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例会会议纪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监理例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TU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109-01
监理例会是经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方代表协商一致,定期召开的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项目会议。是关系工程施工安全、进度、质量和资金投入是否偏离目标,参建各方能否围绕目标协调一致,实现有效合作的重要会议。主要参会人员有: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或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代表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建设单位代表和相关管理人员。根据会议议题可邀请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部门、材料供应单位等代表参加。
1 组织各方参与监理例会的必要性
(1)监理例会是监理单位向其他参建单位通报或汇报工程情况的规范方式,是现场管理与监控的延续,为参建各方相互沟通、协调提供了一个定期机制。也是宣传贯彻各级会议、文件精神,学习执行各种相关新规范、标准、规程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
(2)为监理实施“三控两管一协调”提供重要舞台。在“三控两管一协调”(即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合同及信息管理,协调各方关系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在监理会议上进行充分、全面的表述和分析,比其他形式更有效果。
(3)是监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有效平台。监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预计后期施工内容,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预控措施。例会上,监理单位可以提出多次督促施工方整改却难以落实的现场问题,让参会各方督促整改落实。监理人员根据工地实际情况提出后期工程施工的控制要点,提醒督促施工方做好重点控制工作。
(4)起到了加速推进工程进展的作用。监理例会的主要内容是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成事项的原因;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落实措施;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等。参会各方针对会议的主要内容进行汇报和讨论,分析问题存在原因,及时调整计划,采取补救措施,积极推进施工进度。
(5)是实现工程综合管理、协同管理的集中体现和全面布署。监理人员在日常的现场管理中难免存在缺陷,以监理例会形式开展监理管理工作有助于参会各方查漏补缺,集思广议,能够加强沟通协调,深化管理。
(6)监理例会会议纪要包含了与会各方一致认可或决定的事情,具有严肃性和“法定性”。会议纪要以电子和书面文字形式发给参会单位存档,是相关单位对照落实会议精神的依椐,也是相关单位检查会议精神落实情况的依据。
(7)建设单位通过例会形式能更全面地了解监理工作开展情况,切入实际的考察监理服务水平。在参建各方代表在场的例会上,监理单位开展面对面地专业服务,使建设单位更加信任监理单位工作水平,为展示监理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提供了机会。
2 充分发挥和提高监理例会作用采取的措施
(1)要形成例会制度。在工程的第一次监理工地会议就要提出并定下例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说,能否坚持例会制度,是检验一个项目监理机构工作是否规范、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志。
(2)每次例会要有一定收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把建设单位关注的问题做为重点,优先解决;参建各方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发挥积极作用,认真解决会议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使与会各方在每一次的监理例会中都能有所收益。
(3)在会前做好调研、准备和策划工作,充分掌握工程进展情况。①要做好会前调查摸底工作,将参会各方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要几方认可的问题,哪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棘手问题可事先征求各方意见,在会前做好协调工作,提高会议效率。②征求各单位意见,以相对固定的“会议模式”开展监理例会。对监理例会的召开时间、方式、程序及会址应征求各单位意见,以相对固定的“模式”开展,使各方提前做好参会准备,协调时间参与监理例会,保证监理例会出勤率。③做好会议设备用品准备工作。负责会议通知人员、引导签到人员、记录人员、搜集信息资料人员等要安排就绪;会议室、音响、录音、照相、投影、板书、图表展示、签到表、记录等设备用品要准备到位,避免会议中途出现其他问题,影响会议质量。
(4)做好会议主持导向工作。要事先做好策划,如会议“开场白”、问题导入等;对某些复杂问题、某些单位或参会人的个性及处理问题的风格等,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灵活处事的应变能力,使会议达到预期效果。
(5)做好会议后续工作。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及相关资料(包括佐证资料)、信息的搜集,尽快梳理、整理会议记录和资料,及时完成会议纪要起草组稿。监理例会通过或定下的事项、会议主要内容都要写入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整理起草好后,请参会单位代表进行审查,对会议纪要内容无异议后,项目监理部应及时印发给各单位,并做好会议纪要发放记录工作。会议纪要印发后,监理单位至少要留存一份会议纪要原件,会议原始记录及搜集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音像、信息、佐证资料等)要一并归档存放,妥善保管备查。
督促参会各方积极落实会议精神是召开监理例会的最终目的,让与会各方看到监理例会的成效也为以后开好监理例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3 结语
能否解决监理例会提出的问题是衡量监理例会质量的标准,监理例会质量的好坏也是检验监理机构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尺。如果能够成功地开好监理例会,充分发挥监理例会应有的作用,可以促进各单位之间关系融洽,促使各单位协调开展工作,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现场监理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实现了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资金和安全的有效控制。这将使我国的监理水平有很大地提高和进步,使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多一份保证。
参考文献
