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建筑考察报告

古建筑考察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建筑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建筑考察报告

古建筑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2007年4月20日在天津刚刚邀请冯骥才、马国馨等共同出席“瑰宝”丛书建筑文化研讨会,4月23日京津两地几十位建筑师又聚在天津院图书馆展开了纪念“世界读书日”的非建筑弼读的AT。自3月“风雅运河全国摄影大展”后,申报作品已十分踊跃,为此在“烟花二月”的4月24日下了扬州,确定了可供“大展”的扬州博物馆的场地等事宜。26日滨海新区“京津沪”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研讨会,则体现了一种新思维,它已展示根植沃土的规划师及建筑师滨海新区的作品。同在4月29日,上午看望了文化学大家王世襄,品读了讲述他学兼中西长、盛不衰风范的《奇人王世襄》,下午由BIAD传媒协办且支持的“费菁+傅刚及其中央美皖等学生设计作品”展在泰康顶层空间画廊开幕,我认为,它更意味着一种建筑与艺术的文化教育状态的生成,表达了一批有志向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对文化自觉的追求。

对建筑的理解建筑家有太多的定义,但作家冯骥才的一席话,会使建筑师“吃惊”:“建筑是历史留下的活着的空间,它是一方水土的创造……”这是别有意味的文人的建筑学评说,同样“世界读书日”的茶座,读到建筑师们的“非建筑阅读”的体会,使之相互渗透,沟通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在推进着文化的普及。为此我在“建筑师的书缘”茶座上倡言:我们的努力是希望让城市可读,让建筑可读让建筑师可读。因此,所有这些活动的推进都会营造起最广博且“原创”之沃土

在4月29日造访学辈王世襄老人时,他送我三本书刊有“李庄琐记”的《读书》杂志2007年3期;名家笔下的俪松居主人《奇人王世襄》及由王世襄书的《宋李忠定公荔支前后赋》,当我向他汇报《建筑创作》杂志自2006年11期开始系列刊出“田野新考察报告”时老人连连赞同,他希望这份“报告”应是对“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一个继承,应该成为当下反映中国建筑传统并能思考传统与现代如何结合的“新”营造汇刊。4月18日的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恰恰这一天《中国文物报》刊出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傅熹年的专家建议督促古建筑等遗存调查修缮报告的编写出版,我想,建筑文化考察组所坚持的“田野新考察报告”或许正为此做出了一个有益的实践。

“写在建筑艺术学院成立之时”是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在4月21日《美术报》发表的文章,他提出先生是在一个民族文化行将褪色的时期提出创建艺术大学的理想,他认为中国美院是一所备受活的历史煎养的大学,对于学院的架构,先生早年就提出四大院设想即绘画院、雕塑院、建筑院、工艺美术学院。面列先生构想的实现,讷江认为,建筑学科落户美术学院,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工程学科的跨界和超越,其文化指向必须更为重视建筑的文化品格。这些联想,或许是我们探讨为建筑创作营造原创“土壤”、并最终走向世界的基本立意。

古建筑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当惹穷宗遗址

位于那曲尼玛县文部村向南15公里处,当惹雍错湖的东沿,海拔4790米,城堡遗址主要在琼宗山南边的琼拉山山顶上。该遗迹主要是残存的房屋建筑,最大的一间面积为10X5平方米,最小的为5X3平方米。最高残墙为1.5米,残墙厚度为35-70厘米。墙体用石头砌成。

在主建筑群的东边有17米长的类似围墙的残墙,残高20-45厘米。主遗迹的西面靠湖,东面和北面有两座小山坡,上面均有建筑遗迹、尤其是北面山坡上的建筑遗迹仅次于主遗迹。所以,东北两座山坡上的遗迹很可能是主体城堡的组成部分,并且是用来放哨和观望的。

根据苯教文献记载,当惹穷宗城堡是象雄王国李弥夏国王的东部城堡,在苯教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据当地民间传说,象雄王国曾经在其国土的四方建过四大城堡,当惹穷宗城堡就是其中的东边城堡。

