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牛顿第二定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范文第1篇

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加速度与它的受力以及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因而成为了牛顿物理学的核心。本节课开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定性的知道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而惯性表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以程度,换句话说,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都有关系。然后学生在实验室完成了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的探究,获得了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了m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F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这样的结论。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提下,开始本节知识的学习,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制定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2)知道1N的定义;(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4)能够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1N的定义,体会单位的产生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提升对物理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体会牛顿第二定律是确立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体会定律中的因果性、瞬时性等特征。

二、教学教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产生力的单位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获得1N的意义。在课堂总结环节,通过问答确认本节课目标是否达成。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首先从问题引入,通过展示学生上一节探究实验的结果,即依据数据画出的a-F图像和a-1/m图像,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通过数学知识将定律表述为F=kma;引导学生体会比例系数k的值是由m、a的单位决定的,并给出1N的定义,通过小组讨论,当质量单位取克、克拉时,k的取值,深化只有当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k才取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简化为F=ma。

然后通过教师推桌子推不动,引导学生理解公式中F为合外力,并进一步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

通过举例详细阐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同一性这些特性,并简要说明还有相对性这个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课本上的例1和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求解,引导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体会牛顿第二定律的桥梁作用,可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物体的加速度,对定律进行简单应用。

最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

四、教学反思

本节汇报课整体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清晰的理解k的取值,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特性,会求简单问题的加速度。但是也存在不足:

1.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和同一性的理解,限于课堂时间有限,需要学生在后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氛围 主动性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123-01

物理教学的形式比较适合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活动,教师要很好地应用这种优势,要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通过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现阶段的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物理学科的掌握方法就成为研究的关键。

一 建立融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基础,在这一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地表达其情绪。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十分感兴趣,因为物理教学中能够接触丰富的物理知识,见识到很多奇特的物理现象,对自然科学能加深理解。所以教师要从满足学生这一愿望出发,建立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并且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能积极发挥自身个性,以将物理学习的情绪色彩和教学感染力进一步增强,将学生在传统“说教”的教育形式中摆脱出来,以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 将多种学习形式有效结合

形式多变的学习方法是提高物理学习的一大关键,传统的物理教学沿用“说教”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就必须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讲解和学习相互结合,同时添加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真正做到学与练相结合,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物理课程的学习。

三 根据学生心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中生基本处于青春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波动很大,对外界的事物十分敏感,同时高中生又面临升学的压力,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所以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并且随时改进教学方法,要注意引导和诱发学生。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策略的过程,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尤其在问题提出时要注意难易度,对成绩较好的同学选用难一点的问题,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可以提出一些浅显的问题。在物理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将优秀学生和成绩一般的学生穿插编组,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学生间互相帮助的感情,同时对学生提高自身主动性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 通过合理的教案编排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教案的编排对学生自主性的激发影响很深,所以必须重视教案的编排。如在进行“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相互明确,要使学生认清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使学生能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中可以进行相应的物理实验,利用砝码和小车进行模拟展示,并且在教学中对学生导入“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学生要想解决心中的疑问就必须知道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及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使学生能主动去探究未知的知识。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效率将会大幅度的提升。

五 建立丰富的物理学结构

物理学的又一大魅力就在于其拥有丰富的科学实践性,物理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是学生能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的根源,所以我们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不仅要讲述物理教学内容,还要建立一个多门学科共建的教学体系。我们通过经典物理学来研究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涉足三向发展:微观、宇宙观和复杂系统;开启窗口和接口:交叉学科与前沿学科;物理学科技能: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术、知识工具与信息手段:掌握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术,了解学科背景、科学技术史、科学方法论、自然哲学等。然后是综合理科知识体系。充分了解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无理由的用处。用科学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积极进行主动性的学习,并且将其扩大化,深入到多门学科,使学生掌握受益终身的学习技能。

六 结束语

通过积极的物理活动,并结合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物理教学,就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另外,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去总结和交流相关的教学经验,要能从多角度进行教学研究,并且通过自身的理论研究来促进教学形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范文第3篇

一、搭建平台,自主学习

大量抽象的描述和难以直接理解的公式在高中物理中是教学难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就能将语言难以描述清楚的公式和现象转化为互联网搜索中的具象内容,最终以多媒体技术直接展示给学生.这种便利快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也降低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同时,这种生动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实验环境,能让学生了解并深入学习一些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现象.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分享学习资料,布置课后作业和作业提交等,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方式帮助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目的.

