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用好背景材料,理解内容情感
背景是诗歌的前奏。学生在诗歌学习之前,首先要去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内涵。诗歌是跳跃性很大的文学,人们往往难以清楚把握诗歌的主题,当了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之后,学生就会对照背景材料,心中豁然开朗。同样,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诗歌就是一具腐烂的诗歌遗体,没有灵魂,诗歌就是无病。例如,我在进行《再别康桥》教学时,很费一番功夫:《再别康桥》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新诗,也是学生首次接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作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情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我利用诗歌进行课堂精妙导入。我朗读一首短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筑学家的诗,让学生猜作者是谁,出示《林徽因传》中关于徐志摩在英国结识美丽聪慧并与之相爱的才女林徽因的内容,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作者,也为学生理解这首诗做了一个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诗歌画面
在我出示课件简介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深情的朗读了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并希望学生展开想象,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康河中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3、赏析诗歌中美景,体味浓郁的文化氛围
康桥的自然美景让徐志摩钟情,而浓郁的康桥文化氛围使他沉浸其中,他受到了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罗素等大家的影响,从此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以上内容,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康桥的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也了解了诗人在这里受到的文化熏陶。
二、反复朗诵,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我在教学古诗时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我国很多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诗词的画面美和音乐美。在《再别康桥》学生朗读后,学生便能体会出诗人在即将离开母校前,在夕阳西沉的黄昏,他来到康桥徘徊,在熟悉的坏境中,诗人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美好,曾经给了诗人那么多快乐幸福灵感,也许就此一别再也见不到了,诗歌第一节中连用“轻轻的”末尾一节连用“悄悄地”表达出的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和轻柔的感情里那层淡淡的哀愁。
三、通过诗歌赏析,理解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材料,反复诵读,进行赏析,体味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流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当学生诵读了诗歌后,然后进行赏析:康桥在作者的眼里、心里是那么美,在中间几小节通过他熟悉的那些景物营造出美的事情。学生很容易找出“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接着,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描绘成一幅;体会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体会出宁静和谐的意境,“依恋―沉醉―欢欣”以及“夏虫为我沉默”隐含诗人无奈伤感的愁情。理解了中间几小节后,再读末尾一节,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包含的内容情感有学生认为:这说明作者很潇洒的走,想抖落“离愁别绪,也有人认为是诗人不愿打扰心中喜爱的康桥的宁静和谐。
四、提升内涵,升华诗歌主题
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诗词的思想美。例如,《再别康桥》教学结束后,在理解到以上内容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从徐志摩在剑桥学习时曾林徽因相爱却没有结局的经历,我们又可以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呢?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作出如下理解:诗人回到的校园,眼前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但爱人和那段生活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如西天的云彩,飘然远逝了。来到康河边,柔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夕阳中,它好像昔日恋人的飘逸长发。康河水曾倒映了恋人美丽的身影,如今只能做一条水草,才能与她厮守。回想过去与爱人在康河徜徉的一幕幕,诗人内心多么快乐幸福。夜幕降临,星光灿烂,闪烁的星星像恋人明亮的眼睛,也像她清脆的笑声化成跳动的音符,在晴朗的夜空中出现,诗人不禁想要放歌。然而回到现实,昔日的欢乐已尽消失,诗人因黯然神伤而沉默了,夏虫沉默,康桥也为诗人的感伤而沉默……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也可以理解成:对昔日恋人的追忆和深深眷恋的感伤之情。
【关键词】诗歌教学 通读 品读 美读 诵读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诗歌“四读式”教学法,虽不成熟,但为了充实改进,所以行之于文,就教于语文界同行。所谓“四读式”教学法,简言之,即“通读、品读、美读、诵读”四步教学法。具体如下:
一、通读
这一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疏通字音,注意音变。对生疏的字,要查字典,确定字音、字义;对有些词,要注意读音的变化,确定朗读的顺口。其次,要疏通诗行、节拍的停顿、节奏,也就是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李白(将进酒)首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天上来”。“不复回”要重读,“君不见”语速宜缓。
二、品读
对诗歌而言,品读的对象就是意境。‘意’是诗人主观世界的情感、思想、哲思等,‘境’即形象,指客观现实世界的物品的物象、事象、景象等。二者的和谐统一、相互交融就是意境。为了操作方便起见,我们分成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品语言。这包括欣赏评价其选词炼句的功夫,修辞格的运用及效果,语言的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像我们所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讧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遣词造句就很值得品味。通过品味语言,披文入情,从而达到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再如《再别康桥》中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中的“金柳”用“金”字,一方面是写实,因其是夕阳中的柳树;另一方面产生了色彩美。而“柳”,从传统来看,古人以‘柳’象征离情别绪.这里也有这一层意思。
第二,品结构。结构是文章的形式要素之一,与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分析结构对把握意境,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也很有好处。如《再别康桥》,首尾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绾人以梦幻的轮回感。
