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语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文化营销品牌建设
任何一种文化均可看成是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意义结构的统一。在这里,表层结构是指文化的可感知、可观察的感性外观形态和载体,包括物质形态、行为方式和表征体系;深层结构指支配和调节文化表层结构的规则,即载体要素的组合规则;而意义结构是指文化的不可感触、却可通过文化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来传达、显示和领会的意义系统,它是文化的内涵。文化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意义结构并不是三种不同的文化实体,而是任何一种文化自身中的三个内在方面或层次。文化对营销的影响是如此全面深远,它不仅是手段,还是目的;不仅包含消费者浅层的文化需求,还蕴含着更深的价值取向。
品牌是企业经营者用可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分的名称、标志、象征、设计或设计组合为载体,通过确立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关系,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
文化营销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意义
差异化文化营销能建立企业的品牌独特个性,树立竞争优势。差异化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基本战略,在价值创造与实现过程中导入文化因素,有助于构筑差别优势,起到市场细分的效果。
塑造营销的比较优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品牌核心价值建设。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文化营销作为一种高效的营销手段,可以派生出其它多样的、新颖的营销模式,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发挥作用,占据竞争优势。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品牌建设注入新的内容。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企业差别化竞争越来越鲜明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特色与成熟程度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以企业价值观、企业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的有力武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成熟程度的核心标志,是企业战略风格、管理风格、营销风格以及企业家品格的集中体现,为品牌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追求社会营销,提升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文化营销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营销,是一种用于变革行为的战略。文化营销所利用的文化因素可以从价值观上对人进行教育、培育和塑造,文化营销也延续着文化的育人功能,表现为通过文化理念的构建,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对消费者进行思想、观念、情感和道德等的引导教育,从而形成品牌的社会共鸣。企业实施文化营销推动品牌建设的措施
改善外部条件,导入文化因素,提高品牌的核心价值。企业要想最终走上后文化营销阶段,必须改善文化营销的外部条件。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实施文化营销,加速品牌的建设,具体讲: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商品经济越发展,文化营销就越繁荣。二是完善营销法规。
提高文化营销主体的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品牌建设,建立品牌独特个性。企业职工、营销人员、企业家是文化营销的主体,决定了文化营销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企业在文化营销中要不断弃旧创新,这些都要求营销主体除了具备基本的素质,如强烈的敬业精神、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服务态度、说服顾客的能力、宽广的知识面之外,还要对文化有着相当的敏感,受过文化敏感性训练,可以深刻的理解人们的想法,并且能够熟练的与人沟通交流。
根据市场竞争发展趋势,采取文化营销新策略、新方式,提高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加强营销环境的文化层次分析,做深入的市场调研,找准产品及品牌的目标市场。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具体消费者个体做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二是加强对目标市场文化的研究。在环境分析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文化营销模式,来推广企业的品牌。只有弄清了不同文化环境,采用不同的文化营销模式,才能更好的实施品牌战略。
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文化营销形式。一是要采用多种营销文化组合。文化营销是文化观念融合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其形式可表现为理念文化、产品文化、制度文化和促销文化。二是要采用多种营销要素组合,把研发、生产、营销、人力资源、售后服务等环节凝聚成高效的价值链,形成品牌优势。
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组合使用上述文化营销形式,形成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营销文化,以在营销活动中促进买卖双方文化的积极交流。这些基本要素的完美运用,将会使得营销过程具有更明确的目标,文化营销推动品牌建设也就会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基于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的理念,政府需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大力发展老年社会公共服务;研究制定适当的人口政策,加强人口管理;积极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老年产业化建设,并加强国际合作;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城市及社区建设;改进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等,实现世界城市环境、经济、社会与人口的统一协调发展。
关键词:世界城市 人口老龄化 生态和谐 可持续发展
世界城市的内涵及中国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
