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消费影响因素社会学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体育运动的社会作用发生了较大的演变、对体育消费的价值观的认识也有所改变。体育消费已经广泛地进人社会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消费因素进行初步研究。
一、体育消费的基本涵义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的各种物质消耗的经济投人和观赏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支出。体育消费包括狭义的体育消费和广义的体育消费。狭义的体育消费是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行为。广义体育消费包括一切与体育活动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是作为社会一般消费中以个人及其家庭通过支出货币所得到的各种体育效用,即各种体育的(包括物质的、劳务的、精神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体育消费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一个方面,它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前提下,所引发的适应更高层次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决择,是一种伴随对体育功能作用的主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体育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导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追求发展和享受等方面需要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由此可见,体育消费的程度、水平、状况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
二、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
2.1文化因素
我国人民生活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从出生就开始接受周围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并逐渐建立起与这种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它能决定一个人的消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不同,其价值、消费观也不尽相同。不同的体育教育程度、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和消费观。体育文化的认识和欣赏水平与国民教育水准有着密切的关系。国民教育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公众对体育文化认识和欣赏水平较高。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4%左右,目前,每年有近百万学龄儿童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辍学,12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1.8700,这些无疑影响着他们对社会文化教育和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由此也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参与和消费。可以说,目前我国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是影响我国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经济因素
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或日常生活中个人及其家庭收支状况。我们这里所涉及的体育消费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个人以及家庭收入在体育消费中的实现程度我国居民对体育消费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家庭收人和闲暇时间两个因素。根据(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5160元(约合G3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2090元(约合255美元),而中等收入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04。美元。萝仅管1999年通过调资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人普遍有所提高,但与中等收人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收人仍处于很低的水平。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人中或总支出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人不断增加,收人中或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将下降。”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当恩格尔系数达到G5写时,才开始出现娱乐性体育消费;当恩格尔系数达到50写以下时,这类消费可呈现稳定的持续性增长。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开支75%仍用于吃穿用等基本物质生活,占全国人口74%的农民还以手工艺的方式解决温饱,处于解决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低层次向小康型过渡生活需要的基点上,尽管目前我国实行了五天制工作时间,广大城市居民有一定的,闲暇时间,但无宽裕的经济收入,因而,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高的体育消费水平。
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阶层、群体环境、闲暇时间等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2.3.1社会阶层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可分为三个阶层,第一阶层是高收入阶层,这个阶层占人口的1%-2%,他们的消费观念是追求名牌、高档次、高质量是他们消费观的主流。同样在体育消费上也表现出一种舍得花钱、讲究体育愉悦身心的作用,更注重体育消费的名牌效应、第二阶层是中等收入阶层.这个层次约占我国人口73%左右.这类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他们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其消费观念注重物美价廉,注重使用价值和效果。在体育消费上他们追求的是健康、长寿、文明、高雅,讲究科学锻炼,参与型体育消费是主流。第三阶层是低收入阶层。这个阶层一般是劳动阶层。这个阶层占我国人口73%左右,这类人的消费观念正处在“生存需要”为主体,并逐步向“发展需要”为主体过渡阶段,他们对体育消费虽有消费的强烈愿望,但无实现的经济能力,或者仅有较小一部分的消费能力。
2.3.2群体环境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群体环境是指在形成一个人的思想、态度和信仰时给他以影响的人群。人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必然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关系,彼此相互影响。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有影响的所处的群体环境大致可分为3类。第一类对个人影响最大的相关群体,如家庭、亲朋好友和邻居;第二类个人所处的社会团体和工作单位;第三类个人所崇拜的体育明星。这些相关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行为必然对周围的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模仿、循环反应、行为感染和认同等作用。
