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论文

高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论文

高校论文范文第1篇

爱因斯坦有言:仅仅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教育远远不够,因为一个人仅仅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却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影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这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和艺术上的日臻成熟,影视已成为艺术类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了一种不可替代的地步,影视艺术也以其视听综合、图文并茂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新兴的最具活力与吸引力的艺术样式,其发展成熟关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在学校教育中,影视教育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国内外经验表明,优秀的、经典的、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影视艺术在加强民族思想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反,不良的、低俗的影视对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容忽视的误导。因此,影视艺术教育具有鲜明的迫切性。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虽然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影视艺术课程,但大都局限于传统模式的教育上,且往往注重影视技术制作而缺乏文化内涵,更没有把它提升到通识教育的高度,使之面向全体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加以开展。鉴于这样一种情况,作为美育重要内容且最富活力的影视艺术教育,应利用自身诸如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与特点,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一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传媒文化盛行的当下,影视文化常常借助休闲娱乐的方式对人们施加影响。今天,休闲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势,在各种休闲娱乐中,影视艺术也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重要的审美休闲文化样式。因此,将其作为一种通识教育,以促发他们的审美想象与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般而言,现代艺术教育常常通过情感熏陶和升华精神、理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即促发人们的情感,并使之受到熏陶得到升华;开启心智、启发创造性想象,舒解人们的心灵空间;健全人格和实现完满人生。[1]自1985年教育部颁行《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后,高校影视教育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影视教育逐渐演化为一种普及性的大众化教育样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大教育家孔子曾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告知我们,人生修养仰仗于诗、礼、乐三个不同的层级,前两者需依赖后者来完成,即通过艺术来实现。西方美育之父席勒主张完整的人取决于一种和谐能力,只有美的观念才使人成为整体,且艺术教育之目的即在于使人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的和谐。[2]从某种程度上看,凡艺术均须诉诸于审美情感,艺术是托尔斯泰意义上的美的灵魂,艺术的目的乃是教育。而相比其他艺术类别,影视以其强劲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逼真的形象感知、迅猛的传播力道,深深地攫住了年轻人的心灵。其所具备的综合性特质使其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能融审美、娱乐、教育、认知于一身。通过审美鉴赏,影视艺术教育可以洗涤身心,陶冶情操,涵养和提升艺术趣味和艺术理念,促发创造精神,丰富人生阅历与文化知识,提炼人性与人格。首先,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具有形象感官教育功能。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艺术,自出现以来,就以不可抗拒的形象感官性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正是由于具备了形象感官性,所以影视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它不但是一种补充教育,又是一种延伸教育。[3]艺术总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打动人和感染人,影视也不例外,它凭借比其他艺术更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声画组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加之受到人们追捧的娱乐性和通俗性,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辅助方式,并通过其艺术形象性寓教于乐,使人们的精神得到熏陶、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同时,影视又因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即一种大众所能接触的独特的文本形式,成为便利的教育手段。从这个角度上说,影视艺术表现形式的灵动性和丰富性,赋予了它远比其它艺术更强的感染力和教育功能。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常常通过健康、积极、向上的故事内容和富有创新性的叙事手段和技巧,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又很好地兼顾了艺术性,观众能从其中辨识真、善、美,认知假、恶、丑,得到启迪,受到感染。其次,能够促发大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影视艺术在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同时,也促发和生成了大学生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众所周知,影视艺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大学生们通过不同程度的鉴赏与品评,可以认知社会、感受人生,开阔眼界。而通过影视艺术通识教育之后,他们的灵感得到促发,思维得以活跃,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得到增强和锻炼,能有效地激发起大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尤其是在类型片如动画片、科幻片等影视片的赏析中,影片中抽象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媒介技术大大地形象化了。于是,科学世界的神秘博大、科学家执着的探索精神、科学成果的应用、造福于人类的功效,纷纷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逼真地呈现出来。大学生们从中所获得的认知和审美愉悦通常是抽象的理论解释、逻辑推断等无法达到的。与此同时,影视作品中科幻、奇妙、神秘的世界能够引起大学生们的联想乃至幻想,对未来世界或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激发起大学生们对科学的浓烈兴趣和向往,在科学知识与文化审美双向互动中,他们的审美想象与创造力得到了促发。再次,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人格。在高校,大学生们思想品德的教育常常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的手段或课程来实现的,这已形成了定势。而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同样可以起到养成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作用。对他们来说,影视俨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接受窗口和平台。优秀、经典的影视艺术常常以情感人,寓教于乐,凭借具体可感的形象向大学生们揭示真善美与假恶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影视艺术不以训诫与说教为手段,而是借助影像的视听综合与视听直觉,在内容和形式上赋予思想道德教育生动形象性,从而惩恶扬善、启迪心智,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使大学生们在真善美的宣扬与假恶丑的批判中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涵养诚实守信、正直善良的美好品德,养成健全的审美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与道德的教化,培育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完满健全的人

