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感
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创设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为之感动,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当中,受到人文的熏陶。
二、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以自制一个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三、巧设悬念,激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五、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六、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八、学生解析,激感
吕叔湘先生曾在三十年前批评语文教学:“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段话常被大家引用,说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30年过去了,语文教学效率低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根源何在?在当前的研究和讨论中,众说纷纭。我认为语文教学效率低的最关键最根本的原因,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错位。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对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比喻:“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要是我们辛辛苦苦教出来的一些离开老师就走不成路的学生,无论我们曾经传授给他们多少宝贵的知识,我说那教育还是失败的。”而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讲台喋喋不休:一时代背景,二作者简价,三内容分析,四写作特点等等,净是些条条框框,理智解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的多,学生实践少,把有思想、有情感、能动发展的学生当成瓷器,注之、灌之。学生(学习的“主体”)的退位,教师(本应是“教练”)的登台――学生主体地位的错位是种种弊端的根源。
怎么扭转呢?必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就是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感知美、探索美、创造美。而不是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刻板的教学模式死死地束缚学生的潜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自学的主体角色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生情趣,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我曾做个试验:同一班级学生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相差悬殊。在情绪好的情况下,学生提问15个,内有8个质量较高,发言24人次,内有7人次有创见。而在情绪差的情况下,提问仅4个,发言10人次,都质量较差和无创见。而周后的测量又表明,前者巩固率达90%,后者仅为27.6%。这一切告诉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十分注意课堂的情绪气氛,并以控制在中等愉快程度为最佳,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特别有成效,就会达到最优效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充满感彩的语言,会给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起到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例如在讲《春》一课时,这样设计导语:“春天在小溪的流水中,跳起了轻盈的舞步。她跃上了杨柳梢头,在湖畔河岸,摇曳生姿。她掀起了万里田原绿油油的滚滚麦浪,她在群芳斗妍的花蕾上绽开了甜美的笑容。”
这样,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营造出最佳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为下一阶段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作好铺垫。
情境的创设,终极目的是考虑“人”――学生的因素(而不单纯是知识因素),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教师把学生引入自学主体角色的重要一环。
二、少讲多读,读中感悟,确定学生自学的主体角色。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读”是“写”的基础,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古代学者十分重视读书,如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主张多读书,做到熟读成诵,他指出:“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因此语文阅读的教学重点必须从内容的理解转移到语言行为的实践上来,摒弃那种“围绕内容,重复内容,灌输内容”的教学形式,因为教师再好的“讲解”,再好的“提问”,再好的“板书”都是教师教的行为,不是学生学的行为,不是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动手、动口、动脑,对语言文学去实际地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要让学生真正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句式的优美、篇章的严谨,不读,不反复多次地读,只靠“分析讲解”,是不可能领会到的。只有多读、熟读,说话和写作才可能得心应手,古人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立,靠的是教师,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变单纯的“讲解知识”为多方创设“教学情境”,化消极的“灌输”为积极的交流。凡是学生自己能读懂的要放手让学生自读,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尽管说的尚且不好),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体作用。