到了7世纪,象雄王国的最后一位国王李弥嘉被吐蕃军队灭于当惹雍错湖畔。

巴玛沟遗址

该遗址位于尼玛县当惹穷宗以北5公里的巴玛沟上部靠北山腰上,海拔4850米。遗址共分上下两排,下面一排总长22米,宽9米,共有7座房屋遗址,房屋残留两层,残高2.6米,墙体均用片石砌成,其中一个完整的门高1.5米,宽1米,这些残留两层的屋面均用片石盖成,没有发现用过木材的任何迹象。再往上走10多米有另一排建筑遗址,这一排总长28米,宽9米,建筑残高45厘米至1米不等。从残留的遗迹看,可以断定共有5座房屋遗址,但是很难看出当初是否有两层建筑,墙体均用片石砌制而成。

在巴玛沟的阳面,即北面山腰上可清晰地看出修建水渠的痕迹,好几处残墙高达3-4米,在巴玛沟下部有很多荒废了的田地废墟,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山腰上残留的水渠遗址原来就是灌溉山谷下面的田野用的。

在巴玛沟建筑遗址周围没有发现任何佛教遗留的东西,如嘛呢石堆或残留佛塔,等等。当地牧民传说,该遗址是一座古寺庙废墟,但是他们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样的寺庙,是什么原因变成废墟。

巴玛废墟

该遗迹位于巴玛沟下部荒废的田地废墟以西靠当惹雍错湖边的土丘上。从外面看很难看出有建筑遗迹,只有一大堆乱石土丘。据当地的居民讲,几年前有人听说该废墟为城堡宫殿遗址,所以试图挖掘该废墟,发现下面有房屋式的建筑物。

阿叶色达残塔

从巴玛沟出来沿着当惹雍错湖往北2公里处,山脚与湖水间有一块大约2-3平方公里大的平地叫阿叶色达。在这个平地上有一个残塔遗迹,塔身残高1.2米,用片石砌成。从残存的塔形看,很难辨别这座塔最初的形状。在塔的南侧,有一条长长的,用片石砌成的残墙,这条残墙总长22米,厚度为50厘米,残墙最高处有60厘米。

残塔和残墙上堆放着63片刻有文字和图案的石片。石刻文字内容均属苯教咒语,而图案部分除了苯教式雍仲符号外,还有其他一些图案,如海螺,宝瓶和吉祥结等,苯教咒语内容为(藏语)。

达青废墟

位于阿叶色达残塔遗址往北沿着当惹雍错湖大约5公里处的达青山谷下部平地上。该平地面积大约有1-2平方公里,平地大部分为荒废的田地废墟。在这些田地废墟的西部靠湖的地方有很多建筑遗迹,从这些建筑遗迹看,这里可能是一座村落的遗址。

岗隆宫达遗址

位于达青废墟以北大约2公里处的岗隆沟上部靠南面山腰上,海拔4900米。分上下两排建筑遗址,其中下面一排的总长63米,最宽处12米,有8座类似房屋遗址,上面一排只有3座类似房屋的遗址,建筑残高20-50厘米,残墙厚度为20-35厘米,整个建筑均用石头砌成,由于建筑被火面积破坏,所以从外观很难确定是房屋遗址还是墓葬遗址。根据当地居民传说,该建筑遗址是一座古寺废墟。

这个山谷比起前两个沟,水源要丰富一些,在山谷下部还有一座村落,山谷的北面还有几处类似古代遗址的地方,那些遗址没有前几处那样清晰,所以很难明确地判断为古建筑遗迹。

穷宗附近的种种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有人类大规模的定居和活动。一般人认为万里羌塘高原是的游牧民族居住区,作为游牧民族,其生活方式自然就是漂泊不定,四方为家, 从而也就谈不上任何意义上的定居点和与之相应的房屋建筑。

古建筑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 生活 实践 想象力

研究表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具有如下特点: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这一时期,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迅速发展起来,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正在形成,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依然需要依靠具体形象。也就是说,通过更生动活泼的形象和对感官的刺激,来帮助中学生提升学习和记忆兴趣,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情景和趣味上无法和语文等学科相比。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地理学科的教学也一样能做到生动、有趣、情理相融、和谐轻松。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让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如何尊重地理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特点?从中学生的角度来看,生活是他们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从感官上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才是让地理学科学以致用、走进学生生活的主要方式。

