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课堂礼仪

学生课堂礼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课堂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课堂礼仪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课堂;旅游文明素养

最近有句话很火,叫“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之所以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是因为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长,人们想走出家门甚至是国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据统计,2015年春节假期,中国内地游客出境游的人数达到了518.2万,首次超过了境内游人数,占出游人数的60%以上。这表明,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了中国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境游火爆的同时,国人文明素质的问题又凸显了出来。像是中国游客大闹机场,侮辱空乘人员等劣行,让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蒙尘。游客的不文明现象除了跟游客素质差、文明意识弱有关外,还跟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出游频率等因素有关。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这些都跟教育不到位有关。

一、中国游客在国际上的形象之现状

2012年3月,位于美国的市场调研机构曼达拉公司针对 16 个国家的 5600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关于旅游的在线调查显示,中国游客因“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等原因,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此前,在多个“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都曾榜上有名。中国游客礼仪修养缺失的行为常常会影响其他游客的空间享受。笔者曾走访过多个国家,每当看到有中文提示牌上写着“不要乱丢垃圾”、“请不要大声喧哗”、“请排队”时,也总感觉面上无光。

更有一些国家竟针对中国游客采取了歧视性接待,如遍布马尔代夫2000多个小岛的度假村,愿意接待中国客人的仅有几个。法国时尚品牌Zadig&Voltaire创始人蒂埃里・吉利埃就声称:“我们对客人是有选择的,比如,2014年在巴黎开张的新酒店将不接待中国游客。”这是因为有些酒店客人要求很高,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中国客人无时无地、毫不克制地大声喧哗,干扰了其他客人的休息,引发其他客人的反感。

中国游客礼仪修养缺失的行为也会对旅游目的地景区环境产生污染。中国游客不遵守规定,用闪光灯在珍贵艺术品前照相留念、随意刻画文物景观等礼仪修养缺失行为,不仅直接导致景观质量下降,更严重加速缩短了旅游吸引物的寿命。中国游客礼仪修养缺失行为对境外旅游接待地的社会带去全方位的冲击,引发了与当地民众的矛盾,使当地民众反感与厌恶,这种现状实在是令人担忧。因此,提高中国旅行者素质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二、中国旅行者礼仪修养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

礼仪出游不仅显示个人修养,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走出国门的国人即代表了中国形象。意大利哲学家亚米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程度,最能从他们的行为和举止中体现。”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民间大使”,中国游客的言行举止不仅仅代表自己,在目的国人们的眼中,还代表了中国整体。当中国旅行者在公共场合的举止有失体统时,当地人的点评是“中国人真差劲”。中国游客礼仪修养缺失的行为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国际旅游声誉,侵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国际形象。

中国的经济增长了,但精神文明建设却大大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修养与财富并非成正比关系,文明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夜可以产生一个暴发户,三代也培养不出一个贵族。”中国游客缺乏文明修养,其实是我们国内长期缺失礼仪教育的结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文明礼仪细节,没有养成言行举止文明的习惯。我们各个层次的教育,都是以分数为导向,不重视学生平常的礼仪文明教育。旅游文明礼仪缺失,归根结底还是教育上的问题。因此,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三、结合英语课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文明修养

我国人口众多,提高国民素质是个长期的大工程。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不仅是目前旅游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出境游的主力军。趁他们在校期间,利用课堂,结合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些国外习俗的宣讲,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事实证明,如果明白当地的风俗,绝大多数游客都能做到入乡随俗,恪守当地的规矩。

1.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教师应率先垂范

教师是学生学习礼仪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由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欲教育学生懂礼仪,就要注重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教师无小节,事事做楷模”,教师不但要用自己的才去教书,更要用自己高尚的德去育人。因此,教师要不断自我改进,不断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从而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言传身教。例如,如果学生帮助收了听写作业,要马上对他们说“Thank you”;如果需要学生帮助,要使用礼貌语言“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如果做错了什么,马上对学生说“sorry”。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身边的文明礼貌,也促成学生礼貌习惯的养成。