制定项目监理工作的质量目标(包括要达到的最终质量要求)、进度控制目标(达到业主要求的合同工期)、安全管理目标(预期要达到无伤亡的管理目标)。制定监理工作计划,会同各个专业监理根据自己专业明确管理目标和方向,编制监理实施细则,明确过程中质量控制重点、安全重点管控范围、节点重要目标。例如,重要的送电日期、送水日期、设备到场日期和重点结构完成时间等,并对未按照网络完成的施工方按照相关规定提请业主对承包方进行处罚,对于提前的目标按照会同约定对承包方进行奖励。根据业主提出的工程总体进度要求,审批施工方的提交的网络计划、材料计划、资金申请计划等内容。施工方编制的网络计划要考虑到材料准备、设备到场、调试、试车以及风、雨、雪等天气影响因素。
2组织目标控制
根据前期编制的监理实施规划,落实各个监理人员的管理范围、职责、分工及协调内容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召开监理例会、安全例会就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安全隐患、材料问题等问题协调各方解决。同时定期组织现场的质量大检查和安全大检查,并对例会和各类型检查形成文字性资料。以工程会议纪要、监理例会会议纪要、质量、安全周报、月报、检查通报的形式并下发各施工单位并同时上报业主及相关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组织各种质量检验工作,包含必要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单项工程等检查验收工作以及工程竣工验收时的组织工作。对于施工方完成的工程量及时组织进行确认合格性。对于施工中遇到的各类设计变更和重大技术问题及时会同设计方、施工方、业主、监理方等多方参加的会议进行组织和讨论,形成处理意见并组织实施。
3监理目标控制
督促施工方及时提交总体施工进度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以及人力、机具数量、到场情况是否满足业主的要求,并及时审阅并签字确认。对承包方提交的临时工程设计等必要的设计进行审核。对于设备总包单位进行审核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对承包人的分包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分包单位的资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三级教育管理必须要到位,并要及时检查施工方的安全教育交底和安全例会记录,确保安全警钟长鸣,要求每个施工人员心中都能牢记安全的理念,能够了解自己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在哪里,做到“三不伤害”。对施工方的施工进度计划及时落实是否扣网运行。当施工进度不满足工期要求及时通知并督促施工单位增加人力、机具以及延长作业时间并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加强进度管理。对于大型工程如工业建筑的高炉、炼钢、烧结机,民用建筑的办公楼、医院等项目对于初期的坐标、高程等进行总体布置,安排符合专业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方格网控制测量,布置满足工程使用的坐标高程控制网,并下发各个施工单位做好交接记录。
对承包方到现场的各类材料、设备、大型机具等及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检验,并保留好相关资料加强管理。对于不满足规范材料、备品备件等及时下发通知单责成施工单位按时清场,不得使用到工程中。对施工单位完成的合格工程量及时安排确认,并按照规定拨付工程进度款,但不能超过要求允许的范围。及时协调设计方对于地下管线施工图纸,道路、电缆隧道等地下施工内容能够按计划出图,提前完成大部分地下施工内容和道路基底施工,避免在施工旺季对现场造成影响。对于影响工程总体的关键部位和关键设备及时督促业主或设备订货部门及时安排进场计划,确保不影响工程关键节点目标。对于监理项目部内部员工进行监督管理,落实总监责任制。并不定期对监理人员的监理日记、监理通知单、安全监理通知单、监理联系单、旁站监理记录、图纸审核情况等各个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监理项目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4监理协调控制
协调业主和施工方、各个施工方的技术、质量、场地、资金等问题。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中监理协调工作是监理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工程进度,监理部应在工程初期请求业主组织设计方进行工艺技术交底,让所有监理人员、施工方能够熟悉自己所管理和施工项目的专业工艺顺序,其中重要的关键施工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都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预防方案和措施并安排施工方请相关专家对包括技术方案、安全方案等进行论证,并做好各种应急方案。在协调工作中对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量较多,各个单体构建筑物之间难免存在相互干扰等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及时进行协调,妥善处理双方或多方的矛盾,防止施工方受到影响。业主方和施工方的协调工作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业主由于对工程进度、质量等方面有较高要求,所以容易和施工方产生矛盾。监理要本着“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原则及时协调双方的内容。施工方和设计方的协调工作,施工中图纸到位不及时或者存在着图纸内容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需要设计解决,监理应及时召开专业会议解决图纸问题,减少施工方的人力、机具等方面的损失,并按照程序联系业主、设计方要求下发相关的图纸变更。协调监理内部的员工和机构的工作关系,保证监理项目部内部运行正常。
5监理质量控制
在开工前对各个项目签发开工通知单,必要的时候可停止部分施工的工程进度。对开工前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把不符合规范和图纸及时要求退场不得使用到工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包括监理旁站、巡视),对每道工序、关键部位进行现场检查和旁站监督。对质量符合规范和合同的部分及时进行部分或者全部确认。对于不符合规范和合同的部分责成施工方进行返工或修补处理,达到规范和合同要求的质量后给予验收。对于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等及时会同业主、设计方、施工方商定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并在设计上可行且投资控制上在得到业主允许。按照方案处理质量问题。对于施工方投入现场的各种设备的数量、规格、性能按照规范和合同进行监督和检查。在保证设备安装、拆除的安全前提下,如果不能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监理及时提出更换或者增加机具数量。
6监理安全控制