一、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情境,引发学生联想

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否优雅,是否能调动孩子参与的热情,以及表达能力的优劣,对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从知识本身来看,地理学科不够感性有趣,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具体可感的形象和情景,来弥补这一不足。比如,在教学中运用文学手段,讲故事、读诗歌、游记、猜谚语、谜语、播放歌曲等方式来描绘和展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例如,在讲到杭州西湖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欣赏杨万里的诗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同时也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展示西湖四季不同的湖水、莲花、山色、小船、垂柳、花海……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切实地感受到西湖的旖旎风光。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与此时杭州西湖的气候进行对比,让学生回忆想象北方三四月份时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北方的冬雪还未完全消融,春寒料峭,小草还没有发芽,整个大地依然是光秃秃的,但杭州的西湖已经是草长莺飞,绿草茵茵,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调动他们的感官,从各方面了解到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二、将地理与生活密切结合,从生活中感受地理

日常生活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最容易也是最佳的途径,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日常的现象中挖掘和教授与地理相关的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授课的时候,及时地联系生活,让教学内容变得亲切。比如,人们服饰的材料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北方的人们喜欢穿深色的皮制服装,南方的人们穿丝绸制品,而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露在外面的藏袍?从房屋建筑的角度,为什么我国的古代建筑多是木质结构,而欧洲的古建筑多是石头的建筑,这和当地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让地理走进生活,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地理知识关联起来,不但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亲切,从长远来看,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地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真正地了解地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改变,从而在学习中真正地得到实用的知识。

三、在野外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感性认识

获得感性认识最佳的途径,就是亲身经历。因此,在野外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真正推进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野外实践真正做到尊重地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触碰地理,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在野外实践活动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重要。教师需要做到深挖教材内涵,在进行野外实践时,既要结合学科内容,与课堂教学的进度相适应,也要注重在实践的方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尽量选择晴朗安全的天气和适宜的实践环境,同时也可邀请地质方面的专家做技术指导,亲临讲解,一一示范,让学生动手实践,收集标本,做观察记录。野外实践之后,将学生收集的标本、考察日记、实践感受、考察报告等在橱窗展示,由成果本身来说明野外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古建筑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秦氏旧宅;古民居;考察报告

Abstract: Qin’s old Dwellings in Youfang village of Xinyang county is an excellent 米odel of th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house heritage in the 米iddle of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layout, plane, façade, structure and decoration of the Qin’s old dwellings,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Qing dynasty in the 米iddle of Henan province, and provide concrete case for the study of Hena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Key words:Vernacular Village;Integrated Preservation;Ecomuseum;Zhuge 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4-65(8)

荥阳秦氏旧宅古民居群位于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距郑州29公里。目前,油坊村保留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有10余处,最早的是明代建筑,其他大多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全是“前客厅,后楼院”的四合院格局,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当时一代武学大师(秦成宗是荥阳苌家拳创始人苌乃周的弟子)的宅院和秦氏宗庙两处。其中秦成宗的宅院又称秦氏旧宅,修建于乾隆三年,目前已被列入到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历史沿革

油坊村明清古民居群的主人主要为秦姓,来自于山东郓城。据秦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山东举人秦景瑗到当时的河阴县(现荥阳境内)任教谕,落户到现在的油坊村,随后数百年的繁衍生息,秦姓在清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并筑成秦家寨堡。

据访谈,秦家寨堡建成初期是三十六丈见方的城堡。寨堡四周有高大的夯土寨墙,四角均设平台(曾用作炮台),城墙外有寨壕,寨门上方有一门楼。寨墙左右各6米矮墙,称为“花墙”,花墙东西两侧为水塘。东水塘向南有南北走向的道路,直通大街。距大街约15米处有石牌坊,寨墙内侧沿墙脚有3-5米宽的马道。两条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小路将寨堡分为四部分。寨堡内还建有私家花园观花楼和私塾等(图1)。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古民居建筑或因自然或因人为原因而遭到破坏,目前寨墙已不复存在,古建筑也仅遗存10余处,以秦氏旧宅为主的古民居群保留得相对完整。

