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云和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云和职业技术学校现有美术专业班4个,其中高二年级2个,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各1个。现有美术专业专任老师7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基本为美术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合格。通用技术专职教师1人。
二、课堂教学的现状
本次活动听课3节,其中美术专业课2节,通用技术课1节。美术专业课一节是电脑平面设计《文字效果制作》由吴莲老师执教,另外一节是素描《石膏圆柱体临摹》由陈峰老师执教。通用技术学科是技术与设计1中《流程与设计》一课,由刘伟林老师执教。
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除通用技术学科教材统一使用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教材外,美术学科的教材由任教美术专业班的老师自编内容供学生们选学,教学内容选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美术学科和通用技术学科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讲授——练习”的模式为主,先由老师介绍或讲解,学生自由练习或是上讲台演示。个别学生上讲台演示,其他学生观看演示,不少学生则自由交谈。
三、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时难以转变
几节课同时反映出的问题是教育观念问题,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况且职业学校的专业课老师,少有参加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法也在情理之中。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已经根深蒂固,运用起来驾轻就熟。
2、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问题有待尽一步加强
学科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虽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老师应更多考虑,选择适合学生就业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能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或是体现云和县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的特色内容进行课堂教学。通用技术是动手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多让学生在实验室(实验室的配置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配置)里操作实践。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应逐步建立
在调研中,几个老师的课堂教学都以下课的铃声为终结,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或设计的作品,缺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讲解后,学生真正落实情况缺乏了解,不利于开展后续的教学。
四、研究与对策
1、呼唤职高教师也应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识地去改变,在教学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原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去。普通高中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验,老师们都通过学习培训来转变教育观念,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职高老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转变成老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将教学观念转化成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
2、加强学科老师的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作用
集体备课意义在于老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云和职高美术组有别于其他普通高中,美术组教师个体数量较多,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强化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发挥群体优势,选择教学内容,更好地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不失为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
3、加强教学策略的研究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讲完教学内容,而应该是观察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想不想参与课堂教学,有没有掌握知识与技能,或者是专业技能有没有得到新的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习或者学习没有什么收获,即使教师再辛苦地教也是低效或是无效的教学。
要保证教师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教学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有便于操作时间省等优点,而采用讨论或是自主学习的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式和研究精神,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开展和落实。
关键词:学术导师制 本科生 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47-03
此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调研人员在广泛收集有关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三化”教育下高校实行高品质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调查范围和对象为北京城市学院在校的本科生和专接本。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一、民办高校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现状分析
笔者主要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能力这四个面,分析民办高校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现状。
1.学生对建立学术导师制愿望程度及了解程度的比较。本次调查男生人数有124人,占总人数的35%;女生有234人,占总人数的65%。女生的人数将近男生人数的2倍。但是,大多数同学对学术导师制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只有47%的学生相对了解,剩余53%的学生当中,有27%的学生对此基本上不了解。
如表2所示,男生中53%的人对此较为了解,非常了解的只有10人。女生对此了解的只有44%,非常了解的有14人。可见,男生对于学术导师制的了解程度略高于女生,但男女生对此非常了解的人数都很少,只有总人数的7%。超过90%的学生都希望学校建立学术导师制,可见,学生对学术导师制是比较认可的。
在调查的人群中主要为大一和大二学生,占到了81%,这对于开展学术导师制很有帮助。45%的学生对于导师制很有兴趣,非常希望建立这一制度。愿望程度和了解程度并不是呈相关性的,愿望程度不高的了解程度也不高,愿望程度很高的,非常了解的人也很少,只有14%。总之,人们对于建立学术导师制的愿望程度是很高的,但是了解程度远远不够。表2说明愿望程度和年级没有多大关系,各年级都有超过90%的学生希望建立这一制度。本次调查中的各个年级都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希望建立学术导师制。不太希望建立的只有20人,在这20人中,有17人对于学术导师制基本上不了解。所以,如果通过宣传使他们了解了,那么希望建立的人数将会更多。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超过45%的学生非常愿意建立学术导师制。愿望很强烈(9分)的是自然科学,有33%的学生。而社会科学只有14%的学生。不同专业对于导师制的了解程度不同,表2反映社会科学对于学术导师制非常了解的高于自然科学,将近2倍。