三、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效能监察;高校;思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勤政高效”、“政令畅通”的管理机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解决该问题而开展的“效能监察”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和重视,尤其在一些企业单位,常常把效能监察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一些高校也已经开始探讨和重视效能监察工作,试图用效能监察来解决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事实上,效能监察在解决廉政监察范畴以外的问题上已经显示出必不可少的作用,尤其在维护高校的改革发展和政令畅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一下高校开展效能监察的思路。

一、什么是效能监察

效能监察就是行政监察机关通过履行职责检查和纠正、失职渎职行为,以加强政府的勤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促使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勤政高效地工作。简言之,就是以行政监察机关为主体,以促进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而开展的活动。高校的效能监察就是监察部门对学校各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活动中的工作效率、质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监察,从而达到促进监察对象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勤政高效地工作的目的。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共同构成了行政监察的三项基本任务,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监察机关通过廉政监察维护政府及公务员廉洁从政,通过执法监察保证国家的法令政令畅通,通过效能监察促进政府机关及公务员勤政高效。过去,人们一说起监察机关,总会认为仅仅是抓腐败、搞廉政的。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行政监察工作将被赋予更多的职责。监察部门必须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能,不但要抓廉政,还要抓勤政,要治“贪”,也要治“懒”。同样,对于正处在改革发展中的高校来说,开展和加强效能监察已成为高校行政监察工作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开展效能监察的意义

效能监察在高校还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程序和操作规范,很多院校还没有把它正式纳入到日常的监察工作中来。效能监察在高校不象在企业那样可以直接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从而显现出其重要地位和明显效果。在以前相当长的时期,高校的人们对廉政监察很熟悉,对效能监察的概念较为陌生,加之纪委和监察合署办公,更侧重于抓廉政,相应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措施得力,使得廉政监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相反,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却和监察工作联系不起来,如学校的决议决定不能尽快落实、建立的规章制度得不到重视和执行,广大教职工十分不满的一些现象如、失职渎职行为、工作作风漂浮、效率低下、服务意识不强等时有发生。一些单位仍存在着“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对学校要求贯彻和解决的事情,也往往拖延贻误而得不到落实,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或损失;对教职工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因为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工作不力,或轻描淡写或找各种借口而得不到落实。这些问题都应该通过开展效能监察来解决。因此高校要尽快把效能监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开展效能监察的重要意义,通过效能监察督促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勤政高效的工作形象,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克服和失职渎职行为,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政令畅通,顺利发展。

三、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确定效能监察的监察点

开展效能监察关键在于选准监察点。效能监察涉及面广,构成因素多,千头万绪,因此在确定效能监察点时,一定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职工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充分考虑到可行性、实效性等因素。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确定监察点:

一是针对执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有关规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决议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有目的的监督检查,反映某个行政管理机构及行政管理者个人执行法规政策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检查监察对象在此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否存在态度不积极、措施不得力、责任不明确、任务没完成,甚至给工作带来重大损失等情况。例如,为了督促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校务公开制度、限时办公制度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可以通过开展效能监察,检查各单位是否积极响应,是否有配套措施,是否明确责任,是否配备有相应的领导小组;对于学校做出的决议决定,有关单位是否按时完成和落实;监察对象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是否存在、失职渎职、现象。根据检查的情况,一方面表彰好的,对表现差的以监察建议的形式督促改正,一方面通过检查提高人们勤政高效工作意识,营造一个人人讲效率、尽职责的工作氛围。