2.3.3闲暇时间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闲暇时间的多少与体育消费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工时制度的改革,我国城市居民的余暇时间明显增加,但实际用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主要原因是:(1)由于家务劳动自动化程度差,用于料理家务.时间所占的比重较大;(2)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时间花的较多;(3)受上下班交通条件及社会化服务完善程度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一方面工时制度的改革使城市居民的余暇时间增加,另一方面人们还无法完全摆脱家庭事务等的困挠,这种矛盾同样制约着体育消费。:
三、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综上分析表明,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还谈不上拿出很多钱来进行体育消费,即使存在体育消费,也只有个别的或少部分人的消费。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更新体育消费观念,提高体育消费水平。
3.2对策
3.2.1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收人,繁荣体育市场。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体育消费资料价格。
3.2.2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加强体育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日、消费观,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众参保意识不明确
我国群众参保意识不明确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某些部门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对社会保险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当前,某些部门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对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缺乏足够全面的认识,也就使得其在地税机关依靠征收保险费用过程中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多是应付或者推诿态度对待地税机关工作人员。对推选参保对象与宣传发动工作不落实到位,直接会影响干部职工参保的主动性,影响缴费的积极性,造成拖欠社保费的情况出现。更有甚者为了自身企业利益,直接剥夺雇佣员工参保的正当权益。除此之外,因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某些企业反映经营不稳定,认为没有资金确保长期缴费能力,所以对此存在顾虑,从而缴费积极性较低。当然,群众自身的参保意识更是有待加强,尤其是那些下岗待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的参保意识更是薄弱。因这类群体中的多数属于弱势群体,个人收入较低,所以造成其更重视眼前利益,不愿参保。
(二)责任界限不明确
责任界限不明确是造成社会保险费用征收工作难度增大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社会保险费用管理制度对保费征收工作存在不利之处。就实际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社会保险缴费人员对劳动部门核定的险种与数额持有异议的现象。而劳动部门自身因受到人力与精力的影响,在核对当期需要缴纳费用数量时存在和缴纳单位缺乏沟通的情况,导致实际核对过程中通常凭借手头历史资料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缴费人当期应缴数额进行核定的情况。并且,核定应缴纳保险费用额度也因劳动部门单方面认定数字,使得缴费单位无从得知,事后也未完全认可。只是地税部门尤其是基层地税部门需要依据劳动部门核定的数额进行催报催缴,可见其难度系数之大。
(三)政策强制性不足
依照现行相关规定,企业须在规定期限缴足金额,否则进行公告披露。部分企业通常会以效益不好或者是周转经费紧张为由,将已计提应缴保费截留下来长期拖欠,任意挪用。更有甚者只缴纳少数人的社会保险费用。这也是由于我国关于社会保险征收政策不够强制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社保提取依据不实的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社会保险征收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当今时代属于互联网时代,因此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出网络资源的巨大优势。不断提高健全社保工作的流程体制,科学合理制定社保费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信息传递与绩效考核等相关规范。高效拓展征管软件对信息支持功能,加强社保费用征收软件和各大银行之间的信息连通,如此也就方便了实时查询数据,或者同步传输数据,逐渐以电子数据运行取缔手工操作方式。
(二)通过干部培训增强服务质量
工作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水平,因此可以根据社会保险费用征管工作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涉费模块应用培训。从而促使一线管理人员熟知政策与办事流程、注意事项等。经过网络平台拓宽和缴费人适当的交流沟通,引进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尽力实施多元化申报缴费模式,将文明热情、规范操作贯彻社会保险费整个申报缴费环节,让缴费人感受优质服务。
(三)扩大政策宣传,获取企业配合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全面展开政策宣传活动,主动和地区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沟通联系,最大限度取得企业支持与配合。从而逐渐形成政府支持、部门配合以及参保人员理解的良好局面。同时还需深入企业,真实了解企业困难与意见,为其排忧解难,最大限度让参保人员与企业得到真正实惠,从而配合支持缴费工作。
(四)增强部门配合
地税部门需要增强和财政、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创建社保费征缴例会制度体系,然后和人社局、银行等有关部门创建并完善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同时定期深入企业,研究与分析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积累征管经验,有效协调工作关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良好局面。从而促使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保征收规模也逐渐扩大。并且还需增强费源管理与日常申报管理,以此规范日常管理行为,并合理管理缴费企业参保信息资料与票据。
三、结语
想要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增强企业征缴率、申报率。除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取得企业配合,提高部门配合力度,优化网络建设等措施,还需要通过紧抓干部培训途径提升工作服务质量。以此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保险费用征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霞 .社会保险费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电子商务 ,2010(6):360~361.
