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部管理论文

内部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部管理论文

内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生命周期,内部控制,要点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遵循法律法规等的一个管理过程。它是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系的控制方法,有助于企业及时识别、预防和处理风险。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也要随着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企业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沿着生命周期的轨迹不断发生变化,从一个阶段转化到另一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遵从特定的行为模式。企业应随着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不断调整内部控制,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企业初创期的内部控制要点

企业在初创期,客户不稳定,销量少,但却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和营运资金,产品能否为市场接受并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风险很高,随时都在为生存而战,许多决策史无前例,企业总在危机中徘徊,灵活性和适应力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力,以随时抓住市场机会,及时化解危机。初创期的企业,刚刚发展企业管理论文,业务活动少,资金短缺,迫使企业内部无明确的分工和制度,这样无论在财力还是在管理方面都使企业更加灵活,提高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如果浪费大量时间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庞大的组织机构,会超过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不但浪费资金,而且丢弃了灵活性和适应力,会使初创期的企业大伤元气。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关键岗位轮换控制、内部报告制度、经济活动分析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组织规划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等内部控制制度都可以暂时不建立。如果企业急需的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建议和帮助,可以通过更小的成本从企业外部咨询取得。

但是,初创期的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授权批准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在初创期,创业者是企业的最大资产。企业能否度过创业期,成功进入成长期,很大程度上依靠创业者的智慧和魄力。企业刚刚建立,资源缺乏,经验不足,各方面管理工作刚刚起步,非常脆弱,随时会陷入危机。因此,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应尽快建立授权审批制度,使创业者掌握控制权,全方位地控制企业的行为。企业内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 、程序和责任。另外,初创期的企业,要先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规定凭证取得、填制、传递、装订、保管等程序、方法和责任,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按要求编制、投递和保管会计报告。

二、企业成长期的内部控制要点

企业进入成长期,产品已为市场接受,但市场占有率和产品价格仍然不稳定。企业经营风险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些风险主要与产品的市场份额能否保持并增长有关,战略目标是确立和巩固市场竞争地位。进入成长期后,企业适合采用成长型战略,即以发展壮大企业为基本导向,致力于使企业在产销规模、资产、利润、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获得增长。成长期的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包括资产的规模和人员的规模,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组织机构,引入责任结构和规章制度。为此,企业在成长期初期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在成长期末期基本建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完善授权批准制度

进入成长期后企业管理论文,创业者开始逐渐授权。企业在初创期领导独占了有关营销、技术、财务和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力,职权是个人化的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成长得过于复杂,个人有限的精力难以应对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成长超出了创业者能够管理的能力,因此,要求创业者在适当时机准确无误地授权,创业者要开始划分责任,逐渐淡化个人职权。企业必须要注意授权之前,要完善相应的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制度。在缺乏控制制度下,创业者试图授权的结果就是过渡分权,最终失去对企业的控制,使企业无序运营。

(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成长期的企业规模增大,业务增多,应该逐渐完善信息系统,以保证企业正确搜集、识别、交流各种摘要,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迅速高效。

(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

进入成长期,企业的市场地位逐渐稳固,应从主要关注外部市场转向开始关注企业内部。为了管理好大规模的资产和人员,企业需要重新确定各种职能和责任,探索创建政策、规章、标准和制度,以适应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因此,需要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担保控制、预算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和存货控制。

(四)建立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

进入成长期后,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建立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关键岗位轮换控制、内部报告制度、经济活动分析控制、内部审计控制 组织规划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等。

三、企业成熟期的内部控制要点

成熟期是企业生命周期最为理想的状态,是企业的巅峰。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具有较高、较稳定的市场份额,大量的销售收入和较低的资本支出使企业现金富裕且比较稳定,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进入成熟期比较困难,留住成熟期更加困难。企业最高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延长成熟期。企业在成熟期适合采用稳定型战略,即企业战略方向上没有重大改变,在业务领域、市场地位和产销规模等方面基本保持现状,以安全经营为宗旨,为企业创造一个加强内部管理和调整生产经营的修整期,有助于防止企业过快发展。内部控制方面主要对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剪和完善,以适应企业战略的要求。企业在成长期制定的某些内部控制制度,有些经过检验标明是无效的,有些已不适应变化的企业,有些尚不够明晰,因此,进入成熟期后要及时修剪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论文,清理与企业效能无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整合为能起作用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企业衰退期的内部控制要点