二是围绕学校当前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效能监察。近年来,基建工程招标投标、大宗采购、招生、职称评审等已成为高校的热点问题。在这些活动中,监察部门应积极参与,在做好全程监督的同时,适时开展效能监察,解决由于管理不当和效能低下而造成的工作损失。如在进行某项基建工程的过程中,监察部门要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和实力进行考察,严格把关,并要求和督促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和工期要求,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对于不能按时完成的项目或因施工单位选用不当以及工程造价预算失误等原因造成学校经济受到损失的情况要同有关单位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办法,为以后的工程起到借鉴和警示作用;在进行大宗物资采购时,是否实现了规范的招投标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是否存在因工作粗心而出现违背程序、违反规定的盲目操作,进而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是否采取了在保证质量和信誉的前提下,以最低价中标的方式,为学校节约了资金;在教职工迫切需要解决和落实的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有关部门是否存在态度不积极,能解决而不解决、躲避推诿、工作中畏难怕麻烦、不愿意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情况等。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开展效能监察,提出监察建议,责成管理干部强化效能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一切损失。总之,效能监察要随时追踪学校出现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而开展,把效能监察同学校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同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为建设一支勤政、高效、务实的管理队伍服务。

三是认真对待和受理属于效能监察范畴的举报和投诉,如反映监察对象在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以及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因、失职渎职给工作造成的损失等。按照管理权限,及时与其主管部门沟通,对情节轻微者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其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对情节严重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责任追究和必要的组织处理,决不手软。

四、做好组织协调,确保效能监察有序开展

高校论文范文第3篇

过去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比较严格,学生处、学工部、各系部和后勤处都分担一些任务,现在高校内公寓式管理相对宽容一些,要求后勤部门负主要责任,加之入住的学生情况各异,使得公寓寝室管理存在很大的特殊性。

1.1公寓寝室的管理难度大为增加

公寓式管理,就是响应一些大学生的号召,管理稍微宽松一些,尊重学生的自由,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私人空间,让学生在寝室内有住旅社的感觉,这就增加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一方面,高校想加强对寝室的管理,保证不出现任何事故,尤其是防盗、防火、防水之类的重大事情,另一方面学生不愿意管理人员过多的步入他们的生活空间,又盼着提供更为热情、周到的服务,比如网络、热水、洗衣等等,这种两难选择考验着管理部门的工作智慧。

1.2大学生情况比较复杂

入住在公寓寝室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来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都住在公寓宿舍内,不可避免出现混合寝室的情况,入住在这里的学生,不仅仅是本、专科生,还有高知识群体如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是博士后群体,这种文化层次的差异也使得他们对公寓管理方式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这种复杂情况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1.3公寓内缺乏富有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

公寓式管理,就要求高校后勤部门承担更多责任,后勤人手本来就相对不足,加之管理这么多公寓寝室,他们更是不堪重负,迫不得已,后勤部门在社会上招聘一些人员来从事公寓管理工作。相对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校内职工,招聘来的人员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这也加重了公寓寝室管理的难度。

2高校公寓内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各个高校,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本来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高校公寓寝室复杂的现实情况,注定了在这种环境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2.1优秀寝室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由于学校教室数量不足、图书馆自习室也总是人满为患,一些大学生选择在自己的寝室里上自习。若想在宿舍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有一个或数个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起带头作用,用这名排头兵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和影响寝室的其他成员,从而充分调动起寝室成员的学习热情,在寝室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宿舍成员人人都热爱学习,实质上就是营造了优秀的学风,对大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2.2优秀的寝室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寝室是大学生离不开的活动场合,在公寓寝室内,由于大学生距离学校稍微远一些,他们更多的时间会花费在自己的寝室内。相对于其他公共场合,大学生在自己的宿舍里可以对各种事件自由发表言论,保持各自的立场,他们也可以对各种事件进行自由辩论,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种不受制约的现状是辩证的,有利有弊,只有形成优秀的寝室文化,才能有助于大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增强他们明辨真伪与善恶的洞察力,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3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在公寓寝室内,寝室中的每个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因此在日程生活中难免会会出现各种小的摩擦。因此,公寓寝室必须重视塑造和谐、开放、包容的寝室文化,鼓励寝室内各位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增强寝室成员的归属感,减少寝室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形成健康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3公寓寝室文化的建设策略

