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一)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园教学带来的好处

选择在课下利用摄像机等相关的设备将这些例子记录下来,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将这些例子通过多媒体课件放映给幼儿观看,这样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二来可以优化幼儿的效果。在丰富多彩、多渠道的知识传输下,幼儿可以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雨的形成”的时候,如果只是口头上的讲解,幼儿很难明白为什么地上的水会跑到天上去,然后又会从天上掉下来,这种事情用肉眼是看不见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很难解释了。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教师就可以利用图像将这种复杂的自然环境用动画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幼儿很容易就能够理解了,教师也不需要伤透脑筋考虑怎么向学生解释这一现象了。总之,多媒体教学这种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优化了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情境。

(二)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缺憾

多媒体技术进入幼儿园课堂,丰富了幼儿的学习生活,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是,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过多注重课件内容的趣味性,或者课件中的色彩过于丰富,这些内容都会分散掉幼儿的注意力,将幼儿关注的中心转移到这些花边上去。这样一来,不但不会对课堂教学带来帮助,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样也就得不偿失了。

二、由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而引起的反思

幼儿园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幼儿教学活动大多以集体模式为主,如何实现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重点课题。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指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情感与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以及在愉快、活跃的集体氛围中互动。为此,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特点和习惯,开展充满趣味、活泼轻松的集体活动。

 

一、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目标需明确具体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在开展之前,教师首先应制定明确具体的目标,确保集体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真正发挥集体活动的教学优势和教育价值。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活动时,需尽量将目标细化,把集体活动中能够实现的目标详列出来,在实践中做到有据可依、心中有事。像本次集体活动要传授给孩子哪种技巧、技能,发展幼儿哪一方面的情感等,以明确具体的目标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比如,幼儿教师在开展“火灾安全教育”集体活动时,可将活动目标制定为:让幼儿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发现火灾时应该怎么做?如何求救?如何自救等。这样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具体,并不是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火灾安全”,而是将活动重点放在“教育”上,告知他们基本的火灾预防尝试,以及发生火灾时怎么做是正确的。通常的“火灾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发现火灾时可以拨打119火警电话,说出地点、如何灭火、如何逃生等。同时,教师可在集体活动中组织孩子进行演习或模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具体的消防常识。

 

二、幼儿集体教学活动需面向整体孩子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顾名思义“集体”是主要特色,教师在设计时需面向整体孩子,当然也要满足个性需求,做到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等存在着明确的差异性,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需具有弹性,先为幼儿规定最低标准即为活动的底线,让他们知道达到哪种水平才算合格。同时,幼儿教师还应鼓励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和前进,做到精益求精,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例如,在幼儿园“故事”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使用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先出示绘本引出课题,和孩子们一起打开书提问:首先有什么?两条虫在干什么?来了谁?有几只?三只鸟来干什么?四个猎人会干什么?……这是蜂窝,有几个?猎人用蜂窝干什么?现在变得怎么样了?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让幼儿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理解故事中蕴涵的的数学知识:故事中各事物间数量递增的关系,后面出现的事物总是比前面的多一个,这是最低学习标准,面向整体幼儿。针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深层标准,教师可要求个别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探究。

 

三、幼儿集体教学活动加强非智力教育

 

虽然智力教育是主要方向,但是在幼儿园中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均处于发展阶段,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教师要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有效教学,在集体教学中需关注非智力方面的教育,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为此,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应格外关注非智力教育,刻意培养幼儿的操作和实践能力,使其在具体的动手实践中积极思考问题,调动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比如,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更换主题墙饰的情况,教师可借此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也参与到布置主题墙饰的活动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设计和布置主题墙饰的主题,让幼儿亲自参与到操作和实践中,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在主题墙饰更换集体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积极的去寻求和研究事物,通过非智力教育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对于提升他们的自身能力来说也是极好的锻炼。而且加强非智力教育可突出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四、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要灵活组织开展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需灵活组织、开展和设计集体活动,其中提问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良好互动和交流。不过幼儿教师需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在实际集体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导向,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需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有意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启发幼儿,并运用追问的方式逐步引导他们掌握知识或者发现真理。

 

例如,在认识“1~5”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引领幼儿使用具体物品知道1~5的数字顺序,可以是糖块、彩棒、苹果等,诸如:教师可将15个糖块分为五堆即为1、2、3、4、5,利用实物启发他们的思维,思考数字之间的大小和顺序,使其主动探究且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而且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整体抢答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帮助他们彻底掌握这一数学知识。运用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不仅可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让幼儿的思维保连贯性,使其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主动思考和归纳,从而获取新的认知。