关键词: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简·亚当斯(Jane Addams);社会工作理论
在早期形成的社会工作理论中,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起着重要的作用。俾斯麦时代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是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做出的理性的反应。这种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模式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简·亚当斯(Jane Addams) 则从社区改良运动的角度通过自下而上的社会行动改变贫民生活环境,进而促进社会整合。本文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比较,探讨两者是如何在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的。
1、两者的理论观点
1.1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随着俾斯麦时代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形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如社会风险的增加、城市人口贫困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因此推动了工人运动的高涨。俾斯麦出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发展的目的,讨好工人阶级,通过自上而下的立法制定社会保险政策,开创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缓解社会矛盾。
1.2 简·亚当斯(Jane Addams)与美国城市社区改良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大量贫困移民聚居的城市贫民区问题困扰着美国人民,面对这一城市难题,简·亚当斯发起的社区改良运动独树一帜。在亚当斯看来, 自下而上的社区改良运动的目的是帮助解决大城市的社会和工业问题以及减轻社会两极分化的问题,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2、两者的区别
第一,两者的研究动机不同。俾斯麦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推行社会保险制度,从统治者的动机来看是对工人阶级的让步,在客观上达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而社区改良运动从动机出发就是对一般意义上的慈善运动的一种超越。相对于以高高在上地姿态对移民施加怜悯,社区改良者更倾向于长期生活在贫民区中,将穷人视作邻居,将社区改良运动提高到了社会改革的高度,赋予其以新的时代的内涵。
第二,两者研究的视角不同。俾斯麦的社会保险立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是资产阶级为维护政治统治需要所采取的,它意味着国家开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它对以后的德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亚当斯则以政策的倡导者身份自下而上的鼓动宣传政府保护下层人民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简·亚当斯还注重开展社区调查,这就一方面宣传倡导美国人对于贫民区的极大关注,另一方面也积极推动政府实行进步的社会立法,从根本上改善贫民区居民的生活处境。
3、两者的共通点
奥托·冯·俾斯麦与简·亚当斯的社会工作都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探索,这些共性也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基础。
首先,两者都是从宏观社会工作层面阐述其观点的。俾斯麦时代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是德国政府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做出的理性的反应。国家通过社会立法推行社会保险政策,防止了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的随意性,确保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和畅通性,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亚当斯也认为,社会和经济原因才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她深信,“没有整体的提高和进步,个人也不可能实现他在道德以及物质方面的持久的进步。”亚当斯致力于构建较高层次的社区和社会生活中心,“赫尔之家”的志愿者们认识到,局部问题的解决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只有将不合理的制度加以改革,赋予社会中所有人以平等的权利,才是实现对人的权益的最高尊重。“赫尔之家”的工作重点从微观的救助行动转向对宏观政治制度的变革,进而解决社会问题。
其次,两者都致力于为解决社会问题做贡献。俾斯麦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境地,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淡化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有利于社会整合。简·亚当斯的社区改良思想是在社区改良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赫尔之家”最初创办的目的是要帮助社会底层的大众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亚当斯改良思想的不断完善,她一直都致力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以及公民福利,促使社会进步。
4.对中国社会工作的现实意义
政府对于社会政策的制定可以为社会行动的实施提供方向和指引,是社会行动的基础和框架,而社会行动是社会政策必不可少的执行环节和组成部分,并且促进社会政策的完善。两者结合,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和自下而上的社会行动,促进社会的整合,推动社会进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政府有责任建立和完相关社会政策。由此可见,无论是俾斯麦自上而下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还是亚当斯自下而上的社区改良运动,都为中国探索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及实践提供了参考。(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唐庆,《论俾斯麦时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创建》,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