安全工作是所有工作的根本。随着2002年11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法》和2004年2月1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2005年10月13日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的正式颁布实施,明确了工程监理单位应是建筑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之一,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所以安全监理工作是监理部日常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大型工程中根据情况设置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各施工单位对自己所施工的内容在施工方案中要有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安全风险及隐患的等级划分及评估,并根据安全风险程度的大小编制相应的危机处理应急方案并报监理审批,按照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对于施工方案中的安全内容,特种设备的安装、拆除、安全劳保用品、深基坑、大型构件吊装等多方面的安全内容,安全监理应以专业的角度进行检查和批准,保证施工安全做到提前预防、提前控制,防患于未然。
7监理进度控制
审批承包人在开工前提交的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现金流动计划以及在施工阶段提交的各种详细计划和变更计划。审批施工方的年、月、周等进度计划。在施工中及时检查工程进度的施工情况,工程进度未能按照网络计划进行应及时报告给业主。
8结束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营管理
要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占领市场份额,管理要出效益是项目经营管理工作在建筑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工程经营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六方面工作:
一、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合同中的分包合同由合约商务部主办,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草拟合同,组织合同评审、合同谈判、合同会签审批、合同签订、合同的交底、合同修订(变更),负责组织项目签订的合同文件的管理,既负责所有合同文本正本(含电子文档)的保管工作并汇总台帐,维护和更新。
二、项目资金的管理。主要负责工程进度款申请及工程款支付。其中工程进度款申请:提交月进度工程款申报表、将审核后的月工程量汇总并编制成册、将监理、业主审核签认后的批复文转交财务收款;工程款的支付:在遵循项目支付原则的基础上,细化支付计划,确认可支付的科目及具体额度。
三、工程签证洽商。编制提交工程签证,签证预算调整及实现、参加业主洽谈工程签证事宜、建立签证洽商台帐。其中重点工作是签证洽商资料的编制,要具有灵活性、技术性、延续性。
例如:
1.灵活性―监理例会会议纪要做为结算资料
2.技术性―因施工技术、工艺无法克服的原因增加的费用
3.延续性―针对现场发生的动态费用的签证
编制时还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原则:
1、真实性。事件的描述必须与事实相符,否则只会使工作陷入僵局。
2、全面性。签证洽商工作贯穿项目的全过程,各个环节。例如工作性质、质量、种类、功能、价格的改变;为完成工程所必须的附加工作;规定的施工时间安排被动改变;工程质量目标要求的改变;施工条件和环境的改变导致施工机械和材料的变化等等。这需要技术与商务多加强沟通和交流。
3、创新性。多角度思维,另辟蹊径,找准切入点,才能事半功倍。
4、规范性。所有外报的资料均需注意表达方式的规范性,既是对单位实力的展现,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并从侧面烘托了资料的真实性、严谨性。以下展示两件常用洽商资料的范本:
四、项目分包管理。主要遵循项目管理的相关原则,从注册、考核、选择、进场、管理、退场、结算七个环节进行相关的管理。
五、项目成本管理。此环节主要分为三步:首先编制成本测算,为确保时效性及指导性,要在每季度末及时调整、完善成本测算;其次召开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对比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或方案。再次项目成本还原,竣工结算后编制。
要想使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利益最大化:
首先,项目经理要具备经营思维方式。多数项目经理是从事施工专业出身,多少有重技术轻经营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不是工作态度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心理原因所致。大家都喜欢干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事情,出错率低,潜意识里回避经营,最终导致了经营理念的短板。所以,对项目经理而言,必须形成经营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并且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项目全体人员,从而调动全员积极参与、主动推进经营工作。
为此,项目经理要在思想上把工作简单化,即制造成本的预测无论是否有预算及财务知识都不影响测算结果,它就是人、材、机和其他费用的合计,其中人、材、机根据设定的承包方式由分包成本、物资采购成本、周转材料成本、机械设备租赁成本、机械设备折旧成本组成,其他费用涉及的现场其他费、现场管理费、财务费、保修费、安全、环境管理费等都是以以往类似工程的指标推测出来的预估数;此后再根据所需划分调整周期,依据实际发生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就能很好的反映真实的制造成本,从而起到真正指导生产的作用。
其次,预结算人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我们提供的经济数据对领导的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本着全面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原则提供严谨的、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并对以往工程的要不断总结、提炼,将专业通俗化,形成的一套适合本企业特色的、简单易行的、易于与各相关部门交流的项目成本分析体系,从而也明确了自己的最终结算目标。
总之,项目根据自身工程特点测定出较为全面的制造成本,不仅为概算提供了准确的定位,其次为制定控制成本,确定利润增长点的管理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结合市场的波动因素,及时调整成本测算,并通过成本测算反映出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方案,最终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听取了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和集团公司*总经理的重要讲话。下面,结合公司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就会议的贯彻落实讲几点意见:
一、要切实提高抓好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电网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在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公司上下认真贯彻科学的电网安全观,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深化反事故斗争和“无违章企业、个人”创建活动,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实施硬指标查禁违章,超前管理,超前防范,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基建任务,保持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截至12月19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667天。面对越来越高的安全纪录,面对公司令人鼓舞的良好态势,越要求我们对安全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松懈思想。尤其是在当前年底将至、春节临近的关键时刻,确保安全生产,更是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的迅速扩大,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电网安全始终面临风险和压力。我们必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违章不禁,隐患不除,事故终究要发生”的理念,从建设和谐企业、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加大安全工作力度,巩固安全生产良好局面。
二、坚定不移地抓好安全生产。要深入贯彻人员、时间、力量“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始终把安全管理作为第一基础,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项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要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全面落实反事故斗争25条措施,深入持久地开展硬指标查禁违章和“无违章企业、个人”创建活动。要加强电网运行分析,密切注意电力供需形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强化调度统一管理。全力做好基建安全生产工作,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做好冬季“四防”工作,确保设备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强农电安全稳定工作,全面推行农电现场标准化作业和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电力设施保护,进一步健全完善三级护线网络,形成群防群治的电力设施保护格局。深化警企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线路防护区清障工作力度,减少电网外力破坏事故,依法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和窃电犯罪行为。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集团公司视频辅导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培训效果,进一步提高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确保电网安全提供素质支撑。要结合工作实际,超前思考和谋划好20*年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做好明年春季检修准备,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工作计划,确保计划执行的刚性和严肃性,确保今明两年工作有序衔接,为明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三、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建设坚强电网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保证。当前,公司电网建设任务繁重,基建、生产、物资、财务、营销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全力推进,发扬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加快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步伐,确保各项工程按期竣工投运。要认真贯彻落实《*电网“十一五”发展会谈纪要》和市政府于12月6日召开的电网建设协调会会议纪要精神,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汇报沟通,依靠政府支持,统筹协调解决好工程建设涉及的规划、计划、征地、拆迁、民事等问题,落实电网建设发展优惠政策,为电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统筹安全、质量、工期和效益,倒排工期,制定里程碑计划,建立定期调度例会制度,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加强关键点控制,创建精品工程,做到“零缺陷、无隐患”移交,确保工程达标投产率100。
四、切实做好冬季供电供暖工作。认真吸取*苇湖梁电厂因锅炉停运造成*市部分地区停暖事件的教训,结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11月21日调研城市供暖等工作时的讲话要求,高度重视,制定措施,保证全市冬季负荷高峰期间电力安全和热力可靠供应。一是要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严格执
行市经贸委下发的有序用电方案,全面和超前做好电网迎峰过冬和明年迎峰度夏工作,确保全市电力有序供应。二是要加强阳光热电机组、供热设备的巡视检查、检修维护工作,超前防范,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机组和供热设施稳定运行,防止发生大面积停止供热事件。阳光热电要严格控制来煤质量,严把燃煤入厂质量验收关,防止因电煤质量下降影响安全生产。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危机管理,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修订完善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等8大类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危机演习,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和危机管理水平。要加强与政府、社会以及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保证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有效应对,避免产生重大社会影响。
五、要切实做好元旦、春节,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公司“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和保电工作。元旦、春节临近,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公司“两会”也将于1月中下旬召开,在这个关键时期,抓好安全稳定工作至关重要。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节日期间生产、稳定等工作的重要性,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抓紧抓好。要认真开展以查设备健康水平、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为重点的节前安全大检查,对重点部位、重要设备、重点线段、重要区域的输变电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确保安全稳定运行。今年电网建设任务繁重,各有关单位要召开专门会议对节日期间的工程建设进行安排,确保职工集中精力投入生产。同时要认真做好节日期间负荷预测,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确保电网全保护、全接线安全运行。