例如,在讲“平抛运动”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交流模式,让学生之间增加关于物理知识的讨论,引起学生之间的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向教师提问.同时,教师通过互联网及时做出回应,帮助学生迅速解决疑惑.

二、动画模拟,由繁变简

高中物理逻辑性较强,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M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用投影仪模拟“伽利略的斜面小车实验”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打点计时器求逐差法实验”来理解机械能守能定律;教师还可以在实物展示台中展示力学实验中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实验,帮助学生将课本中冗杂的文字知识转变为形象的、具体的内容,使物理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解关于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展开物理教学.在这一节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压表(0-3V)和电流表(0-0.6A)的基本读数方法,从而演变到其他的读数方法,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到其他的题目之中.在动画中,还能一步一步地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电路的短路、断路,或者是电压表没有读数的、跳到指针最大值的各种情况.这些在考题中常常出现,所以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最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提出一些优化课堂环节的要求和建议,使课堂更加高效.

三、情境教学,引人入胜

现代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的应用,方便教师搭建自己所要的教学情境,改善了传统的教师用语言来描述实验现象和学生凭借想象理解实验的教学现象,让学生直接通过形象的动图、视频、甚至是实物展示深刻理解物理定理和实验.教师还可以将传统的纸质教案转变成幻灯片的形式,把课本上的知识充分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在播放视频时可以灵活变动,让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多样化的情境教学,能够创设各种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临近考试时,教师可以随时调用以前学习的幻灯片,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且与试题结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范文第4篇

赵国忠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然而,课堂教学是需要有亮点的。所谓“亮点”,是指课堂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最吸引学生目光之处。亮点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对人生和知识的渴求……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亮点更是必不可少,那么,课堂教学的亮点如何寻找?课堂教学的亮点又该如何设计?笔者就“新课导入”、“素材设计”、“重难点突破”、“课堂生成”、“课堂结尾”、“教学反思”六个方面例谈教学亮点的寻找和设计。

新课导入显现亮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新课导入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设计得好,就会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聚焦学生注意力。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

如在《魔术棒的使用》一课中,我采用“汉乐府”的形式导入新课。乐府诗《江南》是一首可唱的采莲诗,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这首诗歌因其歌词朗朗上口、和声优美动人、音调回旋反复,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学生。接着,我展示了根据这首诗的意境制作的一幅画,并问学生:古人为这首诗配了曲,老师想为这首诗配图,但只完成了一部分,请大家想想,图中还缺少了什么?就这样,学生在美丽的风景、优美的歌声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究新的知识;反之,如果新课导入阶段没有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影响新课内容的进一步学习。

素材设计展显亮点

布鲁诺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发生兴趣。”这里的材料即教学素材。素材的选择可以来自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是带有趣味性、创意性的材料……

如宁波市的黄书博老师在《动作补间动画》一课中,采用与物理课中的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教学素材,通过在光滑平面上小球的运动动画的制作,来揭示动作补间动画特点,该课在2013年宁波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任务1:模拟小球沿斜面B—C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运用了“牛顿第一定律”)。

任务2:模拟小球沿斜面A—B滚落的运动过程(运用了“牛顿第二定律”)。

素材的选择应该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选材;其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意识到素材的“实用性”;再次要体现素材的层次性,在难度上要逐渐递增,以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最后教学素材的选择要能实现知识点的整合。总之,素材选择要适合学生的“学”。

重难点突破彰显亮点教学重点通常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比较难接受、难理解的知识点。课堂教学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很好地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一堂课的亮点也往往隐藏在教师对这两个常规问题的处理上。

例如,《图层的初步应用》一课的难点在图层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上,处理的方法如下:准备好三张玻璃纸,在玻璃纸上分别画上白色的鸭子、黄色的鸭子(位置和大小与白色鸭子一致)、蓝色的小河;然后设计三个问题来说明图层的三个特点:透明性、独立性、顺序性。三个问题设计如下:

1.图层如同玻璃纸,玻璃纸有什么特点?图层有什么特点?

2.前层玻璃纸上画的“鸭子”被擦除时,后层玻璃纸上的“小河”会不会被擦除?图层有什么特点?3.交换两只“鸭子”所在玻璃纸的位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鸭子”?图层又有什么特点?