[2]唐志明,《论俾斯麦的社会保险立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厉光通,《论简·亚当斯的社区改良思想及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1
[4]张骁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赫尔之家”组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吉林大学,2012
同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家也关注城市社会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如沪江大学对广东凤凰村和沈家行的调查,李景汉对北京人力车夫生活费的调查。调查成果有影响力的如李景汉的《北平郊外至乡村调查》、陶孟和的《北京生活费之分析》、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和《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林颂和的《塘沽工人调查》、施裕寿等人的《山东中兴煤矿工人调查》等。上述调查大多是针对某一个城市进行的,但也有学者对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严景耀指导学生采用人类学实地调查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进行犯罪调查并写成《中国监狱问题》等专着。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目的上侧重于社会改良的现实性目标,而忽视了以社会结构为考量的学术型目标;在方法上过于注重经验型的社会事实,而忽视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理论建构;在内容上往往集中于某一群体或某一方面的调查,而忽视了城市综合性社会问题的研究。
在“观点”和“方法”的提出及学科建设方面,一些社会学家在城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建构方面进行了尝试,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当属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和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这是两部系统性较强的城市社会学着作①,对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景超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25年至1928年期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社会学,随派克等学者从事都市社会学原理的研究,必定深得“芝加哥学派”的真传。其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唐人街:共生与同化》,从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讲起,研究了唐人街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及家庭生活等,同时对唐人街的生活组织、帮会、通婚、同化、边际人等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吴景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正是他作为“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学研究开创者”的奠基之作。1928至1931年,吴景超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间出版《都市社会学》。
该书是中国最早的都市社会学研究着作。全书共计四章84页,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首先,深刻地探讨了两个关系,一是都市与附庸的关系,都市离不开它的附庸,都市及其附庸构成了都市区域,都市区域是研究都市经济的基本单位。都市繁荣的标志是看它的附庸的富饶程度及工业化水平。都市与附庸的关系不是看两者的远近,而是看两者之间的交通,交通是沟通都市与附庸的“唯一妙法”。吴景超还对居民在都市中的“自觉观念”进行了论述,他指出,“都市居民应该有一种自觉的都市观念,时时刻刻去研究如何发展他们的都市,如何保有他们的附庸,如何发展他们的商业势力到别的都市的附庸中去”。二是都市间是互助与竞争的关系,从互助关系看,都市之间应常通有无、货物流通,这样才能达成“共赢”。从竞争关系看,都市间存在贸易竞争,这种竞争是国际性的也是局部性的。
其次,富有洞见地分析都市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及城市化问题。吴景超认为,都市人口增长的方法有三种:人口的自然增长、移民(人口流入城市)、扩充市区(把附近市镇和乡村划归都市)。可以说,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城市化理念,他认为,中国有大约75%的
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极其低下,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发展中国实业,创造中国的都市,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以及一切游手好闲的人,到都市中去寻生活,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8]。中国人口集中到都市,是大势所趋。第三,提出了都市问题的研究方法。要找出都市病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恰当的对策。寻找都市病态原因的方法是实地调查研究,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然后才可以谈都市改良,谈都市控制。都市中各区域的环境不同,人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研究都市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暗射地图”,把社会问题的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然后再根据地图开展实地调查。①研究都市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都市区域发展史研究。 