小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原有的产品已在市场上逐渐萎缩,不能持续地给企业带来盈利,销量、收入和利润持续下降。企业衰退是由于企业未能及时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整合,可以使企业达到可持续的理想结果。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企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销量下降,被市场淘汰,可以通过外部整合,重新根据客户需求定义市场范围,激发创新精神。企业不适应内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内部缺乏协调,企业分裂,失去稳定状态。为了使企业内部重新统一,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整合,以适应内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要对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和控制方法进行调整,适应企业战略要求,以创建支持企业成功运营的内部控制制度。比如,在预算管理中引入标杆瞄准。如果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只采用内部标准,各责任中心为了不低于预算,尽量定低预算目标。因为目标定得越低,就越容易完成。预算即不是企业真实能力的反应,也不是真正市场机会的反应。解决方法是在预算标准中引入标杆瞄准,从企业外部建立标准,使预算管理目标与同行业竞争对手或先进水平比较,以消除内部标准的低效。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8,116,366,393

[2]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 2008.1-3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09,522,525

内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在工程结算审计中,审计人员通过对建设部门报审的由施工单位编制的相关结算资料进行审计,对工程项目的实际结算额进行合理的保证,如:是否正确套用定额,计算是否准确;各种取费是否按规定标准计取,依据是否充分;主要材料使用量和价格是否真实、准确,建设单位自行采购的设备、材料是否按规定从结算中剔除,有无重复计价、重复取费的情况;审查是否存在工余料和拆旧料,是否办理了退库手续,其交接手续是否完备,材料余量是否合理;工程变更签证是否真实、合理,是否得到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共同确认,实际情况是否与竣工图纸一致;设计变更是否真实、合理,是否得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设计批复部门的共同确认等。在工程决算审计中,审计人员通过对建设部门编制的工程决算报表等资料进行审计,对工程项目的实际决算额进行合理的保证,如:有无将未经审批的内容或其他项目支出编入决算;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未按批复内容或投资额实施以及概算外投资等情况;决算报表的内容及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准确,表间关系是否正确;审查项目的建设资金管理与核算是否合规,有无转移、挪用建设资金的情况;各项费用支出是否合规、依据充分、核算准确及时;有无将运营费用计入资本性支出的情况;审查资产交付手续是否合规;现场核实资产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做到账、卡、物相符等。

二、对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的风险及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综合性以及经常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其对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的风险及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具有独特的优势。内部审计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工程风险管理过程的健全性、及时性、有效性及科学性进行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帮助企业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试评价,指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上的缺陷、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查清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报告给企业管理当局,督促有关部门落实,促使企业健全内部控制,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从而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损失,为企业增加价值。2013年内部审计部门对某分公司的工程全过程管理进行了专项的审计调查,发现其存在着许多风险点及控制薄弱环节,如:某些项目的立项管理不规范,存在重复立项的风险;重要的拆旧资产管理流程不完善,存在资产流失的风险;部分项目工程材料管理缺失,由非本公司人员操作ERP系统进行领料,且工余料不退库,存在材料流失、系统安全和舞弊的风险;不重视项目资料的档案管理,部分工程资料未归档等。

三、对工程全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由于内部审计机构综合性强,地位相对独立,对企业的经济状况有很细致的了解,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角洞察企业整体工程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这就为其提出比较全面、中肯、可行的咨询建议提供了条件。咨询服务是一个多维、多业务、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的业务,审计人员可以主动利用获取的信息提供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就扩展了咨询服务的范畴,变被动为主动。这种方式有效整合了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从事后检查转向了事前防范,为公司提供预警分析,积极关注并利用各种方法来改善公司的工程管理,达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如:2011年某地市公司审计部门发现项目管理部门对工程勘察设计费及监理费的管理非常薄弱,无法达到对这三项费用的控制管理要求,应管理部门的要求,审计部门针对该问题提供了详尽的咨询服务。上述提及的三个增值途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为补充的关系。在日常的工程结算审计中,审计人员会随时发现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及控制薄弱环节,针对问题的大小会及时地与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口头或正式的沟通。一些小的、偶发的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或邮件及时沟通解决掉,一些大的、经常性的或影响重大的问题,审计部门会与企业工程管理部门的领导及相关人员通过正式会议进行沟通和交流,从审计的专业角度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行的咨询建议,为各层级改善工程管理流程提供参考。

