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创新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徐州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徐州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可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包括资金投入能力、创新人才投入能力、创新设备投入能力、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能力、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新产品产出能力、专利产出能力。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徐州市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投入能力
(一)资金投入能力和创新人才投入能力
根据年鉴,2011年徐州市小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只占到其主营业务收入的0.29%,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的0.72%,中小型企业数据整合在一起后其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的比重是0.42%。对比数据显示,2010年创新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76%,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0.93%。①这说明差距还是很大的。年鉴还显示,一共314家规模以上中型企业就有240家兴办了研究机构。300多家中型企业研发机构中有90位博士人才,占总人员的2.24%,486位硕士人才,占总人员的12.11%,2307位本科人才,占总人员的57.5%。2000多家小型企业研发机构的人才配置与此基本相同。中小企业的人才结构非常相似,总体上看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初级人才占的比重又过大,与科研要求不适应。
(二)创新设备投入能力等
年鉴显示,截止2011年底,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研发仪器与设备资产总额共计182783万元。虽然绝对量较大,但研发设备能力水平不高。中型企业仪器与设备资产占总资产的2.1%,小型企业仪器与设备资产占总资产的0.42%。年鉴还显示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能力为0.002,小型企业为0.0004,显而易见,徐州市中小企业在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但“我国省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普遍较低。”[1]这说明,作为企业的一种普遍弱势,中小企业更明显。不过,从统计数据中也可以发现,当前徐州市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多的采用了技术改造的方式,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的经费较多。
二、创新产出能力
(一)新产品产出能力
年鉴显示,截止2011年底,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共开发新产品860项,新产品产值合计1366913万元,即136.69亿元。中型企业新产品产出能力为0.053,即新产品产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3%,小型企业的新产品产出能力为0.018,即新产品产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总体上看新产品产出能力不足。但如果从研发经费投入和新产品产出直接的关系发现,新产品产出是研发经费投入的6倍,成果非常喜人。这说明,虽然新产品产出得绝对量和所占比例都不大,但是投入产出比合理,通过一定的引导,可以调动中小企业增加投入的决心。
(二)专利产出能力
年鉴显示,截止2011年底,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申请专利4合计1335项。其中技术含量高的是562项,小型企业竟然多于中型企业,说明小型企业当中有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徐州市有规模以上中型企业314家,规模以上小型企业2415家。平均每一家中型企业申请专利2.85项,拥有发明专利0.53项,平均每一家小型企业申请专利0.21项,拥有发明专利0.16项。这些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小改进、小创新上,讲求实用,能够迅速地转化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也显露出整体创新层次不高的问题。
三、结论
通过对徐州市2011年中小企业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企业高素质人才严重匾乏;创新设备投入和技术投入能力不高;创新产出能力差,技术创新层次不高。对比江苏省总的情况,截止到2010年,“全省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2]这表明徐州市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徐州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创新基础薄弱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要做出大量的努力。政府要在资金、人才、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企业则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创新工作以及人才作用的看法与认识,自觉主动地加大创新工作投入,注重人才借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华海岭.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的DEA分析[J].科研管理2011(04)
[2]中国中小企业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小企业年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P128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企业 员工
德鲁克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行为。从本义上讲,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中,创造先于他人,前所未有的事物和观念,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创新能力是一种人力资本,是指一个人能产生新思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无数成功企业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只有依靠创新,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立足市场,不断进步。美国微软公司,1997年其总资产为143亿美元,而其无形“智慧资产”的价值竟高达1600多亿美元。《纽约时报》评论说:“微软公司唯一的工厂资产是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创新仍然是目前最迫切的需要之一。《经济学家》曾在大约200家中国优秀企业的CEO中做了一项关于“员工最致命的弱点是什么”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普遍回答是:缺乏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一部分来源于先天,一部分来源于后天培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培养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组织是人的组织,企业应该把培养与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产生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概括说来,包括以下最主要的三个方面:
一、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
企业既然鼓励创新,首先,要在组织内营造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氛围,不断强调创新对组织及个人的重要性,在技术、观念、管理、市场、产品等多个方面,培养员工自主创新的价值观。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员工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潜力,积极参与创新。
其次,要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不断优化物质环境,为员工提供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工作场所,这样能有效防止由于工作压力和单调乏味而造成员工的疲劳,保证员工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维持创新的活力。微软很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微软总部园区非常漂亮,碧草如茵,所有办公场所都在绿树掩映中,办公室内员工可以随意布置,养鱼、养花、摆放健身器材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且办公场所到处都挂有风格迥异的画或摆放着稀奇古怪的艺术品。这一切,外表看似松弛闲散,实际上他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服务的:保障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因为很多奇思妙想往往都是在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下产生的。只有让员工工作在舒适的、少一些束缚的环境下,才会有最强的创意。