此外,芝加哥学派在都市研究中综合统计法、个案法、自传法,以此弥补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最后,强调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他认为,都市社会约束人类的力量还比不上乡村社会,这是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便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交往紧密,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乡村“舆论”的监督,宗族、家族、家庭等因素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而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人们互不相识,“舆论”的约束力较小,个人行为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完备的约束手段。除了“舆论的制裁”之外,人们的行为还需“良心的制裁”。都市社会较之乡村社会,以道德律令为根源的“良心的制裁”要明显薄弱许多。因而既要重视道德、宗教、舆论、良心等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也要重视法律等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
应该说,吴景超在《都市社会学》中提出的观点、思想和方法是对现代文明都市发展的深刻思考,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价值,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中,其意义更加凸显。与吴景超作为知名社会学家的身份不同的是,邱致中虽然获得过社会学博士学位,但更多是以市政规划专家的身份示人。1933年从暨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也在上海江南学院讲授“都市社会学”课程,因资料匮乏,故自制讲义,先作《实用都市社会学》,后着《都市社会学原理》。1934年,两本着作相继出版。《实用都市社会学》共15讲,详细论述了都市的形成、意义、公共建筑、工业区域、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市政交通、卫生、金融机构、文化、人口、政治组织、行政、政党、职业团体、流荡与寄生阶层等。该书仅仅是对都市构成要件的分类概述,在应用社会学视角方面却有所欠缺。《都市社会学原理》恰好对此进行了弥补。
《都市社会学原理》共10章,首先对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都市社会学是阐明都市社会的组织,并科学地论究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灭,而理论地探寻其构成及进化的内在的必然关系的科学。都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都市的物理形态,更主要的是基于物理形态条件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广义的都市社会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都市社会历史学、都市社会构造学、都市社会政策学。而狭义的都市社会学仅指都市社会构造学,范围包括都市社会经济构造、社会构造、政治构造、文化构造。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方法和伦理的方法,哲学的方法主要是不带成见地观察事物、收集资料、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方法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准确而非谬误的解释并作出推论。
其次论述了都市社会的起源、分类、进化、环境、构造、人口、政策、发展趋势等内容。其中论述最为深刻的当属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关系。邱致中先生认为,都市社会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都市社会是从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农村社会相互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物物交换的时代,都市社会附属于农村社会,都市内部还带着农村的性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中,两者的关系从交换形式上,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交换的性质上看,又是相互对立的。从人口变化来看,都市人口因都市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农业的落后使农村人口减少,集中于都市。都市社会吸收农村人口,不仅从数量上吸收,还从质量上吸收,一切农村里的优秀分子都被城市的文化所吸引,离开落后的农村,集中到进步的都市去。再从政治文化看,资本主义一切政治与文化,都支配着整个农村社会。现代农村与都市之间交互影响,或者说是一个矛盾的循环,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这是矛盾的一面;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恐慌和文化畸形,这是矛盾的另一面。
而对于都市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妓问题、犯罪问题、卫生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因而解决都市社会问题就要找出并改革蕴藏在社会内部的制度性矛盾。最后,作者还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都市社会学史等,即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产生背景、研究旨趣及主要的研究内容;都市社会学的雏形及其发展;都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都市社会学发展现状。
