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第1篇

欧债危机“悬而不决”,欧盟各国纷纷紧缩财政,但德国用“真金白银”来弥补历史罪责。德国弥补道义的行为受到普遍赞赏。德国民众认为这是“对历史负责的又一证明”,德国犹太人中央委员会主席称赞其为“对人性实实在在的投资”。

当年《卢森堡条约》签署时,美、英、法等国控制着德国的外汇支出,德国获外部贷款的最高额度也受到限制。但即便自身财政吃紧,德国也要坚持道义至上。1954年,德国给以色列的赔款数额占以当年总收入的1/8、全部投资的1/3;1960年流入以色列的近一半外资来自德国,这对振兴以色列经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言语悔恨,用行动救赎。战后,德国始终对自己不光彩的历史表示羞愧,为其造成的人间惨剧痛心不已。在洗心革面、反思罪过的同时,德国勇于担责,赔偿受害国,以高标准补偿帮助受伤害者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德国在赔偿问题上付出经济代价,但收获了敬意和掌声。不久前,英国广播公司主持发起了一项民意调查,考评全球16个国家及欧盟的国际形象。结果显示,德国受欢迎程度高居榜首,形象十分积极。

德国以实际行动妥善处理二战遗留问题,赢得受害国宽恕,获得良好外部环境。道义至上的良知和勇气,让德国成为洗去历史污点的“正常国家”。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6月5日)

【思考探究】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其中2号集中营,是一个“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有大约100万犹太人在此遇害。1945年1月27日,前苏联攻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000多人。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求知欲;求异思维;讨论习惯;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即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想心理活动。这是人类智慧最集中表现的思维活动。它使人类突破各种自然极限,在一切领域开创新的局面,以不断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的需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当今社会极其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语文作为一门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生机盎然。按常理说,学生应该十分喜爱。而事实上,不少学生除了应付考试外,大多感到语文索然无味,少读少写,甚至不读少写,无求知的欲望,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的讲解中我就为学生展示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这一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这样一个人间炼狱为何要说没有什么新闻”的疑问。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标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积极培养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在《项羽之死》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项羽之死是天命还是人为”的探究性问题,并给出了历史名人对项羽的评价作为参考,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学生表现出了积极探索的创造性。

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会对学生说:“老师想听到不同的声音。”“谁有更新鲜的想法?”并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求异思维。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求异思维冲破习惯的思维定势,沿着不同的思维方向去思考,探索新的远景、途径、假设,寻求多样性答案,另辟蹊径,得到“柳暗花明”。同时笔者认为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尽信书,不如无书”,让学生大胆质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而因势利导、巧妙置疑是求异思维的问路之石。

四、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触发创新思维

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小组讨论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和欣赏他人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优势互补,触发创新思维。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相信学生的能力,减少对课堂的控制,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在交流与碰撞中触发创新思维。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第3篇

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应朝向以下目标努力:

一、创设合理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探究的前奏

合理的教学情景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用悬念、故事启发、音乐引导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感兴趣,产生学习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探究中来。

如学习《诗经》里的“赋”和“兴”的手法时,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用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讲到“赋”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小芳》,让学生体会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因为大多数同学喜欢流行歌曲,对这首歌曲很熟悉。教师此时引导学生思考:“歌词开头运用的什么描法表现这位姑娘的美丽?”学生就很可能产生跃跃欲试的欲望。最后学生就很自然地发现这种从多方面来描写同一对象的方法就是所讲的“赋”。讲到“兴”时,可以引入《纤夫的爱》“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因为这是一首表现男女美好爱情的歌曲,本身对十七八岁的学生就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让学生思考:“歌词开头为什么描写天气,这与爱情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学生一定会很好奇的,想一探究竟。最后学生不仅会明白“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种手法就是“兴”,对这种思考的过程更会记忆深刻,知识的迁移就可能实现。这告诉我们提出问题固然重要,殊不知引起探究兴趣比提出问题本身更重要。