再次,企业须重视员工的建议,为员工提供平等沟通和充分表达观点的机会。现在的知识型团队中,不是强调等级关系,而是需要更多的专业分工。要获得绩效,团队内部的充分沟通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员工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企业管理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员工提出的每一个新的想法和建议,安排相关的综合讨论和分析等,让员工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新思想能引起公司的重视,能得到公司的欢迎。即使建议被最终拒绝,也是在公司广泛征求民意,全面探讨、认真考虑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被忽视或盲目轻率地拒绝。这样,员工才有激情创新,创新思维才能真正活跃起来。
二、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机会
企业培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员工掌握创新思维规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研究发现,尽管不少企业为员工提供了不少培训,但是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相关课程却不多。其实,对于那些还没有发挥出创新潜力的人来说,通过培训来学会如何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必要的。
创新能力培训可采用许多种方法。除了可利用讲座或录像向员工传授创新技能外,企业可以从团队建设入手。一个团队的成员如果存在心理上的相互戒备、缺乏安全感,就会压制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而阻碍了创造性的发挥。所以企业可以组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培养员工创新能力的目的。比如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游戏活动,既有助于解除各种戒备心理,增进人际之间的合作友好,又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激发了员工创意的产生。二是冒险性学习,又可称为户外拓展训练。其中包括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在锻炼过程中,为员工提供一种困境,要求员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体验,可使得员工认识自我,改变墨守成规的行为方式,培养创新意识。除了这两种训练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行为示范等方法给员工提供更多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员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缺乏激励的员工仅能发挥其实际工作能力的20%~30%,因为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足以使自己保住饭碗。但是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潜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因此,员工创新能力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激励。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动态激励机制,从多方面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首先,为保障员工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企业必须要提供财力上的支持,将员工创新成效与物质回报挂钩,对员工的合理化创新予以重奖,同时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紧密联系,优秀者将享受到晋升、加薪的待遇,为员工提供一个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使得人尽其才。
其次,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中管理层的职责。在知识经济时代,精神激励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尤为重要。管理者需要在了解员工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更多感情投资,多与员工进行情感的交流,安慰鼓励员工。并且通过适度的授权,赋予员工更大的信任和责任意识,适时给予工作反馈和帮助,促使员工能够学会自我控制,努力克服困难,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创新的积极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陶裕春:企业员工创新能力开发探讨[J].企业经济,2005,(10)
[关键词]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专利开发壁垒
创业初期,华为面对国外的强大竞争对手,技术相对落后,生存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公司意识到没有创新,就不能生存下去。所以,一开始它就把重点锁定在通信核心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他们把利润全部投入到升级换代产品的研究开发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然而华为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2003年几乎比华为高一个数量级的思科公司对华为发讼。在这场残酷的对决最终于2004年7月双方达成和解。孤军奋战的华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创造了一个神话。
一、技术工程的商人
华为不仅以技术领先,而且追求技术与市场的统一。技术驱动常常显现出技术与市场脱节的短板,往往企业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并不能为市场接受。华为早期也如此。但是在NGN招标失手之后,华为及时调整“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思路。在产品设计时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华为的NGN终于在中国又重新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并承建了世界上最大的NGN网项目。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现今已成为华为创新的基本战略,以新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客户的需求。华为也因此赢得市场的逐渐认可和尊重。
二、技术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的后来者,华为明白有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才能在通信市场取得一定竞争力。形成核心技术产品需要持续的高投入,所以他们把利润全部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如此周而复始,不断改进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华为也非常重视对研发人才的投入和积累,华为员工总数的48%被公司投放到研发部门。为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华为出台了“多阶段奖励政策”等一系列专利创新鼓励办法,保证发明人全流程地关注其专利申请,每项重大专利可获得3万元至2O万元的奖励。华为已经在国内外设了多个技术研发点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不仅实施了全球同步研发战略,也为华为输入了大量的高质量研发人才。持之以恒的技术研发为华为取得技术优势和产品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为虽然强烈认同“不进行创新的公司必然灭亡”,但不片面地强调“自主创新”。华为认为,创新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继承他人优秀成果基础上开展持续的创新。如今,华为已经从当初一个小小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大企业。
三、管理也需要创新
“华为取得既往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技术、人才、资本,更有管理与服务”,任正非曾这样总结华为的管理经验。在技术研发组织和创新管理方面,华为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规范化的创新管理流程。至今,华为将从lBM引入的IPD项目集成管理经过优化后,逐渐固化为华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基本战略,形成华为规范化的技术创新流程。宋柳平认为(《标准生活》),华为的标准战略以“金字塔”形式展示出来。最底层是跟踪,跟踪最新标准进展,保证产品开发与标准的制定同步;然后是防守,参与标准制定形成与友商间专利交叉许可地位;接下来则是突破,争取主导和影响重要领域的标准进展;最顶层也是最值得称道的是分享,技术领先的同时,开拓并分享新的规模市场。
四、紧抓关键领域
华为在无线接入、光传输、光接入、移动核心网等领域,收获多个销售量的第一。这多个“第一”是华为技术创新的成果。2009年华为在上述领域的出货量都位居全球首位。现在华为在ALLIP方面已取得包括终端、固网和线接人、骨干网接入、核心网和最上层的软件应用等技术领域和市场方面的一系列突破。在无线接入网领域中,华为业界首创的SingleRAN解决方案和产品,能够帮助运营商减少无线接入和基站的数量,而且还能够建起能够对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传送网、核心网等方面都坚持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测评;新乡
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21世纪国际竞争的性质,知识生产、科学技术的拥有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高的最关键因素。对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作出准确的评价,得到更深入彻底的了解,有利于本地区提出和实行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更好的发展本地区的科技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破浪前进。