第三,品情感。情感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是通过语言、结构等形式要累展现出来的,所以情感和语言、结构等密不可分。如前所述,将它们分开,只是为了操作方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孔子说的‘诗言志’里的‘志’说的也是情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这是诗歌的根本特点。无论是抒情诗、叙事诗还是写景咏物诗,都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寄寓着诗人的主观情感。在这一步,学生应通过反复朗读,把握结柯,并透过语言,进入意境,身临其境,心入其境,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同作者的思想感情趋于一致,而引发‘共鸣’。“品情感”从方式来说,可以通过品语言,去把握诗歌意象,并体会意象所营造的整体氛围及情感。还包括从结构上去体会,只不过较少运用。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写作背景,这也是品味情感的重要凭借。如《再别康桥)关于背景,《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已经作了说明,这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无疑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了解了以下内容,则会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更进一层‘一九二0年,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后,暗恋着当时的校友林徽因,但不久林徽园却回国与粱思成订婚。这对徐志摩来说,情感上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了解到这样一段轶事,不难想像,1928年徐志摩再次来到剑桥,面对往日之景,不能不生出别样的情感。“品读”中的“品语言、品结构、品情感”三个环节,宜采用“俯而读,仰而思”的方式,即读思结合。
三、美读
有了以上两步的铺垫,美读便水到渠成。所谓美读,就是在读透、深入体察作品的基础上,在朗读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用声音这一媒介,恰当地传达出作品的原汁原味,并感染听众。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描绘自然风光时用了“金、黄、红、绿、青、黑”等多种颜色,各种色彩的互相映衬、对比、补充,使彼此更加鲜明,增加了读者的形象感,便于唤起读者清晰逼真的视觉形象。诗的前几节,金黄、青、绿诸色被夕阳晚霞的红色渗透,成功烘托出诗人的欢欣之情;诗的后几节夜色的黑、“沉默”、“笙箫”这些冷色调,给人们心理上带来压抑,与诗人的低落情绪相和谐。鲜明的色彩美是《再别康桥》的一大特色。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美的社会存在首先也必然表现在人的身上,这种美主要体现在人的心灵美和外在美两方面,诗歌中关于社会美的素材也是非常丰富的。
《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美好祝愿,《行路难》(李白)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精神。《向困难进军》(郭小川)中有“不勇敢的/在斗争中学会勇敢,怕困难的/去顽强地熟悉困难。”的名句,它能带给孩子们百倍的勇气和毅力。余光中的《乡愁》中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样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赠汪伦》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对友情的形象赞誉……
艺术美就是以感性的形式具体体现了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了人的生命情感与活力的艺术形象化及其创造活动的根本特性。每一首诗歌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美
四、诵读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解读路径
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童年。也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前者强调诗歌是最早的文学样式,后者强调诗歌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一直我国文学的瑰宝。其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具有感彩。
“课程目标”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这体现出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在上诗歌课时都走着“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教学路子,了无新意,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
在通读之后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即知人论世。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把握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
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自由和美而活着的。作为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他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第二,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他,怅然若失。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我想,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知人论世”之后,学生就要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回到当时诗歌创作的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
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先要找到切入点,让学生很快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是抓“诗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便可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诗眼有“句之眼”和“篇之眼”两种,“句之眼”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如的《沁园春?长沙》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句,其中“击”“翔”二字有力的展现了作者的顽强斗志,这两个字自然成为了诗眼。“篇之眼”就是全篇最为传神的诗句。像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即为全诗的精华所在,使全诗迅速“立骨”。
第二是循语言进入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的锤炼。因此,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还不如先问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就是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上来。为什么《再别康桥》能够流传至今为人喜爱?不正是因为有“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类优美的句子吗?再比如海子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引起了多少情感的潮汐。这都说明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和耐人寻味之处,在体味到语言的魅力后,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第三是由意象感悟意境。“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诗人郑敏说:“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她又说:意象“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它对诗的作用好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对电子仪器的作用。”诗的创造力、想象力、一切生命力,都在意象的塑造上,所以对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中选取木棉和橡树两个主要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却用了相对的几个意象来表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去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去理解意境,这是个有一定难度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比如说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解读诗歌的路径还有很多,教师可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情确定方案。
诵读和鉴赏是诗歌教学的两个基本策略,无论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要抓好这两方面。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润着诗人的血性与灵性,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思考,我们、学生和诗歌之间的关系。黎巴嫩的伟大诗人纪伯伦也说过:“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教师要在诗歌教学中,把自己化为一首诗歌,让学生与你一起燃烧!
