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责任论文

生态责任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责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责任论文

生态责任论文范文第1篇

李晓芳 焦颖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段妍智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

摘要:当前,人们已经越来越觉察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环境问

题也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如果人类还不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任由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下去,那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失去生存

的最基本的条件,将无法生存。所以,在自然环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时候,人类应该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其思想对于现代人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生活方式;合理消费;生态文明

现代生活中,社会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有钱人便有了大手大脚消费的坏习惯,很

多人将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视为其发展的唯一目标。而现代生活,

每个人也正在感受到日益恶略的空气环境,很多人出门戴起了防

雾霾口罩,很多人选择在雾霾天不出门,但这仅仅是非常自私的

应对方式,要想起到“治本”的功效,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

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给了我们现代

人很大的启示。

一、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倡合理的、适度的消费

适度消费是一种抑制人们的贪欲,从而避免物质资源浪费的

消费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需要不断地刺激人们进行消费,甚至

有时通过制造“虚假需求”来带动消费。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生产

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利用自然的能力不

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涌现。随着人们物质生

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对生活的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刺激着人们不断地购买满足人们进行

物质享受的产品,形成了人们进行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尤其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利用广告来进行宣传,刺激人们进行

消费;利用买赠、打折等促销方式来促使人们为了眼前的便宜来

进行不必要的消费,使消费量不断地扩大,这就造成了人们对自

然资源的占有不断扩大,这种不必要的扩大最终必将破坏自然系

统的良性循环。

我们提倡合理、适度的消费也绝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要使消

费更加的科学,更有益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度消费的目

的就是使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在能够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水

平上。如果人们的消费在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后,还一味

的、无休止地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这就是不合理的消费。这种

贪欲将造成物质能量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

康。所以,人类要认识到“消费必然带来幸福”这种说法的错误

性,认清自然界对人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消费

无限、贪欲无度等理念,确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合理消费是一种健康、理性、有节制、有利于生态系统平衡

的消费。合理的消费反对人们对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反对奢侈、

浪费。它认为人们的消费活动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它在强

调合理的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多地提倡以知识等智力资源为主要

依托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消费。

合理的消费也是一种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热爱自然、

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全新的消费方式。它不仅指对符合环保要

求、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绿色产品的消费,也包括一切对

资源环境的无害的消费。绿色消费既可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有

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又有益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

护,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消费方式。所以,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消费方式,努力将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

的新时尚。

二、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

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效仿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活方式,认为人生活的全部意在于获得多大限度的物质享受,

也就是人对物占有多少。因此,人们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而

不惜花费自己劳动所赚取的报酬来换取物质上的无尽的满足。人

们对物的占有也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

人们的这种对物的占有欲是无限的,这种无限度的占有欲势必会

导致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缺乏。如果人们任由这种占有欲无限的增

长下去,必将有一天自然资源会枯竭,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

生态文明提倡的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摒弃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把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看成是更好的生

活这一庸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观念,而是提倡“更好”与“更

少”相结合,意思是指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更多的不破坏环境

的好产品。即使是人们占有的更少,但也是可以实现更好的生活

的。“更少的生产、更好的生活”这一提法是生态学

者高兹提出来的。他认为:“当人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都

可以量化,认识到金钱并不能购买到一切东西,认识到不能用金

钱购买到的东西恰恰正是最重要的东西,或者甚至可以说是最必

不可少的东西之时,‘以市场为根基的秩序’也就从根本上动摇

了。”

