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小论文

计算机小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小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小论文范文第1篇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展,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因而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在职校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如组装电脑、编排校报墙报设计校园网站、参加计算机竞赛等等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巩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其次教师要将游戏活动融入教学中,如在学习指法练习的时候,难免比较乏味,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下载指法练习的软件,通过练习游戏提高学习兴趣等等。

二、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职校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应该注重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让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计算机实践,让实践活动来巩固理论知识。当前的职校计算机课程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很多教师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知识空泛,实践知识难用,这就需要教师加以重视。教师应该将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中加以融合,时间也要灵活调配。例如,在学习Word表格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丰富多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入理论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演示,这样一来,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计算机小论文范文第2篇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核心,是一门艺术,搞好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同样适用。目前,人们对于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它的重要性被人们忽视,所以,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多上机进行实践练习,就能够掌握好计算机这项知识技能。提高计算机水平,上机实践不可否认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课堂教学作为前提,想获得优异的成绩、提高计算机知识水平却有很大的困难,缺少课堂教学,用再好的计算机也难以获得优秀的成绩,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对这方面进行了验证。党校的学员从各个社会工作领域中来,并且其所属地域也存在较大差距,在计算机教学上,多数学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已经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也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教学内容、精心备课,根据学员的性质来设计教学环节,制作演示文稿,用以配合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对重点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教员在课堂上要做到循序渐进、承上启下,并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演示文稿的教学方法,给学员以直观的感觉、深刻的印象,这样学员才能充分理解和融化知识,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无障碍的进行上机实践练习。除此之外,应该与学习者在课下多进行交流,经常进行沟通,考虑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内容进行改善,来充分的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另外,平时还要多注意与计算机知识有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这样可以在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和分析,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2.采取理论与上机相结合的考试形式,推行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

计算机教学非富多样,考核形式也应该富于变化,给学员一种继续学习的动力,所以考核尤为重要,考核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结果的检验,因此对计算机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也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但是考试可以有效地对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但是,考试的形式也会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压力,与此同时却也能够促进学员的学习热情,使学员取得更为优秀的学习成绩。计算机课程有异于其他课程,它有它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计算机考试应该采取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从多角度对学员进行检验,这种方法也是在多年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种考试形式适合党校计算机教学。理论知识的检验主要考查的是学员队这一阶段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概念的理解,对于难度高一些的问题不着重考察,上机操作考查的是学员能否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融洽的应用于实际,上机实践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并且可以使死记硬背的重点难点降低难度,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因此,上机实践考试尤为重要。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这两者的结合能促使学员最大化的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

3.结论

计算机小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新税务法明确的视同营销收入范畴

国税局相关通知中指出:企业有以下情况的处理资产,除开资产转移至国外之外,因为资产的归属权在方式和本质上都没有产生变更,可视作内部资产处理,不视同营销明确收入,有关的资产计税基础延续计算:

1.资产用在生产、制作或加工另一商品;

2.变更资产的形态、构造或特性;

3.变更资产的用处;

4.将资产在总公司和分公司间进行转移;

5.上面两类或两类以上的情况的融合;

6.它类不变更资产归属权的用处。

(二)旧税法明确的视同营销收入范畴

企业将自身生产的商品用在建筑行业、非生产部门、捐献、资助、融资、广告、样板以及员工福利褒奖等层面,应视同对外营销处置。

(三)新老税法的关键性区别

新税务法明确视同营销收入是以资产的归属权作为区别标志的;而老税务法不但要权衡资产的归属权是否产生变更,并且还要权衡资产的特殊用途的变更。新税务法与老税务法在视同营销明确范畴的关键性差异是:老税法的视同营销收入仅为本厂生产的商品;而新税务法指的是资产,就其受体覆盖的区域来说,要比老税务法的覆盖区域更大。