2 秦氏旧宅建筑综述

2.1 整体格局

秦氏旧宅又名秦成宗宅,自南而北共两进院落,为前客厅后楼院式布局形式。第一进院称大厅院,为四合院式布局,以正中的堂屋(厅堂)为中心;第二进院亦称堂楼院,因其东、西、北三面均以三层堂楼围合而得名。

整个建筑群呈现较为严整的四合院格局,遵循 “前堂后室”的规制,北高南低,气势雄伟,具有典型的豫中地区民居建筑厚重、凝练的风格(图2、图3)。

2.1.1 大厅院

大厅院由倒座、东西厢房和堂屋组成,南北长约9米,东西宽约5米,为规整的四合院式布局。大门辟于倒座东部,以东厢房南山墙作为照壁正对大门,砖雕较为精美。西厢房南山墙与倒座北立面西侧用一座月亮门相连接(图4),门后原为一个小花园,月亮门四角有龙形石雕,雕刻十分精美(图5)。

整个庭院为青砖墁地,仅在西厢房门前植有腊梅一株,虽有数百年历史,但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现为省级重点文物。

2.1.2 堂楼院

二进院亦称堂楼院,主要为内眷使用。由堂楼、东西厢楼围合而成,较一进厅堂院更为宽阔,也更雄伟。整个庭院东西宽约5米,南北长约11米,中心为一方形水池。

堂楼居中,坐北朝南,由家族中长者居住。东西厢楼由晚辈居住。堂楼最高,东厢较西厢稍高一些,较好地体现了传统住宅中“父子有亲、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

据考证,堂楼与东西厢楼间原有连廊相连,廊宽逾1.2米,现已不复存在。

2.2 主要单体建筑

2.2.1 屋宇式金柱大门(图6)

秦氏旧宅的屋宇式金柱大门坐北朝南,坐落于秦氏旧宅东南角,与倒座相连。门面阔一间,五檩进深,立面从门枕石到屋顶花脊高7.9米,屋顶高出倒座0.4米,十分醒目。屋檐下有檐坊三层,绘有彩绘,现今不存,檐坊两侧各置一个垂花柱,垂花柱与檐坊有雀替相连,雀替已不存。

秦氏旧宅屋宇式金柱大门装饰简易大方,原有一匾题为“乐善好施”,现已不存,檐枋原有彩绘图案,现今枋心空白,仅留有木质的锦枋线将枋心突出。门枕石通叫法门墩,长方形造型便于落座、歇脚,简易实用。

2.2.2 两层高的倒座(图7)

秦氏旧宅倒座五檩楼层式建筑,砖木混合承重。建筑面阔8间,通面阔23米,进深1间,通进深4.8米,平面上分为两个部分,以大门道为中,门楼西侧面阔五间,称为“明三暗五”。中间三开间较大,全部打通敞开而不隔,当心间开一个门,两次间开牖窗,两稍间很窄,东南方稍间做大门道,门楼西侧面阔三间,中间开门,两侧开牖窗,称“一明两暗”。门楼东侧的倒座部分是庭院之外的附属用房,现已荒废。

倒座立面分为两层,通高7.4米(上檐出至屋顶高约2.5米)。下层住人,上层为低矮的阁楼,仅供储藏之用。上下层之间有木质楼梯相连。倒座南立面临一条小巷,不对开门窗,门窗对内院敞开,隔扇门与牖窗图案形式简单。二层北立面次间各有一个拱形牖窗。

正脊与大门正脊同为花瓦屋脊,亦称花脊或透风脊。 屋脊两侧原有吻兽,现已不存。

2.2.3 有前廊的客屋(图8)

客屋位于一进院正中,与倒座相对,坐北朝南,是一进院中最重要的建筑。客屋为抬梁式木构架,九架带前廊。

客屋面阔5间,通面阔12米,进深3间,通进深为8米,单步廊深1.45米。客屋前有宽大的月台。台明部分的铺地方式有两种,分别为顺丁斜铺正人字纹和顺丁正铺人字纹。台阶形式为垂带踏跺,保留有踏跺、砚窝石、垂带石。

