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范文第1篇

秋散落树上的枯叶,忽忽悠悠的飘荡在覆盖着蚂蚁的巢穴上,秋可馨地抚摸着发黄的小草,倾入它的茎,吹拂着,敏感着。小草在秋风中轻轻摇摆着,秋摇曳着船桨,推着小船,抚摸着鱼儿,悄悄的从河中跃起的身影……

农民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弯下腰,举起镰刀,手握着稻谷的“腰”,轻轻的划过,将稻谷放在蒌箩里,稻谷幸福的洋溢着,沉甸甸的谷穗子,玉米棒压弯了腰。一阵秋风徐徐吹来,起伏的稻浪好像波涛汹涌的浪花,不时传来一阵阵“海水翻腾”的波涛声。农民伯伯跳着丰收的舞蹈,沉浸在欢跃中……

秋雨,轻悄悄的,绵绵如风的秋雨似乎如以为美貌的少女倾吐着自己的心事。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一道彩虹。映衬的天空,碧空如洗,*蓝的令人心醉,远眼望去,片片白云又似给天空洗了个澡。幽蓝的湖水也陪衬着天空,令人进入了一个豪华,放飞的仙境……

秋叶,渐渐的进入秋眠了,悄声无息的散落在土地上,慢慢的堆起了一座小山;野花在草地间也慢慢的变黄了,背板这秋无玩的嬉戏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读写联动 阅读能力

“读写联动”模式教学结构主要遵循“以文带文”“读写联动”的原则,按照“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三个基本模块来组织教学。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作文是倾吐。”这句话点出了阅读与作文两者之间的关系。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可见,“读写联动”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下面我以《秋天的雨》为例,在课堂上对这种模块化教学结构进行初探,和大家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读一读。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自学导航” 边读《秋天的雨》一课边批注,进行自主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秋天的特点的?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气味以及动植物准备过冬这三个部分,你喜欢哪个部分就读哪部分内容。并注意读书方法:先用“――”画出每一部分的总起句,并用“”标出体现秋天色彩特点的词语,然后用“∽∽”画出作者具体描写这个特点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读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还能训练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从而使阅读教学增值。“边读书边批注” 是“读写联动”教学方式的基本动作。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根据学习任务边读边思,然后用简短的文字把课文大意、层意、写作特点以及感受、疑点、难点等批注到书上。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必须动笔写了才能读有成效。全国名师于永正也说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多读”“多写”。

学生自学时,我在班上一边巡视,一边了解学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我带领学生运用“以读代讲”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因为课文结构清晰,内容简单,所以我要求学生用“秋天的美表现在……我从这句话中读懂了……”这样的句式来汇报自读成果。老师只需要点拨学生朗读的语气,从而品味秋天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展开朗读,进一步感受秋天的色彩。比如:当学生读“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的句子时,我顺势引导:春天的雨有什么颜色呢?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学生在读好课文句子的同时,再来读自己说的句子,语气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在指导学生读秋天气味这一特点的句子时,启发学生边听边配动作来个表演读,在表演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秋天的硕果累累。通过读来咀嚼、品味语言蕴含的情感美、意境美、神韵美,使秋天的特点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烙印,单元主题也更为明晰化。

说一说。在引领学生感受完《秋天的雨》后,又以文带文的方式拓展阅读了作家毕国英的《听听,秋的声音》。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到同样是写秋天的,可以从秋天的不同方面来写。在不同作家的笔下,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抓的特点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写出来的景色也就各有姿态。学生很快掌握了写景色的方法,原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对景色的赞美之情。顺势让学生用这节课学到的 “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来说一说喜欢的季节,可以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景色的赞美之情。

写一写。主题阅读教学,倡导读写同步。《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我设计的就是在以文带文的基础上进行“读写联动”。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当堂进行练笔,可以写春天的雨、夏天的雨,还可以写冬天的雪……只要把自己的话说完整、说具体就可以。

课文按照“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的模式来组织教学,老师的思路更清晰了,学生学习的重点更为突出,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读得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写结合中读是基本,写是表达、是运用,是对读的补充,是对读的提升。从读到写,在写中促读,实现读写的迁移,这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读写结合正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在课文教学中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对文本不断地吸纳、不断地倾吐,大量实践,铢积寸累,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必将得到实实在在地提高。

【参考文献】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单元教学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24

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向学生提出习作的要求。如何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习作的殿堂?笔者认为,可以在单元教学中组织习作活动,教学过程包括单元导读、阅读教学、主题收集、作文指导四个部分。