(四)会计核算及其影响

对视同营销会计,一律不当成收入核算,而依照成本转账,由于视同营销而产生和缴付的增值税以及消费税应同时归入有关成本或消费账户。然而,因为新老税务法对视同营销的内容和范畴的变更,对以往视同营销核算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要精确核算企业的视同营销业务,应从以下内容着手:

1.明确新老税务法有关视同营销的分别。例如:新税务法将资产用作股票利息的分配,将其当作视同营销收入。目前的会计核算将本厂生产或托付加工的商品分配给股东当作营销收入处置,并依照商品销售价格借记“应缴付股票利息”,贷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与此同时,结转商品本金和转销存货。这与常规的商品营销额处置是相同的。新税务法将资产“用于股票利息的调配”的视同营销也适合以上的核算方法。但是,本公司制作的商品或通过外部渠道购买的资产用于股票利息分红时,应重视其差异性。

2.旧税务法的视同营销收入单指本公司生产的商品,新税务法的视同营销包含本公司制造的商品和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进而导致视同营销收入的会计处理比以往牵涉的项目要广泛。新税务法尽管明确了将通过外部渠道购买的货品应用于视同营销处置,同时亦要明确视同营销收入,并使外部渠道购置的货品能够依照购置的价钱明确营销收入。所以,公司通过外部渠道购买的商品的视同营销处理,依然可以采取成本转账的办法,因为它的视同营销收入是依照购置时的成本价格明确的。通常状况下公司将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货品用在视同营销上不会左右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税赋的缴纳的数额。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税务法的准则中对于从外部渠道购置的货品作为员工福利的视同营销收入与视同营销本质是相同的。旧税务法明确视同营销的货品通常依照税款缴纳人月度同种类货品的平均价格明确视同营销收入(缺少月度同种类货品价格或近段时期内的货品价格的,依照组成计税售价明确视同营销收入),而新税务法将从外部渠道购置的货品依照购置的价钱明确视同营销收入,该点不应忽略。

二、新税务法视同营销收入的涉税处置

新税务法明确视同营销收入的项目和范畴不尽相同,所以牵涉的税务处置也不尽相同,税款缴纳人员应注意下面的内容:国家税务局规定:隶属公司本身制作的资产,应依照公司同种类资产同时期的售价明确收入;隶属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可依照购置的售价明确营销收入。从价格明确的视角来说,假定公司用以视同营销的本公司制作的资产为试用商品,并没有同种类同时期的售价作为参考,税赋缴纳人员没有办法在该类状况下明确视同营销的售价和收入数额。这一点国税局应尽快加以解决。此外,隶属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用于视同营销,应依照购置时的售价明确收入。通常情况下,售价单指发票上写明的金额,而会计核算的资产本金通常包含有关税收,它被叫作购置成本。购置成本在一般情形下要比购置价格高,假定将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用以视同营销,则购置价格将作为视同营销收入的核算凭据;若将已购置资本当成视同营销成本,则该类视同营销的处理会使税款缴纳人应交税款不完全,从而形成偷税漏税的现象。税款缴纳人将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售价当成视同营销资本扣减,假定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购置已年深日久,那么其以往的购置材料已经无法或很难找到,购进本金与购进实价间的相差金额不能妥善处置,会给税款缴纳人员的核算和税款缴纳制度的执行带来麻烦。笔者的拙见是:国税局与财政部可以拟定一个红头文件———对通过外部渠道购置的资产用于视同营销的收入变更成依照购进时的资本来明确视同营销收入,如此有利于税款缴纳人员的会计处理。

三、结束语

计算机小论文范文第4篇

(一)资产核算方面增加了资产折旧摊销的核算内容

高校新会计制度设置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核算高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额,这是高校新会计制度核算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高校在核算取得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时,仍采取“双分录”核算模式:增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价值的同时,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同时,增加支出减少货币资金。而在计提折旧或摊销时,则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增加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