参考文献:
[1]《试论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的教学》.郭冬梅.《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012.9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TP31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43-01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突出音视频技术的应用),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得声像并茂、妙趣横生,并能让静止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从而使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两点应用策略。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利用图片,再现形象,展示美的意境。诗歌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了解诗歌“景语”中所蕴涵的“情语”,将有一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卜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将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感情、意境。如王维的公使至塞上》,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我就利用优美的图片展现诗中的美丽画卷,边塞出征图在一片苍茫中,诗人驾着单车跋涉于荒漠中;征蓬归雁图:飘飞的蓬草、成排的大雁,让同学产生无限的遐思;大漠孤烟图:空旷辽远的大漠、寂寞笔直的狼烟;长河落日图:一望无际的黄河、浑圆温暖的落日。在同学们理解诗歌内容时适当的展示图片,利用图象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内涵。教《再别康桥》时,诗中的画境优美,以剑桥大学为主衬景依次用大屏幕展示“挥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榆阴浮藻清潭图”、“撑篙漫溯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招手惜别云彩图”。学生们兴致极高,在欣赏剑桥大学美丽画卷的同时引发了他们诸多的美妙遐想。记得以前用传统教学手段上课,总有一部分学生提不起精神,也曾经问过学生为什么,学生说他对书上的歌曲不感兴趣,觉得上课总是唱那几首歌特没劲。在教学生学习七年级上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时,笔者首先放了王力宏的《龙的传人》的MV,全班的学生顿时都来了精神,笔者知道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讨论既轻松又热烈,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气。如果笔者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这节课的话,一定受不到这样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正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节课的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更好的促进了传统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效率
(2)借助声音,配乐朗诵,展示美的情境,上好诗歌单元的课,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如《再别康桥》借助语桐录制的录音带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课前播放歌曲《再别康桥》渲染依恋气氛,课上先播放梧桐的配乐朗诵,听读初步感受,然后听录音进一步体味讨论该诗体现的情绪。再听录音,尽量模仿名家朗诵并化为自身体验,达到深人体会、用心感受的目的。在这一节课中,朗读带起了桥梁作用,一方面在开始时把学生带人诗歌意境,另一方面在结束时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融为一体,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艺术化的朗读,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思想感情,渐渐地引领学生感受诗的魅力、诗的情境,在丰富的诗情中受到陶冶。
二、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教学生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欣赏时,要向学生介绍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前用传统教学手段总是让学生看着图片,然后介绍哪个是弦乐器组,哪个是木管乐器组等等,学生在下个星期来上课时早就将学过的知识忘得干干净净了。而现在笔者运用了两种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来演示管弦乐队同时讲解,用视听的效果冲击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在直观的学习方法下一般会记得更清楚。所以两种教学结合使用,既避免了传统教学下的不生动,又避免了多媒体教学下的不扎实,让学生在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下轻松的学习音乐知识这不整是新课程的要求吗? 多媒体教学除了将课本知识制作成课件之外,还会加上丰富的背景资料图片,以及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引申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人文社科知识;另外,所用课件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可以刺激学生思考讨论,有利于开发智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又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知识,例如资料的收集,网络资源的下载,课件的制作。老师可以适当布置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学着设计自己的课件,和同学进行共享交流。学生在娱乐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