一、借题发挥:通过导语指明写作的方向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了导语内容。如第三组的导语: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它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它带给我们的欢乐。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它的美丽,感受它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导语还配了一幅精美的图画。笔者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朗读单元导读,告诉学生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秋天”,向学生提出任务:仔细观察秋天,可以观察植物的变化,可以观察动物和人类的活动,可以观察天气的变化。可以到田野找秋天,可以到公园赏秋景,可以在放学的路上甚至可以在校园寻找秋天。可以看景色,可以听声音,可以闻秋天的味道,更要问和想。布置学生收集秋天的文章、诗歌,时间为两周。

二、借水行舟:通过仿写,学习并运用写作的技巧

儿童学习语言,离不开大量的、有意识的模仿和迁移。这种基于“模仿和迁移”的写,即通常所说的“仿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模仿尤其重要,从模仿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1.修辞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教材中有很多种修辞手法。然以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为例。这一组教材安排了两首古诗,三篇文章。文章为《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秋天的雨》一文有大量的拟人句,如: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我告诉学生“你挤我碰”、“争着”,是人的动作。课文写“橘子柿子”会“你挤我碰”、“争着”,是把“橘子柿子”当做人来写,这样的修辞手法叫拟人。接着,我出示了如下练习: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成拟人句)学生喊出: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进行肯定后,又告诉大家:改拟人句,也可以给蝴蝶(动物、植物等)加上人的心情或语言。学生又把句子修改成:蝴蝶开心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描写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风筝》一课借助人物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心情。如:“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引导学生模仿这一写法,描写自己打针时的心情。有学生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老师带我们去打针了。我的心就像打鼓一样怦怦地跳了起来。看见针扎进别人的胳膊里,我觉得自己的手臂也疼了起来。我赶紧移开目光,安慰自己:没事的,我很勇敢,可我的腿却不争气地抖了起来。”

3.段落结构的学习与运用

《秋天的雨》第2、3两段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介绍了秋天缤纷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秋天来了,到处瓜果飘香”为总起句介绍果园的景色。

4.谋篇布局的学习与运用

还以《秋天的雨》为例。课文第一句写道:“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我引导学生想象:秋天还是什么?学生说:秋天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秋天是一位音乐家……

三、厚e薄发:收集写作主题,丰富表达形式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累是表达的基础。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片段,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但积累要有针对性。仍然以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为例。在学习这组教材的两周时间里,我引导学生专门积累描写秋天的文章、诗歌,逐渐习得写法。

四、对症下药:针对性指导训练,打开写作的思路

笔者按照《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一种方法,指导学生习作:先让学生阅读习作要求,再了解童话的体裁特点(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确定习作的主人公,及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强调要通过故事来讲述一个道理,但道理可以直接点出来,也可以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最后让学生学习写作。结果发现真正会写的只有一名学生。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范文第4篇

我的家乡在安康。在美丽的安康城,有一条江穿城而过,这就是著名的汉江!

你瞧!春天的汉江多么迷人。清晨,我踏着愉悦的脚步来到汉江,站在江堤上放眼望去,汉江犹如一条碧绿的丝带。再看看江底,鱼儿还在沉睡,调皮的小虾也沉醉在着迷人的景色中!

时间老人一眨眼就把我们带到了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整天无精打采的,江边的花花草草也不例外,你看,草儿花儿耷拉着脑袋,连树叶都被太阳晒得卷了起来!如果这时你来到汉江边,坐在江边的树下,再把脚伸入水中,一股凉气直冲头顶,人一下子就精神了!

秋天的夜晚,嫦娥姐姐在为自己梳妆打扮。我们的汉江立马调准自己的焦距,抓拍了她顾影自怜的身影,让我们汉江儿女欣赏!一阵香气飘来。哦!原来是汉江边的果园大丰收了。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这沁人心脾的香气让人馋涎欲滴,再吃一口更能让人回味无穷!

冬天的汉江催人奋进!大地银装素裹,人们躲在自己的家里不敢出来,可是我们的汉江还在奔腾不息!好像在告诉我们汉江儿女:不要怕,我陪着你们一起战胜寒冷,战胜困难!

我爱你汉江,爱你的美丽。爱你的顽强,爱你的伟大!

小学四年级学员:时富康(萌芽作文班)

指导教师:高婉鸽

点评:小作者在写汉江的景色时不是选取了一个镜头来描写。而是运用随时推移法来谋篇布局,使汉江一年四季和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于习作还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从中我们看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理的关注和关怀。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们想写作、敢写作、能写作、爱写作、乐写作,主要是兴趣培养。

一、目前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

从学生角度说:无兴趣。

从教师角度说:训练无系列、指导不得法。

我认为,教师训练无系列、指导不得法是最主要的问题。

现象:

教研组老师一起研究作文、日记教学,然后按照集体研究的结果分头去上课,但等学生的习作交上来之后,老师们就会“有人欢喜有人愁”了:有的老师会说,这次指导很有效,学生写得不错。但也会有老师说,我也指导了,怎么学生写得还是不好呢?