以朱自清《背影》一文为例,如果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只要让学生领会文中传神的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及其表达作用也就够了。而从“培养人”的角度,内涵就丰富得多。因为要学生感受朱自清先生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仅靠教师“分析讲解”课文,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这样来设计:
第一步:引导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朱自清的文章、图片及其亲友回忆他们的文章。
这一步的设计,意在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利用阅览室,利用网上资源获取信息的方法,拓宽阅读视野。
第二步: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可摘抄,摘抄自己喜欢(而不是别人喜欢)的片断;可评点,评点是写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感觉。
这一步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学会信息的加工处理方法,同时提高阅读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
第三步:鼓励学生为图片撰写解说词。
这一步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步:组织学生课堂交流;朗读佳作(摘抄的片断),评点妙语,解说图片,交流读书笔记,使学生全方位感受文化名人的魅力。
这一步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有成就感,体验学习的快乐。这种体验有利于将来乃至终生的学习。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学生始终是实践者;教师的着眼点始终是学生,而不单是知识本身,教学目标主要放在培养人、发展人上,而不单是放在传授知识、掌握知识上。这样做确保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确有所得,不仅得到知识,而且学得了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对学生的解放,是兴趣的解放,权力的解放,发给学生的是自主,是责任而不是放任。
三、鼓励评价,体验成功,发展自学主体角色
教育领域的教学评价活动不同于物质生产领域的产品评价活动。产品评价的目的在检验合格率,淘汰次品,而教学评价不仅是一个理性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情感过程,让学生在鼓励评价中,感受成功的乐趣,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新的学习。这正是鼓励评价策略的基础。
传统教学评价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着眼于结果,以“评分数定等级”为目的,这种只看结果而忽略学习品质的评价,对师生双方的后继教学活动很少有什么积极作用,甚至给学生带来焦虑、抵触情绪和消极情感。
有这样一份资料:美国一位教师问学生:“一只鸡有几条腿?”一位学生举手回答:“两条腿。”教师马上予以肯定:“很好,你的观察能力很强。”学生满足地坐下。教师接着问:“你们还有别的看法吗?”(这一问往往被我们看成是多余的。)又一位学生回答说:“应该有五条或六条。”老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学生说:“我看见肯德基店里都是一盘子一盘子鸡腿,如果一只鸡不是长五、六条腿的话,哪会有那么多鸡腿呢?”教师仍马上肯定:“很好。你的联想能力很强。”学生(答错的学生)也满足地坐下。
这一资料给我们启发很大,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着眼于结果,而应着眼于过程,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品质。这种鼓励性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认知积极性的有效强化,让学生时刻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乐学情绪。这是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的又一体现。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的评价观应是: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激励学生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写“真话文”,尽管格调不够高雅,只要是真情流露;鼓励学生写“活水文”,尽管思想不够成熟,只要能反映生活的真实;鼓励学生写“时代文”,尽管观察不够敏锐,只要能溶入时代的洪流,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所谓“立意”,所谓“表现手法”,导致学生作文中假话连篇。
一、审美移情,挖掘美
所谓审美移情,是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审美对象身上去,创造一个蕴含了主观情感的审美形象。如一个人在观赏一棵古松时,古松的形象引起类似高清风亮节的联想,心中便隐约感觉到高风亮节常伴自己的情感。因为忘记了古松和自己是两件事,这个人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高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他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正是因为审美移情的作用,蜡烛才能为离人“垂泪”(杜牧诗),好雨才“知时节”而下,“红豆”才能“最相思”(王维诗)。学会审美移情,是培养审美智慧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审美移情,看山不过是山,看水不过是水;有了审美移情,山也有情,水也有意,青山绿水都成为意蕴深厚的审美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用美的范例去启发学生,让他们能于云卷云舒中见旷达,于繁花密柳中见生机,于满山红叶中见豪情,于松风竹音中见峻节。唯有如此,学生的目光才能日渐敏锐,心灵才能日渐丰满;唯有如此,学生才能逐渐步入美的天地,沐浴在美的光辉之中。