关于世界城市或者国际城市,在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综合各方面研究,一般认为,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个方面。其中,城市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是基础,而国际化职能效应则主要体现在其世界性的经济职能作用和竞争力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上。从量化的标准看,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水平等四个方面。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三个,即纽约、伦敦、东京,它们在世界金融体系及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近年一些观点认为还包括亚洲的大城市,如香港、北京、新加坡和上海。一般认为世界城市具有以下特点,即世界城市的13项指标:国际性、为人熟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相当大的人口;重要的国际机场;先进的交通系统;亚洲城市要吸引外来投资,并设有相关的移民社区,西方城市要设有国际文化和社区;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如光纤、无线网络、流动电话服务,以及其他高速电讯线路,有助于跨国合作;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浓厚的文化气息;强大而有影响力的媒体;强大的体育社群以及举办国际体育盛事的能力和经验;在近海城市中,拥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世界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相互关联、互为依存。但由于各个世界城市自身制度、文化结构的差异,以及全球化经济格局中职能分工的差异,世界城市在类型上也表现出多样性或差异性。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提出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第一步是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第三步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北京通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随之全面展开、扎实推进的“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
上海在21世纪头20年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基本建成国际大都市,并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成为联系世界又服务全国的枢纽、国内外资源配置中心、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信息交换和生成中枢,达到高度的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治化水平。上海建成四个中心的基本标志为: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具备开放统一、竞争有序、诚信运作的市场体系,市场运行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成为国际上交易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资源丰富,信息交换频繁,信息辐射明显,经济与社会运行的信息化程度高,经济信息高度发育;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监督、市场依法运行,具备结构合理、责权分明、运转高效的法治环境,即成为国际领先的法治城市。2011-2020年是世博会后期效应全面释放的阶段,也是上海全面建成“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以其出色的应对行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力量。这有力地提升了北京、上海作为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层级,从而为向世界城市目标迈进提供了机遇。
中国建设世界城市遭遇人口老龄化问题
据资料显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浙江、重庆等。其中,上海老年人口比例18.48%,位居全国第一,北京的老龄人口占13.66%,居全国第四。
(一)北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主要趋势
北京市是人口老龄化进程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老年人口现状和人口老龄化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老龄化程度高出全国总体水平;城乡之间老龄化程度存在差异;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同步;老年家庭空巢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受教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有逐步改善的趋势;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北京市老龄化的速度。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阶段是2000-2015年左右,是人口老龄化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3%,总抚养比将不会超过50%(国际上多以50%作为衡量抚养比高低的标准)。第二阶段是2015-2035年左右,是人口老龄化的成熟阶段,老龄化达到中度水平。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数预计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口总数增长近一倍,由2015年的280万左右上升到2035年550万左右,总人口抚养比从50%左右上升到65%左右。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数量增长迅速,预计从2015年38万上升到2040年的75万。这意味着北京市的“人口红利期”已结束,开始步入“人口亏损期”。第三阶段是2035年以后,是人口老龄化的稳定阶段。老年人口总量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向稳定,可这一阶段老龄化程度达到重度水平,预计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60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重将接近20%。这一时期北京市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人口亏损”效应显著。
(二)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主要趋势
人口老龄化正日益成为上海加速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早在1979年,上海就在中国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30年多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位列中国之最,目前上海人口预期寿命已达81.28岁。上海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为老龄人口总量大、程度高。截至2008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突破300万,占户籍人口将近22%,老龄人口的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与全国相比,上海老龄化发展速度快,2005年到2008年间,以平均每年新增10万老年人的速度发展。
据2002-2050年的预测资料显示,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2010年,为快速增长期。在这10来年间,上海户籍总人口可以控制在1400万人以内,但60岁及其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将从2001年的246.61万人快速增加到2010年的325.6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78万人。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指数将从2001年的18.58%上升到2010年的23.29%。第二阶段2011-2030年,为迅猛增长期。这20年间,上海户籍总人口始终在1400万人左右徘徊,但60岁及其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至2030年将猛增到561.2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78万人,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指数高达40.28%。期望寿命男性为79.13岁,女性为83.41岁,均比2001年增长2岁。80岁及其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101.30万人,比2001年的33.95万人增长了将近3倍。