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范文第1篇

“四大发明”定型的版本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这给“批”派提供了相当大的攻击口实。

关于火药,“批”派强调,要区分“黑火药”和“黄火药”两个体系。近现代军事和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都是“黄火药”(即“黄色炸药”),故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应该落实在“黄火药”体系。而中国古代所发明的是“黑火药”,而且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早掌握了“黑火药”的正确配比。所以,“批”派断言火药根本不是中国人最先发明的。

关于指南针,“批”派要求区分“水罗盘”和“旱罗盘”。“旱罗盘”被认为是西方人发明的,而“水罗盘”的技术细节,现在仍存在争议。至于更早的“司南”,既无古代实物留存,现代仿制品也未能如古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顺利运行。所以“批”派认为中国古代至多只是“发现”了磁现象,根本谈不上“发明”了指南针。

关于造纸术,“批”派问道:古代埃及的纸莎草纸算不算纸?那比中国东汉的蔡伦造纸还要早约3000年。确实,如果我们坚持要将西汉的“灞桥纸”算作纸(因为这可以提前中国造纸的年代),那古埃及的纸莎草纸显然更应该算纸。因为纸莎草纸留下了无数色彩艳丽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而“灞桥纸”只是出土过一些碎片而已,那些碎片上都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

关于“活字印刷术”,是最授人以柄的一项。因为想要和古登堡1439年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先后,就得强调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中所记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布衣毕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但这样就无法正视如下事实――在毕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将近1000年间,中国的绝大部分书籍仍然是雕版印刷的。所以“批”派断言毕的泥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失败的发明”,确实也相当能够言之成理。其实在“四大发明”的这一项上,如果改为“印刷术”,就可以用“雕版印刷术”来抵挡“批”派的攻击,处境就会好多了。

在归纳了“批”派的攻击之后,我们当然要转而为“挺”派想一想。

我2006年在央视国庆特别节目中曾提出“新四大发明”:雕版印刷、天文学上的赤道式装置、十进制计数法、中医中药。当时的想法,是既强调这些发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适当照顾这些发明出现的年代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2008年,中国科技馆新馆推出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奇迹天工――中国古明创造文物展》,该展定义了新的“四大发明”为:丝绸、青铜、瓷器、造纸印刷。这代表了新的思路:将每项都宽泛化,比如以“造纸印刷”取代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而新出现的丝绸、青铜、瓷器三项,都是范围比较广、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艺,这显然是针对“批”派指责原“四大发明”缺乏技术含量而作出的改进。

我认为,如果我们考虑这样三个原则:1.要对中国文明或中国人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2.要尽量保证在世界上有着尽可能大的发明优先权(不一定要绝对“世界最早”),3.要有足够的科学技术含量。

那么比较可取的“新四大发明”选项如下:

丝绸、中医药、雕版印刷、十进制计数。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课程;新课标;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1.历史课程序

1.1历史课程

家长会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借助家长会这个平台,班主任及任科老师将一个学期中班级的基本管理情况、学生成绩考核等与家长做个简短的沟通,而家长们最关心得则莫过于自己孩子的成绩了。每次家长会结束,总会遇到一些家长说:“老师,考试以前我已经监督孩子将历史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全部背下来了啊!可为什么历史成绩还是上不去呢?”可见,在众多学生及家长的眼中,历史科目就是一个靠死记硬背来提高成绩的科目。

其实不然,历史课程是个人文性、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并不是一个无趣的科目。就初中历史课而言,它的涉猎性就很广,根据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历史课程包括初一年级的中国古代历史、初二年级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及初三年级的世界历史。历史课堂本该是一个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的课堂,但是在更多时候,作为教师我们却更侧重于历史知识的讲授,似乎在课堂上总有写不完的笔记,而忽视了在这门课程中还应相应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过程羁绊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更依赖于老师的笔记,缺乏了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

为此,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应试性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问题也成为了一个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严峻性的话题。

1.2历史新课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教学的灵魂与核心,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侧重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对学习过程加以关注。新课标要求下的历史课堂倡导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同时,还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贯穿在课堂中,比如搜集历史图片、阅读欣赏文艺作品、绘制历史地图等,为历史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这样的历史课上,学生更乐于思考、勇于回答,真正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