二、搭建认知桥梁,促进问题解决——探究的佳境

在教学中,有些文章对学生而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探究内容,让学生容易展开探究。还有些文章发生的时间距学生生活的时间比较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情况,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就很难,这需要教师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文章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中。

如学习《沁园春·长沙》上阕时,需要通过领悟意象来感受诗人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来讲很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字词比较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如让学生体会“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所表达的豪情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把‘击’改成‘飞’,把‘翔’改成‘游’,诗句的表达效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飞”极为普通,它仅仅是对雄鹰飞翔的姿态进行了客观的描绘。而“击”却体现了一种力量之美,把雄鹰的矫健身姿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样,“游”极为平常,它仅仅是对鱼在水中的姿态进行了客观的描绘。而“翔”却体现了一种自由轻快之美,把水中的鱼儿像鸟一样自由轻快的身姿展现在读者眼前。此时学生就很顺利体会到诗人的豪情和对自由的渴望。这个探究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词语的比较很容易,学生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就理解了“鹰”和“鱼”这两个意象的特点和这两个意象所表达的感情。

再如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需要学生感受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但因为历史离我们已经比较遥远,学生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根本就不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资料等,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探究:“文中对参观者的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写反映他们内心怎样的感受?”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在提供相应的背景图片后,学生比较容易明白这表现的是参观者内心的恐惧。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探究设计,学生可以较快获得成功,教学目标也在不期而然中达成,看似“无心插柳”,实则心思深刻。

三、精选探究点,逐层设问题——探究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准确选取探究点,层层深入地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如学习《我与地坛》第一部分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在遭受厄运时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个目标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因为学生大多是十五六岁,他们对生命的价值根本谈不上深透的理解,再加上他们成长大多是一帆风顺的,对史铁生非同寻常的心境更难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这样几个问题作为探究点:(1)史铁生眼中的地坛是怎样的?(2)地坛中的史铁生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地坛与史铁生的“宿命”是怎样的?(4)当作者的心态发生变化后他在地坛获得了怎样的感悟?第一个问题侧重于感受地坛之美,第二个问题侧重于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第三个问题侧重于探究人与景的关系,第四个问题则侧重于体会人生的价值。这些问题由浅入深,有感性到理性让学生逐渐走向目标核心,在不经意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收获成功。由此可见,好的探究点应该围绕课文内容的核心,层层推进。

四、展示探究成果,赞美学生闪光点——探究的余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包容学生真实的体验,给学生更多的赞美、鼓励,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充分展示出来,而不是简单地概括学生应该得出的结论。教师不是粗暴地扼杀学生的思想,而是要努力从每一位学生的探究成果中发现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思想星火燎原。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第4篇

优秀的语文课堂导入设计应该符合以下特点:

第一,视野开阔,高屋建瓴 身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谙一个道理:语文教师只有深度熟悉文本,深度熟悉自己的学生,语文导入才能接地气,才能蜿蜒伸展精神路径。一位老师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前言设计中采用最能体现奥斯维辛集中营惨绝人寰的图片和一组组数字构成了一个个溃烂的嘲笑,反讽着那个深陷诡异悖论漩涡的焦虑世界。浓重的黑白色照片和黑白文字资料弥漫着否定和追问,如死亡时代的黑白默片,留给人心灵的震撼却获得了永生的艺术感染力。这样就把文本要表达的情志浸入学生的血液,嵌入他们的人格结构,文本的思想张力就凸显出来了。

当众多的导入模式一并涌来,我们语文的“华山”之路在哪里?我们借助语文要传达的心理平衡、社会平衡、国家平衡、人类平衡和宇宙平衡,怎样转化为一种深层的人类整体使命感?史怀泽说:“由于感受到对文化信念所负的责任,我们的目光就超越了民族和国家而达到了全人类……仅仅基于对精神力量的依赖,我们为未来的文化人类开辟着道路,这实在是我们这个艰难的时代所能有的慰藉。”当代语文的回归,越来越倚重各式精神表达。蕴涵人类精神标尺的导入将为学生树立起一种向上的尺度。学生心灵的萃升,理当成为语文灵魂的回声!