这一时期,上海人口老龄化乃至高龄化将为世界之罕见。第三阶段2031-2050年,为缓慢增长期。这20年间,上海的户籍老年人口开始出现连年下降,平均每年减少3.13万人,但仍保持在500万人左右。由于上一阶段后期人口出生率出现连年持续的负增长,而老龄化指数却居高不下,还略有上升,为41.63%。这一时期上海的常住老年人口却还在逐年增加,峰值在2042年,达到740万人,从2043年才开始出现少量的减少,老龄化指数最高值为41.94%,这是上海老龄化的峰顶。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首先,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城市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人口老龄化造成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社会用于老年人的支出加大,社会积累下降,劳动资源率(劳动力资源量与总人口之比)下降。上海的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劳动人口对老年人口的负担系数增加。1986年,上海市老年负担系数为21.3%,1990年上升到24.5%,2000年上升为29.6%,每3.4个劳动力要负担一个老人;到2010年,老年负担系数将增加到37.6%,到2030年增加的幅度更大,将达到87.7%,即每1.2个劳动力要负担一个老人。1996年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857万,占总人口的68%,到2025年绝对数下降到792万,劳动资源率下降10个百分点。随之带来社会消费结构、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城市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宏观方面由于老年人人口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闲暇活动、文化教育、居住环境、乃至法律法规等等,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发生相应变化。微观方面主要是家庭结构变化,特别是家庭小型化和家庭功能削弱,对家庭养老的传统带来挑战,要求社会增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福利设施和公共场所,同时老人瞻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乃至住房等问题都将日益突出。
第三,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城市的医疗保健事业带来影响。老年人患病率高,慢性病患者增多,医疗费用消耗高;残疾、需要照顾的老人增加,老年人医疗费负担重;老年慢性病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占床位的比例增加。
人口老龄化与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应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统一。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看,一定程度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实现适度人口目标所必需的。老龄化的不同阶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人口老龄化的初始阶段,也就是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期”,如果有效利用初始阶段的红利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人口老龄化的重度阶段也可以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反之,如果不能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机会,没有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就可能使人口老龄化的重度阶段“人口亏损期”的负面影响倍增,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之间不存在截然对立的矛盾,通过协调一切积极因素,在人口老龄化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能够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到21世纪前几十年中的某年,在人类历史上,将会第一次出现各国绝大多数男人、女人和儿童居住在城市之中的现象”,“世界城市必须是可持续的、具有效率的、安全的、健康的、具有人性的”。对应于城市公共事务的三大领域,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的基本准则可以归纳为经济、公平、生态。这意味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治理,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城市引向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生态友好的状态(诸大建,2004)。我国上海和北京已经确立了建设成为21世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目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框架下,世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高速度、高质量、高人本”。即高速度――保持长时期、低代价的经济增长;高质量――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整合;高人本化――提高大都市的生活质量。这三个方面都给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世界城市建设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策略
为应对世界城市建设中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为政策选择提供建议思路。
(一)大力发展老年社会公共服务
在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政府日益强调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在人口老龄化城市中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服务,最有代表性的是社区服务和医疗服务。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近年来虽然已经在局部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但与国外发达城市的社区相比,总体而言,社区服务及功能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社区的公共服务要达到国际化标准,还需要城市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用国际标准来建社区,尤其是社区医疗体系必须逐步壮大,让老年人真正在“居家养老”的政策思路下,依靠社区实现养老。
(二)研究制定适当的世界城市人口政策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和人力资源与国际上比较存在明显滞后。北京、上海在人口分布密度处于高度不均衡状态。上海中心城人口密度过高,黄浦、卢湾、静安、南市等区每平方公里人口高达3-5万人;而城市郊区却人口稀少,有的每平方公里只有几百人。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北京、上海与国际城市相比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海目前在试点有条件地适用计划生育政策,以调整人口结构。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迫切需要制定一个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要建设世界城市,城市应表现出一定的包容性,一方面需适当引进外来人口,填补年轻劳动力的不足,分担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对外来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必须不断完善外来人口管理政策和措施,合理有序地引进需要的劳动力资源。与此同时,对外来人口一视同仁,逐渐打破限制,不仅使外来人口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还要能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医疗保障。