高校公寓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一个产物,公寓寝室的组织方式、运行程序、和管理策略等,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因此,公寓寝室的管理部门应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携手合作,采取切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推动公寓寝室文化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3.1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寝室硬件设施

由于公寓寝室对设施要求相对比较高,学生对公寓寝室的硬件设备的期望值也不低,这就加大了高校后勤部门的经济压力。一些高校由于经济实力的制约,对公寓寝室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对公寓寝室怨言较大,难以形成对公寓寝室的认同感。

3.2完善寝室管理制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公寓宿舍的寝室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对公寓村寝室实施有效管理的内在依据,是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在寝室内言行举止的重要途径。除制度建设之外,后勤部门还应加强大学生公寓寝室管理队伍建设,在公寓寝室管理队伍中内,高素质、富有工作经验的工作队伍必不可缺建设,他们可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打造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3.3加强与高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后勤部门对学生寝室的管理,需要加强与高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在大学生眼里,学校和老师、尤其是辅导员是他们最信任的组织和力量,他们面对紧急情况时,内心最渴望的还是第一时间能联系上自己的辅导员,由于公寓寝室率属于后勤部门远离学校,导致了学生联系自己的辅导员和相关老师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后勤部门可以专门腾出一些宿舍,让学生辅导员居住,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既可以方便学生与辅导员沟通与联系,也可以使辅导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动向,有利于维护公寓寝室的稳定工作。只要各个寝室都能时时保持稳定,寝室文化建设就不是一句空话。

4结语

高校论文范文第4篇

1.1高校信息安全的概念

目前,信息安全并没有明确的定义。ISO/IEC17799中将信息安全定义为:通过实施一组控制而达到的、包括策略、措施、过程、组织结构及软件功能,是对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护的一种特性。美国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美国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出发,将信息安全概括为信息环境安全、信息数据安全、信息程序安全、信息运行系统安全四个方面。沈昌祥院士将信息安全定义为:“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修改和破坏,为信息和信息系统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我国关于信息安全的定义基本上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提出(主要指信息系统安全)。在本文中,笔者将高校信息安全界定为:高校信息安全是指确保涵盖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信息自身的安全和信息利用安全在内的,从电脑硬件安全、处理系统运行安全、信息数据安全、信息内容本身安全四个维度出发,对具有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高校信息保护的一种特性。

1.2高校信息安全的内容

通过上文对高校信息安全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高校信息安全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物理安全维度看,主要是校园网络内运行的硬件设备的安全。涉及的是动力安全、设备安全、电磁安全、环境安全等;二是从运行安全维度看,主要涉及网络系统的可控性、可用性、可信赖性等,即保障信息系统不被篡改、破坏或不被非法操作等;三是从数据安全维度看,保障校园网络中流通数据的安全,既网络中的数据不被篡改、非法增删、复制、解密、盗用等;四是从内容安全维度看,是对信息本身内容真实性的鉴定、隐藏信息的发现以及对信息的选择性阻断。其中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1.3高校信息风险表现及信息安全保障之必要性

高校信息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信息风险人群”比例远高于国内其他行业“风险人群”。据360安全中心的《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个人电脑网上安全报告》显示,国内高校“风险人群”比例为28.7%。比全国“风险人群”的25.8%高近3个百分点。二是高校引发信息安全的因素种类繁多。除自然因素外,如计算机病毒、黑客、钓鱼网站、非法入侵盗号、系统的漏洞、人为操作等。三是高校的私有机密信息如学校公共数据、师生的个人信息、财务信息、档案信息、设备资产信息、教务信息等重要数据容易泄露或被非法窃取。针对高校信息风险表现,积极探索高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高校信息安全管理整体意识;二是有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三是能促进高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推进高校信息化进程;四是是能提高师生信息安全意识,促进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

2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信息风险分析是一种主动识别信息风险的过程。笔者分别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现实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做了调查研究、结合学校信息泄露案例进行分析,从共性上看,认为信息安全风险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2.1高校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防护不够的现象

