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1篇

一、精深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作文没有高远的主题就会显得低俗浅薄。只有积极、精深主题才会得到阅卷老师的赏识。如湖南邵阳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冬天里的一缕阳光》就是撷取生活中的小片断,通过描写 “一句叮咛”、“一份关怀”来体现赞美美好生活的大主题。又如湖北荆州市某考生的《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就是用“童稚之声――短笛无腔信口吹”、“豆蔻之声――羌笛无须怨杨柳”、“花季之声――玉笛叫空阔”三个小标题,写出自己“童稚”时喜欢吃田鸡肉,“豆蔻”时懂得青蛙是益类动物,“花季”时积极宣传保护青蛙及有益动物。这成长的声音吹响了“保护生态”这一大主题,从而夺得了高分。

作文中,我们同样也可以从极其普通的身边小事中挖掘出鲜明深刻的主题。如汇聚厚重历史的老传统;凝聚时代气息的新气象;颂扬祖国河山的美好;倡导绿色环保的重要……总之,生活的丰富多彩都可变为我们作文的异彩纷呈,使文章意蕴高雅,质感厚重。

二、精妙的开头

常言道:“明眸善睐第一瞥”,文章有一个精妙的开头就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2011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中有这样几种成功的开头:

1.环境渲染气氛法

夜死了,黑暗统治着这个世界,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处不在,角落里也似乎有极其低微的哭泣。手捧着一张张写满愁容的试卷我感到未来的渺茫,欢乐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是悲戚的时候了。

(牡丹江市一考生《看着前方》片段)

文章开篇环境描写的巧妙运用,创设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已将人物内心展现得淋漓尽致,扣住了读者心弦。

2.名言诗句引用法

孙子兵法云:千千为敌,一人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

(广西河池一考生《战胜自己 百战不殆》片段)

开篇即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3.设问反问悬念法

这条街你熟悉吗?熟悉。

你聆听到这街的声音吗?没有。

你欣赏过这街的美景吗?没有。

(苏州一考生《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片段)

此文以设问句起笔,开篇就设置悬念,老街既然熟悉,却为什么没有聆听过声音也没有欣赏美景?这不是与文章题目矛盾吗?开篇就激发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4.开宗明义题记法

爱,无声,照亮了天空。爱,无言,滋润了心田。多想留住一段时光,留住你的容颜。你的馈赠如那滔滔江水,一生用之不竭。

――题记

(山东淄博一考生《父亲的馈赠》片段)

作者巧妙运用题记,把文章的主旨表达出来。

5.自然起笔法

这是一种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它的风格朴素自然,有韵味天成的效果。

“学校三令五申说不准带手机到校,你们家长为什么老是纵容孩子,不与学校保持一致呢?”老师最后几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满含不满与责备。妈妈小心翼翼地赔着不是,那神情那态度哪是她平常的样子嘛?

(四川成都一考生《拥抱》片段)

这样开头简洁明了,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了情境中。

三、精彩的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精彩的情节仿佛引领读者在旖旎风光中穿行,或“柳暗花明又一村”或“横看成岭侧成峰”或“曲径通幽处”使读者在曲折与起伏中心潮澎湃,获得无限乐趣。

为了优化情节,追求曲折有致,有些作品或张弛有度、或悬念迭起、或虚实相生、或双线交替,跌宕起伏的情节使故事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情节突转”的手法,令人拍案叫绝!

期末考试到了,我聚精会神地趴在桌子上复习着。不知何时,阳光笼罩了我,使我额头沁出了汗珠。这时,数学老师又一次敲响了我的桌子:“你,坐到那边去考试。” 我愣住了。老师竟然对我如此不信任!老师对我的成见竟然有这么深!我再也忍耐不住,泪水就要冲出眼眶了。老师也愣住了,随即,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轻轻地对我说:“这里太晒,影响你做题。”

原来如此。原本以为老师误解了我,谁知却是我误解了老师!我的泪水不由地流了出来……

(山东济南一考生《阳光灿烂的日子》片段)