分析:

这一现象的产生,我认为其中固然有学生习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老师的指导出了问题。因为方法不得当,导致指导低效、无效。长此以往,也必将磨尽老师们的热情,形成恶性循环。

二、指导方法及实例

1.有针对性的系列指导

中段习作中,有关景物描写的单元占一学期习作总量的30%以上。如下表:

第几册 有关景物描写的单元及内容

人教版三上 1.介绍家乡的景物 2.了解家乡的环境 7.自由作文

人教版三下 3.秋天的快乐 6.风景优美的地方 8.自由作文

人教版四上 1.写自然景观 2.写观察日记 5.导游词

人教版四下 1.写校园景物 6.写乡村生活 8.自由作文

可见,描写景物的训练是中段习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但身边的景物再美,对学生来说也是既似见过,又似没见过;既熟悉,也不熟悉,它们是学生“熟悉的陌生人”。

下面以指导学生写《美丽的迎泽公园》的过程为例,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系列指导。

(1)初次动笔:不写游戏,写景物

第一次周记,让孩子们观察迎泽公园,写迎泽公园美丽的景色,但是要求学生切勿写玩“激流勇进”“过山车”等游戏的经过,主要以写景为主,可以写公园里的小花小草、假山小池、凉亭书院等,用上积累的优美语句。

学生写了:

迎泽公园里盛开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有的红,有的白,有的黄,千姿百态,美极了!小草绿绿的,像给大地铺了一层绿毯子。树木也很多,有杨树、柳树,都在风中摇晃着枝叶。迎泽湖里的水绿绿的,水面上有人在划船。

这篇习作文从字顺,景物丰富,但存在有“面”没有“点”、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问题。学生对景色的描写只是寥寥几笔,给人的感觉不够美,美得不够具体、不够有特色。

(2)二次动笔:锁定一处,抓特色

这一次只写迎泽湖,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先概括,后具体。比如,远看迎泽湖水是什么颜色,像什么。近看,湖水清澈,湖中还有小鱼等,并且可以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让描写更生动。

孩子们再次呈现习作时已经小有模样了:

远看迎泽湖,湖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像一块金子吸引着每一位游客。走近它细细观赏,才发现它是那么安详,没有一丝波纹,平静地躺在大地妈妈的怀中,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清澈见底的湖水中还不时有几条小鱼游来游去,像在捉迷藏。

学生将目光聚焦到了迎泽湖,观察起来就更专注了,写出了湖水的平静、安详,拟人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添了一点情趣。

(3)三次动笔:“动静结合”,写细腻

迎泽湖不仅美,而且应该捕捉它不同状态的美,如无风时平静的美,有风时微波荡漾的美。让学生不仅学会描写景物,更重要的是将看到美景的感受抒发于笔端。

师:看到微波荡漾的湖水,你觉得像什么呢?

生:像人脸上的皱纹。

师:确实像,但是这样说就不美了,可以说湖水高兴得笑出了鱼尾纹。还像什么?

生:像拖地裙的褶皱,散开一地,阳光映照,十分耀眼。

师:景色如果只写看到的,那么只能写有限的文字,倘若结合景色把自己内心想到的也写出来,那么文字就会更加耐人回味。

这次习作对于孩子们来说略有难度,但是授予了方法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写景的能力。

习作展示:

远看迎泽湖,湖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像一块金子吸引着每一位游客。走近它细细观赏,才发现它是那么安详,没有一丝波纹,平静地躺在大地妈妈的怀中,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湖面是那么平静,即使游船划过,也仿佛被剪刀慢慢划开一道裂痕,随即很快就合上了。

迎泽湖又像一位身穿银白色长裙的女子,微风拂过,湖面荡起波纹,好似给长裙镶上了美丽的花边。太阳耀眼的光芒投射到裙子上,更显得光彩夺目。厚厚的长裙似一层棉被,将冷空气隔离,生活在湖底的鱼儿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游来游去,像在捉迷藏。阳光洒满湖面,蓝天,白云,小船,湖水,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宁静的水彩画,让人流连忘返。

(4)四次动笔,补景致,写丰富

湖不是单一的景色,湖中有游人荡舟游玩,湖边有垂柳依依,所以我要求学生先写湖水,再写湖水周围的景色。如:湖边一圈垂柳,柳枝细长垂入水中,它的婀娜姿态可以描写;湖中央的小岛也可以用寥寥几笔简单勾画其特色,与湖水掩映更显美丽。