二、发挥想象,创造美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在感知基础上的审美过程,它能使感受到的形象趋于鲜明、生动,使之丰富、完美起来。领会诗情画意的美,就需要想象及再造想象。审美想象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培养并发展审美想象能力,特别是创造想象能力十分重要,而学生往往缺乏一些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电化教学,借助投影、录音、录像、光盘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开拓视野、丰富课堂内容,又能强化审美感受,收到一般课堂教学难以收到的审美效果。如教学《敕勒歌》时,引导学生对辽阔旷远的草原产生想象,才能使之体会到草原人民自豪的民族感情。在教学时,可以自制一套有关草原特色的彩色投影片,或者播放有关草原的录像片,让学生对草原有一定的直观了解。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明白了“穹庐”就是圆毡帐、蒙古包,才能想象站在草原上环视四方,远处天野相连,整个天空呈现圆形,像“穹庐”笼盖四野,体会到以象征家的“穹庐”比喻热爱草原家乡的亲切感情;最后三句,也只有明白了“苍苍”是深青色、“茫茫”是浩瀚无边,以及“吹”“低”“见”几个动词的妙用,才能由此唤起深刻的阅读体验:草原深处不知还有多少牛羊,草原上还有多少美景,放牧者是姑娘还是小伙……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领会到草原人民热爱草原、热爱安乐生活的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三、媒体展示,欣赏美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观察、感知、探索和理解。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让课文之美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唤起学生美的想象,引导学生对感知材料进行理解和概括,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如在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来的有关图片,如趵突泉、大明湖等,接着简单介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及作者老舍,由此导入新课。其中课堂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济南冬天的温晴,想象作者饱含感情地用细腻的笔调描绘的阳光小山图、雪后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在充分阅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展示:柔和的阳光、秀气的小山、安详古老的济南城、羞涩的薄雪、可爱的小村庄……同学们陶醉其间,真切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山秀”“水清”,美的形象已在他们的脑海中深深扎根,他们自觉地对美产生了一种追求的欲望。
四、解析字句,理解美
不论是写景叙事,还是表情达意,汉字的运用无不发挥“意美以感心”的威力,能创造出优美的审美意境,产生感人的艺术效应。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去开展想象、联想,并深入到文章中的美妙境界中去徜徉。如教读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诗,可以运用解析词语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悟诗中优美、精当的用词和极富形象的表现力。如词中用了一个“看”字来总领全句,体验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副色彩绚丽的秋景图;通过一个“万”字写出了江山之多;一个“遍”字写出了地之广阔;“染”字写出了枫叶颜色之绚烂;“漫”字写出了江面之宽阔;“透”字写出了江水之清澈等。教学时,应抓住这些关键的字、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妙,更让学生深刻体味到作者的独具匠心,从而使学生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五、揣摩意境,感悟美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育要注重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则常听到一些学生在诉苦,他们觉得难以从课文中发现美。实际上,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是优秀的范文,这些文章一般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典型。由此可见,学生的审美美感的培养是有待教师进行引导的。因为不同文体和风格的审美视角是不一样的。教师只有认真组织并指引学生如何去思考、去感悟,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找出它的“景点”,再以这个“景点”为切入点,才能“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表现的是漂泊天涯的游子思乡念家之情。全诗情感之所以复杂而流动,是因为这首散曲的诗句中描绘有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即是四幅画面。在鉴赏这首散曲时,学生可以通过作品中的每个意象来感悟出作品的意境美。但是这种体验是浅层次的,我们不妨再通过他们对该曲中所描绘的美的感悟,引导他们将想象美以绘画的方式描绘出来,然后再将他们所描绘的“美”进行交流,并鼓励他们各自阐述对曲中“美”的感悟。这样就进一步加深
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开发了他们的审美视野。
六、美读课文,品味美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质疑方法 质疑原则
曾听过一个讲座,讲者从读者解读出的内容与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之间的差异谈起,到鲁迅说《西游记》没有主题,到做研究可以研究“无”,从具体而抽象,让听者体会到了质疑的智慧和魅力。
质疑二字让我联想到了语文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这个领域,“阅读”首先是一种学习行为,而且是语文学习行为,它的目的包括:使学习者获得知识,体验生活,认识人生和社会,传承文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习者学会阅读。对这样一种语文学习行为,许多教育人士、理论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任何真正的阅读都包含了创造的因子,即“阅读的创造本性”。可以这样说,学会阅读的过程、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质疑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质疑本身蕴含着对文本的主动注意和思考,主动思考本身就包含了思辨的创造性。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着眼于语言的品味比较
就质疑的方式方法而言,一般可以采用置换法和增添/删减法。首先说置换法。这里的“置换”就是采用置换标题或者文句中的标点、字词的办法,引导学生推敲品味语言的意蕴。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以清静的笔调写北京的秋天,极写其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对故都的秋的无限神往与眷恋之意。为体味郁达夫散文语言与情蕴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把“故都”二字改为“北平”或“北京”行吗?学生带着质疑思考“故都”二字的蕴藉就会发现:“故”字使人产生亲切感,有情意绵绵之感(联想“故乡”“故交”“故人”等词语)。“都”字有历史文化厚重之感,使人感受到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积淀。所以“故都”一词是无可替代的。有了质疑,学生就能透过文题感受到散文的情思底蕴。还可以引导学生质疑“的”字可以改为“之”字吗?“之”字固然书面化,然而“的”字却有口语的亲切感,仿佛这秋是特别属于“我”的,这和散文浓烈的个人情绪和审美特征是一致的。
