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建工程师工作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环保管理;环境污染;建筑垃圾
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过于盲目地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土木工程事业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同时也遗留下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期间,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的工作,预防环境进一步被破坏是当前的大势所趋。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环保管理工作是顺应时展的要求
我国这么多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大量消耗等问题,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肯定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资源消费、地形改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环境问题,而如何最大的程度减少甚至是消灭这些问题是环保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节能与环保上,实现资源的节约、合理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地形不合理的改变,做到预防与治理二者相结合,努力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环保管理工作是当前
我国当前社会环境对其提出的新挑战众所周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是一个高消耗的大的机械工程,期间会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对其提出的新的考验,在环保管理工作中尽量做到减少扬尘、减小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有效控制好废水的处理,当然也要做到资源的节约,促进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并调高其生活品质。
1.3环保管理工作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会产生各种建筑垃圾。例如:噪声污染、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粉尘等等对人类和环境有害的物质,这些危害严重的甚至能够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学习还有工作,土木工程的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矛盾日益紧张,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产生的对环境的污染也成为了其发展的瓶颈,因此,环保管理工作成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土工工程建设必须彻底贯彻科学发展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目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环保管理工作的问题
2.1缺乏相应的环保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就是管理人员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的环保管理工作意识薄弱的体现。建筑公司管理人员缺乏加强环保管理工作的意识,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环保管理工作对建筑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重要关系,二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没有环保管理意识的建筑公司在经济上的发展也不会长久,也不会被社会所认可,因此它也很难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持续化.
2.2缺乏相应的环保技术
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产生的废弃材料、废水等一系列污染在处理技术上相比那些先进国家而言较为落后,很多污染处理立足于我国的技术并不能得到完美的处理,因此这些污染就损害到了人类的健康.
2.3污染处理的机械设备较为落后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必须通过一些机械设备来处理,然而一些建筑公司为了节省公司资金,节省建筑成本,这些机械设备长期不进行更新、较为破旧落后,严重影响到了废料、废水等废弃物的处理质量和效果,不能达到完美地处理污染的目的。另外机械设备的陈旧,不符合国家标准也较为容易产生噪音污染,旧的污染没解决反而产生新的污染问题。这样的机械设备会严重阻碍环保管理工作的进行。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环保管理对策及要点
3.1增加监督环节
建筑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水平不高,与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有一定的关系;对此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加强的监督环节,利用奖惩制度、按照监督体系规定,配合相关环保部门;对于施工单位施工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加强对于各种类型污染源的控制和处理,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完善相关的环保管理制度。
3.2提高环保意识
环保与工程的经济利益发展有直接的关系,首先应当及时的转变传统的环保管理模式、观念,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规范进行文明施工,加强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合理的利用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将陈旧的机械设备进行换新,使其在减少制造污染的同时,提{工作的效率;加强环保技术规划,对于可能出现环境污染、以及会影响环保管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提出完善的应对措施方案;同时除了对于污染源的控制,也要加强对于生产中的污染物,以及建造等垃圾进行的处理。
3.3环保技术的明确
(1)环保技术的落实,要从环保技术的改善、技术的引进提升,以及资源能耗处理等方面进行明确;因为土木工程会利用大量的材料,材料的合理应用,不仅会减少建造垃圾的制造,同时也会节约资源,减少施工的总成本;像u块类材料,是土木工程建造中常用的材,目前也以及从实心砖,改变为空心砖材料,从而更好的节约资源、提高工程的质量、增加土地的利用率。
(2)除了对于陈旧机械设备的换新,也要注重施工的时间,以及机械设备的合理应用,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的工作,减少其振动波动,合理应用防尘罩,从而有效的减少其灰尘,以及噪声的产生;利用先进的建筑材料,有效的降低建筑物表面的反射光,减少光污染。
(3)土木工程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会运用大量的水资源,对此产生的水污染也是非常的严重;首先要控制用水量的问题,加强水资源的合理保护;施工阶段,加强对于废水与生活用水的处理;在利用水资源设备时,更要注重的其水污染的情况。
结语