首先,高校网络系统使用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信息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高校没有成型的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处于形式。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不够重视,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学校信息安全缺乏正确认识,对相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缺乏了解,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作为系统使用人员的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知识和信息技术,对信息安全防护漠不关心,片面的以为学校信息安全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于己无关。其次,高校信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于缺乏信息安全教育专业培训的技术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缺乏“防黑防毒”意识,对于来自外部或内部的恶意攻击缺乏警惕性,缺乏积极防御、保障信息安全的主动性。再次,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贫缺专业信息安全管理人才。由于缺乏专业信息安全人才的专业指导,导致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整体布局,对信息风险认识不够,分析不彻底,所制定的信息保障策略存在漏洞。最后,对信息系统安全漏洞未能及时、定期修复。安全漏洞是指在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协议和系统安全策略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攻击者就是通过研究这些漏洞向高校的信息系统传播病毒,或者人为控制计算机系统。管理者只有及时修复这些漏洞,才可以确保信息安全。

2.2高校信息安全制度不健全,存在信息安全管理漏洞

虽然高校信息化普及很快,但大部分高校对信息安全在监督和管理上都存在着漏洞。高校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缺乏健全的制度,高校内部管理相对松散,已有的制度大多数是趋于形式的要求而设立,没有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甚至连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都未成立,对突发的信息安全问题缺乏应急处置预案,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忙乱应对现象。据初步统计,大部分的信息安全问题是由于管理疏忽或者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从管理角度加强信息管理,是能够有效保障信息安全的。

2.3高校信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保障设施不健全

目前高校数字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数字化教学、管理、服务基本普及。但在管理和保障信息安全的设备上投入资金十分有限。首先因为用于保障信息安全设备成本较高,而信息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信息安全本身又不被领导充分重视,大部分高校安全保障配套设施陈旧;其次伴随高校扩张,大部分高校网络缺乏战略发展规划,网络边界设备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网络拓扑结构不合理,内网和外网在数据交换及数据流转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最后为节约网络运行成本,学校采取与网络营销商合作的方式来减少学校网络运行维护人员,忽视对网络安全维护方面的投入。

2.4高校缺乏对BYOD、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问题应对方案

由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极本的智能终端使用某些应用比在PC上操作方式更简单快捷,2013年移动办公设备的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安全信息的新问题。调查显示,高校基本上还没有制定相关的BYOD安全管理政策,以具体规定师生员工如何在学习工作场所中使用自己的移动。如何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更好的利用BYOD带来好处成为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的重要任务。高校在云计算信息安全方面专注于保护云计算主机站点的数据安全,对从移动终端访问云数据的用户安全重视不够,他们经常面临数据泄露、数据丢失、账户劫持、不安全的API、拒绝服务攻击、内部人员的恶意操作、云计算服务的滥用、云服务规划不合理、共享技术的漏洞等问题。

3高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建立高效、协调、集成的数字化办公系统是长春理工大学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国内一流大学的信息化保障,如何保障信息安全便成为建设数字化办公系统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3.1加强信息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从信息主体层面增强网络安全防护

为从根本上增强网络安全防护,长春理工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网络信息主体——师生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一是加强国内外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师生信息安全法律意识。如:长春理工大学定期组织管理员、信息源接入人员、广大师生学习《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及《信息审核、登记制度》等国内外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教育,普及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保密素质,让师生明确维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维护信息安全人人有责,充分发挥师生在信息安全维护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对师生进行信息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师生信息安全防御技能。信息安全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师生的实际需求,开展计算机应用和网络运用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基本的网络防御技能。长春理工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定期邀请专职技术人员对学校师生进行信息安全技术培训。如电脑操作系统定期更新,及时修补电脑安全漏洞,辨别不良网站等知识,让师生学会日常的安全操作和系统维护。