语文教师曾经一度成为了语文知识日益专业化的传播者,凭借学科文凭敲开了以教养公众为目的的语文大门,荟萃了各色文化去取悦学生。语文需要传的道,即天地之道、社会良心、社会公平和世界和平等,却被日渐趋利化。高中语文教师的“道义良心”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娱乐消遣”的味道则愈益明显。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拥有自由精神的终身‘牛虻’”。

高中语文课堂的导入应该体现民族文化之道。“华夏”至少从先秦思想家孟子开始,就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西方近现代民族国家的血缘概念。它比以血缘为基础的民族更具有包容性,这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能吸收、同化很多狭义上的民族的基础,通过这种柔性的文化扩张来达到大同。带有深度民族文化参照的导入将脱离那种忘了祖宗又食洋不化的尴尬境地,自信地回到我们语文文化的根上。王蒙说,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儒家、道家都认为人本性是善良的。如果“这个‘善’好好发展,会成为好的道德,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核世界上很多地方说法不一样的地方。”他还说,像欧美国家重视竞争,主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提倡冒险精神,但“中国诸子百家却都主张控制竞争,倡导谦虚谨慎。”

第二,应该体现语文学科的诗意特点 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国民人格养成而言,对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和事功而言,本民族的诗意文化渗透至关重要。我校李红梅老师代表重庆七中为上海建平中学上了一堂优质的展示课《声声慢》。她采用了这段诗意的语言导入:“沈园又是清秋,曾记否,酥手醉握,泪洒红袖,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平添几多愁;沈园又是清秋,曾记否,执子之手,笑吟春秋,皆叹‘当时只道是寻常’,又难再回首;沈园又是清秋,曾记否,独倚斜阳,望水东流,惟愿‘春丛认取双栖蝶’,不辞频登楼。同学们,七中亦在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铺就的校园,旖旎如喀拉斯湖畔迷人的风景,相信你揉进眼里藏在心里的关于秋的呢喃一定很多,站在秋天的田野里,让我们走进清照的世界和她一同呼吸那段无泪书愁的时光。”语文学科突出的特点就是诗意。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李老师的诗意导入必然对学生的文化感染有渐侵的效果。

第三,应该纳入人间烟火,即能和学生的实际感受接轨 我们熟知的贾宝玉的原形是一块石头,通灵之后来到人间。这块玉在充满污泥浊水的人间,经历一番沧桑,有两种可能:一是被浊水同化而变成泥,落入泥浊世界;二是被泪水净化而再度通灵提升为“心”。基于此,就需要进行一些自觉或不自觉的文化背景铺垫,让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和感悟。某位老师上的作文案例课《缘事析理见微知著》前言导入采用三张图片,一张展示的是动物皮纹的部分,一张展示的一片秋天里渐红的枫叶,一张是字迹娟秀的手书,分别让学生判断出是哪种动物,哪个季节,书写者的性别。这样很自然就通过三个词语“窥斑见豹”、“一叶知秋”和“字如其人”过渡到可以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思维的方法来写作。这种前言设计有很强的科学指导意义。这种开场白在学生叽叽喳喳地发表意见的同时,也为学生为课堂营造了科学氛围。“科学是寓于文化语境中的,科学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它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呼吸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的前言导入避免了直接植入的陌生和痛苦,保护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索勇气,让他们在探寻未知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但在具体实践中,知识有效迁移不够、效率低下、时间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走出效率低下的阴影,就必须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带动学生高效的“学”。

