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计学论文

设计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计学论文

设计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形式美;模糊评价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wwW.133229.Com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

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

2.形式美

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

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设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④①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设计学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和情感表达的需要,艺术设计也随之而产生。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审美的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要求,要充分的表达出人们所有表达的感情思想。具体来说,艺术设计是人们情感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人们将自己的情感需求与具体的事物进行了创造性的结合,从不同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需求,再设计的同时,力求将情感表达和科技融为一体,使其相对平衡,使得艺术设计产品在今后的销售当中既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满足商家的利益需求。例如,手机作为一款大众化的产品,正逐渐从功能的追求向艺术设计需要转型。所以,手机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例如LG的巧克力手机就受到了恋爱中的客户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设计中包含了情感,是情感和科技完美融合的一种体现。

2、实际应用中的形式美与功能美

2.1艺术设计中形式美的表现

在艺术设计中,相对于功能美来说,形式美更为抽象,功能美表现在外在形体中,而形式美却是对具体设计产品抽象美的创造,主要表现为在创造产品过程中,物体自然属性随机组合或者有机组合产生规律的集中反映,这种美的表现不仅是体现在实际物体上的,还要从实体产品上感受其观念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讲,形式美的审美观念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设计内容,除了需要保留设计产品本身的性格特点外,还要反映超越产品本身的审美含义。形式美的具体内容不仅包括了构图形式,还包括了色彩、造型以及艺术技巧这三个方面,这三者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他们共同组成了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产品要想脱颖而出,那么对形式美的要求也就应该越高。艺术设计产品的本质属性决定着形式美的高低,首先人们观察到的形式美表现为自然美,这种美属于人们对形式美的初级认识,通过艺术技巧将自然美升级,表现为更为高层次的美,这种艺术技巧就是产品的设计与审美统一,通过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所要设计的内容,是功能美展现的艺术表现方式。

2.2艺术设计功能美的表现

功能美主要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审美感受,任何物体之所以产生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从最初的简单造物到现在的科技造物,这不仅是设计产品功能应用的提升,更是产品设计产生功能美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应用造物,到现在结合艺术美进行的创造行为,无一不是对功能美的加工和提炼,这是一个漫长而悠久的发展历程。一般人们对功能美的定义为产品完成人们对预定功能的需求即可,只要艺术设计与功能完美的结合,人们就会认为产品具有功能美。因此当人们在运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可以既满足对产品功能的需求,又达到人们对产品审美的体验。所以,在艺术设计当中功能美相比形式美要更具有功利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人们使用设计产品的过程当中,使其感到满足和快乐。从本质上理解,功能美其实就是人们在进行产品设计时目的性与规律性的有机结合,从而创造或者改造某些物品。

3、结语

设计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IFLA主旨报告;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当代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理论

编者按:2006年10月6-9日,全球6000多名景观设计师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和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共同举办了2006全美景观设计师年会及第43届国际景观设计师世界大会。大会的主题为“蓝色星球的绿色解决方案”。本期刊登俞孔坚的主旨报告(节选),报告原题目:生存的艺术——重新认识景观设计学。

前言

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个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景观设计学在解决这三项世界性难题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即景观。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和艺术。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主席马莎?法加多(MarthaFajardo)说的好:“景观设计师是未来的职业”。[1]未来的光明前景在于景观设计学作为对景观这一媒介的设计和调控的特殊地位,而光明的前景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们。

为了使景观设计学有能力迎接这些挑战,本报告着重回答了景观设计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景观设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对策等问题。

一、桃花源,告诉你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

“桃花源”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描述了一位渔夫沿溪行舟,两岸桃花落英缤纷,不知路之远近,水尽而山出,穿过一个小山洞,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藏于山后的“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耕景观与自然和谐交映;其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渔夫离开此地后,想再次重返时,桃花源却再也不觅其踪了。

我们曾经体验过、而且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很多可以被称为“桃花源”的乡村。它们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先辈们与各种自然灾害,经过无数的适应、尝试、失败和胜利的经验产物。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在择居、造田、耕作、灌溉、栽植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得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丰产而且美丽。