六、进一步加强治安保卫、消防和交通安全管理。节日期间是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的敏感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办公、生活区的安全保卫值班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控制进出人员,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和车辆管理,确保交通安全,杜绝公车私用、私车公用。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治安、消防事件和交通事故。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供水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市供水管理条例》、《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供水企业(单位)(包括原水供水企业、公共供水企业、自建设施供水企业、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管道分质供水企业等)的水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管理目标)
本市供水水质管理实行企业(单位)自检和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制度,确保供水水质达到国家、行业及本市相关标准,确保供水安全。
第四条(管理职责)
**市水务局(以下简称市水务局)是本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其所属的**市供水管理处(以下简称市供水处)负责对本市供水水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
**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受市水务局委托,实施本市供水水质的日常监测工作。
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县)所属范围内的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业务上受市水务局领导。
第五条(供水水质监测)
供水水质的监测包括对原水、生产过程水、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以及二次供水以及龙头水的全过程监测。
第六条(鼓励和奖励)
本市鼓励供水企业(单位)采用先进的工艺、材料、设备等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供水水质。对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七条(费用)
供水水质的行政监管费用由行政主管部门承担,企业(单位)自检费用由企业(单位)承担。
第二章行政监管
第八条(水质监测网)
**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国家站(中心站)和地方站组成。
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并获得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授权的**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水质监测站,是国家城市水质监测网的国家站和本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的中心站。
地方站由市和区(县)供水企业的供水水质分析实验室组成。地方站须通过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资质认定,业务上受市水务局指导。
第九条(水质监测方式、内容)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定点和不定点、动态实时监测等方式,对供水质进行监测,供水企业(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定期、不定点监测可采取随机抽检形式进行。
市和区(县)二级供水水质监测项目包括:
(一)原水供水企业
原水:每月一次监测29项指标。
(二)市属公共供水企业
原水:每月一次监测29项指标。
出厂水:每月一次监测42项指标,每年一次监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月一次监测9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月一次监测42项指标。
(三)区(县)公共供水企业及自建设施供水企业
原水:每季度一次监测29项指标。
出厂水:每季度一次监测42项指标,每年一次监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季度一次监测9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半年一次监测42项指标。
(四)乡镇公供水企业
原水:每年一次监测29项指标。
出厂水:每半年一次监测9项指标,每年一次监测42项指标,并对部分水厂进行106项指标的抽检。
管网水:每半年一次监测7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年一次监测42项指标。
第十条(实时监测)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供水企业(单位)实时水质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对供水企业(单位)的原水、出厂水、管网水、输配主要边界或重点区域等供水环节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控,供水企业(单位)应当按照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真实的在线水质信息。
第十一条(水质考核)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质监测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考核。
第十二条(涉水产品)
涉水产品是指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水直接接触的材料和化学物质。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等相关标准和规定对供水单位所使用的涉水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检。
第十三条(水质公布)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市供水监测与管理月报”、“**市供水水质例会会议纪要”等形式定期公布本市供水企业(单位)的供水水质信息。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对本市水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四条(水质例会)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召集供水企业(单位)参加的供水水质例会,公布水质监测结果,进行水质管理工作交流、制水工艺指导、检测数据汇总、水质事故分析等事项。
第十五条(培训)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适时组织供水水质管理、水质检测技术等的培训。