接着又在“图层调板”中设计三个问题来验证图层的三个特点,三个问题设计如下:

1. 擦“树”时,“荒漠”没被擦掉,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2.调换“树”与“荒漠”所在图层的位置后, “树”就不见了,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3.“荒漠”擦掉时,“树”会露出来,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用形象的实物与虚拟的图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图层的概念及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执教市级公开课《宽幅照的拼接》时,我将该课的重难点落实在“调色”上。因为自动匹配后,两张图片的颜色还存在细微的差异,手动调整这些差异是很困难的事,而宽幅照拼接的第二步“自动拼接”相对简单,第三步“裁剪图片”又在第四课就学过,所以重难点只能落实到“调色”这一环节上。如何在“调色”环节设计亮点?我采用评选“谁是最细心的人”方式进行切入,先以小组推评的方式推出每组最细心的学生,将他们的参数记在黑板上,然后开始逐一验证,经过“匹配颜色”、“输入参数”、“自动拼接”三步后,宽幅照初步形成,色差没调好的照片此时会有很明显的拼接痕迹。据此,由全班学生作评委,对他们进行星级评比,根据星星的数量,评出了我班最细心的学生。

通过这样的比赛,既让学生们掌握了调色和拼接的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细心、耐心的意志品格。“突出重点”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学;“突破难点” 是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对原有的知识进行类比、归纳,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可以利用各种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等方法来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让学生在轻松而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得深刻。

课堂生成探究亮点

课堂教学并不总是依照我们设计的路线进行的,有时迂回曲折,超出设计者的想象;有时甚至会朝相反的方向进行,这时该怎么办呢?是直接把正确的方法或答案告知学生,还是让学生继续探究错误呢?心理学家盖耶告诉我们:“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我在《图层的初步应用》一课的第五个环节“合并图层”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并在错误的尝试中使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教学实录如下:

师:你能由一棵树变出一片树林吗?

学生尝试探究。

注释:发现部分学生用之前所学“复制图层”的方法复制出多棵树和影子,然后将树和影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片树林。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方法,我期望能在错误的探究中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中来。

教师展示一件用错误的方法制作的作品,表扬其探究精神后,接着问学生甲:树林中的树有大小之别,你能改变其中一棵树的大小吗?

学生甲演示。

师:操作过程中,你碰到的最麻烦的问题是什么?

生甲:树和影子的形状需要分别调整。

师:为什么要分别调整?怎样实现二者的联动?

生甲:因为树和影子位于不同的图层上,复制前先把它们合并到一起。

师:怎样合并图层呢?

注释:至此,学生终于从错误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

学生尝试探究、查阅资料。

学生乙演示合并图层的方法。

教师再次展示学生作品,问:“作品存在哪些问题?”

生丙:树上长树、影子挡树。

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问题生成之后需要解决之道,更需要我们加以利用和引导。学生也只有在经历了对错误问题的深刻认识之后,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课堂结尾呈现亮点

课堂结尾指教学活动将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的教学活动。课堂结尾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要因人而变,因文而异,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灵活地选择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升华,从而达到“课虽终,趣不尽;言已尽,意无穷”的境界。

例如,宁波市张利波老师在《构图与图片裁剪》一课结束时,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将杂而散的知识点用导图的方式组织起来,条理分明、结构清晰,再结合“自定义动画”,使知识回放更有层次感和条理性。

一节好课的结尾应该是下一节课好的开端;一节好课的结尾也应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起学生思索;一节好课的结尾更应该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好的开头,引人入胜,妙的结尾,画龙点睛,课堂结尾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也可以启迪学生进行深度发散思考。

教学反思寻找亮点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堂课总会有不尽人意的、亟待改进的地方,表现在教学用语、教法上,也可能表现在课后小结、学生练习等方面。通过独自深入的思考,或与人讨论中改进问题,并把改进的结果应用于教学,在教学中进行印证,在印证中进一步改进,在反复的实践中寻找教学的亮点,打造完美的课堂。

例如,《宽幅照的拼接》一课的第二个环节的设计是“尝试拼接”,原先的设计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图层”知识对组成校门的三张图片进行拼接,然后根据拼接产生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找出解决方法。试教时发现这样的设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拼接时间过长,基本超过一分钟,二是拼接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改进这些问题?我在课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后改用“师生竞赛”的方法得以解决,方法如下:“在屏幕上展现倒计时的数字,在45秒内让学生尝试拼接,如果能拼出来,就进行演示和表扬,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假如老师也来拼接的话,需要几秒呢?’学生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嘴里数着1——2——3……老师居然只要2.5秒……”

于是,课堂的学习氛围一下活跃起来,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例如,《宽幅照的拼接》拓展练习阶段原先设计了两个练习,第一题的难度系数较小,第二题的难度系数较大,通过难度系数的递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试教时发现在这个阶段学生只能完成第一题,第二题形同虚设,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思后对原有的素材进行重新处理:降低第二题的难度系数,使两题的难度趋于一致,再次试教时,对学生进行分组竞赛,即前两组学生做第一题,后两组学生做第二题,在团队之间开展分组竞赛,比一比哪一队做得又快又好?