3.2坚持校园网硬件投入和有效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确保网络运行安全

首先,建立完整的校园网络病毒防御体系。一是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如:长春理工大学将正版的杀毒软件挂在学校的信息中心网站上,让学校教师免费使用正版杀毒软件,通过利用正版杀毒软件定期扫描杀毒,及时修复系统漏洞,遇到问题及时向软件开发商发送错误报告并进行分析,定期升级防毒软件、更新病毒库等,有效保障了学校电脑的安全运行。二是详细设置防火墙防范策略。对操作系统的端口配置严格把关,必须及时做到开放该开放的,关闭不需要的端口。对外提供网络服务的服务器。把必须利用的端口开放,其他的端口必须全部关闭。三是安装与配置IDS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监控内部网络操作行为及多种攻击,是检测防火墙过滤后的隐匿攻击。四是安装漏洞扫描系统。如:长春理工大学为每位教工电脑安装漏洞扫描系统,采用主动探测的方式快速获取目标设备的脆弱点,从而协助系统操作人员对目标系统建立风险快照。分别采用ping扫描、端口扫描、OS探测、脆弱点探测等技术对指定的远程或本地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威胁进行定期扫描检测,及时修补各种漏洞。其次,以防内为主,内外兼防为辅,确保信息终端平台的可信赖性。安全终端平台的建设依靠密码服务和安全操作系统支持。一是确保终端平台用户的合法性,用户只能根据规定的权限和控制规则进行操作;二是采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密码加密等措施,构建计算机系统应用环境安全,如:长春理工大学教师采用一卡通的上网卡号进行身份认证;三是建立提供认证、授权、检测、应急和处理非法访问服务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提供互联互通的密码配置,公钥证书等密码服务措施。具体保障措施如下:选用LOTUSNOTES/DOMINO作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开发平台。(1)数据加密。包括使用秘钥对电子邮件文档加密;网络端口级加密;使用SSL对在INTERNET客户机和DOMINO服务器间或在NOTES工作站和INTERNET服务器间传送的住处进行加密;域、文档和数据库加密。(2)NOTES的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包括NOTES工作站与DOMINO服务器之间的认证以及客户端与mMmo服务器之间的认证。(3)NOTES还允许用户通过建立群组的角色的方式来规划NOTES数据库的访问安全性。(4)利用双网卡主机技术实现办公网络安全隔离。(5)引入第三方的公钥基础结构(PK),进一步改善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3建构多重信息安全管理渠道,加强信息安全运行的制度保障

首先,设置层次明晰,职能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依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制度防范和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安全管理实行三级管理机制,由领导决策并负监督,中层干部管理,基层操作者具体执行。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近年来学校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的三级管理机制,成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处级单位,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学校信息安全工作,中层领导分管本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基层建立兼职信息员队伍,具体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使得信息安全工作层层落实。同时学校还制定了具体的组织体系和信息安全工作职责,厘清三级体制下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制定了《长春理工大学信息员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各信息安全岗位人员管理考核办法,使信息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建立常规管理制度、应急处理和定期评估制度。一是针对信息安全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突发性强的特点,制定常规化信息管理制度。如长春理工大学先后制定了《长春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配置程序管理制度》、《长春理工大学网络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制度》、《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案件和事故报告制度》、《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病毒及有害数据报告制度》、《长春理工大学病毒检测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长春理工大学网络设备管理制度》、《长春理工大学信息审核制度》等多项信息管理制度。二是制定应急处理机制,对于突发的、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或影响深的信息安全事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信息危机的发生。如长春理工大学成立信息危机应急处理小组,及时应急处理方案和信息,有效控制信息危机的发生。三是注意日常信息安全动态,建立定时测评,不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的信息检查制度,如:长春理工大学建立了信息检查制度,不定期检查各基层单位信息安全情况,并对相关测评、检查、抽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相关信息安全检查日志,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3.4设立信息技术咨询指导部门,促进信息安全防护与前沿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

没有一劳永逸的信息安全保障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障策略要不断更新、完善。例如:长春理工大学组建专业技术咨询指导部门,成立了长春理工大学信息中心,由专职工作人员跟踪最前沿的安全信息及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寻找已有防御网络隐患,积极引进前沿网络技术,并为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提供专业、合理、可行化建议,积极完善和革新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还将最新的技术发展及时体现在校园网络系统中,并对相关信息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信息安全事件,增加广大师生的信息安全知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使学校的信息安全工作切实做到实处,收到了实效。

4结语

高校论文范文第5篇

(一)对高校与政府关系进行理顺。

从产权制度来看,我国公立高校产权属于政府部门,高校仅是政府开展教育的代为,所以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属于委托与关系。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我国政府部门长期以来都对高校开展着行政化的管理,即便是高校法人主体地位得到确认,政府与高校之间存在的行政管理关系也没有获得有效改善,这使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行政化管理痕迹仍旧十分明显。对我国高校领导管理体制作出完善,首先需要对高校和政府部门的关系作出理顺。在高校领导管理体制的完善中,政府部门可以派出代表参与高校的权益分配、资产监管、投资决策以及财务规划等工作,从而对高校拥有的自主办学权利体现出尊重。而高校则应对法人治理结构以及法人制度作出逐步的健全与完善,并对行政管理级别进行逐步取消。