一、教学设计要精巧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衡量课堂有效性的标准就是“学生成长”。教学效益的获得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这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使学生有积极参与、探究的意愿,教师就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表现的是什么,从而创设最易使他们袒露心灵、张扬个性的情境。只有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师生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才能达到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合作”。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心中有“人”,准确把握文本特点,科学创设学习情境,走进学生心灵,巧妙设计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意识,创建动态课堂,这样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能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培养情感与态度。上海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对《老王》突发奇想的“设计”,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他上《老王》时,对这篇有特色的文章感到困惑,由于在灯下苦思冥想了一晚上,许是受了凉,第二天早上,他突然发现自己失声了,还没有想好说什么呢,居然说不出话来了,面对昨夜写的文字,他心中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也许,文字本身就可以打动人心,可以把我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让学生去读。”黄玉峰老师上了一堂无声的课,没想到,那堂课后来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后来,全国中语会在绍兴进行语文教学研讨,请他上课,他决定上《老王》,虽声音已恢复正常,但他还是决定继续“失声”。为了强化效果,他给课件配上了沉郁的落叶背景,再加上沧桑凄楚的音乐《苏武牧羊》,给了到绍兴听课的师生一个意外“惊喜”,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在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也从“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给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加标点符号,并谈为什么加上这个标点符号”这一点设计落笔,将全文串联起来,不仅学生感到新颖,更在于这样设计有效达到了教学目标:紧扣文本,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起到了归纳和提升作用;训练学生思维,对文章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现了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相辅相成,使课堂呈现出灵动活泼的状态。

二、教法选用要得法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有效教学既是提升语文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的教育教学观念,又是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语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语文教育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可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等等,既不排斥接受式,更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尤其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只要依据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取其精华,弃其不足,吸纳语文传统教法的先进因子,也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用满堂问的方法讲《阿Q正传》,逐字逐句讲解《世间最美的坟墓》,“随”心而教《随园记》,同样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境界。吟诵作为读的重要形式,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咏的时候,对于究讨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笔者在上《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上课伊始,用濮存昕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朗诵音频,低缓的音乐,饱含深情的诵读,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正是他的诵读带领学生走近了诗人,走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到了那份思念的情感,感受着对大堰河的赞美。到后面的积极引导,整篇课文如行云流水,取得了教学实效。在上《失街亭》时,以辩导学,让大家劝谏诸葛亮不斩马谡,要求劝谏时,一要以理服人,二要注意人物身份,这样不仅形式灵活多样,而且教学扎实有效。

三、教材文本要整合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材的使用呈现出与旧课程不同的理念,这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倡,意在提醒教师,要立足“一切为了学生”的出发点,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根据“教”和“学”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当然,“用教材教”关键是“用”,而不是否定和抛弃教材另搞一套。必须明确,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教材依然是最基础、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是进行“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所以,教师应当充分理解教材的设计理念,深度把握其内容要质,真正领会其精神要义,大胆整合、智慧取舍,使教材所潜藏的资源得到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积累・整合”的要求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通过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深感矛盾重重,困惑多多。正如一位语文教师所说:“教材的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比例关系失调,时间安排不妥;内容交叉重复,功能作用不明;学习形式陈旧,学习方法呆板;必修教学问题依旧,选修教学失误频频。”可以说普通高中语文新教材考验着一线教师,按部就班,没有可能;困守待援,时不我待。怎样突出重围?“变”字当头,唯有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编排的精神实质,突破必修与选修的藩篱,模糊课内与课外的界限,依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充分有效地整合教材,才能真正驾驭教材,驾驭教学。从具体教学实践来看,整合确实可以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整合教材要灵活处理,注意单篇文本内容的整合,不同文本材料的整合,必修选修教材的整合,以及课内课外内容的整合。如上古典诗词鉴赏课时,以“兴废由人事,盛衰岂无凭?”为主题,对谢的《入朝曲》,文天祥《金陵驿》,刘禹锡的《石头城》、《台城》、《金陵怀古》,许浑的《金陵怀古》,以及韦庄的《台城》等进行整合教学。通过学习,既让学生探究“兴废由人事,盛衰岂无凭”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又让学生掌握怀古诗的几种情况,或慨叹人世沧桑,或探究盛衰之理,或表达失意情怀,或生发国势衰微之“黍离之悲”。如“复旦附中2016届菁英计划张掖中学实践自带课程”,以张掖为原点拓展至西域,从《史记》、《汉书》等史书和小说中选取相关内容,按“正史中的西域:人、地、事”和“小说中的西域:人、地、事”专题进行整合教学,这样的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与单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起来,当然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四、课内课外要链接

相关期刊更多

电影新作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世界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中国陶瓷设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美陶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