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提升计划

学习提升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提升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提升计划

学习提升计划范文第1篇

中等专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学生,经过在校一年时间的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之后,按照教学计划安排都要参加一定时间的电工实训。实训课教学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而技能的掌握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反复练习来实现的。但是,传统的电工实训教学手段单一、训练项目理论性较强,由于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实训项目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不理解,只能机械地加以练习,所以学生普遍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传统的电工实训项目非常枯燥,电工实训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加之学生本来就对电就敬而远之,不敢轻易动手,因此在练习过程中非常被动,有些学生甚至不肯多练,还有些学生认为今后自己不打算从事电工方面的工作,没有必要掌握电工操作技能,导致电工实训效果非常差。为了改变电工实训这种低效的局面,笔者尝试把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到电工技能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参与电工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提高中专电工学习技能的效率,促进中专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优良学习品质的内涵

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主动计划,主动落实,主动总结;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保持清醒头脑和良好精神状态,劳逸结合,方法得当,实现低耗高效;努力让学生热爱学习,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善于学习,掌握学习规律,正确运用学习方法,合理调配学习时间,善于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进行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坚持学习,长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不间断,持之以恒,有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当作一生中最重要事情来做;让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慢慢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受益终身。本文将结合中专电工技能教学的实际,阐述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中专电工技能学习的方法。

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电工技能学习品质的优势

数字化教学资源有着传统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多媒体能给我们带来形象、直观的感觉,把那些复杂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网络资源库具有无限的知识,能极大地扩展教学内容;课程网站中信息都是最新的,能给我们提供具有时效性的知识和信息;模拟仿真技术能展现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信息化教学手段支持“做中教,做中学”,这正好能满足电工技能教学的需要,同时,信息化教学还能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因此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总之,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师生、生生交流的网络和新途径,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可见,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电工技能的兴趣,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技能训练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电工技能的效果,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满足学生终身练习技能的需要,信息化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学习电工技能的效率。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了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将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我们广大普通学校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纲要》提出将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把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中专电工技能教学的具体操作

笔者在长期的中专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发现,把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电工技能教学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电工技能教学效果,现就怎样把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融入电工技能教学中进行具体阐述:

1.合理采用多媒体进行电工技能教学,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工实训中用到的电路原理图都是由一些器件符号和线路组成,其原理非常抽象,而中专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也容易掌握。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难的内容通俗化。例如:在引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时,首先通过视频给学生展示在生产实践中用到电机正反转控制的多个镜头,如铣床的主轴正反旋转,工作台的往返运动,起重机吊钩的上升与下降,电梯的上升与下降等等,让学生认识到正反转控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常见,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项目。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的热情,降低中专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提升计划范文第2篇

一、坚定信念,锻炼记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有密切的联系。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住。”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映。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二、身心健康,增进记忆。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充分休息好比记忆的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阔、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

三、理解融会,增强记忆。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

四、适当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五、利用联想,提高记忆。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对于不能直接失去水分子的酸,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然后再失去水分子,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

六、浓缩知识,择要记忆。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

七、语言用韵,利于记忆。韵律化的材料,易上口,易记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可增加信息冗长量,利于记忆。如氧气的制取实验,概括为如下歌诀:“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这就利于记忆了。

八、注意集中,容易记忆。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2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10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九、不断运用,巩固记忆。人脑通过感知、识记保持的信息,再经神经通道联系分析运用,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回忆得到纠正,遗忘了的再进行识记,久而久之终生不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不应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不能视为就是为了储备,而要进入周转,加以运用,才能巩固,才有效能。”

学习提升计划范文第3篇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强大持久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其在紧张而愉快的情境中获得较多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学会和乐学的境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注意传授学习方法

以往的教学是“填鸭式”,老师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被动地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像制造“乒乓球”都一模一样,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和独到的见解,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能力,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任务,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必须抓住化学的自身特点来学习。如基本概念,首先素化合物的性质应结合实验现象来记忆,记忆时可采取谐音记忆法、应要无条件背下来,而且要融会贯通,这样才可能解决计算题,对元联想记忆法、离奇记忆法、归纳记忆法。