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环保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相关的节能环保技术能够实现节能型社会,保证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在土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不仅应当加强施工原材料、水电能耗的节能管理,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及时更新技能环保技术,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程序;探讨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gram
Yu Chao-liang,Yuan Xiao-jiang
(Zhejiang billion Ha Construction Co., Ltd Shengzhou Zhejiang 312400)
【Abstract】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ntent includes providing power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appliance wir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Key words】Electrica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procedures;Discussion
机电安装电气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电源的变配电所(含控制用电设备和器具运行的各种开关装置)、用电设备和器具的电气部分以及连接两者的布线系统(又可称为连接线路),这三部分组合成一个能满足需要的电气工程。由于影响施工程序安排的因素比较多,而工程设计又千差万别,本文介绍电气工程施工程序安排的普遍规律。
1. 安排电气工程施工程序应考虑的因素
(1)电力接入时机。机电安装工程电力的来源除少数有自备热电站部分供给外,主要来自工程所在地电力网供给。
(2)机电安装电气工程与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尤其是布线系统大多附着于建筑物的内外表面,要相互创造施工条件。
(3)机电安装工程由电气工程等各专业工程组成,各专业工程在平面上或竖向上有一个综合布置、先后次序的问题,要尽最大的限度避免相互干扰施工。
(4)电气工程有着受电、送电、用电的自然流程,不符合这个流程的施工组织往往会贻误用电设备和器具的试运转。
2. 配合土建工程施工
2.1 工作内容。
(1)随土建工程施工,同步敷设埋入建筑物地坪、楼板、墙体、柱和梁等内的电线、电缆导管。
(2)对落实在电气工程施工图上的预埋板、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进行预埋和预留。
(3)对落实在土建工程施工图上,由土建工程施工单位负责埋设或预留的电气工程用预埋板、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进行规格、尺寸和位置的复核。
(4)建筑物或室外工程设二旨的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设计图,有的归属于土建:程,有的归属于电气工程,通常是依合同约定由电气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则应对利用建筑物地基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的部分和利用建筑物柱筋做避雷引下线的部分,按施工设计要求,随土建工程施工,做好连接导通。
2.2 工作步骤。
(1)了解土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做好配合工作计划安排。
(2)对进场埋设用电线、电缆导管及其配件和预埋件等进行验收。
(3)在土建工程提供的条件满足预埋、预留需要的情况下,进行预埋预留工作。
(4)土建工程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电气工程的预埋预留件的固定情况和固定位置进行
观察监护,防止发生移位现象。
(5)土建工程拆模后,对预埋件的位置进行清理确认,清除管口或预埋板表面的混凝土残渣。
3. 电气设备就位
3.1 工作内容。
(1)变配电所变压器就位及其附件安装,有备用电源的工程包括柴油发电机的就位及油、水系统的连接,以及不问断电源装置等的就位。
(2)变配电所高低压柜及控制盘柜的安装。
(3)分散配置的低压配电柜、动力箱、用电设备和器具的控制柜安装。
(4)分散配置的照明配电箱就位。
(5)与建筑设备、工程设备配套的电气部分组合固定。
3.2 工作步骤。
(1)对电气设备进行开箱检查,确认其符合进场验收要求,并进行外观检查,以消除运输保管中可能发生的缺陷。
(2)检查并确认土建工程已可以安装电气设备,如设备基础、电缆沟、电缆竖井、变配电所的装饰装修等是否已完工,即使有扫尾工作也不会影响电气工程的质量或损坏已安装的电气设备。保证土建工程为电气工程施工创造的条件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3)依据电气设备单台重量和具体安装位置选择水平运输和垂直吊装机械,使电气设备正确、安全、顺利就位。
(4)根据规范或设备使用说明书确定就位后的固定方法,并及时进行就位后对土建工程的修饰。
(5)对就位后的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安装的牢固程度、内部元器件完好状态、导电连接是否可靠等。
4. 布线系统敷设
4.1 工作内容。
(1)电线电缆导管、电缆桥架、电线线槽以及其他保护外壳等的敷设和接通。包括其安装固定用的支架固定。
(2)变配电设备母线等导体连接。
(3)电线穿管、电缆敷设、封闭插接母线安装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布线。
(4)电线、电缆接头制作。
(5)电线、电缆绝缘检查。
4.2 工作步骤。
(1)对布线系统敷设用的电线、电缆、封闭母线等导电材料及其保护外壳进行进场验收,核对合格证明文件和强制性安全认证标志,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外观检查。
(2)制作非标准的或需现场制作的各种固定安放布线系统的支架,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3)按布线系统安装位置放线定位,先固定支架、固定点埋件,再固定导管、线槽、桥架等各类保护外壳。
(4)连通布线系统保护外壳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接口,使保护外壳全程沟通,不留缺口。
(5)检查布线系统保护外壳做接零或接地的部分,避免敷设电线、电缆后发生电焊接地跨接。
(6)清除布线系统保护外壳的积水和杂物。
(7)敷设电线、电缆或固定及连接封闭母线。
(8)对电线、电缆、封闭母线等进行绝缘状况检查。
(9)制作中问或终端的连接头,完成与电气设备或器具的连接接通。
5. 电气回路接通
5.1 工作内容。
(1)确认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器具已安装完成,且型号、规格、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对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进行绝缘检查。
(3)电线、电缆、封闭母线与供电设备连接,电线、电缆与用电设备、器具连接。
5.2 工作步骤。
(1)以每个照明配电箱、动力配电箱、低压配电柜、高压配电柜的母线段为进行连通的单元。
(2)复核连通单元的回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对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器具与电线、电缆连接的导电部分进行绝缘检查。
(4)检查连接处的完好性、连接件的完整性。
(5)依规范或工艺技术标准规定进行导电连接紧固,保证其导电可靠性。
(6)检查连接处导电部分是否符合规范规定,不符合规定要做加强绝缘等处理。
6. 电气交接试验
6.1 工作内容。
(1)高压部分根据交接试验标准规定主要做高压设备性能复核、绝缘强度和状况检测、继电保护系统有关电流、电压、时间等数值的整定以及继电保护系统功能检查。
(2)低压部分依交接试验标准规定主要做绝缘强度和状况检测,重要保护装置刻度指示的复核。