(三)积极推进世界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
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老年人口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初步形成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老年服务体系,完善居家服务,并鼓励社会机构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并倡导更充实的志愿服务。
(四)加快开发老年产业并加强国际合作
老年产业是以年龄以及由年龄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分的产业,即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消费需求而为他们提品和服务的产业,它包括传统老年产业,如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设施,以及现代老年产业,如娱乐、旅游、住宅、社区服务业、老年教育等多种行业。发达国家老龄产业已经有相当规模,老龄服务和产品具有很强的实力,并且一些项目已经开始在我国发展。可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城市及社区建设
老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智力库,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相当一部分人身体健康,乐意且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迟了人类的衰老过程,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劳动年限延长。因此,可以积极挖掘这一资源,采取各种形式,给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一个适宜的平台,使之既可以减轻由老年人口增多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又可以使老年人进一步实现其自身价值,也提升了世界城市中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为营造良好的大都市市民参与型的政策生态打下基础。
(六)科学布局城市老年人居住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高标准贯彻落实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城市定位就不仅意味着城市是国家的城市、国际的城市、文化的城市,也是宜居的城市。宜居城市是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条件,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中,如何尽快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医疗设施、殡葬设施、保障性住房、地震避难场所等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生活的规划。人口老龄化不仅是本身的变化,也是养老模式、住房需求的变化。居住是人类赖以生存满足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受到社会生活、经济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随着世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传统居住观念,加上老年人自身生理上、经济上、社会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大城市老人对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意味着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建筑物要实施无障碍设计、可移动性以及安全性、舒适性,还要能弥补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寂寞感;老人居室要具有私密性;老人居住方式应具有多样性。
一方面,近年来北京、上海,相继兴建了一些规模较大的老年公寓。它是供健康老人集中居住的专用住宅,一般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或者由有经济来源的老人集资兴办并按企业化经营管理,属于公益性质的住宅,入住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健康状况选择住房等级和服务档次。这种设备齐全、功能良好、符合老人安享晚年需要的老年公寓,其示范效应已在北京、上海受到老年群众和家庭的欢迎。它像家庭一样,有适合老人独立居住的单人住宅,带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厕所等。其设施考虑到老年人的方便、舒适、安全。比如有防滑地面、防跌扶手、坐式便器、紧急呼救装置等。公寓内应有各种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设施,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和医疗人员。老人住进公寓就如同住在家里一样,所不同的是,这里有服务人员提供所需的一切社会服务项目。老年公寓根据老年人不同年龄来设计、修建。各年龄段的老年人衰老程度不同、健康状况不一样,对住宅的居住条件和服务要求也不同,相应地把老年居住区分成几类,比如:生理和生活能力完全自理的、半自理的、护理的、特别护理的等。
另一方面,北京、上海还应继续扩大建设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干休所等福利设施,除收养社会孤老外,也开始向社会开放,并创造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以适应老年人的养老心理和多层次的需求。
营造宜居的社区环境,为老年人创造一个优越、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需考虑邻近有无可利用的城市公用设施,如商业网点、交通站点、活动中心、公园绿地及宗教活动设施等。还应考虑环境安全,如增设老年人步行通道等。有利开发利用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进老年社区的有效利用和发展。
改进老年人住宅无障碍化设计。城市老人居住问题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而日益突出。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力量有限,因而在研究和设计老人住宅时,应从普通住宅设计着手,强调在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建造费用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老人在居住方面的特殊需要,同时考虑到住宅本身的通用性和功能的兼容性,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郁著.城市管理创新:世界城市东京的发展战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启宇著.谋划中国的世界城市――面向21世纪中叶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
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截至2010年底,新修基本农田18.12万亩,建设水库7座,塘坝5处,淤地坝5处,引水工程17处、提水工程7处,拦河坝18座,人畜饮水机电井配套110眼,水窖3072眼,灌溉工程30余处,安全饮水工程498处,灌溉渠30条80km,实现控制灌溉面积4.2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建成了县城、重点城镇、厂矿企业(3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堤防39.67km;完成了一批农村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6.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小流域治理水保生态工程累计实施100km2,一大批的水利工程建设,为保障黄陵县人民生命财产全、粮食生产安全及经济社会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水利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几代人的建设,黄陵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成就,但水利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仍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水利建设之路依然艰巨。问题原因主要表现在:
(1)全县水资源匮乏,调节能力差,污染严重。自产地表水资源不足,全县人均水资源总量仅960m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蓄水、调水工程较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已成为制约和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许多水利工程因不科学规划、不规范设计仓促建设,松懈管理,造成运行日久老化严重,特别是农村灌溉工程造成有效灌溉面积锐减。农村人饮机电井,年久失修、原有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较低,不能满足人畜饮水需要,种种的历史欠账,致使农村供水、灌溉受到严重威胁。
(3)部分水库和小型水源配套设施不完善。建于2003年的连达沟水库,由于缺乏资金,溢洪道、坝坡砌护、上坝道路、管理设施一直未建成,水库不能正常蓄水,处于闲置状态,还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他小型水源设施配套不到位,多处水源工程,自建成以来,一直没有发挥功能和效益。
(4)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部分单位、企业和个人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现象有所发生。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和矿业开采等建设活动,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填筑对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开挖面、填筑面、料场、渣场不注意防护,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中随意性大,产生强度以上的水土流失,成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水保生态建设与黄陵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形成明显差距。
(5)水利人才不足与信息化建设仍然滞后,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现状水利人才年轻人员少、结构不合理、新老人才衔接不上。另外,水利信息化建设仅有防汛6个遥测雨量站和1个防汛抗旱指挥会商中心、1个水文站,整体建设配套水平低,难以适应黄陵县水利发展需要。
建议与对策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和今后一定时期的水利工作思想,黄陵县水利建设将推进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新时期水利建设方向,立足县情、科学谋划,以现有水利工程设施为基础,巩固和加强基础设施、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进一步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积极防御水旱灾害和防治水土流失。
(1)加大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维修改造,并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通过封育修复和人工抚育相结合,构建水源涵养工程。在塬区村庄及道路附近兴建集雨水工程,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在塬边布设沟边埂,栽植生态林,流域坡耕地,实行坡改梯,发展经果林,减少径流形成。对中度水土流失地进行封抚、封补或疏林改造,提高林地质量和生态效益,对强度水土流失地进行强化治理,修建鱼鳞坑、水平阶,种植生态林,加速植被恢复;沟道通过修筑淤地坝,栽植沟道防冲林实现沟底防护。在治理措施上,拦、种、改配套使用,在治理方法上“封、管、防、治”四管齐下,使各小流域形成沟、坡兼治,形成塬面、坡面和沟道“三道防线”,建成持续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2)加快引水、提水工程的修复加固和连达沟水库的配套续建及其他小水源改造建设工作,新增和恢复蓄水能力。同时也加快实施郑家河灌区、侯庄塬区、田庄塬区、南门沟水库灌区和田庄塬区节水灌溉工程,改造现有泵站工程设施,新铺设各类供水主管道、支管道,新修50m3调节池,新修1.5m×1.5m闸阀井,实现恢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实施双龙镇、腰坪乡等6个乡镇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也加强对已成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工作,不断改进供水设施的合理配置,力争在3年~5年解决区域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3)积极拟建县城新水源建设工程,可在慈乌河、百子桥村沟道适处计划修建2座库容为560万m3的水库,用以满足县城今后发展的人饮和工业用水需求,并配套建设供水系统。
(4)针对部分水利工程可采用招商引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的方式,开发休闲渔业园项目,也逐步适应全县旅游事业整体发展要求,实现水利工程开发市场化、商业化。
(5)加强职工培训和优秀人才引进,形成我县水利职工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以适应我县水利发展的需要。
企业管理理论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对人的管理,换言之就是把焕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到首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就在于此。“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十余年来,它的使用逐步被我国广大企业界人士所认识,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被写入党的十四大报告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后,它在一些地区与行业已经是有组织、有领导、更自觉、更广泛地得到了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提出全党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逐步由沿海向内地辐射,自“三资”企业向国有企业延伸,从公交战线向商业、财贸、科技和服务行业发展,在我国广大企业中盛开了许许多多色彩各异的企业文化之花,我们不妨采摘几例:从东风汽车公司的“超越自我,视今天为落后”,到武钢的“质量优先”,再到宝钢的“为您创造价值”,无不围绕着企业特点,形成新的经营观念,这种观念一旦在广大职工心中扎根,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管理
作为企业,它们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优劣评价。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对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不是单独发挥作用,它是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企业的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中,无时不刻地发挥着活性作用。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其企业精神无一不是高尚的价值取向,又无一不与本企业行业特点,内外经营环境相结合,显示出新的特色,并发挥激励作用。从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这个层次来看,企业目标应当反映在职工的意识中,成为职工观念上对自己行为的预期。比如在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发展规划、近期奋斗目标中,包括产值、利润、效益、技术进步、职工生活、管理水平等内容,都应表明企业实现目标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可以满足职工对企业的受益期望,从而形成职工对本企业的拥有心理。