在定期的工程管理专项审计中,审计人员对现行工程的风险管理流程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充分有效进行符合性测试以后,必然要通过抽样一定比例的工程项目来做实质性测试,对抽取的工程全过程管理所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审阅,与工程管理部门及相关服务商进行访谈,并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绝大部分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虚增及工程质量的下降,在最终的审计结果中自然会涉及到对工程造价的审减。向工程管理部门提供的咨询建议大部分是伴随着工程结决算审计和工程管理的专项审计产生的,是渗透在其中的。在审计部门提出审计咨询建议并得到工程管理部门认可后,审计还可以在工程结决算审计和专项审计中来检验其后续整改的效果,达到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双重作用。

内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企业往来账款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按其基本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应收款类和应付款类。本文就以这两大类为基础来分析目前企业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

一、往来账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不定期对账。有些企业由于疏于对往来账款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特别是欠款企业,往往对债权人的对账要求持抵触态度,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往来账款账目不清,为今后的催款、清理带来困难。

(二)往来账款不定期清理。有些名存实亡的往来账款长期挂账,如坏账不及时报损、处理,不需付债务不及时报批做营业外收入等,均造成往来账款账目混乱。

(三)对已销账的往来款管理不善。如已作坏账的应收款,收回时作为账外小金库,甚至公饱私囊;不需付的款项,付出作为账外资金,或被个人贪污。

(四)利用往来账款调节利润。

(五)出租出借账户或为他人套取现金。企业往来账中有些一进一出的款项,无明确经济内容,实际出借账户为他人转款,违反财务管理规定;再如有些业务员,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以备用金名义领取现金,然后通过银行转账还款,实际是为他人套取现金,违反了现金管理规定。

(六)往来款账务处理不规范,往来账账户之间不按业务内容记账。如有些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款项计入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再如不屑一户但无法查清的应收、应付款余额相对冲。这样不便于企业根据不同往来账款的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往来账款涉及到企业日常经营及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往来账中的问题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弱点和缺陷。要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加强整个社会的制约机制外。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角度来讨论如何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防止资产流失。

本文拟从五个内部控制构成要素来分析造成往来账款中诸多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一、控制环境

从目前企业现状来看,首先,有些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没有充分重视往来账款的管理。有些领导财务知识有限,他们无法将应收款项与公司实实在在的资产联系起来,因此也就无法将应收款的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其次,有些企业往来账款的形成与领导个人行为有关;还有些领导只管任期内业绩、不重视现金流量;甚至有些企业的领导为在任期内出“成绩”,反而指使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这样的企业难免出现往来账款混乱;再者,企业中普遍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也会造成往来账款管理的混乱。

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使内部控制成为管理者真正的需求,这就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个基础上选用业务素质好,能力强且有责任心的员工,在有效的激励机制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便可创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二、风险评估

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也没有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对往来账款进行管理。事实上,往来账款账目不清,内容混乱,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且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会使少数人有可乘之机,因而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

企业从业务人员到管理人员,都应认识到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要按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分析与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三、控制活动

往来账款中出现上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企业缺乏相应的控制政策及控制程序,或有了这些政策和程序却没有执行。这些政策与程序主要指岗位分离、授权批准、文件记录、预算控制、实物保全等。下面针对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应建立哪些相应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一)涉及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

1、企业应制定信用政策,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含信用期限,信用额度,折扣率)及收款政策,对客户的赊销均应被授权批准,客户信用期限、额度的调整必须经过相应权限审批人员审核批准。

2、销售部门应对赊销客户信用进行调查,对其尚可使用的信用额度等进行审查并按客户设置应收款台账,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企业会计人员应及时清理应收账款,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提供给财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销售部门,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应督促销售人员催收。

3、企业应分部门、分人员下达销售货款回笼率,按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对于逾期未还款应组织人员催收,并要求客户提供担保、抵押等条件。如果可能,采取法律途径解决。

(二)涉及其他应收款的内部控制

1、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货币资金的收支与记账分离,货币资金的经办人员与资金收支的审核人员分离,这样可以防止恶意串通。

2、建立备用金领用和报销制度。为加强管理应尽量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备用金应实行专人保管,并在规定期限内报销;备用金的领用和报销,应根据金额不同建立授权和批准制度,报销时应按领取时用途报销;年终应全部收回,次年再借。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期报销的职工应予以一定处罚。

3、存出保证金应有很关的凭证,并应有授权审批手续。

4、所有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清理,制定催款制度,防止出现坏账。

(三)涉及预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1、进行适当的岗位分离:付款审批人员不能办理寻求供应商和索价业务;审核付款人员、付款人员、记录应付账款人员应进行岗位分离,以防止舞弊发生。

