是对立存在的,但是复杂性科学的诞生需要人们重新看待这一对范畴。
有序不仅仅是体现了一种规律性和周期性,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约束性。赫尔曼·哈肯在论述有序时指出,有序在现实中体现的是可能性的单一性,即只有唯一的实现方式。在这种未来只有一种可能性的情况下,生活中就再也没有惊奇,没有乐趣了,美又从何谈起呢?无序则与此相反,它体现的是一种变异性、可能性。赫尔曼·哈肯曾指出,“物件所在位置有很多可能性,这就造成了无序状态”,“大量不同的可能性也是物理学中无序的量度”。可见无序对应的是大量的可能性,这众多可能性的存在是否正是为人类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机会呢?并且,无序并不总是意味着杂乱无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有序。激光的诞生就是一个绝妙的例子。激光的产生是通过改变泵入的能量及两平面镜间的距离,使完全杂乱无章运动的受激电子突然之间以同样方式运动,产生一种完全均匀的,几乎是无限长的波列。从这个意义上讲无序难道不是一种美,它蕴含着的难道不是一种创造之美、一种发展之美。
当然纯粹的无序也是不好的,但是世界既没有纯粹的有序也没有纯粹的无序,一切美的事物都来自二者绝妙地结合。如果有序体现的是一种美的形式,无序则是美的源泉。有一句话说得非常贴切:“美是两个悬崖之间的狭窄小路;在一边全部有序消融在混沌之中,在另一边,则是对称和有序的凝固世界。只有沿着这条危险的小路,美才能展示其形态。”埃德加·莫兰也曾说过:“单独的、孤立的有序和无序是形而上学的,而只有它们的连接才是形而下的、物理的”。
四、结语
科学与矛盾的对话永远敞开着,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美也是不断变幻其形态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如果说经典的科学美学是从上帝的合理性信仰中派生出来的,它所体现的是对上帝观念的顺从与证明,是一种静态的、无生命的美。那么,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突破了经典美学思想的束缚,尤其是物理学不再仅仅归结为秩序、简单性、确定性,同时也包含着非确定性、复杂性。可以说也正是这些非确定性、复杂性赋予了科学美学以新的内涵,即适应、创新、发展和进步,从而上升到更高的和谐、统一、真正的美。
参考文献:
[1] [美]r·w·爱默生. 自然沉思录.博凡译[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2] [美]s·钱德拉塞卡.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m]. 杨建邺,王晓明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 [美]m·克莱因.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李宏魁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能促进健美操教学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大多都停留在了技能和动作的学习上,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课堂教学内容较枯燥泛味,难以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健美操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气质、品质。高校的教育目标,本就融合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塑造。而美学思想的贯穿,正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学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受到健美操的美学思想熏陶,其对运动美学的认知,对形体美学的认知,对舞蹈动作美、情感美、动作语言美的了解都有利于让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美学思想,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如何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1、将美学渗透纳入教学目标中
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首先就要将美学渗透纳入健美操教学目标中,明确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会根据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正确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健美操的教学任务。在健美操教学目标中融入美学教育,就是要求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表现形体美和姿态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美操运动集舞蹈、音乐和体操为一体,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中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体会到健美操的运动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身心素质健康的同时,还要注重美学的渗透,从审美的角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多方面的进行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美学教育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的教学内容。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学校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性、艺术性和丰富性,有效整合美育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学生特点和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材,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采用自编教材。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尤其注重教学内容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掌握健美操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身心素质,提高审美意识,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另外,在健美操动作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身性和组合健美操等充满活力的动作为主,同时还可以配合形体训练等课程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审美意识。
3、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能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气氛,关系到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其中,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体育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美的动作、美的意识和美感融于一体,通过人的形体和动作来表现出自身的美,使健美操教学对人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将美学教育渗透进健美操教学方法中,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能够更加直观的欣赏到健美操的形体美和姿态美。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端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发端于德国的文学理论思潮和流派。在接受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即:一个是以汉斯·罗伯特·姚斯为代表的着重于读者研究,关注读者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另一个是以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的着重于接受活动的文本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唤结构,关注于阅读过程的本身和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姚斯和伊瑟尔二者的理论相互呼应,并呈现出相互一致的关注,即将关注的焦点从作者——文本关系转向文本——读者关系的研究,特别重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一)期待视野
姚斯指出:“如果我们想要认识文学文本由于其审美特点而使我们感觉并理解什么东西的话,就不能从分析已获得整体形式文本义一问题入手,而必须从最初的感知过程入手。在这里,文本犹如一个‘内核’,指引着读者。”[1]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说,姚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只有透过读者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而任何一位读者在阅读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前在理解或者一种前在认知的状态,这种前在理解的状态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在进入阅读欣赏之前,因其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水平、文学造诣、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以及阅读经验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上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定式,因此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产生怎样的理解,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其期待视野。正如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曾这样说“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每一个读者在进入阅读活动中的时候,总是因为原来的经验、趣味、素养等因素所构成的期待视野的影响,所以,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不断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