第三章企业自检
第十六条(检测制度和设施)
原水供水企业、公共供水企业以及自建设施供水企业应当建立覆盖供水全过程的水质检测制度,建立水质化验室,提高检测能力。
第十七条(检测项目)
企业(单位)自检项目包括:
(一)原水供水企业
建立原水水质的监控体系,在水源地使用在线仪表对氨氮、浊度、溶解氧、氯化物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将数据传输至相关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供水企业(单位)。
原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21项指标,每月至少一次检测29项指标。
原水供水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水质标准。当原水发生突变或受到严重污染时必须及时通知相关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供水企业(单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查明原因、妥善处置。
(二)市属公共供水企业
原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21项指标,每月至少一次检测29项指标。
出厂水:在出厂管网上安装在线仪表对2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如在线仪表发生故障时,应对出厂水每小时一次检测2项指标),每4小时一次检测3项指标,每日至少一次检测21项指标,每月至少一次检测42项指标,每半年一次检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一采样点每两周一次检测9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月一次抽检42项指标。
(三)区(县)公共供水企业及自建设施供水企业
原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9项指标,每月一次检测29项指标。
出厂水:应当在出厂管网上安装在线仪表,对2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每8小时一次检测3项指标,每日一次检测11项指标,每月一次检测42项指标,每年一次检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一采样点每两周一次检测9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季度一次抽检42项指标。
(四)乡镇公共供水企业
原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9项指标、每月一次检测29项指标。
出厂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9项指标,每月一次检测42项指标,每年一次检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一采样点每月两次检测7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半年一次抽检42项指标。
(五)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
建立水质检测制度,加强对水质的监控;每半年不少于一次进行水箱清洗,冲洗后检测5项指标;定期对龙头水进行抽检。
(六)管道分质供水企业
建立水质检测制度,加强对水质的监控;每月一次检测42项指标,龙头水每日一次检测5项指标。
第十八条(在线监测)
市和区(县)公共供水企业应当设置位于出厂水、输配管网和重点用户等处的在线水质监测仪器,对浊度、余氯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应当将真实的监测数据传输到市或者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水质报告)
本市建立供水水质报告制度。
原水供水企业、市属公共供水企业应当按规定定期将企业自检的供水水质报告报送市供水处。
区(县)及乡镇公共供水企业应当按规定定期将企业自检的供水水质报告报送至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报送至市供水处。
市供水处应当及时将供水水质报告汇总后报市水务局,并根据要求报送建设部及本市相关管理部门。
供水水质报告内容包括:
原水供水企业:旬报(原水21项指标);月报(原水21项、29项指标);年报(原水21项、29项指标)。
市属公共供水企业:旬报(原水21项指标,出厂水21项指标);月报(原水21项、29项指标,出厂水21项、42项指标,管网水9项指标,管网末梢水42项指标);年报(原水21项、29项指标,出厂水9项、21项、42项、106项指标,管网水9项指标,管网末梢水42项指标)。
区(县)公共供水企业及自建设施供水企业:月报(原水9项、29项指标,出厂水11项、42项指标,管网水9项指标);年报(原水9项、29项指标,出厂水11项、42项、106项指标,管网水9项指标,管网末梢水42项指标)。
乡镇公共供水企业:月报(原水9项、29项指标,出厂水9项,管网水7项指标);年报(原水9、29项指标,出厂水9项、42项、106项指标,管网水7项指标,管网末梢水42项指标)。
第二十条(水质检测采样)
水质采样点的分布应当具有代表性,应当分别设置在水源区、取水口、水厂出水口和居民经常用水点和管网末梢等。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根据供水人口设置固定数量和固定位置的管网水质检测采样点。采样点数量按供水人口每2万人设一个采样点计算,供水人口在20万人以下及100万人以上的酌情增减采样点。
第二十一条(水质超标措施)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判断限值、计算合格率。当检测结果超标时,应当立即重复检测,并增加检测频率。检测结果连续超标时,应当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质事故的发生。凡饮用水水源水质不符合标准时,供水企业(单位)应当采用先进适用的净化技术,改进处理工艺,使水质最终达标。
第二十二条(委托检测)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具备水质检测能力。无能力自检的,可委托通过市级以上计量认证并具有相关项目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第二十三条(涉水产品和清洗消毒)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的涉水产品。
用于供水的新设备、新管网投产前或者原有设备、管网改造后,应当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经有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章应急预案
第二十四条(制定应急预案)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制定处理供水水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报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市突发公共事件供水行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结合本供水企业(单位)实际情况编制。
第二十五条(现场调查)
当发生水质事故时,相关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入现场进行调查、取证、采样和检测,相关供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和配合。
第五章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