习作展示(写周围景色的句子):

夕阳西下,远处的楼房成了黑白剪影。迎泽湖只有安静地熟睡,等待第二天黎明的到来。

湖边一个个土灰色的石墩围栏像一名名时刻准备战斗的战士,手拉着手努力保卫美丽的迎泽湖的安宁。

湖边婀娜多姿的垂柳恰似一位位长发少女,轻轻摇摆着身姿在为游人舞蹈,不知不觉长发已散入湖中,成为小鱼游玩的道具。

只写一处景物,显得不够丰满,加上一些周围的景致做点缀,文章就圆满了,这样就“又见树木,又见森林”了。

由此,我们归纳出写景的方法:

①抓特色(即锁定一处景,抓住景物特色);②定顺序(确定观察景物的顺序,写远景、近景的比较);③写细腻(运用比喻、拟人点缀,动静结合,加上想象);④写丰富(配上周围的景致)。

写景,对于孩子们来说有难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指导,带领学生摸索、实践一些方法,孩子们就会渐渐地感悟到,原来景物可以这样写,这样写才叫具体。正所谓“在游泳中学游泳,在写作中学写作”,系列地指导,反复地实践,学生就会悟出写作的门道。

2.指导即时作文

即时作文,就是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通过接触社会,观察生活,在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有了新发现、新体验后主动及时地把当时的见闻、感受、想象记录下来,经过提炼成为习作。

简单来说,“即时”就是当下、立刻、现在。“即时作文”就是现场作文,现场做,马上写。

“即时作文”是有心理学依据的。我们教材单元训练中的习作,大多都是在写“昨天的故事”,如“记暑假的一件事”“记游览过的一处景物”等。学生在习作时,必须从记忆中把与习作主题有关的信息检索出来,然后习作。而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即使有较强的记忆力,回忆间隔了很长时间的生活信息,也不可能“原汁原味”地把它呈现在习作中。如果采用即时提取的策略,就可以使现场形成的记忆马上下笔成文,这样就容易写出真实的、灵动的、鲜活的习作来。

即时作文最大的特点是即时性,它倡导“现买现卖”。在学生参与现实生活时,只要思想有冲动,情感有体验,认识有提高,就立即记录下来。只要老师有意识地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及时记录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理解、认识、感悟的习惯。然后,通过加工,整理成文。

老舍先生也曾说:“你要仔细观察身边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征,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文字的表达能力。……要天天记,养成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中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样的积累,就写不出丰富的内容。”老舍先生强调的就是即时记录的习惯。

怎样指导学生即时作文呢?以《荸荠》指导课为例:

上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两种荸荠:带泥巴,没有洗的;洗干净的。

上课时,我先拿出一个没有洗的荸荠:“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大多数不知道,只有个别学生说是荸荠。学生们觉得这个东西很新奇。我在黑板上写下“荸荠”两个字,告诉学生,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很多人喜爱的时令之品。

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个没有洗的荸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答:

荸荠黑乎乎的,不好看。

它是扁圆的。不大,比一元钱硬币大一些。

它上面有一些嫩芽,尖尖的,像鸟嘴,颜色稍微浅一些。

它的下面有一些根须。

……

“好,大家刚才说了荸荠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加上了自己的想象,请马上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学生习作展示:

荸荠,这种奇怪的东西,穿着黑乎乎的外衣,上面沾满了泥巴,一看就知道是刚从泥土里蹦出来的。它的肚子扁圆扁圆的,头尖尖的,活像一个小洋葱,土里土气,简直是一个“乡巴佬”。我想,它脏兮兮的外衣下面会有怎样的“内心”呢?会不会也让人没有胃口呢?

二次观察:

“看,这是洗干净的荸荠,再仔细观察,又有什么新发现?这时,你会想什么?”

学生交流:

洗干净后,就看见它的表面很光滑,是棕红色的,像红枣的颜色。

荸荠的腰上有一条道儿,像是地球仪上的赤道。

这么个小东西,究竟是什么味道?能好吃吗?

马上记录刚才的观察和心中所想。

学生习作展示:

老师给小荸荠“冲了个澡”,它摇身一变,换上了乌黑光亮的礼服,和刚才的“乡巴佬”截然不同了。它的肚子赤褐色,像爸爸喝的红酒。摸摸它的肚子,很光滑。再捏捏它,表皮很硬。头上的芽高傲地直立着,好神气呀!