 

五、总结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流形式,教师需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不足。所以,幼儿教师应从明确活动目标、面向整体又不忽视个人、灵活组织等多个方面开展集体活动,从不同角度实现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教学。

幼儿园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最近这两个周我们中班的教材中有两节折纸教学,说实话一提到折纸我就发怵,以往每次折纸,总有孩子眼看着你不动手,口中却嚷嚷:“老师,我不会!老师我不会!”对于我这个“易激惹”的人来说,哪一节折纸课都会气的脸红心跳,眼看着折纸课又到了,唉,真烦人!

早晨,我笑迎着来园的孩子,组织他们叠好衣服,在活动室坐好,玩点什么呢?玩什么呢?玩积木,玩乒乓球还是看图书?得,还是把那挠头的蝴蝶折纸先教教这先来的十几名孩子吧,于是我将早已准备好的各包正方形蜡光纸发给他们,坐在桌子中间,一步一步的教折,折纸教学策略:分批折纸效果好。眼睛随着这十几个孩子的手而动,脸上不忘挂上鼓励的笑。有没跟上的就再示范一遍。有谁停着不动,就冲他笑着点点头:“试一试,你也能折出来,很简单的。”就这样,以往30分钟也组织不完的折纸课,在我们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仅用了六分钟就折完了,布置已经将蝴蝶折好的孩子来添画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我呢,则将刚刚来的没有学折蝴蝶的孩子组织起来,进行第二批教折。接下来是第三批。每批孩子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你不必担心他们会大吵大闹,因为他们在老师的要求中听到了看谁的蝴蝶是最美的“蝴蝶皇后”,都在暗暗的比赛呢。

就这样,平时最令人头疼的折纸活动,在我突发奇想的分批教学中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曾经以为,也许这次教学活动内容本身就容易吧。后来我用了相同的方法教折孔雀,得到的效果一样好。也许这样也不能服众,于是,利用今天早上8:00-8:30的时间,我又做了第二遍蝴蝶折纸游戏,这次的方法是采用以往的集体教授。也许,你猜到了,我的脸又红了,心又跳了,竟然又有孩子嚷嚷:“老师,我不会!”唉!真气人!

通过这段日子里三次折纸活动,我觉得收获很大:其一是分批教授折纸效果好,其二,教学重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充满自信的氛围,这比肝长气短的发脾气,一遍一遍的扯嗓子有效的多,如果你也是在为折纸教学烦恼的话,不妨将此法一试!

幼儿园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少数民族母语的学习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通过汉语的学习融入主流社会,使群体和个体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而少数民族幼儿园双语教学做为少数民族双语的基础阶段,无疑对发展民族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语言交往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幼儿期又是语言发展的敏感和关键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脑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语言中枢正处于发展变化阶段,他们对语言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领悟能力,听觉敏锐,心理障碍小,求新求异,思维活跃,较易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而且学习上天真好奇无心理负担,喜欢玩语言游戏,学习的过程更简单,更直接。所以,人在幼儿期已经具备了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能力。

一、甘孜地区幼儿教育背景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中,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保教费等费用需家庭承担。但由于我州人民群众收入较低,全州60%的家庭无力承担子女就读幼儿园各项费用,因贫失学的现象较为普遍。早在2013年前,州委、州政府就提出了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发展构想,并积极做好准备工作。2013年1月9日,甘孜州推进教育跨越发展大会上正式颁布了《创建藏区一流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州将全面启动实施免费学前教育计划。全州所有公办幼儿园不再收缴保教费,并实施免费午餐补助计划,为公办幼儿园入园幼儿提供免费午餐补助。为确保农牧区幼儿顺利入学,我州还实施校车免费安全接送服务计划,为农牧区新建公办乡(镇)幼儿园配备免费校车。同时,进一步加大农牧区双语幼儿园校舍建设及设备配置力度,构建了全域甘孜“广覆盖、保基本”免费公办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所以,这种通过以政府行为实施的免费教育,减轻了农牧民经济负担,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送子女入园的积极性。甘孜州近三年学前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8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为我州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良好局面。

二、甘孜地区幼儿园双语教育的现状

1、对藏区幼儿教育的调查发现,我州县城的一些地区已逐步放弃母语,转用汉语。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以及打工潮的兴起,人员流动频度增大,民族语言受到更严重的冲击,在多数地区幼儿的学前教育基本上也是在用汉语普通话教学。