1在这里,高兹实际上是表达了劳动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人

的满足感也不应该全部来自于对物的占有,而是供人们自由支配

的时间这一寻求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的

重要性远远超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相反,如果人类

无限地向自然界索取,无度地占有自然资源,当人类的索取、破

坏的程度超出自然的承受力时,自然界就将向人类进行报复。严

重到一定程度,人类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到那时,人类

与自然都将不再存在,就更谈不上人类的劳动换来的物质满足和

人类的自由时间追求的精神满足了。

面对我国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

活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从我

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自己生存的意义,放弃对物的无

限占有欲望,关心和关爱他人和物种的生命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

环境,相信,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会协调发展,我们每

个人将会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生态责任论文范文第2篇

翻阅刘丛强获得的科研奖励,让人肃然起敬: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负责)、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候德封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等。2011年,因在科研上的突出贡献,刘丛强获得贵州省科学研究最高成就奖——“黔灵科技贡献奖”,并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每一项成绩,都凝聚了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赤子情怀 回报桑梓

1996年10月,刘丛强婉言谢绝了导师、世界著名地球化学家增田彰正先生的执意挽留,辞去了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职位,和妻子一道回国。在他看来,科学研究虽然没有国界,但祖国更需要他,家乡更需要他。

一年后,刘丛强按照组织安排,告别妻女,只身一人来到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由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转变为一个需要兼顾和权衡各方面利益的研究所所长。

如何让这个享誉国内外的老所再创辉煌,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地化所的管理和地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瞄准国际地学研究前沿,明确研究所战略定位,大力着手人才队伍建设,调整学科方向,整合研究力量……一系列新举措、新动作带来了地化所的新气象。

2009年,全所人才队伍,从他就任时的8位博士发展到100多位,同时,科研仪器平台建设、争取和完成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水平、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提升,为地化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孜孜不倦 悉心科研

刘丛强一心扑在事业上,从事管理工作的同时,在科研方面笔耕不辍。至今,他发表国际SCI收录论文16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二作者论文100余篇;发表CSCD论文300篇,第一、二作者论文250余篇;合著、专著5部,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

作为主要负责人,他组织申请和实施了我国第一个有关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基础研究的国家重要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成为中国科学院单位与地方科研院校合作针对区域生态问题开展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的成功范例。这项研究成果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也为促进喀斯特生态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言传身教 桃李满园

生态责任论文范文第3篇

生态道德教育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生态道德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生态德育教育过程中它是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要素展开的。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生态德育理念的灌输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学会感恩和尊重自然,履行对自然的责任,节约保护自然资源,树立绿色生态理念。

生态道德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意识,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丰富情感,实现对生态美的不尽追求与创造,使学生以生态审美意识引导科学技术和人类实践,创造出自然美与人造美融为一体的生态环境。

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生态道德理念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起绿色消费理念,指导学生在购买、使用商品过程中,在节约有度的前提下,追求接近自然,以获得主体消费的自然美感、健康、安全为指向的一种生态消费方式。其基本消费理念是节约、自然、健康、安全、可持续性。

生态道德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图片展示形式。这是一种直观的直接的视觉教育形式,可利用反映当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现象的图片,把客观的事实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图片展览,以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生态责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论文;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230-02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必需环节,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1,2]。就此笔者对青海某高校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影响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本次调查的资料来源于某高校2003-2014届预防医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对连续12届的789份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逐一进行了评价。

2.研究方法。对789份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逐一进行了评价,评价体系涵盖论文研究类型、资料来源、撰写格式(题目凝练、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统计方法使用、内容以及研究意义。对即将90名毕业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3.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2.1软件建库录入调查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一般情况。789篇论文资料中,预防专业372人,占47.1%;地方病防治方向272人,占34.5%;卫生管理方向67人,占8.5%;妇幼保健方向78人,占9.9%。论文研究类型中描述性研究623篇,占79.0%;实验性研究76篇,占9.6%;分析性研究70篇,占8.9%;Meta分析16篇,占2.0%;其他类型4篇,占0.5%。其中来源于指导老师的课题(为校级或院级)20篇,占2.4%;指导老师协助下设计并完成的760篇,占97.6%;无省级及以上课题。总体来看,每年毕业论文以描述性研究居多,近年Meta分析逐渐增多。