(3)高低压控制回路的模拟动作试验。
(4)出具试验报告,证明工程具备受电和送电条件。
6.2 工作步骤。
(1)核对工程实际状况与施工设计及其变更的一致性。
(2)取得供电部门或设计单位提供的继电保护装置有关动作数据整定值的书面文件。
(3)依交接试验标准规定按每台电气设备、每个系统、每条回路、每个继电保护装置做试验。
(4)在单体试验合格的基础上,做整组联动试验。
(5)整组联动试验完成,做模拟受电、送电控制操作试验。
(6)对需进行数值整定的部位封固或加色标。
(7)出具试验报告。
7. 试通电
7.1 工作内容。
(1)复核交接试验结果,以验证工程施工的符合性和正确性。
(2)变配电所高压设备受电,并向低压配电盘柜送电。
(3)变配电所的低压盘柜向外逐级送电,直至末级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控制箱为止,这时整个电气工程全部处于空载状态,仅变压器高压侧有空载电流,电压互感器等测量设备有工作电流,控制回路有电流流通。
必要时,在末级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处,将通向用电设备、器具的主回路连接点断开,以避免操作失误引起用电设备、器具意外启动运转或通电而酿成安全或质量事故。
7.2 工作步骤。
(1)复核交接试验报告结论,核对电气竣工图。
(2)编制受电、送电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并办理批准手续。
(3)落实受电、送电组织和人员,明确指挥、操作、监护的责任。
(4)全面检查将要带电部分的安全警示和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5)检查应急用消防工程或消防器材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或配备是否齐全。
(6)依已批准的受电、送电方案或作业指导书,按先高压后低压、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逐级试通电。
(7)试通电结束说明。电气工程带电压运行情况正常,可以转入用电设备、器具的单机试运转。
8. 负荷试运行
8.1 工作内容。
(1)用电设备、器具进入试运转、试运行阶段,包括单机试运转、联合试运转、空载试运转、满载试运转等在内,对与试运转密切相关的电气工程而言,同步进行着有载状态的负荷试运行。
(2)电气动力工程、照明工程均要检测试运行电流、电压是否正常,动力工程还要检测电机转动轴转速和轴承升温等,有的照明工程要检测照度等。
(3)消除负荷试运行中发现的缺陷。
8.2 工作步骤。
(1)依据每台用电设备或器具的具体情况,编写运转时电气专业的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纳入以设备专业为主导的试运转方案。
(2)照明工程的负荷试运行方案由电气专业工程师编制,经批准后执行。
(3)试运转开始后,按方案规定,定时检测各种电量和非电量参数。
(4)试运转结束后,填写试运转记录。
(5)在负荷试运行中发现的缺陷,除应急停机作消缺处理外,需试运转结束后处理和改进的部分,应列出清单和计划,以利于正确处理和如期整改。
9. 交工验收
(1)电气工程负荷试运行符合要求及需整改的部分完成整改,各种记录齐全、资料完整,电气工程具备交工条件。
(2)电气工程是一个专业工程,在单位工程中属一个分部工程,交工验收要随单位工程的交工验收一起进行。
(3)交工验收的程序安排,要依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和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
[1] 张秀德主编.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及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关键词:建设项目;智能建筑;工程监理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起来,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筑产业中也应用到了电子信息技术,提升了人们生活空间的舒适度、便捷性、安全性,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建筑准则,这就是智能建筑工程。因此,智能建筑的不断进步也对监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建设项目中智能建筑的简介
所谓智能建筑,是指利用通讯技术、智能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技术相结合,再对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资源信息等进行管理,同时对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务,并与建筑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获取具有合理的投资、安全、舒适、便捷、高效且灵活等优势的建筑物。职能建筑一定要具备如下三点: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和楼宇控制自动化BA,其中综合布线用来链接各个自动化系统,不仅是充分发挥各个功能的神经网络,也可以称为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路,同时也是智能建筑最根本的构成部分。智能建筑中基本都要建立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保安系统。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建设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功能,该系统需要施工管理技术、管理科学等知识来支撑。而且智能化建设作为一项建筑项目工程,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进行投资、规划和效益,同时根据智能建筑的最终目标来控制工程的进度、投资及质量等。但是智能化建筑的综合性比较强,在对建筑项目进行规划、施工、验收和监管方面,都与传统建筑工程系统有很大差距,建设项目中智能建筑工程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建筑项目的智能化系统及机电系统、装饰装修工程、土修工程之间都有一定的协调及配合工作。所以在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施工中,要首先对其进行设计规划,同时对施工项目及管理人员的施工技术、管理经验等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工程中有很多相关工程的协调要求,在对设备选择、系统设计、施工安装等环节上,规范和标准都不够完善,缺乏保证体制和质量监控制度。设计院及承包工程的公司可能会在设计和施工中犯下重视技术而忽视效益,或者重视设计而忽视实施的错误。这就造成系统盲目升级,增加投资,同时对质量和管理的控制也有一定缺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规划、施工及设备供应等方面之间都没有太清晰的界限,导致施工、设备供应及安装等互相推卸责任。这种情况不仅对用户利益有所损害,还对智能化建筑的建设有影响。所以,要利用社会集体的力量对智能化建筑进行设计、规划、施工管理及验收等工作,保证工程项目能够保证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同时也能一定程度的降低投资、减少资金浪费,上述特点及积极作用也是在很多大型智能化建筑项目中得以证实的。
3.智能建筑监理的工作要点
建筑智能化的监理工作包括建筑工程的系统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