又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冷”字改为“苦”或者“寒”如何?学生走进文本,了解创作背景和情感结构可以发现,这里的“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从自然角度出发,表达料峭时节春雨的“寒冷”;一层是从情感角度出发,表达故园之思的“凄冷”。无论“苦”字还是“寒”字都不够妥帖完备。质疑一“冷”字就可以领会题中凄凉迷蒙的意境。
再说增添/删减法。以朱自清《荷塘月色》为例,在分析课文第四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的写景(分别是“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的四周”)之后,怎样让学生领悟到三段景物描写其实是一个整体,领略到优散文的写景境界?可通过对文题的质疑实现:散文题目能否加上一两个字而不改变表达呢?比如“的”或者“与”?经过分析发现,加了“的”字题目变成了偏正短语,只强调了月色;“与”字虽然兼显了荷塘与月色,却有将二者割裂的遗憾,不如一字不加,荷塘月色融为一体,正是佳景之妙。又如“听听那冷雨”,可否删去“听听”二字,或者删去一个“听”字?引导学生联系“小楼一夜听春雨”,解读“听”字的表达效果:余光中先生曾说:“大概作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干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亲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还可能包括历史的成分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要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这一场冷雨对于像余光中这样的人来说,是一支思乡曲,是一种历史的回声,是一首人生的咏叹调,是需要“听”的,而那种缠绕心怀、萦萦于脑的挥之不去,非得“听”而又“听”,“听听”委婉而又深沉地传达出一位羁旅异乡者的浓重的思乡和孤独之情,一位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二、着眼于“主题”、“风格”的把握,质疑的方式一般有比较法和集疑法
质疑的精神是反对“主题”这一概念的,认为文本的解读无定解。但此处,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传达文本表达内容这一概念,所以姑且先存用“主题”一词。
首先说比较法。比较就是将内容、风格相类似或相反的作品类比或对比学习,从比较中把握学习作品。比如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学生一下子难以把握、体会作者的审美倾向与文章基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比较阅读老舍的《想北平》。老舍的北平是平民的、生活的,是暖融融充满生之凡俗与乐趣的气息的,他的文题也是直抒胸臆之“想”加实际现实生活其中的“北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文人骚客的,充满诗意的,是淡淡悲凉与冷落的,有的是文人气和书卷气。老舍回想的是酸枣树和嫩蜻蜓,郁达夫怀念的是静对牵牛花的蓝朵和喝着褐色浓茶看青天。
再说集疑法。集疑就是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将阅读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学生之间互相回答补充,互助解决疑惑问题,教师在学生不能解决问题或遇到争论时适当引导,完成阅读任务。例如学习史铁生《我与地坛》时,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将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圈出来。学生一般都会问到以下类似问题:地坛这么破旧,作者为什么沉浸其中?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写不起眼的小生命?“荒芜但并不衰败”是什么意思?“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怎么理解?母亲要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一条什么路?第三部分写得很美,可是表达的是什么?这些问题或深或浅,或宏观或微观,但对把握文章精神主旨却都必不可少。学生在集疑释疑的过程中明白了作者人生之路的坎坷,精神之路的一路荆棘,明白了母爱的纯粹深厚,教师再带领学生读作者的《我的轮椅》,学生就理解了作者心中“爱命运”的境界,对于母亲要作者走的路,学生也和作者一样找到了。对于《我与地坛》的语言风格,教师还可以提问:哪些句子令你感动?这些句子为什么令你感动?前一问是教师问学生,后一问却迫使学生自我提问、质疑。学生会发现,令他们感动的句子都是那些平淡质朴的句子,文中的句号往往蕴涵着感叹号的情感能量。集疑的过程就是学生我质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真切体验到了主动阅读、自我创建。
三、阅读教学的质疑不是无原则的
质疑之前应该首先明确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质疑应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质疑应是从语言品味层面开始。因为语文阅读教学不同于文艺批评,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培养学生学会阅读。“语文味”是语文课的经典氛围,阅读教学的质疑要基于语言品味层面。
第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质疑要尊重文本的最基础层面。有一句话流传很广: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可以是多义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任意解析,因为还有一句话: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钱梦龙语)。正如李海林教授所说的那样:任何文本都有一个最基层面的环境(背景)、结构和逻辑。朱自清《背影》是写到了“父亲爬过铁轨”这一事件,但是我们能否解构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一观点呢?这其实就涉及文本的规定性意义问题。这个事件是不是违反了交通规则并不由事件本身决定,而应该由文本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因为规则是由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制定的,此时此地的违反可能在彼时彼地却并不违反。再者从文本结构角度,要看亲爬铁轨这一事件要素在《背影》中与其他事件要素处在一种什么关系之中,它们是构成亲情结构,还是构成违规结构呢?