2.写作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常见错误和不规范情况中,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情况最多,476篇,占60.33%。其次是正文格式有误的359篇,占45.50%,第三位的是统计图表的使用有误的127篇,占16.1%。论文整体质量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2003年论文无误率仅为50.7%(36/71),2014年论文无误率达85%。

3.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90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态度是论文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性调查显示,68%的学生认为重要,22.70%认为不是非常重要,7.60%认为不重要。对毕业论文认识的调查显示,65.10%认为是重要的实践,63.40%认为是对专业知识的总结,50%认为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毕业论文撰写对科研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作用的人数调查显示,68.60%的学生认为可提高科研的能力,61%认为可以增加对科研的兴趣,70.30%认为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36.60%认为和学位证挂钩,涉及毕业成绩,不写论文就不能毕业,存在应付。此外,调查显示67.50%的学生认为经费不足,73.60%认为资料来源匮乏,61.90%的学生认为缺少老师指导,58.80%认为缺少设备条件,46.50%认为缺少院系支持,44.10%认为缺少政策激励。指导教师对论文质量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46.20%的学生认为是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38.30%认为是指导老师的科研水平。

4.考核体系演变。整体来看论文考评体系演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3―2007年),考评内容主要涉及论文实际的意义与创新性、论文内容、写作格式及答辩环节等,其内容从论文撰写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进行考量;第二个阶段(2008―2010年),考量体系发生明显变化,涵盖了开题报告和论文两部分;第三个阶段(2011―2014年),其评价体系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趋于完善不仅注重于论文选题的价值与合理性,还增加了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考量指标。

生态责任论文范文第5篇

    说中国“文论”存在危机,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呢?其实不然。新世纪之初,在暨南大学召开的一次文艺理论的学术会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当今的文论体系已陷入危机之中,具体表现为:文艺理论与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之间脱离联系,理论内容陈旧,已经不符合当今大众审美的要求;文论形态需要调整,文学理论在学理内容上要转向生态文艺学和文化诗学方面。这些年来,许多专家都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存在,并提出了改革文艺理论体系的一些设想。如陶东风先生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中(见《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认为文学理论不能拘泥于抽象理论的条条框框,必须打破现成的僵化的理论学说,注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原则,并把它融入到文学理论的体系当中,使之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王一川教授在其所着的《文学理论》一书中(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尽量克服传统的“意识形态”对文论的制约,摆脱了文学理论学科多年存在的“疲软”状态。他依照自己多年来对文学的深切体会,第一次用“感兴修辞”来代替传统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文学理论的审美属性得以彰显,全书的内容也因此焕然一新;后来,童庆炳、王一川先生在《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一文中,提出了文学理论改革的新思路,这是他们在承担教育部师范司的课程改革课题“在双向拓展中更新文学理论课程”中获得的成果。

    该文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明显受到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影响,同时也受“僵化理论”干扰,致使多年来文学理论的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如何面对21世纪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对现实突出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和对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他们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具体表现为“双向拓展”的一套思路:一是从宏观上向文化诗学和文化人类学方向拓展,强化文学理论与东西方的诗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二是从微观上向文本阅读和文学批评方向拓展,加强文学理论与文艺欣赏、文学批评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和鉴赏、批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此项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它化解了多年来文学理论课的尴尬境地,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王一川先生主持的《文学概论》课程建设被打造成为国家级精品示范课程。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着文呼吁《文学理论》必须改革,并指出这门课程面临的危机问题。笔者认为,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教材内容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制约下,人文性最为丰富的文学在理论板块中被切割成标准化测试下的一个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才能拿到高分。加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导致人们对自身人文关怀责任的迷失,学者普遍缺失独立的反思精神和审美精神。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李世涛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理论的危机———危机中的文学理论之重建》(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赵勇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王金龙的《危机与突围: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入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二是工具理性代替了审美之思。其实,文学理论长久以来一直被当作工具理性来讲授,从最初的“为政治服务”,到后来的“为现代化服务”,一直到现在的“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服务”,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这些偏颇的观点,影响了人们对文学性质的理解。文学首先是人学,它要表现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愿望和理想,它以优美的形式,传达人类的真情实感,从而展现生活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因而文学成为一种本真的言说,诗意的言说,审美化的符号。但是工具理性的教学模式却忽视这一点,致使文学理论教学陷入僵化的泥淖之中,成为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缺乏一种开放和务实的、人性化的内涵。唯有代之以审美之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学所关注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精神生态等现实问题,体现人的主置,张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未来指出理想的生存之境。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冯黎明的《论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黄发有的《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张晓舸的《文学教学:从“制器”到“育心”》(《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陈嘉映的《何为理论》(见张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是生态批评在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严重缺失。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体现文学理论的绿色之思和审美之维。可惜的是,我们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接纳这个内容,因此显得滞后于现实。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这方面的论文有:陈定家的《当代文论研究空间的新拓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周娅的《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2期),等等。