2、对预付货款的商品及客户进行市场及信用调查,预付货款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执行;防止企业多付或有不必要的预付款发生。

3、建立催收货款制度,建立坏账审批制度。

4、采购人员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定期轮换,以防止采购人员与供货商联手舞弊。

(四)涉及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1、采购审批人员、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储存人员、财会记录应实行岗位分离,以防止串通舞弊。

2、定期分析应付账款,规定付款顺序,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配合,在企业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先付有折扣的货款。

3、制定应付账款清理计划,对长期无人追索的款项应进行调查,确属不需付的账款,应报有关领导批示,及时转入收入账内。

4、建立双方定期对账制度,以防止双方业务人员串通舞弊。

(五)涉及其他应付款的内部控制

1、实行岗位分离,房屋、设备、场地等的租赁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实行岗位分离;废旧物资、材料、包装物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等实行岗位分离。

2、定期对其他应付款进行清理,有不需付的款项应及时做账务处理。

四、信息与沟通

往来账款中问题较多的企业往往在信息沟通方面做得不够。首先,财务人员没有定期向相关业务人员报送与其业务有关的应收、应付余额、账龄、风险分析等资料,并且由于企业没有相关的收款、报销等时间的规定,财务人员也不便于与相关人员进行往来账款清理进度及计划方面的交流;其次,财务人员也不能做到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风险分析报告及解决方案,因此主管领导也心中没数;再者,企业间由于缺乏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工作也会造成企业往来账的不准确。所有这些都影响往来账款管理。

为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管理当局、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相互配合,上传下达,共同做好往来账款的管理工作。

五、监督

内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有利于改善管理效能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对全成本管理进行应用可以实现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目的。医院运行过程中采用全本管理之所以可以使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救治病人过程中改善了运作效果,同时提高了治疗效率,使治疗目的变得更加清楚明了。全程成本管理能够降低运行成本,主要因为可以依据医院当前的运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改善,从而实现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医院在管理过程中一直在寻找管理医院运营方法,并将可以改善运营过程的管理方式视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途径。而全成本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实行全成本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提高考核员工业绩的精准性

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医院将管理人员成本全部都分摊在一线部门上,但却很难对一线部门的产出进行界定。而医院管理过程中对全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应用就可以对管理人员的责任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同时可以对一线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产出进行准确的考核。

(三)有利于相关部门对服务价格进行确定

医疗服务价值就是医疗技术服务成本,其有许多部分共同组成。例如,医院中使用的医疗设备、占地费用、药品等。医院管理中对全成本管理进行应用,可以得出可靠的医疗技术服务成本,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规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便于医疗机构竞争的有序形成相同的医疗服务

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中的成本是不同的。在现代经济市场下,医院的竞争也变的更加激烈,医疗结构在为了自身的发展,降低自身的成本,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有重大意义。通过全成本管理能够使不同的医疗结构在费用和服务项目上提供一个适当的对比平台,从而使医疗结构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有序。

二、医院中全成本管理的策略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在医院管理中,全成本管理是一种合理的手段与管理工具,但全成本管理的实施必须要借助信息系统。在对全成本管理进行应用过程中,管理者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全成本管理的实施不仅是一套简单信息系统,更加是医院流程和制度上的转变。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对全程管理制度进行应用,对医院中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中的经营者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各自专业知识上,并没有在管理上下功夫,因此并不擅长管理。现今,医院逐渐转变为经营模式,因此医院在经营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不能在单纯的引进医术上的人才,同时也要引进工程管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学等方面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经营管理模块在实际经营中能够起到咨询、决策等作用。只有建立综合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才能使全成本管理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如果队伍素质差,全成本管理很可能出现相反的作用。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引进

医院传统成本管理主要注重在成本上的节省,也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式降低无谓成本的消耗或者通过改变工作方式来降低成本。传统成本管理主要有“成本改善”和“成本维持”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现在废品损失的减少、损耗的减少等。而战略成本管理指的是,在管理过程中会计人员提高竞争对手以及医院本身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合理分析,从而为管理者对医院在竞争中的位置评价提供帮助,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寻求成本路径,工作重点在于预防。因此,医院在规划过程中就需要对市场、医院位置、医院未来的经营模式进行全方位考虑,从成本产生的源头对成本进行控制。战略成本管理的引入是全成本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实施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三)加强固定成本控制