2、幼儿园教师的态度总体还是很积极,认为在幼儿阶段开始学汉语,不仅易于学好,而且对幼儿以后发展有帮助,但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和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阻力。以道孚县幼儿园为例:目前道孚县幼儿园的幼儿70%都来自乡镇,乡镇一般又都是纯藏语区,在这里藏语比汉语有更广泛的使用功能,少数民族用藏语交流,阅读藏语书籍、收听藏语广播、观看藏语节目,藏语完全能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而懂汉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即使他们懂汉语,在彼此之间也用藏语交流,只是碰到汉族时,偶尔说几句汉语。因此会使用汉语在这些地区显得并不那么重要。除了环境因素,还因为乡镇较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对幼儿是否接受双语教学显得并不关心,一位教师告诉笔者,“目前甘孜州的幼儿园都是免费的,关外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吃了什么,不管学到了什么”。家长的这种态度,强烈的影响了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尽管教师赞同开展双语教学,但是认为开展双语教学有困难。

3、双语教育究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各项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双语老师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汉语(藏语)水平:发音准确,书写规范,语法不会出现错误。但目前由于缺乏?R怠⒀细裣低车难盗罚?许多老师对于专业的认知度不够。汉族老师不懂藏语,在进行教学中,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不能用藏语进行解释,孩子就像听天书一样,什么也不知道;而民族老师的汉语听说能力水平较低,汉语的听说能力仍然比较弱,用于双语教学的能力更加有限,在双语教学中常常使用藏语来代替汉语表达,给孩子提供模仿学习的机会很少,难以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环境,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育的要求。

三、怎样在幼儿园中开展双语教育

本地区的双语教学我认为指的就是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藏语两种语言的训练。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汉、藏语倾听、欣赏、识记、表达与表现能力协调地发展,进而优化幼儿的整体素质。首先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时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注意使这些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符合幼儿的能力、需要和兴趣,注重幼儿的认知经验,使经验成为两种语言学习的纽带和载体。

(一)加强幼儿双语师资力量的培养

针对现有的幼儿园双语教师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双语教师培训体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双语教师培训给予积极支持,在政策 上和财政投入上应有所倾斜。其次,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应和幼儿园保持 密切联系,共同做好幼儿园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还可以组织教师到教学质量较 高的幼儿园进行合作交流,观摩学习优秀双语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培训的内容应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选择,因为各地对幼儿园双语教学的需求是不一样 的。因此“如果双语教育的教师短缺,就必须多培训一些教师。如果现有的教学人员不具有一定的技能,就必须帮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培训来获得它”。

(二)浸入式双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注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而目前藏区小学中的汉藏双语教学模式有两种:其一,在有一定汉语环境的地区和某些藏族方言、土语区以汉语授课为主,藏语只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其二,在有藏语言环境的地区,各学科以藏语授课为主,汉语只作为一门课程开设。这样藏区就可以使用“浸入式”汉藏双语教育的模式:首先,在有一定汉语环境的地区和某些藏族方言、土语区采用“完全浸入式”双语教育。因为很多地区的方言、土语与标准藏语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刚进入幼儿园同时用汉藏双语教育,幼儿相当于同时学习三种语言,就会增加幼儿的负担。因此,采用完全浸入式双语教育,其特点是刚入园时,教师主要用汉语进行教学、开展活动时,方言作为辅助语言,并且鼓励家庭和社区创设学习汉语的环境。但是,允许幼儿用方言进行交流,学习汉语采用随意的、无意识的,类似于方言习得的方式。其次,在有藏语言环境的地区,以“部分浸入式”启蒙藏汉语言的运用。其特点是刚入园时用藏语教学、开展活动,然后逐渐使用汉语开展一部分活动。其目的是在入小学前掌握母语的基础上基本能过汉语关。

(三)开发多元化与本土化共生的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育本土化、多元文化教育是帮助少数民族成员适应主流社会,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唤起主流民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意识。藏区幼儿课程采用多元化和本土化共生有其客观条件:其一,时隔这么多年,藏区的幼儿教育如今同样出现类似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问题,即内地化、城市化。其二,藏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现实问题。其三,幼儿教育内容远离幼儿的实际生活,不仅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征,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其四,生活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了课程内容要多元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藏族幼儿首先应该?W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藏族人,必须要掌握本民族的言语、风俗、习惯等。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使用和接触的,不可避免的。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就必须接触其有关方面的知识技能;。所以,藏区幼儿课程要多元化与本土化共生。