(二)负债核算方面引入了“应付”类的科目反映高校的负债情况

新高校会计制度与过去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相比,取消了原“应付及暂存款”科目,并引入了“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与企业会计制度相当的会计科目,用以核算高校应付而尚未支付的款项,体现了高校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要求,这是新高校会计制度从过去单纯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三)收入核算方面依然采取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高校收入是指高校为开展教学、科研以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的资金,高校新会计制度明确: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从高校收入构成的总体上看,高等学校的大部分经济业务都还是运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极少数的经济业务比如说以盈利为目标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采用的则是权责发生制。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

(一)对于资产的核算一次性计入支出,与其相应在后续年度带来的效益无法进行配比

对于资产的核算,高校会计制度尽管引入了折旧或摊销的核算要求,但从根本上并没有使高校的资产支出在合理的使用年限里进行分配,依然一次性地在购入资产的年度里计入高校支出,使得高校在购入资产年度内支出过大,而这些资产所带来的使用效益却在往后的年度内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的方法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的方式分期体现出来,从而影响了高校资产支出与使用其所带来的效益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里确认与计量,使得配比的会计原则失效。此外,对于高校取得的资产,新会计制度并未要求其进行减值的计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高校资产会计核算的信息失真,进一步使得高校会计核算配比原则无法得到实现。

(二)在负债的核算方面高校筹资活动所引起的利息仍作为隐形负债没有通过核算进行反映

高校筹资活动产生的利息,包括借入款项产生的利息以及当前萌生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产生的利息。从科目设置上来看,高校新会计制度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核算高校的负债情况,但对于高校筹资活动所产生的利息,却没有进行核算加以反映。同样,对于在高校萌生的融资租赁业务通过“长期应付款”进行核算,使得高校融资租赁业务所产生的利息在发生时全部计入了固定资产的成本,并在支付“长期应付款”时计入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并未计入当期的利息支出。

(三)在收入的核算方面高校应收未收的款项得不到体现

新高校会计制度要求,对于大部分的高校收入业务,除经营业务外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要求高等院校只有在实实在在收到相关的款项时才进行账务处理,否则,即使存在着收款的权利,也不进行核算。不对收款的权利进行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校收入的管理,使高校的“盈利”能力得不到完整的体现,不利于高校及其上级部门掌握其真正的财务信息。

三、新会计制度下完善高校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对高校资产会计核算的建议

对高校相关的非流动资产进行核算,为避免非流动资产采购造成的某一会计年度内的支出数额巨大影响高校会计核算的配比性原则的体现,应在每会计年度终了时按照资产的使用状况分期确认资产支出。在取得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时,增加其账面价值的同时减少所支付的货币资金,年度终了,应将属于本会计年度应确认的非流动资产的支出额计入本年的支出中,同时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反映的是取得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而“非流动资产基金”反映的则是通过资产的损耗而创造的高校经济利益的流入。

(二)对高校筹资融资业务会计核算的建议

为准确计量高校筹资、融资业务的成本—利息费用,应增设“应计利息”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高校应根据借款规模的大小,按月对其筹资业务产生的利息进行合理估计,并计入相关的支出科目进行核算。对于高校发生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业务,应对所租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利息进行区分,通过“应计利息”科目核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应付的利息。通过“应计利息”科目对高校筹资融资业务所产生的利息进行核算,有利于揭示高校的“隐形负债”,使高校会计核算更加完整清晰。

(三)对高校应收学费的会计核算建议

为更全面地反映高校学费收入状况,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要求下,高校应设置“应收学费”会计科目,核算高校本年度总共应收取的学生学费。当年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根据招生录取学生人数,计算学费收入并计入“应收学费”会计科目中;学生报到工作结束后,根据实际报到学生人数,调整前期所确认的收入与“应收学费”科目金额。此时,应收学费账户余额反映了本年度应收的学费总额。当实际收取学费时,冲减“应收学费”科目。此时,应收学费账户余额反映本年应收而未收的学费总额。由于高校“收支两条线”以及财政专户管理规定,高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必须纳入财政专户进行管理,高校在实际收取学生的学费时必须上缴财政专户,由财政专户统一收取再返还。因此,应设置一资产类“财政专户应返还款”核算上缴财政专户应返还的款项。按照实际收取的学杂费金额,借记“财政专户应返还款”,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实际上缴时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贷记银行存款;当收到财政专户返还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政专户应返还款”。由此可见,“应缴财政专户款”账户反映了高校按规定上缴财政专户的款项总额,而“财政专户应返还款”账户余额则反映了财政专户应返还而尚未返还给高校的款项。