客屋立面通高8.5米,檐柱高为3.5米,柱础为石雕,狮兽型图案,造型别致。柱头上施平板枋,檐柱间由两层额枋相连,上为“卧枋“,下为“立枋”。枋上施单昂斗拱一朵。额枋下施雀替,已残损。据考证,客屋原在明间次间均设隔扇门,一樘四扇,隔扇为六抹头,棂条组成的花格式样基本图案为套方,简单大方。

客屋室内为彻上明造,抬梁构架搭接清晰,脊瓜柱由两块弓形的叉手支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客屋屋面为筒板瓦,屋顶正脊为花脊的,无垂脊,只用两陇筒瓦配之。正脊装饰构件正吻以龙头鱼身的造型为主,安装于正脊两端,嘴一律向外。

2.2.4 东西厢房(图9)

东、西厢房相对而立,营造特点相似,抬梁式五架无廊硬山建筑,砖木混合承重。唯一区别仅在东厢房南立面置照壁,与大门互应。

东、西厢房面阔三间,一明两暗式布局,通面阔7.2米,进深1间,通进深宽4.6米。厢房檐柱高3.5米,柱础石雕为简易的覆盆式。柱头不施斗拱,柱间置额枋,施彩画。屋身高3.7米,明间为隔扇门,一樘四扇,隔扇为六抹头,套方式棂条组成的花格式样;次间开槛窗,呈现龟背锦式样中心落梅花图案,次间横披窗为席纹图案,变化多端,形象各异(图10)。

东厢房檐口到屋脊高3米,略高于西厢房。筒板瓦屋面,屋顶正脊为花瓦屋脊,垂脊最下端的装饰不同于官式建筑使用的仙人,四角几乎全用扭头,这是河南民居的惯例,由砖瓦雕刻叠砌而成,形象比仙人突出。

东厢房南立面山墙与影壁一体,俗称“坐山影壁”。 影壁正立面有如硬山顶一般,覆筒板瓦,檐口施仿木椽和飞檐椽,檐下施砖雕花饰,砖雕斗拱精美,壁心面积大,四边如同镜框,仿木线条装饰,内贴斜纹方砖心,精致考究,下碱较低,基座已不明显。博风头处雕刻图案为阴阳鱼,寓意镇宅辟邪。

2.2.5 三层高的堂楼(图11)

二进院是堂楼院,气势宏大,有气压群雄之势,堂楼和厢楼均为三层,为砖木混合,五檩无廊楼层式硬山建筑,在河南民居并不多见。堂楼居中,功能上主要居住房屋长辈,地位较尊贵。

堂楼通面阔12.6米,通进深5.3米,一层为砖拱结构,室内以方砖墁地铺席纹图案。二层砖墙承重,一明两暗,室内青砖墁铺。三层一般为储藏物品的空间,楼板于东北角留有一个梯孔,便于架梯而上。

堂楼总高13.4米,外观三层,四面清水墙,青砖用于外墙。一层高4米,中间设版门,门头有一副石刻的匾额,题为“存朴堂”,当门有一副石刻的对联,上联为“守成甚无骄奢”,下联为“创业备尝辛苦”,门框外侧由莲瓣型画框圈呈方形。大门两旁各有一个方形牖窗,牖窗外侧各有一个高2米左右的拱形门洞,俗称 “丫鬟洞” ,大门上方横向排有4个祥云图案的木雕,祥云中部留有方形孔洞,据考证,最初祥云上方有一圈花廊,祥云中间的方孔是用来穿插梁木来承载花廊楼板;二层中间设一砖券门洞,上方有砖雕仿木屋檐,门楣两侧各有一仿木垂花砖柱,门洞两侧各有一个不同于一层方形牖窗,四角各有砖雕花纹,窗框上方有砖雕仿木的额枋、斗拱。牖窗中心花格处为正八边形,木制花格组合成简单席纹图案。二层门洞窗和门上方在仿木屋檐下各有两个仿木单昂斗拱,共有6个。三层设三个牖窗,中间较为华丽,窗洞两侧有仿木的雀替和垂花柱。