本是一件考试时调换座位的平常小事,被作者精心打造,使文章前后情节突转,波澜顿生。

四、精当的措词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仙则名。”作文中的措词更不在多,精当的措词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显著效果。

时间如白驹过隙,滑过爸爸的背,掠过爷爷的胡子,穿过我的指间,而我的童心也长大了。

(浙江温州一考生《长大的童心》片段)

“滑”“掠”“穿”三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时光飞逝,“我”的童心就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如果天空不宽容,容忍不了风雨雷电的一时肆虐,何来它的辽阔之美;

如果大海不宽容,容忍不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何来它的深邃之美;

如果森林不宽容,容忍不了弱肉强食的一时规律,何来它的原始之美;

如果宇宙不宽容,容忍不了星座裂变的一时更替,何来它的神秘之美;

如果时间不宽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时虚掷,何来它的延续之美……

是宽容成就了它们。

(一考生《告别狭隘之心》片段)

这段文字语言流畅,用词精炼,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使文章更具思维的深度。

五、精炼的叙述

作文中或用巧妙的手法,或用恰当的顺序,使叙述顺畅精彩,但这并不意味着叙述得越多越好,而是以简洁明了为妙。只有内涵深刻、情节生动、能突出主题的具体材料才详写,次要作用的内容就只能作概括叙述。精炼的叙述使文章清晰利落,结构紧凑。如江苏南京中考满分作文《也是一堂语文课》是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中心,有给网上的信箱发勘误信,以突出从生活中学语文的自豪感受;有参加学校艺术节的朗诵表演活动,以突出从生活中学语文的成果;有春节家庭联欢会接对联比赛活动,以突出从生活中学语文的快乐。三件事例紧扣生活“也是一堂语文课”这一中心,有真情实感,又详略有致。其中第三件事最有代表性,也很风趣,作者就突出对话与心理进行详写,而其他两事略写。这样精炼的处理有助于凸现文章主旨。

六、精细的描写

无论是摹人、状物、绘景,要让读者心领神会,作文中的描写尤为重要。精细的描写能创设生动情景、渲染浓郁气氛、刻画丰满人物。

“不能一下子放进去的!”母亲一手拿着我的脚,一手撩着仍有些烫的水朝我脚心上泼!痒痒的、暖暖的,熨帖到了身上所有的部位。热水快乐地在桶中打着旋儿,热气缭绕在桶的周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木头特有的香味儿。

(一考生《凝聚》片段)

母亲对作者的关怀无微不至,作者便细腻地刻画打着旋儿微烫的热水、缭绕的热气的情态,直至读者也感受到这种温暖沁入心扉。生活细节的描绘真实细腻,又不落俗套。有了这些细节描写,一位慈祥的母亲的形象便生动饱满、呼之欲出,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七、精巧的结尾

文章的精巧结尾,使文章余味悠长,总的来说,结尾通常可以用这样一些方式:议论反问式;决心号召式;联想做梦式;哲理深思式;景物渲染式;名言点睛式……作者根据需要采用适用的方法,让读者深深地沉浸于作者创设的意境中流连忘返,掩卷后仍咀嚼玩味不已。下面的例文就采用决心号召式。

太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太阳是火,照亮了前行的路;太阳是路,引我们走向了黎明。让我们共同升起明天的太阳――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吧!

(山东省潍坊市一考生《升起心中的太阳》片段)

结尾通过对课文巧妙的仿写,再一次呼应了题目,照应开头。强烈的语气激荡读者的心扉。也有一些作者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方式结尾,例如下面的作者采用了后记呼应式:

后记:携反省一起上路,才能在上帝关上门后,发现他留出的另一扇窗。

(山东省青岛市一考生《携反省一起上路》片段)

结尾的后记与开篇的题记互为照应,它有画龙点睛之作用,可谓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八、精美的书写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2篇

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着眼,发现自己身边的事情中的丰富含蕴,从而写生动感人的作文。