2.抓住教材实质,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文明礼貌教育于语言教学中

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每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上课。上课的过程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英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如果能抓住教材的特点,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渗透和穿插外国文化和文明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如果有心,可以挖掘教材里的特点,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经常给学生施加影响。相信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不但英语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提高。将来走出国门,他们不但会用英语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同时也会以良好的行为方式给所到之处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听力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新英语视听说课程》。这套教材涉及西方文化生活的内容很多,包括购物、看病、打电话、入住宾馆、好的行为习惯等。教授这样的课程时,多花一点时间,给学生灌输什么才是符合西方文化习惯的方式,怎么做才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可以让听力课生动有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明礼仪。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消除这种障碍的办法就是我们多多了解当地的文化,知道该怎么做。比如,就餐、入住宾馆或接受服务后的小费,因为我们国内大多数时候不需要付这种费用,导致中国人在国外的时候不付小费就离开,貌似没有礼貌、贪小便宜,其实是我们不了解情况。笔者就曾经在国外的一个酒店入住多日,发现酒店不及时更换床单,就到前台去投诉,要求更换床单。后来跟当地人聊起,才知道当地的习惯是每天要在房间的床上给打扫卫生的人员留下点小费,因为服务员的工资很低,全靠小费来作为收入。了解了情况后,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但对于自己无知所犯的错,我心里还是很愧疚的,担心给当地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给中国人抹了黑。

还有,在大型商场里乘坐电梯,中国人的习惯是跟朋友并肩站立,但在国外如果这样做,就显得很没有礼貌,因为他们的习惯是靠右站立,把左边留给需要快速通过的人。这样的经历有过一次,下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将这些经验推而广之,告知学生,让他们了解这种文化习惯上的差异,对他们将来走出国门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提醒学生,有些行为习惯是有可取性的,在国内也可以这样做,以推动我们国内文明的进程。

3.督促学生从身边做起,做个文明素养高的人

修养是一个人在道德、学问、技艺等方面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艰苦磨练和长期陶冶,逐渐使自己在某一方面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修养的提升过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砺才能积累。仅仅在课堂上讲解礼仪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关键是“知行合一”,即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言行坐卧均应注意礼仪的践行,将礼仪行为培养成自身的习惯常态。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也要督促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做起。不要认为出国后就会遵守国外的文明礼仪,在国内就可以为所欲为。试想,在国内连起码的文明礼仪都不遵守,这会是个思想崇高、情操高尚的人吗?小事不成,何以成大器?被我们忽视的小动作、小角落却往往折射出我们的整体素质。“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只有把文明意识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养成好习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说起如何做文明的人,学生都知道应该怎么做,校园内身边发生的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大家也都能说出许多。比如,随地吐痰,带饭进课堂,垃圾随手乱丢,在上课时聊天、接听手机、玩游戏,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课桌墙面上胡乱涂鸦,上课迟到早退,等等。古人云:“勿因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早起半小时,就可以悠闲地吃早餐;多走一步路,就能准确地将垃圾投入垃圾桶;珍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注重文明礼貌,在提高了自身文明素质的同时,校园内的环境也会更加和谐美好。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第2篇

一、营造探究质疑的氛围,点亮孩子心中的灯

和谐民主的探究氛围能使学生心情舒畅,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注意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变“满堂灌”为师生互动,真正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做到角色平等。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位学生,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多点鼓励,给孩子质疑的勇气与信心

在日常的科学课堂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常常有相同的感受,觉得学生太懒了,不爱思考,不爱质疑,有问题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这让老师们都觉得无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在我们预先设计的范围内旋转。同时也可能是害怕提问而遭到老师的否定与批评,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即使是错误也无条件地去接受。当面对这样的学情,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试图有扭转乾坤的胆量,鼓励孩子质疑,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质疑的勇气和信心迫在眉睫。

三、多点评价,给孩子持久质疑加满油

有时候我们用“三分钟热度”来形容我们的孩子,说明孩子保持持久的探究欲与求知欲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保持孩子持久质疑,也许有老师会说:“孩子迫切想要的知道的疑问足以调动孩子质疑的兴趣。”可是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当教师冷却了质疑的情景创设,他们对质疑的欲望也慢慢消退。评价是一种激励孩子继续质疑的催化剂。评价虽然只是一种手段,实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是只要我们能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相信孩子能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质疑的习惯,提高质疑的能力。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第3篇