(二)设置高校董事部门。

高校董事会可以作为高校与政府进行沟通的桥梁,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监管高校领导作出经济决策以及开展的经济活动和财务部门工作。其成员可以由高校高层领导、经济学家、地方教育部门代表等组成。另外,构建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单位可以有效强化对高校财务部门的监控,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单位可以由董事会进行领导,从而更好的确保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单位的监督有效性与独立性。

(三)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化。

我国政府部门在高校财务管理方面规定高校设立总会计师,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总会计师这一职位并不存在,并且主管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副校长或者副院长也并不一定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并且存在管理意识、风险意识欠缺的情况,这是阻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我国对高校总会计师进行公开招聘,但是这种形式并未形成一种制度,因此推动高校进行总会计师职位的设置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化发展而言十分必要。

二、对高校财务运行制度进行完善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完善体现在财务管理流程、手段以及机构的完善方面,所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高校财务管理机构进行完善。

高校财务管理机构的完善需要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作为依据,同时要考虑到高校规模与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在明确权责、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构建能够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财务组织结构。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将财务处作为财务主管部门以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领导,并下设会计预算部门、预算管理部门来强化对高校经济活动以及预算的管理。

(二)使用现代化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高校财务工作管理内容包括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分配职工收入、分析经济风险、分析收益成本等。在这些工作的开展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利用来开发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构建财务信息网络对于财务管理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预算管理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所以高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执行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高效、有序地运行。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中,高校预算工作主要内容是高校全部的费用收支,对高校财务活动的管理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与事后管理三个部分。我国高校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虽然为全面预算管理,但是无论是事前管理还是事后管理制度仍旧有待完善。

三、对高校财务监督制度进行完善

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监督工作是确保高校财务活动高效、有序、合法开展的保障,同时也是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高校财务监督制度的完善中,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外部监督制度的完善以及高校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两部分内容。

(一)高校财务管理外部监督制度的完善。

社会监督与政府部门监督是高校财务管理外部监督的主要形式,从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来看,政府部门监督是主要的监督来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透明度与公开性欠缺,社会公众并没有了解高校财务信息的渠道,所以社会监督与政府部门监督相比力度要更加薄弱。高校财务管理外部监督的完善首先要从政府部门监督的完善做起。在这一方面,有必要强化对政府部门监督能力提升与整合,从而构建有效且系统的政府部门监督体系。政府部门外部监督的形式包括税务监督、银行监督、审计监督、物价监督以及财政监督,监督形式的多样化确保了监督工作的全面性,但是同时也导致了政出多门这一问题的出现,所以政府部门有必要明确多种监督主体的全责,避免在监督内容、监督时间、监督对象等方面出现重叠或交叉而造成监督效率的低下以及监督成本的提升。另外,为了实现多部门监督的整合,有必要构建联合监督规范,从而让高校财物管理外部监督形成合力;其次,有必要对于财务监督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我国在高校财务监督方面欠缺具有完善性和系统性的立法,这导致针对我国高校财务开展的监督工作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并且在监督执行中欠缺法律依据,所以在外部监督权威性与独立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础上制约了外部监督的成效。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可以对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作出借鉴,通过与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结合来完善与高校财务管理相关的监督立法,其内容应当涉及到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方法、监督内容等;再次,重视高校财务监督的信息化建设也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监督质量的必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财务监督可以在节约财力、物力、人力的基础上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化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监督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财务监督中依靠查凭证、查账本的方式。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构建高校财务管理监督系统,能够推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以及银行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确保监督过程中高校财务信息通畅性的基础上为高校财务信息的、汇聚与处理以及高校财务监督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最后,社会监督的完善离不开第三方设计的参与,所以高校财务监督工作有必要对第三方设计监督工作进行引入。高校可以委托独立的设计机构对高校财务报表进行定期审计,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开,从而实现民主监督效力的有效提高。

(二)高校财务管理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