总的来讲,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呈现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新观点和较为科学的新方法,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则在学科发展史、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方面有所建树。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晚于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以下简称“吴文”)5年出版,期间并未出现中国学者撰写的城市社会学着作。因而邱致中编写《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时候,参考资料极为匮乏,必然会对吴过深入的研读和思考。于是,在《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最后一章里,邱致中结合孙本文对吴文的评价,进一步阐述了其贡献和不足。在贡献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社会学的观点,二是注意研究方法。在不足方面,吴氏仅仅介绍了都市研究的大体内容(都市的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以及中国的都市研究,并没有在学科意义上探讨都市社会学之所以成为学的根据。
【关键词】《冰点・人物》 典型人物报道 转型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朝着价值更加多元化、社会结构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此时,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人物报道难以像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时代一样产生轰动效应。“社会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分化,其结构趋向复杂,同质性减弱,异质性增强;社会相对的自主性也大为增强,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明显。一种典型报道很难把全社会的人都调动起来,形成轰动效应。”①
因此,新闻从业者和媒体开始思考典型人物报道如何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逐渐抛弃“高、大、全”的写作方式,开始注重细节,还原人物本身。另一方面,非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也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冰点・人物》便是其中翘楚,它将眼光投向了广大的普通人、小人物,通过写人,来书写社会,倡导人性的真善美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关于《冰点》及《冰点・人物》
《中国青年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好的报纸之一,她站在时代前沿,以敢言著称。《冰点》创刊于1995年1月6日,作为特稿专版,成为《中国青年报》“站在社会进步潮头”的代表,自创刊以来,就备受读者和业界推崇。1996年,《冰点》被新闻界专家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栏目”。2004年6月2日,《冰点》改名《冰点周刊》,扩大到四个版面,分别是《冰点・特稿》、《冰点・文化》、《冰点・探索(科学)》、《冰点・人物》。扩版后的《冰点周刊》四个版的平均阅读率持续在70%以上,居《中国青年报》各版阅读率之首。
《冰点・人物》位于报纸最后一版(即第十二版),“封底人物”是《冰点・人物》中版面最大的一块,每期写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文章字数在3500字左右。通过人物,《冰点》在向读者传达一种社会价值观,在倡导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性的真善美。
“冰点”就是“在不放弃社会‘焦点’、‘热点’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尚不那么显著的人群和事物;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更多地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②扩版之后的《冰点周刊》在“封底人物”的选择上也恪守着创刊之初的想法,将眼光投向普通人,寻找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和特质。《冰点》主编李大同在《周刊创刊致读者》中写道:“人物”版的设置,既和本报的传统有联系,也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关。在当代中国,人们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这不是因为古道热肠,而是因为每一个普通人的命运,换个时空,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我们不能对普通人的喜乐哀怒熟视无睹,他们是我们的邻居、亲戚、朋友、孩子和老师,他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与我们同构的。我们希望,通过对各个阶层人的描述和回忆,人们感动、思索,大泪滂沱、幽思绵绵……③
在“封底人物”的选择上,《冰点》“关注普通人的命运”,通过书写人物来书写社会,通过书写人物来让人们思考社会。
二、《冰点・人物》的人物选择及写作
在人物的选择和写作上,《冰点・人物》继承了《冰点》的一贯风格:做普通人的文章,表现不普通的主题。本文选取《冰点・人物》从创办伊始到更换主编期间的文本进行研究。
1、关注普通人不普通的特质
作为《冰点・人物》的重头戏,“封底人物”在人物的选择上,坚持了以前“冰点特稿”的风格,坚持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人都能够走进《冰点》。进入《冰点》编辑记者法眼的普通人必须有着不普通的特质。
从2004年6月2日―2006年1月18日,《冰点・人物》共刊载了79篇报道。在这79篇报道中,除了广东省前第一书记任仲夷和世界富豪肯尼斯・贝林以外,剩下的都是普通人,他们是普通的市民、农民、打工者、律师或者记者等等,他们没有显赫的身份,而且很多事件在主流政治话语之下也难以成为典型。但是,这些人都有着不普通的特质。他们之中有为艾滋孤儿救助而四处奔波、四处碰壁的志愿者,有倍受“职业伦理”、“世俗伦理”严酷煎熬的《每周质量报告》记者,也有在制度的“铜墙铁壁”前坚持前行的专职公益律师等等。他们的行为和遭遇,让人们觉得不寻常,但又真实地发生在我们周围。因为“他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与我们同构的”,而《冰点・人物》所选择的这些人的特质,向我们展现了这些“同构”。
2、平视角度,客观记录
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将正面典型美化成“神”,而将负面典型丑化为“魔”,以一种仰视或者俯视的态度看待典型人物。这使得受众对媒体上报道的典型人物缺乏信任感,而且有着强烈的距离感,造成受众的逆反心理。
《冰点・人物》采用平视的角度和人物对话,展现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记者就像是在为读者讲故事一样,将文中人物的事迹娓娓道来。记者只是个记录者,将自己所看到的、所采访的告诉给读者。虽然在写作过程中,记者可能会对一些具体场景做报告文学式的处理,但这也是采访所得,并无虚构成分。记者以旁观者的立场,看待人物、记录人物和事件,不参与,更不对人物和事件做有痕迹的点评。
3、宏大主题,微观入笔