华东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授课中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是我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大体现,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是耳熟能祥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课中,要培养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认识能力,在对各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分析中培养学生比较联系的能力及收集史料的能力,还有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认识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何能在这样一节典型的文化课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形式,既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锻炼呢?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让我对他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2.案例教学法

2.1案例法

以某班学生的历史课堂为例,学生们以分组演示的形式,分别展示了各小组课前所收集的资料。

第一组将CCTV4《中华文明五千年》中有关四大发明的视频进行了放映,视频直观生动,从四大发明的起源再到发展,视频直观生动,掀起了课堂的第一个。

第二组中的A同学是位课堂表现非常活跃的同学,在课堂上他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与学生提问互动,将有关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做了文字介绍和板书总结,简明扼要。

受第二组同学的启发与带动,后面几个小组的同学也都有精彩的表现。最后学生们还引用了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对于四大发明的评价,“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学生们对于四大发明的了解,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文字总结方面了,他们还通过动手制作了水浮法指南针,将一节历史课上得有声有色。

2.2课堂反思

学生们在历史课上的表现,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在历史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为全班同学做示范、总结,也曾经举办过知识竞赛、故事演讲等形式的活动,将课堂活动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取长补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每个小组之间的配合都非常默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交流都非常的流畅。学生的表现,让我不禁感叹: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一个随处都充满惊喜的课堂!

当然学生在这节课的表现也有差强人意的地方。比如,课堂上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学生的语言表述存在一定的欠缺等。但是他们能够勇敢的走上讲台,能够在自己的主动学习中去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历史课使我和我的学生都受益匪浅,想必在这种学习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其历史成绩和综合素质都会有所提升。

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参考文献

[1]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2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范文第3篇

1、四大发明,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也指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

2、这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范文第4篇

阿拉伯人。北宋末南宋初,约为1180年左右,中国的指南针(罗盘)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范文第5篇

无论是被我们宣称的“国学”,还是被我们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今天应用量最大的现行之物,中国的文字都是宝中宝。如果有一天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扩展到五大发明,我认为那个极有价值的发明就是中国的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是中国独创性的,在世界史上还具有很强的领先性。而且,中国汉字所产生出的、所表现出的、所显示出的文明能量(包括思维能量、行为能量、美感能量),也是无与伦比的。最突出的也是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字等于一词、一语,有时多义,而且连字形本身也常常是象形和会意的总和。更不用说中国汉字的字体(如楷、隶、行、篆、草)不仅能闪耀出独特的美感,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专技、专业(即书法、书艺)。

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中国文字能量中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有时是并存的,于是也就提出了一个如何发挥优势和如何克服劣势的问题。

中国文字的优势,前面已经说过,不必赘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优势,这就是文字总量之大是举世罕见的。《康熙字典》中收集的汉字,居然有12万个之多!何以如此?源于中国古代曾经过分地强化“文字神圣”与“文字崇拜”,其中也含有文化统治(包括政治统治)之意。当然,我们对《康熙字典》本身还是要尊重的,因为它至少有不容低估的文献价值。但是我们又绝不能陷入文字迷信,为文字而文字,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并使之有实用性即可。

什么是中国文字的能量?这里头包括字的能量,词的能量,句的能量,甚而包括标点符号的能量。此外,比这更重要的是语法精确和修辞文采所显示出的能量。古今高品位的语言制品,如诗赋、文章、理论,一个字的推敲,一个词的选取,一个标点的最佳运用,尤其是语法的科学构建和修辞张力的发挥,都能使中国的种种文字制品产生出巨大的思想能量、情感能量、行为能量,包括政治能量、经济能量、道德能量。

中国的文字必须是鲜活的,必须不断发展。而这一切,无疑也离不开对外来因素的吸收。自清末至今的百余年中,中国文字的使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对外来因素的吸收也功不可没。举例说,外来词语的引进,尤其是外来语法的引进,如句式的加长(每个句子从古时的几个字发展到后来的十几个字、几十个字),复句的常用化,语风的改变,真正做到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贴近,这都是由于吸收外来因素的结果。此外欧式标点的使用,直至新式拼音的推广,都曾借助了对外来语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