约4000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岸边,一起包括山洪在内的大规模群发性灾害事件,掩埋了整个村落,留下了一堆堆尸骨。[2]在惨烈的那一刻,一个妇女怀中抱着幼子,双膝跪地,仰天呼号,祈求神的降临。这位被期盼的神灵正是大禹,他“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他懂得如何与洪水为友,如何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所,在合适的地方造田开垦,正因为如此,他堪称规划华夏大地之大神。也有因治一方之水土有功而被奉为地方之神者,如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他们懂得与神为约,深掏滩,浅作堰,以玉人为度,引岷江之水;更有遍布大小村镇的地理术士们,仰观天象,附察地形,为茫茫众生卜居辩穴,附之山川林木以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及牛鬼蛇神。也正因为如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居,也无处不充满人与自然力相适应与相和谐的灵光。直到近代,凡亲历过中国广大城镇乡村景观的西方传教士和旅行者,无不以“诗情画意”来描述和赞美[3、4].这就是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即“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家之道相结合的艺术。

遗憾的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诗情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人和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真实的“桃花源”所带来的丰厚的剩余价值,使帝王和士大夫们收尽天下之奇花异石、竭尽小桥流水之能事,扭曲了真实“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呜呼,在各国书店里有多少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图书塞满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架,却很难找到一本关于中国真实的桃花源的书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们有意无意地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幅假像,使人们误认为中国造园艺术——这一虚假的”桃花源“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正是这种”国粹“埋葬了曾经辉煌的封建帝国,我宁愿将它和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裹脚艺术”相媲美。

也正是这种虚假的园林艺术,于同样腐朽的、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城市艺术相杂交,充塞、装点着当代中国的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妆运动”、“园林城市运动”的化妆品。而与此同时,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上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古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花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二、消失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的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从历史角度来讲,这种衰败的进程始于2000多年前的园林艺术。曾经是生存艺术的土地设计和景观艺术,堕落成了帝王们和失意士大夫的园冶消遣之术,无异于斗蛐蛐和陶醉于“三寸金莲”。这种造园艺术在当今的延续和泛滥、或者说“发扬光大”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当成千上万的造园师们忙碌于城中小绿地和万紫千红的广场花坛时,我们的母亲河却正在遭受着干旱和污染的侵害;地下水仍然每天被大量地抽取用于伺候娇艳的鲜花,而任由沙尘暴不断侵蚀着良田美池和城市。

随着旧时代“桃花源”的消失,巨大的机遇也将降临,即如何在当代重建新的人地关系的和谐。在这个以全球化、城市化和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中,当代景观设计学,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学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之一:我们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吗?

未来20年内,中国13亿人口中的65%都将居住于城市(目前居住于城市的人口比率约41%)。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目前,荒漠化总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0%,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5-7].中国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以北京为例,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8]连续几年,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总消耗量的50%以上,水泥30%以上,但它们都被用到哪里了呢?它们被用来建设大型的纪念性广场和建筑、被用来给自然的河道衬底,用来拦河筑坝。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过去的20年中,中国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幅度都十分惊人,而与此同时每年因为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了GDP总量的7%—20%,这相当于每年GDP的增长量,甚至更高。[6]

人们不得不问:我们能够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中幸免于难吗?

必须认识到,上述这些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缺乏明智的规划和决策,特别是以土地综合设计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学科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迎接这些空前的挑战时,景观设计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大背景促使我们重新回到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的含义。

2.挑战之二:我们是谁?当今中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上讲,中国的文化身份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之上的。事实上,当我们看看被列为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大部分项目时,可以发现:被认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遗产,其实大多是皇权和士大夫上层文化的产物。我并不否定它们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确需要问问自己:这种曾经的封建上层文化景观是否还能够代表我们民族当今的文化身份?

在城市设计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尤其明显。众多国外设计师在中国土地上大肆“试验”、“创作”的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试图呈现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过往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西方的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3.挑战之三:“上帝死了”,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么?