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等阶段,监理工程师应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尽心尽责地执业,合格地完成合同履约。因篇幅有限,这里着重探讨一下施工阶段的建筑智能化的监理工作。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 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监理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 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审核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在施工阶段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推行质量控制卡措施, 每种材料要有完整的资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复测报告等)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字才可进场,将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的门路堵死;其次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
3.1 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监督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监理人员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 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监理人员应监督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监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3.2 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这也是监理的重点。浇注混凝土时,监理人员应现场监督, 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布线子系统从楼层配线架到最远端的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因实际管路或线槽走向的变化,导致其距离超过规定的90m要求,此时电气监理工程师就要协调各专业的管路走向,使综合布线线槽和电管有一个更顺畅的通路;或者调整楼层配线架位置,使水平布线子系统达到规定的90m距离要求。
3.3 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砌筑隔墙之前应进行严格的监理,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监理人员,应将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监督安装人员将箱盒稳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 然后检查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检查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4.对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几点建议
4.1提高监理工程师知识水平
由于智能建筑具有高科技的特点,这就对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掌握传统建筑项目监理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电子信息知识。当前,担任智能建筑项目监理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从设计院、建筑工程企业走出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或者是建筑施工人员,他们比较熟悉传统建筑的监理工作内容,但是因为精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监理人员对传统建筑项目监理工作不够熟悉,严重影响了智能化建筑监理工程师团队的协作。所以,智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急需既掌握传统监理工作,又熟知电子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4.2建筑监理企业设备现代化
建筑项目监理公司应该拥有具备信息数据方面的检测机器设备。我国目前的监理单位,不论是从人员、技术、还是检测设备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现代化检测设备数量不够,而智能化建筑正需要这些现代化的检测设备。
4.3监理档案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直以来,监理档案资料都是监理工作中比较脆弱的一部分,我国早在2001年就对建筑监理档案资料的类别、数量就有了明确的规定,智能化建筑项目监理档案资料应该依照工作规范中的规定进行编制、整理、归纳。
5.结束语
总之,监理工作在智能建筑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智能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应该站在管理工程质量的角度,以相关规定规范为指导思想,对建筑工程的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晓瑞;杨慧旻;初探工程监理过程中的关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监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一、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效果和投资等环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设备运行、节能效果以及后期的管理都与电气工程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电气监理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
电气监理工程师对于电气监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电气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将会对电气工程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好的电气监理工程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水平,同时还要对其工作有着良好的责任心。好的自身素质是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当具有的品质,在工作中,不但要明确对电气工程各项内容的施工规范,同时还要掌握电气工程中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另外,对于国家的相关设计规范以及各项规定等也要有清楚的认识,而这些内容不但涉及的内容多,并且更新快,这也就要求监理工程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还要不断的了解新的内容。
现如今,及时强电各项系统技术发展已经相对完善,然而电气设备、元件以及材料等种类多,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改进,如果要做到全面的掌握电气工程的每个细节,不仅要长期的总结实际工作经验,还要不断的进行努力学习,从而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在监理工作的质量。
三、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做好投资控制工作
如果建设单位授权监理进行投资控制,就会把标书中的工程概算书提供给监理人员。电气监理人员应将有关电气安装工程部分的概算总值提出,按分项工程划分为各种工程的造价,然后按照工程进度的实际工作量,按比例批准拨款。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投资控制,监理人员需要经过沟通,要求建设单位、承建单位他们各方签订的有关经济的合同,交电气监理一份(复印件)备查。