企业目标确定后,企业的各级组织就应当把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并做出相应的保证计划和措施。广大干部职工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追求,也应当竭力去完成相应的目标。一方面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目标的形成,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从企业各项职能管理这个层次来看,企业文化虽不能代替具体管理工作,但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代表发展生产力的先进思想,要求企业的各项工作乃至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标准,使职工明确工作、办事的规则和行为准则,推动领导和职工之间以及企业内外之间的团结合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决策管理民主化,规章制度规范化。无论是对工人还是对管理干部具有同等的约束力,并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在企业外部,由于职工群体形象树立起来,服务形象树立起来,企业形象也就自然树立起来了。企业在市场开发上既获得了内在的动力,又拥有外部的认可,那么新的营销体系很容易实现良性运转。
三、要做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隐性课程;英语教学;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21-0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想做到与国际社会有效接轨,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英语人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这样看来,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任重而道远。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及语言应用能力从整体上看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英语教学中长存的“费时低效”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早在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召开英语教学座谈会时就提出“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少的问题,亟须研究改进”。这一问题一经提出,英语界的各部门各级联动,围绕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教学理论、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英语学习环境的营造以及各学习阶段之间的合理衔接等问题进行研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但收效仍不显著。我国英语课程设计与研究的滞后与时下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现状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从目前形势出发,从学生的接受机制和教师的呈现方式的角度,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发和利用隐性英语课程来解决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不失为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
整体来看,本论文通过围绕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通过考察高校校园情景内隐含人、事、物之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来揭示隐性英语课程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地位,虽然不可能解决英语教育中的全部问题,但求充实英语教育中对课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引起英语界对隐性英语课程的关注度,为解决“费时低效”问题贡献一计。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计划、进行和发生的所有教育内容的总和,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核心地位,任何教育理念的考察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程上来,它载负着一定的知识体系并旨在通过一定的运作机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课程的设计对组织教学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普遍存在着过分重视本学科认知特殊性而忽视普通教育规律这一现象,过分强调课程的计划性,却忽视其实际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导致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并与相对于明确陈述和预先计划的显性课程兼容并包而呈现的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内发生和进行并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设计和发生的教育内容。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内容的多样性、影响方式的弥散性和间接性、功能的隐蔽性及效果的双重性之特点的语言输入途径,其强大的催化作用会助推学生学习英语、学好英语。因此,在肯定和借鉴教育学意义上的隐性课程概念的基础上,如何开发英语隐性课程不再仅是一个理论和教学理念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应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在高校广泛的空间范围内,从过程性和实际性的角度对隐性英语课程加大研究的力度。
现代课程理论已经把文化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等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因素统列为隐性课程的范畴,并将其视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下将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制度、物质及精神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育中隐性英语课程进行分析。