1.在讲烯烃的加成反应时,所加试剂很多,学生不以记忆。如果归纳为这样的式子,就好记得 多了>C=C< + X―YX>C―C

2.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时,不同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的颜色不同按常规记忆不易掌握,火焰的颜色可以归纳两句话:“锂、钠、钾、铷;紫红黄色浅紫紫,钙、锶、钡、铜,砖红洋红黄绿绿”。其钙火焰的颜色砖红色可以和“盖房”用的“砖”的“红”色通过谐音记忆。

3.铜和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不易配平,其中铜和硝酸的系数,可以用“1、4浓,3、8稀”记忆,1、4分别是铜和浓硝酸的系数;3、8为铜和稀硝酸的系数,其他物质的系数由原子守恒可以推出。

4.将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分开,采取过滤的方法。整个操作及注意事项很多,不易掌握。可以用“一贴,二低 ,三靠”,一贴是滤纸贴住漏斗,二低是滤纸低于漏斗边 沿,液体低于滤纸边沿,三靠是烧杯靠住玻璃棒玻璃棒靠住滤纸、漏斗下部靠住容器壁,这样便于掌握。

5.为了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我采取了“课前提问考核制”,每堂课前抽出五分钟时间,出3――4道题,这些问题都与前面所讲内容有关,但不是上节内容,它们是自开学以来的内容,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教材,课上随机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做记录,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查漏补缺,将知识得以掌握而不至于前学而后忘,等完全忘记才去复习,那就太浪费时间了,这样,学生像铁索一样一环紧扣一环,学的很扎实。学生积极主动、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思维很活跃。这些做法使学生达到了复习目的,能够把知识掌握牢固,不至于前学后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表达能力,他们竞争意识都有所增强。

二、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枯燥无味的理论讲授学生容易忘却,可妙趣横生的演示实验会令学生终身难忘。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给学生做些演示实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又要富有趣味性。如,我在课堂中,经常利用课本中的知识做些小魔术,演示喷泉实验,小魔术――烧不烂的手帕、口中喷火、水上着火、人造血液等等,这些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新奇,增强了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讲有机化学时,物质的分子结构不易掌握,我采用自己制造教具的方法,如讲甲烷的分子结构时 ,自制教具,用超市的小山楂作为氢原子,用复写笔芯代表它与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大一点的桔子为碳原子,组成了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学生看了之后很直观、很有兴趣,一目了然,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另外,在讲工业生产时,它 不像实验室中一样,工业生产量大,流程长,设备庞大,结构复杂,他们虽然原理相同,为了便于学生掌握,采用挂图的方法,较直观清楚,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动画咱学生亲自观察工艺流程的全过程。

三、结合生活实际来提高化学的趣味性

社会中,化学小常识俯拾即是,讲课时穿插几个,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性,还调节了课堂上的紧张气氛。

1.讲钙的性质时,我讲到了小葱拌豆腐是一道赏心悦目的菜,但此菜不可多吃,因为豆腐里含钙,小葱里含草酸,两者相遇能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吃多了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同样的道理,菠菜和豆腐也不易同吃。

2.在讲能量最低原理时,我讲到,俗话说“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卧着,同学们知道这其中的科学道理吗?”由此引出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排布总是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较低的轨道排满以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因为能量越低,体系越稳定

学习提升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激发兴趣 精讲多练 提高效率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学习提升计划范文第5篇

情境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唤起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关于教学情境,有位学者做了这样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它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展现出魅力,课堂充满魅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设计教学情境。

1精心设疑

问题能够激起疑惑、促进思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重点知识设置成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考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化学九年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节课中,做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后,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通过这个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为什么要先通一氧化碳一会儿再点燃酒精喷灯?

装置最右边的酒精灯有什么作用?

停止加热后,为什么要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

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阅读、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有个学生还总结出“一氧化碳最早通入,最迟撤走”的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和总结,学生不仅牢记了一氧化碳的通入时机,同时掌握了一氧化碳的作用。学生在得到正确答案的同时,也体验了化学探究的乐趣,同时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又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这节课的“酸雨”教学中,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受酸雨危害的图片,接着提出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经历了千年沧桑的建筑和雕塑,在这短短十余年中却变得伤痕累累、锈迹斑斑?

为什么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森林会大面积消亡,永不复生?

为什么许多曾经美丽的湖泊中生物却死绝,变成一潭死水?