堂楼四面墙体承重,上置抬梁屋架,彻上明造。前后檐墙均为封护檐墙,檐椽只搭在檐檩上不向外出挑,无飞椽。檐墙往上砌至与屋面望砖上皮平,把梁架结构封于墙内。

堂楼屋顶筒瓦铺面,正脊图案与垂脊相同,均为花脊,正脊装饰构件正吻以龙头鱼身的造型为主,安装于正脊两端,嘴一律向外,与一进院客屋相同。

2.2.6 东西厢楼(图12 )

东、西厢楼均为面阔三间,通面阔8.2米,进深为4.2米。砖木混合承重,五檩无廊楼层式硬山建筑。

西厢楼立面高度上低于东厢楼两皮砖,东、西厢楼立面形式相似,立面装饰比堂楼简单,一层和二层均为一明两暗形式,门为砖拱门,形式简洁,没有砖雕斗拱和飞檐,两侧为牖窗;三层正立面两侧各有一花格镂空的牖窗,形式不同于其他牖窗。

东、西厢楼梁架形式及屋面构造均与堂楼相同。

3 秦氏旧宅的价值刍议

3.1 通过对于秦氏旧宅的研究,可以详实地了解明清时期豫中地区的居住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

“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由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周公制礼、孔子问礼,此为儒家之兴;老子著经,肇始道家;白马入华,遂有佛教。儒、释、道三家之源,皆源于中原。而豫中地区则为中原文化传承的中心地带,尤其是宋、明理学以及北宋时期阴阳五行之说,已深深浸于豫中传统居住文化及民俗传统之中。

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秦氏旧宅的研究,不仅可以看到豫中地区的居住文化及民俗传统,同时也可以窥探到传统合院民居文化传统中所折射出的儒家文化的人伦秩序以及阴阳风水的理念。

首先,秦氏旧宅以封闭高大的建筑外墙作为边界和内向型庭院的格局,仅以两层的倒座与高大的门楼成为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强调了家族的领域感、以血缘关系建立的群体秩序以及以家庭生活为核心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父子有亲、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次,秦氏旧宅中堂屋(堂楼)高于厢房(厢楼),东厢房(厢楼)高于西厢房(厢楼)的规制,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尚中”、“尚左”(东)的传统,亦反映了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秩序。

同时,重视宅的选址与方位、重视宅的各功能片区的整体布局,如堂与室、仓房、厨房、厕的方位选择以及主入口的选择等等,均统筹考虑在整体风水格局中的关系,以统筹安排布置。以第一进院为例,取东南向为主入口,此在阴阳八卦中为巽位,根据《易・说卦》“巽为木,为风”。“ 巽,散也,物皆生布散也。”《释名・释天》,对于整个宅子的风水极为有利,因而豫中传统建筑多取东南向为入口。而西南为坤位,“山岳河渎,皆坤之灵。”《宋书・乐志》“坤也者,地也。”《易・说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坤・象》,因而,秦氏旧宅中在此处设小花园,并挖有水井。而倒座向北开门,属坎位,卦象为水,其建筑下不设台明,而其余建筑均设台明,尤以堂屋最高。由而,从秦氏旧宅的营造中可以看出豫中地区传统民居文化中重视阴阳风水的民俗传统(图13)。

3.2 通过对于秦氏旧宅的研究,可以较为翔实的了解豫中地区建筑营造技术及艺术特征

首先,秦氏旧宅“前厅堂后楼院”的总体布局源于西周以来的“前堂后室”的住宅建筑的空间布局形式,遵循了传统四合院建筑的规制。由入口门楼、一进厅堂院和二进堂楼院的层层过渡,将豫中地区传统住宅中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的层次清晰地呈现出来。

通过秦氏旧宅自南至北的纵剖面图,不难看出,中轴线上各单体建筑的高度设计也经过了仔细的考虑。虽然,秦氏旧宅采用了两层倒座,然而一进院的堂屋通过台明的调整以及建筑整体形制的调整在总体高度上依然超过了倒座,二进院则以三层堂楼的楼院结束,形成极为高大、震撼、威压的内院空间氛围。虽同为合院式传统民居,秦氏旧宅的整个院落空间的气势远远胜于北京四合院住宅,反映了豫中地区民居独特的多层住宅的营造传统(图14)。