1/3的学生干部中,成绩优良的达96%,93%的人较希望建立学术导师制,61%的人比较了解。2/3的非学生干部中,成绩优良的达93%,95%的人较希望建立学术导师制,50%的人比较了解。由此表明非干部对于学术导师制的了解程度低于学生干部,但愿望程度与学习能力关系不大。
2.导师制收益和能力预期。学术导师制是一个老师带2~3个学生,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去请教老师。92%的学生认为这对自己有好处,如图1所示,5%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35%的学生认为一般,60%的学生觉得很有帮助。学术导师更加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的个体智力和志趣爱好,并按照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学生认为这样做对自己的能力提高很有帮助,图1表明能力预期成效和导师制收益呈完全正相关。
调查数据所示,55%的男生觉得导师制对自己的帮助很明显,62%的女生觉得导师制对自己的帮助很明显,说明导师制的收益对女生的影响要高于男生。52%的男生认为因材施教对个人能力提高很有帮助,64%的女生认为因材施教对个人能力提高很有帮助。以上表明导师制的收益对男女生的影响和因材施教对男女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是呈正相关的。
有60%的人认为学术导师制对自己很有帮助,63%的大一学生和64%的大三学生认为学导制对自己的帮助高于大二和专接本。不同年级的能力预期都大于50%,差别不太大,大一和大三的因材施教对个人能力的提高是一样的,而大二低于其他年级,只有55%。65%专接本认为因材施教对个人能力的提高很大。
自然科学认为导师制收益和能力预期明显高于社会科学。 65%的学生干部认为学术导师制对自己的帮助很大,68%的学生干部认为因材施教对自己的帮助很大。56%的非学生干部认为学导制对自己的帮助明显,55%的非学生干部认为因材施教对自己的提高很大,表明学术导师制对于学生干部的影响明显大于非学生干部。
3.专注倾向学术。对于学术导师制的倾向问题,88%的学生更期望它倾向于学术水平。高达93%的女生更期望倾向于学术水平,84%的男生希望倾向于学术水平,表明女生倾向学术水平的程度高于男生。
大三比较倾向学术水平的人数多达98%,位列第一,专接本比较倾向学术水平的最少,只有87%。33%的社会科学专业倾向于学术水平,40%的自然科学专业倾向于学术水平。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都有超过90%的人倾向于学术导师专注于学生学术水平。
4.非专业预期。90%的学生认为学术导师在非专业领域进行学术指导会对今后的学习成长有较大帮助。其中,5%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51%的学生认为一般,44%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仅6%的男生认为学术导师在非专业领域进行学术指导会对今后的学习成长帮助不大,52%的人认为帮助一般。5%的女生认为在非专业领域的帮助不大,51%的人认为帮助一般。男女生都有43%的人认为帮助明显。以上表明性别对于非专业领域帮助影响不大。
55%的大一学生认为学术导师制在非专业领域帮助一般,10%的大二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帮助不大,57%的大三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大一和专接本都有3%的人认为帮助不大。自然科学专业中73%的人认为在非专业领域对自己的帮助一般,27%的人认为帮助很大。社会科学专业中5%的人认为在非专业领域对自己的帮助不大,52%的人认为帮助一般,44%的人认为帮助很大。55%的非学生干部认为非专业与其帮助一般,46%的学生干部非专业预期帮助一般,低于非学生干部。但是,49%的学生干部认为非专业预期帮助明显,略高于非学生干部。
5.可行性。学术导师制度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依赖师生双方的合作以及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学生认为这样的制度在我校的可行度是83%。其中,9%的学生认为不太可行,37%的学生认为非常可行,54%的学生认为较为可行。
调查数据显示,50%的男生认为比较可行,41%的男生认为非常可行,56%的女生认为比较可行,34%的女生认为非常可行。以上表明男生认为学术导师制的可行性明显高于女生。
通过分析3个系列的最值,可以看出,8%的大一学生认为学术导师制不太可行,13%的专接本认为学术导师制不太可行。61%的专接本认为学术导师制比较可行,43%的大三学生认为学术导师制比较可行。48%的大三学生认为学术导师制非常可行,25%的转接本认为非常可行。数据说明年级对于可行性的影响不太大,但本科生和专接本略有差距。73%的自然科学专业认为学术导师制的比较可行,27%的人认为非常可行。10%的社会科学认为不太可行,53%的认为比较可行,37%的认为非常可行。表明自然科学专业认为学术导师制的可行度高于社会科学。44%的学生干部认为学术导师制可行性很高,32%的非学生干部认为可行性很高。可见学生干部认为学术导师制实施的可行度高于非学生干部。
6.优势。学术导师制的优点有很多,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还能够加强师生双方的合作和交流。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每一个优点,都有超过50%的学生赞同。18%的学生认为每个优点都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27人认为,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师生双方的角度看,有17人认为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讨论、交流和合作。由此可见,学术导师制的优点很多,而且很明确,学生对于这一制度比较肯定,从而有利于其实行。
二、民办高校实行学术导师制,应扬长避短
1.根据性别比例,合理分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我们都知道男女生在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都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一位导师带的都是男生或者女生的话,那么在有些问题讨论上可能比较局限。所以,导师在选择的时候根据男女生比例及指导的学术特点进行合理分配,给学生提供参考意见。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不要盲从,既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也要考虑到学术要求。
2.按照专业设置,开展特色指导。导师制对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的影响明显大于社会科学专业。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特色,导师制不能一视同仁,而应当分开,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特色指导方案。比如,自然科学领域在对待学术领域上需要精确的指导,而社会科学专业需要广泛的指导,思维要开阔。当然,并不意味着把二者隔离开来,只是说在指导的过程中发挥出各自的特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比较熟练地阅读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3.实行全方位、早指导、早提高的策略。为了使学生早提高,全面综合的发展。学校应该尽早实行学术导师制,从大一开始,采取循序渐进的,给学生提供指导。入学之后,除了上课之外,很多同学处于迷茫状态,不知究竟该读哪些书,向哪一方面努力。有些同学由于长期受到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将专业水平简单等同于考试分数,在学习上十分迷惘。这时,前期导师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指导大家该读哪些方面的书,通过阅读和小组讨论,大家会被激发起浓厚的学术兴趣,初步接触了思考学术问题的门径。经过2年的学习,同学们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和严谨的思路,到了大三,再进行学术论文的训练,有了学术上的这一番严格的训练,就能比较自觉地遵循学术规范。到了大四,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对自己日后的深造帮助更大。对于专接本的学生,要适当的调整指导方案。不要急于速成,要注重质的提高,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