首先,从制度方面而言,制度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会对参与在其中的人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隐性英语课程的作用是巨大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制度文化会对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明显的导向作用。以每年两次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例,校领导和师生对考试过级率的重视度及社会对考试成绩的认可度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得到学校各级各方面的重视,教学主管部门除了加大对显性课程的要求外,会下大力气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加大对隐性英语课程的思量并付诸实践,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会被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管理层的重视有助于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积极思索如何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的信息传递通道以实现教学内容与活动的有效整合,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使学生在兴趣的助推下逐渐适应自主学习。隐性英语课程在制度方面的另外一个重要体现是学校对学生在英语第二课堂取得的成绩的认定。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包括一些英语学习类校园文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文化节、英语沙龙、英语晚会、英语讲座、英语演讲、英语演讲辩论会、英语卡拉OK大赛、英文朗诵赛赛、外国经典电影赏析等,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宽阔的英语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使丰富多彩的英语主题活动形成常态化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据了解,很多高校每年都组织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并把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与各种评奖推优结合起来。这些做法都是英语隐性课程在制度上的体现,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其次,物质方面对隐性英语课程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英语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环境和条件不无关系,作为外语而非二语的英语学习对中国学习者来说,所接受的语言输入是相当有限的,真实或是自然的语言交流环境更是少之甚少,因此,学习环境中的物质呈现形式会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校园建筑、教学实施及教室布置、承载的精神和气场在彰显着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通观国内近几年的大学校园,从外在形态上看确实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其中缺少对英语教育的规律性和本质性特点的体现,不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学实施方面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英语教学的特点,忽视了英语教学活动效果对教学空间环境因素的要求。国内大学英语课堂普遍采取固定座位形式的教室且班级规模过大,不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教学信息的反馈。为了弥补显性英语课程教学在教学环境上的局限性,可在教学楼内、学生宿舍楼及学生食堂等场所设立英语文化长廊或张贴英语海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同时,使学生在充满英语学习氛围的空间环境中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第三,从精神方面来看,包括体现集体行为风尚的高校校风、办学过程中教员逐渐形成的鲜明浓郁的教学观念、师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模式等对隐性英语课程的影响也是十分关键的。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天津天狮学院外国语学院的20名英语教师就英语课程的认识和参与度进行了考察,发现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目标和英语教学大纲为载体的显性课程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衰减,而反映在校园文化环境构建中呈现的师生角色多元化的隐性课程在教师心目中拥有较高地位。对教师进行考察后,笔者又对该校两个年级十个不同专业的327名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认识和评价进行了考察,从反馈结果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教室为媒体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无法满足学生日渐丰富的个人需求。相反,就隐性英语课程的影响力来看,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体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作为一种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精神方面的隐性英语课程无形地支配着高校师生的行为和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校方要精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影响力,使教师乐于在课下通过QQ,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意识,并敦促学生将想法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让教师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帮助学生摆脱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吃不进、吃不消和吃不饱的状况,跳出“费时低效”的怪圈。
隐性课程本身即是一个开放的议题,我们应该以一个开放的胸襟和开阔的眼光来探讨隐性英语课程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从高校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存在于教师和学生心理,存在于学校的文化、制度和管理中,乃至暗含于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实质性作用。对于这点,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束定芳(2004)曾指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发现,学生并不会吸收课堂上教授内容。我们再怎么努力去教某一语言形式,我们仍无法保证学生一定会在某一时间学会这一语言形式。学生不但经常学不会明确交给他们的东西,反而会学会并没有交给他们的东西”。大学英语课堂是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而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的主渠道。通过这一渠道,不仅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英语学习,而且能够高效地传播语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校园文化建设中隐性英语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全校上下全员齐心协力,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特点来推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现实《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大学英语学习4年不断线的要求,为我国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Martin,J.,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when We find One?In Giroux,H.& Purpel,D.(ed.),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A].1983.
[2]唐晓杰.西方“隐蔽课程”研究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