创建多元化和本土化共生的幼儿园课程应注意:其一,教育内容应包括主流民族的优秀文化、藏民族的优秀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其二,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先进的幼教理论,精心选择民间教育内容,建构地方课程或园本课程,然后通过环境创设渲染民间文化,通过游戏活动体现民间文化,通过主题活动突显民间文化。

(四)进一步创设好的语言环境 ,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进行双语教学

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语言接触。和第二语言接触的机会的多少和语言学习有着重要关系。尤其是在乡镇幼儿园,幼儿园几乎是幼儿接触汉语的唯一场所,幼儿和教师用汉语交流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身边的其他幼儿也都是使用母语进行交流,教师在幼儿听不懂汉语的情况下,大多使用藏语,这也就减少了幼儿接触汉语的机会。所以,乡镇幼儿园教师应进一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机会在幼儿园能多接触第二语言。

通过观察发现,不同民族幼儿之间很少有接触, 通常是藏族幼儿在一起,汉族幼儿在一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组织活动时将不同民族幼儿平均分配在各小组,使不同民族幼儿有互动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另一方面幼儿在互动中也了解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再次,游戏活动是幼儿时期的主要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游戏活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五)实现家园合作

幼儿园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能力;民办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04-03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6月至9月,笔者选取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达县、宣汉等地区的21所民办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自编调查问卷“达州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问卷”230份,回收224份,有效回收率为97.39%。通过前期研究发现:达州市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存在着专业结构不合理、新手型教师偏多、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存在着严重缺陷、教师具有较强教学反思意识但教学反思能力不强等问题。民办幼儿园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特殊性,如大多数被调查幼儿园都是实行的“一教一保”制。教师和保育员两个人承担一日活动的全部保教工作,较少有休息和学习时间,工作量较大;相较于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培训机会较少。结合研究结果和实际情况来看,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势在必行,需要通过各种职后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另外,学前教育研究者应该关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以及怎样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幼儿教师真正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得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把教育知识和观念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内化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智慧。而行动研究恰好能将教师的知识和教学实践完美结合,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前,关于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较少,主要从教师的观察能力、实践智慧等维度探讨行动研究前后教师能力发生的变化,对今后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一定启示。蒲月娟通过对40名来自不同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游戏观察记录的分析和访谈,发现幼儿教师角色游戏观察中存在观察意识弱、观察随意性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榜样激励法、参与式培训、世界咖啡馆分享法、案例对比法、手册推进法等方法,帮助幼儿教师有计划地在反复观察实践中养成观察的习惯,获得观察的方法,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观察能力。对于教学反思的界定和结构,很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申继亮认为,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监控:二是指教师对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加以自我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吴卫东认为,教学反思能力主要由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两大部分构成。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达州市民办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意识较强,但教学反思能力不足。因此,应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

以达州市小红帽幼儿园6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行动研究。

2.研究程序

首先,通过被试已有的反思日记和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其教学反思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可能的原因。其次,对现有问题提出行动研究方案,引入专家讲座,明白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对比法,以反思日记的记录和分享作为载体.反复训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和他人教学过程及结果反思的能力,并制定反思能力提升机会,让教师进行反复实践和调整。一方面,训练她们反思日记记录的框架,包括讨论反思日记记录的原因、记录事件的选择、分析的几个层次、改进的措施。另一方面,引入优质课观摩,让两位教师同时对其他教师的某一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等进行观察并写下反思日记,比较即时记录与回忆记录、授课者和听课者在教学反思中的差异,帮助幼儿教师找到自身的原因,提高教学反思的水平。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停留在有语境的表面内容。缺乏自我觉察和深刻分析的交叉

对16位教师的16篇日常教学反思日记进行分析。主要借鉴Joplin.L等人提出的“2×2表:日记陈述一反思层次”,以日记陈述作为横轴(包括内容和过程),反思层次作为纵轴(包括表面反思和分析反思),把教学反思分为4个象限:A象限(表面内容,没有情绪语境)、B象限(表面内容,包括情绪语境)、C象限(对内容的复杂理解)、D象限(自我觉察和深刻分析的交叉),见表1。

对16位幼儿教师反思日记记录的层次进行分析,87.5%的教师都存在着记录停留在表面内容,缺乏深层次的反思和分析的现象,这可能与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教龄分布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前期调查发现,民办幼儿园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仅占47.8%,毕业于学前教育專业的幼儿教师还不到教师总数的一半,而其他的专业所占比例多达52.2%,这影响了教师在职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获得。另外,民办幼儿园中,新手型教师居多,他们的职业发展尚处于经验累积阶段,而教学反思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和实践才能形成。