1.关注家庭和学校生活。这两个方面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但最容易熟视无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和学校发生的典型的大事,思考这些事件中所包含的意蕴,最好能有日记或随笔的形式记录事件和自己的感悟。同时还要留心生活中的小事,如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理想追求;家庭中的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学校各个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同学和师生之间发生的大小事情;班级开展的平凡而又具体的各科的学习情况,生活和纪律情况等等,把这些事情和触动的点滴感悟积累下来,慢慢地学生会发现生活是这么的丰富多样,自己的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深刻了。

2.关注社会生活。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能督促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素材的作业,如,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农贸市场,观察物质的丰富,产品的琳琅满目;到街上观察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特点。也可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反映生活中有新意的内容,像农民就地焚烧秸秆,污染环境,容易引起事故;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对顾客利益的损害;一种新的行业或经营方式的出现等等。

3.关注认识自我生活。认识自我生活指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和认识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认识自我生活能够让学生随时留意自己、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中学生正处于敏感的年龄,激情的岁月,而心理又不太成熟,由于对一些人事的不全面看法就可能引发各种不良情绪或行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快意倾吐。这样既让学生宣泄了自己,获得旁人的理解和帮助,得到成长和教育,又积累了素材,何乐而不为?另外,要求学生不做生活的旁观者,而要做生活的小主人,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热爱生活,积极地参与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可以请家长配合,让学生做一天饭、当一天小工,通过“今天我当家”,体验生活的不易,珍惜父母所给的幸福。体验多了,学生的作文自然就会有真情实感了。

二、着眼知识积累

1.从教材的学习中积累。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有大量语言规范的美文,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故事,将它们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这必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而且课本中的素材老师认识,一看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能再加上其他学科中丰富的文理资源,那更令人赏心悦目了

2.从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不能完全放任学生想读什么读什么,抓到什么读什么。否则学生就会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读书面狭窄的结果,不利于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从阅读内容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真、善、美的读物,或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或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论著,或是各种报刊杂志中的精华。每隔一周布置一个读书的范围,例如科幻类的、环保类的、人物类的,或是确定一个读书的主题,如以友谊为主题、以亲情为主题、以爱为主题、以成功为主题等等。

另外,还要给学生定量,即一个月或是一个学期读多少书。因为同学们学习生活紧张,名著方面可阅读一些压缩本的经典名著。

三、养成积累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作笔记,如过眼烟云,无踪无迹。那么积累哪些内容?如何积累呢?

1.做摘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谣谚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诗词名句有必要规定一定的主题。如古诗中写春的诗句、与友情有关的句子、写到乡愁的句子等,还有关于勤奋的名言、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关于人生的格言等等。只要每天积累一点,持之以恒就能形成一个语言材料的宝库。平时随手翻阅,熟记于心,并做一些必要的思考,例如这则故事适合运用到什么主题的文章;哪个材料适合运用到什么话题的文章,长此以往,作文时就不愁没有新鲜素材可写了。

2.积累写作方法。好多学生不会拟题,开头和结尾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内和课外搜集有含蕴、令人耳目一新的标题、开头和结尾的写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其妙处,进而掌握这些写法。一些课文语言非常有特色,手法多样,比如刘绍棠的《蒲柳人家》中语言的口语化、善用比喻、以及多用音韵和谐、整齐美观的整句,这是这篇课文的亮点,教师就可以任选一两点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3篇

“谁扔的垃圾?”嘻嘻兔仰起头,扯着嗓子问道。

乌鸦黑臭臭从树上探出头来,陪着笑脸说:“是我扔的垃圾,对不起啊!”