    四是文学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揭示这方面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的论文有:孙仁歌的《走出文学理论教学误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张德礼的《架起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加强文学理论实践环节教学探索的回顾》(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因此,笔者认为,将生态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是为了先完成“理论重建”,激活文学理论体系的生机与活力,恢复文学的应有之义,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思想,然后从实践中引导学生进入理论,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创作水平、鉴赏水平和文学批评能力。这是一条迅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文论”课程改革设想

    为改变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尴尬境地,必须把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进而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之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应该将文论课程的改革设想最终落实到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将生态观和人文关怀精神有机地融入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改革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努力建构“生态文艺学”这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二是加强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一)将生态批评观引入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建构生态文艺理论形态

    第一,教学理念上确立“天人合一”的深层生态文艺观。生态文艺学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这些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理论界中的生态批评十分普及。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它首先起源于西方的批评界,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开始兴盛,迅速成为遍及世界的文艺思潮,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被引进中国。威廉?吕克特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文学与生态学》中指出,生态批评是“将生态及生态学的理念用于文学的研究”。生态批评的目的旨在对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等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进行述评与研究,同时又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往今来的作品,从而使人类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及忧患意识。深层生态学是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1973年提出的关于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后来运用于文艺观中,要求人们承认物种的多样性和万物具有平等生存的权利,做到关爱万物,尊重生命,从而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它构成了深层生态文艺观的价值核心,也成为了教学理念中的重要资源。

    第二,教学范式上提出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如何通过转识成智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当今文学理论创新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态文艺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充分关注人类生存境况的人文科学,在教学范式上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生态文艺观,激发大家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关注当下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生态问题,给文艺理论灌注生态的绿色,从而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文论观和当前的环境危机和精神生态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文艺理论的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活动统一起来,既可以形成整体的生态文艺观,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充实文学理论的学理内涵。

    第三,教学延伸环节上,倡导课前阅读生态文学作品,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的生态文艺批评。

    课前安排学生阅读美国作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进而解读中国生态文学作家徐刚、哲夫等人的作品,并进行生态文艺理论方面的学习指导。

    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同时赋予文学理论以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文学本来是绿色的,文学理论也应该是绿色的,只要融进了人文关怀思想,它们便能恢复自我本色,共同彰显文学天空的蓝天白云。我们知道,生态理念、人文关怀是一种至真至善的文学追求,因为这是一种崇高的文学精神,它是一种崇尚天地万物、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类的未来命运,有了生态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文学和文学理论便会从冷漠的天空回归温暖的大地,成为人类精神寻求慰藉的栖居之所。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悲欢离合,人的喜怒哀乐,人的盛衰荣辱,都应该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从而成为极具感性的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文学是人学,文艺的宗旨就是逼近人类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意义。文学的本色应该是纯净的,它始终伫立在希望的田野守望着人类的生态家园,为人类守护着精神领域的最后一片净土,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文学的永恒魅力,正是来自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来自它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它激发人的生命情感以及对美的向往,同时弥补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而带来的缺陷,从而沟通人性的两极,给生态灌注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优化人类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