祖母曾经告诉我:当一棵树长大变老之后,会变成神,有精灵栖居;当一块石头陪伴我们的家园,日久也变为神,有精灵栖居,我们的山、水和土地本身又何尝不是?祖辈们修建庙宇神龛用以供奉这些自然和先贤的神灵,它们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我们曾相信是这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世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

过去几年,中国有近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包括精神的载体,这个数字还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归属将在哪里?下岗的职工们,对于这些“以厂为家”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像世界其它地方一样,物质主义迅速地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甚至于土地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我们的祖坟。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这些过往灵魂的栖息地和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美国的第一个公园是墓地,而且至今仍然是最吸引人的休憩地;而在我们的土地上,以往村落前神圣而意味深长的溪流和池塘不是被填平了,就是以控制洪水的名义被水泥渠化了;寄托祖先信仰的风水树被剃光了枝丫,成为城市景观大道上“断臂维纳斯”。土地和景观元素正在日益地商品化,渐渐地,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不能一任怀旧而陶醉于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之中。对应于一个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创建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则是实现这个“新桃源”的最合适的专业,而此时的中国,正是世界景观设计学发展的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方。西方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老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

那么景观设计学应怎样通过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重建物质和精神的“桃花源”呢?

三、重归“桃花源:”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与战略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新的“桃花源”。

1.为什么“斯人”乃景观设计学?

为什么景观设计学能够在重建“桃花源”的使命中扮演主要角色?因为景观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作用的界面,在这一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卓越的博物学者、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说过:在生物保护中,“景观设计将会扮演关键的角色。即使在高度人工化的环境里,通过树林、绿带、流域以及人工湖泊等的合理布置,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但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美观,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生物和自然。”[9]而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10]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11]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景观设计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设计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要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遵循“放眼于全球,从本地做起”的箴言,而景观正是“从本地做起”的最可操作的界面。2.我们该做些什么?战略和方法

景观设计学要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作为重建和谐人地关系、主导学科的景观设计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我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珍视什么又将决定了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保护和创建什么样的景观。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三个观点:

(1)回归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原国际景观设计学,尤其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学,要想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重建和谐的“天地-人-神”关系的主导学科,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起源问题。我们必须重归“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而非一门消遣、娱乐的造园术。麦克哈格说的好:“不要和我们谈论你家的花园。不要向我们咨询如何拯救你那株快要死掉的鬼树。这些皮毛小事无需向我们求教,我们要告诉你的是事关生存的问题。”[12](MillerandPardal,1992)

在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杰出景观设计学教育家佐佐木告诫我们:“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计”[13](Sasaki,1950)。不幸的是,除了少数的例子外,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景观设计学都朝着后者的方向发展了。我们应该在一些更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包括洪水控制和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土地保护和管理等。

我们已经和正在失去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

过去,景观设计学在定位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仍然把自己当作古老园林艺术的延续,这是大错特错的。丰富的园林遗产和众多园林艺术的理论著作不但没能帮助景观设计学成为一个现代学科,反而扭曲或掩盖了景观设计学科的真正内涵。现在到了声明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延续和产物的时候了。景观设计学是我们的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生存的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来自于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来自于寻找远离洪水和敌人侵扰的过程,来自于土地丈量、造田、种植、灌溉、储蓄水源和其它资源而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和生活的实践。

景观需要重新发现[11],而景观设计学也需要重新发现。这就是说为了使这个学科获得广泛的认同,更多的国际努力是必须的,通过强有力的实例,向人们展示景观设计学如何在治理大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中扮演主导角色。

(2)乡土与寻常: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关于乡土,我指的是日常和寻常,白话和方言,是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物,它相对于豪华和异常而论。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忽略。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就成为造园的主流,它们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在“混乱”的、寻常的海洋中,创造一个奇异的、“天堂般”的岛屿,这便是一切古典造园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和西方都一样。法国的凡尔赛宫苑是如此,英国的花园则更是收集异国花卉的代表。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皆以网罗奇花异草、怪石著称。这种畸形的、上层文化的造园运动到了清代的圆明园可谓达到了巅峰,她简直就是中国南方园林和当时西方贵族造园术的收珍猎奇。而她的最大的贡献是加速、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灭亡。西方列强的一把火,使它成为没落封建华奢文化的代表,永久地成为封建王朝的陪葬品。

席卷今日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形式上看是步履了美国和欧洲“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但其实也正是中国自己的虚伪、空洞、畸形的造园传统的延伸,是收珍猎奇、虚伪、排场、远离乡土、鄙视大众嗜好的“发扬光大”罢了。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造园艺术在寻找无意义的风格,无意义的形式以及虚幻的异常情调中,在虚假的“桃花源”中迷失了方向。