“哼!你这么做太不文明了!”嘻嘻兔看着地上狼籍一片,生气地说。

“就是……”这时候,跟在嘻嘻兔后面的哈哈兔突然想起了什么,对哥哥说,“今天老师留的作文题目是写写未来的家乡,那我就写写未来家乡的环境吧。”

嘻嘻兔心想,这是个好主意!嗯!自己也有灵感啦――灵感来了就要及时抓住,不然它会飞走的。嘻嘻兔想到这儿,急忙回到家,抓起笔就写起作文来。

未来的家乡

我带你坐上时空穿越机,飞到三十世纪时候我的家乡,和现在相比,你会发现那个时候的家乡变化真是太大了。

原来的家乡垃圾随处可见,然而三十世纪时的家乡却干净多了。室外的地面光滑且洁净,室内的地板是科学家新发明出来的吸尘地板,它们不仅可以吸掉地上的尘土,还能把臭气转化为新鲜空气。

你会看到学校教室里的桌椅都是用气球做的,这样不但可以为地球节约很多木材,还可以让小朋友们非常舒服地使用它们。每到下课,教室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小朋友们载着桌椅可以玩碰碰车,可以玩坐飞机,可以玩走迷宫……瞧,那两位打起架来的同学,其中一个同学把椅子扔到了另一个同学的身上,可挨打的那位一点儿也不觉得疼。多奇妙的桌椅啊!

来到海洋世界,有一种机器人,他们是专门负责维护海洋秩序和清理海洋垃圾的朋友。当他们看到有鲨鱼一般凶猛的大鱼袭击小鱼时,就会发射子弹,打死鲨鱼,保护小鱼呢!

还有一种机器人能为我们避免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危害,他们会把火焰吸到肚子里。还有科学家们最新发明的一种非常庞大的机器人,他们会把大气层外的有毒气体吸进体内,也会把有可能撞向地球的陨石吸收掉呢!

真盼望自己未来的家乡会变得这样美好啊!

写完作文,嘻嘻兔兴高采烈地来到作文城堡。可是,眼前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

一群作文小精灵正在打群架。

嘻嘻兔看到在小魔怪的指挥下,一名胖子小精灵举起一把椅子,向一名瘦子小精灵扔去。瘦子小精灵躲开椅子,纵身跳进海里。

小魔怪跟着落水的小精灵跳进了海里,他指挥胖子小精灵继续袭击瘦子小精灵,同时他还让一个机器人发射子弹,袭击鲨鱼……

这时,小灵光就像一道闪电突然出现在现场,机器人发射出的子弹被小灵光中途截住,鲨鱼因此获救。

“哼!还有两下子,不过,我还有更厉害的――消极材料丸。”小魔怪冷笑着拿出一个蓝色的粪球说。

见作文小精灵们都显得很紧张,嘻嘻兔好奇地问小灵光:“这个武器很厉害吗?”

小灵光小声说:“这个武器是挺厉害的,不过不用怕,我有这个……”说着,他把一个海螺递给嘻嘻兔,“这是积极材料海螺,是专门用来对付他这个武器的。你可以把它放到耳边听一听。”

嘻嘻兔点了点头,把海螺放在耳边,这时嘻嘻兔听见从海螺里传来了海浪一样的声音:“你这篇作文的主题还不错,写的是未来家乡在环境方面的可喜变化,可是你用的材料有问题,个别例子缺少积极意义。只要让你的材料具有积极意义,就能打败小魔怪的‘消极材料丸’。”

“缺少‘积极’意义?”嘻嘻兔没听明白,好奇地问小灵光。

这时,刚从海里爬上来的瘦子小精灵抢着说:“比如说,为了说明未来家乡的桌椅很环保也很安全,你写一名同学向另一名同学扔起了椅子,这多暴力啊!如果不是你这样写,我哪能被胖子小精灵打啊?”

“还有,你写机器人为保护小鱼而开枪射死了鲨鱼――机器人在保护了一种动物的同时,却杀害了另一种动物,这样做是不对的。”海里的鲨鱼也伸出头抗议道。

小灵光点点头,对嘻嘻兔说:“他们说得很对,你采用的这些材料是缺少积极意义的,你完全可以拓宽思路,换些其他的积极材料来写。”

“嗯!你们说得对,刚才看到的打斗正是我作文里写到的情景,确实是太暴力了。我要把这些不合适的材料去掉,换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材料来写!”嘻嘻兔认真地说。