(二)召唤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活动的认知,基本上认为作家的作品完成,文学活动便随即终止,因此对文学的阅读活动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一直到接受美学的发展与兴起,才开始重视阅读对于文学活动实现的重要性。接受美学一直非常重视读者对文本的审美创造,正如萨特所说的:“读者意识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揭示,在揭示过程中创造。”[2]因此,接受美学将读者放在揭示活动的中心地位,认为文学意义的实现,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只有通过读者的审美感知,文学作品才具有现实存在的意义。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任何文学作品的语言构造,都具有一定的未定性,在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中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召唤结构”,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具体化。因此,文学交流是作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阅读过程中空白可以被读者不断填充,并赋予新的意义与特征,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
二、接受美学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关于“阅读和欣赏”的建议中,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4]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开始重视学生如何通过提问、讨论和对话学习的方式表达其个人的感受,并能够针对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进行深度思考。
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作品,然而以往过度依赖教师讲述和分析作品内容,学生并不能真正了解如何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身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并从中掌握鉴赏作品的基本认知和方法。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说,文学作品意义的产生,并不是完全由作家或单一读者所赋予的,而是阅读过程中由读者自己来完成的。
从教学的观点来说,阅读是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起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呼唤和建立学生的“期待视野”,就成为阅读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第一步。不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因为他们在文化和个体上都是独特的,所以阅读并没有标准答案,在引导阅读活动的朝向上,教师更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本身不仅是一个外部阅读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加入读者个人体验的经验过程,所以整个教学的重心应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积极与文本对话,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者反映”,并引导与其他读者进行分享对话,为之架构更大更宽广的阅读期待视野。在阅读活动之中,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读者,而是认识到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与领悟能力。因此如何教授学生以一种审美的阅读态度把握作品的世界,成为提升阅读教学的关键。
三、小结
不可否认,接受美学理论有其本身的制约性,所以接受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文体,比如作者“义指”比较确定且恒常的议论文和说明文,由于这两类问题通常是表达作者对于社会、自然、人生等的某种观点或者是解释说明自然界某个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因此,这类文体在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甚至不允许违背作者的原意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元解读”依旧甚至必须是占据主要地位的。不过,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作为文学活动主要环节的观点,对于现行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而言,仍然具有其重要的启示。如果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时,能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指导,深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作为读者的自觉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进而对范文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感悟和解读,是有可能改变传统范文教学形态的既有模式,达到较为理想的阅读成效。
注释:
[1]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萨特.萨特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郭敬璋.在“多元解读”的误区中突围——中学语文文本解读有效性的理性思考[J].语文月刊,2013,(4).
1.1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历史课更加生动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是要让学生们充分吸收教师的所教授的知识点,要让学生们对枯燥的历史知识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发挥各种教学手段,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创造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用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运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的直观特点,使历史课堂言简意赅,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技术可以让静态的历史教学变成动态的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使学生能长时间的保持兴趣爱好,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就会很好。
1.2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但枯燥单一的传统历史教育教学手段,让很多学生对历史课毫无兴趣,大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愿过多学习。多媒体技术恰恰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中这一缺点,解决了这一困难,它让单纯的教师说教变成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音频、视频。优美的声音、动态的画面、生动的演示、搞笑的动漫这些多媒体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对上历史课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持续的兴趣也让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点几乎是过目不忘,学生们反映在上历史课时感觉身心非常愉悦,听课兴趣盎然,现在想去学习,愿意去学习,接受起来自然简单轻松,我发现在历史教学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明显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保证了学习质量和效果。
1.3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育教学制度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培养的弊端。例如,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平时的素质教育和日常的课堂教育外,应该加强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普通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和主动性思维,让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显著增加,我深刻体会到不但开阔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加深了记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两点注意事项
2.1多媒体技术不能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其中“辅助”非常重要,重点是“辅助”不是“替代”。我发现身边的有些教师进入一个误区,误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万能的,是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上课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去管是否适合,也不去管是否与自身教学内容相适应。让多媒体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有时完全取代教师这个重要的宣讲者。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多媒体技术是辅助历史教学,多媒体技术不具备传统教学的很多特点和优点,教师失去了引导和主导的作用。一些传统的谈话法、领读法、提问法等教学手段的缺失会让教育教学效果大大折扣。我们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两者巧妙结合,各司其职,谁也不能替代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让新兴多媒体技术教学为辅,让两者有机的结合,合理的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真正的服务于课堂。
2.2多媒体技术资源应当注意选择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