为什么城市中本应娇艳欲滴的鲜花却变得黯淡且出现了白斑?

触目惊心的图片加上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们有所感触,有所思考,最后提出“二氧化硫到底有哪些性质,竟然对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危害”这一问题引入新课。通过这样的心理触动,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也进行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2讲述故事

初中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容易走神。这时候,如果能穿插几个有趣的小故事,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上来,还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化学知识,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空气的成分》这节课时,可以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大胆质疑“燃素说”,通过多次实验,最终证明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又如:在教《常用的盐》这节课时,讲述福建本土化学家侯德榜通过不懈努力,结束列强垄断纯碱生产的局面,发明“侯式联合制碱法”的故事。讲述这些故事花费时间并不多,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锲而不舍、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再如:学习“王水”时,讲述科学家玻尔如何利用王水溶了诺贝尔金质奖章,从而保护奖章不被敌人夺走;在学习“硝化甘油”时,介绍诺贝尔不畏炸药爆炸的危险,研究出对人类起到巨大作用的炸药,并将一生的积蓄回报给社会,创立诺贝尔奖学金,以激励更多的人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等故事,这些故事深深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由枯燥的被动记忆转变成有趣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情感。

3进行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无不与化学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同时,化学实验体现出科学之美:五颜六色的化学物质之美,晶莹剔透的化学仪器之美,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之美……这些美充分展现出化学学科特有的魅力,唤醒学生探究的渴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古人云“切己体察”,意思是要以己身经历去体悟、印证书中的道理,才能获得真知。教学也是如此,尤其是化学教学,通过精彩的化学实验,明显的实验现象,使化学知识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改变了学生认为化学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燃烧条件时,可以演示“烧不坏的手帕”这个实验:将95%的酒精和水以2∶1体积比混匀后,用一手帕在该混合液中浸透,用镊子钳住一角挑起点燃,边烧边摇动,燃烧片刻后,熄灭火焰,会发现手帕仍完好无损没有烧坏。学生在惊叹这个实验奇妙的同时,也更深刻的理解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又如:通过精彩的喷泉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探究其中奥秘,从而得出结论,掌握氨气,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的性质。

再如:通过几种指示剂的变色实验,让学生明白物质有酸性碱性之分,掌握“石蕊酸红碱蓝,酚酞碱红酸不变”的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

4联系生活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的自然科学,这就决定可以从日常社会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生产、生活实际、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成就等方面设计化学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此激励学生学好化学。

例如:某市下水道发生严重爆炸,炸到一校园内,并炸伤了学生。调查后发现: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气的人将罐内残留物倒入下水道,之后又有人将烟头扔入下水道,从而引起这场爆炸事故发生。学生看完这则报道后,不仅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点燃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之前都应验纯。同时对我国多起瓦斯爆炸引起的矿难有进一步的认识。在这里,还可以进行拓展实验,点燃不纯氢气爆炸,让学生懂得爆炸的原因,并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探究怎样预防矿井爆炸的发生。在学习中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增加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衣服中的腈纶、涤纶等;食品中的各种食用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和各种合金等,这些都是与化学学科密切相关。又如:温室效应的元凶,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造成酸雨的黑手等时下受人们关注的问题,都让化学课堂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让学生会运用化学知识,会用化学的眼光看生活,会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毫无倦意。

5运用多媒体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微观过程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此时如果借用多媒体,就可以把化学微观世界呈现在大家面前,让抽象变得具体,让枯燥变得生动,同时也让化学学习变得更加直观、更加有趣。

例如:在《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中,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这些微粒构成,太抽象,对刚接触化学微观世界的学生来说不好理解,无法想象,学生不感兴趣,不爱学。这时可以利用课件,让微观世界可视化,增加化学学习的乐趣。

又如:在《探究水的组成》这节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水分子如何划分成原子,原子又如何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使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组。同时让学生对物质的内部结构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让抽象知识变形象,让学生对物质的微观世界产生好奇。

其实设计化学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中,我们都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方法,限定一种教学情境,通常是多种方法相互结合,调动学生热情,达到更好的效果。还要注意的是,设计教学情境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不要为了设计情境本身而设计,而要通过设计情境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存在,摒弃华而不实的情境设计,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化学,爱上化学,才能真正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 李兴武.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内容的加工和呈现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8):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