“不许改作文!”小魔怪气急败坏地说。

“这可由不得你,你这个坏蛋!”小灵光说完,带领作文小精灵们站成一个圆圈,把嘻嘻兔围在当中,保护起来。

嘻嘻兔想了想,开始认真地修改起作文。

未来的家乡

朋友,请闭上眼睛,让我带你坐上时空机去看看未来的家乡。你是不是感觉很奇幻?那就对了。现在请睁开眼睛吧,我们已经来到了三十世纪。

看!与过去垃圾随处可见的家乡相比,眼前的家乡干净多了。大家赤着脚在地上走着,马路边的人行道上没有一点儿垃圾,道路是带有按摩功能的防滑砖。室内的地板是科学家新发明出来的吸尘地板,它们可以吸掉落在上面的灰尘,还能把空气中的臭气转化为新鲜空气呢!

我们能看到教室里的桌椅是用气球做的,这样的桌椅,不但节约了木材,还让同学们坐下来时感觉特别舒服。每到下课,教室里便成了欢乐的海洋,小朋友们用这些桌椅可以玩碰碰车,可以玩坐飞机,还可以玩走迷宫……这些桌椅软软的,即使有了磕碰,也不用担心自己会受伤。

海洋中,我们能看到有很多机器鱼在不停地工作,它们不停地从水里打捞出垃圾,然后把垃圾分类整理,把可以利用的垃圾变成肥料送给农民伯伯,帮助农民伯伯年年都有好收成。

科学家们还发明出了身材高大的机器人,有的机器人能把火山喷发出的火焰吸到肚子里,有的机器人能把大气层中的有毒气体吸进自己的体内净化掉。

朋友,你说三十世纪时候的家乡是不是特别美好呢?你是不是像我一样,盼望这一天快点到来呢?

“这次好多了。在改后作文里,你删去了那些缺少积极意义的材料,新换上的材料很棒!”小灵光一边挡住小魔怪投来的粪球,一边赞扬嘻嘻兔作文改得好。

“而且采用与读者对话式的开头、结尾,首尾相互照应,这种方式也很好呢!”瘦子小精灵说。

看到小魔怪噘juē着嘴一点点变小,直至变成小屎壳郎钻进了粪球里。小灵光开心地拿起嘻嘻兔放在桌子上的墨水瓶,“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啊!这墨水……”小灵光皱着眉头。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4篇

现状一放任自流式又到习作课,老师犯难了。三年级写关注环境的,没调查、没参与,学生怎么写?算了吧,让他们自己去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个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学生回家后,有的抄、有的家长教、有的胡乱写、有的一筹莫展,只好交“白卷”,沉重的包袱从此就背上了。

现状二揠苗组长式这是什么文章?你这还是什么水平?这是经常听到的老师批评学生的话。三年级作文明明只要求能写一件完整的事。老师硬要拔高要求,开头如何,结尾怎样,外加小孩子难懂的习作技巧。学生们云里雾里,摸不着头绪,慢慢的,畏难情绪就在孩子的心中系上结。

现状三统一雕刻式写校园的一处景物,那就写学校的小花园吧。老师花了一番心思,亲自带着学生来到小花园,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迎春花、小松柏、六角亭等景物各具特色,学生们兴趣盎然。可回到教室,绝大多数学生写的顺序基本相同,景物的特点,就连打比方的句子也一模一样。创新的表达少之又少。老师批改下来,篇篇都基本相同了。

我们在探讨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时,不得不重温课标对习作的教学要求: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反思我们的教学,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我认为应该从教学方法的大胆改革、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珍惜亮点的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努力。