第三,要有逻辑,如果我们把父亲爬铁轨当做违反交通规则来解,那么与文中所描写到的其他情节有没有逻辑冲突,与作者的创作动机有没有逻辑冲突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任何时候,文本对于质疑的求解都有整体性、前提性、本质性的意义。
第四,教师要担任好“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与责任。教师应负有把握引导学生质疑方向、质疑重点的责任,还要担任好引导学生对质疑总结经验的角色,并随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使质疑获得最大的效能,帮助学生到达“自己读书,自求理解,自致其知”的学习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海林.善待学生善待文本.人民教育,2004(12).
关键词:多媒体 藏语文教学 教学应用
一、绿色板书――集成、形象、动态
多媒体相对于小黑板,有着诸多优势。它不仅仅让教师免受粉笔灰尘之苦,更多地体现在教学中。仅以写字指导而言,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就可见一斑。
集成:为激情引趣,写字教学离不开优秀作品展示。那么,众多作品、甜美声音、生动文字可以集成一个完整的展示平台。同样,为拓展延伸,写字教学也离不开书法名家的介绍。人物、作品、介绍也就可以集成一个完整的赏析园地。一个小小的光盘替代了一大堆资料,就是集科学于大成。
形象:写字指导离不开观察能力的培养。为解决书写汉字易混易错的问题,多媒体采用色彩突现这一技术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练习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样,写字指导离不开运笔方法的指导,多媒体为此紧扣这一环节,可以逐笔展示每个笔画生成过程。所有这些自然比教师讲解形象,比教师逐一指点省力。
动态:多媒体技术的人机交互性,使多媒体技术随学生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显示出教学板书的动态性。其次,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实物展示技术又可以随时将学生作品组织评议与欣赏,再一次显示出教学板书的动态性、学生教育的全面性。正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集成、形象、动态特点,有人把它称为“绿色板书”。这真是恰如其分。
二.多媒体技术在藏语文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是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升华,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认识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的字、词、句时,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再如,强化诵读、注意积累,也是提高语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体技术所无法取代的。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就达不到我们进行藏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藏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
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既要抓住藏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训练,不能将传统的藏语文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藏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藏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藏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多媒体运用于藏语文教学是个大的走向,是将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藏语文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藏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教师空洞的讲解也很难起到预想的效果。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因此,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帮它找到家,你就能与这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字宝宝就会对你笑一笑。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信息技术解疑化难、与时代最新信息融通
藏语文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藏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在藏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便会使常规的藏语文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
3、.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藏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藏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我在教学时播放了有关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的录像,让学生面对着绚丽多彩、声色并茂的画面进行朗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时间,拓展空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藏语文素养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藏语文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样不仅能加速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现代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他们在课外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凭借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而在藏语文传统教学中,学生想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较难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它可以极大拓展学生阅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藏语文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藏语文素养。
5.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合作,资源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