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一样,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城市精英阶层也像普通大众一样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困扰,他们的环境与生存困扰甚至比处于偏远乡间的农民还要严重,所以,重归“生存的艺术”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学的诉求。同时,生存的艺术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而正是这种真实的人地关系又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现在到了景观设计学重归土地,重拾诸如在洪涝干旱、滑坡灾害经验中、在城镇选址、规划设计、土地耕作、粮食生产方面累积的生存艺术,重建文化归属感与精神联系的关键时候了。

(3)景观引领发展:“反规划”途径使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应对时下的问题,景观设计学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迅速且无法抵抗,而“反规划”是改变传统发展规划模式,主动争取“天地—人—神”和谐的必由之路。这里所说的“反规划”,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在保障着生态过程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14-15]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蔓延式的扩张。很长一段时间里,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被视为阻止城市蔓延的景观结构而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而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地区以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种种迹象表明:试图通过规划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阻止城市无休止蔓延的做法是失败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于随意,各绿地元素和水陆生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2)可达性差,不易亲近,绿地和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

3)被当作阻止城市蔓延的对抗和屏障,功能单一,缺乏诸如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保护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

4)当发展压力增加时,这些绿地很快地成为投机和寻租空间;

5)它们被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式分割,支离破碎,很难实现应有的功效;“反规划”途径则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功能。[14]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EI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中观的城市尺度上来讲,区域的EI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EI成为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中国浙江省台州的“反规划”案例说明了这一点。[15]

结语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民不断地和自然界作较量与调和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便诞生了景观设计艺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知识、技术、连同可信的人地关系,使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培育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与土地的精神联系,使人们得以生存而且具有意义。这些有关生存的知识和技术就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这门“生存的艺术”,在中国和在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虽然造园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但那是片面的,很多甚至是虚假的。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旧时代的“桃花源”将随之消失,人类生存再一次面临危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来度过这场危机,包括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和精神家园遗失的危机。这也正是景观设计学前所未有的机遇,景观设计学应该重拾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来面目,在创建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为了能胜任这个角色,景观设计学必须彻底抛弃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洞,重归真实地、协调人地关系的“生存艺术”;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寻常和日常中定位并发展自己,而不迷失在虚幻的“园林”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发展,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重建天地—人—神的和谐。

中国的问题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参考文献

[1]Fajardo,Martha,序言[M].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2]夏正楷,杨小燕。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事件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3]Boerschmann,E,(trans.L.Hamilton),PicturesqueChina,ArchitectureandLandscape,BasedontravelsinChina.London:T.FisherUnwinLtd.,1930.

[4]March,A.L……AnAppreciationofChineseGeomancy.[J]JournalofAsianStudies.1968,XXVII,pp.253-267.

[5]蒋高明刘美珍,沙尘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310-320.

[6]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53-71.

[7]赵克兴,黄平,杨朝飞,过孝民。中国环境与发展态势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3-50.

[8]陈克林,吕咏,张小红。没有湿地就没有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96-309.

[9]Wilson,O.Edward.TheDiversityofLife[M].Cambridg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10]Girot,Christophe,FourTraceConceptsinLandscapeArchitectur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59-67.

[11]Corner,James.RecoveringLandscapeasaCriticalCulturalPractic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

[12]MillerE.L.,andPardal,S.,TheClassicMeHarg,AnInterview.,Lisbon:CESUR.,1992.

[13]Sasaki,H.1950,Thoughtsoneducationinlandscapearchitecture[J],LandscapeArchitecture,July:158-160.

设计学论文范文第4篇

本门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涉及理论力学、数学、飞行力学、控制理论与技术等多方面,由于学时数的限制,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应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做好取舍。对内容作恰当的安排,挑选若干重点内容作比较详细的讲解。对重点内容也应精心组织,避免孤立、片面地讲解过于具体的细节,应始终注意其与其它内容的有机联系。如在介绍动量定理及应用部分内容时,动量定理的相关描述和在飞行器中的应用相关内容是重点,是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对于动量的概念和计算、冲量的概念和计算这些基本内容在大学物理课程中都已经涉及过,且相对简单,则可不作为课上重点,以避免内容的重复和时间的浪费。这样妥善地处理知识点的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这样不仅克服了课时少而内容较多的矛盾,而且避免了重点内容过于突出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其与非重点内容之间的相对详略和相互联系更加和谐统一。