依据全成本核算原则,在减除、收取维修和折旧费用上,要对设备的机构进行优化,发展新科技,要对医院购买新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可行性论证,避免盲目的购买医疗器材,增加医院在固定成本上的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和购置上的支出,要以经济分析为基础,并且要结合医院在长期发展上的需求,并且不能过于强调短期费用和成本。同时在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要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适当的加大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不能为了降低短期成本而降低在科技上的资金投入。

(四)平衡记分卡的运用

医院中的协调发展,不仅包括医院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而且还包括医院内部协调。医院同社会之间的协调主要是指医院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不能采取凡事以经济利益为向导的错误发展理念。医院内部协调中,应当合理的结合平衡记分卡的管理方式。在内部协调过程中要注重长远目的,并且要找到医院内部业务与病人之间的平衡点,合理的将医院的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联合在一起,改变医院在业绩考核上的指标,有效避免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过分注重短期回报,这对医院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将平衡积分卡与全成本管理进行合理结合可以使全成本管理的效果得到提升。

三、结语

内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对医院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介绍。在医院的经济发展中,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管理工作,是医院的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而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工作的内容上也是有着一定的作用的,是医院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对医院的发展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对医院中人力资源的价值与前途的分析,同时还有医院人力资源内部的使命感,制定了一些关于医院人力资源在发展方面的目标和方法,还规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方针等等,在医院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工作中,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很多的方面,有对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规划工作,还有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管理和文化工作方面的管理,对于一个医院来说,人力资源是一个医院重要的资源,是医院发展和医院医学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对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规划在医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基础上的,是医院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和挑选的重要方法之一,医院中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医院一定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的工作。

2.对组织管理的分析。组织管理在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是在医院的流程设计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管理战略的实现,为了保证这些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资质管理工作还设计了一些关于医院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同时也包括对于医院中人员的安排和医院中岗位的安排,这些在医院的人力管理工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医院的组织管理工作在意义上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组织管理有着许多的权限,在内容上还包括对于医院内部制度的控制与管理,对医院内基本制度的管理也就是对于法人的治理,它包括的有医院中的所有权,医院的控制权以及医院中的经营权,这些都是对于医院的合理安排,医院中的文化管理是一个医院中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分,医院中的文化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院的文化是医院管理成功的必然条件之一,并且医院的文化管理也涉及了对于医院内部的文化分析与创建,医院文化管理创建了一个包括一系列的文化层次的体系,其中包括医院的价值核心,医院的文化思想,医院的文化理念以及医院的一些行为,这些都是医院重要的工作,是医院发展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医院的工作过程中,要时刻的注意这些工作的进展,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医院的人力管理工作。

二、对医院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医院结合的关系分析研究

1.工作中目标的统一。在医院的人力工作的分析中,有两个条件是不可忽视的,这两个条件被作为是医院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作中,要加强对于这些工作的管理,其中一个是人力管理在医院的规划与医院开始实施中的作用,这一条件在人力管理的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另外一个是医院与人力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医院发展与人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链接,人力决定着医院的成功,医院的好与坏也决定着人力的多与少,好的人才是会找好的医院来工作的,同样,好的医院也必定对人力有很大的要求,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在过去,人们一直把这种思想当做是一种假定,假定人的适应性能力比战略的能力强,所以,在这种观点之下,一些医院就不重视对于人力的管理,这就使得人力的管理一点一点的被滞后,一直也得不到发展,因此,对于人力的管理一直也没有上升到一个应有的水平,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应该加强对于人力的管理工作,这样才可以使得医院得到发展。

2.对人力管理工作与医院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分析。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的存储量来提升医院的劳动生产率,在提升医院的劳动生产率工作中可以从以下的几方面进行:(1)人力数量的调整。在医院的工作中,医院人才的数量是医院的重要的工作条件,一个医院人才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医院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医院中,人力数量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可想而知,一个医院中如果有许多的人力数量,那么这个医院就一定会有很多的资本,一个医院只有自己的医院力量和医院资本才可以在医院的比赛中取得胜利,因此,医院中人力数量是一个重要的部分。(2)人员的激励。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是医院发展的必然基础,在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中,医院要实施对人员的激进措施,这样可以对人才起到刺激的作用,激励医院的内部人员,并且可以建立好一个有效的制度,也可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还可以挖掘出员工的潜质,这样,医院就可以扩大自己的人力资源,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为医院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