2.反思日记的结构上.缺乏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

16篇反思日记中有9篇提出了改进措施,主要有教学语言的儿童化、教学设计的修改、关注幼儿的个别化需要等,其分布频率见表2。

在16位幼儿教师的反思日记中。仍有43.75%的教师的反思日记在结构上缺乏改进措施这一环节,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虽然反思日记写作没有统一的规范结构,但笔者认为,从反思的层次上看,应该有原因的分析,以及改进措施的提出。

在有改进措施的9篇反思日记中,有的出现了教师所预设的反思措施名称,但是对于“具体的做法”提及甚少。例如,一位教师提到“讲故事的时候表情和动作很丰富”,这个点的反思只是笼统的描述,就像生活中我们要求孩子“要做个好孩子”一样,对于好孩子应该有哪些行为却没有具体标准。从这点看,也体现出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专业培训有所更新,但却没有操作性强的实施步骤,往往使反思的效果落不到实处,停留在表面上。

3.幼儿教师即时记录与回忆记录的差异分析

选择两位教师,对同一个教学活动“野猫的城市”进行观摩,教师1在活动过程中边观察、边记录并完成反思日记,教师2在活动结束之后。对活动进行反思并撰写反思日记,探讨反思日记的记录时机对反思效果的影响。

案例1:不同时机教师的反思

教师1:即时记录

“这位教师出示封面中的野猫,提问画面中有谁?可能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孩子们大多数说出了答案——野猫。有的孩子说野猫想找小朋友玩,有的说野猫在树林里散步……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在第二部分讲述故事的时候,让孩子用动作表示城市的美,很形象生动……第四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城市时,一个孩子说自己的城市很美丽,有的说自己的城市有很多垃圾箱,有的说自己的城市有凤凰山……应该让孩子两个一组,互相介绍,这样就能让大多数孩子有机会说话。”

教师2:回忆记录

“活动开始时,老师采用了图片导人的方式,这种方式很普通,但是孩子们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图片上。老师的语言很生动,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最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回忆故事的内容。我认为这位老师的优点是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很多。”

这两位教师针对同一活动的反思记录,应该说体现了记录时机存在的差异,教师1(即时记录)能更多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幼儿的行为反应甚至是幼儿差异性的回答进行思考,并延伸出一些孩子想象力相关的分析。当然,这位老师可以进一步分析是哪些行为促成了幼儿有想象力的回答,以及教师提问的开放性、教师提问时鼓励的语气、教师给予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对幼儿回答的肯定等,通过这些分析.对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行为的专业化有更大的帮助。

教师2(回忆记录)则是概览性的记录,像记日记一样概述教师的教学过程,分析其优缺点,细节性的描述和反思较少,可能会丧失对一个教学活动价值的挖掘和反思。回忆记录会受到记忆力的影响。容易遗漏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4.授课者与听课者反思日记的差异分析

选择两位老师,教师1是授课者,组织教学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教师2是听课者,对教师1的活动进行观摩和评价,探讨授课和听课两种角色的教学反思特点和角色对反思效果产生的影响。

案例2:不同角色教师的反思

教师1:授课者的反思

“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开始听得很认真,但坚持不了多久就开始东张西望了。他们很喜欢故事中的斑马,但是不明白为什么河马说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

教师2:听课者的反思

“这位老师的语言很有亲和力,孩子们很专注:讲故事的时候表情和动作很丰富,我喜欢她的这种方式,我要向她学习。”

以上两位老师,针对同一活动的教学,站在授课者和听课者的角度进行反思,从反思的文字进行分析,有情境的分析,如故事讲述的方式、幼儿的兴趣点、教师的语言等。但是,两位老师的关注点有很大的不同,教师1(授课者)更关注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状况,因为这是影响评课者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位教师对于幼儿注意力分散原因的分析,以及根据这些原因怎样调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位置安排等缺乏深刻分析,教学反思仍然停留在表面。

教师2(听课者)关注点在于教师的语言、体态等,结合自身缺点进行反思,他们的反思与自身的实际联系更多,属于取长补短式的观察和反思。但是,較少关注授课者的其他信息,反思深度也不够,仅仅是点到为止的几句话,未涉及具体的改进措施。当然,这两种视角也反映了大多数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的特点,因为角色的不同,反思点也存在差异。

四、实践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