其次,秦氏旧宅的建筑综合使用了结构方式以砖木混合结构和砖拱砖券结构构筑方法,体现了豫中传统民居重实用、戒奢华的文化传统。

秦氏旧宅一进院均采用了抬梁式梁架结构,而其中堂屋的抬梁式梁架结构具有典型的豫中民间特色,在许多构件的做法中可以看到宋《营造法式》营造制度及技术的影响;如在梁架上脊瓜柱与叉手混合使用等。可以推想,成书于豫中地区的《营造法式》,多为此地木构技术的总结整理,并在此地有进一步的传承发展。而成书于北京的《清式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则据中原地区较远,在中原地区民居中的传播与影响较慢。因而,在清代豫中传统民居中依然可以看到叉手与脊瓜柱同时实用的情况,并由此形成豫中木构建筑的地方特色。

而在二进院中,由堂楼与厢楼组合而成的三层建筑无一例外采取了砖拱结构的形式,仅在三层采用砖混结构承托上面的木制梁架。这种对砖拱结构的熟练运用成了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从地理区位来看,其西与巩义为邻,多为砖石起券的窑洞民居,而其南边与新密接壤,为嵩山余脉,亦多使用券拱结构营造建筑。由此推想,豫中地区使用券拱结构营造多层民居的技术应该来自其巩义及新密民居中的营造经验。

再次,秦氏旧宅保存有丰富的砖石雕刻和砖仿木的构造做法,其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是砖雕墀头和青砖仿木的门、窗上的挑檐及窗套等做法,椽子、斗拱、仿木等清晰可见,做法精良。尤其是小花园入口处的青石浮雕,线条洗练、造型生动。

最后,秦氏旧宅屋顶瓦作也颇具地方特色,尤其是正脊一概采用花脊,造型简洁大方又具有装饰色彩,亦为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经常采用的一种瓦饰。

3.3 通过对于秦氏旧宅的研究,可以为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的更新保护、再利用取得有效的经验

乡土建筑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它的营造过程往往是当时的经济、文化、生态等等诸多因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同时,由于传统民居的营造技术多消融于地方的民风民俗之中,存在于当地居民和匠人的口口相传的历史中,属于濒于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形势在文化积淀深厚却在历史上常年困于争战之中的中原地区尤为严峻。

因此,作为保存完好的豫中地区明清传统民居建筑群,秦氏旧宅古民居群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豫中居住文化传统的活教材,为我们了解这一地区的建筑史、民俗史、经济及文化史提供了有力的实证资料。对于秦氏旧宅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地方民俗文化的视角了解豫中地区传统民居发展演进的过程,较为系统地了解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地理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的营造思想、方法和策略,为这一地区民居的良性的更新发展提供丰富的滋养。

然而,目前秦氏旧宅古民居群的保存情况堪忧,虽2006年被定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但是,由于政府保护和修缮经费短缺,加之目前已无人居住,疏于维护,一进院中东、西厢房和倒座的屋顶已部分损坏,二进院中的东厢楼屋顶已残损,上部梁架已朽毁多处,部分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竖向裂缝,如不及时修缮,有倒塌的危险。因而,秦氏旧宅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应配合新农村建设和弘扬中原文化的热潮,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和荥阳市政府资源,对于油坊村明清古民居群进行整体修缮以及整体风貌的恢复,并通过积极开展豫中地区民俗文化体验游、建立古民居认知实习基地等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人们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提升秦氏旧宅古民居群的艺术审美、教育价值、使用价值,真正实现乡土建筑文物的“民保、民有、民享”,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致谢:本文中所引用建筑实测资料均为郑州大学建筑学院2009级建筑学师生实测成果,特此致谢。另在项目的考察及调研过程中得到了荥阳市文化局、王油坊村委会秦海松主任及秦氏后人秦汝贤、秦景顺、秦景平等的大力协助,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刘英,李文莉,张凯.海南省铺前镇骑楼商业街调查与研究[C] //河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09:122-126.

[2] 苏阳.海南欧村村林家宅初探[C]//河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09:99-102.

[3] 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00-110.

[4] 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