三次观察:

“看老师把它的衣服脱下来。”我拿水果刀小心翼翼地为荸荠削皮,并把上面的芽和下面的须削干净。

“看,削好了,你现在看到一个怎样的荸荠?说说你看到的和感觉到的。”

白白的,像牛奶的颜色。

给人感觉嫩嫩的,仿佛有很水。

学生再次记录。

学生习作展示:

老师麻利地为荸荠脱下了外衣,啊!终于看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它瘦了一大圈,浑身雪白,从一个黑不溜秋的小胖妞,变成了一位披着婚纱的新娘子。

四次观察:

“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的味道了吧?我们尝尝吧。可是现在只有一个削好的荸荠,怎么办呢?我来切,咱们班有56人,我就切56份。”

我细心地把一个小小的荸荠切了56片薄薄的片。然后学生轮流上台领取,他们像领到一个小宝贝一样,或放在手心,或拿手指小心地捏着。

我说:“先别急着吃,先闻一闻它的味道。”学生们都深深吸一口气,然后迫不及待地说开了:有一股清香,甜甜的……

尝一尝――学生们小心地把荸荠片放到嘴里,细心地品尝。很快,学生又汇报了:

有点儿甜,像梨的味道,汁水很多,有一股清香……

咬起来是脆的,像梨……

把闻到的、尝到的再记录下来。

学生习作展示:

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它的味道。老师将一小片荸荠小心地放在我的手心里。我用手指捏起来,放在鼻子下面使劲地闻,啊,一股清香钻进了我的鼻子。我赶紧把它放进嘴里,嗯,有一丝甜,像梨的味道,凉凉的。牙尖一咬,感觉酥酥的,很快甘甜的汁水就从荸荠里挤出,顿时溢满了我的口腔,麻醉着我的舌尖,沁人心脾。

在课堂上,学生尝过了生的荸荠,我又叮嘱他们回家再尝尝煮熟的。我要求学生还是按照看――闻――尝的顺序来观察、体验、记录。

写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再写就是拓展延伸了。我请学生自己搜集关于荸荠的介绍,然后请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写下来,当作文章的结尾。

类似这样的做法,我们可以开展一个水果系列描写,学生会非常感兴趣的。

即时作文,就是通过这样“亦步亦趋”的指导,即边观察、边体验、边写作,让学生在对事物的感知还没有忘记时及时记录下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体验,尊重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循序渐进,无形中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对学生战胜习作畏惧感很有帮助。同时,将生活体验引入作文教学,也遵循了写作规律。

经过这样的指导,三年级的学生也能写下洋洋洒洒、充满童心童趣的长文章。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观察能力。

当然,如果所有的日记和作文都这样指导的话也不现实,比较费时、费力,同时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但在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写作时可以采用这个办法,扶着学生学习写作,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

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可以提高要求、变化方式:将集中一次指导学生观察景物,然后马上写。

例如指导学生写作《秋雨》:

(1)指导地点――教室

先教给学生,观察光靠眼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动所有的感官,也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一齐工作。认真地观察、了解,使头脑里同时得到多种通道获取的材料,做到不但要观察形态,听音响,辨别味道,而且要感觉事物的冷暖,将这些感觉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这一步强调观察方法:多种渠道获取材料。

(2)指导地点――雨中操场

了解了观察的方法,再带学生亲自走到雨中实践这些方法。如:站在楼前,看到雨中的校园和平时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雾蒙蒙的、像烟……)

看看树有什么变化?(叶子新了、干净了、更绿了……仿佛喝饱了水。)

看看花池里的花、小草有什么变化?

看看雨滴落在操场上的小水潭里是什么样子?你联想到什么?

站在树下,闭上眼睛,听听雨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

深深吸一口气,感觉一下雨中的空气怎样?

看看街上的行人、汽车、骑自行车的人,又是怎样的?你又想到了什么?

再想象一下,田地里的农作物会怎样?

这一步强调:师生互动,丰富体验。

(3)指导地点――教室

观察后,再回到教室交流,确定写作顺序,最后动笔写下来。

这一步强调:指导交流,即时动笔。

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是走马观花,不细致、不深入,所以观察到的也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要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必须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只有有所认识,才能有所表达。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就会有多么灵动的表达。

经过细致地指导,学生的习作《秋雨》就有模有样了:

一走出楼门,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因为下雨了。秋天的雨,雨点不大,可是下得很密。站在学校的梧桐树下仔细听,雨落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我们春天养的蚕吃桑叶的声音。

操场中间低的地方已经积了一滩水了。雨滴落在水里,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了一圈圈波纹,像是有小鱼在水里吐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