2.有利与有弊的权衡

在给学生讲解动力矩定理时,使学生理解动力矩定理的工程实际应用时,可以列举滑冰运动员收紧双臂加快自身的转动速度,这是动量矩定理的成功应用。同时在直升机的尾翼的设置是为了克服主螺旋桨带来的弊端,这也可以动量矩定理来解释。在设计飞行器时,由动量矩定理可知,加大转动惯量可以使飞行器飞行稳定,但若转动惯量太大,又影响飞行器的机动性。这种利弊的权衡有助于学生对动量矩定理的论述和工程应用的理解,也为后续的飞行器设计奠定基础。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运用

从马克思哲学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的认识总是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课程中所学的重要定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对行器的设计中如何应用这些重要定理才是学生所必需掌握的。在讲授动量定理时,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应用动量定理解释日常的诸如枪炮的后坐力、爆炸、碰撞等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该定理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利用动量定理推导变质量运动方程,从而解释飞行器能够飞行的实质原因。因此这些知识如何很好的为本门课的知识体系服务,使学生掌握使用普遍性原理解决特殊性问题的方法,这是在教学活动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地从普遍到特殊,从特殊再到普遍的循环反复,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4.发展的无限性和认识的局限性

设计学论文范文第5篇

虽然目前各种层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在全国各地都不断的建立起来,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也在逐渐走上相关的工作岗位,促进了我国的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生的社会信息不断反馈回来,显示我国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方面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只重视艺术而忽视了技术,只重视纸面效果却忽略了服装设计的内涵本质等。目前存在很多院校在服装设计专业成立初期的教学是聘请一些绘画艺术的美术专业老师来担任服装设计教学这一责任的,这种情况下,学生所接受的教学重点就放在了美术基本功和服装画的技术上,而服装设计的的本质和其中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却未被更多地关注到,导致学生只学到了画,在裁剪技术方面却没有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就更不要说实际操作了,这样很难使服装设计的创意得到完美的体现。进人二十一世纪以后,服装设计的教学上有了较大改观,服装的制图、剪裁、技术和缝制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逐步增加,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偏重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对服装设计技术的重视并不等于抓住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如何让服装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融合在一起。当前的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服装的款式造型与结构设计不能充分结合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服装的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更多地放在普通服装上,而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和相应的结构设计分析方面的教学内容还比较欠缺。

2.服装设计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2.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设计观念

服装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也是一种艺术,其中不仅仅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养,还表现了相当的审美水平和文明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时尚元素的敏锐感受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时尚设计意识和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服装内涵的理解,在学习服装结构和工艺技术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表现服装的美感,充分体现服装的功能和意义,能够用得体的穿着效果来反映穿着者的审美水平,进而使学生树立起科学合理的设计观念。

2.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服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教会学生什么为美,什么为不美。只有懂得欣赏美,才能创造出美。教师应该从艺术、时尚和审美三个不同的角度人手,增强学生的对美认知能力。服装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多方面的艺术,它包括视觉方面、造型结构方面等,在表现服装的设计意义的时候,还应强调服装中的视觉效果,使设计出的服装具有较强的艺术倾向和美感。学生应该学会解读服装画中点、线、面、体的视觉语言,了解服装中各种色彩结合的艺术效果以及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使学生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设计出色彩效应比较艺术的服装。此外,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要多观察、细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去大自然中写生,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对美的认知。

2.3服装的造型与结构结合进行教学

服装的造型与结构的变化统一,在服装的设计中是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服装的结构表现在于缝制的过程,缝制是把服装设计从立体表现到平面,再把服装从平面表现到立体的一个重要过程。当学生只会设计服装的纸面效果,而不能将这种纸面的结构关系变现为或者转化为立体的服装时,设计只能算是纸上谈兵,不能算作学会设计。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缝制工艺,特别是对服装结构的设计、分析要有很高的水平。此外,教师对于服装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只停留在画纸面效果图作业上,而应该把服装造型和结构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总之,服装设计课的教学必须是一种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掌握服装设计的精髓。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