四、结语

计算机小论文范文第5篇

1.充分考虑各专业差别,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

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国家信息化的要求,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例如,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对信息管理类专业,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

2.理念先进,服务人才培养定位,教学目标明确。

以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资源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注重对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通过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讲授,掌握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多媒体技术及程序设计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熟练掌握与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有效地表达思想,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接受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和吸收,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课程服务专业思想的实施

根据我们多年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改革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和为专业服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专业结合的做法是在教学手段和模式富有建设性成效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思考,结合了我校办学的主导思想和特色并有了创新性发展。从几年的实践过程看,做法日渐科学,效果积极显著。具体做法:“积累、实践、服务”相结合。

1.及时与专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与专业对接。

第一学期开学前,通过与学生所在院系教学负责人、专业建设负责人沟通等方式,实现课程内容与专业需要的对接,重新定位,按照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即每学期在制定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计划时,请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参与,根据各专业需要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需求,从而对课程内容及时做出调整和修订。

2.提高课程组教师的计算机能力培训。

课程组的教师积极参与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实践锻炼等环节,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实现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对接。同时,课程组的多名教师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及时了解社会对计算机能力的实际需要,也了解到学生将来的就业趋势,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保持了计算机教育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作出了充分的准备。

3.为学校各专业的大四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排版指导,发挥服务作用。

随着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水平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之一。因此,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服务专业”的理念和做法既符合教育部对普通本科院校提出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所指,也符合我校的三大教育理念。作为我校的特色项目,必定对于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应用计算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根据专业需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探索为专业课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按照学生能力培养体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相关的理论课程重新整合、重组。如在讲计算机程序设计时,重点针对专业的实际问题进行程序分析。新体系淡化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实际了知识整合、交叉安排,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目的是更好地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服务。

5.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专业服务奠定基础。

计算机基础教学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例,强调实践与实习,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验证理论,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在授课计划中还安排了多项相对独立、逐步提升的阶段性技能与综合性实验与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课程组教师需要了解相关专业课教学重点,积极主动地为专业课服务。

课程组教师通过与相关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的沟通,以及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及时地了解了专业急需用计算机解决的相关知识与问题,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都会将此部分内容作为重点进行讲解,为今后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开发了自主学习,课程服务专业的网站。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组开发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网站,网站中包括了课程的大纲、授课计划、课件、习题、名师视频等资料,方便了学生资料的获取。同时,网站还重点设置了“专业学习模块”,针对不同的专业,根据各个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需要设置了不同的模拟试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适应专业特点,精心设计案例。

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是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做到课程服务专业,需要授课教师在案例设计之前需要与专业知识进行对接,对案例进行反复斟酌、思考与设计,好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基本概念,理解所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如在对会计专业进行案例设计时,要尽可能将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安排案例教学时有意识穿插更具会计专业特色的实例,在学习Word时,可以设计“财务报表”、“月份财务分析表”、“资产负债表”等案例,使学生在练习了表格排版的同时,了解了财务报表、财务分析表及资产负债表应包含的基本信息,与会计专业基础课有了更好的结合。在讲解Excel时,可以重点与财务相关的公式与函数。在讲授PPT时,可以利用PPT内容提示向导、母版的改造、PPT中表格和图表的插入等操作,制作财务报告幻灯片,向股东和投资人介绍公司的财务状况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案例讲解,并结合布置一些有挑战性或应用性或有乐趣的任务、习题,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