投资控制工作是保证电气安装工程项目能够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考虑到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的特殊地位,以及电气监理工程师所肩负的使命,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积极做好投资控制工作,保证甲方的工程投资能够合理利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核查工程整体预算
为了实现对项目投资有效控制的目的,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正确行使职权,对工程整体投资预算进行核查,积极参与到工程预算制定过程中来,发挥对工程整体预算的监督管理作用。
2、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监控工程预算的执行情况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参与到工程实际中来,应重点监控工程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工程预算都能用在电气安装工程中来,提高投资利用质量,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3、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跟踪工程决算过程
考虑到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有投资控制的职责,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全程参与到工程决算过程中,确保工程决算能够科学合理,保证工程决算能够达到准确性要求,满足电气安装工程需要。
四、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步骤
1、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
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对工程中的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同时也要保证其在达到标准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帮助其改进施工图纸中的不足,并且向施工方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的维护业主们的利益,对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高质量的工程都是由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在施工前就要对施工的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以保证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也是监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同时,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要监督施工方对施工人员进行工程的技术交底,一来是因为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流动性大,二来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技术规范,所以施工人员要掌握一些技术的规范和相关操作流程和顺序。不仅如此,还要对工作的相关内容以及各项标准等有个清楚的认识,监理工程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考核,从而保证其能够更好的做好施工工作。
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督促施工单位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其落实,工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中要监督施工单位根据已会审后
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施工单位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
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记录好监理日志。
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高压电器安装控制;电力变压器安装控制;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照明配电箱(盘)及现场操作箱的安装控制;防雷、接地装置施工控制;电缆桥架、支架安装控制;电气配管控制;电缆、电线敷设控制;电缆终端头、接头制作控制;吊车电气装置的安装控制;电气照明装置安装控制。
总之,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面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要抓住关键点,重点检查和控制。
3、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做好进度控制工作
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作为一名电气监理不仅要把好质量关,同时也要把控工程的进度,使工程能够按时完工。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与电梯安装工程的进度主要取决于主体结构与装饰工程施工的进度,但也应注意,在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中,必须纳入电气安装工程与电梯安装工程部分。同时,进度计划中也应该含电气设备的加工订货计划。这样,电气监理按照计划中的某些重要里程碑点可以很好地控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进度。为了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能够满足实际要求,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确保施工进度达标。
4、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
4.1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临时用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S供电系统。设置漏电保护器,应坚持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特殊场所应根据有关要求使用相应安全电压等级供电。电气设备的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接线等均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
4.2临时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建立安全检测制度;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要按照JQ59-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结束语
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电气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气监理是保证电气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做好电气工程的监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浩.电气监理在电气工程中的作用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96.