一、科技创新能力测评
二、对提高新乡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思考及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乡市公共创新平台、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人才和机构比较缺乏,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信息服务、仪器设备共享、工业设计平台等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直接面向科技创业型企业的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检索和科技查新服务、科技项目申报服务、风险投资机构服务、资金担保服务等一整套的服务机制有待建立健全。(2)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新乡市的科技人才队伍,一是人才总量偏小;二是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偏少;三是人才政策环境缺乏明显优势。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流失比较严重。新乡专业技术人才无论是总量还是占总人口比例,都比郑州、洛阳要低,总量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完善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大奖励力度,促进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引导企业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建立收人分配激励机制;着力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地域吸引力,增强人才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3)促进区域之间科技创新全面发展。新乡市各地区中,长垣、卫辉两地的企业创新创业意识整体较强,对科技创新工作比较重视,舍得投入,产学研合作较多,工作开展较好,新产品开发和科技项目较多,争取各级科技项目立项和科技拨款也较多。而其他地区的企业,相对来说创新投入的资金不多,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够强,新产品开发和高水平科技项目不多,争取科技项目立项和科技拨款支持也较少。新乡高新开发区科技工作基础不强,不少指标位次还比较靠后。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不够突出,对全市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有待提升,与周边城市高新区相比差距明显。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重视高新开发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大力发展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要加快构筑多元化科技投人体系,提升地区科技投入总量,还需要加大政府科技投人,以带动引导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更加积极地进入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投资领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 综述研究
当今,企业的市场环境变化更加不确定,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一种产品或者一项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创新所引领的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若不采取有力的技术创新战略来持续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将会很容易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淘汰。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能力理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分析,并进一步对企业如何系统地评价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这对于企业有针对性的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技术创新能力理论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未形成一致性的理论,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看法也不一致。Larry从企业创新组织行为的角度出发,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总和;Bargeman和Maidigue从战略管理角度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和实现的组织、技术、文化特征等的集合体;Barton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人,企业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能力,企业核心价值观等;Seven Muller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包括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生产技术改造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和技术创新组织能力等方面;魏江等把技术创新能力要素分解为技术创新决策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傅家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
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综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维度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还有不少学者选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数据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其中,王国进和王其藩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归纳总结出三个主要的特点: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更加多样化、更加科学性;二是更加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三是开始关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以及技术本身演化发展规律的关系。2006年,国家统计局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提出评价我国典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项指标,即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宋凡等分别对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的整体创新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国外学者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库珀和克雷恩 (Cooper and Klein Schmidt)提出了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模型,该模型指出企业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五种要素,即产品开发过程、组织形式、技术战略、创新氛围、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同时他们认为其中三种要素具有显著作用,库珀和克雷恩称之为“新产品创新业绩三角”,该模型的提出使得对技术创新管理过程评价变得更加容易操作。
3.构建评价要素框架,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前述的综述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个单一维度研究、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加全面地度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应从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要素、技术创新能力体系评价要素、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效能要素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战略支撑要素四个方面系统地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框架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框架
依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框架,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应积极加强对创新资源掌控和积累,另一方面应注重通过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创新资源的组合效应。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高建.科技起飞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