4.开展层次辅导,小班互助。由于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悬殊,在开展辅导时候,不能填鸭式的采取同样的方法。可以开展层次辅导,每位导师可以采取自己的考核方式,进行筛选,按照学生当前的能力归为一个层次,当然,每个层次的学生如果表现优秀,通过考核能升级到上一个层次。这样,学生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调查发现,学术导师制对于学生干部的影响要高于非学生干部,所以应当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单独开展小班,轮流对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帮助。大家互帮互助,积极讨论学术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关于学术导师制的几点建议
无论作为一种教学制度还是一种管理机制, 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具体定位、运行机制等问题, 我们的对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因材施教,明确定位,让本科生从意识上对学术导师制有明确的了解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建立学术导师制的愿望是迫切的。但是,大家对于学术导师制的了解程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只是停留在相对抽象的概念层次上,明确定位是实施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重要前提,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强调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这从根本上吻合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我们应该把握好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素质,合理利用师资条件以及人财物的资源配置,使得学术导师制与当下广泛实行的学分制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准确的定位应包括正确处理学分制和导师制的关系,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的关系,合理界定导师的工作职责等。导师应侧重于对学生学术领域、专业技能、理想抱负、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立足学校实际的(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48页)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必须摒弃导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指导的状态,清楚明白地回答导师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面向哪些学生进行哪几方面的指导的问题,构建出本科生学术导师制指导方向的主体框架{1}。
(二)发挥优势,健全运行机制,展现学术导师制的优越性
健全运行机制是实施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有力保障。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导师的产生, 指导关系的确立,指导过程、指导结果认定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 建立起相应的制度。
1.强化硬件和软件设施。导师的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视野和水平。因此,有必要建立导师培训制度,定期为新增选的本科生导师进行有关专业培养计划、课程结构体系、指导方法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学习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实施的相关制度、规定, 以提高导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指导能力。导师队伍整体水平有赖于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提高,有限的培训并不能够马上提升年轻导师们的水平。但是,作为不同年龄、性格、职称、学历的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工作中往往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年轻教师更富亲和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年长的教师熟悉高校教育规律,在专业水平上更胜一筹。如果能够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职称等级导师的优势来指导学生将不失为一种创新。就资源整合的方式而言,可以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团队或教学团队的作用,也可将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纳入导师队伍,充当导师助手,对同一团队下的本科生进行管理和指导,或者重新建立导师组,共同指导本科生{2}。
2.指导关系的确立。导师和学生作为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有赖于师生双方的合作。导师学生之间容易通过频繁的接触建立起亲密的师徒关系,也会因为性格志趣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师生间的不和。在确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指导关系前, 有必要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信息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向选择机制。比如,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合理选择,调整自己的兴趣点,发掘自我潜能,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导师更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加强师生双方的讨论、合作和交流,可以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从。
3.指导过程的管理。对过程的控制是确保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管理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指导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评价导师工作的质与量提供依据。为此,建议规定导师指导工作时数、建立制作面向学生个体的指导方案和导师工作手册, 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提交工作总结、跟踪学生表现等环节定期检查导师工作成效, 总结导师工作经验。对于导师带领的每位学生,定期提交学习成果或者学习心得,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本文是北京市财政专项“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群综合改革”(PXM2012_014202_0001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彭廷红,秦宝荣.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与经济,2010(6)
{2}张慧典.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导师制的思考[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7)
关键词:人才培养;技能技术;成果
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及成果
(一)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建立