修改后既解决了原先存在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持续地提高自身的眼界,在名师的课堂中、在专家的引领中、在优秀的案例中、在反复的实践中,汲取养料,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育;力学;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012-01

力学作为理工科大学生、中专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由于其课程的艰深,一直为广大师生所重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者往往惯于采用逻辑推理方法,通过严谨、周密、丝丝入扣的演绎、认证、推理,把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有关内容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逻辑体系,传授给学生,学生也通常采用异常刻苦、勤奋的学习方法攻读它。这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实施教学,就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例如,在力学教学的同时,实施美育教学,挖掘力学课程及教学中美的潜因,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力学课程中美的潜因

也许有人会说,力学课程枯燥、艰深,美从何言?其实,只要我们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就可发掘出大量的潜因来。力学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图形对称、均衡和验证等都是具备了强有力的审美因素,只是我们未加考察而己。自然的、人生的美涉及力学内容的更是比比皆是,蓝天中的航机,碧水里的海船,绿地上的汽车,那赏心悦目的流线外型,不正是为能减小阻力、提高速度而设计的吗?而竹子“挺拔不折美画”之因恰恰正是压杆稳定原理的体现。倘若不用眼看,而用心去悟,美就更多了,我们不妨再举几例如下:

例1牛顿第二定律F=ma,可谓众人皆知,但学习习运用时,往往是“就是论事”,死代公式,根本谈不上其美。然而看起来如此简洁的表达式,原则上却可以解决一切力学问题:动量定理、冲量定理、动能定理……,均可由它演变而来。透过这三个字母,我们可以看到: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和加速度的适量性、瞬时性、相对性无一不跃然纸上。而加速度又是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和位移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顺藤摸瓜,运动学的一系列知识也全然清楚了。因此,F=ma完全可视为一首好诗。它所具有的完善性和囊括经典力学的伟力,它的和谐、简洁不知博得多少人的赞叹和惊异!类似的,静力学平衡方程、动力学中的拉格朗日方程、越静定结构中的力法方程……等等,都可视为精妙绝伦的优美诗篇。

例2在力学学习过程中,在对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上,采用不同的模型逐步逼近实际,同样也会使人有一种渐入佳境之感。例如,在求图示的有关物体的加速度时。在初学力学的情况下,一般先假定A、B为两个质点,斜面是光滑面,滑轮和绳质量不计。这里假设了一连串的理想模型。随着学习的深入,又补充了物体B与斜面间的磨擦系数为f,于是得到方程组:

mAg-T=mAa

T-mBgsin?兹-fmBgcos?兹=mBa

后来又学到刚体的定轴转动,因此又要补充上转动定律的内容,再考虑到滑轮两侧的张力,于是又得到方程组:

mAg-T=mAa

T-mBgsin?兹-fmBgcos?兹=mBa

TAR-TBR=I?茁

同时应有a=R?茁等,这样一补修正,就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了。随着学习的继续深入,就得再考虑绳子和绳子的伸长问题,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与其它力不共点等……表面上看,内容越来越复杂,是一件苦事,然而转换一种角度去考虑,假设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珍品,粗看并无太美之处,但越往细处看,就越感其精美,赞叹不已,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况且理想模型本身就是一种美!

二、力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作用

从上述可见,力学是美的,我们应将其渗透到教学中去。这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具体地说,渗透美育至少有以下两点作用。

(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它能把学生的学习精力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力学中原来认为一堆干巴巴的公式,枯燥无味的题海,若从美的角度去审视它、研究它,就会感到是一种享受,从而兴趣陡增,深究不止,学得活泼主动了。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对美的判断是具有一定能力的,如学生在解答习题或实际问题时,若最后得出的结果杂乱无章,缺乏简洁和谐的形式,就会对自己的“发现”产生不信任感,而这种“直觉”往往就是正确的,这就是美育的作用,可称之为“以美启真”。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是美感和理智的内在联系。

三、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方法

首先,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实施美育渗透,离开了教学内容,就会冲淡主题。因此教师应将力学教材中美的潜因与一般的知识性内容组合在一起化到自己头脑中并与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知识相融合,然后,再将它们和谐地组织并物化在教案之中成为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再通过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内容随着优美、恰当的教学形式作为一种信息进入学生的感觉通道传递到大脑,并通过大脑中已有“图式”的同化,顺应和加工形成新的形象、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