关键词:测量放线监理质控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QiLiuFang" project is JingMian 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three bid lots) focus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work on the importance of measuring, supervision on quality control, it is our main points, rival work process and method is realized proper measures. Effectiv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meet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contract, the provisions of requirements. For measuring work will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n engineering is irreplaceable role. Condi supervision in engineering, the measurement of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seriously from beginning to end, by a professional civil engineer. Before excavation engineering measuring unreeling, the total package units JingMian group held the design institute to provide the layout and planning license,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the nail pile coordinates provide the notification. Supervision engineer in confirm that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complete, effective and correct;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line pay-off can work.
Keywords: measuring unreeling quality supervis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自去年9月进入京棉工地,监理就按合同约定质量管理放在重要位置,总包在建设方拿到绘部门给出的“水准点”座标,按设计图纸标明的标高、尺寸进行放线。
该“气流纺”楼属于深基础大开挖,最大埋深-6.5m;平面呈长方形;使用性质以写字楼功能为主,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舒适的办公场所。工程总建筑面积:14750M²。主要包括地下一层(层高4.8M)、地上五层,其中一层层高4.80米,二至五层层高3.60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柱距为10.0×6.0米。结构耐久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写字楼功能,各种设施齐全,楼内各层安装新风+盘管,水系统、供热由原小区机房供给。工程具有深基础、施工场地狭窄,四周临近高层居民区及商场等高大建筑,且建设方要求的工期紧、任务重(图纸中途又有变更),测量工作内业计算量较大。如何控制本工程测量放样的精度,进行系统地、高效地、全面地图纸审核和快速准确的提供施工测量数据,是测量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最终工程的质量。从测量工作的逐级控制原则出发,严格执行“总包项目部测量组施工测量复核监理检核”的三级管理程序,高标准、严要求、高精度,为确保工程质量获结构优质的目标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基础开挖前测量放线要有依据:甲方提供的设计院绘制的平面布置图及经规划局批准的规划许可证。测绘院提供的钉桩坐标成果通知书。以上资料必须齐全、无误后,施工方和监理方才能进行放线和验线工作。施工保信公司上报给监理的资料: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及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测量放线人员及验线员的岗位证书;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测量仪器设备的检验合格证件、并在有效期。测量仪器的应现场检验: 水准仪的检验:包括圆水准轴的检验、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经纬仪的检验:包括照准部水准管轴的检验、十字死竖丝的检验、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
工程一开始就要设立:平面控制网测设: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由于该工程地形复杂,根据总平面图利用Leica TCA2003全站仪(测角0.5”,测距1+1PPM),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闭合或附合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 主场区南北两侧地下室的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 级 ±5 1/30000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悬挂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上。
高程控制网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三个,采用Zeiss DINI10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度0.3mm/km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 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4. 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米,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米。
2. 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 ------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2)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
0.00以下施工测量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 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校测无误后,再根据轴线控制网对其承重的桩基础进行检测,符合桩基础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关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轴线控制线见附图:
轴线投测方法: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
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T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 对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线各一条, 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该工程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0.00米以上,可采用轴线交会法或内控法。在-±.00米层适当的平面位置测设轴线控制点,作为该平面层以上层面轴线控制的依据。采用激光准直仪向上传递轴线平面位置。
内控法轴线投测±.000层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米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cm×15cm) 。
内控法基准点埋设:竖向投测前,应对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1米线或结构1米线。(1米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 30 m允许偏差±5 mm ±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 ±0.00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塔吊或护坡桩的立面位置,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护坡桩侧面,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施工中使用。
3. 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柝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
0.00以上施工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对于局部层的建筑物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外控法),对于不能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的层面应采用内控法。在建筑物±0.000米内测设轴线控制点上架设激光指向仪,向上传递轴线平面位置。
二支立模板时的测量
1. 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2. 柱子垂直度检测: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3. 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三高程的传递:在第一层的柱子和平台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米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1.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2. 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在规定范围内.
3.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以上是“气流纺”工程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控制方法。吊垂球的方法很适用于“气流纺”这样层数不多的建筑,更主要的还是总包为严格控制自身的成本,选用了国产测量仪器,这也是所采取的节俭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