职业学校以就业作为生命线,其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应用性教学开展工作,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育职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目前,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发【2009】2号)文件精神,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兄弟职校的帮助下,以培养和造就具有特色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解决社会市场所急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紧紧抓住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脉搏,认真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和分析,由教务处牵头,在各教学部的积极配合下,基本建立了我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即《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双师型”教师发展,采取定期培训、职称转聘考试,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提升实践操作的水平,促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文化基础教育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目标,我校作为示范型中职学校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寻求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最佳接轨点,这就要求我校人才培育要面向市场,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型技能型人才。扎实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文化基础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就业,也关系到学生就业的质量的高低、潜能开发以及终身发展的问题。我校自2013年建校以来,就积极探索中职学生发展实际,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文化基础知识衔接困难、思维能力僵化等问题,制定文化基础课教师专项培训,帮助文化基础课教师了解学生现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根据中职生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学生在文化基础课上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力争逐步培育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新时代中职学生,力争让学生掌握牢固的文化基础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实训场地建设逐步完善,技能技术课开设得以加强
职业教育属于技术应用型教育,为使我校能走在职业教育前列,提升学生职业技术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业实践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我校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实训教学,开设技能技术课程,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帮助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实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校加紧完善实训场地建设,立足本校实际,确立实训教学培养的目标和定位,突出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从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实训要求配置新的设备,完成实训场地的建设,如木工车间、物流车间、藏药制药车间、缝纫车间等;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学生走向实训岗位,实行顶岗实习,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加深了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企业技术应用的过程和生产、管理运行,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我校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需进一步理顺
目前,我校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专业技术和技能不强,教学管理难度较大,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理顺。
建校伊始,我校语文、数学、藏文、英语等文化基础课教师相对充分,建筑类、加工类、财经类、医药类、资源类、旅游类等相关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课教师临时带专业技能课的情况较为普遍,教师跨科目、跨年级、跨专业的情况非常多,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教学效果不明显。况且现有教师来源主要是各普通中小学调入和公开招考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大多数从普校调入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转变,不能及时走出传统普校教学管理的模式,教育教学观念不能较好由中小学教育转变到职业教育。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教育教学经验,缺乏对现代职业教育趋势的了解和驾驶现代职业教学管理的能力。针对此类现象,学校组织多次转岗培训,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达不到职业的要求,甚至很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发生严重断层,加上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不求进取,缺乏冲劲,不肯动脑筋,不善于探索和总结,教学管理缺乏助推器,教学管理难度大,致使很多教学管理仍属纸上谈兵,不能反映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和时代气息,成为严重制约我校教学管理创新的瓶颈。
(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我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还不完善,跟我校当前对职业教育把握度不够,职业教育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有一定关系,致使我校管理制度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不能够实施精细化管理。我校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教育的潜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优化教育资源,注重管理过程,规范管理制度,使学校全面、和谐、稳步快速发展。创新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推进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彰显学校管理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
(三)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进一步加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有序推进我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近几年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中职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职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应届普通中职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职,学生自愿选择,对口高职考试时间与普通高考分离,实行单考单招,对口高职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专业综合4门。因此,虽说“就业是生命线”,但中职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职也是一条出路,不排除部分优秀学生有升学的希望和到更高学府深造的可能。因此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四)项目化教学模式需认真落实和推广。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需要老师有效的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下面,笔者就如何落实这一目标进行介绍。