《冰点・人物》并非是为了写人物而写人物,也不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写人物。在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社会问题,或者是令人深思的可贵精神。但是,在具体的报道过程中,记者仅仅是从细节和人物语言中刻画人物,通过细节和语言表达记者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记者将思考的余地留给了读者,希望读者通过思考解读人物背后的深刻含义。李大同说:“在任何其他社会里,新闻界也都只有一个权利:告知社会发生了什么”④,而告知之后的价值判断的权利属于受众自己。《冰点》为读者设置了一个宏大的主题,希望读者能够在细节化的写作中体会到这样的主题。
三、《冰点・人物》所展现的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冰点・人物》展现普通人的目的在于挖掘这些人物所代表的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冰点》所选择的人物“通常集中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矛盾、困惑、痛苦和缺项,是一个当代中国的社会实景”⑤,期望用新闻影响今天。
1、发现人的闪光点
“封底人物”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这些普通人创造了不普通的生活。例如,退休大夫赵华琼在杭州专门为“贫民”开了一家医疗门诊,全心全意为民工服务,却使自己负债累累;87岁的老人苏桂琳退休之后用心学习,在阔别近70年后重圆大学梦;北京市民沈继光,二十年痴迷地用镜头收拾古城残片……
这些人物具有的闪光点,是吸引读者的要素,这些闪光点启发人们奋起向上、思考社会问题。这些人物代表了与之类似的一类人,通过报道使这些人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赏识、批判和思考。《冰点》首先发现并挖掘人物的闪光点,体现人物的价值,以促使读者思索。
2、展现转型期中国的实景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新的社会转型期,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冰点・人物》将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和实景不露声色的记录了下来。2004年6月2日―2006年1月18日《冰点・人物》所报道的79个人物,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议题:社会公平正义、社会民主、法制建设、文化、公民权利、弱势群体等。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候,《冰点》在不断地提示人们思考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文章中的人物来促使人们思考现实问题,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之路,“暴露”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
“封底人物”选取人物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一个侧面加以书写并放大,例如,用书讯记录世相的浙江书商范笑我,记者紧紧围绕“书店”和“书讯”组织文章,对范笑我的其他方面并无着墨;中国第一位公推直选的镇党委书记刘刚毅,文章中除了记述其执政和选举过程,并无他处着墨。“一个侧面”的书写与放大,同样让读者觉得人物丰满可触,而且毫无夸张之嫌,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物背后所展现的社会实景,深深的吸引了读者,令读者感动、思索。
3、倡导主流的社会价值观
李大同曾概括其编辑宗旨为:主流媒介在判定新闻价值时,应当意识明确地有一个参照系,即敏感到社会是否在某一方面已经发生了失衡;社会某一部分人群是否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利益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害,等等。主流媒介的社会责任,就在于用强化某方面报道来提出警告,成为社会“纠偏”的领头羊……⑥作为《冰点》组成部分之一的“封底人物”,也遵循了这一编辑宗旨,而且,“封底人物”在通过人物报道向人们提出警告的同时也在努力塑造社会的参照系。
这个“参照系”是主流的社会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中国社会的价值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但是某些社会价值观应该是社会成员需要遵循和倡导的。人性的真善美、保障公民的权利、关心弱势群体、倡导民主法治等等,都应该成为媒体的“参照系”,是媒体向公民强调和倡导的重点内容。“封底人物”在报道人物的时候,通过记者对报道角度、报道细节等的选择,将以上这些社会价值观不断地传达给公众。
寻找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是文章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文章的最终目的是向读者描述现实的中国社会、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中倡导普世社会价值观、倡导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冰点》创办十余年来一直倍受读者关注,阅读率长期高居《中国青年报》各版前列。
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传统典型人物的报道手法、宣传方式日渐式微。因此,媒体典型人物报道走向多元,着力于还原人物本身,回归人物新闻的行列,非典型人物报道应运而生。记录时代、影响今天的《冰点・人物》成为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代表之一,也可以作为中国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未来发展的参考之一。■
【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人物报道的新路径》2010CXS035阶段成果,由《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①吴廷俊、顾建明,《典型报道理论与新闻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48
②李大同:《冰点故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5
③《冰点》周刊创刊致读者[N].《中国青年报》,2006-06-01(B1)
④⑤石岩、李大同,《用新闻影响今天》[N].《南方周末》,2005-12-22
⑥唐晓霞,《人文关怀,转型期主流媒体新闻理念的擅变――以《中国青年报》“冰点”专题报道作为文本分析》[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6-47