对策一:适度指导,带领学生关注生活

习作教学如果长期放任自流,“靠天收”,必然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整体滑坡。这就要求教师适度引导学生弄清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难点,指导一定的方法。如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环境保护”专题,这个话题学生不能信手拈来,对于“写什么”有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教者采用活动教学法,师生、生生在活动中弄清写的内容。一是指导分组,根据学生兴趣选择搜集资料组、实地考察组、采访组。二是商定活动计划,各组同学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家乡的环境怎么样?人们为环境保护做了些什么?三是引导具体开展活动。资料组以上网查询为主,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在教室醒目位置张贴,做到资源共享;实地考察组由老师带队,前往污染较严重的涵闸河进行实地调查:观察污染现状、分析污染原因、查看整治情况;采访组校外依托家长,前往环保部门。校内借助科学课,拓展教材内容,采访科学课教师,整合课程资源。四是现场展示。各小组分组汇报活动所得。有的出示涵闸河污染的照片,有的情境再现“采访我最棒”,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交流信息、感受、启发,为学生解决了不知写什么的困惑,推动了学生表达的需求,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愿望。

对策二:放缓坡度,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本阶段的训练重点,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上来。课标明确指出:不作写作知识的要求,淡化文体要求,在条理性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只是提出“能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达”。因此,教者要抓住习作教学的两个环节强化这一观念。习作前,不必对篇章结构提出要求,尽量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结构方面要做到“放胆”。习作批改时,对于能把人、事写清楚的,都应给予合格评价。纵观三年级的16篇教材习作,体现习作要求的少之又少。如介绍的地方要吸引人,编的童话故事要有趣,属于隐性标准。直到三年级下学期,才出现了显性的直接的习作要求,而且应该是个训练的渐进目标,而不是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四单元“我学会了__”,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七单元的自由习作提出“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不难看出,三年级是由一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向高年级过渡的年级,习作训练应以“片断训练”为主,写通顺连贯的话,写正确的字,学习把事情写清楚,把内容写具体。

对策三:鼓励创新,珍惜学生表达亮点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5篇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图画内容情景”在具体形象中感受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以便学生愉快的学习,运用电教手段把抽象的内容直观生动展示出来,在教授《变色龙》一文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先让学生边听范读边看动画,先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接着便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解课文内容。我把奥楚蔑洛夫依据狗主人不同反复五次变化的过程,设计成系列动画,特别是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反复变化的动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激发出来,学习课文自然就轻松愉快了。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想象力是语文教师一项头疼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利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意境、场景、动作、心理等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而且非一日之功,所以在很多时候,培养学生想象力就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若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则易实现此教学目标。如教《你一定会听见的》老师在即将结束课文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了音频――“厨房交响曲”,鼓励学生细心倾听厨房发出的这些声音,在倾听中想象母亲为自己忙碌早餐的情景。情感是想象力的动力,这样设计恰好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因子,激发他们急于表达的欲望,进而创造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辅助教学促使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高飞远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运用多媒体理清文章的脉络

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文章的脉络理清其思路是关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它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是既实用又必要的训练,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明显。例如:在教《故宫博物院》时,先放一段故宫的全景视频让学生欣赏,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沿中轴线行进的路线、三大殿的位置以及其他的建筑格局、甚至前朝后廷的图案都历历在目。欣赏完视频后,再请学生复述参观的路线,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后就很容易正确流利地说出来,然后联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理解全文脉络,文章的脉络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借助视频,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故宫的各个场景,就如同到故宫游历过一样。主要内容明白了,文章的思路就容易理清了,很长时间以后仍记忆犹新。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剪辑了火山爆发和洪水、泥石流、飓风等大自然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视频,引导学生珍惜我们身边的优美环境,接着播放黄沙漫天、湖泊干涸,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罗布泊,然后再播放今日治理过的罗布泊的优美自然环境,通过对比,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了,学习更有了热情。声音和图片的使用,可渲染气氛,引发学生的共鸣。

五、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动、静、音、形结合的特点,与古诗词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探寻古诗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好的古诗词教学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让学生主动探究、体验、感受美,获得审美的知识与经验,更好地体现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

六、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突破习作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可视性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联想等因素,可以设计范文引路、图片帮助,再让学生去说会他们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积极性就提高了。同时多媒体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七、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因此每节课都应尽量使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描绘孔乙己的外貌、几次出场的场面,一个处在社会底层备受欺凌、穷困潦倒、麻木迂腐、醉心科举的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孔乙己为什么悲惨死去学生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