一、使用情境,为过程与方法的落实搭建平台
一些难记的概念、抽象的符号和公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长了就不会形成学习障碍。因此,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需要教师使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障碍。
教学情境包括的内容较多,比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以及竞争情境等。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行情境的设置。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同时启发学生从情境中使用数学的语言进行问题提炼。注意,情境子设立时不仅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举个例子,在进行“平行线”的授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组幻灯片,其中有铁轨以及泳道的隔栏。然后学生进行启发:这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平行线,大家能说出平行线的条件吗?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而不是直接灌输数学概念。
二、加强师生互动,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教师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引人入胜,内容丰富多彩,就必须加强师生互动,在一问一答的互动模式中完成教学。比如,在讲《可能性》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开场:“我们班今天将会来一位主持人,这个主持人大家都认识,而且他的节目深受大家的欢迎。”教师此时可以拿出李咏的照片,学生此时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并且会说出“非常6+1”这个节目,以及里面的“砸金蛋”环节。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导入提问:“如果给大家一个金蛋,那么会砸出什么呢?”学生有的会说是“金花四溅”,有的会说出其他答案。通过这样的新课导入法,学生一定对新课感兴趣。在这个例子中,教师用“知识闯关”代替了传统的“复习导入”模式,让学生的兴趣大增,并在其中发现了乐趣。
三、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目前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讲授一直是传统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模式,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课堂缺乏学生的真正参与。课堂应该是活泼生动“满堂灌”,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比较传统落后,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比如: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其建立的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即刺激-反应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师要创造条件和环境,让整个教学适合学生,此外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培养,其优势是将深入浅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进课堂,让学生去思考和找出答案。总之,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教学理论,不断的丰富自己,从教学实际和需要出发,将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四、开展探索学习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字、问题的教学,更要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兴趣,让其自主学习。教师要进行行动引导,设计出教学方案,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积极引导,当学生出现疑问或者是分歧时,要及时的进行讲解和解疑。教师要创设情境,设疑激思。比如在探究“四边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进行进行引导和教学。对学生进行启发:我们都明白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之后让学生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计算后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度。使用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度。这样,经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老师的引导,解决问题就会很容易。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教会学生如何思辨,学生应该掌握话语权,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不沦为权威观点的附庸。让学生在课堂创新,就需要多想,多讨论。例如,在进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正方体的有多少种展开图进行研究和探索,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课堂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会受到扼杀。
五、其他方面
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些大家熟悉的素材以及和教学有关的生活情境,然后对其加工,运用到教学中。学生聆听这些耳熟能详的例子,学习的情趣自然就会被激发。
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去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众所周知,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的机会和条件,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此外,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使用启发式的引导、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及开展形象的直观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要经常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多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这些生动、直观的例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很大的帮助。
给学生机会,让其自如、流利、完整、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学生的书写习惯也很重要,在书写数学符号时一定要规范,当出现不规范的情况时要予以纠正。
结束语: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需要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使用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开展探索学习,最后需要教师对教学多反思,在结束一段课程的教学后要进行反思,对教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总结,哪里做的好,哪里需要改进。这样,才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肮.实现小学数学三维目标整合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1(3).