关键词:诗词阅读;心理障碍;诗词之美
诗词教学是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无论是在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考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对我校高一、高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得出的结果令人忧思:有了一定诗词鉴赏基础知识的高中生,热爱诗歌,却不喜欢诗词教学课,甚至谈诗色变,更有人进行诗词学习时,机械地照搬资料上的鉴赏知识,仅仅追求会默写而已。
皮连生在《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了:学生的成绩与学习心理密切相关。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情感、发展与社会因素和个别差异都会影响学习成绩。那么,要改变诗词教学现状,学生能领略诗词之美,入诗词鉴赏之境,首先得破学生诗词阅读心理障碍之冰。于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又有了新的尝试。
首先,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再引领学生畅游诗词王国,领略诗词之浩瀚美。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人人都会背两句诗歌,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把古诗格律、现代诗歌流派讲得清楚。为了能让高中生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渊博知识,我带着学生一起阅读刘勰的《文心雕龙》、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诗词作者传记等书籍,引导学生试着用专业术语自主解读诗歌。这样,学生能从流派、格律、风格、境界等不同层面去解读诗词,突破了学生由于知识积累欠缺而造成的自身阅读心理的局限性和开放性。
其次,用自由吟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诗词之韵味。学生谈诗词色变,以为学习诗词就是机械背诵,久而久之,对诗词学习毫无兴趣。过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开展诗词朗诵比赛活动,效果并不明显。然而,这里的背诵、朗诵都不是我这里要说的吟诵。诗、词、曲,最早都是用来唱的,只是唱法早已经失传。但今天对诗词的谱曲歌唱也非吟诵。叶嘉莹在谈诗论词的时候,也提到了吟诵,提到了中国古代诗歌吟唱传统与诗歌的兴发感动这一审美特质相关。吟诵也是当今诗词教学的一片空白,在诗词教学活动中,我讲了古代诗歌的吟唱传统,鼓励学生自发阅读诗词,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吟诵。每个人在吟诵同一首诗词的时候,都有可能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可能引发自己的兴发感动。学生摇头晃脑,或低沉,或激昂,或停顿,或流畅,吟唱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比如,《公无渡河》,用粤语吟诵,更能唱出其中的故事曲折和情感。在吟诵活动中学生改变了诗词仅仅是背诵的认知,在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中获得了阅读的愉悦体验,感悟到诗词之韵味。
再次,描摹画面入诗词之境,赏诗词意境美。中国诗词对世界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意境美。有外国人翻译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全文变成了“找,找,找,冷,冷,冷”这样的词语,全无原词的意境美。学生在描摹诗词画面的同时,还原诗词意境,领略诗词中渗透的诗人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走进诗词,读懂诗词。比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学生在描摹画面的时候,感悟到:这首诗歌并不仅仅是告别一个地方,更是告别一段旧梦,告别自己内心深处深藏的一段美好的记忆。无独有偶,孙绍振教授也在他的《文学文本解读》一书中举例道:“《再别康桥》,从某种意义上说而非一般古诗中的离别主题的诗,实际上是寻梦的,梦是不可寻的,实际上就是重温旧梦,享受往日美好记忆。”此时,学生不是在用文字描摹画面而是在用文字叩问诗人的心灵,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消弭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时空距离、心理隔膜,真正体悟到诗词之美。
最后,巧用互联网资源,探究学习,趣味写作。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立马百度一下。在学习诗词时,我建议学生在网络上搜索资料,建立资料库,然后通过阅读资料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并形成文章。比如,学习苏轼的诗词,学生搜索苏轼的不同阶段的诗词以及相关评论文章,研读之后形成自己对苏轼的评价并以文章的形式呈现。有学生写了《坎坷词狂苏轼》,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再畏惧诗词学习,有的学生还喜欢上了诗词,从而喜欢上了诗词教学课。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而我要说“教育有法,教有优法”。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教法和学法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破除学生阅读诗词心理障碍之冰,真正领略诗词之美,从而实现对诗词阅读困难说“拜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