一、记忆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在大量的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所以,“具象”就成为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要碰到大量的地理事实,诸如地理事物的名称、物产等等,它们成为区域地理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系统地理的学习中,也仍然免不了对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理论的实证部分。因此面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必不可少要加强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记忆的一般过程 根据melton的研究,记忆有三个基本环节:编码—贮存—提取记忆实际上是由“记”和“忆”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前者是知识的编码和贮存过程,后者是知识的提取过程,它们的综合含义是知识在大脑中的保持程度。

“遗忘”则是记忆的反义词。人的记忆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一 是对思维过程的记忆,后者等同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中对地理知识要求的不同层次,从“知道、记注理解和应用”四个层次考虑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处理。尤其对要求“记妆的知识点,则必须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力求让学生切实掌握。

三、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1.重视结构的作用

地理知识结构有大、中、小之分,大结构指整个地理学科的体系,中结构指具体章节的结构,小结构指具体知识点和分项细目的结构。这些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了地理学科的整体。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认为:(1)如果懂得了基本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其它类似的事物;(2)把一件事物放进构造好的模式里,就不易忘记。

地理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结构”则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主要是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以达到最终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2.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

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充分应用地理图像,努力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定的地理知识表象,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3.重视技巧的作用

现代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证明,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记忆方法和记忆术在学习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训练其它技能一样,记忆能力也可以经过训练而达到快速、准确、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先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可贵的记忆方法,例如口诀、歌谣、谐音记忆法等等,都是一些很成功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基储自信心、愿望和兴趣等。对于生理健康的人,都有记忆能力,而且潜力巨大,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很少。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只要学生愿意学,主动去学,那么记忆的潜能就能够得到充分挖掘。

5.重视保持的作用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总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求教师及时组织复习,利用课前提问、阶段测验等方式反复加强学生的记忆。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思考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了小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要求。众所周知,小学数学不像语文,内容枯燥、抽象。在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当下,作为数学教师,应巧妙运用生活、情绪的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三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反思,鼓励学生思考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思考且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解决每一个数学问题是,多问学生:“这里用了什么方法?”“经过了哪些步骤?”“获得了哪些经验?”“学会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体会?”这既可以引导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加以系统化,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完成的知识作进一步的反思,反思值得借鉴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以求得完成的深刻性等。由于知识的编排是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新知识或从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引申发展的。为此,教师力争做到: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做到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形象生动和通俗易懂的事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大胆实践。这样,学生的思维能一次次被激活,并逐步走向深入。现在我们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推行“全讲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你所讲的未必是学生最想听的。学生没有兴趣,所以他们就学得被动,最终造成学生不想思考,不会学习的结果。

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简单地把老师的要求移入学生的头脑,因为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正确利用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困难进行挫折教育,同时它离不开各科老师的配合,要及时与各学科老师进行联系与交流,形成整体的培养优势。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营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最佳环境,为孩子将来乃至终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点拨学生学习方法,教导学生思考

学生有思考的愿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仍不够,还要为学生指点学习方法,让他们合理思考。“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也是培养思维独立性的方法之一。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提问,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在生活中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如学习“年、月、日”时,有些学生提出“为什么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为什么是四年一闰,而整百、整千年要四百年才闰?”“为什么一个月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还有的是28或29天呢?”等问题。这时教师切不可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者认为学生的提问是可笑的、荒唐的,更不能因此而批评。应适时鼓励学生,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一节课的知识,能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获取,那才是成功的课。因为他们既体验了知识获取过程,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得到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

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力求讲少、讲精,一节课的知识讲完了,一堂课结束了,如果学生们的思考没有结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将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同时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首先要舍得“浪费时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放手让学生面对新问题独立尝试,促使学生自觉联系旧知识进行问题转化,并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例如: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有思考性的实践活动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巧设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如设计游玩中的租车方案、购票方案、房屋购买、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