孔子——儒家人性论的奠基者刘志筠
潍坊市中小学生预防近视调研报告李兆军
计算机动漫机群网络渲染技术平台应用实例邹东升
略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护郑东营
从内涵外延理论探讨英汉法律术语的不对等性都市家教(下半月) 刘畅,王玉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养新型农民解瑞峰,王晓
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应用研究林忠
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杜绝大学生不文明行为赵云启,田巍
基于齿轮振动现象视角下的球磨机防护技术问题探析张凯
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思考张晓艳
对英语词汇自主学习的思考何君
提高高职院校教仪设备使用效益的研究与实践季晋艳,张鸿鸣,何国产,严春霞,施金俏,樊宏,叶均
交际测试理论在IELTS考试听力测试中的应用程春燕
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林保亚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李晓林
绵阳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黄涛
新税法下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筹划邵苗苗
浅议高师音教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思路张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陈娅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方法初探吴金艺
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燕莉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终身体育教育费华才
让朗读回归"原生态"季华艳
体育训练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吴翠华
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我成长——音乐课教学案例吴阳春
细节描写突显母爱深情——浅析孟郊《游子吟》杨杰
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皮佳
网络经济对中国证券的影响黄保达,黄福清,林宇赟
英语同义词在翻译中的选择任康银
太极拳与养生文化陈翔龙,吴文,刘庭杰
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浅析秦瑞华
影响武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生化因素冯静坤
大学生营养与健康——早餐工程刘庭杰,吴文,肖明
与大学新生探讨的关于就业的几点问题张芳,赵云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行为习惯荣莹
幼儿的审美力之培养韩艳
一朵教育了我的小红花贾晓辉
学前教育现状及策略孙阳
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的角色定位都市家教(下半月) 张婷
一面永不倒下的旗帜王继刚,房明贵
尊重个性因势利导——改善高中英语低分档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夏爱林
对每个学生负责——怎样转化后进生许鸿浩
"对症下药"——转化后进生陈英
让批评蕴含人文关怀王虹
随机改变,上学生喜欢的数学课赵云生
陪孩子寻找"源头活水"陈萍
谈谈我们班的学困生余莉
本科学生应该掌握的几种学习方法胡玲翠
让孩子在体育课上找回童年的乐趣陈正林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赵建美,杨双,张秀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郭景侠
小学语文教学的亲身感悟喻芳蓉,任三怀
浅谈英语答题技巧甄琦,刘义飞
论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朱爱兵
科学识字,重在拓宽识字渠道胡晓霞
浅谈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周燕
通过高考题来例释强调句的用法及其考点邵君洲
浅淡高考中《离子反应》的复习程小群
烹饪系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董亚萍
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多变性培养的实践与体会都市家教(下半月) 卢建彬
让学英语的"哑巴"者开口费俊
让课堂流放出生命的精彩——浅论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邱文婷HtTp://
语文课应该加强诵读能力的训练张国元
在开放的教学中张扬学生个性张敏
浅析初中现当代散文的个性化阅读张强
高校网络图书馆的建设郭淑兰
怎样提高初中英语差生的学习兴趣花艳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探析张素芬,刘建芹
情洒教坛虔守净土张长莉
让阅读为语文课堂添色彩张善玲
对素质教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的思考黄永,云举淑
《小数的认识》练习课片段设计与反思林长龙
旅游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研究张英,王中利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培育毛新华
浅析中学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整合模式郑得印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钟克成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何英
陈述与被陈述关系在教学中的运用蒋晓美
古代音乐之——华夏音乐的魅力李昕
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方法的实现刘明忠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历史王霞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认识钟表张庆
浅谈物理学科的教与学雍桂平
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张颖娟
应让笔算代替口算吗吴荣前
因材施教,探讨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方法翁国强
对农村职业中学政治教学的一点思考郝渊
试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改革张献华
把握时代线索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浅谈《从宗教走向世俗》金盛
加强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提高农村地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何金模
有效思维高效课堂——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的思考郁英
新课改背景下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途径李冬蕾
议初中语文教学理念及变革刘洪林
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罗凤爱
如何上好初中新课改数学课曹东明
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都市家教(下半月) 李向民
小议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政治教学刘平
小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的问题及反思谭志坤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王小明
探索新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王玉美
生物教学在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教学周家宝
从质疑中开始,在质疑中提升白才明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改革初探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