五年级甲班有42名同学,班委会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4元的书,书店对购买60本以上者给予8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讨论购书方案。

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4×42=240(元)。

2.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4×80%×60=225(元);钱付得少,而且书多得到2本。

3.与其他班级一起购买,全班共付:4×80%×60=216(元)。

让学生从中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考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造力;工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15-02

一、创造力的组成和培养原则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和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多因素构成的,具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其中知识是基础,包括吸收知识、巩固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简化和调整。智力、能力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灵活自如的操作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和积极主动的思考精神,是发挥创造力的保证。

创造力的培养方式包括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培养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以及培养急骤性联想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包括灵感思维的开发、发散思维的开发、侧向思维的开发、收敛思维的开发以及求异思维的开发。创造技法包括联想创造法(比如列举缺点法、类比法、反面求索法、移植法、仿生法等),智力创新法(比如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提问法等),组合分解创造法(如组合法、分解法、形态矩阵法等)和信息传媒创造法(如信息查询、专利利用等)。

二、培养教师的创造意识,掌握创造型思维训练方法

要想培养出创造性人才,需要学校教师具有创造意识,创造学知识和能力,并且学校各部门要将创造性培养理念贯穿各个管理、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系统连贯的创造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比较流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有“六顶思考帽”、思维导图法、头脑风暴法、5W2H法以及检核表法等,具体内容见表1。

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方法,结合具体的课程和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适合的教学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基础课当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理论力学等课程。大学英语是我国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学思结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自动探索、勇于创新的教学环境。交际教学法、戏剧教学(英语短剧的创作和表演)法、读书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都是很好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式。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科学,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数学可以和经济、工程技术应用联系起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傅里叶变换在信号与系统、图像处理当中的应用等。高数教师同样应当和专业教师互相沟通,对专业课当中用到的数学基础知识在讲课当中提前布局,深入讲解,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更好更容易地学习专业课程。

上面这些方法无疑对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搜集相关专业的前沿动态文章,经典专业教材,建立动态的英语阅读素材库,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同时也学习了专业知识。

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同样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战场。根据创造力培养原则,教师首先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放弃心理,要热情诚恳,讲课要深入浅出。讲课内容要精心组织,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教师首先要保证跟上形势,把课程内容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借鉴CDIO(构思Convinc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PBL(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等教学模式,构建灵活高效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理工科的大部分课程都有相当的难度,实践证明许多课程并不适合完全进行研讨式教学,因此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还是应当多讲一些,留出少部分时间进行提问和讨论。同时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等创造性思维方式。对一些于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适当地少讲多做,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上机、实验、设计,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更好地开发创造力。

五、毕业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重要的环节,是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环节设置。它融合各个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传统和创新结合的专业课题。因此,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毕业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一,毕业设计第一阶段是做英文翻译和调研报告,这是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阶段,英文翻译的选择应当和课题密切相关,可以选择相关期刊上的英文文章进行翻译。第二,把每周一次或两次的检查汇报形式变为研讨形式,学生和老师坐下来进行讨论,互相学习,而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和督促。第三,可以借鉴奥斯本的检核表法,例如提出如下问题:(1)可否扩大用途;(2)可否借鉴模仿;(3)可否改变;(4)可否扩大增加提高;(5)可否缩小减轻省略;(6)组合起来等。这些问题可以强制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帮助他们突破已有框架,迸发新的思想火花。第四,创造力需要扎实的知识积累、不断学习新事物的热情、积极有效地思考和踏实地实干,因此毕业设计过程还需要老师由始至终进行严格管理。

全国目前有将近一千万在校的工科类大学生,他们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是承担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工科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努力。

⒖嘉南祝

[1]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13-20.

[2]严玉萍.基于核心能力的大学英语课程整合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15,(7).

[3]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Cultivating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Creativity on Classroom-learning

HE Liang1,2,ZHOU Ming1,2,LIAN Xiang-jiao1,2

(1.School of Mechanical-Electronic and Vehicle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

2.Beij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onitoring for Construction Safety,Beijing 10004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